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表现派/体验派/方法派演员的不同——国产港台日韩好莱坞都有

  说着要男人给好处的时候,眼神里有股子对男人失望的狠劲
  体验派演员好像有点像老天赏饭吃,轻而易举就能够表现出别的演员表现不了的内心情感,相比较付出很多努力的表现派演员,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其实不一定,有些体验派演员表演角色后要是出不来的话,会对自己的心灵精神乃至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八几个因为某些个角色把自己一生都搭进去的体验派演员,第一个是张国荣。
  楼主回来了,现在来更
  张国荣拍霸王别姬是1993年,最早被拍到和唐先生的绯闻是1995年,因而有人说是霸王别姬把张国荣变成了同性恋,因为他之前的绯闻对象都是女的
  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张国荣在饰演程蝶衣这个角色时,是把自己完全代进去的,有报道称:在拍摄《霸王别姬》期间,他连行走坐立的姿态都改了,那段时间照片上的他坐下来都是紧并双腿,而他一向的习惯是大大咧咧地叉开腿坐
  如果赶上拍脚步声,胳膊,腿等镜头,坚持不请替身,他认为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是通心的,是有感觉的,局部镜头也是某种情绪,某种信息的传达。他全身心投入的程度可以说是“走火入魔”。
  许多时候没有张国荣的戏份,陈凯歌给他放假,允许他回香港休息,他不走,说要维持戏里的情绪,怕分了心。

  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巅峰之作,也是张国荣演艺生涯的巅峰之作
  在那之前张国荣是个明星,在那之后他才是个演员,是个艺术家

  张国荣评价程蝶衣这个人物有两个关键词“自恋”“空虚”
  同时他评价自己也说是“自恋”
  
  看这张图有种顾影自怜的忧伤,同时又很妩媚,但眼神里又有点空洞
  程蝶衣这个人物的特点是“人戏不分”,他的一生只有演京剧一件事情,所以霸王别姬就是他的人生。虞姬爱的是霸王,所以他的情感投射只有一个对象,就是演霸王的段小楼。但段小楼并不是真正的霸王,所以当段小楼爱上菊仙时,虞姬没有了爱依附的对象,他失去了人生的意义,精神世界时空虚的

  所以在电影里,每次他发现自己不被爱的时候,眼神都很空洞

  
  这是他决定和段小楼分道扬镳时的眼神,空虚又决绝
  电影霸王别姬的海报,张国荣的脸凄艳又绝望,很好地概括了虞姬这个角色

  

  张国荣对程蝶衣之死是这样认为的:
  “蝶衣的死,总括而言有三个原因:一是虞姬个性执着,要死在霸王面前。故事中,蝶衣其实就是虞姬,虞姬也就是蝶衣,二人的命运是互相影叠。“霸王”既已无用武之地,与霸王演对手戏的“她”——虞姬,是再也不能苟延其情的了,故死也要死在霸王面前。第二、蝶衣想以自杀来完成故事的情节。蝶衣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喜爱舞台上那种热烈生动的演出,也只有舞台上与师哥合演“霸王别姬”时,他才能遂其心愿与师哥成为真正的一对。舞台是蝶衣实现其梦想的地方。所以当蝶衣发觉在现实生活里,他与师哥没有了以往那种亲密的感觉时,他宁可选择以虞姬的角色来结束他的生命,做一场真正的“霸王别姬”。第三、年华老去,不能接受,蝶衣选择自杀,因为他是曾经那么芳华绝代而又颠倒众生过。由此可见,主角二人的感情根本无法走出「霸王别姬」这个典故,是最合理和最具戏剧性的处理!”

  程蝶衣和虞姬互为镜像,而张国荣又和程蝶衣互为镜像,艺术人物到了这种程度,按照袁四爷的说法“人戏不分”,也就可称之为化境了
  虞姬这个人物是十分刚烈的,执着不改,“从一而终”,轻视死亡,所以才会选择自刎殉情,而程蝶衣这个人物也像虞姬一样执着刚烈,还有种女性的任性,所以当他被审判时,根本不在意自己可能会被处死,而是坚定自己对艺术的追求

  
  眼神坚定又任性
  被批斗时,段小楼揭发了程蝶衣又揭发了菊仙,彻彻底底地失去了作为一个男人应有的骨气和担当,他才发现他所爱的师哥,根本不是他所以为的霸王

  

  发现她所深爱的那个男人轻易地背叛了自己,已经决定要自杀了,有种生无可恋的疲惫,望着蝶衣的眼神中又有对蝶衣的理解和惺惺相惜之情
  来到了影片的最后,程蝶衣已经决定自杀了。文革过去了,他们都老了,以前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一切都已经过去,他的眼神里有沧桑,但也有历经一切的淡然,还有最后终于放下,宽容和原谅了师哥、时代、命运所施加在他身上的一切

  
  我截的图都是影片后半段的,霸王别姬是按影片的时间顺序拍的,所以演员有渐入佳境的感觉,张国荣一开始在影片中还是很注意表现程蝶衣女性化的一面,所以还有一点点刻意的感觉,到了后来情感人物都到位了,那种女性化特征反而不是那么刻意明显,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这是影片后期的一张动图

  动作女性化,但并不明显刻意,而人物的任性,刚烈的执着,空洞的绝望都演绎得十
  分自然

  

  程蝶衣和张国荣在很多地方都很相似,那些相似的特点演完之后强化了,尤其是那为艺术不顾一切的执着,他评价程蝶衣的话,几乎都可以用来说自己
  另外一个就是他更勇敢地做自己,直面自己的性取向了
  张国荣的最后一部作品是异度空间,关于他的自杀有一种观点就是他演异度空间太入戏,以至于走不出来。确实张国荣的死和异度空间里的人物是有很多相同点的:

  1、张国荣的遗书第一个词是depression(抑郁),而片中有个镜头专门给了depressed
  2、影片的最后是角色走上天台准备跳楼,最后没跳,而张国荣是跳了的

  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比如撞邪吃安眠药什么因为都是传闻,这里就不放了
  这个片子的氛围和角色都十分压抑,像张国荣这种体验派演员应当是全身心去体验角色的内心,结果像角色一样被诱出了内心的心魔,难以摆脱以致抑郁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没有特写,但仍可以看出张国荣的眼神充满了茫然、无助无力的感觉,他对摆脱纠缠自己的心魔并没有信心
  现在来八另一位著名的体验派演员的悲剧人生,中国早期电影的代表人物阮玲玉
  阮玲玉是她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女演员,演戏极有天分,据说她拍戏经常一条就过,表现出的人物往往超出导演的预期,是导演最钟爱的女演员
  当时她也被称为悲旦,因为她演的大多数是悲剧人物。
  她的生平大家应该多少听说过,这里转下百科的内容

  阮玲玉1926年(16岁)时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经张慧冲介绍,考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其电影艺术生涯,主演《挂名夫妻》等5部电影。1928年转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主演《情欲宝鉴》等6部电影。1930年转入黎民伟、罗明佑创办的联华影业公司,主演《野草闲花》(饰演卖花女)一举成名,奠定她在影坛的地位,一生共主演29部电影。[2] 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代表作《野草闲花》、《神女》、《新女性》等。阮玲玉是中国默片时代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之一,被认为代表了早期中国演员的演技最高水准。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不堪舆论诽谤的阮玲玉心力交瘁,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阮玲玉生前出演电影29部。所扮演在爱情、婚姻方面屡遭不幸的少女或娇媚泼辣的风流女子。1930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主演该公司创业作《故都春梦》,扮演妓女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
  她并不很美,尤其是从照片来看,但是她演的人物都有灵动的妩媚和楚楚可怜的韵致
  她的动态比静态美得多,这也常常是体验派女演员的特点

  
  这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新女性》,《新女性》的故事是这样的:

  韦明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虽然用自己的力量争取到了婚姻自由,嫁给了自己所爱的人,并且生有一个女儿,但是不久却被抛弃。韦明只得去做了音乐教师,被学校的校董王博士看中,但韦明对王博士不予理睬。韦明又和一个出版公司的编辑余海涛相识,韦明爱上了余海涛,但是她因自己以前痛苦的经历,又不愿同余海涛结婚。韦明的邻居,工人出身的知识分子李阿英逐渐地和韦明成了朋友。校董王博士为报复韦明,将她辞退,王博士又假惺惺地看望韦明,并以钻戒相诱惑,坚强的韦明拒绝了王博士的引诱。韦明的女儿患了肺炎,越来越重,韦明写小说但稿费不能预付。生活逼迫下,韦明只得做了“一夜的奴隶”,没料到嫖客竟是王博士。韦明一怒之下打了王博士一个耳光,跑了出来。韦明再也忍受不了这一切了,服毒自杀。新闻记者将韦明自杀的消息登在报上,余海涛带韦明在医院抢救,韦明稍稍清醒过来后,经过李阿英的启发,发出“我要活,我要报复”的呐喊。但是,医生再也不能将韦明抢救过来,她终于在悲愤中死去。

  

  《新女性》上映一个月后,阮玲玉自杀身亡
  故事中的人物和阮玲玉本身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在那个时代靠自己的努力独立艰难生存,与当时女性主流的价值观相悖,又被时代、社会、舆论逼迫,一生坎坷

  尤其是片中人物遭受新闻绯闻和舆论扭曲的攻击这一命运,简直和阮玲玉的遭遇如出一辙
  最后片中人物选择自杀身亡,也许就是在那时,在她心中埋下了自杀的念头

  她的动态很美很有表现力,我截的都是动图

  

  女儿死了,她心如死灰,决定追随女儿而去,绝望空洞的眼神
  遭受过大打击之后的麻木
  
  影片的最后大呼“我要活啊”
  可惜她和阮玲玉一样,都救不过来了

  

  阮玲玉的遗书,有两份,不知哪份为真,第一份广为流传

  遗书

  唐季珊提供的遗书
  人言可畏
  我一死,人们一定以为我是畏罪。其是(实)我何罪可畏,因为我对于张达民没有一样有对他不住的地方,别的姑且勿论,就拿我和他临别脱离同居的时候,还每月给他一百元。这不是空口说的话,是有凭据和收条的。可是他恩将仇报,以冤(怨)来报德,更加以外界不明,还以为我对他不住。唉,那有什么法子想呢!想了又想,惟有以一死了之罢。唉,我一死何足惜,不过,还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罢了。
  阮玲玉绝笔廿四、三月七

  午夜致唐季珊
  季珊:我真做梦也想不到这样快,就会和你死别,但是不要悲哀,因为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请代千万节哀为要。我很对你不住,令你为我受罪。他虽这样百般的诬害你我,但终有水落石出的一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看他又怎样的活着呢。鸟之将死,其鸣也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死而有灵,将永永远远保护你的。我死之后,请代拿我之余资,来养活我母亲和囡囡,如果不够的话,请你费力罢!而且刻刻提防,免他老人家步我后尘,那是我所至望你的。你如果真的爱我,那就请你千万不要负我之所望才好。好了,有缘来生再会!另有公司欠我之人工,请向之收回,用来供养阿妈和囡囡,共二千零五十元,至要至要。另有一封信,如果外界知我自杀,即登报发表,如不知请即不宣为要。
  阮玲玉绝笔廿四、三月七日午夜

  《思明商学报》刊登的遗书
  (当这份遗书发表以后,梁家的姐妹就是梁赛珍和梁赛珊从此就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
  其一
  达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个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离后,每月又津贴你一百元吗?你真无良心,人们一定以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不过很悔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不必哭啊!我不会活了!也不用悔改,因为事情已到了这种地步。
  其二
  季珊:没有你迷恋“XXX”,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过去的织云(唐季珊前女友),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阮玲玉的养女)。还有联华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惟有你可以靠了!
  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
  玲玉绝笔
  可以这么说,体验派演员比表现派演员更感性,对角色的情感投入更多,而且在饰演角色的时候,常常是挖掘出“我”的一面,以致于演员最后都有种“我不是在演戏,这就是我的人生”的感觉,所以角色给人感觉特别有说服力和情感感染力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体验派演员中的佼佼者女演员更多,而表现派演员的佼佼者男演员更多,大概是因为表现派演员把表演当做一项事业,而体验派演员当做人生,所以有很多体验派女演员都像流星一样只留下刹那光辉

  还有,体验派女演员因为很感性,往往生活中情商也比较低,是那种特别情绪化的人,所以演戏很容易有情感感染力

  情商高的人是当不了体验派演员的,比如像刘德华林志玲这些圈子里出了名情商高的人

  这里就先放下,来谈一谈方法派,欢迎大家提名演员我们一起探讨
  @ayril 2015-07-05 14:43:39
  楼主,黄渤、唐嫣是什么派啊?
  -----------------------------
  黄渤很像方法派啊。唐嫣……一定要说的话,勉强可以算表现派吧
  方法派和体验派很难区分,因为方法派是体验派的延伸,这两者与表现派是对立的,但后来很多大师级演员都会融合这几个派别的特点

  如果说表现派是由外而内,体验派是由内而外,方法派就是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

  方法派的完整说法是“体系表演”。以下内容是转载的

  通俗地讲方法派是如何完整地完成表演的,工序大致是这样(以罗伯特 德尼罗代表的最纯正的方法派为基准):方法派表演以观察,体验,想象为核心,演员扮演某个真实说话中存在的人物时(人是活的,死的不讨论,某种典型性人物类推),需要尽可能接近人物的生活,集中精力观察此人大量的生活状态和细节,进行记录,随后分析此人在生活中表现出这些状态和细节的内在根据,做出总结,当然也有取舍;随后才是体验的过程,体验的过程比较抽象,打个比方,这些细节都是一些贴片,而体验的目的就是将这些贴片粘在自己身上,要粘牢靠,就是说得从外向内地一一拼合到自我身心中;这样方法派的准备工作算是告一段落,随后是表演,由于人物已经由外而内地“附体”,表演者可以大胆地进行自由想象,这就是方法派相对而言的最大优势:即兴表演,此时的表演才可以说是又从内而外了,是最接近生活的本真的。

  方法派演员最早出自1949年好莱坞的演员工作室,就是我前面截凯文史派西模仿马兰白龙度时主持人问的问题,凯文史派西学着他的口吻说“我在演员工作室毛都没学到”


  
  @白塔顿 2015-07-05 17:14:03
  看欧美那边演戏大都以表现派为主,可能因为他们的文化就是外放的,表情动作,情绪幅度都会比较大,所以表现派比较好用,而咱中国文化讲究含蓄,所以情绪都是内放的,所以可能体验派比较好用吧
  不过还是觉得没分那么清吧,大都都是几个流派的方法一起用,那个适合就用那个方法呗,甚至是几个结合一起用,达斯汀霍夫曼演雨人的时候专门去医院里花了大量的时间观察学习孤独症患者的言行,后又把自己陷入孤独症的环境中,才......
  -----------------------------
  达斯丁霍夫曼是方法派的代表演员啊,演员工作室里出来的,后面会说到他的。很多影帝影后都是方法派
  方法派创始人,也就是演员工作室的表演教授者斯特拉斯伯格,他的表演理论核心包括“即兴表演”(improvisation)和“情绪记忆”(affectivememory)。“即兴表演”强调非剧情文本出发的灵感火花,但包含的感情要与剧本所呈现情绪相似。“情绪记忆”要求演员回忆过去生活中的事件,从而激起真实情绪,进而转化到类似演出情境中。他认为:“演员不要试图去表演而是要成为自己来回应或反应。”

  下面这个场景刚好包含了这两种表演方法
  陈可辛在访谈时提到张曼玉在甜蜜蜜中的一个经典场景,看到曾志伟的尸体时哭了,张曼玉做了个“即兴表演”,即先笑后哭

  

  陈可辛要求重拍,因为他觉得表演的痕迹有点重
  他谈到了张曼玉是怎么演这条哭戏的

  

  

  张曼玉拍这条哭戏时,用的就是典型方法派的方法:“情绪记忆”。要求演员回忆过去生活中的事件,从而激起真实情绪,进而转化到类似演出情境中。
  来看看张曼玉是怎么表演这段两分钟长的哭戏,多图预警~~~~~~

  对警察说“请把他翻过来”(被爆头了,面部模糊),警察在翻动尸身时她的表情

  

  麻木地等待确定噩运
  看到那只为她而纹在背上的米老鼠时,她没有哭而是笑了,就像第一次看到那样

  
  看周围的警察和验尸官,仿佛想解释自己为什么笑,但是语言不通,他们也不能理解她

  
  确定他确实是死了,开始接受这个事实

  

  注意这个逐渐变化的表情,真的很细腻

  

  悲伤逐渐蔓延

  
  直至不能自已
  最后陈可辛还是用了她拍的第一条,就是先笑再哭的那一条,剪辑之后发现那条的效果最好。

  甜蜜蜜中李翘这个角色是为王菲准备的,但是王菲推了。开始的时候设计李翘是从上海来到香港的女孩子,讲普通话,但由于张曼玉国语差,拍了几天只好把李翘改成说粤语的广州人,这样就有了假香港人的感觉,效果反而更好了。
  编剧岸西最深的印象是张曼玉,“我一直觉得应该向她道歉。因为当时陈可辛说找她演女主角李翘,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她那么洋化一个人,怎么能演我写的那个'大陆妹'?但看了电影后,我发觉自己大错特错。她比我写的更像李翘。”

  张曼玉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被称为教科书式的演技范本,其中有几个场景的情感表现得特别出色

  她和黎明演的黎小军相爱,但又因各自的恋人分手,强行压抑自己的感情和对方划分界限
  
  她的侧面比黎明的正面还要有戏,虽然黎明是本色演出
  望着爱人离去的背影

  
  眼神里充满留恋
  在影片的最后,时隔多年因为邓丽君的死讯,他们在异地他乡终于相逢


  
  不敢相信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失而复得的喜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