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樱桃就像没有人看管的野孩子,没人管反而成就了它顽强的生命力。挂果了,成熟了,是对抗大自然,适应大自然的成果。
每次回山里,父母准备好吃好喝,在路边迎着,走的时候还带很多,感谢父母
把孩提时摘野樱桃吃的记忆,用舌尖上的味蕾储存起来,精心收藏几十年。
到了五月,附近县城的人,就会到山里来摘野樱桃掰竹笋。。。


对城市居民来说,五月的春天,就是很值得来的地方。野果子多,还有新鲜的蔬菜。。。
看到竹笋就掰竹笋,看到野樱桃,就摘野樱桃,一路上开心不自己。。。
有些竹笋,掰不出来,就用小长


随身带的袋子,用来装竹笋野樱桃等。。。


还可以摘这样的泡泡,


这种果子,比野樱桃好吃,只是名气没有那么大。。。

属于山间小野果,味道美,但是难以大规模。。。
属于山间小野果,味道美,但是难以大规模。。。


很有特色的黄樱桃。。。。

樱桃成熟,小孩们开心了,伸手就能摘到樱桃。。。
农家小孩的幸福点,季节水果,随时可以吃到。而且是很健康的。。。

整个山区,看上去青绿一片,看不到石头了。。。

地里的土豆苗,割回去喂猪了。。。
红薯苗还没有长大的时候,猪儿就是吃土豆苗了。。。

山里的景物因季节变化而变化,唯独不变的是大山的亘古与恒远。去或不去,山都在那里。
无论是匆忙的过客,或是流连的旅人,甚至是晚归的羊群,大山都一视同仁,把自己袒露在面前。。。
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夏日里的无尽碧绿,秋色的浓墨重彩,冬季的萧瑟与衰败,毫无保留,毫无修饰,不管欣赏与否。
分散在山里的农民,给山村增添了活力。。。


每年从四月开始,山里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不时地从山坡梯田里传来几声吆喝使唤水牛的声音,打破了山的寂静。山里人家的收入不高,所以山里人对待土地的态度十分严谨,每一个工序都做得一丝不苟。
因为已经早早吃过午饭,婉言谢绝了大叔的午饭邀请,目送大叔消失在村口。

对于农村来说,很多人出去做事情,也让土地得到休息。以前是过度开垦种地。。。
整天的秧田,


这里梯田规模,赶不上云南等地,毕竟这里的田地稍微多一些。。。
这一片梯田比较平缓,坡度不是很大。。


家乡的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所有的稻田无不依山开垦。田地的大小、形状也依山而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长,稻田就能延伸到哪。
一块土围一寸田,有一滴水插一丛秧,一级级,一圈圈,围着山冈盘旋而上,宛如无数梯子从山脚架向山巅,“梯田”的称谓大概也就由此而来。
一块土围一寸田,有一滴水插一丛秧,一级级,一圈圈,围着山冈盘旋而上,宛如无数梯子从山脚架向山巅,“梯田”的称谓大概也就由此而来。

山高岭陡,云梯般的稻田,劳作全程几乎都得靠人力完成。有耕牛的人家靠耕牛拉犁翻地,没耕牛的人家,每一锄头挥洒的全是自家的汗水。
正如明末廉吏冯梦龙在《寿宁待志》中所记载:“区区寿邑,尤嵌岩逼窄之区乎!沙浮土浅,梯石而耕,连雨则漂,连晴则涸。
收获后煮出的第一碗米饭是一定要敬天地、敬灶神的,感谢风调雨顺,也祈祷来年还有一个好收成。

有水的地方,就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