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一段 我重贴一下
回家后这小夫妻俩的日子算是没法过了,男人长吁短叹,终日以泪洗面,不过她到不怪丈夫,只是要求丈夫去找那黑诊所的人算账,男人胆气不足,但坳不过女人,去过一趟黑诊所,回家后什么都不和女人说,女人也知道丈夫的秉性,一定是吃了亏了,有心自己去大闹一场,无奈身子骨太虚,只得作罢,这女子生性刚烈,落到这般田地,心有不甘而又无可奈何,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渐渐地就有些神智恍惚,后来也因此惹出了一场绝大的风波。
我们采访这小夫妻两的时候,只采访了男人,当时就觉得妻子眼神发痴,不过受了大刺激的人,这样也正常,缓个几天也就好了。我们联系了当地的卫生监督部门,反映了情况,听说有媒体到了,相关部门的人一如既往地很重视,很快就有人赶到现场,并决定当天就抄了这个黑诊所。
当天下午,我们通讯员同志摸清楚了黑诊所的男女主人都在家,正好可以一窝端了。卫生监督所两部车一前一后将那两层小楼堵住,执法人员进了小楼发现一楼有一对老夫妻,看到来了这么多制服男,吓得目瞪口呆,嘴里也不知道念叨什么,执法人员问你们家还有人呢?老头老太也不答话,冲着楼上喊。当地的方言我不是太能听懂,但大概能猜到,是叫人下楼来。过会一个30多岁的男人下了楼,应该就是黑诊所的男主人,他神情冷漠,但看得出来有些慌张,执法人员问,家里还有没有别人了。他说没有了。执法人员问,听说你家能帮别人做b超啊。他说,没有,不可能的事情。这时候那老太开始在边上叽叽喳喳地数落这个男人,执法人员说,你老实一点,我们是有证据才来的,带我们到楼上去看看。那男的低头想了一会,只好乖乖地带执法人员上楼。(有朋友要说了,这不等于搜查民宅嘛?不要搜查令的啊?嘿嘿,我跟随执法人员查抄各类黑窝点几十次,有一大半的黑窝点都以民宅作掩护,至于搜索令嘛?对不是,反正我是没有见过,但我想应该是有的吧)
少了一段 我重贴!
回家后这小夫妻俩的日子算是没法过了,男人长吁短叹,终日以泪洗面,不过她到不怪丈夫,只是要求丈夫去找那黑诊所的人算账,男人胆气不足,但坳不过女人,去过一趟黑诊所,回家后什么都不和女人说,女人也知道丈夫的秉性,一定是吃了亏了,有心自己去大闹一场,无奈身子骨太虚,只得作罢,这女子生性刚烈,落到这般田地,心有不甘而又无可奈何,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渐渐地就有些神智恍惚,后来也因此惹出了一场绝大的风波。
我们采访这小夫妻两的时候,只采访了男人,当时就觉得妻子眼神发痴,不过受了大刺激的人,这样也正常,缓个几天也就好了。我们联系了当地的卫生监督部门,反映了情况,听说有媒体到了,相关部门的人一如既往地很重视,很快就有人赶到现场,并决定当天就抄了这个黑诊所。
当天下午,我们通讯员同志摸清楚了黑诊所的男女主人都在家,正好可以一窝端了。卫生监督所两部车一前一后将那两层小楼堵住,执法人员进了小楼发现一楼有一对老夫妻,看到来了这么多制服男,吓得目瞪口呆,嘴里也不知道念叨什么,执法人员问你们家还有人呢?老头老太也不答话,冲着楼上喊。当地的方言我不是太能听懂,但大概能猜到,是叫人下楼来。过会一个30多岁的男人下了楼,应该就是黑诊所的男主人,他神情冷漠,但看得出来有些慌张,执法人员问,家里还有没有别人了。他说没有了。执法人员问,听说你家能帮别人做b超啊。他说,没有,不可能的事情。这时候那老太开始在边上叽叽喳喳地数落这个男人,执法人员说,你老实一点,我们是有证据才来的,带我们到楼上去看看。那男的低头想了一会,只好乖乖地带执法人员上楼。(有朋友要说了,这不等于搜查民宅嘛?不要搜查令的啊?嘿嘿,我跟随执法人员查抄各类黑窝点几十次,有一大半的黑窝点都以民宅作掩护,至于搜索令嘛?对不是,反正我是没有见过,但我想应该是有的吧)
到了二楼的主卧室,门一开,一个30多岁的女子坐床上呢,毫无疑问这就是那个黑诊所的技术人员——b超师,黑b超师看到制服男们显然是慌了神,当她再看到摄像机的时候,我感觉她快崩溃了,执法人员问,东西呢 藏哪了。这一男一女沉默无言,一个执法人员自己动手,从床底下拖出一台b超的显示仪出来,问 这是什么。男的说是电脑,执法人员一听气得脏话都骂出来了,继续到床底下拖,不好意思,除了一堆拉拉杂杂的鞋盒和一只半满的痰桶(这小楼只有一楼有个卫生间,晚上起夜,只得麻烦这只痰桶了)之外,别无它物。刹那间,室内的空气变得腥臊不堪,我忍不住退到屋外。而我们敬业的执法人员在镜头面前表现得英勇无比,鼻子都顾不上捏住,张开大口喊道,赶紧把东西交出来,你这次是跑不了了,再不老实你知道后果。执法人员的英勇果然起到了效果,那男子想,罢了,化学武器都对付不了他们,认栽了吧。于是从衣橱里翻出了另外一半b超仪器。另外还有些做B超的付费收据存根什么的,总之是人赃俱获,执法人员把仪器和黑诊所的老板b超师和她心爱的仪器都带了回去,我们出门时,那老头老太还在那骂骂咧咧,通讯员说他们到不是骂执法人员,而是骂自己的儿子和媳妇,说这是报应。
这件事情对于做节目来讲算是圆满了,采访完了执法人员我还特地又去了一趟小夫妻家,告诉男的,人已经抓了,让他好好照顾妻子,以后别做傻事。男的自然感谢了又感谢,我心中暗想此人既愚昧又懦弱,只怕以后还得为这事被老婆数落,不禁得有些同情他,回头看看躺在床上的女人,只见她双目朝天,面无表情,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到我的对话。
我回去后没几天就把这条片子发了,做得还比较丰满,领导比较满意。原以为这事就这么结了。谁知道没几天接到通讯员同志的电话,才知道事情又起了重大的变化。
天涯是怎么啦!有的跟贴时有时无,诡异得很,等下继续今天的故事!
作者:胡不归l975 回复日期:2010-1-1 19:59:00 3414#
楼主真牛X,不愧是当记者的,我自从看了你的文章感觉让我很着迷,你文章写的意思让人一看就一目了然,而且很容易读懂,所以我就成了你的“胡萝卜”(春哥的粉丝叫玉米,胡记者的粉丝就叫胡萝卜,哈哈…);你分析的也不错,我看你不常来,就注册个类似的马甲,去安慰大家,有的网友等不及了就跑掉了,另外再给你一个惊讶,嘿嘿…
好的!谢谢这位朋友, 你很成功地给了我一个惊讶。至于说我写的东西很容易让人读懂,这时必然的,读不懂我写了干吗呢?这个问题值得谈一谈,我们先继续今天的故事,然后再谈。
通讯员打电话给我说,还记得那个把小孩打掉的女人吗,她疯了,现在闹得我们这鸡犬不宁。
事情是这样的,那女人身体日渐好转,但神智似乎出了问题,一直念叨着要报仇, 男人告诉她黑诊所已经被查封了,老板夫妇已经被抓起来了,她也听不进去,终于有一天冲到黑诊所小楼下要找老板夫妇算账,丈夫拦了拦不住只能跟着去。此时老板夫妇确实已经被拘留,只有老板的父母在家,这二老最近也窝心得很,又恨自己的儿子儿媳妇缺德带冒烟,又担心他们真的判个十年八年的这个家就算完了,这时节遇到个打上门来的外地女人,正好算是找到个焦躁情绪的宣泄口。双方普一接触就呛上火了,打工女说,叫他们出来,我要他们偿命,老头说偿什么命啊,你疯了,要找他们去公安找,别到这撒疯。打工女说偿我儿子的命,老头子骂女疯子滚,不然叫人把你关起来,接着双方搬出本乡本土多年积淀的脏话对骂,骂完阵后,干脆动手对殴。原本是2V2,而且打工夫妻还年轻力壮,当然应该占到便宜,可是这男子天性爱好和平,实在不擅长打架,还上去拉架,也许他是想拉偏架,但是拉偏架需要很高超的技巧,显然他也又不会,越拉越被动,那女子简直成了1v3了。那老头老太年轻时恐怕也不是省油的灯,配合相当默契,老头负责控制住打工女的双手,老太就上去扇巴掌,拉头发,那打工女就算是林朝英再世,也敌不过刚猛的玄冥二老和懦弱的张无鸡三人联手。几个回合下来,打工女变得狼狈不堪,花容惨淡,鬓发凌乱,被那老头一把推坐在地上,那打工女子坐下去也不起来,他丈夫来拉,手还不拉到,那女子长嚎一声,自己爬起来,发足狂奔,男的吓了一跳,一愣神间,女的已经冲了出去,他赶紧地往上追。
在常见的电视剧里面,故事发展到这,这女的无非两个下场,一是冲到河边往下一跳(这以古装民国剧居多),二是冲到路上被车撞死(现代剧一般都这样),老胡不是草菅人命的编剧,所以这个暴走的打工女也死不掉,而是一路平安地奔到了当初她做手术的医院,医院里的人看到她这副模样还以为是得了什么疾病呢,她一路冲到妇产科,揪住一个医生说,医生救救我儿子,救救我儿子,这医生不是当初帮她动手术的那位,不认识她,还真以为她儿子得重病了,就问,别急,什么情况,救你儿子,你也走错地方了。打工女说,就在这,就在这,于是在医生办公室到处乱翻,看到有塑料袋就打开看,把个医生吓得不轻,心说咱们医院没有精神疾病科啊,这女的哪跑出来的,赶紧走出办公室叫人来帮忙,那女的看到医生出去了,也跟出去,直往手术室里扑,被医生和一个护工拉住,女的不住挣扎,这时,他丈夫也赶到了,看到这场景,也是手足无措,只是一味的说,回家,回家,别闹了。女子大声喊叫我要找我儿子,找我儿子,他就在里面。众人一起把她往外拖,这时当初帮打工女做手术的医生赶过来看热闹,打工女一眼就认出他来,居然一鼓劲挣扎开去,上去一把揪住那医生,问:医生我儿子呢,我儿子呢?哪里去了,求求你告诉我,求求你。那医生也认出她来,说你哪里有什么儿子,那是胎儿不算人的,打出来给你看过就丢了。听了这话,女人松开手,这时候她显得出奇地平静,众人都以为她清醒过来了,她却说,你把他丢哪了,他让我去找他,我要找到他。
医生一听这话,寒毛直竖,这次轮到他长嚎一声,说,把她弄走,把她弄走,这女的疯了,这女的疯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女的弄回了家,那女的还在念叨,他要我找到他,我要找到他。男的心中凄苦,不就想要个儿子吗?不就是相信了一回现代科技吗,老家经验丰富的老太们都看得比B超仪准,这下好了,儿子丢了,老婆疯了,到底该如何是好,当时他一定觉得人生大起大落,他这回算是跌倒谷底了,接下去该走上坡路了,却没有想到,这还远不是谷底,他的精神承受能力将面临更加巨大的考验。
这打工男子请了假天天在家照顾妻子,他怕妻子再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那他们在此地简直就无法立足了,妻子疯了一两天渐渐有了好转,日常也和丈夫说说话,决口再不提孩子的事情,丈夫天生的乐观,觉得就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吧,以后再有了孩子,管他是男是女,都要生下来,这么折腾可受不了。打工男子觉得妻子没问题了就又恢复工作,就在他工作的当天中午,又人来叫他,说你老婆又发疯了,大喊着往医院跑,打工男子当时腿就软了,缓过神,也往医院方向跑去。
男子到了医院,问门口保安,有没有一个疯颠颠的女的跑进来,保安说有啊,咱们两个人都没栏住他,男子问,那人呢,是不是跑去妇产科了,保安说,没有,她就从医院经过了一下,前门进,后门出去了,男子楞了,恩,从后门出去什么意思,难道追那个给她做手术的医生去了,二话不说拔腿往后门跑,跑到门口,刚打算问看后门的一个老头,一抬眼就看见了自己的妻子。
医院位于镇上最南边的一条街,后门外便是一片农田,当时那打工女子正弓着腰在田里翻来翻去,似乎在找什么,口子喃喃自语。男子当时就傻了,慢慢往田边蹭,打工女子也发现了自己的丈夫,兴高采烈地说,你来了,我找到咱们的孩子了,我们带他回家。男子欲哭无泪,说咱们没孩子,跟我回家,咱们再生一个。女子笑笑根本不理他,继续在田里翻东翻西,男的实在忍不住了,上去拖她,谁知道打工女子此时力大得很,一把推倒男子,男的顺势抱住她的腿,两人都倒在田间,翻来滚去。旁边看客不少(包括我们的通讯员)却也没有人上去帮忙,蓦然间,女的一声大叫,从土里拖出一坨黑白相间的物件,那黑是泥土,白是惨白,却不知是什么,女的从地上挣扎起来,脱下外衣,裹住那物件说,好了,找到了,我们回家。男的站起来去抢女的怀中的物件,手刚伸到,猛地又缩回来,大叫一声,转身就跑,女的高兴得很,看看了怀中的物件,将它裹裹好,一路随着男子跑了回去。
以上这些是我第二次去那个镇子上想去后续报道时,通讯员同志告诉我的。他的形容比我写得精彩,我听得很过瘾,也很精彩,听完后我问,那女的能疯成这样,怎么想到到田里挖小孩的,小孩又不是地里长出来的。通讯员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把我带到了那片田地边上。这片田地与医院的后门只隔了一条小路,其实正是秋冬之交,田中一片荒凉,到处堆着一些秸秆,看得出这本是一片玉米田,远处还有一棵老树,树下似乎是一座孤坟,想来是田地主主家先辈的坟,我回头看到,医院的病房也在小路的边上,病房的窗口人影瞳瞳,似乎也有人在上面张望,那时候一日当空万里无云,我站在小路上却觉得心头有种说不出的荒诞的感觉。通讯员指着一片田地说,你看这地方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我看了看,没发现任何不对的,通讯员说你仔细看看,我运足目力,恩,确实是有点不对啊!
首先这片田地的中间似乎有翻动过的痕迹,这其实容易看出来,应该就是当时那对打工小夫妻厮打的地方,这也容易看出来。其次我惊讶的发现这块片田地似乎是不种东西的——这是片玉米田,虽然现在田中没有玉米,但仔细看还是能看出一排一排种玉米的痕迹,,而通讯员指的这片田地,看不出来有种过作物的痕迹,当然这不是因为有人厮打把痕迹抹去了,而是这块地就是一块荒地,一般两排玉米之间间隔一米多一点,这片地两边种过作物的痕迹间隔在10米左右,我脱口问到,唉,这怎么难道是片无主的荒地。于是在田边的小路上通讯员给我讲了这片地的历史。我猜错了,这片地有主人,也不是荒地,它的功用远远大于种上几百株玉米。
这个镇子算得上时革命老区,当年是新四军在苏南的据点之一,镇上的这个医院前身就是新四军的卫生站,后来在原址上反复改建,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规模,30余年前,计划生育的大潮在全国汹涌,本镇自然也难以幸免,当时计划生育抓得无比严格,相信各位上了年纪的朋友都有印象,“打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这样的标语,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响当当的口号。无论如何,“计划生育”都是一项无比正确的国策,但是到了具体执行层面就难免阴霾丛生。当时各级官员的升迁,计划生育搞得好不好,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升官发财自然是人人都想的,于是一级一级地往下压,到了最基层的执行者们,为了控制居民们不生二胎,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比之今天的暴力拆迁真是有有之而无不及,罚款,拆房子,拘禁,强行流产,种种手段,不一而足。然而国人数千年传宗接代,人多力量大的观点又岂是三五年能扭转过来的,偷着生,躲着生,逃着生,倾家荡产地生,国策向左,传统向右,上下不能协调,其中自有无数生民的血泪,且不提了。这个镇子当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做得很好,当时管理者很是铁腕,有一招人盯人战术,发现谁家要生二胎了,也不废话,拖到医院就强行给你流了。流下来的胎儿也不管成形不成形,直接就埋到医院后门外的这片田地里。于是那时节,常年见到年轻的妇女在那烧纸嚎哭,闻者动容。更有甚者,据传说有的妇女掩藏得好,等发现的时候,已经做不了流产手术了,就在等她要生时,弄到医院去,生下小孩都不知去向,医院开个死亡证明就算拉到,道旁嚎哭者多为此辈。(当然这个只是传说,是不是真的如此残忍,至少我不这么认为,否则人性就太让人失望了。)自打那时候起,这片田地就成了埋婴冢。30年来,在这个医院弄掉的胎儿,大多都和在了那一片黑土里。据说也有些黑心父母,生下的小孩有各种毛病,他们怕拖累,不愿意养活,直接弄死了也埋到这里。
通讯员说当地人对这片地讳莫如深,平时从来不提,很多年轻一点的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回事,那女子大概以为自己的胎儿也埋在这,所以来这翻弄,其实五个多月流出来,胎儿才刚刚成形,往土里一埋,哪里能找得到,也不知道她报回家的是什么.
我成年以后胆气极状,也算见过点世面,但是听完通讯员的话,我不由得浑身发冷,大腿一阵阵地空虚,想离开这条小路,却又挪不开步子,好半天回过神了,却突然发现了疑点,嗯,怎么会这样。
作者:年少就要狂 回复日期:2010-1-1 23:27:00 3440#
胡哥辛苦,求你该个多贴一些阿行啊
作者:年少就要狂 回复日期:2010-1-1 23:30:00 3441#
半夜让胡哥上贴,我是不是有点胡里八涂地,活丑啊。
你用这种口吻说话,用意我明白,但是我绝不上当,你明白的。
今天的故事就到这了,明天应该是个高潮,希望不会让大家失望。
本来还想和大家谈谈我最近深感痛苦的一件事情,时间太晚了,明天再说吧!大家新年愉快。希望看这个故事不会影响朋友过节的好心情,那我就罪莫大焉了。
刚才我说自己成年后胆气极壮,并非吹牛,你看我新年第一天,大半夜敢写这样的故事,就是明证。
不好意思,各位今天憋到这会才写了1000字,下午打球的,可能着了点凉,所以有些头疼,所以干脆明天多更新一点,今天就和大家谈谈我们最近在做得一件事。
有一位编辑朋友向我约稿,但是仔细看了帖子后,觉得有问题,问题在于我写的东西不是小说体,不知道是什么体,很难让人有代入感,而且干巴巴的,不丰满,不符合纸张文字的要求。我十分同意他的话,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我喜欢的女人都是丰满型的,怎么写出来的文字倒是干巴巴地,缺乏韵味,于是在请教的编辑同志之后我尝试着把马桂英的故事改写成小说体,结果居然是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下笔。
这到不是说小说有多么多么难写,你看各大网站的网络写手们,一天写个近万字的多的是,问题出在我自己的心态上。我总以为真要写小说至少要达到我偶像一半的文字功底才能动笔,没有这个实力,那就写点和别人风格不一样的东西吧,如同我现在写的这些故事。事实上我现在的文字功力只怕只达到我偶像的百分之一二的样子,改写了一部分,自己看看总觉得面目可憎,味同咀蜡,这让我很痛苦。
我从小对通俗小说的兴趣就比对教科书大,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看《朱元璋演义》,这种兴趣至今不减,但是近年来颇有无书可读的感慨。《鬼吹灯》是很好的,虽然文字不怎么样,但是居然能创造一个完全属于作者自己的,前所未有的虚拟世界,而且是那么的真实可信,这个十分不容易。看看别的奇幻小说的写手总归脱不了西方魔幻,日本漫画,古代话本这三个派别,后一个还好一点,前两个想写出点耐读的文字,实在太难了。我们看看九州的一帮写手,才气是尽够的,但是他们创作的真的是东方奇幻的世界吗?至少我不这么认为。
还有一个写手,很多人觉得他算作家了,我不敢提他的名字,怕晚上做恶梦,反正姓郭,是个上海人,他写的东西很多人喜欢,可我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看到有人看他的东西,也没有人说喜欢他,我就很纳闷那么销量高,到底谁在看呢?后来发现我的记者生涯没有跑过教育口子,很少去各大初中高中,所以很难看到有人看他的东西。出于好奇,他的文字我看了一点点,就不敢再看了,怎么来形容我的感受呢?这么说吧,时下流行一句话叫“莫装@,装@遭雷劈”,倘若雷公电母看了他的文字,一定要忙死了。在报纸上看到他接受访谈,说“至少虚拟小说界,目前没有人超过我”,恩,非常好,“虚拟小说”这个概念我是第一次听到,小说本来就是虚构出来的,这“虚拟小说”又不知道是从何谈起。也许他说的是真的,在那个所谓“虚拟小说界”确实没有人超过他,因为就只有他一位。
当下写通俗小说,最好的无疑是燕垒生,,如果他活得足够长,一定是可以与金庸比肩的大师,甚至可以说他的腹笥之宽文笔之好超过金庸,才气也不遑多让,只不过作品不够多,最好的作品都还没有写出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他的《道可道》《贞观幽明》,《天行健》,那才是真正好的通俗小说,如果他写小说时,我能在边上帮他端茶倒水,捶背揉肩,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是的,燕垒生就是我一直说的那个偶像,当年也混过鬼话。
扯得有点远了,话说回来,第二季的故事大纲都有了,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主题,主题不晦涩,看完故事后,除了情节,主题大家应该都会有些印象。其中有一个外传,是我刚进台时,一个老师给我讲的,是他当年在山西采访的经历,他信誓旦旦说是真的,故事很有趣,我想用第三人称,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题目就叫《秘魔寺夜语》。第二季完了以后我想写一个长一点的东西,现在只有个大体构想,资料也搜集了一些,大概是说自太平天国定都本市起160年间,在本省和周边地区发生的重大灵异事件的合集,背景当然还是现代了,160年不算太长,有些事情今天还能找到影子,已经有一条主线能把这些事件串起来了,但要真正动笔,只怕还要看我有没有这份精力了。倘若我一点连自己都不喜欢,是觉得不会贴出来的。
作者:红蓠 回复日期:2010-1-2 23:04:00 3483#
LZ辛苦
捧上香茶
香茶一杯有助睡眠,谢了!
作者:韭菜炒辣椒 回复日期:2010-1-2 23:19:00 3484#
老胡早点休息养精蓄锐继续分享~
呵呵!谢谢,今天写了那么多废话,明天贴 埋婴冢的下半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