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山里,父母准备好吃好喝,在路边迎着,走的时候还带很多,感谢父母

  摘这么多,就是做李子酱了,就是变成法儿,用掉一些李子。。。
  
  哈,摘李子,腿上都是蚊子咬的包。。
  
  农村户口到城市工作,和城市人口享有同样的劳动保险待遇(就是几险几金),可以迁移,到岁数和城市户口人一样退休,拿一样退休金。

  并且,农村有田,可以自己种,可以包给别人种,也可以什么都不种,就那样闲着,因为没有皇粮(搁以前,你有一亩地,一年必须缴多少粮或钱,现在没有了,而且种粮的话还有补助)。自己的宅基地盖房,没有房产税,没有70年到期一说,没有土地出让金。
  红的李子,甜一些。。
  
  田边割草的老人。。
  
  家里的牛羊,晚上都是要加一些青草吃,这样,长得快些。。。
  老人家把青草背回家,晚上,牛羊就有吃的了。。
  
  @天空白云P 2016-07-12 15:20
  母亲到地里恰一些苕梗子做菜吃,以前是不吃,后来觉得苕梗子好吃。也开始吃了。。
  
  -----------------------------
  @ly61302 2016-07-17 15:28:14
  我们也吃这个,我们叫吃红苕颠,吃最嫩的那一节
  -----------------------------
  @天空白云P 2016-07-18 10:29:41
  是的, 城市菜市场都是有苕叶尖卖的。现在是梗子好吃的时候。。
  -----------------------------
  @肖月1998 2016-07-19 15:03:30
  不仅仅地瓜叶可以炒着吃,,在我们广东常吃炒辣椒叶,我也奇怪盛产辣椒的你们反而不吃?
  -----------------------------
  辣椒叶真是没有吃过,只是吃辣椒。。。
  村里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基本上,一年回来一次。主要是过年回来。小孩父母,一年也就是见一次。现在手机可以视频,可以经常通过视频看到。。

  
  现在山里居住条件还是有很大改善,年轻一代基本都是盖楼房,有热水器,干净的厨卫。就是在家里居住时间很短。。
  很多报道,都谈到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好解决,主要是在去城市 做事情的村民,没有能力承担子女和老人来城市的生活。


  
  山上放羊,狗是很忠实的伙伴了。
  狗走在前面,可以发现毒蛇,可以赶跑毒蛇。狗的嗅觉比人强多了。。
  羊有时候,也不那么听话,需要够来协调关系。
  
  山里小孩,放暑假,就要帮家里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幸运一点小孩,会去父母做事情的城市,和父母相聚几天。。。
  羊子,也是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放羊,大人小孩都是可以的。。。
  一群羊,么年只有三分之一可以卖,母羊和小羊都要留着。

  
  家里事情做完后,小朋友们就在一起做作业。。
  她们的暑假,没有游玩,没有电子娱乐。。
  村里老人,做简单竹子加工,山上有很多的竹子。。
  

  
  @天空白云P 2016-07-12 15:20
  母亲到地里恰一些苕梗子做菜吃,以前是不吃,后来觉得苕梗子好吃。也开始吃了。。
  
  -----------------------------
  @ly61302 2016-07-17 15:28:14
  我们也吃这个,我们叫吃红苕颠,吃最嫩的那一节
  -----------------------------
  @天空白云P 2016-07-18 10:29:41
  是的, 城市菜市场都是有苕叶尖卖的。现在是梗子好吃的时候。。
  -----------------------------
  @肖月1998 2016-07-19 15:03:30
  不仅仅地瓜叶可以炒着吃,,在我们广东常吃炒辣椒叶,我也奇怪盛产辣椒的你们反而不吃?
  -----------------------------
  @天空白云P 2016-07-19 15:26:12
  辣椒叶真是没有吃过,只是吃辣椒。。。
  -----------------------------
  @肖月1998 2016-07-20 11:51:54
  上汤辣椒叶在广州是一条家常菜,,几乎每个饭店都有的,不妨试下,,你们那辣椒资源丰富,取其最嫩的叶子,是糖尿病患者的最佳蔬菜
  -----------------------------
  是的,我这里喜欢吃辣椒。。。
  @qxqyybb 2016-07-20 12:39:38
  好山好水好地方,真想去住几天
  -----------------------------
  山里的生活,对山外人是有吸引力的呢
  身后,就是自家的竹林,砍掉老竹子,每年都会长出新的竹子。。
  
  竹笋多粗,竹子就是多粗。竹子从竹笋就开始定型了。不管长多少年,都是和竹笋长出的粗细一样,只是会长高。肉变厚。。
  劈好的竹片,整理放好。。。
  
  @玉兰花0217 2016-07-20 14:38:25
  @天空白云P 可以看出,两家都是善良的人
  -----------------------------谢谢赞扬。。。

  
  有很多农活,都是父母们一起劳动。
  这也是父母们加深感情的一种方式把。。。
  父亲到山上做一些事情,有时候,母亲也跟着,说父亲做事情不过细,要看着做,要告诉怎么做。。

  
  家里来了客人,多准备几道菜。。
  村里每天都有屠夫杀一头猪,就在村里卖。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猪肉。不比以前,都要镇上去买肉。。。

  
  @dgnewman 2016-07-20 17:11:40
  喜欢这样的纪实帖子。
  -----------------------------
  欢迎朋友常来。。
  饭菜没有酒店的好看,味道很纯,没有多余的调料。。。
  上午好,朋友们。。
  村里的几百年的大树,总能吸引一些人,过来拜拜树神。人类要是能够和树一样长寿,那该多好呀
  
  几百年的大树,都挂牌进行保护。几百年的大树,是否有智慧呢?

  
  四位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都分享一些大树长寿之气。。
  有三棵几百年的大树。。。。

  
  也不知这三棵古树到底活了多少年,树龄至少也应该有三百多年了吧,反正听父辈们说,他们小时候这树干就已经是三四人合抱粗了。
  古树边上是一块晒谷场,以前村民们农忙时在这里晒晒谷,现在都是用帆布晒,晒谷场用的少了。每逢夏日,古树底下更是村中孩童们玩耍嬉戏的乐园。古树底下也是过往路人歇脚、乡亲们纳凉休息的最佳场所。
  村民们喜欢在劳作之余,坐在树底下小憩片刻,或在树下谈古论今、拉家常。不但附近的人们喜爱这三棵古树,天上的飞鸟也喜欢选择这里作为繁衍生息之所

  。一年四季,经常有猫头鹰、喜鹊、乌鸦在树上选择理想位置筑巢栖居。晨昏间,鸟儿的歌声曾给村民们带来无穷的生活情趣。



  
  现在百年上的古树,都是林业局进行登记保护,不能随意砍伐了。爷爷说,他小时候,山上的大树有很多,慢慢的,都被砍掉了。。
  现在,家里山上,又种了很多树木,要长到几百年,要经历好几代人。。。。
  村里办喜事的人家,准备的菜肴。。
  
  老家在农村都清楚,农村请客摆酒的事情特别多,名目各种各样。老家,一年到头,尤其是冬天,天天都有酒喝。父母在家里,都不开火做饭了。
  要办酒席的人家,会提前一年,准备一些重要的菜。提前一年喂一头猪,多养鸡鸭。能够自己提供的菜,尽量自己提供。不用到街上去买。节省成本。。
  老家人情风太重了,就如一个小孩出生,首先是满月酒,然后周岁酒,再就是6岁酒,在就10岁酒,现在有个18岁的成人酒。
  我问过母亲,村里怎么流行办六岁酒,10岁酒,18岁酒呢。母亲说,有人开了头,村里都会接着来。也没有什么理由。。
  对于白客,吃酒席,可比吃自助餐划算了
  我和父母说,选一些正规的人情去送送,不要每趟事情都去送。。。
  今天的温度越来越高,请注意防暑了
  帮忙的人也多,现在都是外包出去,附近有专门的队伍负责酒席操办。。
  
  人多菜多,都是在露天准备酒席。。。
  天气热,看到这样的大肉大鸡的,还不想吃。。。
  在剁鸡块,整个鸡,剁小成盘。。。
  
  这些鸡,整个整个都蒸熟了。淋上佐料,就可以吃了。。。
  临时搭起来的小灶。。。
  
  满桌都是自家的土鸡喔。。。
  “家里有喜事,就是要图个热闹,在家里摆酒席,亲戚朋友吃、住、玩都在一起,更能增添几分喜气。有时家里摆不下这么多桌席,就在邻居家也摆上几桌,也能和邻里搞好关系。不像在酒店里吃饭,吃了就走人,来去匆匆,跟客人话都聊不上。
  在农村,人们喜欢在家中设宴招待宾客。近年来,乡村“一条龙”餐饮服务悄然兴起,只要一个电话,雇请的餐饮服务单位便带着厨师、服务人员及餐具、桌椅等,上门提供服务。
  也可以只请大厨师,自己另外请帮忙的。就可以节省工钱。大厨是按天算工钱的。。
  柴火蒸肉,好味道吧。。。
  
  农村都是单门独户,地方大, 可以摆大的阵势。。。
  隔老远,就能味道各种菜肴的香味。。。
  菜肴的数量,也随着经济水平上涨,而增加了。很多菜,多得吃不完。。。
  外面搭起来大棚子,下雨也不用太担心。。。
  
  楼顶上,都搭起来棚子,在屋顶吃饭,看的远,吃的好。。。
  
  菜肴,就是一盘一盘摆在桌上。。
  这是切好的整只鸡,摆的很整齐的。。。
  灶里也是忙碌开来了。。

  
  大会餐就要开始了。。。。

  
  农村办酒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变化了。以前菜肴少,由主人家比较会做菜的一人主厨,主人家其他人和一些亲戚朋友打杂。。
  很早期办酒席,记忆不清楚,那时候太小,没有记忆。听母亲说,早期只有4个主菜,4小菜。而且,菜都吃得特别快。那时候粮食什么都要上交,肉类更是少。
  到了90年代后期开始,由村里在做菜方面比较有名气的一人主厨,主人家和其余亲戚朋友打杂,请主厨就开始算工钱,开始逐步脱离友好往来;

  
  从2000年中期开始,由一个专业的厨师队伍负责宴席过程中所有的厨房工作,包括洗菜、切菜、做菜、洗碗、摆放桌椅等,主人只需要照顾自己的客人就行,无需插手厨房工作。
  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是持续上升的,现在酒席菜肴一二十盘。有些菜,基本上没有动。有些人不来吃,让人带上人情。。

  
  满车的木头,难道,明年这家要办酒席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