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宫心计,连环戏中戏,图文开扒《甄嬛传》中那些精妙的潜台词

  大家好,楼主饱饱的睡了一觉,精神好多了,最重要的是,不耳鸣了,我好开心。感觉只要睡满10个小时,身体就会恢复过来。昨天我在微信上看到一条信息,是介绍如懿传的,看演员、服装和布景都不错,期待迅哥的如懿,也期待霍建华的转型之作。我觉得如懿传最重要的是剧本写的怎么样,是不是像甄嬛传那么紧凑饱满,人物清晰,台词精彩,情节曲折,如果剧本写的好的话,依照现在的表演阵容,这部剧的质量不会差的。也期待如懿传的宫斗可以斗出新境界,斗出新天地。
  说实话,很期待如懿传的开播,不过估计要等到18年吧?
  呀哈哈,我就说本周点击会上300万,现在已经是299万啦,大家跟着玲珑一起冲呀,哒哒嘀嗒!
  
  皇上晚上到太后宫里请安,太后便以皇上衣服穿少了为由,说宫里的嫔妃不小心伺候。
  太后问:你身边的莞贵人可还尽心吗?
  皇上一听,心里一惊,哎呦,谁又要欺负我的心肝宝贝小莞莞了。
  朕说过要保护她的,千万不能让宫里的人对她“风刀霜剑严相逼”。
  然后皇上马上编了一段天衣无缝的话来维护甄嬛:说嬛嬛很细心的,伺候地很周到。就是朕政务繁忙,有好几日没见她了。这朕今天衣服穿少了,怎么怪也怪不到她身上吧?皇额娘您就不要借题发作了。
  太后一边听一边在心里摇头:哎呦,人心不古,娶了媳妇忘了娘。我还什么都没说呢,皇帝就唯恐欺负了他的莞贵人,气死我了。
  竹息姑姑作为太后的外交部发言人,义不容辞地吐槽皇上偏心。
  皇上也知道自己理亏,就笑着说:姑姑别笑话朕了。
  虽然这话是对竹息姑姑说的,但是皇上笑眯眯地看着太后,有点愧疚的意思。
  这时候的皇上很可爱,想尽力地护着自己的小娇妻,但是又不敢太得罪自己的老母亲,真是两边为难呀。
  看来这婆媳之间的夹板气,连皇上都得受,别以为你身为九五至尊,你就逃的掉了。
  
  可太后可不是一般的婆婆,她是上届宫斗冠军,皇上以天下养的太后,后宫里地位最高的女人。
  她要发起难来,连皇上都招架不住。
  太后:你别跟我打马虎眼,你当我老糊涂啦。你说你朝务繁忙,才三四日没见莞贵人,那其他嫔妃呢,你又多久见一次?皇后是中宫,年家为你打仗,齐妃有三阿哥,哪个地位不比只会哄你开心的莞贵人重要?你是皇帝,不是京郊哪个乡下地方的土财主,想宠哪个姬妾宠哪个。你一碗水不端端平,老娘跟着你一起倒霉呀!”
  皇上被太后教训地没话说,只能承认理亏。
  但是,你们不要以为太后是为了华妃才警告皇上的,太后其实是为了自家的侄女皇后,另外却把华妃推出去背黑锅,让皇上知道是华妃告的状。
  大家还记得,上次太后在皇上面前刁难甄嬛,然后皇上不开心了,追问罪魁祸首的时候,竹息姑姑就把丽嫔给推出去背黑锅了。
  玲珑上次还说,其实谁告状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太后想坑谁就坑谁。
  没错!
  这次太后就是明着要坑华妃。
  谁让你来我这边告状的,还拐去我心爱的红凤钗,真把本宫当枪使了?
  太后一边唠唠叨叨的数落皇上,一边在身后放着华妃送的墨狐皮,提醒这件事华妃才是始作俑者。
  上好的墨狐皮只有青海才有,华妃的哥哥年羹尧在青海打仗,所以华妃才能送给太后这么好的墨狐皮。
  所以皇上一见这张墨狐皮,就知道是华妃告的状了。
  皇上一点即透,太后很高兴:哎呦,亏的老娘智商高,生出这么聪明的儿子。要是稍微笨那么一丁点,老娘就要多说两车话,累的慌。
  
  太后继续谆谆善诱:这墨狐皮,用的西番莲妆缎做里子,自然内外得当,相得益彰。内宫和朝政也是一样,年羹尧在外为你打仗,华妃在你的后宫,这两人你都要安抚好了,你这皇帝的位子才坐的稳呀。不要因为什么碗贵人碟贵人的,影响了大清的千秋大业。
  皇上低头受教,马上表示要去华妃宫里去看看,不辜负太后的一番教诲。
  
  这段对话特别有意思的,玲珑要好好说一说。
  其实华妃用欢宜香已久,生殖系统早就被破坏了,今生今世都不会有孩子。
  所以赏不赏欢宜香其实并不在于华妃是不是会有孩子,而是有另外更深层次的含义。
  太后:虽然为了我们大清江山,你不得不安抚华妃,但是皇帝呀,你可不要忘了功高震主这件事情。当年,为了防止年羹尧有贰心,连你亲生的孩子我们都忍心放弃了。皇上,你现在还如同以前那样提防着年家吗?
  皇上:皇额娘放心,这么多年,我们不都是一直提防着年家势大,所以一直不让华妃有孩子。今后自然要一直提防下去,否则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岂不是白费了?
  太后点点头,在这件事上母子一心,便无需多言了。
  
  年羹尧在青海那边打完胜仗,耀武扬威地进京了。
  皇上赐宴,邀请年羹尧与华妃一同吃饭。
  其实年羹尧一开始的态度还挺恭敬的,都是皇上不好:说什么我们是一家子吃饭,不要太多规矩。
  皇上真虚伪,心里不是这么想的,嘴上不要那么说呀!
  你知道你说这话的严重性吗?
  年羹尧他是一个超级耿直的boy,你这么说,他,他,他,他就当真了!
  那炙羊肉刚端上来,皇上还没吃,他就自己先吃了,还不让旁边的太监伺候。
  华妃提醒他,他竟然说皇上切勿怪罪!
  怪罪不怪罪,皇上说了才算好不好?
  你这话说的,那是逼着皇上不能怪罪你喽?
  皇上小心眼,你不懂规矩,殿前失仪,他一笔一笔都帮你在“死亡笔记”上记着呢,到时候跟你算统账。
  
  然后年羹尧还做了一件更加过分的事情,他竟然想要苏贵妃伺候他用膳。
  苏贵妃死死瞪了他一眼,嘴角一歪:想死是不是?想死是不是?本大贵妃也是你能够使唤的?
  但是皇上现在还需要年羹尧打仗,别做现在年羹尧让苏培盛去给他夹菜,就算现在年羹尧让皇上亲自去给他夹菜,皇上都会照办的。
  但是照办归照办,皇上心底非常非常不爽。
  没有了苏培盛,皇上根本吃不下饭,把别的太监夹给他的燕窝鸭子扔到一边。
  宝宝不开心!
  宝宝不吃了!
  
  年羹尧竟然这样无人臣之礼,饶是华妃娘娘平时算得嚣张跋扈了,此时也被吓死了。
  趁着宫人端锅子上来,华妃娘娘提醒年羹尧一饮一食要念及皇恩,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年羹尧这时候才知道要谢谢恩,但是谢恩的时候架子也很大。
  皇上又是满嘴的漂亮话:锅子吃了心里暖和,你我君臣一心,朕的心里更暖和。
  但是皇上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眯的那么小,说快吃的时候,嘴巴还是歪着的,肯定心里很不开心,暂时隐忍不发而已。
  
  人人都说华妃情商低,今天难得来了一个比华妃情商更低的年羹尧。
  华妃娘娘今天算是能当一回情商担当,来教训一下亲哥哥了。
  华妃:你怎么可以让苏培盛来伺候你,苏大贵妃是谁呀?皇帝宠了三十几年的贵妃,你都敢要来使唤,你不要命了吗?
  你们看看年羹尧给的什么理由?
  我最讨厌那些阉人的臭气,所以我需要让那最有头脸的阉人来伺候。
  照你这么说,你哪天觉得自家的椅子坐的不舒服,是不是也要紫禁城金銮殿的椅子拿来坐坐呀?
  年羹尧还说:我从沙场回来,立下汗马功劳,难道还不能让阉人伺候?
  这就是功高震主呀!
  你今天说你立下汗马功劳,要皇帝身边的苏培盛来伺候。
  你明天也可以说大清大半江山是你打下来的,你要玩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你让皇上怎么办?
  凉拌!
  等该打的仗都打完了,咔嚓一刀杀了你,看你还猖狂!
  
  好了,这里一家子的梗也出来了。
  年羹尧其实以前是雍王府的家生奴才,相当于是雍正养在身边的一条狗,地位算是极低的。
  雍正为他抬旗,去了他的奴籍,又重用他,他才有今天。
  华妃刚才说的对,年羹尧的一饮一食都来自皇恩,不应该忘本。
  而且,皇上是皇帝,是九五至尊,照规矩只有太后的娘家和皇后的娘家可以称是皇上的一家子。
  华妃只是皇上的小妾,年羹尧还以为他是皇上的正经大舅子,真是有点狂的不知天高地厚了。
  
  不过原本非常嚣张的华妃今天惊恐地像小兔子似的,引起年羹尧的注意。
  华妃就趁机向年羹尧告状,说甄嬛欺负她。
  其实说实话,甄嬛没有欺负华妃,就是仗着自己智商高了那么一点点,小小鄙视了一下华妃娘娘。
  年羹尧惊讶:一个小小的贵人,竟敢犯上。
  你还只是皇上的包衣奴才呢,就敢和皇上称兄道弟的,你竟然还惊讶别人胆子大?
  不过这里,年羹尧已经明确表示要找甄嬛父亲甄远道的麻烦。
  后宫的争斗已经蔓延到前朝,就像崔槿汐所说的。
  这一局,倒是越发错综复杂了。
  
  微信也发了,想要在微信上看的小伙伴加微信公众号:玲珑品评
  大家不要觉得年羹尧这里这么嚣张是甄嬛传使用的夸张手法。我看《雍正王朝》,那部剧更贴近正史,那里的年羹尧更加胆大妄为,无法无天,我估计这是历史上的真事,所以电视剧才这么拍。
  有关年羹尧的性格,我到以后写到《雍正王朝》的时候再细细地说。
  
  年羹尧送华妃回宫之后,来向皇上请安,这回连跪也不跪了,就直接拱手行个礼。
  皇上这时候正为苏培盛的事情生气呢,看他这么倨傲,就说:“快坐!”
  但是这个时候皇上眼中是有寒意的,皇上自己也觉得需要隐藏一下,连忙把头低下来,怕给年羹尧看见。
  年羹尧不仅大剌剌地在皇上面前坐下来,然后开始口出狂言,左右朝廷用人。
  皇上这时候需要哄着年羹尧,便答应他所请,将直隶总督赵之垣革除。
  但是皇上还是在言语中敲打年羹尧,让他不要得意忘形。
  没想到年羹尧一点没听进去,还像大老爷似的后仰靠在椅背上谢恩,皇上的坐姿都比你还端正些。
  皇上实在受不了了,便说:你便坐好吧。
  意思就是:在朕面前,要守点规矩,你看看你现在,有半点为人臣子的样子吗?
  所以等年羹尧走了之后,皇上脸色越发难看,估计心里正想着,怎么样慢慢削弱年羹尧的权柄呢。
  
  我就说小厦子是紫禁城里面的信息掮客嘛,谁出钱就把消息卖给谁,这回又把消息卖给皇后了。
  皇后本来在好好的练字,一听皇上称年大将军为恩人,立刻站都站不住,坐倒在椅子上。
  皇后担心,哪一天皇上为了报恩,将皇后的宝座都送给华妃。
  其实,这事就显得皇后政治素养不足,对于政事缺乏准确的判断力。
  欢宜香的事,皇后又不是不知道。
  皇上忌惮年家的势力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可能立华妃为皇后呢?
  再说,太后那关也无论如何过不去呀。
  其实,这时候只有甄嬛看出了皇上心中所想,成为了皇上的政治好搭档。
  皇后在这方面,和甄嬛真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秋来百花杀尽,只有华妃一枝独秀。
  皇上为了安抚华妃,连心坎上的甄嬛都冷落了。
  甄嬛空闺寂寞,只好和安陵容一同研制百合香的制法。
  安陵容更惨,皇上还会抽空陪甄嬛吃吃午饭。
  此时皇上对安陵容的新鲜劲一过,就把她丢在一边了。
  甄嬛这里还说,她(华妃)乐她的,咱们且乐咱们的。
  没想到骄纵的华妃一旦得意起来,就不肯放过别人,接下来就要把安陵容当歌伎来取乐了。
  不过这里安陵容提到一个重要的细节,她的父亲在为官之前做过十几年的香料生意,所以安陵容精通制香,为以后舒痕胶的事情做铺垫。
  
  皇上真是辛苦,白天要安抚情商低的年羹尧,晚上还要安抚情商低的华妃。
  这个皇上当的还是有点心力交瘁。
  华妃现在觉得自己又得盛宠,便得意地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竟然提出要安陵容过来唱歌给她听。
  对于这个建议,皇上其实很不开心的:有朕陪着你还不够吗?闹什么闹?
  不过华妃实在是不像话,硬是坚持如此。
  皇上拗不过她,便答应了。
  从此也可以看出,皇上对安陵容完全是只宠不爱,一有事情,就把她当牺牲品。
  你看此时苏培盛的眼神,估计在想:这两兄妹一个德行,就往死了作好了!
  
  甄嬛思念皇上,写字有些心不在焉的,将藿香的藿字写错了,被安陵容取笑。
  这学霸被学渣取笑的滋味,可不是那么好受的。
  甄嬛乌鸦嘴,对安陵容说:只怕这时候皇上把你叫去,你就安静了。
  此时正好周宁海过来传旨,说皇上和华妃在翊坤宫等着安陵容去唱小曲。
  安陵容当然不肯去,这摆明了鸿门宴呀,怎么去?
  但是周宁海竟然用抗旨不遵来要挟她。
  这时,甄嬛提出,她要和安陵容一起去。
  这是甄嬛帮安陵容的第三个大忙(夏冬春那次,安比槐那次,这一次)
  我觉得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安陵容若是忘了这次甄嬛冒着被华妃屈辱的危险来帮她脱险,真是很不应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