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们扒到哪里么?
前情提要:大过年的太后在训儿媳妇,还提出了“拜佛就是拜金身,木有金子忒寒酸”的奇葩观点。
今天接着往下扒~~~
皇后满头冷汗,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太后继续道:“再者皇上膝下才这几个皇子,正是要开枝散叶为皇家绵延子嗣传承万代的时候,你让嫔妃们一个个打扮得跟刚入关的女人似的,你让皇帝愿意睁开眼看谁?
——先帝死了不到半年啊太后!果然皇上不是你亲生的,下死手黑啊……
女人的心思不落在打扮自己上,自然就只盯着别人去了,后宫里也不安宁起来。因小失大,皇后,你实在太不上算!”
——这是神马后宫啊!大圣!快来降妖伏魔!
皇帝见太后的口吻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而皇后早已面红耳赤,少不得赔笑说:“皇额娘教训得是,皇后有皇额娘这般耳提面命,应当不会再有差错了。”太后微笑道:“皇后聪明贤惠,自然是一点就通。可是皇后,你知道你眼下最要紧的是什么?”皇后已经无力去想,只道:“请皇额娘指教。”“你膝下已经有了一个公主和一个皇子。但,这是不够的。你还年轻,又是中宫,应该让后宫多些嫡出的孩子,把他们好好抚养长大。你驾驭嫔妃,怎么样都不为过,但有一点,那就是六宫平静,让皇上无后顾之忧。其余的事,放在中宫都算不得什么顶天的大事。”
——清宫嫡出的孩子不多,但无论嫡出庶出,都是皇后的孩子。“驾驭嫔妃怎么样都不为过”这话本身就不对,难道皇后可以动私刑?干脆都弄死了吧,六宫就真正平静了。
皇帝道:“那么六宫的事……”太后沉吟着看了皇帝一眼,慢慢捻着佛珠不语。太后的眼眸明明宁和如水,皇帝却觉得那眼神犹如一束强光,彻头彻尾地照进了自己心里。他明白了太后的意思,斟酌着道:“那么六宫的事,由皇后关照着,每逢旬日,再拣要紧的请示皇额娘,如何?”太后笑着理了理衣襟上的玉坠子流苏:“皇上的意思,自然是好的。只是慈宁宫清静惯了,皇上不肯让哀家清闲了么?”皇后立刻明白,恭声道:“是臣妾有不足之处,还请皇额娘多多教导。”太后笑了一声:“好吧。那就如皇帝和皇后所愿,哀家就劳动劳动这副老骨头吧。”
——要不要作成这样!太后这就是既想当那啥又想立那啥。
她瞥了皇后一眼,“至于你所行的节俭之策,内务府那边还是照旧,不许奢靡。
——这不还是皇后的法子?大过年的把人训的满头汗,然后还这么干,到底是要闹哪样……
嫔妃的日常所用也是如常,至于穿着打扮,告诉她们,上用的东西照样可以用,但不许多。一季只许用一次就是了。”
——宫里用的不都是“上用”的?三个月用一次,其余的时间玩果奔?
皇后答应着,又听了太后几句吩咐,方才随着皇帝告退了。福姑姑见皇后与皇帝出去,方才为太后点上一支水烟,道:“太后苦心经营,终于见效了。”
——太后为毛要“苦心经营”……有那个闲心还不如篡位当女皇。还有一点,水烟是不论“支”的。
太后长叹一声:“你是觉得哀家不该争这些?”福珈低首道:“太后思虑周全,奴婢不敢揣测。”
——福珈姑姑你心里其实正在骂“太后SB”吧?跟了这么个主子,您辛苦了。
太后举着乌金烟管沉沉磕了几下:“哀家若是不费这点心思,慈宁宫除了点卯似的来请个安,哀家也要成了无人理会的老废物了。
——磕烟管子神马的不是水烟,是东北老旱烟锅子……太后也不用费这种歪心思,尤其是真?崇庆,因为她有个孝顺的亲生儿子。
@吾是书童 8135楼 2013-10-15 10:55:35
上用可以解释为皇上,小书虫
-----------------------------
谢谢书童~~~
@万卷小蠹 8133楼 2013-10-15 10:53:18
皇后答应着,又听了太后几句吩咐,方才随着皇帝告退了。福姑姑见皇后与皇帝出去,方才为太后点上一支水烟,道:“太后苦心经营,终于见效了。”
——太后为毛要“苦心经营”……有那个闲心还不如篡位当女皇。还有一点,水烟是不论“支”的。
太后长叹一声:“你是觉得哀家不该争这些?”福珈低首道:“太后思虑周全,奴婢不敢揣测。”
——福珈姑姑你心里其实正在骂“太后SB”吧?跟了这么个主子,您辛苦了。
......
-----------------------------
@吾是书童 8137楼 2013-10-15 10:59:59
这太后是在抽水烟还是在抽旱烟?或者太后是水烟旱烟一起抽的双枪老太后?
-----------------------------
天知道她抽的是啥……
哀家成了老废物不要紧,哀家还有一位亲生的柔淑公主,若不靠着哀家,来日和哀家的端淑公主一样被指婚去了准噶尔这样的偏远之地,哀家却连个置喙之地也没有了。
——真?崇庆就生了小四一个儿子,哪里来的这个便宜女儿?而且清朝也没有神马“柔淑公主”,更没有嫁到准噶尔去的。除非说这是流娘娘的私货,胧月和亲去了赫赫(也就是电视版的准“葛”尔)。但这样也有问题,灵犀和雪魄不见了。
而且皇后母家的富察氏,原是满洲八大姓之一,皇后又好强,一旦成了大气候,如何还有哀家的立足之地呢?”
——什么叫“皇后一旦成了大气候”?她本来就是后宫之主,流娘娘,太后不属于“后宫”啊,除非你笔下的蠢乾要烝母。
福珈感叹道:“素日皇后虽也常来,但奴婢看她今日这个神情,方是真正服气了。奴婢冷眼瞧着今日来请安的嫔妃,娴妃仿佛比往日得意多了,想是皇上又宠爱了。”
——先说皇后,今日方是真正服了,还能从神情上看出来,那么往常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嘴脸,可想而知;再来看娴妃,“得意”也是在面上显出来的,之前还教训粽子要不露声色,果断打自己的脸了。综合这两点,楼主只能感叹,这后宫的嫔妃还不如那青楼花魁。
太后微微一笑:“上回咱们用的人用的心思,不就为了这个么?
——太后用尽心思,只是为了让如懿凉得宠。太后你是不是吃撑了?按照书里的设定,这是你死对头“先帝大皇后”的侄女,为啥宁可把儿子的后宫搅乱也要让如懿得宠?莫非儿子不是亲生的,如懿才是!
慧贵妃好驾驭,娴妃却是个有气性的。
——苍天啊!好驾驭才好操控在手里,偏要弄个“有气性”的来玩高难度。而且太后你玩偏了。不好驾驭的是那智商高的,和“气性”没有关系。
有她在那儿得皇上的欢心,皇后才没工夫盯着中宫的权柄,咱们才腾得出手去!”福珈会心一笑:“那也因为,太后挑了个可意的人儿,才做得成太后的交代啊!”
——太后作死的盯着中宫的权柄,是想当皇后刷皇上?都说了是“中宫的”,您老就别伸手了成吗?
054 永璜
——苦逼的大阿哥要出场了,在这个深井冰的架空清朝,他即将迎来的遭遇,比我们知道的还要苦逼一百倍。
皇后回到宫中,已生了满心的气,路上却一丝也不敢露出来。只到了寝殿中关上了大门,只剩了莲心和素心在身边,方冷下脸来道:“自先帝离世后,皇太后一直不问世事,这回的事,你们觉得是谁去太后面前嚼舌根了?”
——“不问世事”不代表“与世隔绝”,琼瑶奶奶写还珠,太后还在五台山呢,宫里的信息她一样知道。不要说皇宫,随便哪个大宅门里挑出个老太太,保准都是心里明镜似的。她们不插手是因为不是当家人,插手管事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莲心啐了一口道:“自然有那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素心看了她一眼:“你也觉得是娴妃……只是太后一向不喜欢乌拉那拉氏,怎么肯听她的?”
——可以把太后赐名算作“得了便宜”,至于“卖乖”好像没有对应的。再者说都赐名了,太后应该是喜欢如懿的吧。
皇后冷笑道:“娴妃自然嫌隙最大,但别人也不能说没有了。原以为后宫里清静些了,稍不留神对着你笑的都能龇出牙来冷不丁背后咬你一口。”
——嫌隙,因彼此不满或猜疑而发生的恶感。这里应该用“嫌疑”。
素心担心道:“那娘娘如何打算?”“打算?”皇后微微一笑,“太后要宫里别那么俭省,要她们打扮得喜兴些漂亮些,那都无妨。她们奢华她们的,本宫是皇后,是中宫,不能和她们一样狐媚奢华,自然还是老样子。”
——皇后这个态度是对的,她知道自己是中宫。但是小细节又错了,“喜兴漂亮”不等于“狐媚奢华”。这个错误不怪皇后,怪流娘娘。
莲心笑道:“也是。她们越爱娇争宠,越显得娘娘沉稳大气,不事奢华,才是六宫之主的风范。”
——六宫之主的风范原来就是“不事奢华”……这标准是不是太低了点儿?
皇后咔地折下连珠瓶中的一枝梅花:
——应该是“联珠瓶”,不仅是描述器型,而且取“珠联璧合”的好彩头。宝二爷房里也有这么一对儿,插了花送给王夫人和贾母各一瓶。
“至于皇太后要本宫旬日回话,本宫就回吧。后宫里能有多少了不得的大事?皇太后爱听闲话,本宫就慢慢说给她听。可有一句话,皇太后说的是对的。”
——原来十天一回话回的都是八卦?流娘娘你够了……
莲心问:“什么?”“本宫是中宫,中宫只有一儿一女,是太少了。”皇后沉吟道,“二阿哥在咱们眼里是金尊玉贵的苗子,可落在别人眼里,怕是恨不得要折了他才好呢。所以中宫的孩子,自然是越多越稳当。”
——二阿哥是嫡长子,老四亲自赐名“永琏”,琏,是宗庙之器。他在谁的眼里都是“金尊玉贵的苗子”好么!谁又敢“恨不得要折了他”?找死么?
素心虽然担心,嘴上却笑道:“中宫权柄外移,未必是好事,也未必是坏事。娘娘有太子在手,便什么都不必怕了。”
——这会儿才乾隆元年正月,没立太子呢……素心你是个穿越的?
皇后淡淡一笑:“是啊,要本宫落得清闲,本宫就清闲片刻吧。再有什么事儿,也不是本宫这个六宫之主的责任了。”
——皇后你醒醒!六宫大权还在你手上,出什么事都是你的责任啊……
过了新年便是元宵,因是乾隆元年的好日子,每一日都是热热闹闹地过,百戏、杂技、歌舞,没有一日是断的。
——好吧!再强调一遍,老四死了还没有半年啊!TMD楼主都快成祥林嫂了。
连清音阁的戏曲,也是流水似的在宫苑的朱墙底下,在水墨青砖的缝隙里,在宫灯微朦的火光里,在曲院亭台的玉阑上四散开去。这才是宫里的日子,天家富贵不只是外人传闻里的锦绣堆砌,金碧辉煌,而是那种戏文曲子里天上人间流水落花缓缓流淌似的沉静。日子一点一点淌过去了,到了明日,还是那样花团锦簇,繁华是凋不尽的,也是望不到头的。
——嗯嗯,“每一日都是热热闹闹地过,百戏、杂技、歌舞,没有一日是断的”,这个叫“天上人间流水落花缓缓流淌似的沉静”?
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宫中的地龙收了起来,天气也一日暖似一日了。
——地龙,是地下的烟道,和现代的地热类似,都是埋在地表下的。这东西怎么“收起来”,难道是刨地面、拆管子?然后第二年冬天在埋进去?
京城里的开春,未见新绿,总是先带了一点风沙的干冽气味,所以人便成了花,成了叶,宫女们换上了春夏时节浓碧浅绿的宫装,那是鹅黄翠绿的叶,新鲜刮辣的,带着汁水丰盈的气息,越发衬得满宫的嫔妃们成了娇艳的花朵,不,是花朵的蕊,一星儿一星儿柔软的身段,争着最娇的艳。
——流娘娘终于给宫女穿绿色制服了,我们就忽略“浓碧浅绿”的色差吧!至于嫔妃们“一星儿一星儿柔软的身段”,这个说法略惊悚。
宫中的琐事虽还是皇后管着,但每逢旬日便拣些要紧的说与太后听。
——这个“虽……但……”的转折关系连词用得不对。来做一下改病句:1.如果保留前半句“宫中的琐事虽还是皇后管着”,后面就要说“但大事已经轮不到她做主”这类的话;2.如果保留后半句“但每逢旬日便拣些要紧的说与太后听”,前半句就要说“宫中事务虽还是皇后管着经手”,表明她大事做不了主,前半句就不用强调“琐事”。流娘娘,你真的是语文老师么,给你改病句太累了……
@万卷小蠹 8164楼 2013-10-15 15:23:57
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宫中的地龙收了起来,天气也一日暖似一日了。
——地龙,是地下的烟道,和现代的地热类似,都是埋在地表下的。这东西怎么“收起来”,难道是刨地面、拆管子?然后第二年冬天在埋进去?
京城里的开春,未见新绿,总是先带了一点风沙的干冽气味,所以人便成了花,成了叶,宫女们换上了春夏时节浓碧浅绿的宫装,那是鹅黄翠绿的叶,新鲜刮辣的,带着汁水丰盈的气息,越发衬得......
-----------------------------
@北斗开阳 8168楼 2013-10-15 15:32:49
地龙收起来……
书虫子,来把我们今年的地热放下去!
-----------------------------
俺们升斗小民木有钱每年折腾一次……我去年就没拆~~~~
太后若想知道得深些,便自己等内务府总管的回话,一宗宗、一件件理起来,皇后倒是比素日清闲了不少,得了空,除了陪着皇帝,便往阿哥所多走动些。
——这句话皇后正常了,太后又不正常了,“内务府总管”的说法应为“总管内务府大臣”,是大臣,不是太监。大臣没事儿就来回太后的话是什么节奏?
这一日延禧宫的小厨房里做了些鱼茸荷花糕,拿鲢鱼的脊肉磨细了兑了浆细了的荷花糕,是做给婴儿的吃食。
——鱼茸荷花糕是给婴儿吃的不假,但是鱼茸和“浆细了的荷花糕”兑在一起后,还要再蒸一次,流娘娘这个写法是要给孩子吃生鱼肉了。
如懿又让惢心收拾了两样时新点心,一并拿去阿哥所给了三阿哥,又道:“年下纯嫔是来得最勤的,她心里除了儿子没别的牵挂。大家常来常往的,你便多送些东西去阿哥所给三阿哥。”
——荷花糕没错,给几个月大的孩子拿“时新点心”就是胡来了。再说,经常送东西过去,不怕被别人做手脚?
@万卷小蠹 8164楼 2013-10-15 15:23:57
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宫中的地龙收了起来,天气也一日暖似一日了。
——地龙,是地下的烟道,和现代的地热类似,都是埋在地表下的。这东西怎么“收起来”,难道是刨地面、拆管子?然后第二年冬天在埋进去?
京城里的开春,未见新绿,总是先带了一点风沙的干冽气味,所以人便成了花,成了叶,宫女们换上了春夏时节浓碧浅绿的宫装,那是鹅黄翠绿的叶,新鲜刮辣的,带着汁水丰盈的气息,越发衬得......
-----------------------------
@北斗开阳 8168楼 2013-10-15 15:32:49
地龙收起来……
书虫子,来把我们今年的地热放下去!
-----------------------------
@万卷小蠹 8169楼 2013-10-15 15:35:52
俺们升斗小民木有钱每年折腾一次……我去年就没拆~~~~
-----------------------------
@北斗开阳 8171楼 2013-10-15 15:54:16
哎,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人艰不拆啊!
-----------------------------
神回复~~~
惢心笑道:“说也奇怪了,纯嫔娘娘的三阿哥养得又肥又壮,都三月里了还裹得严严实实的,阿哥所伺候的嬷嬷们连对皇后的二阿哥都没这么上心呢。”
——三个槽点:1.不是刚写完“二月二龙抬头”?这就三月了,这里还真不是阴阳历混用,因为再隔三段,下文有句“今儿是三月三”。不是不能略写,你好歹交代一声吧。前文说到时间的只有“这一日延禧宫的小厨房里做了些鱼茸荷花糕”,“这一日”真不算是交代了啊……2.农历三月很热么?小婴儿裹严实点儿很正常,大人还要“春捂秋冻”呢。3.嬷嬷们对皇后的二阿哥不上心……你们都有剧本吧!那个可是嫡长子啊拜托!最后买三赠一,送一个小槽点,用“又肥又壮”形容小孩子真的好么?
如懿笑道:“三阿哥年纪最小,他们上心也是应该的。你把东西交到三阿哥的嬷嬷手上,看着她喂了三阿哥,看合不合口味。”
——不管什么时间送去都要喂么?可怜的三阿哥……
@万卷小蠹 8164楼 2013-10-15 15:23:57
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宫中的地龙收了起来,天气也一日暖似一日了。
——地龙,是地下的烟道,和现代的地热类似,都是埋在地表下的。这东西怎么“收起来”,难道是刨地面、拆管子?然后第二年冬天在埋进去?
京城里的开春,未见新绿,总是先带了一点风沙的干冽气味,所以人便成了花,成了叶,宫女们换上了春夏时节浓碧浅绿的宫装,那是鹅黄翠绿的叶,新鲜刮辣的,带着汁水丰盈的气息,越发衬得满宫的嫔妃们......
-----------------------------
@yingsills 8178楼 2013-10-15 16:09:09
刨地面、拆管子 我笑死了
-----------------------------
愁死我了,我以为流娘娘既然能写“地龙”,她还是查了资料的,再不济还有度娘。事实证明我太天真了……
惢心答应着去了。才到御花园中,见假山上薜荔藤萝,杜若白芷,在几场春雨过后,藤蔓也泛出青翠的颜色,散发出草木萌发时特有的微微的清香。惢心正贪看着,冷不丁手里的朱漆祥云如意食盒被人撞了一下。
——“食盒被人撞了一下”,大家想想看吧,我觉得这个略有难度。
她吓得差点没叫出声来,顾不上看是谁,忙护住了食盒打开一看,幸好是点心,没散没撒,倒也不妨。她这才回过神来,看了一眼,却是大阿哥永璜。她忙收敛了神色请了个安道:“大阿哥万福。”
——一个小宫女,撞了人不先看是不是撞了主子,倒先看起食盒来了。要是在正常后宫里,倒是没有主子一个人乱逛的时候,可这是架空清朝。瞧,撞上大阿哥了。等等!大阿哥在御花园乱逛?大阿哥雍正六年出生的,不用上学?
大阿哥随口嗯了一声,抽着鼻子蹭到惢心跟前,盯着点心盒子道:“这是什么?”
——这货不是皇长子!重复一万遍!
惢心忙笑道:“大阿哥,这是延禧宫新做的点心,奴婢送去阿哥所给三阿哥的。对了,今儿是三月三,御膳房给各宫里都送了豌豆黄,大阿哥在阿哥所没看见么?”
——三月三吃豌豆黄,流娘娘写对了,鼓掌撒花~~~至于大阿哥的豌豆黄,这会儿应该送去上书房了,他要是不来园子里瞎逛,准能吃到。
大阿哥摇了摇头,一脸不高兴,两只眼睛却盯着点心盒子,目光有些贪婪:“这个是给三阿哥的,我能吃么?”他低低地嘟囔,“三弟什么好吃的都有,吃也吃不完,我却什么也没有。”
——再重复一万遍,这货不是皇长子!以及,份例哪去了……
惢心有些疑心,脸上却仍笑盈盈的:“大阿哥很想吃这个么?奴婢拿给大阿哥一些吧。”大阿哥有些胆怯地看着惢心:“这是娴娘娘给三弟的点心,你给了我,不怕娴娘娘责罚你吗?”
——三阿哥能吃豌豆黄么?再说就算给大阿哥吃了也不要紧,这会儿都木有第三个人。
惢心微笑:“娴妃娘娘一直疼爱大阿哥,在潜邸时就是这样。大阿哥吃两块点心,怕什么呢。”
——“娴妃娘娘一直疼爱大阿哥,在潜邸时就是这样”前文根本没有提过啊!突然来这么一句很突兀。
惢心说罢打开盒子,取了两块芙蓉糕放到大阿哥手里:“大阿哥快吃吧。”
——刚才一直在说豌豆黄,四个心你为嘛要给大阿哥芙蓉糕?豌豆黄你打算自己偷吃么?
大阿哥看了惢心一眼,方才敢拿起来,立刻狼吞虎咽吃了,才吃完,又眼睁睁盯着惢心的点心盒子。
——皇长子啊亲!我能说刘姥姥家的板儿都比这货强么!
惢心不觉生疑,微笑道:“大阿哥还想吃么?糕点吃多了容易撑着,再过半个时辰就是午膳的时候了,阿哥用完膳再吃点心吧。”
——清宫没午膳,此其一;其二,“用完膳再吃点心”和“吃完点心再用膳”都容易撑着,流娘娘,这有区别么……
大阿哥难过又畏惧地摇摇头,搓着衣角道:“她们总不许我吃饱,才吃了半碗就收了饭菜,我总是饿。”
——这个,估计不知是受了“清清净净饿两顿”和“光绪吃不饱”的影响,还是流娘娘特意要写出一个苦逼的大阿哥。鉴于后文的一些细节,楼主倾向于选择后者。
“她们?她们是谁?”大阿哥向四周看了看,见没人跟过来,才肯说出来:“就是伺候我的乳母嬷嬷们啊。”向来年幼的皇子出门,都是由七八个宫人跟着的。惢心看了看并没人跟着大阿哥,便问:“大阿哥,跟着您的人呢?”大阿哥掰着指头道:“他们都不喜欢跟着我,由着我逛。”
——所以说是流娘娘特意把大阿哥写苦逼的……这段里还有一个出镜率很高的动作描写“掰着指头”,一般来说,这个动作是数数用的,闲着没事儿别掰手指头玩好么?皇!长!子!
惢心更觉奇怪,也不敢再问,便取出两块奶黄酥交到大阿哥手中:“大阿哥悄悄儿藏着吃吧,可不能说是奴婢给的。奴婢先走了。”
——到这里为止,如懿凉特意挑选给三阿哥的“时新点心”就齐了。豌豆黄、芙蓉糕、奶黄酥,哪样是小婴儿能吃的?何况这里的“时新点心”也只有豌豆黄。
大阿哥小心翼翼地张望着:“那你也不能说我偷偷吃了点心啊,否则我也要挨骂的。”惢心心头一沉,忙笑问:“奴才们也敢责骂阿哥?”
——偷吃点心当然要挨骂了,皇子身边跟着的不是只有负责侍候他的下人,还有教规矩的。比如被流娘娘送到慎刑司换了个工种的“精奇嬷嬷”。还有一点我不明白,四个心“心头一沉”,为啥还能“笑问”?
大阿哥垂下脸点点头,怯怯的似乎不敢多言。惢心知道不好再问,连忙点点头往阿哥所去了。
——又见“垂下脸”这种逆天的动作,好吧,我知道流娘娘是想写“低头”,头都低下去了还能点点头,皇长子你颈椎没事儿吧!
一激动还漏了一个槽点……
四个心“点点头往阿哥所去了”,菇凉你是个下人,竟然点个头就走了?好大的架子,要不要大阿哥跟你告个退?
@万卷小蠹 8198楼 2013-10-15 16:44:14
惢心微笑:“娴妃娘娘一直疼爱大阿哥,在潜邸时就是这样。大阿哥吃两块点心,怕什么呢。”
——“娴妃娘娘一直疼爱大阿哥,在潜邸时就是这样”前文根本没有提过啊!突然来这么一句很突兀。
惢心说罢打开盒子,取了两块芙蓉糕放到大阿哥手里:“大阿哥快吃吧。”
——刚才一直在说豌豆黄,四个心你为嘛要给大阿哥芙蓉糕?豌豆黄你打算自己偷吃么?
大阿哥看了惢心一眼,方才敢拿起来,立刻狼吞虎咽吃了,才......
-----------------------------
@吾是书童 8202楼 2013-10-15 16:52:37
板儿馋是穷的,大阿哥也是穷得没吃过见过么?
-----------------------------
@瀚海银沙 8211楼 2013-10-15 17:18:39
板儿虽然馋,可人到了贾府这生人多的地方,贾母命人拿果子给他,他还不敢吃呢,哪像这个饿死鬼投胎的大阿哥……
-----------------------------
所以我说板儿比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