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嬷嬷来讲几个关于“朋友”的故事。。。

我特别烦写点什么东西,就开始卖淘宝推销赚钱的,我自己从来不做但管不着别人。最近有四五个友邻,豆油或者微博私信里告诉我,有人转故事去天涯,然后装成自己写的,现在开始推销淘宝卖护身符之类的东西,感觉是旧事重温了是不是?诸位有天涯账号的看见了就上去说一声,他愿意当作者就去当,但别让无知的小盆友们上当了。我相信这个贴子里多年洗礼过孩子,绝对不会犯傻去信这种淘宝贩子的。作为感谢,周末我把乌老太更完好了。。。
张六爷对汪三哥解释道,按照杨麻子的话,那个山沟里确实很有可能就是白莲教的藏宝之地,只是地方有点不对劲,先不说杨麻子在里面遇见的毒雾和迷魂阵,就单说那里面安静地连蝉鸣都听不到,就能知道那里十之八九是一块古书上所说的“死地”。死地的成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气候过于恶劣,导致得当地寸草不生。也有因为矿场纸坊油坊之类的,排污去河流下游,让下游沿岸植不能存活。但最少见的是那些人迹罕至之地,由于一些带有毒气的植物或者矿物,从而造成了当大部分生物没有办法生存的特殊环境。很明显前面几种首先直接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动物的饮水等方面也会遭到影响。而后面那种情况,对植物的影响少之又少,但对于其他动物却是致命的。莫说毒气,山里面哪里蜗居着一条带毒的蟒蛇,方圆几百米都不会有其他动物活动,一般的瘴气也能让几里之内的连只蝇虫都不能飞过,而所有的动物时间一久也就有了感知,会对这种地方远远避开,敬而远之。张六爷说,杨麻子去过的那个死地要远远不同于之前他所说的那些,因为谁都知道气体是不可能有生命更不会有意识的,但是杨麻子所说的,那团雾气似乎一开始就追着他一样,时而停时而动,他走到哪里那雾气就跟在他后面,步步逼近。一般人要是这样说,张六爷一准会觉得那人脑子疯了,被那瘴气给吓傻了,可是对于杨麻子这种胆大心细,在江湖上闯荡了几十年的人来说,张六爷是毫无怀疑的全盘相信杨麻子的话,也不认为他的遭遇掺杂了半点杨麻子自己大脑的演绎。于是乎,这就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一团古怪的气体到底是怎么样能有生命体才能具备的独立意识呢?
汪老三听到这里,也道,死地的事情我是知道的,当时杨麻子说那边没有什么活物的活动,我就猜到了那山里面是一块死地,只是他那雾确实让人摸不到头绪,就和六爷你说的那样,什么毒气瘴气,这么多年咱都遇见过几次了,不是什么新鲜事,可是这能追着人到处跑的咱可都是第一次见。这个鬼雾实在是太古怪了。
张六爷这时一笑,道,说怪也不怪,只是我们一开始把这事想多了。雾气怎么可能会有意识呢?可是如果这个雾它本来就是活的呢?
汪老三一愣,道,雾怎么可能会是活的?
张六爷道,雾确实不可能会是活的,可谁又说了杨麻子那晚上遇见的就真的是什么所谓的鬼雾?他那天夜里黑灯瞎火的,为了取暖和躲避野兽,升了一团篝火,可是他也说了,那片林子茂盛的有些异常,白天连阳光似乎都照射不进去,到了晚上杨麻子借着一团篝火在这种茂密的野林子里又能看多远呢?再说,你我都知道,杨麻子常年在地底下做活,眼睛早就被煤油灯给熏坏了,大白天他那双老鼠眼都看不清几丈外的景物,这要是放在晚上,他又能看清多远的地方?
汪老三细细一想张六爷的话,也觉得六爷的话全然在理,杨麻子也许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看见的是什么,人往往只相信自己的第一眼的感觉,过于盲从与自己的直觉,反而是旁观者们才会看到其中的怪异之处。
张六爷又道,杨麻子之前在林子里到处逃避那雾气的追赶,要不是误打误撞用那山谷的回音定位找到出路,就怕他到死也跑不出去那片林子,是什么障眼阵法我们先不去议论,我只是要说一点,那雾气怎么可能一直在杨麻子的身后呢?要知道他在逃避的时候定然会走回头路的,而雾气也是从林子深处向外慢慢散出去的,但要是这样杨麻子往后面跑的时候岂不是迎面就撞上那雾呢?怎么可能那怪雾一直跟在他身后?
汪老三被张六爷这样一说,瞬间想通了其中的关节所在,原来那雾气当真是活物,只是不是一只活物,而是一群活物所构成的。在一处死地却有一群活物?那就爬这些活物就是造成那片林子成为死地的原因所在。
汪老三直接就问道,六爷,你是不是已经知道那群东西是什么鬼东西了?快别卖关子了。
张六爷笑道,其实也不稀奇,荒年的时候闹虫灾,河南山东的蝗虫群飞起来的遮天蔽日的,都看不见太阳。这要是晚上看不清了,也会觉得那是一团怪雾吧。可是蝗虫这东西晚上不活动,更不会去深山老林子里,所以杨麻子遇见的的应该是夜里面才活动的东西,不然他大白天的时候就已经遭袭了。
汪老三道,夜里面活动的应该是蚊虫和飞蛾之类,不知道杨麻子遇见的是哪一种?
张六爷道,飞蛾趋光,不会追着杨麻子不放,只会围着杨麻子那堆火折腾。杨麻子遇见的应该就是蚊虫之类的东西,野林子里的蚊子比咱们家里夏天遇见的能大不少,几万只一起飞起来,夜色远远看过去自然就和一团雾气毫无二致,杨麻子又说他自己还听到了风声和一些怪声,应该就是那些蚊虫煽动翅膀的声音,在林子过于安静,猛一听就以为是起了风。而那些怪声音想来就是蚊子太多,飞的时候撞在了一起或者撞到了近处的树叶之类,才发出来的“哒哒”的声音,可是一只蚊子撞上树叶木枝就能发出这般声响,你猜猜这些蚊子会有多大个?
汪老三这时才明白过来,赵老四出现的用意。要是他真的能有这呼风唤雨的本事,阳光照不进林子,那雨水总是可以透进去的,只要有雨水淋下来,没有什么蚊虫就能在这种环境下飞起来的。可是赵老四这人的祈雨能耐放在一旁先不去说,单说这人汪老三就不怎么放心,张六爷和他也不是怎么熟识,多半是慕名的才寻了他来。这么一大笔的富贵,面对几百上千万两的白银,难保这赵老四会不会节外生枝,闹出什么幺蛾子来。但是张六爷让他宽心,说赵老四这人他虽然也不怎么知心,可是此人在外的名声向来不坏,再者这人和两人并不是完全一个圈子里讨生活混的,本事有那么一点两点,可拳脚上却全然不会是他们的对手,更何况,他们两个人手里还有枪呢。
汪老三的意思却是,这事不妨可以拖上一拖,蚊虫总不会在冬日里出现,他们可以将此事暂时一放,待到冬天再动手。但张六爷却觉得夜长梦多,而且白莲教在这个地方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夏天有蚊虫,谁知道在冬季那林子里有什么在等着他们?而且那个林子走起来少说需要三四个时辰,他们也不可能只在白天到那里面去找银库的所在,到了入夜就退出林子。现在他们知道这个野林子里有蚊虫,还算是有了准备,要是换个时候反而就会被弄个措手不及了。
听了张六爷的话,汪老三也觉得他说的在理,有了提防自然是好的,而且夜长梦多,杨麻子的死讯早晚会传出去,要是有心人再暗地里查上一翻,怕这事真的会再生出些许变故,别的不消说,只要他们找到送杨麻子过来的那几个猎户,巴山这地方怕就不会消消停停得等着他们再来打探了。
两个人又是一番商量,汪老三也从张六爷口里得知了杨麻子的正确死因,既然都知道不是什么毒雾了自然也不会是吸入毒气引起来,张六爷说曾看见杨麻子的尸体上有一处红肿,已经溃烂流脓,那处伤口的形状如同是一个小洞,那处伤口的位置是在杨麻子的左臂,只是因为他当时逃跑时身上很多地方都被擦破了皮肉,后来毒发的时候,所有的伤口都向外溃烂流脓,一些好的地方也都有了浮肿不少关节处也都冒出来创口。所以当时看见这伤口的时候张六爷并没有多想,事后才觉得那伤口的形状有一些异常,现在相对照自己的想法,越发觉得那处伤口怕真的是杨麻子被那林子里的蚊子给叮咬出来的。汪老三也记得杨麻子手臂上的那处伤,如今被张六爷这样一说,心里面自然是信了十之八九,但是他却有一点不甚明了,那就是杨麻子曾说自己露在外面的皮肤,如同被火苗子燎过一样疼痛难忍,这些蚊虫再厉害也不可能做到这点。
汪老三把自己的疑虑一说,张六爷听了点了点,说道,我也曾查看过杨麻子的尸体,虽然过去了很多天,但他身上还是留着不少的痕迹。这群蚊虫自然是造成了他的死因,但却不是唯一的原因。杨麻子的轻身功夫我们都见识过,但是蚊虫能飞多快你知道么?
汪老三一听,自然对此毫无主意,蚊子一分钟能飞多远这种事情他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
张六爷道,疾超迅马。汪老三一听,瞬间明白了,那杨麻子平地上再快也跑不过马匹,更不消说是在在密林之中。而那群蚊虫为何只跟在他身后呢?要是张六爷没有说错,只需弹指一瞬,那群蚊虫就能将杨麻子包围其中,完全不用再追着他满林子里乱转了。可是杨麻子身上却只有一处叮咬的痕迹,这是怎么一回事?
张六爷又说,你知道我这半辈子都是剃阴头的,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给活人剃过头的。刀镊行里那些老活儿我全都会,什么跳三刀,哪吒探海,关公拖刀的,我做得比我师爷还要好,但是你要知道,我们这行有个绝活儿叫“出魂儿”,那活儿你不做个十年八年的你是不会掌握得到其中的诀窍。
出魂儿汪老三自然是知道的,但他却从来没胆子去尝试过。而张六爷说的其他跳三刀之类的,他更是无比熟悉了,不仅仅是熟悉,他也都在外面让人做过。以前剃头匠的工作范畴不仅仅是给人修剪头发那么简单,还包括了很多其他的相关的服务,比如掏耳洞,按摩,修眉之类。可是真正的好手艺的剃头匠,在做所有活儿的时候,都是要用自己手中的剃刀,就连给顾客所做的颈背按摩也不列外。跳三刀就是说剃头师傅用刀背在客人的后颈到腰椎的,速度的起落三次,每次都点在穴位之上,此谓之“三刀”。然后拖着刀柄由下向上,迅速划过,直到后脑为止。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决不能拖泥带水,被“跳三刀”的客人顿时就会有一股子神清气爽的感受,浑身一阵酸麻,有一些还会大声的打几个喷嚏,师傅们说,这是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的表现。而哪吒探海和关公拖刀也差不多算是手艺活,前者是用细尖锋利的刮刀去掏耳洞,取出污物顺便剃干净耳毛;后者是用刀片在后背轻划,紧贴肌肤,但不破皮,上下几个来回,让客人神经高度紧张,头皮发麻,等到彻底放松下来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也让很多人乐此不疲。
但是出魂儿却全然不同,手艺再好的师傅也不会用刀去帮你出魂,因为出魂要动的地方是你后颈左右两边的动脉,那个人会让人用刀碰自己的那个地方?更何况是汪老三这种江湖人。剃头匠弄出魂的时候,都是用两个拇指,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狠狠按住客人的两条动脉,先松后紧,几个往返,造成客人暂时性的脑供血不足,已达到轻微而短暂的昏厥,彻底放松掉客人的全身各处部位,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昏睡过去。这时剃头师傅趁机稍作休息或者清理一下碎发,给客人做个修面之类,等上一小会儿再唤醒顾客。你可不要小看这么一小会儿的休息时间,经过出魂儿过去的客人的精神会异常的旺盛,并且能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以前说这是因为受到了彻底的休息,让自己的魂魄暂时走出肉体,魂魄和肉身没有牵扯,这样休息短短一瞬,却远强与你在家中床上一夜。如今的科学上说这是因为深度休眠之类的原因,我也记不清了,可是有一点我们大家都会明白,每个会出魂儿的师傅的手法强弱可是有着天壤之别,客人的体质也有不同,一个手劲强一点的师傅遇上一个血气弱的,这一按下去岂不是就和电影里那样,把人弄得昏死过去了?所以做这个的人都是找自己熟悉的师傅,一来安全,二来比较信任。毕竟就算你没被弄个半死,要是一些手脚不干净的剃头匠,趁着你熟睡摸走你的钱袋逃之夭夭怎么办?汪老三这样的人就连剃头都是自己来做,实在逼不得已要找外人了,也会一直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人手里的刀片在自己头顶上起起落落。所以他怎么会让人帮他做出魂儿呢?一切也只是听过看过而已。但是他只是不知道这个时候张六爷提出魂儿是要干嘛。
果然张六爷见他不再说话,知道他不明白自己葫芦里的药是什么,就道,学打人得先学诶打,这出魂也一样。原来当年学艺的时候,张六爷经常给自己按,想摸出一点门道和感受一下自己的力度强弱,所以他也时常把自己弄晕过去,时间久了就掌握好了自己手底下的分寸,但是他也对这个昏厥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张六爷也没有细说,他只是说了一点让汪老三心中一亮,他说,人是不可能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用闭息这种方式把自己给弄晕的,再强悍的人在临界昏迷的那一瞬,因为求生的本能都会下意识的去呼吸,所以你不会听说有谁自杀用不喘气的方法把自己憋死,因为这种方式没人能够死掉,就算是昏迷也不可能。所以杨麻子当时混到在林外,也绝不会是他闭息的功夫做得太久,又被追赶体力不支的原因造成,而他们又知道那所谓的怪雾只是蚊群,并非是什么毒雾,汪老三偶尔吸入一点空气,也不会昏迷更不能致死。那他之所以晕倒在地的唯一原因就只能是自己手臂上蚊子的那一叮了,一只蚊子的毒性又怎么会这么大呢?汪老三想到了杨麻子临死前吐得那半盆污血,怎么也不肯相信他的死就仅仅是因为被蚊虫叮咬了一下而已。
张六爷继续道,杨麻子无缘无故晕倒,既然不是因为闭息,那就怕是这蚊虫的原因,而蚊虫的毒性怎么样都不可能强到让一个人五腑水肿出污血而亡,那自然毒发也和蚊子无关。这杨麻子的遭遇既和蚊虫脱离不了关系,又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听上去似乎矛盾,但只要你不被外相迷惑,你就能够找出里面的隐藏事实。张六爷显然发现了这里面的蹊跷,他觉得那些蚊子最多就是让入林者昏迷,他们之所以能够短时间里赶上杨麻子,但却一直不靠前,只是尾随着,那是因为杨麻子之前就中了毒。蚊虫分公母,公的吸食植物的汁液,母的才嗜饮鲜血。可是母蚊对血质的要求很高,也不是什么人都吸的,所以一群人总是有几个人特别“招”蚊子,就是这个原因。一大群活人他们都要挑选进食对象,更不要说一个已经中毒的人了,他的血液里已经有了毒素,蚊子怎么会吸他的血呢?料想应该是一只蚊子在杨麻子手臂上吸过血之后,整群蚊虫都知道这个人的血喝不得,但飞虫婪性十足,又不甘心放这人轻易离开,于是就在后面紧紧跟随,知道杨麻子离开树林,到了山谷之外。那些蚊虫也必然是祖祖辈辈在密林里生活的,猛然间跑到了月光底下一照自然也就折头回去了。但那可是一块死地,没有其他的动物生存,这群蚊虫平日又靠什么来生活?更何况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些野蚊子的体积要远远大于普通的家蚊。张六爷坦言说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动物的生存能力远超于人类的想象,他们既然存在于那里,那就自然又能活下去的办法。
说到这我又得扯外传了,动物的生存能力真的是超过我们的想象的,核试验过后的土地里,蟑螂老鼠仍然活得好好地,火山岩地带,高温的地下水里能把饺子都煮爆掉,仍然有微生物能够活动。所以什么空气,水分的,适度温度重力的,对人类来说也许是不可或缺的生存条件之一,但对于其他的生物压根就是无所谓的外界条件,甚至对他们还会是致命的。所以大家的眼界都应该放得开阔一些,碳基生命体和硅基生命体就已经相差的十万八千里,更别提那些古古怪怪的其他生命种群了。
故事回到张六爷这边,张六爷说那些蚊子最多就是一个麻药的用处,也许是之前他们进食都是迷晕了其他生物,然后群起分食,吸干净食物对象的所以血液,再丢弃掉尸体任其腐烂,所以杨麻子中的剧毒一定是来自其他东西。这个东西张六爷也有所发觉,虽不敢下一句狠话肯定,但他自称有八成的把握。
张六爷在杨麻子的鞋底发现了几丝已经干枯霉烂掉的菌丝,但那种菌张六爷从来没有见过。张六爷问汪老三记得不记得杨麻子说奔跑时自己的皮肤很疼,觉得是那雾气沾到了皮肤自己有一些微量中毒。
汪老三自然记得很清楚。
张六爷一笑,说道,那么厉害的毒,都沾上了身了,杨麻子还能挺这么多天?还是那毒只能吸进体内才能让人中毒?要是那个样子,为什么站在皮肤上又会有疼感呢?张六爷这话说得相当明白,换成现在的话就是,这毒到底是外用还是内服的?
汪老三之前一直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被张六爷一说,也觉得有点奇怪,江湖上各种怪异的毒都有,自己遇见也听说过不少,连东洋的尸毒和南洋的绛他也有幸见识过,虽然都不如苗疆的蛊毒霸道,但常人遇见了基本就已经是死路一条,不能自救更不能自解了。但是杨麻子中了这种毒,依旧可以强撑了十余天,莫提他的体质虽比常人强上一些,但终归是个血肉之躯。就算这些都不讨论,但你知道白莲教怎么会让一个着了道的寻宝者活上那么久,难道就不怕那人逃出山谷向旁人泄露了此处的机密?自然是毒发的越快越好,任那人就算是猫投的胎,有九条命,也得把那九条性命尽数丢在那山谷里才比较稳妥。
汪老三坐在一旁,反复思量了许久,也找不出这事的头绪。白莲教这个藏宝的山坳里,粗略上一看,似乎和旁的藏宝地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法阵困人,护宝的猛兽袭人,加点毒草瘴气之类确保万无一失,但是细细一想,却又处处透着古怪甚至自相矛盾之处。
张六爷见汪老三这个样子,放声大笑,说道,你们这些卖小道消息的,就算江湖上有了
几分名气,但依旧是脱不了你们这行的毛病,事事都要合理,每条线索都得和其他的有所侧应,才敢把这定论说死。这世上不合规矩的事情多了去了,你想要所有的事情都按着你那套路走下来,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汪老三一听张六爷的点拨,忙拱手道,谢六爷的指点,想来这事六爷心中已有了计较,不妨说出来,莫要再卖关子了,老三我实在是想不透这其中的关键。
张六爷缓缓道,其实这事也是简单,杨麻子中的毒不是寻常的草木毒虫之毒,而是蛊毒。
汪老三听了,大为不解,问道,蛊毒虽猛,可是需要人来施毒,没有人的调养,再厉害的蛊毒也不能久存,更没有施了一处,存毒数年的道理,也说数年,怕是半个月都撑不过去。那片林子怕是几十年都没人进去过了,就算有人进去了也都是些倒霉的猎户柴夫,难道这么些年有人每隔几日就进去施毒?
张六爷道,不错,蛊毒确实不能久存,不然它这么烈的毒性,江湖上早就是蛊术的天下了,哪里还会有其他用毒大家的位置,但是那个山谷里确实不需要人再进去施毒了,因为那个死地自己会定期给自己施毒,根本不需要人再去了。
汪老三见张六爷一脸似笑非笑的表情,恍然大悟,是杨麻子鞋底的那些菌丝,这些林中的山菌,四五日便会长出一大片,破土绽开之时又有粉尘(大概就是菌类孢子)四散空中,而且菌类多半是夜间或者黎明时分才会出土,正是杨麻子遇袭的时候。这么说,那些粉尘是带着毒的?难怪杨麻子说外漏的皮肤疼痛难忍,衣服包裹的地方却不碍事,原先还以为是那些蚊虫所致,现在一想确是衣物所隔,带毒的粉末不能接触皮肤,自然不会感觉到疼痛了。
张六爷稍一点头,又补充道,而且那些山菌破土时,杨麻子一定没有有所察觉,那些粉尘不经意间已经被他吸入了体内,等到蚊虫集结成群出现时,他还误以为那才是有毒之物,屏住呼吸逃命,可是他却没有料到,他早就已经身中蛊毒了。
汪老三问道,那山菌是什么来路?我只听说过误食一些菌菇会中毒,但他粉尘能让人中毒却还是第一次听说。
张六爷道,这就是白莲教的手段了,那么多年白莲教一直在蜀地活动,历代朝廷虽然对它敲敲打打,但它在蜀滇之地的根基却从来没有被根除过,百年下来,它和这些地方的江湖世家有所关联自然不会是什么稀罕事,特别是那些用蛊的苗人,前清对苗人的统治极为残酷,汉人的境遇比苗人不知好了多少,这些苗人对朝廷自然也不会真心拥护,所以苗人和白莲教私下里沆瀣一气也不是多大的秘密,清廷自己都是知晓的。只是这种蛊毒却不是随随便便一个苗寨就能弄出来的。
正说着,张六爷突然问道,你知道苗蛊最毒的是什么?
汪老三想了想,道,蛊毒多是用毒虫炼制,甚少用到毒草。毒虫所炼制的蛊毒又远强于毒草,所以最毒的蛊毒必是毒虫之蛊。江湖里常见的就是疳蛊,癫蛊,肿蛊,飞蛊,虱蛊,但是曾听一个苗疆来的人说过,那边最毒的蛊叫金蚕。这金蚕蛊毒是十二种毒虫互相厮杀残存下来的毒虫所炼,苗人还管那条毒虫做虫灵,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张六爷道,这金蚕蛊我年轻的时候见过,那个苗人所言不虚,这毒霸道得厉害,当年十多条汉子,中毒的没一个活下来的,全都是肚腹爆裂而死,死相之惨是我平生仅见。不过要说最毒,这金蚕还算不上第一。
汪老三听了很是惊奇,这种传闻的蛊神都算不上最毒,那还有什么才能够得上第一的资格?乌老太此时也正在一旁听着,她以前在栅栏里也听南来北往的恩客们说过苗疆的蛊毒之术,但像张六爷解释的这样清楚的,她还是第一次遇见。于是好奇心一起,她主动问张六爷道,六爷,你说最厉害的毒不是金蚕蛊,可是我以前听别人说,这个金蚕在苗寨里已经是顶厉害的蛊,只有黑苗的一些寨子里人才懂怎么炼,一个蛊师一辈子也就最多炼出两三条,很多苗人自己都不信这世上还有这种虫灵所成的蛊神,可你却说这都不是最厉害的蛊,那最厉害的蛊又是什么?
张六爷用手一指汪老三,又一指吴老太,笑而不语。吴老太一头雾水,汪老三却明白了过来,难道是用人来炼制的人蛊?不是说这人蛊是传言嘛?
张六爷笑道,刚才你还觉得金蚕蛊是江湖传闻呢,怎么人蛊这种传言你却也是不信了?
原来蛊这个字最早的含义是指一种谷物久存所生的小飞虫。《左传》有载:“谷之飞,亦为蛊”、“谷久积,则变为飞蛊,名曰蛊”。但是从谷壳变成的飞虫与米糠不同,很明显,飞虫会飞,而米糠不能飞。很快这种飞虫就被巫者所用,用来下毒,可惜年代久远,具体的方式已经不可得知了。后来《十三经注疏》里就曾提道过:“以毒药药人,令人不自知者,今律谓之蛊毒”。这里所说的蛊毒,这就是苗人的蛊术原形。直到明朝时候的李时珍,游遍三山五岳,在苗疆遇到了会施蛊的山人,才知道这种古书里所提的蛊毒并非是什么怪谈,而是真实存在的。他后来在所著的《本草纲目》里也记载过:“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此即名曰蛊。” 所以我们可以得知,蛊毒此术大致就是分两种,也就是前文曾说起过的:毒草蛊和毒虫蛊。毒草蛊就是用含毒的谷类枯木之类,任其发酵腐烂,所生成的毒菌或者飞虫,利用这类东西去下蛊。而毒虫蛊就是我们在日常小说里所见的那种,让数十种毒虫相互攻击蚕食,以毒攻毒,取其最强,炼化成蛊。但是曾有传言,昔日一些苗疆的巫人还曾利用人体来喂养毒虫,或者将人体作为毒虫厮杀的器皿,这样所产生的蛊毒的毒性远远强于其他方式所炼的蛊毒。只是一来此术大大的有违天和,别说江湖上有所不齿,就连在苗人自己的寨子里也是容不下这种行径的。二者,人若是中毒,几日便死,根本来不及喂食毒虫,肌体就已经不能食用了,因为毒虫从来不食腐肉,所以必须要求是新鲜的肉尸才能当做喂食蛊虫所用。一条毒虫数年才可炼成,哪来的那么多人来喂养它呢,更何况毒虫对所食要求极高,往往味道有了一丁点的改变,他们就不愿进食,直到自己活活饿死。所以很多人用自己的血肉去喂养蛊虫,并不是什么特殊原因,而是因为只有自己身上的肉才能做到随时新鲜而味道又没有过大的变化。你要是的真的靠杀戮他人来给蛊虫供食,每个人身上的血肉从气味和口感上都有所不同,要把一条挑食的蛊虫喂养数年,这谈何容易呢?而把人体作为毒虫的角逐之所更是困难,人体又不是瓦罐陶瓮,毒虫之所以相互攻击啃食多半是出于饥饿,在罐子里除了其他毒虫根本没有可以食用之物,他们不得不残杀彼此。但你把他们放进一个人的体内,你觉得他们在吃光那人的躯体之前会有什么攻击对方的理由?人的躯体对于野狗豺狼可能需要吃上几日,但一群爬虫来食,怕也是够他们吃上几年的了。所以用人做皿来饲蛊虫,只是天方夜谭,实际上是万万行不通的。于是江湖上虽然多有人提起过这个“人蛊”,但谁也没见过,更没人炼成过,所以大多数人只是把这个当成一个传闻来听,很少有人会当真。
可是张六爷这次却说自己有十足的把握确定那山谷里用的就是人蛊,那些古怪的菌丝定然是之前白莲教和苗人在人身上炼出来的。只是这种蛊没有多大的用处,只能在夜间才能随着菌丝破土四散空中施毒,换了时间换了地点,这种毒却是毫无用处。此毒随着毒菌而生,而这种毒菌却靠着人尸才能生长。最独特之处是这种毒菌粉尘被人吸入体内,就会自行生长,但人却早就中毒身死,整个躯体就是一个带毒的大器皿,故而毒菌吸食养分生长,无形中就会摄取毒素,所以这种毒菌就算隔得时间久了,身上的蛊毒毒性有所退化,但只要有人误入山谷中毒身死在谷中,寄生于他的毒菌就又会带满蛊毒,一次接一次的循环下去。如此说起来,这种人蛊虽然使用不甚方便,但却成了守宝镇墓的好工具,所以一些古墓里可以遇上类似的生物,倒是这种藏宝的地方却是第一次见。
张六爷又道,中了蛊毒的人经常会莫名的看到一些幻光或是听到幻音,其实都是中毒之后影响到了神智,所以杨麻子口中所言的怪雾,就算是却有其事,但也不会像他描述的那般诡异。倒是这人蛊之毒却让张六爷明白了一些之前百般不解的事情,为什么蚊虫不直接一拥而上吸尽杨麻子的鲜血,而任由他四下逃跑,刚开始张六爷确实是把这事想得过于复杂了,虫毕竟是虫,哪里来的那种智商去跟踪中毒之人,又有那种耐心待他倒下才去饮食?如今事情却一目了然,产生蛊毒的毒菌想要成长,一具存活着的人肉躯体,自然比一具死掉的人尸要好,所以那群蚊虫从一开始就没有被设计用来作为杀人的工具,只是让已经中了蛊毒的人全身麻痹,乖乖的躺在那边给毒菌生长做一个合格的温床。只是没想到杨麻子练过闭气的功夫,反应又快,蛊毒没吸入多少,又及时发现了蚊虫来袭,结果暂时逃了一条性命,可是也撑不了几天,毒菌在他体内五脏六腑已经开始生长,但终究是吸入的不多,杨麻子自身也始终保持着清醒,蛊毒的毒菌又被人体自身的异物排斥能力所消融,最终虽然没能破体而出。但杨麻子的体内却已经被蛊毒给搞得一塌糊涂了,所以当杨麻子临死的时候,那一口口的污血都是被毒菌所致。
乌老太听着张六爷和汪老三又是低声商量了小半个时辰,才让她去把那赵老四找来。而乌老太这时也听张六爷解释了他坚持找赵老四来的缘由,一是为了趋避蚊虫,二来,若是天降着雨,菌菇之类的是不会出土的,就算出土,他们自身的粉尘被雨水打湿,根本不能散到空中,万没有被人吸入体内中毒的危险。赵老四来了之后,张六爷把目前他和汪老三推断出来的事情掐头去尾和他说了个明白,赵老四表示一切都听张六爷的,只是他那个求雨的手段需要去那山谷四周转一下,看看天时和四周的卦位。原来蒙人砟答雩祀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随手一挥,乌云满天,再一招手,大雨瓢泼而至。他们雩祀的巫人每次祈雨都要提前私下里做好准备,毕竟这种向天借雨的事情不是可以肆意为之的,命中只有天数,有些师傅也许修行了一辈子也就能下那么一场雨,而对于天道来讲,雨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空气的湿度和天空云层的状况,都需要求雨师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判断降雨的概率,然后再选好时辰施法,才能确保雩祀的成功。对于降雨的持续时间和降雨量,那却是五分看天,五分看命了。
就在众人商讨好此行的所有细节之后,第二天四人就同行奔往大巴山,按照杨麻子留下来的地图,没几日几人就摸到了那条山谷的谷口。赵老四立刻在那山谷外四处转悠了起来,还爬了附件的另外几个山头,直到傍晚才回来。张六爷问他情况探查得怎么样,赵老四笑着回答,说是运气不错,明天晚上月半的时候就可以雩祀祈雨,估计下个一两个时辰是不成问题的。而先行入谷探路的汪老三也返回了驻地,说他也发现了杨麻子之前留下来的路标痕迹,树枝上的布条和树干上用刀弄出来的划痕全都清晰可见,杨麻子之前好几个时辰在谷里探路才寻出一条入谷的小道,他们有了这些标记,不用两三个时辰就能进到山谷的内部,也就是杨麻子遇袭的那处地方。张六爷掐指算了算,定下了几人入谷的时刻,吴老太也被要求跟着众人一起行动,张六爷说多个人手总是好的,可是吴老太自己心里明白,那是赵老四和张六爷对汪老三防着一手,怕把乌老太自己留在外面做手脚。汪老三对这事也早有所料,乌老太也没什么异议,于是几个人便各自准备自己入谷要带的东西了。山谷外的几人驻地里的东西多又杂,不能每样都背在身上入谷,你从山外背到巴山那是小事也轻松,但你要背着这些东西在谷里做活儿拼命的却大为的不便,谁都知道轻装的好处,很多时候生死就是你行动的快慢一刹那,你要是背着百来斤的行囊怎么会快得起来呢?乌老太由于不需要做什么,所以她身上所带的都是一些食物和饮水,张六爷的意思是谷内的一切事物能不碰就不碰,谷里的野果水潭,更是不能当成给养补充,一切的吃食只能用他们从谷外带来的。而汪老三他们三个人,所带的东西都撑不了许多,都是一些绳索火烛药品和必要的防身武器。
到了第二天夜半,月亮刚刚升到空中最高处时,一直闭目养神的赵老四猛然跳了起来,道,时辰到了,咱们走。之前赵老四已经独自一个人去施了雩祀的法术,虽然乌老太对着蒙人祈雨很是好奇,但她却也知道江湖上的忌讳,张六爷和汪老三自然也不会跟着去看那赵老四求雨是怎么样一个手段。赵老四回来之后只是告诉他们这事成了,估计这雨下一个半时辰,算时间雨停的时候刚好天亮,那样他们就有差不多三个时辰去寻那宝藏,到了第二日的正午,无论如何他们都要沿着原路出谷,不然只恐他们又要在那山谷里呆上一个晚上,可是这次没了赵老四施法求来的大雨,他们几个人将会遇到什么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一见赵老四已经动了起来,乌老太几个人也紧跟着他一头扎进了那谷中的密林里,之前虽然杨麻子说了谷里没有什么猛兽,又是一个死地,但江湖行事,万事小心总是不会出错的,赵老四三个人隐隐的组成一个三角小阵,把乌老太护在正中,又沿着杨麻子之前留下来的标记,一步一步的探进了山谷的深处。乌老太几个人之间也不敢说太多话,只是低头赶路,不知什么时候起,林中渐渐开始起了风,赵老四低语一声,马上雨水就要下来了,算路程杨麻子遭难的地方就在这附近,大家留神。
听了赵老四的话,张六爷和汪老三都要怀里的枪掏了出来,顶上了火儿,虽知真要遇上杨麻子遇到的那些东西,这枪压根派不上什么用场,可是终归是能让心安一些。而汪老三也向着乌老太靠近了几步,一语不发的把她的手牢牢得握在了手中。
果不其然,一炷香不到,大雨倾盆,张六爷等人拿出提前备好的雨披穿戴好,加紧了赶路的脚程。没几步,汪老三就在一棵树下发现了一团黑迹,他蹲在用手一摸,发现是木炭和草木灰的残烬。张六爷一看,说那十有八九就是杨麻子那日留下的篝火。一听说杨麻子口中的那怪雾和张六爷猜测的毒菌就在这一附近,乌老太心里也不由的紧张了起来。但她一见汪老三在身旁寸步不离的,也渐渐放下了心来。
好在张六爷的法子甚是好用,一行人越过了杨麻子那日露宿的地面,又超前走了好几百米,也没遇见什么古怪。只是由于没了杨麻子的路标,明显几个人前进的速度慢了下来。张六爷这时边走边道,我就知道一开始自己想岔了,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蚊虫,还一个个和长了人脑袋一样,知道追击合围的,肯定是中了蛊毒,杨麻子他自己神智不清,把普通的蚊虫当成这鬼林子山神的鬼将了。那么大个的蚊子怕是都能比家雀大了……乌老太一直听着那张六爷一个人在嘟嘟囔囔,不由觉得心里好笑,汪老三和赵老四也不是笑着附和几句,一时间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雨这时越来越大,林中又没有什么现成的道路,只是靠几个人挥着开山刀自行开道,四个人三把刀,唯一的一个油布火把在乌老太手中,大家又怕雨水熄灭了火把,又让乌老太支了一把伞盖在那火把的上方。四周黑漆漆的一片,乌老太一言不发的听着三个男人相互之间的调侃,渐渐也把笑容挂上了嘴角。就在这时,赵老四那个方向突然有人低声哀嚎了一声,吴老太迅速将火把的光亮照向那边,刚好看见一个人影一头栽了下去,不用问那一定就是赵老四了。
乌老太还没来得及出声提醒,汪老三就一步窜了过去,那张六爷紧随其后,闪烁火光中,乌老太看见张六爷手中已经握上了一柄闪着寒光的匕首,而另一只手上一把短枪也被揣了出来。这时汪老三也喊了一嗓子,让她往后避一避。转瞬间事情突发,乌老太刚刚才放松下来的心情,又一下子被提到了胸口。就在她手忙脚乱的躲在一棵树后,才隐约听到赵老四一头栽倒的地方传来了言语的声音,但是说的是什么她却什么也听不清,就在乌老太侧着身子仔细辨听到底是谁在说话的时候,冷不丁的一只手搭在了她的肩膀上。
顿时乌老太花容失色,高声尖叫了起来。一嗓子声音还没落下,张六爷就突然从一棵树后闪了出来,一步跃到乌老太的跟前,高声问道,你这边又怎么了?乌老太战战兢兢地的指着身后,道,刚才有人搭了我的肩膀。
张六爷闻声一愣,此时乌老太身后却传来了汪老三的声音,莫怕,是我。乌老太转身一看,这才发现原来刚才搭她肩膀的人是她的汪三哥。就在乌老太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时,赵老四也一瘸一拐地从张六爷身后跟了过来,边走还边道,这黑不溜秋的你们两口子是搞哪一出?刚才你那一嗓子差点没把赵爷我吓死。
原来赵老四刚才探路时,一不留神被脚下的杂木给绊了一跤,他在江湖上混的,手底下自然也是有功夫的,所以他在身子失去重心的那一瞬,就用另外一只脚的脚背勾住了那根木头,原本以为可以缓住自己下落的身子,可没成想那根木头却是一根糟透的烂木,被赵老四双脚用力一夹之下,竟然立刻裂成了碎渣。赵老四力没借上,只能听由天命,惊呼一声,一头栽了下去。这才有了刚才乌老太看见的那一幕。等到汪老三和张六爷赶到他身边时,发现他只不过是绊了一跤,都放下心来。汪老三立刻舍了他们两人,自己去寻乌老太,怕她不知发生了什么,给吓出个好歹来。等到他好不容易在一棵树后发现乌老太时,就顺手就搭住了她的肩膀,结果话都没说,乌老太却被吓得叫了起来。
几个人把各自的情况相互一说,这才都明白原来刚才大家只是搞了一场乌龙,自己吓自己,好在没真出什么事情。只是赵老四摔倒了腿,走路有点不太顺便。赵老四满心的怨气,跟着其他人一起走到自己刚才摔倒的地方,对着绊倒他的那根烂木头就是一脚,这一脚下去力道不是很大,但是那根海碗粗细的断木竟然被他一踹之下断成了两段。这下子连乌老太也都看出来这木头有些不寻常了,赵老四也是自言自语道,刚才我双脚一夹它就碎成了渣,现在一踹就成了两截,这木头有些不太对劲啊。
汪老三也道,什么木头能糟成这样,这又不是烂泥塘。
张六爷走到跟前,蹲下细细观察了一会儿,突然放声大笑了起来,边笑边道,这木头是中空的,它就外面一圈是木头,里面是空的。
乌老太不知道张六爷为什么会被一根中空的木头高兴成这个样子,她满心不解的望向汪老三,却发现汪老三此时也是满脸的喜悦,就连腿上受了伤的赵老四也乐得笑出声来。
张六爷见乌老太如此不解,忙对她解释道,妹子,这木头不是普通的木头,它是银鞘子,是运银子用的!
古时候运银基本分为官银和私银。官银自然是有官府来负责运输,水浒里杨志押解生辰纲那算是半官方的,毕竟是给领导送礼,不好过于张扬大张旗鼓。可是连这种送礼跑官的钱都动用了官府和军队,那些官府正经八百向朝廷上缴的赋税,自然更是会由军队寸步不离得保障其安全了。虽然演义小说里,朝廷的税款动不动就被强人山贼们打劫,可是实际上这种事情历史上是很少发生的。随随便便一个千人的步军营,再配上几十骑搭弓射箭的轻骑,真的不是农民落草的山寇可以对抗的。你看陈胜吴广起义几百农民大败官军几千的,以为冷兵器时代军人和百姓之间的武力差异也就不过如此。但是你要知道我国在宋朝军户成立之前,是压根几乎没有什么所谓的职业军人的,朝廷打仗时都不过是临时拉起来一支由种地打铁的农民组成的军队,虽然这些农民在农闲时也受过一些军事训练,但他们上了战场其实比常人强不上多少。所谓历朝的百战精锐那可真的是一场场战斗残活下来的士兵,靠着经验和鲜血才形成的。可是一但战事平息,这些士兵就又被送回原籍继续种地去了。所以中国历史上,经常发生以少胜多的战役,除了杰出的指挥员的运筹帷幄,很多其实都是因为双方士兵的作战素养差异而造成的。很多朝代的所谓强军,比如三国时期,只是因为战争持续时间过长,从农院田舍处征来的士兵一直没有机会返回家乡继续种地而已,并非是官家的练兵方式有了什么职业化的改变。所以中国唐宋之后的改朝换代,大都是军事政变或者军阀反叛,很少有农民起义推翻政府的,究其原因就是军队已经职业化,普通百姓上了战场,就算武器在手,也远非朝天军队的对手。有点扯远了,我们回到故事。官银由于种种原因不太好劫,故而广大的响马强盗们便把主要的目标锁定在了私银身上。说到了私银,这里就离不开钱庄和镖局。由于银票的出现,百姓遭劫的危险已经被大大的降低,几张银票自然是比一箱子沉甸甸的的白银要安全的多。但是这种风险就自然而然的被钱庄所承担了下来,虽然钱庄甚少需要转移钱款,但有的时候某地的现银周转不开,还是需要从别处调拨银钱的。这个时候钱庄就需要把风险外包出去,于是镖局就应运而生。如今很多电视小说里,把镖局描述成什么大镖头,小镖头,出行有掌旗,车夫,马车上一箱箱的金银垒得整整齐齐,还有趟子手高喊镖局名号,让外人回避,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可是实际上如果哪家镖局真的如此行事,恐怕它连一笔生意都完成不了。如此张扬行事,不抢你又去抢谁呢?所以那时候镖局走的都是暗镖,明镖都是掩人耳目或者有官府配合的。而暗镖的方式就是五花八门了,有装成送葬队伍,把银子装在棺材里的,这叫走阴头;也有装成送亲的,把钱藏新娘子屁股底下的轿子夹壁里的,这叫喜莲子。还有行夜钵,穿花衣,遛骡子等等方式。
而张六爷所说的银鞘子就是昔年镖局走暗标常用的一个手段。所谓的银鞘子就是一根中空的原木料,外表弄得和平常的木料没有什么不同,但里面装得却是白花花的白银。然后这几根装着白银的木料,混在一大堆正常木料里,镖局装成运木料的车队把这批木料送往目的地。很多时候这些银鞘子真的就混在大批木料中,由真正运输木料的船队车队装上自己的货队的运输工具上,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又几十万甚至百万的真金白银就藏在自己输送的木头中。而镖局一早就混进货队的人就在暗地里,一步不离的守着那几根做好记号的木料,直到它达到目的地为止。
你们说,这个时候张六爷他们竟然在这里发现了银鞘子,那说明了什么?自然是白莲教的人也有样学样的,和镖局走镖一样,把白银藏在木料中由外面运进了山谷里。等到没有旁人注意的时候,取出白银藏入银库,而作为掩护的银鞘子就再也没有什么用处,被弃到了一旁。而最关键之处却是,银鞘子就在这里,白银那么重的物件,白莲教肯定也不会搬得太远,那银库的入口十有八九就在这附近。想通了这一点,张六爷三人立刻散开,一寸一毫的开始寻找起来。
可是半天过去,他们几个人没有丝毫发现,就连银鞘子也再也没有发现第二根,难不成白莲教这百年的藏宝银库里,就藏了这区区一根银鞘子的白银嚒?当然不会如此。
几人正在疑惑,赵老四突然一拍脑袋,道,我知道了,这银鞘子原本不是在这里的。大家随着赵老四的手指望过去,立刻知道了赵老四的言下之意。只见赵老四用手遥遥指向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岗,连乌老太都明白过来,赵老四的意思怕是说那银鞘子原本是在哪山岗之上的,可是年岁久了,这一根就从上面滚了下来,才会被他们撞见,要是赵老四猜的不错,那山岗上必然会有更多的银鞘子。
张六爷掏出一块怀表看了看,对众人说,时间已经不早了,天还有一个时辰就亮了,这雨约莫着也快停了,我们赶紧爬上这个小山头,等天亮了再看看到底是怎么一个情景,这黑不隆冬的也不太好寻路,正好我们也能稍微歇息一下,吃点东西补充一下体力。
汪老三和赵老四也都同意张六爷的建议,于是赵老四一瘸一拐地跟着张六爷,而汪老三就牵着乌老太紧随其后朝着山上爬去。那小山海拔并不怎么高,树木甚少,杂草却很多。但是由于下雨,能够勉强上山的地方全都泥泞不堪,几个人爬得很是吃力。废了好大的力气,才爬到山腰一半的地方。乌老太此时已经被累得几乎喘不上气来,正想对汪老三说想要休息一下,就听见最前面的张六爷大声喊了一句:什么人!乌老太回头望去,正好看见大雨中有亮光闪了两下,然后就听到了清脆的枪声穿过重重雨幕,传到了自己耳朵里。那是张六爷的枪声。
乌老太还没弄清怎么回事,背后就被大力一压,她整个身子便齐齐的卧在了泥水里,她知道那是汪老三为了护着她才将她按到在地,只是她倒的突然,没有防备之下手里不由得一松,那只油布火把被她失手掉落在地上,只见那火把沿着山势朝下滚了几个跟头,就熄灭在泥水之中。这下子四周整个就暗了下来,雨又下得急,一点光亮都没有,她连近在咫尺的汪老三都看不见了,只是感觉到汪老三那粗壮有力的手掌还压在她的后背上。这个时候,汪老三手里的枪也冒出了火光,枪声震得乌老太的耳朵里嗡嗡作响,但就借着汪老三短枪那几朵枪火的微暗亮光,乌老太赫然发现,就在他们前进的方向,有一个格外高大的人影立在当场。枪火的照亮之下,乌老太隐约看见那人硕大的脑袋上竟然张着血盆大口,青面獠牙。乌老太心里不由一紧,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是什么怪物?

今天逛街去了,下次一定更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