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一下“麻腐鸡皮”(加熟鸡皮的芝麻豆腐羹)。古代的鸡不像现在用特殊饲料等催肥的,鸡没有那么多的脂肪,鸡皮不是很油。且因为是自然生长,长得没有那么快,所以鸡皮相对更有韧性,更厚。你可以想象成不是很油的烤鸭的脆皮。
豆腐是类似于现在的日本豆腐,细嫩如冻。
下次大家有机会吃烤鸭时留些脆皮回家。把日本豆腐烫熟,放在碗里,加点麻油,最后拌入烤鸭皮,应该可以约略还原一下这道宋代小吃。
@那时少年轻纱薄 502楼 2014-03-18 22:40:40
QAQ问个题外话。之前我看过一本关于古代美食的漫画。漫画画风很Q一本小册子,讲的貌似是一个先生小孩子之类的每天吃的东西啊什么的,好吧我说的很混乱,病急乱投医什么的,之前在学校图书馆看见的,忘记了名字也找不到了,楼主不知道看过没
-----------------------------
没有。不过这里或许有其他人看过。。
背景: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金兵抵达汴京城下。
十一月二十五日,火烧南熏、陈水、固子、万胜、西水、封丘等十一处城门。
汴京城原本可守住更长时间,等候各地勤王兵马救援。但这时出来一个招摇撞骗的妖人郭京,自称可以“使神役鬼”,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隐形潜身”之能力。
经推荐,在金殿上表演关于猫和老鼠的奇门六甲之术(大致上和当今某王姓妖人的“空盆来蛇”之术等类)。皇上和他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郭京伪称精通佛道二教之法术,能施道门“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并会佛教“毗沙门天王法”,生擒金国二帅。宋廷深信不疑,授命郭京当官,赐予金帛数万,让郭京自行募兵。
于是募集生辰八字符合六甲的没有战斗经验的市井流民千百人。郭京谈笑自如,号称择日出兵,只须三百人,便可一直将金兵打退到阴山乃止。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丙辰日,大风雪,郭京要作六甲法出攻金军。声言被人看到,法术就不灵了,于是命守城兵士悉数下城。
然后大启宣华门,令自己的“神兵天将”出击。大败是自然的。郭京见势不妙,假称要下城作法,才更有效,引余兵遁去。
这时宋兵完全没有准备好守城,金兵趁势攻破汴京城(外城),大肆奸淫掳掠,四处放火焚屋。
(春花和还俗嫁人的小尼姑皆在被掳妇女之列。幸福只是暂时的。因是民妇,两人中一人后来被金人卖给西夏国换马——十人换一马,另一人则被卖入蒙古——一人换两金。两人只是浩浩荡荡众多被掳北上的汴京妇女中的沙粒而已。)
闰十一月三十日,宋钦宗请降,出朱雀门,出(内)城前往金兵营寨。卫队三百人皆身著白衣。
金人当日不接见,延至翌日。钦宗与卫队夜宿于郊外。
十二月初五日,金人索取马七千余匹出城;
初六日,金人为防异变,索取宋人兵器出城;
初九日,金人为进一步防止宋人反击,索取河北、河东守臣家属出城,作为人质;
十三日,金人索取绢一千万匹;
十四日,金人焚烧尚书省吏部、刑部;
二十四日,金人焚烧开宝寺;
二十五日,金人索取国子监各类档案;
二十八日,金人根据档案所载,索取上面列出的种种古器(古玩字画等)出城。
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宋钦宗亲手写下契书并画押,表示,“原定‘犒军费’(即战争赔款)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金人)选择。”
等于是同意,把包括自己亲生女儿在内的亲眷,卖给金人,以充数目庞大的“犒军费”(赔款)。
于是金人共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每人抵充黄金一千锭(其中皇妃价值加倍),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按:燕王宗姬巧荪在内),每人抵充黄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每人抵充黄金二百锭,得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单四人,宗妇二千单九十一人,每人抵充白银五百锭,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族妇二千单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每人抵充白银二百锭,得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每人抵充白银一百锭,得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总计抵充黄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白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
总共被抵押折价的各类女子有一万一千六百三十五人。之上不包括金人从汴京城自己掳去的妇女。
最初,城未破而议和时,金人元帅斡离不(即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欲得一帝姬,有如乡下小子眼馋富室千金。
(按,金国二太子宗望对汉文化极为景仰,常读汉书,有辩才,所以之后能将巧荪辩得气愤无语,见前面巧荪篇。)
萧庆故意拿话阻止他,道:“天家女,非若民妇,必抗命自尽。”意思是,皇室女人,心高气傲,不会迁就,硬上的话肯定自尽。
宗望颇为丧气,打消主意。
钦宗当时同意贡送其他官宦妇女给金人享用。当时有和蔡京结怨的人故意把蔡京的儿媳算在其中。蔡京的儿媳是下嫁的福金帝姬。
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名单已经呈递给金人。
议和的大臣担心金人不高兴,轮番劝诱福金帝姬去金人营寨。
之后,又担心她不从,偷偷给她喂下春药。
结果服侍宗望时,极为妖媚,百般顺从,又展示在蔡京家学来的各种淫技。
宗望大为受用,不意宋人皇家妇女有这等美味。于是便有后来大举索取之事。
正月二十五日,上述被卖女子络绎出城。
妇女上自嫔御,下及乐户(妓女,其中有沦为营妓的荣娘子),都盛装打扮进入金兵营寨。
首先收处女三千,金人国相(完颜宗翰)自取数十人,诸将自谋克以上各赐数人,谋克以下间赐一二人。
完颜宗翰宴请手下将领,令宫嫔换装侍酒,不从者即处死,当时有郑氏、徐氏、吕氏抗命不从,被斩杀。
又有一女不从,宗翰大怒,从箭筒中抽出一只箭,亲自上前,执箭贯穿她的喉咙。
有烈女张氏、曹氏不愿顺从二太子完颜宗望,被他用铁竿从下阴贯穿胸腹,竖立在营帐前,流血三日。
当下一批,王妃、帝姬入寨时,二太子指以为鉴,妇人皆花颜失色,人人乞命。以种种媚技曲意奉承,只求对方欢心。节操碎于一地。
三月二十九日,金人劫掳徽钦二帝及后宫嫔妃、皇子皇孙、王室宗姬包括官吏、内人(宫女)、内侍(宦官)、工匠、民妇、娼优等二十多万人北上。车队人马蔓延上百里。
城内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祭器、乐器、冠服、礼器以及府库各种蓄积,都为之一空。
积雪未化。城中剩余百姓皆哭泣跪送,和被送之人哭为一片,声震于天。
初,金人下令尽数聚集皇室及朝廷官员人等,不得有漏,开封府不敢有违,皂隶衙役等倾巢出动,于城内狭街僻巷处搜拿隐藏者。
卜良等市井小人趁机兴风作浪,城中各处串联,不时大喊:不得隐藏赵氏!如有隐藏者,火急放出,庶免连累。
甚至夜间争相呼喊,作为借口侵掠居民。官府也听之任之。
被掳队伍一路上经过的都是初经兵火之地,屋庐俱焚,尸骸腐朽,白骨累累。
《呻吟语》:“被掠者日以泪洗面,虏酋皆拥妇女,恣酒肉,弄管弦,喜乐无极。”
四月初二,将渡黄河。因河北有警,金人遣兵士先渡。
其余车队人马屯在河边,停留有两日,拥挤杂沓。
各色人等,面孔或陌生或熟悉。不少人在人潮中呼喊寻觅自己亲友。
太上皇宋徽宗突遇在斡离不(约翰宗望)处的韦后、相国公、柔福帝姬等人。望着他们先行渡河,可望而不可即,泪流终日。
夜屯时,宫亲贵戚的车队在中间,民间车队在外环绕,金兵搭帐篷又在外环围。
初七日,后宫曹氏因实在羞于在众人旁大便,夜晚从徽宗车队出来,被金人奴仆趁隙强奸。徽宗传谕后宫,不得擅离受辱。
初八日夜,因连日下雨,很多车都漏水,车内女子有苦于雨去金兵帐篷中暂避的,多嬲死(被轮奸致死)。
十一日,因朱妃、朱慎妃善于唱作歌曲,宗翰、宗望在筵席上命令二人唱作新歌。
朱妃作歌云:“昔居天上兮,珠宫玉阙,今居草莽兮,青衫泪湿;屈身降志兮,恨难雪。归泉下兮,愁绝。”
朱慎妃和唱云:“幼富贵兮,绮罗衫,长入宫兮侍当阳;今委顿兮异乡,命不辰兮志不强。”
两人携手泣下难于歌唱。从前种种宫斗情仇,以及那些小小的得意鼻哼,不过梦幻泡影。
数万人种,长途鞍马,风雨饥寒,又不时遭凌辱蹂躏,一路上不断有人自尽或病亡。不能跟随车马的体弱病重女子,沿途委弃。
甚至,二帝御车牛马因长年只在宫内行走,不擅远足,时有不支倒毙。饥饿之人蜂拥而上,争相割肉生吃,状如鬼魅。
康王(宋高宗赵构)母韦妃一路上跟随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以四十之身,情欲正盛之时,以前很少被临幸,如今被群狼环伺,如干柴遇烈火,种种丑状被金人纪录。后南宋朝廷认为是金人故意造韦太后秽史诋毁高宗,民间有收藏秽史者皆斩。
(1130年,曾和韦氏同事一夫的柔福帝姬逃回南宋。1142年,韦氏同徽宗棺椁归宋。临行,宋钦宗披头散发死命挽住她座下的车轮,请她转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当个太乙宫主就满足了。韦氏哭道,如果你不回来,我宁愿眼睛瞎掉算了。同年八月十余辆牛车到达南宋临安。然而绝口不提钦宗的要求。又因自己在金国的秽行被柔福帝姬熟知,于是诬指柔福帝姬为假冒,令高宗将其处死。之后活到90岁而终。)
天会(金太宗年号)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宋人俘虏队伍终于抵达金国上京会宁府。金人百姓皆好奇围观。
二十四日,二帝及男女宋俘均坦胸赤背(注意,还有“女”),身披羊皮,被金人牵领,跪拜金太祖庙,行“牵羊礼”。
金太宗封宋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
《燕人尘》:“天会时,掠致宋国男、妇不下二十万,能执工艺自食力者,颇足自存;富戚子弟,降为奴隶,执炊牧马,皆非所长,无日不撄(遭受)鞭挞,不及五年,十不存一;妇女分入大家(王室、显宦等人家),不顾名节,犹有生理(存活的机会);分给谋克(基层的部落统领)以下,十人九娼,名节既丧,身命亦亡。邻居铁工(铁匠),以八金买娼妇(妓女),实为亲王女孙、相国侄妇、进士夫人。”
————————————————————
楼主按,终于抽空断断续续把上面这个长长的背景拼贴完了。这个比较吃力。后面的故事反而来得容易。
背景是必须的。就像唱歌必须起个调,楼主需要背景里的某种情绪来写下去。写东西重要的的情感的绵延和顺势变换,情节之类的是随着情感的需要自然产生出来,分布在情感的各个关节点的。
放下一块大石头,后面可以顺风顺水写了,哈哈。
请大家不要随便放过背景,认为枯燥而不读。
刚才略看了一下,发帖的时候木检查,有些错漏的字句等,大家看个大意就行。关键是领略楼主要依托的情绪。
曹传是最后一个穿上裤子的。
帐篷旁,这一群昔日汴京城的贵家公子笑嘻嘻望着瘫倒在地上的那只羊,“可以送这鞑子羊上路了。”
然后系上它一条后腿,倒吊在架子上,分别抓住它的四肢和头,光禄少卿范寅敬之六子范少时拿起刀,切开它喉咙,殷红的羊血咕嘟咕嘟拥淌出来,落入锡桶中。
不远处羊群低头吃草。草原上昨夜下过小雨,湿气氤氲,天际有蜿蜒的河水,闪着微光。
然后他们开始拿羊血做“灌肠”。
地上是一堆堆肥硕的羊肠,皱襞重重。
他们之前在湖里洗过后,各自在脖子和身上绕作一大团扛回来。
回来的时候沿着地上羊血的踪迹。因为他们去的时候,是把血淋淋的肠子从草地上拖着去的。
“我那时抱着斗鸡到处寻人斗”,郑国丈之十一子郑召周边灌肠边道,“我那鸡不是凡鸡,是专门从西广道番禺买来的。番禺那些蛮子是天底下最酷好斗鸡的,他们的鸡特别的鸷劲善斗,而且蛮子们还真会训练,一套又一套的,于是我连人带鸡一起买回来。阿传,”他用下巴点着曹传(枢密曹傅之子),“你见过的,那鸡的爪子特别大,至少比一般的鸡爪大一倍半有余,鸡眼就和他们蛮子的眼睛竟都一样是凹进去的,走起路来像圣上登殿,徐视阔步,看到别的鸡就像是没看到一样,连藐视都不愿意,藐视它们还是看得起它们的。太上(指宋徽宗)听说我这鸡在京城罕逢对手,便找我去宫中和他的御鸡斗一斗。
“‘小舅’,太上捋着小胡子道,‘寡人这鸡是洛阳斗鸡世家丁奴子贡来的唐代皇家斗鸡苗裔,世代传下来的都是斗鸡,血统纯正,性格刚猛。自从到朕这里,大小七十余战,战无不胜,扑杀过众多凡鸡。’然后又道,‘小舅,朕知你是多情之人,你小鸡不幸死了不必太伤悲,朕赏你一根雕鸡的绿玉如意,让你可以天天对着如意睹物思鸡。’”
众人都笑,道,太上最喜欢大言欺人了。
郑召周接着道:“我当时仗着恩宠,反唇道,‘圣上,天下谁不知您更是多情之人,如果您的斗鸡不小心归西,臣下可以把圣上这根鸡雕玉如意转送给您。’太上大笑,道,‘果然是我家好男儿,有风骨!’
“然后各自把鸡放出来。刚斗到一间(按,宋代斗鸡每斗分“三间”,相当于三场定胜负。每一场遇到一方失利,马上停止,给鸡擦去口涎,喂水,歇息片刻继续斗),我那鸡在眼看败退之际,突然斜着飞起,扬起鸡距,一刀把太上的御鸡的头给砍了下来。
“断了头的御鸡疯了样的满场乱飞乱跑,脖子里血咕咚咕咚到处洒,吓得娘娘们花容失色,都在那里尖叫。太上呆了良久,突然阴测测地一笑,‘好鸡啊!小舅。’”
@世界末日姐姐 536楼 2014-03-19 22:39:41
封贴了?
-----------------------------
这样写下去有封贴的危险,呵呵。你明天再来,因为我边扒边要查一下资料。有时候虽然只讲几句话,查资料倒很要一会。
@一亩1羊 2014-03-19 22:56:12
@世界末日姐姐 536楼 2014-03-19 22:39:41
封贴了?
-----------------------------
这样写下去有封贴的危险,呵呵。你明天再来,因为我边扒边要查一下资料。有
-----------------------------
@世界末日姐姐 539楼 2014-03-19 23:00:13
偶想拜你为师,求求你收了我么么哒
-----------------------------
看我帖子就行了,呵呵。我将在帖子里展现十八般武艺。刚才查个东西梗住了。休息一下。你明天来应该可以看到葆成了。葆成在本贴中属于幽暗迷离的音调。我现在开头比较欢闹,待会葆成出来调子就呜咽下来了。
“太上当时便让内侍拿好吃的喂我那鸡,答应明日把赌输的一百锭给我送去。
“之后,命我陪他打毬儿。鸡胜了他,毬必须给他面子。便小小让了他一下。太上当时赢得很高兴,这样又把斗鸡输的钱都赢了回去。”
众人又笑,道,任你奸似鬼,喝了昏君的洗脚水。
(楼主按,打毬[球],又名“击丸”,宋代热门体育竞技游戏,有多种玩法,最常见的是,数人或十数人各自分为两队,竞相用毬棒把毬打入毬窝。球棒是木制的棒子,鸡蛋粗,外裹水牛皮;毬则是木制小球,鸡蛋大小;毬窝是地上挖的碗口大的小洞。毬可以腾空互相传接,也可在地上击打。又,该游戏当时也流行到渴慕汉文化的金国。二帝被掳北上,往往有金人邀请一同打毬或观打毬。唐宋此类从皇室至平民的全民体育竞技游戏很普及,如蹴鞠、打毬等,民众身体素质总体上高于明清。)
“打完毬,太上赐宴。有一道菜,味甚美。我吃的时候太上不怀好意望着我笑。怎么这个笑法?太不祥了。忽然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吃的这道菜正是‘油爆鸡’!不会是……但是,可能是我多心了。再看太上,那个贼笑啊,现在还在我眼前晃。太上道,‘小舅,待会你回去我把那根雕鸡玉如意赏你,睹物思鸡。’
“我一下明白了,慌忙放下筷子跪下,‘臣知罪,还请大王赦免臣鸡。’太上佯怒道,‘逆臣,你可知你麾下蛮鸡殿前行凶,行刺御鸡,又以污血秽乱宫闱,朕已下旨即时处决。念你年少无知,特赦你怂恿包庇之罪。’我只有咬牙切齿谢他不杀之恩了。出宫后那个气啊,坐在牛车上大叫,回去后就拿槌子把玉如意砸了。”众人又大笑。
郑召周正色道:“你们说,像这样,太上是不是应该亡国?”
“应该,应该,”众人点头道,“实在是太应该亡国了。”
然后皆认输喝了一杯酒。
这是这群被掳北上,卖为奴隶替金人牧羊的贵公子们做消遣的一个酒戏。
每人必须讲一故事,和太上(宋徽宗)为何亡国相关,故事里必须包含他们想念而又吃不到的京师一道美食。名为“太上亡国食大因由”。
——————————————————
睡前把之前扒了一半停住的这部分补上。今天玩得太晚,赶紧睡觉去。
@不当帅哥好些年 544楼 2014-03-20 02:18:44
金贼可恨
-----------------------------
所以岳飞才有怒发冲冠以及靖康耻犹未雪的悲愤。靖康之耻摧毁了整个国民的自尊,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并且产生一种文明将毁的恐慌。所以之后的一段时间,宋兵突然变得格外强悍,韩世忠、岳飞等屡屡重创金人,这在以前抵御外敌时是没有的(甚至就算是和后来的蒙古人作战,也未必落下风)。假如能一鼓作气,收服故地,甚至直捣黄龙,那这个民族从此会变得异常强大,因为拥有一种高度的自信。但是高宗决定议和,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了。心理慢慢变得麻木,害怕挑战,更奴性。。灭亡是注定的。往往历史上的一些契机,会影响一个民族的走向。
@kana2013 547楼 2014-03-20 04:10:07
回复第237楼(作者: @一亩1羊 于 2014-03-14 17:44)
@李家村花 230楼 2014-03-14 17:29:43
@一亩1羊 看完刺客贴了……
==========
我也觉得露珠你那个刺客看的特别爽,尤其是要离和伍子胥在羡门的对话,被shock了,由此就深深的爱上了楼主你。虽然主要内容不是你原创的,但是毕竟是古文,你能翻译到如此让人震动,我想必然也是经过了很长的思考回味和沉淀。看着脱线实际上是好奇热忱又谨慎的
-----------------------------
这个。。。你可以看一下原文本《吴越春秋》。楼主笑而不言。
@我可以什么都不说 548楼 2014-03-20 09:23:44
马克!楼主加油写,很多人都喜欢看哒
-----------------------------
下午抽空就开始继续扒。
@矮油拉锅 545楼 2014-03-20 02:27:02
这次赶紧先马再看了。。不然没有人气像上次刺客这样弃楼了就坏了。。
-----------------------------
不会弃,至少把第一季完成,哈哈。
他们是侥幸活下来的一批人。
很多人要么在被掳的颠沛流离途中,要么便是忍受不了沦为奴隶在苦寒之地辛苦劳作且时受鞭挞之苦,接踵死去。
开始时,众人块然独坐则幽愤丛生,负杖牧羊则百感交集,总是讨论为什么会亡国,愤激之情往往溢于言表。
时间一长,便疏懒于争论亡国是非,慢慢学会苦中作乐。另外金人对他们的管制也慢慢松弛下来。他们甚至能够被允许休息时在一起打打毬。
北地饮食多不习惯,率半粗糙鄙陋,令人总是怀念汴京的美食。于是有人提议,既然行酒令没酒筹,对诗也不是所有人都擅长,不如讨论汴京美食下酒。又有人戏谑提议不如把美食和太上亡国联系起来,寓教于乐。讲不出来以及讲得不能令人心服的必须受罚一杯。
郑召周说完后,大家开始垂涎讨论起“油爆鸡”来。
范少时在众人中素有“御厨”美称。众人将目光看向他。
少时放下沾着羊血的酒杯,继续灌肠,徐徐追忆道:‘油爆鸡’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煮熟的鸡肉细切为脍丝,同酱瓜、姜丝、栗子、茭白、竹笋丝,放入锅中热油爆炒,加花椒、葱,起锅。
众人口内生津,纷纷都追悼起这等汴京美味。叹息连连。
少时又道,另有一种做法,用的是生鸡肉,细切为脍丝,用盐、酒、醋稍腌一会,焯水至半熟,捞起来,在和前一种里的那些配料一同下锅用油爆炒。
众人便口水横溢争论起哪一种味道更好。
翰林学士莫俦正色认为,前一种的鸡肉更有嚼劲,后一种则嫩滑多汁。前一种有如老娼,后一种恰似雏妓,世人惟知雏妓体柔音清易推倒,不知老娼有诸多微妙的风月手段,后味无穷也。
众人皆邪笑。郑召周突然抛下手中的肠子,道:不行了不行了,莫翰林害死人,我要到那边去找一头鞑子淫羊解决一下。
原来,这帮公子最苦恼的便是没有性生活。从前倚红偎翠,不知女人可贵,现在思一女人而不可得,遑论妍媸,每每望羊兴叹。
一日,左丞冯澥之侄孙冯叔夜忽闻石堆后有喘息声,伴随羊的哀鸣。转过去一看,范少时居然用手把住一羊,行苟且之事。大惊,于是悄然唤来其他人观战。
众人上前大笑突袭捉奸,少时甚是尴尬。
郑召周出来解围,愤然道:鞑子蹂躏我大宋妇女,便连诸位的妻女姐妹甚至生母庶母泰半惨遭践踏,我等枉为男子,不能复仇,苟且偷生,夜半常叱咤惊醒,泪下难挥,此恨何极,倒不如反过来奸淫他几头鞑子羊,可稍为抒愤。
众人如梦方醒,皆言极是,邪笑着恨恨道:“让那些鞑子吃吃我们亵玩过的骚羊!”大家互相看着,各自脸上既愤激又淫邪,有如鬼魅。
于是热衷于和羊交合。起初用力过猛,嬲毙(前面有名词解释)了一头羊。羊死得不明不白,金人大怒,每人都鞭挞百下。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莫翰林痛心疾首引用《孟子》,之乎者也道,“‘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像你们这样不顾时辰、不恤羊体‘旦旦而伐之’,哪有不把它伐倒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圣人之言,不可不听矣。”
于是众人改变战略,不汲汲于一羊(除非是马上将杀之羊),转益多羊,且“伐之以时”。甚至还有人使用公羊。道:“肏男人的男人,才是真的男人。”众人皆拍手叹服。
——————
上面重口了,我都受不了。下面决定慢慢清淡下来。必须说的是,上面说的一些,在当时是很有可能的。
@不当帅哥好些年 544楼 2014-03-20 02:18:44
金贼可恨
-----------------------------
@一亩1羊 550楼 2014-03-20 12:56:22
所以岳飞才有怒发冲冠以及靖康耻犹未雪的悲愤。靖康之耻摧毁了整个国民的自尊,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并且产生一种文明将毁的恐慌。所以之后的一段时间,宋兵突然变得格外强悍,韩世忠、岳飞等屡屡重创金人,这在以前抵御外敌时是没有的(甚至就算是和后来的蒙古人作战,也未必落下风)。假如能一鼓作气,收服故地,甚至直捣黄龙,那这个民族从此会变得异常强大,因为拥有一种高度的自信。但是高宗决定议和,这个民族就没有......
-----------------------------
@wendy爱妈妈 558楼 2014-03-20 16:07:54
所以作为一个女孩子,好害怕打仗啊。。二战时期的好多女性被蹂躏,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很可怕。还有波黑战争,好多女孩子被抓起来做了妓女。要是这样的话我真是宁愿去做人肉自杀炸弹炸敌军了,起码死的还有点尊严。。。
-----------------------------
心理承受力是随着形势改变的。就像以前我们认为绝对不能接受的事,现在不都接受了?真要到了那种时候,很多人往往在死亡前退缩了。“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曹传望着郑召周的背影喊道:“老郑,你忘了把你龟弟带去同乐了。”
郑召周头也不回道:“我不像你们,自己的小头不济,要另外找小头代。”
“非也,非也,”曹传学着莫翰林口吻道,“‘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你龟弟生得一副好头,不用实在可惜。”
草地上,郑召周的小乌龟正在嚼切碎的羊内脏。
旁边是更多的乌龟,伸长脖子埋头咂咂吃食羊内脏。有的还从另一个的背上爬过去,吃更前面的。
这里的每个人都养了一只乌龟。分别被认为各人的弟弟——龟弟。
最初,是蔡京之孙蔡痷在山下拾来一只乌龟,当做宠物饲养取乐。
后来有人道,“龟”和“归”谐音,“饲龟”则为“思归”之意,思归故土,于是人人都跑去抓一只来养,聊表心意。好在养龟很容易,不必太操心。不必担心跑远,很快便能抓回来。
又有人道,不如认龟为弟,“龟弟”与“归第”谐音,归第者,回到各人的(旧日)府第也。于是人人都认了一个“龟弟”。
为避免乌龟混淆,大家各自在龟甲刻上自己的记号。
有人刻心,美其名曰“龟心(归心)”。
旋即有人提出异议,道,常言“归心似箭”,你这是“归心似龟”,不吉。
但又有道,神龟千寿,况且从乌龟的爬行之态可看出,其志甚笃,既然我等回归中原无望,不如百年后让这份“归心”坚韧不拔向南爬,或终有一日回归汴京。
于是人人都刻心。再另外刻上姓氏表示区别。
酒戏轮到冯叔夜坐庄。叔夜道:“我是我们家老来得子,从小便被精心喂食。那时的我,你们很多人都知道,吃东西甚为讲究。
“吃鱼只吃鱼两边的腮肉,吃羊只吃羊头两边的脸,虾只吃两个鳌。每次吃完上面那些,剩下的统统都弃丢,结果被他人捡起其余的杂碎部分拿去吃。看到他们津津有味吃这等杂碎,我便痛心疾首,‘你们这些人真是狗子啊!’”
众人大笑,道,这一下把我们都骂了。
叔夜继续道:“但是我喜欢吃一样很泥土气的东西——‘盐鸭卵’。宫中常依例赐一些自制食品给大臣。有一年,太上赏给我家的是御制的‘盐鸭卵’。
“当天夜里,家里煮御赐的盐鸭卵,其中一卵,一剥开壳,灿然通明,如和田美玉荧荧澈澈,一屋子都照亮了。我们都啧啧称奇。把它放在灯台上作照明用。过了十多天,慢慢的臭腐成渣,但是更亮了。”
叔夜望着惊奇的众人,道:“你们说,像这样,太上是不是应该亡国?”
众人都不解。叔夜叹息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太上赏的这颗盐鸭卵,看那样子,委实是一颗妖蛋啊!”
曹传鄙夷道:“别人家赏赐的都没问题,独你家有问题,我看是你家有妖气,渗入蛋中作祟吧。”
叔夜不服,欲辩,问众人,这个故事值不值得证明太上必然亡国。
只有一人支持他。叔夜惟有悻悻然自罚一杯。
然后,众人又谈论起盐鸭卵的制法和各种食用方法。
原来这御制的盐鸭卵,是先用石英砂在蛋上面画花并由太上亲自写上瘦金体字,等风干字画了后,用后宫妇人剪下来的多余青丝烧作灰汁浇在上面,再用盐泥包裹。而且是在八月十五日制作,这样蛋黄便能居于中央。
接下来该曹传。
曹传道:“有一回,太上驾临水殿观水戏。我便想露一手。你们知道太上这人最喜欢善奇技之人,当年高太尉便是踢得好毬博他欢心。那时我也想着步高太尉后尘,挣个功名。我向来善于翻筋斗,便想在‘水秋千’上露一手……”
(楼主按,“水秋千”是宋代很流行的水戏。于小龙舟上搭秋千架,船行时上去荡秋千,荡到高处向前俯冲翻筋斗落水)
正说着,突然郑召周远远地提着裤子惊惶跑来,“不好了,蒙古贼鞑子来了!”
@李家村花 569楼 2014-03-20 19:30:44
再来顶一顶,不能辜负这么认真的楼主
-----------------------------
记得你名字,老客人了,上香茶。
@开山怪 571楼 2014-03-20 20:47:52
在动物身上找自尊,言谈间,内心也非常清楚自己的不堪吧
-----------------------------
果然看得明。
原来,蒙古人苦于自己人手不足,除向金国买汉人为奴外,还常常越境到金国来劫掠人,甚至包括女真百姓。
像他们这样被金人掳来的汉人,是蒙古人最喜欢抢去的。前前后后被抢去不少人。据说在蒙古更苦,所以众人最怕听到蒙古贼鞑子来抢人。
刚才他们沉浸于谈话,没有听到马蹄声。听郑召周这么一嚷,侧耳听去,马蹄声甚急。顷刻间,六七个身着弊裘的蒙古人发出扰人心神的怪异颤音骑马而来,手里旋转着绳套。
众人急忙抛下手中的羊肠,往帐篷里去。
一个连着长绳的铁钩飞来,哗啦啦扯倒了帐篷。众人又暴露在广袤的天穹下。
于是各人拿刀的拿刀,拿杆的拿杆,有的什么都没摸到,光着手往可能的隐蔽处乱跑。
曹传拿起报警的牛角猛吹,冀希望女真人跑来援救。
一个蒙古人注意到他,抛出绳套,系住他在草地上被马拖着跑。
曹传扔坚持吹牛角。结果牛角被地上的坎绊住,磕下他一颗牙,连牙带角都飞落出去。
范少时拿着牧羊长杆便去追。不提防一个绳套从后方甩来系住他。
说时迟那时快,蔡痷从斜刺里过来,一刀斩断绳子。
有人喊,“趴下,都趴下!”
众人纷纷趴下。
蒙古人收起绳套,直接骑马望众人驰来。
范少时眼看一马愈来愈近,突然提起长杆,刺向马上蒙古人的胸膛。蒙古人猝不及防,翻身落马。
蔡痷跑过去提刀便砍,竟被蒙古人躲过,抢下他手中刀,欲斩他脖子。
一根长杆突刺过来,插入蒙古人眼窝,直贯入脑。血和脑浆迸溅蔡痷脸上。
持杆的正是范少时。
蔡痷抹去脸上混合着脑浆的血,惊魂甫定,赞道:“好枪法!”
一个蒙古人正追着郑召周。
郑召周刚才纵欲过度,身子乏了,跑不动,被蒙古人很快赶上,俯身提住他后背,挟在手里而去。
召周手舞足蹈,在空中乱抓。
蒙古人娴熟地用绳把他缚住,扔在带来的一匹空马背上的网兜里。
这时,号角声响起,闻到警报的一伙女真人从远处策马而来。
蒙古人见势不妙,带上曹传和郑召周两人仓惶逃去。
女真人边射箭边在后面追,从众人面前越过,顷刻都消失在天际。草原又归于平静。
冯叔夜哭着,拿刀乱砍死在地上的蒙古人。
边砍边骂:“肏你娘,肏你娘,为何你们这些鞑子总不让我们好好过日子!”
两个时辰后,女真人回来了,只带回满身是血的郑召周。
而曹传已被永久带到陌生的蒙古人的地域去了。
原来,带着郑召周的蒙古人落单,担心被女真人追上,便砍他一刀丢下马。总之不让女真人又得到他。
召周奄奄一息躺在帐篷里,苦笑道:“娘的,还以为有机会再多肏几只鞑子羊,壮志未酬,死得好不甘心。”
众人流泪答应替他完成遗愿,以后每次肏羊时,各人轮流以他名义来一次。召周这才含笑而终。
黄昏时分,众人把他安葬在草原的高处。
用石头垒坟,最后把他的龟弟放在坟头上。
众人叉手作揖,道:“老郑,如果你有灵,便降灵在你龟弟身上,借它之身,替你返回中原。”
那乌龟慢慢从坟上翻跌着爬下来,在坟前迟疑,高高昂着龟头,似在寻思归家的路线。
夕阳西下,深绿色的龟甲上是郑召周刻着的“归心”。
一阵风吹来。众人俱毛骨悚然,大声疾呼:老郑,老郑,快爬,一路向南!
但是乌龟漫无目的左右爬了一会,居然向西而去。
众人备感失望,怏怏离去。
蔡痷边走边回头。突然停住,“快看!”
众人回头,只见那龟居然不知什么时候向南爬去很长一段距离了。步伐甚是笃实。
众人大喜,往回跑。有人道,不要惊动老郑,让他爬。
遂止步,目送乌龟昂头向南缓缓而去。
直到看不到乌龟身影,众人这才回头往帐篷走去,满心欢喜。
晨曦初现,爬了一夜的乌龟终于上到草原的一道陡坡顶端。
眯缝着小眼的龟头徐徐回转,望向众人所在的帐篷,仰天发出一声如吼的牛哞声。
@玉MM的刀 580楼 2014-03-20 22:42:32
看到前面的饮食,
觉得口味好重,
再看到后面的亡国,
楼主,说什么我都不会穿越到宋朝去了!
接下去蒙古人来了,更可怕!
-----------------------------
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及黄巢起义,对民间的淫掠其实更甚于宋代。只不过皇室没有宋代这么悲催而已。除去靖康之难等,在宋代不管是为官还是做百姓,其实都要好于唐朝。宋代从头到尾貌似只杀了两个文官。官员有罪多半是贬谪或罢官。宋代要比唐代富裕得多,百姓的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唐代。唐代虽然不差,但是被虚夸过度了。
@玉MM的刀 582楼 2014-03-20 22:49:26
为什么韦氏作为一个前朝遗妇,在乱世中可以活那么久活,竟然到90岁?
-----------------------------
历史记载如此。他儿子高宗也长寿。可能基因好吧。
@mssorry 577楼 2014-03-20 21:30:24
一段沉重的 历史 啊
-----------------------------
是啊。处理一下公事,大概零点过来把今天余下的部分补完。
本评论是在主页发的。为什么我不能进入自己帖子?可以登录天涯,但不能登入八卦;可以进入主页,但不能进入自己帖子。我要把剩下的贴上去睡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