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头条]一个中国人的华尔街故事

  @守望者里的麦田 2011-07-05 02:06:25
    最近刚买了您的大作,准备再仔细拜读一下~ 请问楼主对最近比较热是对比中美物价有什么看法?
  -----------------------------
  
  中美物价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现在好多东西的绝对价格都是美国便宜了。 我的父母刚刚结束探亲回国,他们带了不少衣服、鞋子,乃至各种日常生活用品。 美国买到的东西不但价钱便宜,而且质量和使用性也比国内的商品好。 尤其怪异的是,中国产的商品居然也普遍是美国的价钱便宜。
  
  关于原因,我看到过几种说法,觉得都有道理。 1. 美国人的订单大,厂家的成本低,而国内的订单小,生产麻烦,成本自然提高。 这反映了中国零售业整合程度不高,缺乏美国Walmart式的巨无霸企业。 从深层次讲,地方各自为政,销售渠道往往把持在“有关系”,“有路子”者手中,外地人难以进入。 反过来说,销售渠道整合程度高的网络商品和电器类商品的价格与国外的差距就不明显(我自己的感觉)。
  
  2。国外客户在付款方面有信誉,不会拖欠,虽然有时会延期付款以把资金压力转移给厂商,但那都是提前谈好的条件,到时候人家一定给钱。 而国内客户时常拖欠,司法体系又不能支持正常讨债(你外乡人上哪说理去),隐性金融成本反映在价格上,由消费者埋单。
  
  3。往美国的运费反而可能比国内运输便宜,名目繁多的公路收费是个原因。 据我个人观察,国内高速公路的单位里程收费高于美国,而且美国收费公路较少。
  
  4。中国商品价格中包含了很多税收,例如增值税,甚至城市建设费。 美国商品价格中没有这些,通常5%到9%的消费税是摆在明面上的,实际大大低于中国税率。
  
  这么一分析,问题的症结很明显指向我国目前的经济体系。 今天正巧又翻了一下《汉书 食货志》,颇有感触。 官办盐铁,与民争利,主事者中饱私囊,最后必然导致物价腾贵,古例如此,没什么可奇怪的。
  @robertshi0 2011-07-05 13:53:50
    楼主及楼里的几位高人,我最近在搞上证指数的预测工作,用的是神经网络法,用一年的数据建模,三个月的数据来验证,得出的结果90%在2%以内的相对误差,请问这样的结果有实际意义吗?有没有更好的预测方法呢?
  -----------------------------
  
  首先声明,我不是模型方面的行家。 随便分析下:你的数据太少,只有1年,什么问题也说明不了。 当年LTCM用了4,5年的数据建模,没有包含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数据(LTCM成立于1993年),结果在1998年俄国危机中崩盘。 殷鉴不远。
  @一宵冷雨藏名花 2011-07-05 15:59:39
    LZ威武!已买了书,还是愿意到帖子里加强学习。
    
    有个问题请教,华尔街上保险公司的地位如何,据你的观察,在整个美国金融丛林里保险业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寿险、养老险公司持有大量资金,他们对金融创新和华尔街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盼复,谢谢!
  -----------------------------
  
  各类保险公司是华尔街极为重要的客户。 他们的钱太多了,主要投资固定收益(债券)类产品,股市投资比中国的保险公司少的多。 原因是美国保险公司的杠杆高,所以很讲究资产/负债的匹配。 人寿险公司买很多长债,而Property and Casualty公司主要买中短债。
  
  华尔街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根据客户需要,以前的次贷、CDO等都和保险公司需要高评级、高收益的债券有关。 保险公司也使用和股票有关的一些衍生产品。 虽然保险公司自身的资金投入股市不多,但寿险公司的保险+理财产品往往与股市挂钩,所以它们需要对冲。 作为投资者,保险公司有个很大优势:资金成本低。 巴菲特旗下有多家保险公司,所以他很少“缺钱”,<乱世华尔街>中有讲。
  @一宵冷雨藏名花 2011-07-06 11:07:05
    @LZ威武!已买了书,还是愿意到帖子里加强学习。
      
      有个问题请教,华尔街上保险公司的地位如何,据你的观察,在整个美国金融丛林里保险业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寿险、养老险公司持有大量资金,他们对金融创新和华尔街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  -----------------------------......
  -----------------------------
  它们的资金成本确实很低,保险费相当于借来的钱,理赔时才还。 保险资金最妙处在于和金融市场起伏没什么关系,金融危机中银行业遭遇挤兑时,保险公司通常还是有钱,所以巴菲特老能乘人之危捡便宜。
  @张建钊 2011-07-07 06:07:58
  
  从政治动机来理解中国的经济方针,基本上是对的。
  -----------------------------
  
  这句话我很赞同。
  @robertshi0 2011-07-08 12:25:38
    我的意思是如果我用了足够多的数据来建立模型,那如果得到2%的误差有现实意义吗?
  -----------------------------
  
  能具体说说“2%”是什么意思吗? 比如,“在95%信心水准下,预测5天后的股指误差2%”?
  @与趋势为友 2011-07-09 11:22:40
    渔阳兄,你的书算是个上集吧,下集现在才开始,以渔阳兄的大才,你的下一本书应该更精彩,不忙的时候多来坐坐。
  -----------------------------
  
  谢谢鸟。 一定常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