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zhu909
当然~很多都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并非一个组织或者某位领导去摆布。这一点与中国无法比。所以说在对待一些国际的金融现象。或者说美国的现象,我们不能以中国人的思路去想。体制不同本身也就蕴含着思路不同。
——————————————————————————————
很认同你的观点。 美国是市场主导的体制,个人/机构都在“看不见的手”引导下,利己的同时为社会做着贡献。 在这个大框架下,政府制定了一些游戏规则以弥补完全市场体制的问题。
希望中国金融市场也能向市场主导的方向发展,让所有玩家,包括企业、投资者、银行等等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为他们自己的利益奋斗,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负责。 这比从各个角度“管”要有效率的多。
@jxy328
首先感谢楼主的回复,二是我一直有个担心,如果楼市的崩盘真的如郎咸平先生所说一般,造成中国经济大倒退,严重失业,对普通百姓的冲击可能比美国更历害,而中国的社会保障比起美国来说差很多,就我所知很多拿低保的中国中老年人一个月少的可能就五百元左右,(我在银行工作)而很多工薪阶层月均工资可能就只有二千,算是真正的赤贫啊,崩盘了这些人还怎么活啊?!!现在物价这么高,如果房子崩盘,银行国家肯定不会不管,印钞票,通涨,物价飞涨,真的是想都不敢想。会不会以后提一口袋钱去买早饭,像六十多年前的上海??我没什么实物资产,只有存在银行里的一点血汗钱,想买房但觉得价格太高了,不值,不买又真没什么安全的投资渠道,我在想,很多年后我在银行的那点存款会不会只能吃顿中午饭
——————————————————————————————-
通胀确实是个大问题,但我觉得即便房市泡沫破掉,局面也不会那么糟糕。 因为中国老百姓本质上是很勤劳、很进取的。 只不过社会财富分配的体制没有让一般大众得到他们应得的那一份。 楼市泡沫真破了,反而可能是好事,整个社会将反思近年来的发展模式,推动关键性的改革。
依我看,解决问题的思路很简单:忘掉GDP增长率,忘掉“政绩”,给全社会一个宽松的环境,与民休息,老百姓自会创造奇迹。 这一点历史反复证明过。
至于我们手上的那些“纸币”,花掉一部分其实不失为好策略,船到桥头自然直,用不着为将来过度储蓄。 投资也不只有股票房产,钱花在教育、健康、家庭幸福上面,不也是对将来的“投资”吗? 对不起跑题了,从冷酷的金融专业人士变成了心灵鸡汤大厨。 :)
@fendox
压注5%的意思是“可以容忍损失5%资本金”。所以如果以月为投资周期,回报标差1.5%的话,应该是可以加到1.6倍杠杆,即可买相当于资本金160%的股票。 在最不利情况下(2倍标差亏损),总损失额是1.6*3% ~ 5%。 这只是最初步的理论探讨,实际投资时还得考虑各种限制条件。
@人机交互
投行交易员各个年龄段都有,30多岁的人应该算主力吧。
@雍云
我觉得人民币近期对美元应该是升值,几年以后的事情没谁能说得清楚,中间的变数太多了。 投资外币资产本身也是避险行为,有好处。
巴菲特不是“纯粹”的投资者,他兼居投资者、生意人、“黑社会老大”几种特质,江湖地位已经高到别人要追着他送钱的地步 —— 巴老给谁投资就意味着认可谁,那个公司的生意和融资还不跟着水涨船高? 书里有一段分析了巴菲特投资高盛的案例,很经典。
@投资小子
请楼主谈谈为什么国内流动性连续收紧的情况下,房价还那么坚挺?什么时候破灭?
————————————————————————————
泡沫具体何时会破很难说。 美国次贷危机案例有参考价值,美联储2004年开始收紧,2006年房价见顶,2007-2008年房价开始下跌。
@铲铲队队员甲
大公司都这样,office politics exists almost everywhere.所以就我的观点,混这行拜码头很重要.我不善于politics,但我的带头大哥帮我扫清障碍,我只要专心做我的事,我不对公司忠心,只忠于带头大哥。但前提是带头大哥要有足够的人脉和威望能罩的住.
——————————————————————————
总结的很精辟。
@30erweili
兄台过奖。 “盛世-乱世”的周期是否会越来越快,我也说不准。 从历史经验看,总要过“一代人”,也就是10年之后。 新的交易员、基金经理们没经过危机,才会搞出大泡沫。 1929年那样的大萧条甚至可能影响几代人对风险的认识。 本次危机比较大,希望过后“消停”的时间也能长点。
@zhangzhy918
公司对交易员如何管理?基本是放羊?
——————————————————————————
各个公司的culture不一样,有松有紧,但绝对“放羊”是不可能的。 一大堆人看着你呢。 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到资债表使用,有各种各样的限制。 前面说过,投行之所以有的强大盈利能力,重要的原因是“像军队那样有计划、有组织地作战”。 军队有纪律。
@maen
文艺复兴基金当然还在,而且一直很牛。 那是个真正的“金融高科技”公司,从人才,到模型,再到技术,都是顶尖的。
@headchen
请教一个关于美元的问题:
美国M2是否包括其他形式的美元,比如:石油美元,亚洲美元,欧洲美元等?
————————————————————————————————
呵呵,这题目太难、太专业了。 “石油美元”是什么? 是指由于石油贸易的存在而发行的美元吗? 如果是,似乎广义上也是货币供应,美联储作为全世界的“中央银行”,在其他国家储备需要增加时肯定得多发货币。 也许正是“国际美元”的存在才导致美元的货币乘数不高吧? 完全是个人的揣测。
发展中国家的过热通胀问题,本国超发货币和银行拼命放贷应是主要原因,国际热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GRVNEGALD @sy8111
CFA好的地方不在于他的证书本身,而是你学到的东西的确是正规的金融基础知识。有了这些知识,你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不像门外汉了。不过这个只是入门的理论基础而已,所以说既够也不够。
————————————————————————————————
就是这么回事。 再补充两句:对金融科班出身的人来说,CFA也许没那么重要。 对转行的人来说,CFA有一定用处。 第一,说明此人有了一定金融基础,不再是完全的“外行”。 第二,说明此人有完成一件事情的毅力。 想想看,如果你是个30岁左右才准备入行的人,银行为什么要看你的简历? CFA有可能帮助你stand out,进入面试程序。
我认为银行业做为一个整体,是个“自然”的高利润行业,因为它控制着全社会的资本流动,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产业。 银行业能赚钱,和商人能赚钱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银行业“买卖”的是资本,水过地皮湿,赚钱比一般的商人更容易而已。
银行业(包括基金等)利润的源泉何在? 最核心的就是资本流动过程中的“提成”,美国每年的各种债券融资就以万亿美元计,这里面有多少费用?再加上股票、银行贷款等等,这还只是一级市场。 客户在二级市场交易付出的费用呢? 企业对冲风险的“付费”、代客理财的费用... 银行业盈利的渠道很多,基本的原理就是提供了服务然后收费,这才是行业最大头的利润来源。 只要资本还需要流动,这块利润断不了。
至于技术分析、对冲套利、各种模型等等,只是分配大饼的工具,精明人多赚点,如此而已。 站在行业高度,这些算不上最重要、最本质的东西。 而交易员赚钱的方法也并非只有正确预测市场,《乱世华尔街》中的最后一部分就写了金融危机后市场的变迁,举了把“交易”当成“生意”做的例子。 赚钱的方法谈不上境界高低,其实最赚钱的往往还是最简单的。 中国银行靠什么获取巨额利润? 存贷款利差而已。
@imchillkthx
现在目前即将进入新一个加强监管的周期,到时候银行能赚多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管正在加强,刚出来的国际共识要求大型银行多持有3%的股权融资(common equity),ROE肯定会受影响。 大银行超高ROE的时代大概已经过去了,不过银行业也会调整,说不定监管较为宽松的中小银行和基金行业会乘虚而入呢? 还是那句话,只要资本还在流动,就有赚钱的法门,跟着市场“变”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