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嬷嬷来讲几个关于“朋友”的故事。。。

过两天不忙了我会继续写帖子的,大家安心。但我不能承诺什么,和以前一样,不累有空闲两三天一个,忙的时候也许一两个月都没有。但我可以和大家保证,我说故事就是说故事,不会和大家推荐这个推荐那个淘宝,更不会自己搞些东西来诱使大家去买,这种缺德钱我不会赚,我也没穷到那地步,基本做人的底线和准则还是有的。老规矩,别问东问西,这是故事贴,不是咨询贴,有需求好奇的同学请移步。就这样,谢谢大家。
家里人做的这个行当,大多就是为了求财。可是钱财一事,总有正路邪道之分。太平的时候出门给人看个风水选个坟地,拿着联姻双方的八字说两句吉祥话,拿的钱虽然不多,但却也是足够自己一家老小吃穿所用。但是到了乱世,这样的闲活少之又少,家里那么多人张着嘴等着吃饭,这个时候太平年间学会的礼义廉耻往往就没什么用处了。所以很多家里的人在兵荒马乱的年岁里,经常走上邪路去求财。这里面最常见的一个方式就是去“刨番薯”,这个行话我们前面说过,和北方的“倒斗”一样,是盗墓拿阴财的意思。可是盗墓这事,无论在何朝何代,都是足以杀头的大罪,故而所有的地耗子和土扒犁都是打着十二万分的小心做事,毕竟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计。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往往境遇一旦有了好转,家里干这行的人就金盆洗手。这倒不是因为怕打搅了亡者的平静遭天谴报应什么的,完全是怕常在河边走湿了鞋,被官府的人抓到了,把自己折进去。在家里干这行的人眼里,他们和那些国家考古队的人没什么区别,同样都是做的挖坟开棺的活儿,哪有那么多高低尊卑之分。可是无论哪一家总有不信邪觉得自己足够幸运的人,所以每一家也都有几个走了背运,因为盗墓倒卖文物之类的罪名被官家抓起来判了刑甚至杀了头的人。
我们家里就有这样一个,二十多岁出了家门,别的师兄弟们要不就是做了军家县官的幕僚,要不就去天南地北的闯名号去了。只有他一门心思的就和历代王侯将相的坟墓过不去,短短几年进了五六个地宫大陵,在南北刨番薯倒斗界里也算有了几分名气。后来日本人进关了,土匪也来了,再后来国民党又来了,二十几年里,他一直干的都是打地洞取阴财的事情,也一向平安无事。可就在他有了几分得意,觉得天下官府无非就是那么回事,自己吉星常伴的时候,新中国成立了。没过几年,他就因为旧案事发被抓了起来,差点被枪毙,多亏了他以前挖坟的时候,自己存了一些好东西没舍得买,想要自己留着玩儿。于是他在被抓的时候,把这些东西全都吐了出来,无偿献给政府只求保命。于是原本板上钉钉的死刑被改成了无期。就在他以为这辈子就要老死狱中,永无重见天日的时候,当时的中国考古界发生了一件大事,算是救了他的命。
那是1972年,湖南解放军某部的军区医院,准备在长沙东郊的某地建一所地下病房,才挖了十多米就发生了严重的塌方。而塌方的地方发现了大量古代地下墓室常用的白泥膏,从白泥膏的裂缝处往外不断的喷出凉气,遇火就着,火苗子都是淡蓝色的。随行的专家当即断定,此处是一所大型古墓,而且还是个火洞。啥是火洞?问这个问题的同学请自行面壁,你们看故事不够用心哦,前面我说过盗墓的故事里已经说过了,火洞是盗墓者的行话,是指那些还没有被同行盗过,保存完好的墓室。看到这里,一些同学应该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不错,这个墓地就是如今鼎鼎大名的马王堆汉墓。
当时这个墓地一发现,就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加上是军方发现,所以在第一时间就把现场保护了起来,最短的时间内全国各地匆匆赶来了各色专家和考古队。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件他们无法解决的事情,这事不属于此次故事,以后再说。但是这件事的重要性决定了这次挖掘行动能否顺利进行下去,所以没有人敢轻视这件事情。于是很自然的他们就想到了要找一些专业的人士来解决这事,这里所说的专业人士自然不会是各个大学里考古系的教授学者,而是指的一群他们口中最为不耻的一群人,那就是盗墓贼。也许在历史文献,古墓由来,甚至墓中的铭文墓志上,这些专家的造诣远远要超过盗墓者。可是在实体挖掘和在挖掘过程中突发变故的解决和判断上,他们必然是不如那些专业的盗墓者的。毕竟前者的学识靠着书本和几十年的学习积累就可以达到,而后者所会的东西只有靠几十年间里用生命一次次的冒着风险换来的经验才能学到。
在这种情况下,在上面人的默许下,从全国各处的监狱里,抽调出来了将近十名因为盗墓而获罪的囚犯,押往马王堆的考古现场,负责的职能是现场顾问和监工。而政府也给这些昔日的盗墓者们画好了一张戴罪立功可获减刑的大饼,这让每一个盗墓贼都激动万分,发誓要为政府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这里面自然有我们家的那个不走运的老头。
虽说这几个人人都是罪行在身的囚犯,可是一同工作的学者和专家们对他们还是很客气的,因为这些学究们也很清楚自己虽然理论知识丰富无比,但在实战中还是远远不如这些地老鼠。其实考古界里很多东西都是和盗墓者所学,最简单的开馆之时棺椁西边不可站人的规矩就是从盗墓界里学来的。很多考古界的大鳄,身边也都有着四五个盗墓朋友。术业有专攻,取长补短,在各行各业里都是成立的。
没几天家里老头的注意力就被自己那群同行里的另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秃头老者所吸引住了,那个老头的一只左手似乎有什么残疾,在现场跑来跑去的很少用到自己的左臂,全都是靠右手在撑着。最主要的这个秃老头看穴挖洞竟然不用盗墓界里最通行甚至可以说唯一可行的方式:洛阳铲,观土色。而这个秃老头竟然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个大土瓮,而现场的专家们也竟然听从他的,把那个土瓮埋在土里,翁口和地面平行,里面也没有填满土。由于当时整个马王堆的考古现场里三层外三圈的全部都有军队把守,外面的人根本进不去,而里面的人也别想出去,所以老头子这些盗墓贼身份的囚犯在工地上也没有被特意的派人盯梢,只需要早中晚各点一次名,行动自由的很。所以当老头子看见秃老头埋了一口大瓮在土里的时候,那个大瓮的形状十分奇特,口很小,肚子却出奇的大,看上去就像是是个单弧的葫芦。他感觉万分的惊奇,虽说隔行如隔山,但同样一个行当里的门道也是相差着十万八千里。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老头子刻意的开始与那个秃老头拉紧关系,没事互相扯两句,给他递根烟什么的。现场的那些专家看见了也不说什么,以为是同行之间在商讨挖掘方案,也就随他们去了。
几天之后,那个秃老头终于打破了僵局,主动问我们家老头子,你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都是同行,没必要这样藏着掖着。于是老头子就问起了他这个瓮的事情,一听老头子原来是问这个,秃老头不由得笑了起来,说,你也是使惯了洛阳铲的人,可是我这个人很懒,洛阳铲虽说方便,但总要费一番力气把下面的土给取出来才行,可万一点穴走了眼,那岂不是白费了功夫。老头子回道,这事也是难免的,有时候洞打的不够深,铲子没取到对的土层,也会出差错,听说现在国家有什么探测仪,可以看见土里面十几米的东西,那自然是方便多了。
秃老头闻言一笑,说,你说的那玩意是要靠卫星,你知道卫星吗?天上飞的,飞得可比飞机高多了,你想想飞机多少钱?那个卫星一定更值钱,除了政府,谁有那个闲钱弄这些东西来挖墓?家里老头子一想觉得秃老头说得也对,就问,那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秃老头咧嘴笑道,不就是这个大土瓮嘛?你听说过“听瓮”嘛?
家里的老头子摇了摇头,秃老头见他不知道,就和他说道起来。
原来听瓮这个东西始于汉代,原本只是一些强人马帮所用,就是把一个特制的大瓮埋在土里,将自己的脑袋探进去或者放在瓮口,通过地表的震动和传来的细微声音来判断附近是否是商队经过,然后推算出商队的方位,提早去设伏,以逸待劳。后来这项技艺就流传到了汉军中,那时候汉朝军队正和匈奴人打得热火朝天,匈奴人几乎是清一色的轻骑兵,来如风,去得快。往往汉军还没什么准备,就看见远处扬起了大片的尘土,等他们拿好武器,队形还没有摆好的时候,匈奴人的马队就掩杀了过来,战局胜负自然是很容易判断的。后来汉军就训练了这样的一批人,专门挺瓮。每当军队移动开拔,就排斥候沿途埋好这种土瓮,然后让这些人在军队之前先行“听瓮”。一个训练好的瓮手大概可以听到方圆十里的左右的声音,而一个出色的瓮手可以听到近二十里。更何况军队的瓮手只需要听有没有大批马队运动的声音,别的声音无需理会,所以匈奴人每次进攻那成千上万的骑兵队奔驰平原的声势根本就逃不过汉军瓮手的耳朵,汉军也凭此渐渐的摆脱了被匈奴人奇袭的苦恼。后来军队的听瓮之术随着士兵的退伍还乡就流传到了民间,而此时的听瓮已经不是当年的土匪强盗的那种雕虫小技,经过战争和军队的锤炼,听瓮已经有了自己很严格的一套训练方法和操作方式。从那之后的几百年里,听瓮在江湖上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到了南宋年间已经几乎达到了巅峰,相传有能人可以凭借听瓮来获悉方圆十几里的一草一木,这可不是万人的骑兵马队的浩荡声势,而是三五成群闲逛的百姓,沿街叫卖的货郎,奔跑嬉戏的孩童,这里面的差距自然没人体会不到,甚至相传后来连皇宫也专门养了瓮手,每日十二个时辰轮番听瓮,以防有人从地下掘地道潜入皇宫行刺。后来到了明末,秃老头的先人学得了此技,他家的祖辈就把这个绝技用在了盗墓上面,只需要在方圆几百米的范围内打上几个土洞,放入火药引爆,通过声音在地下传播的速度和反射,他们就可以把地底下的大致情况猜个大概,然后再寻对了地方开盗洞,根据听到的情况,计算好角度和深度,一般不出三天他们就能进入任何一处古墓。等到听瓮传到秃老头这一代,他们家已经靠这个干这行好几百年了,也算是盗墓界的世家了。可是秃老头运气不佳,在一次放炮的过程中,引起了当地民兵的注意,随后他就在带着战利品爬出盗洞的一瞬间,被抓了个人赃俱获。他们家历代也有折在这事上的,但那都是中了尸毒,要不在地宫里遭了机关,而被官府抓到的,秃老头还是第一个人。所以在秃老头讲完听瓮的来历之后,不无感概的叹道,说自己学艺不精,丢了祖宗的脸。
秃老头讲完了自己的事情,就问家里老头子他是怎么进来的。老头子也不藏私,大大方方得说了自己的来历和入狱的经过。秃老头听了哈哈一笑,说,你们这些世家子也会干这行啊,想不到,想不到。老头子有了几丝尴尬,回道,都是为了金银之事,莫要取笑。
秃老头突然话锋一转,道,既然你家是坐那行的,我自己有个故事你想不想听?
老头子一愣,说,你自己的故事?是你听说的,还是你自己身上发生的?
秃老头四周看了看,发现没人在注意他,于是迅速地将自己的一只衣袖撸到了肩膀处,老头子一眼就看见了他大臂出有一处骇人的伤痕,看上去是经年老伤,但伤口处的新肉却颜色鲜嫩,让人看了不寒而栗。整个伤口有碗口那么大,受伤的地方明显形状有异,仔细观察倒好似是平白了少了那么大的一块肉,尽管后来又长出了新肉,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依然遮掩不住秃老头大臂上的血肉缺失,可见当年整个伤口的创伤之重。秃老头道,你看看我这个伤,是不是知道我为什么不用左边的手臂,只能右手干活了嘛?已经伤到筋骨了,我左边这半块膀子是一点力气也使不出来的。
老头子又看了看那伤,突然想到了什么,他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的试探性的问道,这伤口好像是被什么野兽撕咬过后留下的,虎狼之类的野物的咬伤我见过,完全不像,熊之类的也不是,难道是南洋的鳄鱼?
秃老头道,你这个人真不爽快,明明已经猜到了,却不肯说出来,非要我自己说出口。
家里的老头子一下子惊愕住了,犹豫的说道,难道真的是被人咬掉的这么大一块肉?
秃老头闻声,点了点头,说,是被我当年最好的朋友咬掉的。就在家里老头还在诧异的时候,秃老头连声问道,这个故事你要是想听,我可以告诉你,但是这里面有很多事情我道今天也没有想明白,还希望你能给我指点一下迷津。
家里老头忙合手作揖,道,客气客气。
然后两个老头就在马王堆的挖掘现场,找了一块土堆,一齐并肩坐了下来,秃老头缓缓的向老头子讲述起了一桩陈年旧事。
秃老头本家姓张,是甘肃平凉人。平凉附近就两座大山,一个叫六盘,一个就是崆峒。张老头从小就生活在这山沟子里面,他自然也是知道家里世代所从事的的职业。到了一九三几年的时候,张老头已经二十岁了,按道理这个年纪他应该继承家业,开始跟着家里的老人去刨货了。可是张老头怎么说呢,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他比较叛逆。虽然从小接触这个盗墓,但他还是总觉得这个行当上不得台面,不是一个大男人应该干的。而他自己想干什么呢?那个时候日本人刚占了东北,他一门心思的就想参军当兵,保家卫国,驱除外寇。他觉得这才是一个大男人所应该干的事业。于是,在一个晚上,他连同自己村里的朋友,一起留了张字条,就离家出走,去了东北找抗日的队伍参军了。他的那个朋友长得比较黑,就称呼他为黑子好了。
以后的几年所发生的事情,就没比较多费笔墨了。张老头和黑子在一个队伍里,互相照应着,大小仗也打了几十次,和日本人拼过刺刀,也负过伤。后来这支东北抗日义勇军被国民政府收编,几个部队被整合在一起,带头的就是吉鸿昌。吉鸿昌这个人大家听说过吧,往好里说他是个抗日英雄,死得壮烈。往坏里说,其实就是一个大土匪头子,杀过日本人,也欺压过普通百姓。后来因为日本人彻底占了东北,1934年10月,被日军围困的吉鸿昌带着队伍借道苏联回到了新疆,没过多久他的队伍遭到了中央军和日本人前后围攻,带头的吉鸿昌被常凯申枪毙,部队惨遭国民政府肢解发配。那个时候新疆的军事最高指挥是盛世才,他把这些以东北抗日义勇军为骨干的军队,沿着昆仑山,连绵上千公里的所有哨卡都布置了一个遍。而张老头和黑子的队伍被分配到了一个地势极为险恶的哨所,那个哨所的名字是赛拉图。
说起赛拉图哨卡,也许没有几个人了解,但是这个哨卡在历史上却是大大的有名。这个哨卡的出现就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
1875年,南疆叛乱。左宗棠坐镇甘肃,也就是当时的肃州,得悉朝廷对于新疆平叛有争议,有战有和,称朝廷没有可带军征讨之将。左宗棠十分气愤,心想,我已六十多岁的人了,难道我就不能再驰骋疆场吗?当他回到书房,仰头望去,墙上正有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地,心忧天下;读书破万卷,神交古人。一腔热血顿如岩浆奔突,报国情怀油然而生。于是,光绪二年,左宗棠亲率大军,向新疆进发。为了表示抗敌决心,置生死与度外,他随军带着一口棺材。将士见主帅如此决心,更是士气陡增。第二年,也就是光绪三年,南疆收复后,困扰朝廷的边疆局势基本平稳。一日,边关快马飞报,说,英军意从印度进入赛图拉修筑城堡。左老头忧心忡忡。他从当地人处得知,赛图拉是古老的商贸通道,是通往印度拉达克首府列城的古丝绸之路上最后一个居民点,过去有不少中国的陶瓷、丝绸都是通过商人从此带出国外。出于保卫疆土军将有责的左宗棠洞观全局,下令组织一支精干的军队,到昆仑山赛图拉处设防。于是,一百多人精选出的清军敢死队骑着骆驼、马匹,带着粮草,历尽艰难,跋涉一月,艰难来到了如今的赛图拉,并迅速与当时群众联手,拉土运石,建立了军事哨卡。从此, 这里成了当时政府最高海拔驻兵点,是中国最西边境的防御大本营。西部边关八百多公里的喀喇昆仑山的守防任务,海拔在四五千米以上的几百公里的冰雪巡逻点,都落到了守卫在这里的铁血汉子肩膀上。百年来寒来暑往,这里的官兵用青春和生命,赶着驼马队,驮上粮草,走冰山,战缺氧,爬冰卧雪。“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是横戈马上行”,正是赛拉图当时的真实写照。一代代的驻边将士忠诚地巡视着雪山边关的每一寸土地。
星转斗移,历史的年轮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尽管时局动荡不安,但这个军事哨所都没有被撤掉,成了历代军事家、政治家高度关注的焦点。1928年,政府为了加强边关力量,专门在赛图拉设立了边防局,不久又成立了边卡大队,人数增至200人。1937年,盛世才统治新疆后,继续在此设卡。
赛拉图哨卡实际上只是几十个哨卡的统称,尽管他的大本营位处赛拉图,可是大大小小的哨卡和边站星罗棋布在这方圆几百公里的昆仑山脉的边境线上。从一头的哨所走到另外一头,需要翻过十几座海拔几千米的高峰冰原,历时往往要两三个月之久。
而且张老头那个时候,没有现时宽广的公路,没有飞动的车辆,只能是骑着战马和骆驼,顶风冒雪,翻山越岭,披星戴月,饮沙啜雪,风餐露宿,天当被地当床,走在那里住在那里,还要经受当时被称为“魔鬼”缺氧的伤害,有的人在路上病了,强硬支撑着,实在不行了,就送沿途的老乡抚养,有的在半途中因其他原因而死了,就地掩埋。
更可怕是,他们有时还要经历高原上各种野兽的侵袭。著名的旅行家斯文.赫定在他的游记里就描写昆仑山的狼群、野驴、棕熊。他有一次被一头受伤的野牦牛穷追不舍,情急之下,是他的仆人及时补了一枪,才化险为夷。可见当年戍边的艰辛。
张老头和黑子当年到哨所都是大部分都是走路去的,根本就没有什么车,就算有了车也没有道路。他们一走就是三个月,后来才骑着骆驼和马。当时他们带着干粮,走到哪里住在哪里,第二天继续走,一直走到哨所。当时的整个赛拉图取暖用的都是牛粪火,连个火炉子都没有,整个哨所只有一个煤油灯。你要问电呢?呵呵,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嘛?吃的最好的也只能是玉米面糊糊,有时连这也吃不上,蔬菜很奢侈,肉也都是腊制的,而且给养队四五个月才来一次,全靠哨所本身储藏的大量木材粮食撑着。后来冬天,太冷了,没人舍得用木材取暖,大家都互相挤在一起,用彼此的身体取暖。那个时候他们的愿望就是天天盼着来个人,但是每天他们看到的除了雪山还就是雪山。
秃老头说到这里,眼睛里隐约着有泪花在滚动了。家里的老头子也大为震惊,没想到这个张老头还有着这样一段非凡的经历。他见秃老头似乎要哭,忙轻推了他几下,提醒了下他现在自己的身份和位置。秃老头这才从回忆里回到了现实,轻试了一下眼角,笑道,年纪大了就总是想起以前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这一批去了一百六十多个人,后来下山的时候还剩下不到一百二十个人。除了路上没撑过去的五六个弟兄,其余的都死在山里了。可怜了,死都死了,尸骨也回不了家,就在山上面天天被冷风吹着。
秃老头继续开始叙说他的故事。按照上面的规定,所有的哨所都是需要每三个月人员一轮的,可是实际上往往半年也轮换不了一次。原因就是赛拉图的环境太过恶劣,全年大风几乎没有停的时候,赶上暴风雪和冰灾,没人敢远离哨所进行换防的工作,要知道在赛拉图,任何两个距离近一点的哨所都要走上三四天至半个月不等,在这种天气里你要是迷了路赶上暴风雪或者是狼群什么的,那只有死路一条,没有任何可以幸免的机会。那是张老头和黑子进驻赛拉图的下半年,已经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生活的两个人,每日所做的工作就是站在风里看着连绵的雪山。每次能看见翻山的商马队那感觉就和过年一样,可是这么小半年里,他们也没有遇见几次马队。
突然一天,他们那个哨所的长官命令这两个新人去邻近的哨所传信。还好那几天天气还算不错,风不是很大,也不是下雪的季节。张老头和黑子领了命令就往隔壁的山头赶,第二天下午他们就到了目的地,把那边长官的口信传到了,他们就在那里留宿了一晚上。第二天一起床,他们整理了一下干粮,就踏上返程的路。然后就像大家每个人都能想到的那样,他们两个人在当天的晚上就遇上了风暴。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遇上风雪最好的方法就是暂时找一个地方躲避一下,等到风雪停了再上路。因为在风雪中,无论是谁都很难分辨出方向,而在这种天气里在昆仑山里迷失了方向,无疑是死路一条。张老头和黑子慌忙中寻到了一处山洞,他们连想都没想就钻了进去,也没有考虑到这个山洞是否是野兽的巢穴。当两个人进到山洞里的时候,只是感到奇怪,这条路他们已经走了不止一次,为什么之前却没有发现这个山洞。这个时候张老头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其实已经迷路了。黑子也同意张老头的看法,可是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一切只能等风雪停了再做其他打算。
两个人在这个不知名的山洞里找来了一些干柴,用随身带着火种生了火。借着这些篝火的热量,两个人把自己已经湿透的衣服给烤了一个半干。借着火光,两个人打量了一下此时容身的山洞,发现这个山洞虽然不是十分整洁,但也却不会是野兽的居所,倒是有几分像是住人的地方。可是这山洞尘灰不少,就算是住过人也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张老头在这个山洞里转了几圈,突然在一大块石头后面发现原来还有这个山洞里面还别有洞天。刚才他们烤火的地方只是这个山洞靠外的一个小空间,而这个石头后面还有一个小一点的空间。张老头发现之后十分高兴,躲在这个石头后面正好可以避风,在里面烤火自然是比外面要强很多。张老头赶忙挥手让黑子把火堆移到里面来,黑子闻声也走了进来,打量了一下这个里面的小山洞。猛然间黑子低声的惊呼了一声,道,有人!张老头闻声一把抽出来腰间的军刺,几步朝着黑子靠了过去,用军队里标准的掩护队形,两个人背靠着背站在了一起。张老头问,人在哪呢?黑子用眼神一指,张老头顺着黑子的眼神望过去,果然在自己刚才没留意的阴影里,隐约着有一个人影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杵着。张老头扫了一下周围,也发现别处似乎不能再藏人,这山洞里除了他们两个也最多只有这一个第三者了。于是他弯腰抄起来刚移进来的一根木材,带着火苗就朝那个人影的方向扔了过去。烧着的木材狠狠的砸在山洞的地面上,溅起来一串火星,借着猛然间兴起来的火苗,两个人这才发现自己刚才实在是过于紧张了。原来这个人影只不过是一件后面不知道用什么撑起来的破烂衣裳,看着那衣服的款式也不像是近几年的衣物,怕是有些年头了。张老头走过去,伸手去取过衣裳来,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一件牛皮的小护甲,估计是清朝时候的东西,也得亏是牛皮的硬甲,要是普通的衣料,这么多年只怕是早就烂干净了。张老头带着几分兴趣般的又把刚才撑起这件衣服的东西拿过来仔细观察了一番,原本以为只不过是根普普通通的木杆,拿到手里才发觉有点沉重,再定睛细看才发现原来那是一杆锈迹斑驳的铁枪,枪头朝下插在地里,枪尾刚才正好挑着这件牛皮甲。张老头一看铁枪的样式,知道这怕是当年和左宗棠入疆作战的清兵的遗物。也许这个清兵也和他们一样不走运,遇上了风雪,慌忙间走错了路,误入了这个山洞,从此就再也没有出去过。要知道清廷军伍中军规甚严,这样遗失自己战甲和武器者回营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在这样的山洞里如果你发现了这些东西,那只能说明一件事,这些武器的主人的尸体也一定在洞里,还没有被发现。张老头既然心里有了主意,就带着黑子又在这几百平米的山洞里寻觅了起来,结果两个人没走几步就在刚才发现护甲铁枪的地方后面的一个小旮旯里,找到了那个已经变成木乃伊的清兵尸体。张老头对黑子说,好歹他也是为了国家守边的军人,和你我一样,咱们不能让他就这样横尸在外,要不我们收殓了他,赶明天好了,我们把他埋了吧。黑子听了也表示同意。于是两个人一起把那个清兵的尸体从石头夹缝里拖拽了出来,取了一条随身带的行军毯把那个清兵裹了起来。可就在两个人裹尸体的时候,张老头惊讶的发现,这个清兵竟然不是他们原本想的的那样是因为饥饿寒冷之类的原因死掉的,那清兵的干粮袋里还有着一堆已经霉变的粮食。张老头掀开那清兵的上衣,看见这具尸体的牙龈和指甲,甚至整个干瘪的腹部都呈现出一种异常的青灰色。看过电视剧电影的同学都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含义吧,这是百分百中毒身亡的迹象。张老头瞬间就有了一股不祥的预感,大风雪,神秘的山洞,毒尸,还有那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枪挑牛皮甲,所有的一切让这个从小就接触盗墓起尸之类事情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毛头小伙子,打心底里产生了一种恐惧。人类总是对未知的神秘本能的有一种恐惧心理,从古至今,一向如此。
张老头拿军刺挑破了那具尸体的肚皮,把军刺在里面搅了搅后拔出来,放在鼻子底下一闻,竟然是毒箭木的气味。这下子,张老头彻底知道这个尸体的来头恐怕不那么简单了。
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毒药体系。中国古代的常见毒物,除了那些千百年难一遇的螯夹蜇气之类的,别看古籍里说得天花乱坠,又是孔雀胆,又是鹤顶红,什么七星海棠,含笑半步癫的。实际上有确切记载和经常被使用的毒药大致只有九种。
这里首推断肠草,武侠小说里的常客。 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据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第二种就是鸩。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实际上鸩是真实存在,它就是食蛇鹰,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特别是武当山地区。因为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可以说它是最为有名的毒药,“饮鸩止渴”这成语就是说它。 另外有一种毒药叫番木鳖 即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和云南马钱子的种子。只要吃进肚子除非你能去洗胃,不然基本就是等死了。下面就要提一下万民偶像,路人皆知的鹤顶红了。这是一种十分尊贵的毒药,说其尊贵,是因为一般大家在小说中读到的使用者皆为皇家或豪门。可是鹤有鹤肉、鹤骨和鹤脑皆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都是滋补增益的药。所以鹤顶红其实就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鹤顶红”不过是古时候对砒霜的一个隐晦的说法而已。至于砒霜就无需我来介绍了吧。凡砒石,须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或以绿豆同煮以减其毒。研细粉用。砒石升华之精制品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剧。 而另外有一种矿石毒药,不常被提起,那就是金刚石。金刚石之毒在我国古代不常听到,盖因古代金刚石并不十分有名,当切削打磨技术发展起来后,钻石的魅力才得以展现。金刚石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 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 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 是种难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另外的两种植物毒性也很大,也总是被用来夺人性命的勾当,一个是乌头,一个是夹竹桃,这两样大家一定也听说过,我就不多说了。这里我要特别介绍一下我们上文提到过的毒箭木。
毒箭木,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种类之一,又叫剪刀树。如今这种植物已经是国家保护的濒危植物。他的树汁呈乳白色,剧毒。一旦液汁经伤口进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险,毒药发作时间极短,从中毒到毒发身亡只有短短几秒钟,可以说是无解之毒了。古人常把它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而它也拥有一个自己专属的成语,那就是“见血封喉”。我们常看小说中形容某种毒药的毒性之强,说这种毒药见血封喉,其实不然。见血封喉本身就是一种毒药,正是故事里那清兵身中的的剧毒。而这种毒药由于材料所限,产量甚少,极为难得,在中国古代向来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使用。可是今天张老头发现这个普通的清兵竟然是中了见血封喉而亡,自然是引起了他的种种联想。而且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清兵身上,除了刚才张老头划破的肚皮,全身赫然没有一处伤口,那他又是怎么中毒的呢?
黑子和张老头是一个村的,知道张家是干嘛的,而且他们那个村可以说是盗墓一条产业链,有张家这样专门盗墓的,也有销赃,做赝品的。黑子从小对这方面也接触了不少,所以当他第一眼扫到这个尸体的时候,不由得也说了一句,张哥,这个满兵死得好像有点门道。
张老头点了点头,说,甭管了,都死了几十年了,有门道我们也不会知道了,赶紧把他包起来明天走的时候埋了他。
黑子点了点头,立刻两个人联手把那具清兵的尸体用毯子裹得严严实实。
半夜的时候,沉睡中的张老头突然听到了一阵子悉悉索索的异响,他一个骨碌从地上爬起来,一边轻声呼唤黑子,结果没人应他。他往旁边一瞧,黑子睡觉的地方空空如也,伸手一摸,地面都是凉的,人早就不在这个地方睡了。顿时张老头心里慌乱起来,这大半夜的人能去哪里,难道去洞口小解了嘛?张老头又试探性的朝着洞口的方面喊黑子,结果除了风雪的声音就没有别的回应了。
张老头那时候的心情别提有多惊恐了,这么多年的朋友,一个村里跑出来,是一起扛枪一起逃命,就在这么一个山洞里人没了,你这让他以后回家了怎么和黑子家里人交代?
就在张老头惊慌不知所措的时候,先前吵醒她的那阵异响又出现了。他冷静了一下,仔细分辨了一下声音的源头,竟然发现是那个被裹着严严实实的清兵尸体所发出来的,细细看过去,那个包裹着尸体的行军毯里面竟然好似还有什么活物一样,有东西在扭动。
现在你们可以体会到张老头当时那种心情了嘛?在他和我们家老头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一直是语气很平缓的,但说到这里的时候明显声音有些颤抖了,可见当时他那惊恐的内心知道现在都没平复。
张老头一把拿过那把之前划开了清兵尸体的军刺,心里犹豫着要不要给这个清兵再扎两刀。从小也听家里人说过不少盗墓尸变起尺的事情,没想到今天被自己遇上了。张老头此时突然想到了家里自他会说话懂事起就交给他的那些法子,自言自语的唱了几句念词,拿了一之火把插在了山洞的东北角,又从火堆里抓起来一把带着余温的黑灰,散在那个具体的四周,画了几个符咒在八角上。忽然又想到家里老人说这类东西最怕污秽之物,他想都没想,脱下裤子就朝那清兵散了一泡。一切事情都做完之后,他才哆哆嗦嗦的伸手去解开了那行军毯外面的绳结。就在张老头掀开最后一层行军毯的时候,他发现那条毯子里面躺着的竟然是黑子!没错!是黑子!双手双脚都被绑着,嘴里塞着破布,只能发出支支吾吾的声音。而那个清兵的尸体却不翼而飞了。
张老头伸手把黑子嘴里的黑布取了出来,张口就骂,你他妈怎么跑到里面了!谁把你绑进来的!那个尸体呢!
黑子听到了张老头的问话,没有任何反应,嘴里只会发出来让人听不懂的杂音。张老头以为黑子被毯子裹得时间太久了,脑子有点糊涂了,也没有多想,又伸手去解黑子手脚上的绳子。刚刚解开黑子手上的绳子,张老头的手还没来得及摸到黑子脚上的绳结,那黑子突然就一个巴掌拍了上来。那一掌的力量奇大,正好拍在张老头的后背上,张老头冷不丁的被这一掌拍得差点扑倒在地上。好在张老头从小家里训练得不少,力量,速度和反应都比一般人要强许多。张老头借势在地上一滚,立刻就滚出四五米远,这个时候黑子一见张老头跑得远了,立刻显得有些急躁起来。伸手去抓又够不到张老头,结果动了动腿发现腿这时还被绑着呢,压根站不起来。
张老头这个时候已经远远得站了起来,黑子此时的怪异举动全部都落在了他眼里。张老头又气又急,又是大骂,你这是干什么,又不是我把你绑在毯子里的。
可是黑子这时似乎听不进任何话,只是拼命的想要靠近张老头,不断的伸手试探的去抓张老头,可是奇怪的是他却不去解开自己腿上的绳结,只是在地上缓慢的靠着自己的双臂爬行,一点点的拉近着与张老头之间的距离。
张老头就在这个时候猛然间醒悟过来,黑子只怕不是被绑得迷了心智,而是家里人说的另一种诡异的情况,他是被什么东西附了身了。
就在张老头筹措之际,那黑子突然挣断了脚上的绳子,眨眼间就从地上弹了起来。不错,就是弹了起来,就像青蛙蚱蜢那样,四肢撑地,飞到了半空中。这可不是人类可以做出来的事情,张老头那一瞬间也看得懵了。可就在张老头一愣之时,黑子落在了旁边的洞壁上,又是一弹,直挺挺的朝着张老头飞了过来。张老头心里暗叫一声不好,可是刚才他那一滚已经滚到了洞壁内的一个死角之处,想要朝旁边躲闪,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空间可以移动。就这样他被旁边的石头一挡,已经错失了先机,想要再躲却已经是不能,黑子已经飞到了跟前。于是张老头无计可施,本能的就抬起手臂去抵挡,转眼间,他就感觉到了自己左肩膀上一阵钻心的剧痛,再看过去,他的肩膀上一片血肉模糊。他们军队冬季的棉服可是十分厚重的,何况是他们这些在高海拔地区的军队,他们的冬服更是比其他部队的防寒衣物要厚上几分。可是就在刚才那一瞬间既然一下子就被撕得粉碎,连衣服里面的胳膊就好似被扯掉了一大块血肉。
张老头捂着伤口满眼惊恐的望向黑子,却发现黑子正在捧着一块血淋淋的东西啃得不亦乐乎。他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刚才自己的肩膀并不是被黑子一巴掌撕扯来的,而是被他一口咬下了一大块肉。张老头这才意识到自己的朋友怕是永远回不来了,眼前只是一个不知名的食人怪物。可是他仍然抱着一丝希望,朝着那正低头大快朵颐的怪物叫了一声,黑子,是你吗?可是那怪物抬起头来,阴森森的看了他一眼,低声嘶吼了一嗓子,又伏在了地上,眼看又是要和刚才一样,跃过来啃下他一块肉来吃。
张老头刚才已经摸着自己的肩膀已经知道这辈子自己的左臂是废了,刚才黑子那一口咬得估计已经伤到筋骨,怕是骨头都啃掉了半根。那伤口现在疼得已经没了什么感觉,血也不知道流了多少,整条肩膀都麻木了。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再这样迷糊下去,今天就怕自己是要死在这个山洞里了。慌忙间他捂着伤口就往洞口跑,也顾不上外面是不是暴风雪了,而那黑子也在他后面一个劲的追赶,好在山洞里突出来的岩石很多,张老头借着这些七拐八扭的石头挡住了不少黑子的袭击。就在他踏出洞口的拿一瞬,他一脚踩了一个空,整个人就失去平衡倒了下去,然后就像个石球一样一路沿着山坡滚了下去,渐渐的又累又痛的张老头就渐渐的失去了知觉,晕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太阳正是好时候,也幸亏那暴风雪不知道什么时候停的,雪还没有完全把他盖住,他摇摇晃晃的站起来,又一时分不清方向,就在他漫无目的的走了一小会儿之后,他就遇见了兵站赶过来找他们的救援队。原来张老头在雪地里昏迷了整整一天,他们那边的哨卡一看两个人回来的迟了,就知道出了事,忙派出了一队人马沿途去寻。好在那张老头和黑子似乎也没有迷路多远,这支救援队老远就发现了张老头自己摇摇晃晃的在山头上晃荡,就匆忙跑了过来。
可是张老头在被救援队抬回哨卡渐渐恢复了力气之后,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向别人解释自己遇到的这件怪事,关于黑子的事情更是无从下嘴。于是他就推说和黑子回来的路上遇见了雪山里的黑熊,黑子不幸遇难,自己被咬了一口却侥幸逃生。军队的人一看他那伤口,也没人去怀疑,至于他丢枪之类的事情更是没人理会了,在这地方遇上了熊还能逃掉一条命已经是万幸了,也不能要求那么多。可是只有张老头一个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是乎,张老头受了重伤,已经不适合在这里继续守边,或者说他已经不能再在任何地方服役了,毕竟他左臂已经废了。于是就在两三个月之后,来了后勤的马队送补给。张老头就跟着马队下了山,回到了新疆的哈密,后来又辗转的去了兰州,被授了一枚勋章之后,光荣的退伍回了家乡。对于村子里的人,他还是一样的故事,被狗熊袭击,黑子死,他受伤。虽然家里人看见了伤口也有所疑问,但也没人说出口,毕竟兵荒马乱在外漂泊那么多年,能活着回来就好。
张老头这个时候故事算是都讲完了,他带着几分期待得看着家里的老头子,希望他能给出一个行得通的解释,来让自己这么多年以来饱受折磨的内心得到一丝慰藉。
家里的老头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合理的解释,只是没有什么涵义的安慰了他几句,又找了自己都不信的理由强拉硬扯的揭示了一番。张老头显然也不满意老头子给他的解释,但也别无他法。后面的事情就是马王堆顺利挖掘完毕,所有找来的盗墓贼又都被送回了原监狱。老头子因为这事算是有立功表现,被减了刑,又在里面呆了几年就被释放,让他回了原籍。至于姓张的那个秃老头,老头子是再也没有见过,也不知道他家祖传的那手听瓮的绝技是否就此失了传。而家里人在托道上的人打听过这个秃老头,只知道他也活着被放了出去,但那之后也没人有他的任何消息了。
关于张老头的哪儿故事,后来家里的几个老头子凑在一起,才勉强的得到了一个说得通的解释。这个事情要从那个山洞说起,四川话里把平日里闲得无聊一群人凑在一起聊天扯淡,叫做摆龙门阵。而在术学上,也有龙门阵这样东西,他自然不会是闲人的消遣,而是一种有着障眼法那类术法的法阵。这类法阵的用法和施法摆阵有着各种不同的类别,可以说每家都有自己的小法门。但是龙门阵在历史上却一直有一个未曾改变的用处,一个法阵能用障眼法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别人轻易发觉,这能干什么呢?如果你有一个宝藏是不是用龙门阵来打个掩护会是个很不错选择?所以为什么那么山洞平日没人发现,只怕这个山洞就在张老头他们这些历代的守边将士走过无数次的翻山小道某处的不远之地,只是因为这个法阵的原因一直没人发觉。但是不凑巧的是张老头和黑子遇上了暴风雪,没头苍蝇的他们一头扎进了这个法阵之中,又有风雪的原因,坏了这个阵的法术或者所敬仙位,使得他们发现又进入了这个山洞。当然他们不是第一个有这种运气的人,不然山洞里不会还有一个清兵的尸体。由此可见,如果真的存在这个宝藏的话,那么最起码这宝藏是在晚清左宗棠时代之前的。至于为什么这个清兵会中毒,家里的老人们推测也许这个清兵是有备而来,不是像张老头他们那样误打误撞才进来的。而且只怕这个清兵也不是自己前来的,而是一群人一起进的山洞。因为一个人自己不可能会给自己下毒,这样毒发神速的毒药也不会是他在外面中毒,带毒进入了山洞后才毒发身亡,所以只能是他在进入山洞之后遭到了旁人的毒手,大意中了道。根据毒箭木这种毒药的尊贵地位,只怕那个被毒死的清兵和毒杀他的人都不会是小人物,你要杀一个街头杀猪屠狗之辈,砒霜就足够了,只有有身份的人才配得上见血封喉这类毒药。可是浑身没有伤口又能怎么下毒?家里的老头子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这样的事情江湖上很多,你要是感冒发烧,嗓子发炎,或者有了头屑,头皮受了伤,把这类毒药混入食物或者发油里,就不怕毒不死人,所以没有伤口也能中毒不是什么很神奇的事情,只是在于下毒的手段是否高明。至于宝藏是否就在那个山洞里,没人知道,那些人为什么杀了那个清兵,杀了人之后他们又去了哪里也没人能推测得出来。要说张老头其实并没有完全勘察清楚那个山洞,山洞里是否还有别的小支路谁也不能断定。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你在外面能摆个龙门阵,百年都没人能破,这样的高人在山洞里再动点小手脚,想藏点什么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那个被毒死的清兵一定也是个懂些玄术的奇人,也许就在他发现自己中毒的时候已经假死,骗过了其他人。要知道见血封喉并不是抹在刀上砍了他一刀,要真是混在食物里让嗓子发炎的他吃进肚子,毒发的时间是很难判断的。家里的老头子猜测说,也许是那些人以为这个清兵已经死了,就在山洞里找到了被藏起来的宝藏入口,那个清兵在所有人进去之后,爬起来,用尽身体最后一点力量,找到了整个法阵的阵眼,用自己的牛皮甲和铁枪,做了一面幡,也许还用自己的血在牛皮甲上画了什么血符,可惜洞里当时太黑,张老头没发觉。总之正是这面幡,把那些进入宝库的人困在了里面,再也没能出来,那清兵也算报了大仇,死而瞑目了。然后几十年之后,张老头和黑子又闯进了山洞里,打破了所有的平衡。
然后就是张老头他们遇见的那一系列怪事了。先说说黑子的怪异举动,没人怀疑他十分是被附身了,只是是什么东西付了他的身的问题。从他那一连串的举动里,家里的老头子都说上身的不会是个人,也许听上去很怪,那我换一种说法,就是这个东西曾经活着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古代很多坟墓里用来守陵的都不是那些用来殉葬的活人,而是虎豹蛇蚁之类的野物,甚至有些坟子里用了蔓藤植物和菌类来守墓,这都不是什么新闻,家里人也都碰见过。所以按照黑子的行为方式,家里人都觉得那个东西估计就是东南亚的猿猴或者非洲狒狒那类的凶猛的灵长类生物。这类东西的好处在于有点类人的智商,但没有人类那些花花肠子,比较容易控制。而且动物的灵魄也远比人类的容易驯服,攻击起入侵者来也更加凶残和血腥。很多帝王的陵墓都用过,这如果真是个宝藏或者陵墓,能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修建出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这人力物力和财力肯定也不是一个乡下土财主能做到的,要真是个王侯将相,能弄这么个野物到昆仑山上也自然没什么太大的困难。讨论到这里,家里的老头子突然又觉得这是一个什么大人物的陵墓,昆仑山总所周知是中华的龙脉之源,要真是找到了一条地脉,把坟墓葬在这里,那岂不是自己的后人都得飞黄腾达到天上去了。
讨论来,讨论去,老头子都觉得那个清兵一定是找那些凶人报仇去了,也许是黑子比较命弱,或者单纯的倒霉,被那个清兵选上了,于是在张老头睡着了之后,黑子受控放出清兵的尸体,清兵又把黑子裹进毯子,之所以会这样老头子们想破了头也没想出为什么,一切都是推断,也许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猜错了。然后就是清兵去复仇,失了魂魄的黑子被那个守陵的野物附了身。但是老头子们一致认为,黑子当时还是有一点神智的,不然清兵为什么要绑住他的手脚呢?也幸亏是被绑了手脚,不然张老头当时一掀开行军毯,没有束缚的黑子一跃而起,无论他咬到了张老头那个部位,张老头哪里还有什么继续活命的道理。而且守陵灵这类东西,范围性很强,只会攻击一定范围内的活物,也许这个阴灵只是被囚禁在内室,张老头他们拔掉了幡子才把他放了出来,也许百年前他也早把那些入了内室的寻宝者给杀了个干净了,压根不用拿清兵再在阵眼上做手脚困住那些仇人。所以张老头出了洞口那东西也就没有再继续追赶,正是因为他已经出了这守陵灵的护卫区域。
故事到了这里已经接近尾声,唯一的后续就是家里人曾经对这个地方的那处山洞很感兴趣,万一真是什么宝藏呢,金钱对任何人来讲,都是有很大诱惑力的。无奈现在已经不是军阀混战的年代了,那地方现在也算是军事禁区,没有军队的允许,没人能靠近那地方,家里人也就只能想想而已,其余旁的算盘也皆作罢。不过关于这个赛拉图哨所,我倒是有点别的资料,据说央视曾经做过报道,也采访过当事人,估计这事不会是假:
上世纪1950 年3月,解放军一个先遣连来到赛图拉,仍然在这里守防的国民党部队官兵埋怨说,为什么都三年了才来换防?还换装了?这些在山上与世隔绝的这些边防军人不曾想道,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国民党已经逃到了台湾,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支来接防的军队是新中国的人民解放军。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这些士兵秉承军人职责,坚守在这高海拔寂静的哨所里,为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我觉得无论这些军人的党派是什么,他们都应该是我们这些后辈应当尊重的一批人,他们和那些人民英雄纪念碑所纪念的红色战士们,一样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当然这些军人也包括左宗棠麾下那些入疆平叛的满清士兵。
直到现在赛拉图哨所附近的山区里,还是经常发现一些旧时的士兵的遗体。一位多次上新藏线的老军人就曾回忆道,曾在赛图拉遗址重新掩埋过一名因恶劣气候裸露出地面,身着国民党军服的木乃伊。同为军人,履行的都是国家职责,在掩埋前者的同时,后者还是默默地举起右手,为这个半个世纪前的他党军人,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故事over,谢谢诸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