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和美股的生态 完全两码事。别说你和老巴一次午餐的时间的交流了 就你做他的嫡传弟子 也没有用的。【噱头效应不论】
预测只是股市入门的标准 续 第二部 交易策略
老巴那种价值投资理念 是产业投资的范畴。
传统的产业投资理念---老巴其实已经真的老了。
还有5分钟上午收盘 ---
@无风有雪 2015-06-08 10:37:48
现在10:30,到上午盘的尾盘 这一小时,大盘【特别是上证】如果能改变节奏 走成飙涨的话,那么当下的纵深就是成倍的增大了。那么再看大到足以改变 具体的哪一个层次上的趋势了吗?====------。 没有盲区 没有缺失的足够完整的实质内容细节 才是真正的【细节决定成败】
-----------------------------
1
现在10:30,到上午盘的尾盘 这一小时,大盘【特别是上证】如果能改变节奏 走成飙涨的话,那么当下的纵深就是成倍的增大了。那么再看大到足以改变 具体的哪一个层次上的趋势了吗?====------。 没有盲区 没有缺失的足够完整的实质内容细节 才是真正的【细节决定成败】
-----------------------------
1
那么操作上如何体现出来呢?【单就把握走势而言】
那么再看看所谓的【做突破】的最佳时机是? 啥样的操作才是 性价比最好的。也就是说最坏的情况下 你的操作风险有多少的回旋余地。
零界点 一步之遥是地狱 一步之遥是天堂----
这才是所谓的零界点。不要和节点搞混淆了。
当下的量价节奏 不能简单的就定义为【背离】。因为有时明明是 缩量的调整 你给看成了缩量的滞涨----。任何所谓的大道至简 都无法实际的掩盖谬误。
也就是说 结构的属性是最基本的载体,载体混沌不清 任何的所谓的认知和理论 都是谬误了。
在历史走势上 去在走出来的既定结果上 去人为的套用任何的理论 都是扯淡的沽名钓誉。亦如先有了预期 后搜集的任何依据。
楼主:无风有雪 时间:2015-06-08 11:25:31
@无风有雪 2015-06-08 10:37:48
现在10:30,到上午盘的尾盘 这一小时,大盘【特别是上证】如果能改变节奏 走成飙涨的话,那么当下的纵深就是成倍的增大了。那么再看大到足以改变 具体的哪一个层次上的趋势了吗?====------。 没有盲区 没有缺失的足够完整的实质内容细节 才是真正的【细节决定成败】
-----------------------------
1
黑名单 | 举报 | 回复
楼主:无风有雪 时间:2015-06-08 11:26:37
那么操作上如何体现出来呢?【单就把握走势而言】
@无风有雪 2015-06-08 10:37:48
现在10:30,到上午盘的尾盘 这一小时,大盘【特别是上证】如果能改变节奏 走成飙涨的话,那么当下的纵深就是成倍的增大了。那么再看大到足以改变 具体的哪一个层次上的趋势了吗?====------。 没有盲区 没有缺失的足够完整的实质内容细节 才是真正的【细节决定成败】
-----------------------------
1
黑名单 | 举报 | 回复
楼主:无风有雪 时间:2015-06-08 11:26:37
那么操作上如何体现出来呢?【单就把握走势而言】

那么真看懂 我上午说的话了?
10:30之后的走势 改变了啥节奏?结构节点是具体的哪个? 零界点又是哪个具体的?
其实所谓的改变 就是时间的错位。任何的改变如果缺失了时间要素 那都不是改变了,那就成了重新回到之前的某一节奏了。 所以所谓的K线形态的概率 就是这样产生的。同样的形态 就会有不同的实际后市走势----。因为缺失了时间;因为缺失了结构属性层次==
所以严格的说 走势形态看似完全一样 其实往往是两码事。碎片化的零碎的形态 只能是赌概率。
亦如所谓的 量 放量缩量====
做指数类的 和做个股。个股还要多一个功课内容 就是个股和指数之间的关系。个股的轮动是必须要有把握才行,这也是我不想做股票的一个原因。做功课很累很烦人。
做指数就可以省去一大半的功课量,就长时间的跟住固定的走势 就可以了。更有利于精细的把握住 节奏===
我以后会 每周只操作三五次的做商品期货。休息多于工作
如果今天你T飞了 那是你还不能真正的 在完整的当下过程里 把握住所有的级别层次,也就是说 你也不具备在日线上看出来当下的能力。离如影随形还远着呢。
就如一根传动链条 缺失了任何一环 你都别谈啥如影随形。
把握走势和操作策略的顶级境界,如影随形是最终极的完整性体现。只要达到了 那么把握走势的技术就是无求的了,就面对技术之外的因素就可以了。
这时候成败已经不在于技术理论了, 而是要专心的面对技术理论之外的 那些方面了。
上证大盘明天的回调 这个当下 其属性和层次现在就可以固定下来了。把极端形式都算在内 也无外乎那么三两个而已。不管你是中线还是短线的策略 都一样的重要,别拿中长线来说事----
缺失的盲区用策略来弥补 这不丢人。但是别自欺自人的强词夺理就好。
已经很多的展示证明了 单就把握走势而言 我已经不需要任何的操作策略了。把握走势的能力 已经全部把操作策略给覆盖了,成了多余。
当年我做伦敦金 都没有考虑过啥止盈止损==的操作策略。对吧。
但是不代表 我就真的可以无视操作策略。因为把握走势的能力 只是一条腿,技术理论之外的因素 就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了。所以交易策略 我必须更加的研究体验透彻 这是决定我成败的核心问题。
@无风有雪 2015-06-08 18:31:26
上证大盘明天的回调 这个当下 其属性和层次现在就可以固定下来了。把极端形式都算在内 也无外乎那么三两个而已。不管你是中线还是 短线 的策略 都一样的重要,别拿中长线来说事----
-----------------------------

上证大盘明天的回调 这个当下 其属性和层次现在就可以固定下来了。把极端形式都算在内 也无外乎那么三两个而已。不管你是中线还是 短线 的策略 都一样的重要,别拿中长线来说事----
-----------------------------

“神车”一天蒸发1700亿 谁砸的?
到底是谁在砸盘?记者昨日查询龙虎榜发现,国信证券大连和平广场证券营业部单日卖出中国中车股票高达11.65亿元。根据该营业部前期操作来看,背后极有可能是一位通过北车换股进入中车前十大股东的个人投资者。
在A股市场上,“一字断魂刀”代指一种令人生畏的游资出货手法:某只走势良好的个股,被突如其来的巨量卖单把股价瞬间砸低,甚至触及跌停。需要指出的是,“一字断魂刀”的出现,往往标志着个股由盛转衰,追高买入的资金全数套牢。
记者注意到,昨日中车的龙虎榜上,国信证券大连和平广场证券营业部共计卖出11.65亿元,占中车当日全部成交的2.65%。如此大的出货量,来自一家游资席位,确实引人注目。
除了游资砸盘,中车昨日龙虎榜上,显示出机构“对决”的一幕。从买入榜来看,前五席中出现了第一到第四均被机构所占据,买入金额分别约为7.85亿元、5.8亿元、5.79亿元和3.18亿元,累计买入近23亿元。不过,在卖方前五席位中,机构卖出力度也不容忽视,三个机构席位分别卖出5.26亿元、3.5亿元和3.14亿元,累计卖出近12亿元。从买入金额上分析,机构买入的力度明显大于卖出,显示出在目前的价位上,不乏依旧看多中国中车的机构。
除了龙虎榜信息外,记者注意到,港资的态度同样值得关注。港交所数据显示,港资对中国中车A股依旧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昨日沪股通买入中车金额约2.80亿元,卖出金额约7148万元,净买入额逾2亿元。 [阅读全部]
精华评论
蜗牛不要上牌桌说:
开盘挂中国中车涨停价买入,兴奋等着十个板,芭比,五分钟跌了5%,现已深套20%,本来是想上车和大家狂欢的,没想到上车一看,车上坐的都是要饭的,外面看着挺豪华的,进来一看整个一绿皮车,说好的十个板呢?我怎么办?跳车肯定伤着肉,继续坐车不知道会不会开到 集 中 营,救命呀!
有用(25)没用(0)
吉峰农机敢死队 说:
当年三大游资敢死队在中国联通被基金绞杀,二十万散户涨停追高被套!这一幕又在中车上演。
到底是谁在砸盘?记者昨日查询龙虎榜发现,国信证券大连和平广场证券营业部单日卖出中国中车股票高达11.65亿元。根据该营业部前期操作来看,背后极有可能是一位通过北车换股进入中车前十大股东的个人投资者。
在A股市场上,“一字断魂刀”代指一种令人生畏的游资出货手法:某只走势良好的个股,被突如其来的巨量卖单把股价瞬间砸低,甚至触及跌停。需要指出的是,“一字断魂刀”的出现,往往标志着个股由盛转衰,追高买入的资金全数套牢。
记者注意到,昨日中车的龙虎榜上,国信证券大连和平广场证券营业部共计卖出11.65亿元,占中车当日全部成交的2.65%。如此大的出货量,来自一家游资席位,确实引人注目。
除了游资砸盘,中车昨日龙虎榜上,显示出机构“对决”的一幕。从买入榜来看,前五席中出现了第一到第四均被机构所占据,买入金额分别约为7.85亿元、5.8亿元、5.79亿元和3.18亿元,累计买入近23亿元。不过,在卖方前五席位中,机构卖出力度也不容忽视,三个机构席位分别卖出5.26亿元、3.5亿元和3.14亿元,累计卖出近12亿元。从买入金额上分析,机构买入的力度明显大于卖出,显示出在目前的价位上,不乏依旧看多中国中车的机构。
除了龙虎榜信息外,记者注意到,港资的态度同样值得关注。港交所数据显示,港资对中国中车A股依旧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昨日沪股通买入中车金额约2.80亿元,卖出金额约7148万元,净买入额逾2亿元。 [阅读全部]
精华评论
蜗牛不要上牌桌说:
开盘挂中国中车涨停价买入,兴奋等着十个板,芭比,五分钟跌了5%,现已深套20%,本来是想上车和大家狂欢的,没想到上车一看,车上坐的都是要饭的,外面看着挺豪华的,进来一看整个一绿皮车,说好的十个板呢?我怎么办?跳车肯定伤着肉,继续坐车不知道会不会开到 集 中 营,救命呀!
有用(25)没用(0)
吉峰农机敢死队 说:
当年三大游资敢死队在中国联通被基金绞杀,二十万散户涨停追高被套!这一幕又在中车上演。
中油 中建 中车----不长记性?
权重股 在大盘当前这个走势阶段 【一字断魂刀】的逃跑,看来这个牛散不是白给的, 亦或身后有高人?。
除非是6000点之后 疯狂到日成交量 三四万亿的程度 不然即使你不亏也至多小赚 性价比很差,也就是说时间成本过高【相对于一般个股而言】。
5000-6000基本上会是 震荡上行的形式。赚钱效应不高,个股轮动快速----。之后就是缩量盘跌的较长时间的过程。
精选个股, 波段操作高手的春天----。
对于交易者而言 大盘走势的阶段 才是最大的基本面。
【说好的十个板呢?我怎么办?】跌五个板 再涨十个板 不可以吗?-----
可以做空了哦 还抱着老黄历----。主力可以无成本的快速的建仓和对冲了。
恭喜啊 打赏百万 很羡慕啊---呵呵呵哈哈哈。祝他到年底能过的千万的打赏。
【居民介绍,刘军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此处房屋是回迁房,现归哥哥所有,最近刘军和80多岁的母亲住在此处,姐姐李女士不时来这里看望母亲。在刘军与邻居的对话中,他反复表示,自己的钱不够用,“每个月只有400元。”姐姐李女士说,刘军的爱人和女儿一起生活,他之前一人租房子住,最近才搬来和母亲一起居住,可能是因为母亲说刘军整天无所事事,引起了刘军的反感。另外,李女士表示,刘军之前炒股亏了,后来性情变化较大,与家人关系相处得不好。】去工地搬砖 每天也有两三百的收入啊 何至于如此呢?----
我当年在工地上 特别敬重那些老夫妻搬砖 供养孩子上大学的,我都是能帮就帮的仰视。
所以后来 我宅在家里了 玩WOW。那些学生党 我都很不待见的。每每就想起来那些 每天流汗日复一日的吃着猪狗饭 干着牛马活的父母们----心里不得劲。
我有资格鄙视他们 我可以玩 因为我是自立的人了。我十六岁就独立了。在公众频道里 一个大学生公会的玩家 和我对骂。我说的他们都不做声了。
一个大学生哭诉 说是节省了一个月的伙食费 买的金币都被我黑了---。活该! 谁让你说自己是大学生 没钱,是节省的生活费? 以为我会同情你 给你优惠? 错了,我偏偏黑你!你能黑你父母 我咋就不能黑你呢。
至于网络里 那些【但现今我们社会太多人成为了假道德捍卫者,对他人道德绑架,要求他人道德优良 不许有瑕疵 要求他人付出,不许容有别的念头,这也造就太多人戾气重的缘故,总用道德去要求别人,自己呢?】 其实就看你如何看待了。这不是啥坏事,即使是吹毛求疵都是有价值的。
没有网络 任何人都不可能如此多的如此快速的获得 这些苛求的。难道都是一团和气的互相吹捧 你才满意吗?
往往突破某一瓶颈 就是因为很多看似不友善的吹毛求疵的攻击的启发。 我前面说了很多了 任何坏事都能变成好事 就看你如何看待如何理解 是如何的视界了----
还是那句话 敌人才是你最诚实的老师 比你亲爸亲妈都要对你诚实。
-----
其实吧 能做到我这样 实在没人质疑 甚至谩骂的地步 才是真的无聊寂寞呢----
唉----求喷求质疑啊----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你再咋说高大上 你是大善人 可是你家的够很凶 咬人---你也是扯淡玩意。 对吧。
离开了具体的实质 都只是口水了。
任何的道理 都要结合自己和他人的实际来阐述,不然就会搞成辩论一样的没有意义了。
都懂的 那为啥还是那麽多的人 非要洋洋洒洒的说那摩多的道理 甚至不惜以自己某一个个正确 来满树开花迎合世俗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迎合世俗。我不反感别人迎合世俗 我也不觉得孤傲就高大上,世界原本就是多远的。任何要满树开花的 都是给看客看的 存在即为合理。 所以呢不在同一个语境里 没有对与错之分。
比如当年 我质疑某高人言行不一 他的粉丝反驳我说【不管他做到没有做到 哪怕是做的和说的相反 但是说的总是有道理的---】 其实呢 这就是语境不同。我是注重一切以实际出发的 不在乎说的道理有多高大上。话糙理不糙 很正常的。 我也不在乎说的前后不一 因为实践是动态的 思维必定也是动态的。没有颠覆何来的进步呢。
其实吧 被质疑就期期艾艾的 说啥善而豁达 说啥苛求完美====, 难道自己不觉得有底气不足之嫌吗? 但凡有不足就心虚 就不敢不给自己留余地----
其实吧 得失之间尔。
得与失的选择 没有对与错。
一个人总是 在强调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不能建立在把别人的不同选择定义为错的 这个基础上。凡是如此思维意识的人 你再说是多高深的境界 其实真的不咋地----
比如好胜之心 可以是动力 也可以是破坏力。关键在于于好胜心相平衡的是啥。不是中庸之道哦。---所有的不同的个性 都有共同的一个底线 来平衡,不然羡慕就会发展为嫉恨 嫉恨就会发展为变态----
比如一个人炒股失败 就有可能跳楼 或发展成为愤世嫉俗 甚至反社会反人类的行为。其实呢 即使去工地卖苦力 当你拿到工资后 看到你的爱人和孩子享受到你的付出 你同样可以无愧于天地 同样可以感觉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快乐和成就感的。
一个上海人 老婆给别人跑了,它就把房子卖了 50万20天内花完了。然后就四处瞎混 成天喝的烂醉。我让他给我看仓库 既然把仓库里的啤酒喝掉一箱多。屎尿一地 一塌糊涂----。冬天里 我就用高压水龙头冲他----。因为他清醒的时候 给我的建议很有含金量的 是个人才。 后来他带我去看他儿子 哭的很高调。呵呵。 他儿子跟着爷爷奶奶过 上中学了。 他舅舅对我说 他在你那里 你给他住管他吃喝 以后你来找我结账好了。原来他舅舅是几家酒店的老板。
有一天他带我去他舅舅店里订餐 我要请客。一进门傻眼了,他的亲戚全都在呢。原来他爸死了五天了已经。 之后 他就去日本了。三年后他给儿子 寄了100万人民币----。他儿子来找我 跟我说一声谢谢。
他在我那里三年时间 他儿子给我的钱 我就收下了一张100元大钞。其实我很开心 我没看走眼。他夜晚睡在人家门店的走廊里 被人打出来 -----就是一个犀利哥的样子 头发那个那个脏啊----。报警后警察来了 他把警察的帽子抢过来 自己带上,都以为是个疯子。
调理这样的【废物】 我很感兴趣的。还有一个经典的 我引以得意之作。一个15岁的老乡 他家是霍邱县的。他妈妈是四川人 被他爸爸买来的, 生了两男一女后 跑了。他爸爸就去上海做面点生意了。三个孩子跟着爷爷要饭 都没有读书。 我去上海住在一个菜市场里 他在卖菜 天天的唱歌,很有天分。他上海话说的好 我就跟他学。后来反正他爸爸也不管他 它就跟我走了。 啥都不懂 和自己的后妈说话 简直是没大没小的不像话,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去找他爸爸说。他爸爸漠不关心----。
她妹妹十四岁那年 把一个十六岁的玩伴 给骗回老家给卖了----。走时还拿走家里一万七千元----。和一帮街头混混 混在一起。就是这样的背景 咋样?有难度不?
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跟我到22岁 结婚了,现在儿子上高中了。我离开上海后 他在混的还不错 至少被追杀的身价还有好几十万呢? 我知道后去上海找他 连扇他七八个耳光,不带着儿子好好过日子 搞啥啊。
现在他生活稳定 两个月前买车了 给我打电话 要我暑假去上海玩。
当年他妹妹想带走他 找一帮小混混来找我麻烦 ----被我扔出去几米远 摔得半天爬不起来。他也被我打过 一脚踹出门外 腿都骨折了。我有时很暴力 有时很温情。该暴力的时候 我心狠手辣绝不留情;该温情的时候 我对他比对自己要好的多。
手把手的叫他开店做生意 有次我突击检查 店开着人不在 去打牌了。顾客都在等着呢----我说他几次 还是那样。好吧 一脚踹出去 腿骨折了 也要给我把事情做完。做完了你再去报警告我好了。 不然我再打断你另一条腿,不信就试试呗。
他咬着牙做完事情 往床上一趟 不起来了 饭也不吃了。我烧好饭 一把抓起来他 给我吃! 不然我给你好看! 你还委屈了不成。你自己说的 一定听我的 发过誓言的。 我才借你钱 帮你开店的 你自己知道好歹不? 做啥啥赔光 都说你是个废物 知道争口气不?
他没有自信 没有自律,懦弱的很。我就带他练武 把他打倒还手反抗为止。把我鼻子都打歪了 哈哈。这就对了嘛 打不过也要还手!
现在他说话的思维 和我很像的 都是受我的影响。
有一年 我去越南了,他留守。在赌场里三个东北大汉 输了钱赖帐不给 他就站在人家前面不给走。小小的个子 人家哪放在眼里哦 就拍打他的头---他拔出刀子 扑哧扑哧几刀 捅在人家大肚子上 据说白色的脂肪 往外直流。----三个月后 我回来了。事情是三万赔偿了结的。 我说你要是把人家给痛死了咋办呢? 他说有分寸的 用手指掌握好深度的 ----。 我去---- 长大了哦 有勇有谋了。
跟我十年了 离开我的时候 已经是个硬汉子了 个头很小 但是再也没人敢无视他的存在了。他父母都改变对他的看法了。十年的起起落落 风风雨雨 ,没能大富大贵 但是骨头练得钢铁一般的硬。再难的境地也不再彷徨害怕了。
他有一年为我承担祸事 被人打的脸都变形了 都没有啃一声。----因为我离开上海了 它就承担下来 我往日的仇怨了。 后来我知道了就去找他,和他谈以后的日子应该咋过。安分守己的 远离江湖是非。
国务院一日多政稳增长 市场激辩宽松周期存续
谭志娟
整体疲软依然是5月中国宏观经济的关键词。
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2%;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这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CPI同比增幅已连续9个月低于2%,而PPI(生产价格指数)更是迎来连续39个月同比下滑。
相隔一天之后发布的工业增加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略高于市场预期,呈现回升态势,但固定资产投资则大幅低于预期。
6月10日国务院罕见地向投资、进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同时发出政策大礼包,涉及盘活财政结余资金、多举措发展跨境电商以及扩充消费金融。
“稳增长”的严峻形势也提升了新一轮降准降息的预期。然而,与前几个月一致的声音不同,对于类似的传统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下半年CPI有望逐步回升
5月CPI同比上涨1.2%,环比下降0.2%,低于预期的1.4%。
“从环比看,5月份CPI变动有四个特点是季节因素影响部分鲜活食品价格下降,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政策因素影响烟草价格上涨以及国际因素导致汽柴油价格略有反弹。”对于5月CPI环比下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称。
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在CPI衡量的一篮子商品价格体系中,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较大。在分项指标中,猪肉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2.7%,影响CPI上涨0.08个百分点。
而根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4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总体呈小幅上涨走势。与4月16日相比,6月4日,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上涨4.9%、4.6%,部分省份涨幅超过10%。
对此,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姬光欣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终端消费情况不佳, 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因生猪价格而被动上涨,环比上涨2.7%,同比上涨5.3%,小于之前我们的预期,这影响了CPI的涨幅,也使得CPI在有效的可控范围内。”
然而,据农业部数据显示4月生猪存栏量在3.95亿头,能繁母猪存栏量3965万头,均低于去年同期,供应紧张猪价呈现上涨。与“猪周期”关联紧密的CPI被认为可能在下半年进入反弹期。
影响消费物价增幅在低位徘徊的另一个原因来自工业品出厂价格总体低迷。
5月PPI同比下跌4.6%,与4月持平,环比下降0.1%,降幅比4月收窄0.2个百分点。
降幅环比收窄的主要原因则来自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但在余秋梅看来,不能忽视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石油和天然气、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4.4%、1.1%和0.7%,比4月涨幅分别扩大3.2个、0.6个和0.2个百分点。
中信建投研究部专题组组长夏敏仁对记者称:“PPI上,油价又面临下行态势,大宗商品整体价格比较稳定,反弹力度可能不大,所以他预计PPI短期仍难转正。这意味着生产品传导至消费端的价格提升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美元指数回落、欧洲经济复苏导致国际油价企稳反弹,对应去年油价低基数,叠加猪周期和国内稳增长,预计4季度CPI将逐步回升到2.5%左右。”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
谭志娟
整体疲软依然是5月中国宏观经济的关键词。
6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1.2%;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这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CPI同比增幅已连续9个月低于2%,而PPI(生产价格指数)更是迎来连续39个月同比下滑。
相隔一天之后发布的工业增加值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略高于市场预期,呈现回升态势,但固定资产投资则大幅低于预期。
6月10日国务院罕见地向投资、进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同时发出政策大礼包,涉及盘活财政结余资金、多举措发展跨境电商以及扩充消费金融。
“稳增长”的严峻形势也提升了新一轮降准降息的预期。然而,与前几个月一致的声音不同,对于类似的传统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下半年CPI有望逐步回升
5月CPI同比上涨1.2%,环比下降0.2%,低于预期的1.4%。
“从环比看,5月份CPI变动有四个特点是季节因素影响部分鲜活食品价格下降,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政策因素影响烟草价格上涨以及国际因素导致汽柴油价格略有反弹。”对于5月CPI环比下降,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称。
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在CPI衡量的一篮子商品价格体系中,猪肉价格对CPI的影响较大。在分项指标中,猪肉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2.7%,影响CPI上涨0.08个百分点。
而根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4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总体呈小幅上涨走势。与4月16日相比,6月4日,全国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上涨4.9%、4.6%,部分省份涨幅超过10%。
对此,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姬光欣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终端消费情况不佳, 猪肉价格上涨主要因生猪价格而被动上涨,环比上涨2.7%,同比上涨5.3%,小于之前我们的预期,这影响了CPI的涨幅,也使得CPI在有效的可控范围内。”
然而,据农业部数据显示4月生猪存栏量在3.95亿头,能繁母猪存栏量3965万头,均低于去年同期,供应紧张猪价呈现上涨。与“猪周期”关联紧密的CPI被认为可能在下半年进入反弹期。
影响消费物价增幅在低位徘徊的另一个原因来自工业品出厂价格总体低迷。
5月PPI同比下跌4.6%,与4月持平,环比下降0.1%,降幅比4月收窄0.2个百分点。
降幅环比收窄的主要原因则来自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但在余秋梅看来,不能忽视部分工业行业价格涨幅扩大,石油和天然气、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4.4%、1.1%和0.7%,比4月涨幅分别扩大3.2个、0.6个和0.2个百分点。
中信建投研究部专题组组长夏敏仁对记者称:“PPI上,油价又面临下行态势,大宗商品整体价格比较稳定,反弹力度可能不大,所以他预计PPI短期仍难转正。这意味着生产品传导至消费端的价格提升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美元指数回落、欧洲经济复苏导致国际油价企稳反弹,对应去年油价低基数,叠加猪周期和国内稳增长,预计4季度CPI将逐步回升到2.5%左右。”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
“三驾马车”获政策红包
“CPI的低位运行,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了操作空间,预计再次降息降准或将继续。”夏敏仁对记者称。
他判断近期出台降准的可能性更大。“预计等近期二季度数据出炉后,如果数据不理想,不排除6月降准的出台。”夏敏仁称。
“通胀率处在低位凸显出国内增长疲弱,并有助于政府继续放松政策。我们仍然认为未来数月存准率和基准利率仍有一定下调空间。”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发给记者的分析中亦持类似看法。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认为,鉴于各项经济数据仍然令人失望,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6月可能有50个基点降准。
6月11日央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5月M2同比增长10.8%,增速比4月末高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900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3亿元。“资金面宽松和流动性陷阱或是一个长周期现象,陡峭化曲线需要货币宽松(降准)压平以缓释实际利率高企和存量债务风险压力。”民生证券研究员李奇霖对此解读称。
但考虑到通胀的回升趋势,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对于进一步的降准降息则表示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这一轮降息周期即将接近尾声。我们预期不会进一步降息。”他表示,除了通胀率将从3季度回升,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有限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在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积极引导降低市场利率。由于短期市场利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为进一步的降息带来限制。再次是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开始加息,这会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等原因。
来自摩根大通监测的数据显示,自3月份以来,隔夜回购利率由最高峰时的3.6%跌至最低1.08%,目前最新的数据为1.14%;而7天回购利率从4.99%下滑至目前的2.06%,最低时曾达到1.91%;3个月回购利率从4.9%降至2.89%。
而来自实体经济,尽管整体经济走低,但是包括“克强指数”指标已经显示了回温迹象,这或显示前期的“稳增长”措施也已经正在起作用。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5月,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28384万吨,环比增长2.73%。1~5月,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142608万吨。这是铁路货运在经历长期低位徘徊后,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回暖迹象。
中国人民银行6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4月多1639亿元。
而社会用电量数据也在4月份由负转正。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4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这是继2月和3月相继出现负增长后,单月用电量增幅首次由负转正。
如何能让这股向好的势头保持并延续下去,决策层的考量已经在他的政策供给中有所体现。
就在市场争辩是否还会降准降息之时,国务院在6月10日已经向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同时发出了政策“大礼包”:包括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扩大消费金融试点以及支持跨境电商。而发改委更是再度批复了超过1200亿元的基建项目。
如果加上6月10日批复的项目。仅5月份到现在,40天内发改委总计已经批复了近6000亿元基建项目。除此之外,还公布了1.97万亿元的PPP项目。前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创下历史最低水平的背景下,稳增长就是稳投资的意图呼之欲出。
如何使中国经济在合理速度上运行?国研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测算,要让中国经济在合理速度上运行,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14%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预计会下降到8%左右,在制造业维持约12%增速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要达到20%左右的增长。
“预计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将转向量化措施,特别是使用有针对性的量化措施支持某些行业。例如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能力有限以及政府扶持新领域(如技术创新)的发展。”朱海斌表示。
“我们认为未来央行的政策将由之前的全面宽松转为更加有针对性的定向宽松,如通过向政策性银行曲线注资解决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融资难题、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以刺激其放贷意愿等。”在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看来,结构性流动性不足问题只能通过结构性的宽松政策解决,这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的主要导向。(中国经营报)
平安证券:预测下半年沪指运行会在6000-8000点
平安证券近期发布了策略中期报告指出,本轮股权资产重估的逻辑是,以政府改革为主导与以微观企业创新运作为特征的信用周期在逐步加速重建。
从市场情景看,资金宽松,改革适度提速。货币政策仍旧保持宽松,经济增长边际上或有所企稳,国企改革与一带一路政策将有实质进展,微观创投市场依旧活跃,而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将快步前进。平安证券认为下半年股票市场环境无论在宏观或是微观层面尚未出现趋势性的恶化,市场整体的风险中枢仍然相对较低,潜在的不确定性关注流动性环境尤其是外生性的冲击,以及监管层面的价值外冲击。
平安证券对市场判断,拥抱美梦,牛途尚未停歇。下半年市场继续保持乐观,牛途不停歇,建议拥抱美梦。2014年市场认知转变在无风险利率与货币政策,而2015 年的认知转变或在于改革转型与经济增长层面。平安证券认为股权风险溢价的迚一步下行(包括改革政策直接推升风险偏好以及市场对于经济转型认知使得预期不确定性下降)是支撑市场的核心要素,增量资金入市尚未出现衰减迹象,预测下半年上证指数[0.87%]运行中枢应会在6000-8000 点范围。风险点在于:1)政策面包括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变化;2)微观企业并购重组市场的饱和与衰减。
资产配置上,三条主线,关注国改风口。继续坚守贝塔策略,平安证券建议关注以下三条主线:(1)政策风口下的周期蓝筹—金融(银行与非银)、国企改革与一带一路,行业层面,推荐金融(银行与非银)地产、建筑、交运及有艱等周期性板块。(2)经济转型与实体创新浪潮下的成长—互联网++、工业4.0 与军工,分别布局能源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0.18% 资金 研报]、数字信息化及军工类资产。(3)基于牛市交易特征的滞涨板块补涨机会:食品、银行与部分资源。需要强调的是下半年可能是国企改革最大的投资窗口,重点关注地方国资资产证券化(挖掘未上市资产规模大质量好的国资)、央企整合重组(军工、船舶以及核电系等),以及股权激励的试点。
大盘开启5100点到6000点的征程
沪指自从顺利突破5000点,并站上5100点之后,其实就奠定了未来直奔6000点的格局。之前在冲击5000点出现巨幅下跌其实就释放了前期大量获利盘累计的许多风险,因而此后5100点到6000点的征程,只要不是走的过快,出现巨幅深跌的风险都是小概率事件。
因而,我之前一直有撰文强调,投资者也不必过分惊慌和恐惧,调整只是暂时现象,整个股指上行的大格局依然没有变化。牛市经过上周调整之后释放了前期累计的诸多风险,未来股指走势也将更加健康和稳定。
从技术面看,创业板股指目前量价齐升,离再次冲击4000点整数关口也就一步之遥。当创业板股指的趋势还在向上,并且屡创新高,就不要去怀疑,不要去猜测创业板的顶,更不要盲目预测创业板何时会大幅回调。
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可以关注两条主线。一个是前期涨幅偏弱的低估值板块,这些板块优质个股在牛市中期行情中应该会得到补涨的机会,比如今天集体爆发的酿酒板块;第二条主线就是高成长性高预期的板块个股,以创业板个股为之中的代表。
股价是对未来预期的当下反应,因而成长性预期是本轮行情的逻辑起点,值得深入发掘其中的潜力股。不要去猜测顶部,顶部是走出来的;也不要忽略创业板的高价个股,股票涨跌的关键不在于股价的高低,而在于趋势是否延续。因而,在牛市的操作中,可以激进大胆一点,谨记趋势为王,顺势而为就好。(天信投顾)
“CPI的低位运行,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了操作空间,预计再次降息降准或将继续。”夏敏仁对记者称。
他判断近期出台降准的可能性更大。“预计等近期二季度数据出炉后,如果数据不理想,不排除6月降准的出台。”夏敏仁称。
“通胀率处在低位凸显出国内增长疲弱,并有助于政府继续放松政策。我们仍然认为未来数月存准率和基准利率仍有一定下调空间。”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发给记者的分析中亦持类似看法。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则认为,鉴于各项经济数据仍然令人失望,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松,6月可能有50个基点降准。
6月11日央行发布最新数据显示,5月M2同比增长10.8%,增速比4月末高0.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6个百分点。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9008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43亿元。“资金面宽松和流动性陷阱或是一个长周期现象,陡峭化曲线需要货币宽松(降准)压平以缓释实际利率高企和存量债务风险压力。”民生证券研究员李奇霖对此解读称。
但考虑到通胀的回升趋势,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对于进一步的降准降息则表示了更为谨慎的态度。
“这一轮降息周期即将接近尾声。我们预期不会进一步降息。”他表示,除了通胀率将从3季度回升,进一步降息的必要性有限之外,中国人民银行在最近几个月一直在积极引导降低市场利率。由于短期市场利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为进一步的降息带来限制。再次是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开始加息,这会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等原因。
来自摩根大通监测的数据显示,自3月份以来,隔夜回购利率由最高峰时的3.6%跌至最低1.08%,目前最新的数据为1.14%;而7天回购利率从4.99%下滑至目前的2.06%,最低时曾达到1.91%;3个月回购利率从4.9%降至2.89%。
而来自实体经济,尽管整体经济走低,但是包括“克强指数”指标已经显示了回温迹象,这或显示前期的“稳增长”措施也已经正在起作用。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5月,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28384万吨,环比增长2.73%。1~5月,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累计完成142608万吨。这是铁路货运在经历长期低位徘徊后,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回暖迹象。
中国人民银行6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2万亿元,比4月多1639亿元。
而社会用电量数据也在4月份由负转正。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4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这是继2月和3月相继出现负增长后,单月用电量增幅首次由负转正。
如何能让这股向好的势头保持并延续下去,决策层的考量已经在他的政策供给中有所体现。
就在市场争辩是否还会降准降息之时,国务院在6月10日已经向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同时发出了政策“大礼包”:包括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扩大消费金融试点以及支持跨境电商。而发改委更是再度批复了超过1200亿元的基建项目。
如果加上6月10日批复的项目。仅5月份到现在,40天内发改委总计已经批复了近6000亿元基建项目。除此之外,还公布了1.97万亿元的PPP项目。前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4%,创下历史最低水平的背景下,稳增长就是稳投资的意图呼之欲出。
如何使中国经济在合理速度上运行?国研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测算,要让中国经济在合理速度上运行,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14%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预计会下降到8%左右,在制造业维持约12%增速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需要达到20%左右的增长。
“预计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将转向量化措施,特别是使用有针对性的量化措施支持某些行业。例如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能力有限以及政府扶持新领域(如技术创新)的发展。”朱海斌表示。
“我们认为未来央行的政策将由之前的全面宽松转为更加有针对性的定向宽松,如通过向政策性银行曲线注资解决国民经济重要领域融资难题、向商业银行注入流动性以刺激其放贷意愿等。”在首创证券分析师王剑辉看来,结构性流动性不足问题只能通过结构性的宽松政策解决,这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政策的主要导向。(中国经营报)
平安证券:预测下半年沪指运行会在6000-8000点
平安证券近期发布了策略中期报告指出,本轮股权资产重估的逻辑是,以政府改革为主导与以微观企业创新运作为特征的信用周期在逐步加速重建。
从市场情景看,资金宽松,改革适度提速。货币政策仍旧保持宽松,经济增长边际上或有所企稳,国企改革与一带一路政策将有实质进展,微观创投市场依旧活跃,而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将快步前进。平安证券认为下半年股票市场环境无论在宏观或是微观层面尚未出现趋势性的恶化,市场整体的风险中枢仍然相对较低,潜在的不确定性关注流动性环境尤其是外生性的冲击,以及监管层面的价值外冲击。
平安证券对市场判断,拥抱美梦,牛途尚未停歇。下半年市场继续保持乐观,牛途不停歇,建议拥抱美梦。2014年市场认知转变在无风险利率与货币政策,而2015 年的认知转变或在于改革转型与经济增长层面。平安证券认为股权风险溢价的迚一步下行(包括改革政策直接推升风险偏好以及市场对于经济转型认知使得预期不确定性下降)是支撑市场的核心要素,增量资金入市尚未出现衰减迹象,预测下半年上证指数[0.87%]运行中枢应会在6000-8000 点范围。风险点在于:1)政策面包括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变化;2)微观企业并购重组市场的饱和与衰减。
资产配置上,三条主线,关注国改风口。继续坚守贝塔策略,平安证券建议关注以下三条主线:(1)政策风口下的周期蓝筹—金融(银行与非银)、国企改革与一带一路,行业层面,推荐金融(银行与非银)地产、建筑、交运及有艱等周期性板块。(2)经济转型与实体创新浪潮下的成长—互联网++、工业4.0 与军工,分别布局能源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0.18% 资金 研报]、数字信息化及军工类资产。(3)基于牛市交易特征的滞涨板块补涨机会:食品、银行与部分资源。需要强调的是下半年可能是国企改革最大的投资窗口,重点关注地方国资资产证券化(挖掘未上市资产规模大质量好的国资)、央企整合重组(军工、船舶以及核电系等),以及股权激励的试点。
大盘开启5100点到6000点的征程
沪指自从顺利突破5000点,并站上5100点之后,其实就奠定了未来直奔6000点的格局。之前在冲击5000点出现巨幅下跌其实就释放了前期大量获利盘累计的许多风险,因而此后5100点到6000点的征程,只要不是走的过快,出现巨幅深跌的风险都是小概率事件。
因而,我之前一直有撰文强调,投资者也不必过分惊慌和恐惧,调整只是暂时现象,整个股指上行的大格局依然没有变化。牛市经过上周调整之后释放了前期累计的诸多风险,未来股指走势也将更加健康和稳定。
从技术面看,创业板股指目前量价齐升,离再次冲击4000点整数关口也就一步之遥。当创业板股指的趋势还在向上,并且屡创新高,就不要去怀疑,不要去猜测创业板的顶,更不要盲目预测创业板何时会大幅回调。
在具体的操作策略上,可以关注两条主线。一个是前期涨幅偏弱的低估值板块,这些板块优质个股在牛市中期行情中应该会得到补涨的机会,比如今天集体爆发的酿酒板块;第二条主线就是高成长性高预期的板块个股,以创业板个股为之中的代表。
股价是对未来预期的当下反应,因而成长性预期是本轮行情的逻辑起点,值得深入发掘其中的潜力股。不要去猜测顶部,顶部是走出来的;也不要忽略创业板的高价个股,股票涨跌的关键不在于股价的高低,而在于趋势是否延续。因而,在牛市的操作中,可以激进大胆一点,谨记趋势为王,顺势而为就好。(天信投顾)
【由于短期市场利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为进一步的降息带来限制。再次是美联储可能在9月份开始加息,这会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进一步降息的空间等原因。】 9月美联储也不会加息的,要的就是加息这个预期的效果。靴子落地就没意思了----
中国过早去工业化的大风险
2015年06月12日 07:52
来源:凤凰财经
1人参与 0评论
2014年,中国新增就业人口达到1322万人,为2000年以来最高;也正是这一年,GDP增速放缓至7.3%,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这一组从经济学上看来颇为矛盾的数据却让学者、官员们欣慰不已。这被看作是,中国经济逐步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为主的典型表现——相比以前同样的增长速度能吸纳更多就业,从而在经济下行区间内就业亦能稳步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经济转型的成功”。
但在就业不断向好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过早去工业化是十分危险的。这一方面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另一方面降低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速,可能是经济结构拉美化的信号。一旦成为趋势,会增加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从行业间生产率差别的角度出发,服务业代替第二产业成为创造就业的主要拉动力实质上是一个低生产率部门代替高生产率部门的过程。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产业的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出约为11.1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服务业单位劳动力的产出为9.3万元,大约是第二产业的83%左右。
目前关于服务业的普遍观点往往仅看到了同样的产出条件下,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力比第二产业更多,却忽视了同样的一个劳动力,在服务业所能创造的价值仅为他在第二产业就业的80%。2014年底公布的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底制造业在二产和三产全部从业人员占比为35%,比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时期下降了3%,同期服务业占比上升了3.5个百分点至46%。当服务业逐步替代第二产业的份额成为拉动就业的动力时,这期间的经济效率损失也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当资金和劳动力涌向生产效率较低的部门(即服务业)时,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也会逐步下滑,累及到经济的长期增长。2008-2009年经济危机之后,随着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节节攀升,直至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单位就业人口创造出的GDP(可视为劳动生产率的近似指标)也由每年17%的增长降至10%左右。而根据经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生产率、劳动力和资本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劳动生产率增速的降低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事实上,当经济增速放缓,服务业并不能长久独善其身,依靠服务业的一枝独秀来扛起创造就业的大任也是不可持续的。
相对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来说,服务业抗冲击弹性要更大一些。在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的时候,工业往往是最先受到影响的。但是,工业需求的薄弱终将会影响到对服务业的需求,毕竟一大批生产型服务业企业是以向工业企业提供所需的服务来维持运转的。而且,对于非生产型服务业来说,工业生产下滑带来的劳动者收入减少,他们购买服务产品的能力也会受到约束。总体来说,产业间的相互联系终将会把工业的疲软传导至服务业。
大量经济学文献从理论、实证等方面阐明了过早去工业化对经济带来的危害。经济学家罗迪克在2013年曾指出,大多数顺利完成工业化的发达经济体在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雇用的人员都一度高达劳动力总量的30-40%,而过早去工业化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永久性处于低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另一名经济学家皮珀在2007年就指出,通过比较研究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发现,惟有工业的扩张才是与就业和生产率的增长有长期正相关关系的,整个经济的生产率提高绝大部分是靠工业部门来带动。
汇丰的研究也发现,在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即控制了GDP的增速)之后,服务业占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上升对就业的促进从长期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皮珀还发现,在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工业在经济和就业中的比重降低的同时,也伴随着这些国家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学家费利佩和瑞伊都认为,要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制造业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测算要成功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制造业比重至少要占国民经济的20%左右。换言之,低于这些阈值的经济体,收入也会低于相应水平。
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说明,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对维持经济增速十分必要。较早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例如英国在一战时期制造业就业一度占到全民就业的45%,即使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制造业就业仍占英国全民就业的三分之一左右。再比如一些较晚去工业化的国家,如韩国在经济腾飞的阶段——1970年代的开始制造业在全民就业的占比从15%一路飙升到上世纪90年代的30%左右。同样再看反面案例—印度。印度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导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的国民收入水平比中国高30%左右,而到2013年中国的国民收入是印度的4.5倍。
反观中国,当前制造业就业在全民就业的占比大约是15%左右。同时,中国劳动力占全球近五分之一,而出口仅占世界的12%。借鉴那些成功完成工业化进程、顺利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制造业至少还应该有十年的发展空间。经济危机后全球需求的萎靡的确拖慢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此外,经济下行时期内需疲软和高企的融资成本也对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发展产生了额外的困难,但是不能因此就偏离了工业化这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熟路径。全球的总需求我们无法控制,完全可以在机械设备、智能手机和基建等领域主动争取市场份额。
当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将生产中心从中国外迁至东南亚国时,“中国制造”仍可以向上述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进军。中国劳动力的质量和技术仍在发展中国家中首屈一指,201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相比其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柬埔寨为4.8年,印度为5.2年,越南为6.34年。
实际上,即使是世界一流发达国家美国仍在在孜孜不倦地强调发展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人均GDP尚不足世界均值的国家,中国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和扶持制造业。制造业是传统上的“扶梯行业”,它能最快地吸收新技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这些优势是服务业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认为,过早去工业化是祸不是福。
(作者:屈宏斌,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2015年06月12日 07:52
来源:凤凰财经
1人参与 0评论
2014年,中国新增就业人口达到1322万人,为2000年以来最高;也正是这一年,GDP增速放缓至7.3%,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这一组从经济学上看来颇为矛盾的数据却让学者、官员们欣慰不已。这被看作是,中国经济逐步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为主的典型表现——相比以前同样的增长速度能吸纳更多就业,从而在经济下行区间内就业亦能稳步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经济转型的成功”。
但在就业不断向好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过早去工业化是十分危险的。这一方面造成巨大的效率损失,另一方面降低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速,可能是经济结构拉美化的信号。一旦成为趋势,会增加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从行业间生产率差别的角度出发,服务业代替第二产业成为创造就业的主要拉动力实质上是一个低生产率部门代替高生产率部门的过程。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产业的每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出约为11.1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服务业单位劳动力的产出为9.3万元,大约是第二产业的83%左右。
目前关于服务业的普遍观点往往仅看到了同样的产出条件下,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力比第二产业更多,却忽视了同样的一个劳动力,在服务业所能创造的价值仅为他在第二产业就业的80%。2014年底公布的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底制造业在二产和三产全部从业人员占比为35%,比2008年第二次经济普查时期下降了3%,同期服务业占比上升了3.5个百分点至46%。当服务业逐步替代第二产业的份额成为拉动就业的动力时,这期间的经济效率损失也是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当资金和劳动力涌向生产效率较低的部门(即服务业)时,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也会逐步下滑,累及到经济的长期增长。2008-2009年经济危机之后,随着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节节攀升,直至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第一大产业,单位就业人口创造出的GDP(可视为劳动生产率的近似指标)也由每年17%的增长降至10%左右。而根据经典经济学的增长理论,生产率、劳动力和资本是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劳动生产率增速的降低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
事实上,当经济增速放缓,服务业并不能长久独善其身,依靠服务业的一枝独秀来扛起创造就业的大任也是不可持续的。
相对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来说,服务业抗冲击弹性要更大一些。在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的时候,工业往往是最先受到影响的。但是,工业需求的薄弱终将会影响到对服务业的需求,毕竟一大批生产型服务业企业是以向工业企业提供所需的服务来维持运转的。而且,对于非生产型服务业来说,工业生产下滑带来的劳动者收入减少,他们购买服务产品的能力也会受到约束。总体来说,产业间的相互联系终将会把工业的疲软传导至服务业。
大量经济学文献从理论、实证等方面阐明了过早去工业化对经济带来的危害。经济学家罗迪克在2013年曾指出,大多数顺利完成工业化的发达经济体在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雇用的人员都一度高达劳动力总量的30-40%,而过早去工业化导致很多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永久性处于低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另一名经济学家皮珀在2007年就指出,通过比较研究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发现,惟有工业的扩张才是与就业和生产率的增长有长期正相关关系的,整个经济的生产率提高绝大部分是靠工业部门来带动。
汇丰的研究也发现,在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即控制了GDP的增速)之后,服务业占国民经济中比重的上升对就业的促进从长期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皮珀还发现,在拉美和非洲一些国家工业在经济和就业中的比重降低的同时,也伴随着这些国家生产率的下降,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学家费利佩和瑞伊都认为,要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制造业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测算要成功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制造业比重至少要占国民经济的20%左右。换言之,低于这些阈值的经济体,收入也会低于相应水平。
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说明,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对维持经济增速十分必要。较早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例如英国在一战时期制造业就业一度占到全民就业的45%,即使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制造业就业仍占英国全民就业的三分之一左右。再比如一些较晚去工业化的国家,如韩国在经济腾飞的阶段——1970年代的开始制造业在全民就业的占比从15%一路飙升到上世纪90年代的30%左右。同样再看反面案例—印度。印度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以消费和服务业为主导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的国民收入水平比中国高30%左右,而到2013年中国的国民收入是印度的4.5倍。
反观中国,当前制造业就业在全民就业的占比大约是15%左右。同时,中国劳动力占全球近五分之一,而出口仅占世界的12%。借鉴那些成功完成工业化进程、顺利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验,制造业至少还应该有十年的发展空间。经济危机后全球需求的萎靡的确拖慢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此外,经济下行时期内需疲软和高企的融资成本也对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发展产生了额外的困难,但是不能因此就偏离了工业化这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成熟路径。全球的总需求我们无法控制,完全可以在机械设备、智能手机和基建等领域主动争取市场份额。
当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导致很多大型制造业企业将生产中心从中国外迁至东南亚国时,“中国制造”仍可以向上述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进军。中国劳动力的质量和技术仍在发展中国家中首屈一指,2010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年,相比其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柬埔寨为4.8年,印度为5.2年,越南为6.34年。
实际上,即使是世界一流发达国家美国仍在在孜孜不倦地强调发展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作为一个人均GDP尚不足世界均值的国家,中国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和扶持制造业。制造业是传统上的“扶梯行业”,它能最快地吸收新技术,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这些优势是服务业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认为,过早去工业化是祸不是福。
(作者:屈宏斌,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去工业化】其实就是个伪命题。经济结构的平衡到底应该在哪里 是要靠现实状况来衡量的。 假设全球范围内真正的实现了市场化 那么生产资源最合理的配置 就是最佳的状态。【无视军事 科技 劳动力素质==的话】
现实中 所有的平衡因素中 人为的因素是最违反市场机制的部分。但是这就是现实的平衡状态。以一国而言 农业 工业是高度文明的基石,然后才是其他的所谓的产业。不管你如何的极力吹捧 所谓的兴新产业 都不能用一个【去】字 ,除非你昏了头像个傻子。
就如一个亿万富豪 骑着单车在山路上,一个嚣张的富二代开着豪华超跑 呼啸而过----
真正得道之人明白人生的根本 反之那些人就在极力的消耗人生根本----。那些糜烂奢侈的 以为这样就可以不枉此生了----
这是我这段时间跑步 见到的场景。一个成功者 五十多岁了开始重视生活质量了 远离那些糜烂奢侈的生活了。他儿子还在极力的消耗青春和健康-----
很多人其实就是这样的状态 所谓的【去工业化】就是这样的一些学者专家 。他们不过是 和一些富二代一样的 以为开着豪华超跑 夜夜笙歌 这就是人生真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