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今后几年房价的走势

  上面还有很多涯友资讯买房的事情,看来购买力还是有的。下一步,虽然居民的杠杆还有一部分空间,但是居民必须要提高资产的配置质量。我认为目前楼市并不是高质量的资产,反而风险极大。对于国债这种最安全的资产,市场上也出现了恐慌性的抛售,我们的基本面尚可,这么集中的抛售国债,原因就是市场上的流动性紧张,目前市场上存量货币巨大,但游动性仍然不足,资金错配在不良资产中的比例过大,这直接限制了央行可采取的调控手段,目前央行的策略很明显,就是尽量引导社会存量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尽量增加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逐步降低金融系统杠杆,从而控制货币总量的进一步膨胀。实际上中国也有很多银行追逐的好企业,这些企业的自身财物状况很好,并不需要融资。而很多新型产业急需孵化资金的企业缺得不到银行资金的支持,这充分说明了目前国内融资渠道的单一,银行天生是保守的,阿里京东在创业初期,并没有国内金融业的参与,原因还是国内融资主要还是靠银行,融资渠道太单一了。所以今后完善融资渠道,打通资金流动的壁垒才是金融改革的关键,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去无限制的挖掘银行的潜力,以至于造成目前金融混乱的困局。打破刚性兑付,才能让国企的银行真正负起责任,地方债终身责任制,才能让地方政府不至于利用行政手段乱借钱,而下一步国企债务破产也会进一步追究直接领导人的责任,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控制债务总量,都是为了控制M2的进一步膨胀。我们的债务已经进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庞氏阶段,一旦新债受阻,今后的债务陷阱会一个个的显露出来。这也就是目前债券市场被资金大幅减持的主要原因。没办法,我们痴迷于借钱太久了,债总是要还的。
  美国人最终通过了减税法案,作为30年最大的减税法案其实这一次是肯定会通过的。因为这个减税法案无论正反两个方面看,都是对美国有利的。其一减税后企业的经营情况好转,美企回归,总税收不一定会减少,同时减税法案降低了民众的负担,提高了购买力,有利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好转。其二即使减税后造成政府的赤字进一步扩大,也可以通过美元的回流对冲掉,就是说减税必须伴随着加息,减税初期政府负债肯定会增大,所以美国缩表的进程肯定会非常缓慢,会根据减税会的效果逐步扩大缩表的进程。美国人这是对经济一揽子调整计划,必然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首先会改变世界经济结构,其次各国的金融政策都不得不做出转向性调整。美国人放弃全球自由贸易准则,相当于以前那种各国吸附在美国这头大水牛身上吸血的时代结束了。我们每年3000亿美元的对美顺差会逐步减少,各国都要开始拼内功了。韩国其实房地产和股市都在高位,情况和我们差不多,但是韩国政府硬着头皮也要加息,不加息对于韩国这种资本自由流动的国家而言就是灾难。目前情况最不乐观的就是印度,很有可能爆发债务危机,以至于引发经济危机,莫迪让美国人抓住了辫子,只怕今后不听话也不行。我们怎么办呢?我们目前也是面临资产泡沫化,楼市债市都在高位,同样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但是我们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最终还是要拼的是我们的内功,前面一直在说,科技革命,创新驱动是这一轮中国经济摆脱泥潭的唯一出路。这种局面下,天天问我买不买房,你们好烦啊。
  毕竟这个贴子是在房观里,不谈房子谈什么呢,说自己好烦也是开个玩笑,也是无奈吧。其实这一段时间我没太关注楼市,我更为关注的是2018年我们怎么应对呢。老美的加息、缩表、减税是一套组合拳。自从2008年以来,我们就一直跟随老美竞相走上量化宽松,货币超发之路。只不过我们的货币超发模式和老美不一样,我们是通过信贷的极速扩张进行货币的超发,所以我们发现至2015年底前人民币一直是升值的。比如说,中国高铁目前负债是2万亿,这些钱都是银行借出来,如果今后高铁挣了钱,能把钱和利息都还上,那不算货币超发。但是以高铁目前只有京沪线赚钱看,这些钱恐怕是永远还不上了。还不上了,钱无法回流银行,那就形成了实实在在的货币超发。而我们目前建设的高速,地铁,机场又有多少能还的上借债呢?很少。这就是我们作为基建狂魔所埋下的恶果,货币泛滥,而基建一旦跟不上,结果到处都是过剩的工业产能。我们30年的经济奇迹其实没有什么可以吹嘘的,30年的过度借债下的基建奇迹而已,叠加上20年的房地产的发展,我们辛苦的劳作下,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我们的科技水平提高的相比就太缓慢了,虽然这几年以互联网科技实现了一部分的弯道超车,但是做个机器人轴承都要进口,可知我们的科技基础的薄弱了。经济奇迹必须建立在科技奇迹的基础上,不然就会后劲不足,陷入中等发达国家陷阱。2018我们怎么保住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呢,要登机了,只能下回再说了。
  我认为,明年我们将不可避免的加息,也将不可避免的发生局部的债务破灭,房地产也将不可避免的产生大的回落。从2007年以来的这10年的宽松放水,终于走到了尽头。总感觉我们还是上了老美的当了,跟着老美放水的结果就是资产价格被到了高位,这是老美剪羊毛的前半部。而后半部正在上演,不让剪,强剪。本贴从一开始就反复说过,推高房价去库存,看是高明,实则昏招。如要保住这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就必须保住我们积累的那些血汗钱,外储。首先绝不能让资本在楼市兑现后流出,尤其那些把大部分利润投入国内房地产的外资,所以明年大概率楼市会加强冰冻限售,二手房以评估价贷款,而且还会和今年一样,基本贷不出来。同时,一手房也还会和今年一样,打折下全款盛行,首付大幅提高,利率继续上浮。目前比较好的一面是,库存大幅减少,开发商资金利润满满,房企压力不大,就是有局部资金链断裂的炒房客,也不会影响大局。有人会说,冰冻楼市无法避免楼市的下跌,但是冰冻楼市会减少流动性,有人愿意大幅降价卖,有人愿意全款接盘,那就接吧,只要和银行没关系就行。开发商也是一样的,资金好的存货少的不愿意降价,那就接着硬挺着,资金紧张,存货多的,大幅降价求全款,只要有人愿意买就行。但是整体楼市肯定是重心向下,这个幅度可以很大,但是绝不能过快,从年底这两个月的表现看,基本符合预判,圆弧顶。其实明年最关键的是债市,这个留着下回再说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