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炖之古代文学》风格独特、有颠覆的理解和思考。寻求出版

  @刘绪国 2015-11-03 21:27:10
  支持
  -----------------------------
  谢谢支持
  曹植

  梦蝶痴迷于武侠小说,此刻,他正在看金庸的《天龙八部》,看着看着,梦蝶拍案而起大声说道:“金大侠是怎么想的?段誉的武功是这样的奇异。”
  我伸过头看了看说道:“怎么啦?”
  梦蝶说道:“段誉的‘凌波微步’当真奇妙,不知道金大侠是怎么想到的。”
  我笑了笑说道:“没文化,这个‘凌波微步’来自曹植的《洛神赋》,曹植这样描写了洛神的动态美:‘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坐。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曹植借飘忽的梦境,活生生把他梦中情人幻化出来,一点痴念,万缕相思,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学作品。”

  梦蝶点了点头说道:“是了,金大侠小说里面王语嫣的原型,应该就是洛神了。”
  我点了点头说道:“感觉是这样的,金大侠将洛神的优点放大了,我看了《天龙八部》以后,把王语嫣当着我的女神。”
  梦蝶说道:“一样的,我就是照着王语嫣那样的女神找女朋友,所以才找不到,对了,陶渊明,你刚才说曹植,曹植的女神是不是洛神?有什么故事或者传说?”
  我笑了笑说道:“这个很传奇了,据说就是因为这一篇《洛神赋》曹丕才想杀曹植,才有了那一篇著名的《七步诗》。”
  梦蝶问道:“曹丕杀曹植不是因为怕曹植争夺皇位吗?怎么会因为这个?陶渊明聊一聊这个。”

  我说道:“曹植《洛神赋》中的女神的原型,据说是曹丕的妃子甄氏。”
  梦蝶诧异说道:“停停停,这么说是曹植暗恋自己的嫂子了?”
  我说道:“这个不一定是真的,只是有这个传说,据《文昭甄皇后传载》:甄氏乃中山无极人,她嫁给袁绍的儿子袁熙,官渡之战,袁绍兵败,甄氏成了曹军的俘虏,曹丕见到甄氏后,惊叹于甄氏的美貌,他对曹操说:‘儿一生别无他求,只有此人在侧,此生足矣!望父皇念儿虽壮年而无人相伴之分,予以成全!’曹操便使人做媒,曹丕以甄氏为妇,甄氏是曹军的俘虏,不得不从,曹丕又很英俊,才华出众,甄氏因此也无异言,这一年,曹植十四岁,第一次看到了甄氏,甄氏时年24岁。”

  梦蝶说道:“哦,原来是她!在《孔融》的哪一集里面,孔融就曾经因为这件事讽刺过曹操,看来这个甄氏一定是‘貌若天仙’了,不光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才子一样是难过美人关,不过当时曹植才十四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早熟小才子了。”
  我摇了摇头说道:“梦蝶的想法太……怎么说呢?把人想的那么色?为什么女神一定是‘貌若天仙’呢?难道不能是惺惺相惜吗?”
  梦蝶摇了摇头说道:“不能,我们的传统就是这样,郎才女貌才好,如果是郎貌女才,女神长成凤姐的模样,曹丕和曹植还会那样吗?我都不敢想是什么结果。”
  我想梦蝶的女神长成凤姐的模样,笑了笑说道:“也是,那时候,由于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所以颇得曹操的赞赏,据说早在官渡之战时,曹植就曾在洛河神祠偶遇藏身于此的甄氏,由于怜香惜玉,曹植将自己的白马送给了甄氏,帮助她逃返邺城,甄氏也将自己的玉佩赠给了曹植以示感谢。不过据说甄氏也是很有才的,下面是甄氏的一首诗:

  《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烁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梦蝶说道:“甄氏的诗还行吧,当然和曹植没法比,原来曹植比曹丕早认识甄氏,可惜,曹丕下手太快了,一下了女神变成了嫂子,曹植怎么反应?”
  我说道:“两人再次相见,当时曹操、曹丕正醉心于霸业,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于是能够与与甄氏朝夕相处,当父兄为天下大事奔忙时,曹植与甄氏的感情迅速发展,竟然到了难舍难分的地步。”

  爱一个人的时候, 是应该幸福的,傻傻地,只是, 现实里,曹植的爱就是爱在心里口难开,他只能接受现实, 面对人生中的她, 只能放手,这个转身的距离,过程只需一瞬间,而忘记,却要耗尽一生,这世间,,有一种爱, 叫“爱不得”,隐忍着, 咬紧牙关, 哪怕心已泛滥, 也要坚持着 不再说出 这个“爱”字。
  梦蝶眉飞色舞的说道:“想不到曹植竟然抄了曹丕的后路。”
  我说道:“说什么呢?梦蝶,曹植和甄氏是纯洁的关系,不像你想的那样。”
  梦蝶坏坏的笑了笑说道:“男女之间,虽然是同一个物种,但是,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男女之间没有纯洁的友谊。”

  我怪怪的看着梦蝶说道:“魏国建立后,曹丕对甄氏和曹植朦朦胧胧的关系难以释怀,仅封甄氏为妃,甄妃此时已经年逾四旬,而曹丕正值三十四岁的年纪,后宫佳丽众多,甄妃逐渐色衰而失宠,在曹丕当上皇帝之后的第二年便被曹丕赐死(为什么被赐死?我会在《曹丕》里面会推测一下)。”
  梦蝶是一声叹息说道:“唉,可惜了,女神死了,曹植是什么反应?”
  我说道:“甄氏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氏生的太子曹睿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饭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曹丕竟然将甄后的遗物玉镂金带枕送给了曹植。”
  梦蝶惊呆了:“这个是什么情况?曹丕为什么将甄氏的遗物送给曹植?(这个将在戏说曹丕里面给出推测)。”
  我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也许是政治目的,看看曹植的反应。”
  梦蝶说道:“那曹植有什么反应?”
  我黯然说道:“红尘一恋,梦断今生,回忆犹如风中花瓣,渐渐飘逝,女神总在夜里来临,让曹植辗转难眠,前尘往事,弥漫在心灵深处,每个思念的瞬间都会痛,就像是一把尖刀,将心折磨的遍体鳞伤,挥之不去回忆,依然还想起洛神庙的约定,让心受折磨。”
  梦无声,心碎无痕,唯有泪雨飘进往事里,无法忘却,痛彻心扉,心弦被思念的泪滴断,散落在红尘的无奈之中!人去,情逝,爱枯!泪干!

  我说道:“曹植睹物思人,在返回封地时,夜宿舟中,恍惚之间,遥见甄妃凌波御风而来,曹植一惊而醒,原来是梦,回到鄄城,曹植脑海里还存在着与甄后洛水相遇的情景,于是文思激荡,写了一篇《感甄赋》,后来改为《洛神赋》,这一年是222年,因为文字优美,到处传抄,于是就洛阳纸贵了,几乎是家喻户晓。”
  《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 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 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 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 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 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 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 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 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 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 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王弟]以和予兮,指 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 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 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 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 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 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 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 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虽潜处于太 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 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 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我说道:“曹植这样描述洛神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似流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面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从抽象到具体,从神韵、风仪、情态、姿貌,到明眸、朱唇、细腰、滑肤,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
  @依小派 2015-11-12 13:03:33
  楼主写的并不粗燥 重要的是代入感强 我自认为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即便语言简单,没有过多的修饰 依旧能让读者欲罢不能 重要的是情节 你很厉害 我来学习学习~~
  -----------------------------
  谢谢朋友支持,问好朋友
  我说道:“曹植这样描述洛神的美貌:‘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容耀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似流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望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面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从抽象到具体,从神韵、风仪、情态、姿貌,到明眸、朱唇、细腰、滑肤,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
  梦蝶咽了一口吐沫说道:“额滴神,真是女神。”
  我笑了笑说道:“这个梦蝶没有看到,如果见到了,不知道是什么表情?曹植还描写了洛神的动态美:‘体迅飞鸟,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坐。转盼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这一段,金大侠在《天龙八部》里面还偷偷摸摸的抄了几句,曹植借飘忽的梦境,活生生把他梦中情人幻化出来,一点痴念,万缕相思,凝聚成一篇千古不朽的文学作品。”
  画圣顾恺之依据《洛神赋》,画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画中,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画中的洛神梳着高高的云髻,被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但最终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不忍地离去。

  梦蝶说道:“曹丕也一定看到了《洛神赋》,曹丕是什么反应?”
  我说道:“很奇怪,当时曹丕似乎不曾加以追究,但是三年以后,就是公元225年,曹植因为才华,精通治国理家,在朝中很有威信,大有功高盖主的意思,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又想起来曹植和甄氏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于是就产生了除掉曹植之心,一些阿谀奉承的臣子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谣言惑众,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
  梦蝶是一声叹息说道:“唉,手足相残。”
  我说道:“曹丕就借文武百官之口,正好有一桩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见到曹丕,曹植道:‘皇兄传我有何贵干?’曹丕道:‘弟弟有所不知,据我朝重臣之意,闻今日事件起谋者你也。是与其于你所作为?’曹植长叹一声,道:‘皇兄疑我谋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担当?望吾兄明察秋毫!’曹丕就说道:‘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你在七步内作出一首咏颂吾与你的情分之词,但词内不可见兄弟二字。不矣,休怪吾大义灭亲了!’”
  梦蝶说道:“哦,是这样,这个就是《七步诗》的由来,后来我知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笑了笑,摇了摇头说道:“梦蝶错了,这个不是《七步诗》,是后人改的,看看曹植的原作: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一千八百年了,无出其左。
  @杨俏么儿 2015-11-13 10:08:04
  @梦蝶的陶渊明 支持佳作,周末快乐:)
  
  -----------------------------
  谢谢文友支持
  @雷本祖 2015-11-17 19:52:32
  @梦蝶的陶渊明 支持出版
  -----------------------------
  谢谢朋友支持,舞文弄墨的帖子点击了太低,我更新的慢,在煮酒论史还有同样的帖子
  梦蝶说道:“是,最可怕的是自己的至亲骨肉恨自己,恨自己的兄弟,那一种伤害,是兄弟相残,同室抄戈。没有什么比兄弟相残,同室抄戈更让人心痛了。因为是兄弟,所以那一种恨,不可言状,不可预知,不堪言状,不堪预知。”
  我说道:“只有这一首诗,千年来只有这一首诗,有多少故事,讲得清楚吗?讲得完吗?兄弟,兄弟,兄弟啊,兄弟,相争,是一把剑双刃剑,伤的是你,也是我。”
  梦蝶低着头,没有说话。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曹植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它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明显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
  232年,就是《七步诗》以后的第七年,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0岁,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后代文人骚客对曹植的评论:
  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李白: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
  杜甫: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
  @杨俏么儿 2015-11-19 10:53:10
  @梦蝶的陶渊明 支持佳作:)
  
  -----------------------------
  谢谢文友支持
  @雪花与火花 2015-11-21 22:27:25
  欣赏,继续支持!
  -----------------------------
  谢谢雪花兄支持
  @雷本祖 2015-11-17 19:52:32
  @梦蝶的陶渊明 支持出版
  -----------------------------
  @梦蝶的陶渊明 2015-11-18 09:03:53
  谢谢朋友支持,舞文弄墨的帖子点击了太低,我更新的慢,在煮酒论史还有同样的帖子
  -----------------------------
  @雷本祖 2015-11-18 13:02:48
  发个链接给我
  -----------------------------
  @刘绪国 2015-11-18 18:24:49
  我来给
  https://tuoshuiba-image.oss-cn-hangzhou.aliyuncs.com/system/tybbs/post-no05-397268-1.shtml
  -----------------------------
  请教一下刘兄,链接怎么做?我平常都是复制然后直接粘贴,在天涯社区回复的时候不能直接打开
  @雪花与火花 2015-12-18 23:13:19
  不放弃,继续支持!
  -----------------------------
  谢谢雪花兄和文友们的支持,下一页继续更新吧
  @刘绪国 2015-12-19 20:39:48
  [xyc:赞]
  -----------------------------
  谢谢刘兄支持
  @依小派 2015-12-28 20:22:34
  @梦蝶的陶渊明 来支持了~~~加油加油~~
  -----------------------------
  谢谢支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