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托付于对方,感受对方的感受,确信自己会获得同等的回报,秉持宗教一般虔诚的信念。
吵架后的性爱能消除矛盾吗?
如企图摒弃这种信念,所谓的“性爱”仅仅是性行为。
将自己托付于对方,感受对方的感受,确信自己会获得同等的回报,秉持宗教一般虔诚的信念。
超越自己的欲望,彼此感受对方的需求,如若不然,就换一个说辞。
以爱作为性的基石,铺满通向卧室之路。
如果你只是需要性,那也无可厚非。选你所选,无怨无悔。
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有处女情结,那么处女情结孰是孰非呢?
真正优秀的男人懂得担当与责任,不会抱着“只睡不娶”的心去睡真心对他的人
真正优秀的女人也不会把处女自诩为“资格”,她们自力更生,精神和经济上都可以独立,敢纯粹地去爱,也享受做爱
因为知道,自身的魅力远不限于肉体本身,能带给对方更多更好的体验,绝不只是性。
我还是很尊敬那些真正为爱坚守的处女,想把第一次给自己最爱的人的想法固然是可爱的。
不过说什么要把第一次留着才算对得起未来结婚的人,且不说未来的那个男人也未必会为你守身如玉,就说对得起也不是那层脆弱的可能运动过大就会破的处女膜能论定的事。
真正的对得起,是结婚后好好爱他,体谅他,尊重他,并善待他的家人,和他一起分担家庭的责任,而不是傲娇自居,好像不把你供起来都对不起你坚守的处女之身。
可耻的是,那些借爱之名玩弄感情还要站在道德至高点的人。把处女膜当成换长期饭票的筹码的女人,和自诩娶处女才是优秀的直男癌是般配的。
我觉得婚前性行为是最合理的一件事。有人说:婚都不结就上床,这床上得太轻率了吧?我倒觉得:床都没上就结婚,这婚结得也太轻率了吧?
他们觉得上床是一辈子的大事,我觉得婚姻是一辈子的大事。到底是谁对性痴迷,我觉得是一目了然的事儿。
而我只想对那些有处女情结的直男癌说,当你在要求处女的时候,能不能先管好你的老二。
配偶不是拿来满足自己性需求的工具,只顾自己而忽略对方是自私的行为,为此也会影响夫妻的感情,甚至付出更大的代价。
男女双方在性爱活动中,由于生理和性别的差别,在心理上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异,一般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性爱主动性方面的差异:男性在性爱过程中常表现于支配地位,更具有分析能力,也更外向,更主动进取。
而女性则比男性被动,更内向,更直觉。这些性别差异无论是在两性的相互认识中,还是在性爱活动中都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就大多数而言,尽管男性的作用相对主动,女性的作用相对被动,但在做爱的整个过程中,通常出现一些“作用转换”。
例如,某种性交姿势也能体现出妻子在性爱过程中掌控节奏和主动权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她作为女性,在整个性爱活动中处于相对的被动地位。
外,有时候,性爱活动的要求是由妻子而不是丈夫首先明确提出,或者妻子通过营造浪漫氛围、言语暗示等方法来引发丈夫参与性爱活动等,这些情况也是常见的,但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或总体上改变女性相对被动的心态。
(2)在性满足感上的差异:在性爱过程中,男性的高潮到达,他的动作变得越来越主动和迫切,并最终通过射精而达到性高潮,有关肌肉从高度紧张到最终彻底释放能量而放松,男性体验到一种特别快感。
此外,在性爱过程中,男性的性欲逐步增长,逐渐从劝导、引诱发展到占有和征服,从女方在性爱活动中产生的种种反应中获得的性满足感,作为男性,他也获得了征服者的满足。
女性的性满足和男性有所不同,虽然女性性满足与性快感也是由一种高度紧张的身体状态到放松状态的过程中体现,但女性对性爱的表现多隐秘、含蓄,常常采取曲折的或间接的流露感情的方式。
而且,女性获到性满足通常也不随着性爱活动的结束而结束,它可以延续较长时间,就象落日的余晖,增添了女性的生活乐趣。
这种久久回味的乐趣有助于减轻女性的压力,增进夫妻情感,有助于婚姻关系的维系和发展。
(3)在性唤起和性爱准备方面的差异:由于男性与女性在性器官上的生理差异,以及进化赋予两性不同的生殖任务,两性在性唤起和性爱准备方面差异很大,通常女性的性唤起和进入性爱活动的准备时间都相对较男性需要更多的时间。
而且,女性性唤起和性兴奋的诱发通常需要一定的氛围,而男性的性唤起和进入性兴奋状态则非常迅速
因此,对于那些不能认识到这些差异的男性,只顾及自己的感受和状态,不能照顾到对方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就难以拥有和谐的性爱了。
而和谐的两性生活,对于夫妻情感交融、婚姻幸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案例的当事人就因为偶然的一次性爱出轨开始对婚姻发生了动摇。
只顾自己,不顾对方,最终到了夫妻就要分手的境地,这不能不说是当事人丈夫身为人夫的过失了。
在这里奉劝一句,赶快去问一下配偶的感受,不要再自以为是啦!
没人看呢
大家积极互动下啊,也可以给我提意见
不爱看就不更了吧
很多人会遇到伴侣性冷淡的时候,那么为什么伴侣会有性冷淡呢?
一位女性朋友谈到朋友的一次恋爱经历,男方的外在条件各方面挺好的,两个人谈恋爱也有几个月了,可是她总觉得有些奇怪和不舒服的地方,有好几次他们都独处一室,一起吃饭和看电影,然后他就送她回家了,两个人相处的时候,他基本上没有碰过她。不仅仅指发生关系,甚至接吻拥抱都没有。
一开始她在想是不是两个人情感到那个程度,还是因为他不够喜欢她,只是因为想要找个合适的结婚对象,所以和她在交往。感觉他的身体和她很疏远,没有正常的男女之间相互的被吸引的感觉。
她非常困惑。然后直到男方向她告白之后,依然如此,她更加困惑不解了。
各种猜想念头涌上心头:难道他生理方面有问题?难道他对女人不感兴趣(是个gay)?还是说我是他适合的结婚对象,可是他内心并不喜欢我?......
还有一位女性朋友和一个看起来适合结婚的对象走进了婚姻,婚后几年发现丈夫对于性生活很冷淡,让她怀疑是不是因为她不够女人味,还是他在外面有别的女人,又怀疑老公是不是同性恋,
后来发现并没有,内心很挣扎痛苦,这是一个表面还算和谐的婚姻而且这个男人可以让自己拥有体面的生活,可是……正如那句话: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抱持性的治疗”是他首创的术语,他专长是儿童心理治疗,当然也包括成人的心理治疗。
但他本人与妻子艾丽斯,在第一段婚姻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是无性婚姻。换言之,可以说他在这段婚姻里是性无能的丈夫。
有些男人在婴幼年时期,与本身就有问题的母亲太过紧密,导致原始驱力所代表的攻击能力(如对母亲的愤怒),包括性欲被严重压抑或可称为分裂。
生命力的代表也是人原始的攻击欲,由于与母亲的共生关系持久,可能导致某部分自我被严重压抑,比如“坏的负面情绪有攻击欲的自我”比如“有性欲的自我”。
虽外表已经成年,可是心理上母亲仍是一种共生关系。而如果母亲是否定压抑自己的性欲的,孩子也同样在意识层面无法允许性欲的存在。
因为这样的人其实严格来说是没有独立自我的。
因为自我被母亲所吞噬。
这种情况,越是遇到爱的那个人——对方是符合内在关系模式的原型的,越是会产生强烈的“爱”或称感情。
但是在这样的人面前,重演的是自己的内在模式,内在体验到的是一个恐惧而焦虑的小孩,一个恐惧而焦虑的小孩,生命力早已被面对母亲时的恐惧焦虑感所扼住,无法自然放松地做自己(是不能有愤怒有攻击性,是不能做一个坏孩子的,或说是不能有自我的)。
那生命之水流已然被截断,性欲总是与自我感与攻击性与大自然原始力量紧密相连的。
面对所爱之人,却是最恐惧之人。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
面对所爱之人,却是最恐惧之人。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
其实,这样的人在这个阶段是没有平等地去爱对方的能力的,他即便付出一切甚至生命,为的不是让你感到快乐或满足你,而是为了让你可以去爱他,为了你永远守住他不抛弃他。因为你所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
@谁家二大姐 2016-08-11 12:30:33
我想起在论坛看到的一句话:一炮泯恩仇,哈哈哈,笑死了。
-----------------------------
..............
我想起在论坛看到的一句话:一炮泯恩仇,哈哈哈,笑死了。
-----------------------------
..............
我有一个远亲姐姐,即是如此,结婚之后,不肯与丈夫有性生活(当然也不能感觉到自己有性欲,和一个已成年不能勃起和无法性交的男人是一样的)。
她早年与父亲的关系极其紧密,在心理上,她还是一个很小的孩子,是一个完全自私的小孩,不知何为爱也不能够去付出。她是缺乏爱别人的能力的,但她极度需要索取爱。
而反映在男性身上,他们愿意付出物质上的东西甚至是生命,可是这样的关系不是正常的两性的平等关系
因为这样的人没有爱自己的能力(自我没有成长和独立起来),因而没有爱别人的能力,反映为一种关系上的变相控制:我无私地为你付出对你好,你必须爱我,不能离开我。
内心因早年爱的匮乏而自卑,很难去看到对方真正的需求而可以去给予对方所需,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去“爱”。
因为控制欲强的母亲看似对孩子特别爱护,实则为一种严重的精神剥夺。
他会重复小时候被对待的方式,在生活上对你照顾得无微不至,就像那个照顾他无微不至的母亲,可是这个母亲并不允许这个孩子有自己的意志和自由,必须活在母亲的意志当中。
在这样的关系中,真实的对方并不被看到。
电影《黑天鹅》,所讲述的就是一个这样控制欲特别强的,女儿与单身母亲是共生关系的故事。
母亲压抑所有的欲望,女儿活在母亲的意志下,没有自我,没有性欲,没有对母亲愤怒和反抗母亲的能力。
因为她的人格自我已经被母亲所吞噬。因而本能以另一种方式反抗,分裂。
当本能自我不被看到,必然会反抗攻击自己。
这也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个根源。
但不是所有与父母有共生关系的人都表现以这种性无能或是无性欲的方式
温尼科特在后来遇到了一个可以让他极大程度对释放本能自我的女人。
然后他的性无能好了。那是一个有活力的女人,艾丽斯(他的前妻)对他来说如同于母亲一般的存在。
重复着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原型。而迈出这一步:和一个有活力有心灵共鸣的女人在一起,及结束那段无性的婚姻,和他内在自我成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你是那个渴望去拯救和改变那个性无能伴侣的人,你需要做好像温尼科特的前妻一样的准备。而这一切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对方可能有严重的亲密关系障碍或是心理障碍,这个需要对方自己的觉察和自我的成长。
弗洛伊德曾经描述过这样的病患,而且仿佛在他那个时代很不少。
一个绅士男人面对着门当户对受过良好教育的妻子,非常优雅和美丽的妻子,无法正常性交,或是无法提起性趣。而在妓女那里却可以完全地释放性欲。
因为面对妻子——母亲的代表,重现了内在亲密关系模式的原型,内心最深爱的这个女人,最无法在她面前做“坏的自己”,面对这个女人,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祟敬的和恐惧心理。
而且感觉到自己是“不够好的”(特别是如果那个母亲是很严厉的),弱势的,而对方是“足够好的”“强势的”。自然身心都无法“硬起来”。
反而是他比较不在乎的女人,他有可能性方面是正常的。
对于另一部分完全感觉不到性欲的人来说,自我某部分可能是完全被阉割的。
而如果是面对一个“坏的不好的女人”,自己则可以是“强势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