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宫心计,连环戏中戏,图文开扒《甄嬛传》中那些精妙的潜台词

  
  甄嬛一时玩心大起,上桐花台玩玩。
  在柱子上面看到一种不知名的小花。
  突然从背后传来一声清朗的问候,果郡王来了。
  如果果郡王第一次是在醉后轻亵甄嬛,那么这一次,果郡王神志清醒的很,也知道甄嬛是皇兄心爱的女人,但是他还是依旧走上前来,撩妹了。
  其实我觉得,果郡王很早就喜欢上甄嬛了,但甄嬛已经是皇上的女人,所以果郡王一开始接近甄嬛是抱着当甄嬛的护花使者,蓝颜知己的心态的。
  除了第一次有些失态以外,后面的语言基本上还是发乎情,止乎礼的。
  但是以皇上的立场来说,皇上的女人就是皇上的女人,你再发乎情止乎礼,你只要动了心,就是死罪。
  
  果郡王问甄嬛为何在宴席中出来。
  甄嬛说今日是七夕,自然是月色更动人。
  果郡王便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是秦观《鹊桥仙》词中的一句,全词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果郡王你难道是想说,你与甄嬛在七夕夜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吗?
  此良夜付与觥筹交错是浪费,到桐花台来与你月下畅谈,才是不辜负此良辰美景?
  

  果郡王与甄嬛又谈起了夕颜。
  我觉得果郡王与甄嬛有一点比较契合,就是他们都比较反传统。
  不人云亦云,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
  这种性格,在我们现代不算稀奇。
  但是在讲究三纲五常,万事皆有规矩方圆的古代,算是十分标新立异的人格了。
  特别是甄嬛,她是一介女流,却往往有自己新奇的想法。
  像以前的杏花说,现在的夕颜说,皆是不同常人的见解。
  如果说皇上和果郡王都是撩妹高手的话,甄嬛也算是撩汉高手了。
  基本一撩一个准。
  
  哎呦,玲珑截到现在截了几千张图,终于截到一张皇上眼珠子完全露出来的图了。
  皇上,其实您眼睛本不小的。
  您不要老是耷拉着眼皮,影响您的颜值呀。
  前面有人说,浣碧留在这里是为了吸引皇上的注意,我还不信。
  现在看来,倒是真的。
  浣碧说话的时候还有些卖弄风骚的样子,柔情脉脉地看着皇上。
  又截到一张皇上大眼图,为啥今天皇上的眼睛那么大?
  这不正常!
  这时候安陵容真是很得宠,她说一句话,皇上就色眯眯地盯着她笑。
  看见皇上喜欢安陵容,浣碧又是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我的天,你不要这样好不好?
  自恋也要有个限度。
  
  果郡王和甄嬛还在这里聊的开心,你们这是在约会吗?
  果郡王也就算了,甄嬛你太不小心了。
  你忘了当日曹琴默在皇上面前怎么挑拨的吗?
  如今你却如此不避嫌?
  果郡王其实真的很细心,也很能体贴女人心思,算是古代的妇女之友了。
  他知道安陵容是甄嬛引荐的,他也知道安陵容得宠,甄嬛并不高兴。
  他知道,在宫里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就是集三千怨恨与一身。
  他母亲舒妃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所以,他觉得甄嬛专宠不是好事,有人分宠才好。
  甄嬛也没有必要为此感到不快。
  
  这里,果郡王向甄嬛袒露他的爱情观。
  说只希望求一心上人可以相伴,不求娇妻美妾如云。
  如果真心待一人,必对其爱护有加,不会使其伤心一丝一毫。
  我丝毫不怀疑果郡王此言是真心实意的,他并没有欺骗甄嬛。
  但是果郡王就像杨过一般,虽然心里爱的一直只有姑姑一人。
  但是碰上年轻美貌纯洁的小姑娘,这撩拨起来,也是丝毫不避讳的。
  而且,此时他面对皇嫂,前面刚刚说皇兄宠爱别人是好事,后面马上说自己会对心上人一心一意的。
  这这这……这对比效果也太明显了。
  故意的吗?
  
  等甄嬛告辞要走的时候,果郡王的情绪几乎有些失控了。
  他其实早就知道,面前这位酷似纯元皇后的美人,就是那夜在倚梅园留下那张小像的少女。
  只可惜,佳人已归皇上所有。
  他再有非分之想,“今生”也怕是枉然了。
  
  皇上说庭前紫薇开的正好,要送给甄嬛。
  曹琴默就给甄嬛拉仇恨,说皇上对甄嬛真好。
  甄嬛现在对付曹琴默的挑拨已经有了套路,连忙用乾坤大挪移说:皇上对大家都很好,对你也很好呀。
  曹琴默看挑拨不成,便奉承皇上,说他对后宫嫔妃雨露均沾,大家同被恩泽。
  别人也就算了,你们看现在敬嫔娘娘的眼神,一脸的不快。
  玲珑以前已经分析过了,敬嫔娘娘其实是最不得宠的。
  如今见曹琴默如此睁眼说瞎话,她当然不高兴。
  敬嫔:让你胡诌,老娘这块田就几年没被浇水了,干都要干死了,哪来的雨露均沾?
  你说,你说呀!
  

  有读者留言说,最近更新的情节有些平缓。
  没错,我是故意的。
  因为平时上班很累,如果晚上再扒烧脑的情节,我的脑袋没到半小时就要当机啦。
  但是,明后两天玲珑要发大招。
  后面的木薯粉事件,是个极其经典的陷害与反陷害的案例。
  玲珑到时候会结合现实,教大家几招职场“反陷害”的招数。
  如果哪天,一个鸿运当头,真的在工作中被人陷害了。
  不说马上能洗雪冤屈,但是心里记住几点,总是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明日干货,不看难过。
  警察叔叔教你反诈骗,玲珑美眉教你反陷害。
  我真是活雷锋呀,额呵呵呵……
  好了,今天就更到这,我要去睡觉觉了。
  从木薯粉事件看职场“反陷害”
  本来从眉庄假孕事件就想写职场“反陷害”,但是眉姐姐在假孕事件里表现太差了,一点都没有反陷害的意思,反而处处配合。
  所以这职场“反陷害”就挪到木薯粉事件来写,在整个事件中,甄嬛的表现非常得体和镇定,就算后来及时雨端妃没有救场。凭甄嬛在本次事件中的表现,皇上日后也一定会还其清白。
  这里,我先提纲建瓴地说一下,在职场中万一被陷害了,如何像甄嬛有样学样“反陷害”。
  1、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之心。
  2、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有事情不符合常理,一定要提前注意。
  3、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万一被陷害,这时候一定不能怂,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吃暗亏。一旦背了一次黑锅,你将永无宁日,以后这类黑锅全部都是你背不说,你还有了“前科”,影响名声。以后公司要裁员,要调整,你就是第一个出局的。所以这时候一定要死咬住自己的清白,并且伺机反攻,一定要让陷害你的人吃不了兜着走,你以后才能继续过清静日子。
  4、这件事既然不是你做的,你就“无动机”。你一定要死咬住自己“无动机”这块,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做这种事情。眉姐姐亏就亏在“有以子争宠的动机”,所以到后来,她就算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而甄嬛没有毒害温仪公主的动机,或者说这个动机太牵强了,所以说陷害的理由一开始就站不住脚。
  5、抓住别人陷害推理的逻辑漏洞。陷害既然不是真的,推理一定有逻辑漏洞。古代不太讲究逻辑思维,估计是罗振宇看的太少了。但是在现代,一件事情推理成立,一定要充分必要条件具备,或是充分条件具备,不能有一个必要条件就定罪。就比如狗是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耳朵四条腿,但是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耳朵四条腿并不一定是狗,也有可能是猫。华妃的逻辑推理玩的一塌糊涂,所以很容易被甄嬛抓住漏洞。
  6、你一定争取你的直线上司或是上司的上司的理解和同情,因为只有你的直线上司可以控制你的考核和去留。比如说,甄嬛传里面,甄嬛就一定要争取皇上的认同。只要皇上在心底认为甄嬛没罪,其他吃瓜群众怎么看都不要紧。
  7、一旦抓住对方漏洞,一定要有力反击,让对方吃足教训。对于这种坏人,只有恐惧方能遏制住对方的恶意,你跟华妃这种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好了,职场反陷害七条我已经说完了,接着看玲珑就木薯粉的剧情具体分析。
  
  温仪公主吐奶一事,就是事有反常必有妖。
  公主好好的,无缘无故吐奶。
  在华妃和曹琴默看来,是要制造甄嬛毒害温仪公主的假象。
  但是就甄嬛来说,她会觉得很奇怪。
  为什么温仪公主会吐奶,这是正常现象,还是别有隐情?
  这件事一开始,甄嬛和安陵容就觉得有蹊跷。
  
  这里安陵容智商上线,和甄嬛分析温仪公主吐奶的蹊跷之处。
  其实此时安陵容对于甄嬛还没有完全死心,抓住机会就表现一下,表现自己还是有资格当军师的。
  而且安陵容自得宠之后,其实各方面的言谈举止进步不少,说明她本来就是很聪明,很会学习的人,这点倒是让人不可小觑。
  
  甄嬛这几句话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甄嬛的危机意识比眉姐姐好太多了,她知道宫廷里是个尔虞我诈的地方,天性亦可扭曲。
  甚至有母亲会利用襁褓中的婴儿争宠,不可不防。
  但是甄嬛这里只是怀疑华妃与曹琴默想用温仪公主争宠,并没有想到华妃与曹琴默想要陷害的人是自己。
  因为甄嬛还没有怀疑到浣碧,没有想到浣碧拿回木薯粉就是陷害她。
  但是此时浣碧的神情严肃,好似鬼魅,我们作为观众,应该可以意识到,其实这件事,和浣碧有很大的牵连。
  
  这一段端妃的话信息量非常大,第一次看肯定谁也看不懂。
  但是多看几遍甄嬛传就知道端妃的意思了。
  一、是安陵容的声音和纯元皇后有点像的,她有获宠的资本,皇后是不会放过的。
  二、是端妃如今这样不能生育,强撑病体就是当年华妃亲手灌了她红花,她深恨华妃,所以一定要报这个仇。
  三、端妃其实在宫中布满眼线,华妃和甄嬛的一举一动她都知道,她只是在找机会利用甄嬛来报复华妃。
  四、甄嬛长得像纯元皇后现在只有皇后和端妃知道,端妃自然知道纯元脸这张牌有多么厉害,必要的时候,她会引诱甄嬛好好出这张牌的。但是端妃为了自己的复仇,是不会将这个重要信息告诉甄嬛的,万一甄嬛撂挑子不干了,端妃的复仇计划就泡汤了。
  
  温仪公主哭的撕心裂肺的,皇上怪太医无用。
  其实木薯粉这个计谋,也是一个“双面计”。
  华妃想用这个计谋陷害甄嬛,曹琴默却想用这个计谋来陷害华妃。
  但是华妃实在是太蠢了,她一早就踏入曹琴默的陷阱,还浑然不觉。
  比如这里,既然你要诬陷甄嬛,那么关键信息“木薯粉”就不应该从华妃嘴里说出来。
  因为谁都知道华妃和甄嬛是死对头,这样说,华妃有诬陷的嫌隙。
  你看眉庄假孕的时候,曹琴默多么聪明。
  先是让茯苓说,再是让江诚说。
  就算事情败露,也怪不到华妃头上。
  但是这个计谋,曹琴默就直接让华妃把“木薯粉”这个关键词说出来了。
  华妃还得意洋洋的说的很起劲。
  她以为她要套住甄嬛,谁知自己先被套住了。
  甄嬛此时已经有所察觉事情蹊跷,但是此时她还不知道温仪中毒这件事要怎么和自己联系在一起。
  
  吃了木薯粉,温仪公主又不好了。
  太医说公主已满周岁,照常理是不会吐奶的。
  所以一定有非常理的事情发生。
  太医说要检看一下温仪最近吃过的东西,最后觉得是马蹄羹有问题。
  然后皇上就让小厦子去尝尝。
  小厦子说马蹄羹无毒,就是掺了一些木薯粉。
  江诚就说木薯粉根叶有毒,要小心处理。
  皇后脱口而出:是有人下毒喽?
  因为皇后最擅长暗中下毒害别人,所以这里这么问,是潜意识的反应。
  但是皇上很不开心,他就像法官一样,无凭无据,你说有人下毒。
  是什么意思?
  
  华妃又开始当这个出头椽子,说温仪公主近日一直在吃马蹄羹。
  她说御膳房精于此道,决计不会弄错,还说有人故意为之。
  但是最后事情败露,她却忙不迭地让御膳房的小唐顶嘴,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华妃娘娘,您这稿子是曹贵人帮你起草的吧。
  危险的话都是你说的,你察觉不出来吗?
  
  你看曹琴默多聪明,木薯粉是华妃说出来的。
  要置温仪死地是皇上说出来的。
  她半句话没说。
  这时候跪下来惊惶无助,求上天垂怜温仪。
  这里曹琴默很聪明,她说温仪受到毒害是有人想要报复她。
  但是谁想要报复她呢?
  是不是她挑拨离间过的甄嬛?
  华妃还在旁边帮腔,说定是有人捣鬼。
  你现在说的起劲,到时候阴谋败露,曹琴默嘛事没有,你的屁股就怎么擦也擦不干净了,知不知道?
  
  这个时候甄嬛终于知道,木薯粉这件事从头至尾就是要针对自己的。
  而且浣碧擅自领过木薯粉,说明浣碧也有背叛的嫌疑了。
  局面很不利,浣碧是甄嬛的贴身侍婢,甄嬛又与曹琴默有过节,当时甄嬛宴席出去,经过清凉殿,没有不在场证明。
  身边只有崔槿汐一个人,没有可靠的人证。
  但是在端妃出现之前,甄嬛其实已经死死顶住这件事。
  皇上虽然将她禁足,但皇上在内心深处是相信她是无辜的,将她禁足只是做做样子。
  过两天肯定要彻查此事,还她清白的。
  今天就分析到这里,到明天我们再来看看甄嬛的“反陷害”是怎么做的。
  
  微信也发了,今天就到这。
  不好意思哦,楼主得重感冒了,所以昨天写到一半就去睡了,一直到现在才起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