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无限黑暗(5)
NWO的推行当然会遇到困难,但是这难不倒机智聪明的精英阶级。
最大的阻力当然是各国政府,最强大的不听话的国家就是苏联。
在苏联刚刚建立的时期,统治阶级能够压制精英阶级,很多旧贵族被扔到西伯利亚修铁路,还在官僚系统内部进行了几次大清洗,总之精英阶级被打得鼻青脸肿。
这一段时期是苏联的上升期,列宁刚建国时还得向德国割地,到赫鲁晓夫时期已经可以和美国掰手腕。
由于苏联的社会科学发展比较落后,没有打击腐败的历史经验,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精英阶级抬头,贪污腐败已经非常严重,而这时刚刚二战结束不到三十年。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段,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我们说苏联的体制僵化,不是由于苏联是计划经济,而是由于极其严重的腐败。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由官僚管理,然而腐败掉的官僚把属于国家和全体人民的资产侵吞,成为精英阶级。勃列日涅夫自己就喜欢奢侈的生活,住私人别墅,据称有七个情人;他的女儿卷入了一起国宝走私案,涉嫌偷盗国宝卖到海外,他的女婿更因为腐败而被捕。最高领导人如此,各级官僚更是肆无忌惮。平民阶级生活困难,粮食产量下降,连面包都吃不饱,大量反映平民生活困难和举报贪污腐败的信件塞满了政府信箱,但是政府无动于衷,因为已经腐败掉了。
这些官僚成为了精英阶级,这些精英阶级自然而然,就与国际精英阶级联盟走到了一起。
此时的苏联已非曾经令人骄傲的超级大国,与美国的长期对峙和军事竞赛一直是沉重的负担。珍宝岛事件之后中苏彻底反目,苏联最大的合作伙伴转向美国。切尔诺贝利事件摧毁了苏联人民对国家的信心,阿富汗战争不仅没有获得胜利,还使苏军陷入战争泥潭,暴露了军队低下的战斗力。
1982年,安德罗波夫上台,年号天启。安德罗波夫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整顿劳动纪律与反腐肃贪,试水改革经济体制与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部分措施也得到了苏联群众的大力支持。然而他1894年病逝,任期只有一年零三个月。如果他执掌苏联的时间更长久一些,苏联的发展轨迹可能会转变。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年号崇祯。精英阶级的机会来了。
戈尔巴乔夫一心为国,但是这人有个缺点,脑子不太好,喜欢听美国总统对他的赞美。总之为了拯救国家,戈尔巴乔夫听信了朝中东林党给出的药方,开始实施改革。
1987年,经济改革,政府放开对国有企业的管辖,国有企业事实上变成国企老板的私企。主动放弃了对军队的领导,撤销政治部。与美国达成销毁全部中程陆基导弹的条约,自废武功。
1988年,允许开办私人企业。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提出党政分开。放弃东欧,放任东欧国家民主化,获得了国际社会一致赞誉(包括腹黑的中国),并因此得到199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结束了冷战。
19-9年,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舆论一片混乱,叶利钦等人趁机上台。
1990年,废除书刊检查制度的法律,承认私有制地位。修改了宪法,规定苏共不再有法定领导地位,允许多党制,戈尔巴乔夫被选举为第一任苏联总统。苏联一夜之间冒出500多个政党。立陶宛独立。叶利钦成为俄罗斯联邦主席,并宣布退出苏共、彻底否定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实施“500天计划”,内容是彻底放开物价,国有资产全部私有化,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允许外资大规模进入市场。新闻媒体一边倒地支持“500天计划”。70%的民众反对全面解除物价管制,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但这些民主人士已经迫不急待继续前进。叶利钦班子忙着告诉人民,只要六个月困难期,一切都会好起来。苏联经济立刻崩溃,物价飞涨,卢布暴跌,苏联社会出现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社会秩序紊乱,人们买面包不用排长队了,因为根本买不起。妇女们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而戈尔巴乔夫非常开心,因为他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

苏联人民后来编了一首短诗形容“500天计划”,里面有一句:希特勒没办成的事,民主派却做到了。全国在流血,人民在哭泣,总统却在电视上说,过程进行得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