作者:cnmb11 回复日期:2009-11-12 23:20:00 2403#
老胡啊,咱不带这样的。这次我真要画圈圈诅咒你偷偷放屁啦出屎来啦。
最近肠胃不大舒服,老是放屁,我很纳闷,难道是着凉了,后来才发现是中了天涯的朋友们的诅咒,幸好我不管在什么场合,放屁从不偷偷的,想放就放,要放得响亮。否则偷偷放得话,恐怕真要拉出屎来,那就尴尬了。
诅咒居然这么灵光,这也算我遇到一件诡异的事情了,今天上来多写一点,治治肠胃病。
本国历史悠久,有很多古老的行业,古龙先生说杀手和性工作者是最为古老的职业,与之相比“动物标本制作师”这个职业显得如此的年轻,刘工说他们这一支大致起源于170多年前的道光年间,可能更早一点,依据是他们家有一套祖传的制作动物标本的刀具,上面镌刻的年代是道光年间。
刘工的祖籍湖北,原是山中猎户,后来被一个法国传教士看中,做了这个传教士的助手,早先只是在捕猎动物时做做帮手,后来传教士逐渐将制作标本的一些方法传授给刘工的祖先(应该是太爷爷辈的)。谁知道刘猎人独具天赋,很快制作标本的手艺既然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趋势。
原先传教士制作动物只是为了携带方便,标本做得笨头笨脑,狼和老虎都是一个姿势的。而我们的刘猎户生长于山林,对各种动物的各种形态有相当的了解,于是他就建议传教士将标本制作成各种具有物种特性的姿态。这些建议得到了传教士大大的赞赏,恩,来自艺术之邦的高级知识分子在艺术审美上输给了山林土鳖,这在今天,是要被大肆宣传大长国威的一件事。
可能很多朋友以为制作动物标本就是把架子搭好,把皮往上一套就完事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要制作出各种形态各异的标本,很多时候是要把架子拆散了,人工将架子伸进动物外皮中,依靠经验和感觉将架子搭建成型,尤为关键的是关节部分,关节的成型全靠人手扭动弯曲,而且必须要一下子扭到位,扭动多了会伤害动物的外皮。可见能干这活的人不仅仅要对各种动物形态了然于胸,而且要有相当的体力和手上功夫,恩,刘猎户就是这样一个能手。当然传教士还教会他一些利用化学药物制作动物皮子的方法,和一些自然学科分类粗浅的知识,总之从捕获到屠杀到剥皮到制皮到制作标本这样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刘猎户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也因此深得这个传教士的信任。刘工说自打他祖上这位刘猎户起,他们家已经5代做这项工作了,170年间几经乱世,几度浮沉,也有许许多多精彩的故事,与本文无关就从略了。所谓荒连城饿不死手艺人,更何况是“动物标本制作师”这样比较特殊的手艺人,虽几经坎坷这门舶来的手艺毕竟还是流传了下来,据刘工说中国好些个知名大学里的好多珍稀动物样本都是出自他们家族之手。上世纪80年代刘工的一个叔叔开了这家标本制作公司,几个骨干技术力量都是他们家族的人,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效益相当不错。
听完了一个猎户的奋斗史,我问,像你们这一行的说到底也是和尸体打交道,有没有什么禁忌风俗什么的。刘工说当年他祖先做猎户打猎的时候应该有不少禁忌,但从他父亲那辈起已经不进山打猎了,只做标本,所以那些禁忌和本领也就失传了。制作标本的本事是法国人传下来的。这个人名为传教士,但是实质上应该是个自然科学家,所以只有技术上的规范,没有什么禁忌可谈,再说法国的迷信放到中国来也不大适用。
恩,话说到这份上,终于让我逮到机会了,我问,那为什么学校里的狐狸标本没有眼珠啊,处长说这个只有你能回答我。刘工搓搓手,说唉,说到忌讳,这可能还真算一个,处长学校里的标本是我的一个小叔负责做的,他这个人比较老派,一些规矩还比较讲究,像我现在已经不在乎这些了。我说那到底为什么没有眼珠呢。刘工说我知道个大概,这也是个传说,可以拍成电视剧,却不能做专题片,于是刘工就讲述了这个古怪禁忌的由来。(下文的主干是刘工的叙述,为行文生动有些细节处于我之想象)
首先刘工纠正了我的一个常识错误,他说他虽然没有去过学校的标本馆,但是可以肯定没有眼珠的标本一定是一只豺,而绝对不是狐狸。豺这个动物很可怜,大家伙豺狼豺狼叫,豺似乎成了狼的附属品,你看看狼多风光,有彰显狼精神的小说《狼图腾》,彰显狼力量的电影《狼灾记》,还有表现狼可爱的一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反观豺,除了形容人恶毒的时候出来客串一把“豺狼”外,几乎很难再主流媒体上有出场的机会,就算是这么一次小客串,还有小朋友以为“豺狼”是狼的一种。说到这里真为“豺”着急,你也不知道去搞搞潜规则,哎,估计它们是不会的,“潜规则”这种东西只有聪明高尚的人类才能运用自如。不过刘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却偏偏是一只“灰太豺”。
刘工的祖上刘猎户原本和他的法国导师主要是在湖北山里面活动,据说某天法国导师受到一封信,急着要赶到本市来,那时节本市正由一个本土的教书匠占领,东南一带战乱方殷,交通隔绝,法国传教士虽然着急,但是也没有办法。本市克复没有多久,法国传教士就要买舟东下,走前他强烈要求刘猎户和他一起去,刘猎户不愿背井离乡,传教士于是威逼利诱,许以重利,并答应旬日即回,终于说动了刘猎户一起走。钱还是个好东西,如果刘猎户终于不肯去,咱们今天就无缘听到这个好故事了
到了本市,一行人没有进城,驻扎在城外的一座山脚下,大家好记得红霞山红叶寺的故事吗?恩,是的,他们就驻扎在红叶寺的山脚下。(其实刘工讲述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到底是哪座山脚下,到了今年,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奇妙的变化,让我得知传教士一行人就是在红霞山。)这时候传教士告诉刘猎户他来的目的是要找一只珍惜的动物,刘猎户非常不屑,他认为红霞山哪里能算是山啊,简直就是一个小土丘嘛!恩,本市闻名天下的一座山,在他眼中不过是个大土丘而已,也算是喝过洋墨水的刘猎户此时很有些目空群山的气度,若不是后来的经历过于诡异,到真让他小觑了咱这六朝古都,东南名城了。一行人在山中乱转,传教士也没有告诉刘猎户到底找的是什么动物。在传教士的一番指点和刘猎户精妙的捕猎手段下,倒是真的抓到了这只动物。
抓动物的过程颇有些曲折,据说刘猎户几次都不想干了,但终于坚持下来。具体的过程刘工说他也不清楚,他的那个小叔叔倒是可能知道首尾,他只知道抓到的那个动物在刘猎户看来是一个灰白色的豺。死在刘猎户手中的湖北豺不知凡几,而这只本地豺只不过个头大了一点,也并没有大到夸张的地步。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这只豺在奔跑的速度特别快,奔跑的时候浑身的毛往外竖,所以看上去体型更大了几圈。这在刘猎户看来都没什么奇怪的,年纪大点的动物都有些古怪,不过无论如何也玩不过精明的猎人。而传教士此时却如临大敌,天天去观察这只豺,想杀又不忍下手,最终决定弄死,制成标本带回国。那时候动物活的抓回来,要制标本的时候,就是一棒子敲碎头骨,以保证皮毛的完整性。而这只豺的待遇更高,传教士配置了一种药水,可能是强烈的麻醉剂,让刘猎户捆好这只“灰太豺”,传教士给这只豺注射了大量的药水,弄死了这只豺,豺的死时刘猎户亲自检查的,确定死亡后,传教士又要求他亲自制作标本而不要刘猎户做帮手,甚至不让刘猎户看制作过程。刘猎户想,呦,这法国鬼子变贼了啊,也学会了中国人的师傅教徒弟要留一手的规矩了,得了,这样的标本我一天就能搞几个,谁稀罕。他很快就发现其实还真挺稀罕的。
据说弄死“灰太豺”的当天晚上,传教士就动手制作标本,没有要任何人帮手,全部自己来。这天深夜,刘猎户等人就听到传教士一声尖叫,注意就尖叫不是惨呼,众人赶到传教士住处,却看到传教士冲开门,一溜烟地往外跑,刘猎户喊他不应,就跟着追,传教士速度奇快,直往山上跑去,刘猎户心道:这老小子恁的好脚力,以前咋没有看出来。此时山林中一片漆黑,星月之光有所不及,刘猎户跟着传教士灰蒙蒙的影子一路狂奔,由于地形不熟悉,刘猎户几次失足,而传教士似乎是轻车熟路,不多久刘猎户就失去了传教士的踪迹,无奈之下只得下山。山下众人正围着传教士的屋子里,人人一脸惶恐,刘猎户看到,屋子中间的一张条桌上散乱着制作标本的工具和瓶瓶罐罐,灰太豺的尸体不知所踪,两只血淋淋得眼球滚落在桌子上,刘猎户认得那正是灰太豺的,此时那两眼球一个看左一个看右,充满了无限嘲讽的意味。
众人知道出事了,第二天天色微明,刘猎户带头上山去找传教士,沿着晚上传教士奔跑的足迹一路搜寻。足迹在一处断崖下消失,崖下不远就是长江。于是众人在崖下寻找,终于找到传教士的尸体。是的,传教士飞速奔跑中坠崖而死,头颅从中间摔碎了,两只凸出的眼球也是一个看左,一个看右。其时江风猎猎,吹得众人寒毛直竖,心知一场大祸事已不可避免。
祸事不是来自什么灰太豺鬼魂报复,而是来自当时的政府。死了一个法国人,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事情,刘猎户等人也不敢跑,一律被羁押狱中,衙门的人根本不相信众人的说法,认为是谋财害命,要等法国领事馆的人来会同审理。如果死的是个中国人,刘猎户众人屈打成招之下恐怕小命难保,正因为死的是个外国人,领事馆的人没到前,到也不敢用刑,刘猎户在狱中越发觉得此事诡异非常,但想到恐怕难逃以劫,也就没有心情去参详个究竟。
领事馆的人终于到了,还带来了一个在镇江传道的法国传教士(我推测,这个镇江传教士很可能是写信给湖北传教士的人)。镇江传教士听取了刘猎户众人的说法,认为非常可信,而检点死去的传教士的财务,并无一样遗失,以法国人的意见为主导此案终于被认定为是一场意外。刘猎户等人获释,镇江传教士请刘猎户帮他整理湖北传教士的遗物,一些工具器皿,以及一些已经做完的标本。在此过程中刘猎户发现,镇江传教士对动物学和制作标本似乎也很懂行,另外他还发现那两只让他牵挂不已的灰太豺的眼珠也不知所踪,他向镇江传教士汇报此事,传教士只是摆摆手,什么都没有说。
可怜的湖北传教士,他一生致力与将各种动物制成标本运回法国,而他一死,却无法保持生前的形态,只能化为一坛骨灰,越洋度海,重归母邦。此后,刘猎户跟着镇江传教士继续干活,辗转于东南一带,镇江传教士回国后,刘猎户在常州安家,据说此后他再也没有来过本市,但是红霞山的灰太豺到底是何来历,湖北传教士到底为何而死,两只眼珠到底去向何处,那个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成了他一生的纠结。他已经没有胆量重回红霞山一探究竟,但他认为镇江传教士是知道真相的,甚至那两个眼球也落在他手中,于是放弃归乡的打算,跟着镇江传教士干活,打算找机会一窥究竟,可是他开口问了几次,那传教士却只是摆手,一言不发,直到他回国,刘猎户也始终没有从他那打听到一星半点的真相。
刘猎户定居常州后,将家人也接来,并将制作标本的手艺传了下去,红霞山的遭遇他和朋友家人参详很久,也毫无结果,也不知道从何时起,刘猎户定了一个规矩,他们家的人豺的制作标本时,不要把眼睛装上去,如有需要请主家自己装。
这个古怪的规矩和这个古怪的故事就这么流传了下来,据说刘工的父亲曾经就此事请教过一个非常大牌的动物学教授,却被嗤为无稽之谈,说无论从动物学上或者是种种传说中都没有听过豺有这么大能耐,此事有两个可能一是天长日久,传说走样,附会成了神鬼之说,二是那传教士是在搜寻动物的过程中坠崖,刘猎户等人怕担责任,于是串通一气骗了众人。刘工的父亲说,传说或者有走样,但是我家这个古怪的规矩确实确确实实的事情,如果真是骗人,搞这么个规矩有意义吗?教授说,很简单啊,骗人得骗得真一点啊,你太爷爷是个高人啊!
到了刘工本人比较开放,到了他这一代,这个故事真的就当传说听,并不认真,那规矩也不大遵守,做豺的标本时把眼睛也装上,从没有听过出什么事的。只有他的一个小叔叔还挺把这规矩当回事。刘工的故事讲完了,我听得很过瘾,通篇想了一下,觉得很有意思,那个著名的动物学教授的话简直不堪一驳。如果真是串通作案,编造如此离奇的故事,很难取信于人,简直是自寻死路,镇江传教士选择相信刘猎户一定有他的道理,甚至他可能认为如此离奇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灰太豺到底是什么,恐怕也只有这个镇江传教士知道。如果是刘猎户等人谋财害命,那更说不通,侥幸逃过一劫后,他居然没有回故乡,而是滞留东南,恐怕真是有心结解不开,如果是凶案缠身,那还不早就溜之大吉了。但是我突然发现有一点不对,是的,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
我感觉奇怪的不是刘工的叙述,而是保安处长的反应,在刘工叙述过程中,他不断的插嘴,补充了很多细节,感觉他对这个故事的首尾知道得比刘工还清楚,像这样一位能说会道的爷们怎么一开始不告诉我呢!而且当我问到时尴尬的表情也很奇怪,于是我问,处长同志你好像对这个故事很熟悉啊,谁告诉你的!处长说是刘工的小叔叔,正是这个小叔叔负责了学校的标本馆的标本制作。我说,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呢。处长表示他口才有限,说得没有刘工精彩,而且多认识个朋友也没有坏处。刘工插嘴说是不是你们学校那事还没有了结啊。不想请警察要请记者帮忙啊!处长只是笑,说没有没有不相干的 不相干的!我听一激灵,呦,这中间果然有事,于是问处长到底什么情况。处长当着刘工面,想赖又赖不掉,于是讲了他们学校那年年初发生的一件事。朋友们,你们一定猜到这件事确确实实和学校标本馆里那只没有眼睛的豺有很大的关系,是的。时隔160余年,灰太豺居然又大显神威,让我身经百战的保安处长出了个大丑!
今天多写了这段,为下面的故事张目。本市的朋友可以想想今年年初在红霞山上发现了一些什么,当时是晚纸都是头条,那记者到是想跟踪报道,可惜他没有刘猎户的本事,只得不了了之了!
多谢朋友们关心。大家也多保重,争取明天,至迟后天把这个故事跟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