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宫心计,连环戏中戏,图文开扒《甄嬛传》中那些精妙的潜台词

  

  今天微信发余莺儿冒名顶替甄嬛得宠,因为我马上就要扒到余莺儿之死了。
  这样配合起来看,倒是也别有风味。
  昨天临睡前看了一下第九集的后半部分,感觉没有什么要扒的。
  眉庄落水这场戏,在甄嬛传的计谋里真是连小喽啰都算不上,只要知道皇帝心中是有数的,就可以了。
  今天直接扒第十集。
  第十集是甄嬛传重要的转折点,楼主当时不得已跳过第十集还觉得挺可惜的,好在没多久又折回来又扒了。
  否则真的跳过去的话,安陵容的很多心理的转折会说不清楚。
  第十集促成两个人的成长。
  一是甄嬛真正开始黑化,以前她怎么玩心计都处于小儿女的状态,但是这一集,当一个人有心真的去扼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的时候。不管被杀的人是如何的罪有应得,动手的那人就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甄嬛成为真正政治家的心理蜕变其实从这一集开始。
  还有就是安陵容的心理转变,第十集之前安陵容真是死心塌地要跟着甄嬛的,但是余莺儿之死那件事,使安陵容开始考虑要脱离甄嬛,另投门户,这个等扒到了再说。

  对了,如果有人喜欢看古代舞蹈的。
  楼主推荐大家去看一部陈家林拍的电视剧《汉宫飞燕》。
  真是特别好看的,楼主以前还买过DVD珍藏。
  就是说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的故事。
  这两人在历史上都是能歌善舞的美人。
  《甄嬛传》里面也多次出现赵飞燕和赵合德的典故的。
  
  赵明明演的赵飞燕,袁莉演的赵合德,皇后就是还珠格格里皇后的扮演者戴春荣,还有演古代淑女的李建群演班婕妤,就是皇帝是张铁林演的,不过看在那么多美女的份上,我也忍了。
  @爱情马德里悦ks 2016-11-08 20:21:43
  楼主给你看一下渣里关于掉马甲的解释,真是好无辜呢
  
  -----------------------------
  有些话真的不吐不快。查理此人,毫无担当。若此时痛改前非,我倒敬她是条汉子。每人都有善恶的一面,但是只有当自己心中光明的一面直视自己黑暗的一面,并与之对抗,才是心灵净化真正的开始。这件事,其实最放不过她的,恰恰是她内心深处的黑暗。她现在还陷在这片黑暗中无法自拔呢。读者只是看客,我也只是写文的,大家素味平生,谁又能把她如何?她现在如此难受,真是心灵被贪欲和心机所扭曲。人说厚德载物。在命理中,財为我克之物。只有在心理上真正超脱了名利束缚,才是承受得起大富贵的人。否则的话,妄求名利,终会被心中的贪欲所压垮。
  说实话,这件事,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自掉马甲。但是现在种种看来,很多事冥冥之中,皆有定数。
  既然老天已经给人警示,又何必拿人格和毕生的幸福用来发誓?
  不知道言语其实是有神秘的力量的吗?
  我真是希望她可以自己放过自己,我们怎么看倒都是其次的。
  她若内心光明正大,清者自清,也没有必要感到任何屈辱和委屈。
  
  甄嬛这个人,感觉真是极其敏锐的。
  余氏下毒,为了隐蔽,药量每次极少。
  但是甄嬛喝了两天,就发现了药变酸了,自己爱犯困了。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要害她其实很不容易的。
  回想到眉姐姐明明没怀着孩子,过了几个月,到了最后揭穿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其实是“吃错药”了。
  甄嬛和眉庄虽是好友,但是两人对事物的敏感程度,其实天差地别。
  
  其实《甄嬛传》电视剧里甄嬛的形象和原著中有些不一样。
  原著里甄嬛一出来,就不是个善茬,心机也是极为深的。
  但是电视剧中,将甄嬛这方面的形象弱化了许多。
  一开始倒是显得她与世无争,宽仁恬淡。
  但是到了第十集,甄嬛原本的面貌开始渐渐显露出来。
  余氏投毒之事,甄嬛内心其实是极为愤怒的。
  为什么?
  甄嬛这个人最得意的是什么?
  不是她的绝世美貌,而是她的绝顶聪明。
  余氏投毒,要让她形同痴呆。
  那简直比杀了她还让她难过万倍。
  所以,余氏之后是必死的。
  甄嬛不会容许她活下来。
  而且不要到最后借刀杀人的时候,一开始审问花穗的时候,就是严刑拷打。
  如果花穗是被冤枉的,到了那个时候,也是会被屈打成招的。
  大家仔细看第十集甄嬛表现的种种,其实才是她的本色。
  人只有到了关键时候,才会露出自己的真面目。

  不好意思,今天网络有点慢,1080p的视频好卡,所以截图好慢。
  
  其实,我觉得这个计谋,曹贵人应该没有参与策划。
  因为这个局,还是做的比较粗糙。
  特别是下药用的花穗,竟然是余氏的宫女。
  甄嬛还认识她呢,就是当日余氏在御花园挑衅甄嬛,跟在余氏身边的小丫头。
  其实你看这里,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花穗真的毒害甄嬛。
  一切皆是猜测而已。
  虽然猜测是正确的。
  但是在询问之前,碎玉轩众人都已经将人定罪了。
  流朱在这里,还说要去拿一些烧的通红的热碳,要严刑逼供。
  流朱这个人,意气用事,一片赤诚,如小孩一般。
  小孩是最纯真的,但是小孩一旦残忍起来,也是最厉害的。
  因为纯真,所以容不得半点渣滓,容易偏激。
  流朱这里的性格就是爱憎分明,对于爱的人(甄嬛)可以豁出命去,但是对于恨的人,也会残忍到极致。
  流朱后来为了救甄嬛一头撞在刀口上,也是和她比较极端的性格有关系。
  
  甄嬛一干人为了让花穗说实话。
  逼她用手将热碳握在手中。
  在后来皇后诬陷甄嬛与温实初私通的那场戏中,祺贵人要对崔槿汐用刑。
  甄嬛就说:大胆,重刑之下必有冤狱,岂有用重刑来取得口供的。
  苏培盛也说:哎呦,那要是把慎刑司七十二道刑法都尝遍了,不死也残废了。就算是还人清白,那又怎么样呢?
  但是事情一旦轮到甄嬛自己身上,甄嬛也是绝不避讳对人滥用私刑的。
  哪怕可能冤枉了花穗又怎么样?
  在宫斗中事没有对错了,成王败寇而已。
  我在天涯上看到一个帖子,有人发帖说很不喜欢甄嬛、流朱、浣碧一党,还是有很多人跟帖的。
  其实我想说,甄嬛是主角。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主角就应该是好人,应该是好心肠的人。
  其实是个误解。
  文学创作中,其实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
  都是人而已。
  越是成熟的文学作品,塑造出来的人物越是丰满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要看的,并不是文学人物本身三观正不正。
  而是作者的三观正不正。
  像《甄嬛传》这部电视剧,到了后来,得善终的。
  除了甄嬛、还有端妃、静妃、欣常在、玉娆夫妇,除了甄嬛以外,都可以算是相对意义上的好人了。
  所以,虽然《甄嬛传》勾心斗角的厉害,楼主还是很喜欢看的。
  导演其实三观挺正的。
  好了,我的眼皮搭住了,今天就更到这里,大家晚安。
  前面的确为了赶进度扒的急了点,从11集开始就扒的非常细了。以后不赶时间,基本不会跳剧情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