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记者12年的诡异经历

  作者:往事说不尽 回复日期:2009-11-16 20:14:00 2538#
  
    估计今晚老胡不会来了。
  
   预测错误,今夜雪雨霏霏,一杯热茶在手,正是说故事的好时节。对我而言今天还有点特殊意义,必须要来的。
  
  
  保安处长姓李,处长这个官在学校里不能算大,而且还是保安处,显然没有什么教务处啊学工处啊等等叫得响亮,算得是个冷衙门,不过会做官的人,芝麻大的官也能做出总书记的风采,李处就是这么个会做官的人,为人豪爽大方也不失精明,学校里上上下下的事情,他都能说得上两句话,据说在某些大领导面前他的话还非常管用,总之他这个保安处长当得有声有色,相当的滋润。2007年初,学校发生人事工作上的大地震,说是大地震,其实只调动了一个人,就是学校的党委书记,新书记是上级主管部门空降来的,本国的传统,新官上任照例是要放火烧荒的,当然烧之前要对被烧场地有个充分的了解,才好控制火势。于是就由李处陪同新书记在学校四处视察,新书记和我的品位差不多,在象牙馆内流连忘返,在标本馆只是匆匆一瞥。也许是那只没有眼睛的豺天生容易吸引人的眼光,一瞥之下新书记也发现了,于是就问,怎么保管的,这家伙眼睛都掉了,也没有人知道。当时标本馆的管理员张老师在场,他说这只豺做好就是这个样子,不是眼睛掉了。新书记说搞什么啊,难道还要弄个残疾动物专区,快点装上。张老师也不敢多说,唯唯诺诺而已。
  
  也许是一时不趁手,也许是真忘记了,反正新书记说过之后,张老师并没有把眼睛装上。没过几天新书记陪一个领导视察学校,发现那只豺依然没有能重见光明,他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权威遭到了极大的挑战,越发觉得那只无目之豺是他政治生涯一大污点,于是把张老师叫到办公室内大声呵斥,张老师倒也强项得很,说这是制作标本的师傅有意不装的,豺这个东西邪门得很,只怕装了以后标本馆里不太平,做标本的师傅言之凿凿,李处也知道这个事情。于是叫李处来问,李处表示确有此事。来新书记一听火冒三丈,说放屁,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相信的东西吗?再说了,我光听说过有什么狐仙黄大仙之类的,什么时候还来个豺大仙的啊?(恩,新书记的意思似乎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只应该相信狐仙黄大仙,而不应该相应豺大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张老师也无言以对,答应回去立即装上。新书记说,今天就装,真要出什么问题,有我呢!张老师心说,你顶个毛用,你又不用在标本馆值夜班。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回去就给这只豺装了两个玻璃眼珠。好的,所谓“灰豺岂是馆中物 一装眼珠便化神”,有热闹可看了!
  在看热闹之前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张老师,他那时应该是31岁,本市一所化工学校毕业,本科学历,所以不算正儿八经的老师,在学校里主要工作的管理标本馆和象牙馆,偶尔有点课上上,未婚,据说有个女朋友在外地。可能由于长时间和动物标本相处吧,张老师为人多少有点孤僻,但是大家都觉得这是个老实人。老实人自然要多干活,每周他有三个晚上要在标本馆和象牙馆之间的小房间过夜,这说起来应该是保安干的活,但是也没有听说他有什么怨言,不过也许正因为他要守夜的缘故,标本制作师的“灰太豺”传说对他的心理暗示比较大吧。
  
  眼珠装好了,夜还得守,幸好一连多天都没有什么异常。慢慢地大家也就淡忘了,期间李处还和张老师聊过这个事情。李处很有见识地表示,那个传说纯属瞎说,这也算一种自我炒作的行为,不过炒作错了地方,应该到电视台去炒作,说不定能火,你看现在电视上就喜欢播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张老师哈哈一笑,表示同意。不过终于还是有事发生了。
  
  第一次出事,不是张老师值班,而是学校保安,第二天,保安找到张老师说标本馆里是不是有什么活物,等着做标本,暂时没有杀的啊?张老师说,胡说什么,动物都是整张皮子运过来的,哪里会有活物。保安说,那就奇怪了,昨天晚上我明明听到标本馆里有动静,折腾了好一会。张老师登时有了初恋的感觉,心跳得异常的快,说什么意思,什么动静,你听错了吧你做梦了吧。保安说不可能,我还特意起来在门口听了会,开始还以为有贼想偷象牙馆呢,谁知道声音是标本馆里发出来的,我还以为有什么活物呢!
  
  张老师立即找李处说了这事,李处说,那家伙好灌个二两黄汤,只怕是喝多了幻听,我去问问他。很不幸,李处打听出来的结果,那位值夜的保安根本没有喝酒,并且表示自己从小耳力就好,所以才选择保安这个工作,绝对不会听错。此时张老师也在标本馆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两人一合计决定先不向学校汇报,看看再说。
  当天晚上是张老师值班,李处特地借给他一支电棒,以备不时之需要。电棒最终是没有用在“灰太豺”身上,不过隔一天李处见到张老师着实吓了一跳,张老师似乎自己被电棒电过一样,形销骨立,眼圈乌黑,李处问,你什么情况,是不是电棒别腰间走火了。张老师说完了,真有动静,我就说不该装什么眼珠吧。于是张老师讲述了他经历的“标本馆恐怖夜”。
  
  这晚上张老师一直竖着耳朵听动静,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晚上一点多,有动静了。张老师耳朵和寒毛就一起竖起来,只听得那动静一开始只是窸窸窣窣,逐渐变大,后来居然有东西在摇防盗窗,张老师几番自我激励,终于还是不敢开门看个究竟。
  那声音也许不是太大,因为李处询问了巡夜的几个保安,没有人听到。但是不大的声音,在张老师听来也不啻是狼奔豕突,天本地裂了。李处问张老师馆里面有没有丢东西,张老师说没有。这时李处还是觉得有人行窃,那声音可能是外面有人在动防盗窗,是张老师听错了。李处一激灵,突然想起来,难道是有人打镇馆之宝的主意?
  作者:oldtangcn 回复日期:2009-11-16 21:37:00 2553#
  
    在距离红叶山不远的地方上过学的人路过
  
  你上学的那一片也有不少故事,从97 98年就传说不断,有机会说一说啊!哈哈!
  作者:小得瑟逛八卦 回复日期:2009-11-16 13:51:00 2523#
  
    完了完了,持这书看的玩物丧志了。天天盼老胡啊。胡哥,你是不是天天在被窝给嫂子讲鬼故事啊!哇卡卡!
  
  
  闺房之私,有甚于讲故事者,此间至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还有一部分!稍等!
  
  标本馆的镇馆之宝当然不是“灰太豺”的标本,而是两张暂时没有制成标本的熊猫皮,据李处说这两张熊猫皮比象牙馆里所有的象牙艺术品加起来都值钱。大家也许会奇怪熊猫标本虽不多见,但也不至于如此珍贵。恩,这两张熊猫皮可以说是大有来头。熊猫大家都见过,黑白分明,憨态可掬,而标本馆里的这两只熊猫乃是种族中的天纵英才,通灵人性,它们意识到自己的衣食保暖皆是人类所赐,而在人类社会中想混得好,有一个通行的规则:千千万万不能黑白分明,中间色“灰色”是最好的,你看灰色收入让人致富,灰色地带让人滋润,还有大家奉为圭璋的潜规则简直可以称为“灰色规则”嘛。此二猫从善如流,努力地与自己的天然属性做斗争,苍天不负有心猫,它们越长大,黑白就越不分明,及至垂老之际,既然以灰扑扑的形态傲视同侪。动物学家说这是返祖现象,这种说法未免迂腐,小看了这两只神猫,不过返祖的说法却让两只神猫在生前获得极大的优待,你想啊,熊猫本就是几亿年前的物种,是活化石,如今活化石都返祖了,那还了得。
  学校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才争取到这两张熊猫皮的,据说押送熊猫皮的两个兄弟是坐飞机回来的,被校长大骂一顿,说你们敢坐飞机,飞机要是掉下来,你们挂了也就挂了,皮丢了怎么办?并非校长草菅人命,实在是灰熊猫皮太珍贵了,正是由于珍贵,弄回来以后一直没有做成标本,校领导的意思是要招标,找最好的公司做,顺便扩大学校知名度,毕竟这两张皮在全国也找不到第三张了。眼下这两张皮就在学校的标本馆标本制作室的保险箱里放着。
  
  李处和张老师检查了保险箱,恩,还好皮子还在,保险箱也没有被撬动的痕迹。眼下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向领导汇报,如何回报。两人意见有了分歧,张老师觉得不能如实汇报,就说标本馆最近被贼盯上了,要求加强看管,李处认为不能欺骗领导,应该如实汇报,可能李处觉得被贼盯上这个说法对他的事业不利,非常的坚持如实汇报,张老师只得让步。
  
  谁知道,新书记一听,差点气昏过去,恨不得把这两位的眼睛挖出来。好嘛,不就让你装个豺眼嘛,至于这样三番五次地和我折腾嘛?欺负我是新人啊,说的话整个不顶事了,装个豺眼就费这么大劲,以后我的一揽子改革计划还怎么推行。
  
  不消说,新书记又是劈头盖脸地把这二位一顿狠批评,责成李处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并放出狠话,再妖言惑众,保安处长就可以不要当了。
  等下还有一些!
  李处吃了大亏,决定自己守夜一探究竟,事先他仔细的将事情盘算了一下!
  
  首先如果是有贼,那么一定是内贼,不然一个外人如果打开防盗门,打开保险箱,取走熊猫皮呢!何况外人又如何知道运进了两张熊猫皮呢?
  
  但是如果真有这么个内贼的话,两个晚上早该得手了?为何熊猫皮安然无恙呢?
  
  那么是不是豺仙显灵呢?李处打电话咨询了刘工的那个小叔叔,得到的答复是可能性非常小,因为规矩就是规矩,并没有说破坏了规矩就会出什么事。而且标本馆里的豺就是地地道道的豺,当年刘猎户抓到的那个动物只是像豺而已,天长日久,已经没有人知道那到底是什么动物了。
  
  李处稍微安心点了,为安全起见,他将熊猫皮换到学校另外一个地方保存,当天晚上,张老师将钥匙交给李处,表示一切门窗都已锁好,李处要多多保重。李处叫了第一次听到动静的保安陪他一起守夜,电棒也充足了电,自觉今晚便是盗帅楚留香亲至,也要让他就地伏法。
  这一夜果然又有了动静,依旧是窸窸窣窣,乍一听还真觉得有动物在里面爬行,李处两人在门口听了一会,也说不出是什么声音,虽然像东西在爬,但似乎老在一处转悠,两人鼓足了吃奶的勇气,开门冲进去,没开灯先拿着强光电筒四处乱扫,并没有人或者动物的身影,但那声音居然还没有结束,李处大喊一声开灯,自己拿着电筒往声音处冲去(这些都是李处讲的,他是不是真这么勇敢,存疑存疑),就在他要到未到之际,声音没有了,等也亮了,标本馆里一片通明,李处发现发出声音的地方并不在展览区,而是靠里面的几间标本制作室,那地方的灯开关在里面的过道,此时并没有亮,黑洞洞地渗人得很,李处心道看来真的是有贼人想打熊猫皮的主意,于是示意那个保安,打开电棍,从两边往制作室包抄。
  
  为什么从两边包抄呢,展览区的中间和两边都是动物标本,两边有参观的过道,两人就是从两边的过道分别往标本制作室的门逼近,哎!可怜的李处,这时候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两条过道,他选择了错误的一条。李处选择的这条过道的左手边正摆着那只豺的标本,虽然李处此时全副精力都放在黑洞洞的标本制作室上,但是还是鬼使神差地看了一眼豺的标本。
  就这一眼,差点把李处吓得坐地上,赶紧把那个保安叫过来问,你平时看这只家伙的脑袋是朝哪个方向的?保安此时也发现不对,说这东西头以前都是朝着过道,怎么会这样的?是的,那只重见光明的豺以前是右半边身体对着过道,脑袋转过来目光直视过道,而此时,它的脑袋转了90度,直视前方,李处只能看到它的后脑勺,有没有眼珠也看不真切,两人又惊又怕一时楞在当场。
  
  
  
  
  
  
  
  
  
  
  
  
  
  
  
  今天就更新到这,接下来故事的一个结局,现在说说为什么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如今流行爆料,我也破天荒地爆一下自己的料,我以前有个很好的朋友,最喜欢听我讲故事,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再也不能经常给这个朋友讲故事了,这让我觉得非常遗憾。这个朋友常常上天涯,于是我把讲过的和没有讲过的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这个朋友能看到,事实上这个朋友也看到了,只是不知道作者是我,今天是这个朋友的生日,而“灰太豺”的故事又多多少少和这个朋友有些关系,恩,如果这个朋友看到了这个故事一定就知道作者是我了,那么《一个老记者12年的诡异经历》就权当我送给这个朋友的一份小小的生日礼物。这是我一点小小的私意,希望没有影响大家读故事的心情,
  今天更新了6000字 写得头晕眼花,大家过瘾了没有!有个小小的订正:《一个老记者12年的诡异经历》第一季就权当我送给这个朋友的一份小小的生日礼物!哈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