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瓶装新酒,出墙变堕胎——开扒《如懿传》,流潋紫笔下的深井冰后宫

  早~~~~~签到。更新
  可是经了昨夜那一番事,即使是再冷的心,也不觉生了一份暖意,仿佛一点涓涓的细流,润泽了干枯的心扉,叫她知道,这世上总还有热心肠愿意对人好的人。或许这一点温暖,足以让她觉得人世苍凉,不那么风寒逼骨了。
  ——不是吧,不是还继续看不起凌侍卫么?送了包雄黄态度就变了?如懿凉凉您可真是“实用主义”啊!

  如懿这样想着,凌云彻却没那么福气了。这一日傍晚他去领自己和九宵的那顿晚饭,才走到冷宫的甬道口,不知道哪里闯出来几个力大无比的侍卫,把他摁倒在地,只问了一句:“你便是凌云彻?”
  ——“凌云彻却没那么福气了”是什么意思?

  云彻才答应了一声,那拳头便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上来。他是宫里混久了的人,知道一定是哪里得罪了人,也不敢分辩,只护住了要害咬着牙一声不吭。那拳头落下来如雨点一般,每一下都是下了狠手的。起初还觉得痛入骨髓,渐渐也麻木了。就像他一直以来的生活,除了忍耐,还是忍耐。因为反抗,只会招来更大的痛苦。
  ——凌侍卫,你其实是牢里混久了吧!
  好一会儿,那帮侍卫看他乖乖承受,也不反抗,便也打累了收手。其中一个趾高气扬道:“知道为什么打你么?”云彻抱着头伏在地上,一时也爬不起来,只道:“小人无知,请大人指教。”
  ——凌侍卫继续low……

  另一人“嘿”了一声道:“原来你还真是个糊涂的!当你有几个胆子呢,连咱们小主的事都敢得罪!还打算英雄救美,哪天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要么是“连咱们小主的事都敢破坏”,要么是“连咱们小主都敢得罪”。

  领头一个抱着肩膀,冷笑道:“咱们小主如今是有皇子的,谁敢不睁开眼睛看看清楚,敢扰了她的好事。真当是不要命了!这次权当你是无知,以后你就牢牢记着,你在冷宫只管是守门的,要是连救命的事也管,便是搭上你自己的性命了。”说完,几个人一使眼色,便四下散了。
  ——这还是监狱里的调调……这是皇宫啊!拜托拜托!
  云彻伏在地上,缓了半天的劲才爬了起来,试着动了动手脚,发现还好没伤了筋骨,便慢慢往庑房里走。九宵见他这个样子回来,也吓了一大跳,来不及去问晚上的饭菜如何,忙要拉了他细问。云彻简短应付了几句,便赶紧找出伤药来自己抹了。夜间旁人问起,只说自己不小心得罪了人,便也应付过去了。
  ——皇宫侍卫得罪了人,被打了,就这么应付过去了。建立在流娘娘“皇宫侍卫=地主护院”的认知上,好吧,说得通……

  次日傍晚时分,赵九宵看他受伤,便帮着去领晚饭。云彻坐在门口,身上的伤虽没伤及筋骨,却辗转反侧痛了一夜,他没有睡好,便觉得疲倦难耐,心中更含了一包窝囊火气无处发泄,深悔自己那日莽撞进去救人,白白连累自己挨了一顿打。
  ——我擦……这什么人啊……

  他正懊恼,只听身后的门上笃笃几声响,有年轻女子轻声唤:“凌云彻。”一包薄薄的东西隔着墙头“哗”地飞落下来,他顺手捡起一看,却是一双鞋垫子,针脚纳得又细又密,显然是新纳的。
  ——这位“年轻女子”,就是我们的女猪脚如懿凉。鞋垫子这种贴身的东西也是胡做的?这是送情郎的节奏啊!
  云彻心头微微一暖,自从他入宫当差起,便再也没人替他纳过一双鞋垫了,他一笑,牵动嘴角的伤,不觉生了几分懊悔,更兼了一份难以言说的畏惧。
  ——心头一暖、懊悔、畏惧,我看不懂,求解释凌侍卫心路历程。

  他抬起头,看看甬道之上细细窄窄的一痕天空,灰扑扑的,好像随时会变成一条勒死人的绳索,套在自己的脖颈上。他一狠心,随手将鞋垫从墙头抛了进去,以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口气冷冷道:“自从进了宫就没穿过别人送的鞋垫,怕穿上了走到阎王跟前去。”里头轻轻笑了一声,忽然笑声止住,换了一种惊疑的口吻:“你的脸怎么了?”
  ——凌侍卫说了这话,如懿凉竟还能“轻笑”,受虐体质?

  想是里边的人看到了他脸上的伤,他索性也不瞒着,粗声粗气道:“那天是我莽撞了,只想着你们的命,忘了自己也是一条命。”有片刻的沉默,如懿已经明白过来,虽然明知他看不见,却也是深深一福到底,“抱歉,是我们连累你。”她轻声道,“伤要不要紧?”
  ——这俩深井冰啊……你们在一起吧!

  云彻听她并未因为自己的呵斥与粗暴而负气而去,转念想见当日救与不救原在自己一念之间,如何能怪旁人,心下便先软了几分,换了稍稍温和的口气:“不要紧,都是皮外伤。”
  ——凌侍卫这回正常一些了。

  如懿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否则我与惢心心里更加过意不去。那么,知道是什么人打的么?”云彻犹豫片刻,想起领头一个侍卫的话,便道:“他们说了一句,什么有了皇子的小主,其他我便不知道了。”如懿心头悚然一凛,便道:“你知道得越少越好。”她捡起那包鞋垫道:“这双鞋垫是惢心纳了一个下午的,还望你能收下,也算我们尽一点感激之心。”
  ——原来鞋垫子是四心做的。我说嘛,如懿凉怎么肯给凌侍卫做这个,她一直都看不起他的。

  云彻想了想道:“如果再加一瓶跌打药给我,就算是谢我了。”如懿闻言,不觉含笑:“那就谢过凌侍卫了。”
  ——凌侍卫,请直接找江太医。
  如懿回到房中,嘱咐惢心挑了一瓶最好的跌打药和鞋垫一起送出去,自己只是坐着出神。惢心回来见如懿只是坐在桌前发怔,便道:“小主这是怎么了?”
  ——最好的跌打药!!冷宫不是缺衣少食么,怎会有这货?果然是开了药铺么……

  如懿淡笑道:“我只是听凌云彻方才说起,说打伤他嫌他多管闲事救人的人说起,是有皇子的小主吩咐他们做的。” “有皇子的小主?”惢心脸色微微一变,“宫中有皇子的小主,只有纯妃和嘉嫔,难道是她们?”如懿只是沉默不语,惢心越发猜疑道:“纯妃有大阿哥和三阿哥,可是她与我们还算亲厚,嘉嫔虽然不太与咱们来往,言语上又厉害,喜欢落井下石,拔尖抢乖,但比起慧贵妃她们,也算不上有什么深仇大恨。难道会是她?”如懿摇头,给自己斟了一杯白水,慢慢道:“如果你受了我的指使去害人,会不会当着人家的面提起是谁指使的?哪怕是含含糊糊的影子话都不会落下。”
  ——又来黑反面人物了。这种道理难道只有你们知道?太简单了,跪求计谋升级,这样的段数不够看。

  惢心即刻明白:“小主是说那些人是故意的?”如懿微微一笑,看着杯中的白水道:“水至清则无鱼。凡事太分明,反而落下疑影,她们非要给我来这一招移祸江东,反而告诉我是哪些人更可疑。”
  ——也可能是纯妃嘉嫔故意的呢,特意把嫌疑往自己身上引,结果如懿凉一动脑子,这俩人就没嫌疑了。
  惢心皱眉叹了一声:“可惜咱们知道归知道,也不能如何防范,只能求菩萨保佑,让她们无心顾忌咱们就是了。”
  ——谁们啊!这就宣判了?你们能不完全靠脑补么……

  如懿扬眸浅笑:“这样的事,咱们做不到,海兰却一定做得到。”
  ——海海兰是皇上真爱,不解释。

  因着皇后丧子,皇帝膝下的实则只有三子一女,且三位皇子都是庶出,实在违背皇帝一心立嫡子为太子的心意。
  ——那个……皇帝是一心想立嫡子,那也得有嫡子才行啊……要是就是没有,他必须退而求其次好么,这算什么“违背心意”?

  这一年暮春,便由海兰提议,因为后宫屡屡失子,有伤阴鸷,为求多子,皇帝与皇后便携了后宫嫔妃,相随去圆明园伴驾。
  ——1. 后宫屡屡失子,有伤阴鸷(正确的应该是“阴骘”)?有没有搞错啊,后宫也是受害者啊,说得好像是后宫联手杀孩子一样……2.皇帝、皇后携嫔妃,去圆明园伴谁的驾?牛葫芦太上皇么?
  一则散散心,二则也希望借此机遇可以让宫中多些子嗣,三则也暗合了太后的心意,将自己收在身边年龄颇相宜的太常寺少卿陆士隆的女儿陆氏让跟着去了。
  ——“将自己收在身边年龄颇相宜的太常寺少卿陆士隆的女儿陆氏让跟着去了”。我不行了,这一个句子多少个语病!不说语病,让一个尚在闺中的大姑娘跟去圆明园伴驾,这算什么?

  果然到了圆明园中不久,陆氏不过十五岁,因着年轻美貌得到圣意垂顾,不久便封了庆常在,在皇帝身边很得恩宠。
  ——应该是“陆氏不过十五岁,因着年轻美貌,到了圆明园中不久便封了庆常在”。原文太乱了。

  加着玫嫔旧爱难失,新宠又当道,如此一来,圆明园中愈加热闹,便越发顾不上宫里的情形,如懿也稍稍缓了口气。
  ——所以是因为有了新宠,皇后贵妃就要害新宠,顾不上害如懿凉?皇后贵妃要不要这么苦逼……
  只是听着这样新宠旧爱的消息传来时,如懿起初仍不免有些丝丝缕缕的惊痛,一点一滴触及心房,蜿蜒直刺下去,渐渐地,便只剩了酸楚。每每这个时候,便会想起,那年的烟柳蒙蒙时节,与皇帝的初遇。
  ——如懿的心情我们不探讨了,我就想知道啥叫“蜿蜒直刺”。

  彼时,她还是高门玉楼里的深宅闺秀,因着表姑母嫁得那样高贵美好,也生出了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心。
  ——大流娘娘的私货又来了,大家做好准备。

  她知道的,她会嫁到皇室。却极想,与姑母一样,承担起一个家族的荣华,步步踏在紫禁城的朱门锦绣之内。
  ——为什么?请给个理由?乌拉那拉家(大雾)的姑娘一定要嫁到皇家?这是哪里来的自信……后面的“却”去掉,不是转折。

  可是偏偏,齐妃的亲生子,皇后抚养的三阿哥弘时,中意的人并不是她。一个错失,眼看着他削爵,去宗籍,逐出玉牒,最后赐死。
  ——说得好像弘时没选她所以死了似的……
  一颗心除了惊惶不定,更有一重快意。他是那样看不上她,宁愿去喜欢不该喜欢上的人。于是那样尴尬的时候,遇到了如今的夫君。
  ——什么叫“不该喜欢的人”啊,玛丽苏是世界中心啊,所有人都得围着?就青樱当年那种轻狂劲儿,我是三阿哥我也不会选她好么!我就不说她那个歪脖子了好么!(大大雾)

  当时皇帝仅剩下的两位成年的阿哥里,五阿哥豪放不羁,四阿哥端稳持重之余却不失一段玉树风流。明明是身世普普的皇子,却偏偏更像一个“骑马倚斜阳,满楼红袖招”的翩翩浊世公子。
  ——1.“端稳持重之余却不失一段玉树风流”,我理解“玉树风流”,可能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这个描写,和“端稳持重”难道不是矛盾的?等等,“端稳”又是什么?四阿哥,这碗汤您端稳,别洒了……2.神马叫“身世普普的皇子”啊!3.“骑马倚斜阳,满楼红袖招”,这样的诗句用在皇子身上真的好?

  那一瞬间,便动了心意,忖度着哪怕他是“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的人,便也顾不得自己的一颗芳心了。
  ——这个我有点忘了,甄嬛传里那个“青樱”是愿意嫁给“四阿哥”的么?
  在冷宫的浸淫里,或是深宫静院午夜醒转,梦醒衾寒的时候,会忆起很多年前,姑母与当今太后安排着他们见了一次。
  ——1.“浸淫”用法不对。2.“冷宫”是现在,“深宫”是以前,顺序不对。

  姑母含笑轻声唤着“青樱”,她便轻轻巧巧,莲步姗姗,从十二扇泥金仕女簪花屏风后转出来,杏子红透纱绣牡丹含露闪缎长裙缓缓漾起一点涟漪般的微澜,连腰带上垂的一对白玉鹧鸪樱桃佩都微微摇曳,仿佛一朵绽放在暗夜微风里的红蔷薇。
  ——1.流娘娘文中的屏风,总是十二扇。2.透纱绣的闪缎,真心没见过,鹧鸪樱桃佩神马的,这真是清宫?

  不,她如何不想保持大家闺秀的沉稳笃定,安宁无波,而是,实在是在屏风后一定窥视的害羞,让她晃了晃心思,愿意捧着一颗一瓣一瓣绽放的胭脂色的心,一直一直沉静下来,沉到尘埃的底处去。
  ——如懿凉凉,“萌生爱意”和“大家闺秀”不冲突。

  那时她也不过是十三四岁,单衫杏子红,双鬟鸦雏色。
  ——西洲曲,这句诗用的还可以,但是真的不像是清朝。

  一转身,一抬头,眼帘里撞入了以为可以依靠一生的人。那时候的他,不过是一袭月华色淡淡青衣,袖口是极素净的暗色花纹,仔细瞧去是唐棣之华的图纹,腰间只一根明黄色带子,晓谕皇子身份。她无端地便想起那一句:“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怎么会遥远呢?如果是真切的缘分,再远,这个人也会来到你身边。
  ——然后青樱和“红荔”就结拜了?话说皇子的衣服上为什么要用“棠棣之华”的图案……

  他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淡淡含笑间,便是清明天际朗月入怀。可是他即便那样笑着,也难免有一分失势皇子的萧索,萧萧肃肃,若孤松独立山巅之风。
  ——“孤松独立山巅”就好,“之风”去掉。
  @万卷小蠹 19456楼 2014-03-03 10:42:54
  云彻心头微微一暖,自从他入宫当差起,便再也没人替他纳过一双鞋垫了,他一笑,牵动嘴角的伤,不觉生了几分懊悔,更兼了一份难以言说的畏惧。
  ——心头一暖、懊悔、畏惧,我看不懂,求解释凌侍卫心路历程。
  他抬起头,看看甬道之上细细窄窄的一痕天空,灰扑扑的,好像随时会变成一条勒死人的绳索,套在自己的脖颈上。他一狠心,随手将鞋垫从墙头抛了进去,以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口气冷冷道:“自从进......
  -----------------------------
  @小姑奶奶肉祖宗 19480楼 2014-03-03 13:51:26
  【想是里边的人看到了他脸上的伤】
  【如懿已经明白过来,虽然明知他看不见】
  如意凉看得见外面
  侍卫看不到里面
  这是神马设计?现代防盗门的窥镜?
  -----------------------------
  如懿扒门缝了,凌侍卫没有扒。
  她一贯倨傲的心,莫名地就颤了颤,生了一股相怜之意。真的,是君须怜我我怜君。他有他身世的不堪,自己也有自己的难为。
  ——“君须怜我我怜君”,我觉得席绢好像也中枪了。

  然后,亦见过一两次。不过是姑母或者当今太后的安排。她替太后抄书,他来请安,有时替他磨墨,唤一声“青樱妹妹”。她抬起头来,并没有旁人在,他望住她,也不过,就是相视一笑罢了。
  ——男未娶女未嫁,单独相处,还磨墨、相视一笑?这是闹哪样啊!

  还有一次,是陪着满宫的嫔妃们在清音阁看戏,有一出是他点的,便是《墙头马上》。戏台上的戏子歌舞泣笑,唱的是别人的人生百态。她却被一阕引子惹动了心肠。“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嫔妃们听戏,四阿哥也在场?还能点戏?点的还是“墙头马上”这种“淫奔”戏……我得出去哭会儿……至于所谓的“一阕引子”(这种说法本身就很奇怪),来自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她忽然便沉了心思,抬起眼。正望见他也含了一缕笑,沉沉望住自己。就是这段,遥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仿佛暮春里迟迟未开的花苞,忽然一阵春风至,便张开了重重心瓣,露出一点杏色的蕊。身边有花朵熏然的陶陶气味,好像一整个春天的,都留在了身边,迟迟不去。
  ——这段还可以。

  为着这个,她便肯了。肯只是一个侧福晋的地位,肯按下一颗欲比天高的心,肯容忍他的身侧枕边,眼底心间,还有旁人。那便是一颗初见的痴心了。而到了如今,他还能如何呢?位分也罢,恩宠也罢,一直引以为依靠的,不过是他口中常说的三个字:你放心。可原来,到了放心的时候,却彻底没有让她放心过。
  ——不对啊,不是应该相信他、相信真爱的力量么?

  还不如海兰,从来不深爱,所以不看,不听,不信,倒安安稳稳,平安富贵了。
  ——No!因为海海兰才是真爱啊!

  如懿一副柔肠百转千回,正凝神间,却见惢心匆匆转进房里道:“小主,海兰小主刚让人从圆明园递来的消息,老爷他——过世了。”
  ——如懿的爹领便当了,下面的剧情特别曲(dou)折(bi),请大家做好准备。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