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来遛遛
确实有很多图看不到啊
小令最后发的那张也看不到
爱红姐姐的可以看到
---------
关于古墓的保护
有些领导层真让人无语
让人想到易中天先生的一句话
这年头不弱智不能当领导
才看到的另一则新闻
也挺让人别扭的
曹公的出现,让刘公也不得安宁了
今天的新闻
重庆专家呼吁重启奉节“刘备墓”发掘
去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宣布,
在安阳发现曹操墓,举世震惊。
随后,在四川省彭山县,村民们联名上书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
请求对该县莲花坝皇墓进行勘测、挖掘,
期望能确认该墓为刘备墓。
来自四川彭山的新闻,刺痛了重庆奉节人。
因为在目前学术界普遍认识中,
刘备墓彭山说早已出局,
而成都说、奉节说基本处于拉锯阶段。
奉节说:刘备墓在造船厂下面
刘备墓在县城造船厂下面……更有专家认为刘备死在气温极高的夏天,
凭借当时的交通,无法在尸体腐烂之前送回成都安葬。
但这一说法又和《三国志》的记载不合。
成都说:刘备墓就在武侯祠内
惠陵位于成都市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
从唐代以来的碑文和诗词以及相关资料记录推断,
刘备墓应该在武侯祠内的汉昭烈庙里。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三国文化知名学者方北辰和四川省社科院三国文化研究专家沈伯俊都是这种说法的支持者。
彭山说:刘备墓在当地莲花坝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物专家何家治认为,
彭山当地历来就有皇坟是刘备墓的说法,
以前成都到彭山莲花村水路交通十分发达,
仅需半天时间即可到达,而牧马山又是刘备的养马场。
何家治还认为,汉代易经学比较发达,
选择一个风水好的地方来安葬一个帝王,符合逻辑。
彭山炒作刘备墓 奉节专家很生气
“我真的是很佩服他们彭山人,抓住一切机会炒作自己。”
昨日上午,奉节县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文史专家李君鉴再次点击彭山村民联名要求发掘刘备墓的新闻后,
连连摇头。她一再强调,自己说的炒作是褒义,绝不是贬义,
文化底蕴积淀更为深厚的奉节,应该向彭山学习。
李君鉴关注刘备墓已近30年,所著《刘备墓成都说、奉节说之来龙去脉》,
被编入奉节县文史资料辑,作为史料保存。
李君鉴透露,其实刘备墓彭山说,
10多年前就已经被学术界专家踢出了局。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
刘备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夏四月癸巳(即四月二十四日)卒于永安(今奉节)后,
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1961年9月14日,郭沫若路过奉节,在奉节住了两天。
他提出刘备死时四川天气炎热,尸体无法做到月余不腐,
因此怀疑成都惠陵不是刘备真墓,刘备可能葬在奉节。
刘备墓成都说、奉节说就此出笼,正式展开对垒。
就在刘备墓成都说、奉节说难分难解时,
1994年3月23日《四川工人日报》曝出新闻,
《彭山县莲花村发现特大石墓是否刘备墓有待考证》。
但在同年6月,经发掘证实该墓是明代墓,刘备墓彭山说不攻自破。
23日、24日晚8点半,重庆电视台科教频道重庆掌故栏目,
奉节诗城博物馆馆长、重庆三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赵贵林用一个小时讲述了“刘备墓之谜”。
赵贵林认为,彭山最近掀起的刘备墓新闻,
依据还是一份清朝的县志记载和传说,根本就是炒作。
目前,学术界所持普遍观点是,刘备墓可能在成都,
也可能在奉节,彭山说其实早已出局。
“刘备墓”在奉节 20年前就有报道
同样,彭山莲花村村民联名上书要求发掘、确认刘备墓的消息,
还刺激了奉节许多普通老百姓。
“怎么可能在彭山?县城叮叮当当的造船厂下面,就是刘备墓呀!”
昨日,记者在奉节随机咨询,上了点年纪的人大多这样说。
当地人所说的船厂,三峡大坝175米蓄水前,
曾是夔州宾馆旧址,内有刘备的甘夫人墓。
多年以来,当地人都流传刘备墓就在夔州宾馆下面。
工人介绍,船厂这片位置是一处缓斜坡的开阔地,
目前水位大概在167米左右,当水位退至150米以下时,
传说中的刘备墓位置就能够完全显现出来。
根据当地文史资料记载,为解开刘备墓之谜,
奉节白帝城文管所于1985年10月、1986年8~9月、11月,
前后三次请来安徽滁县地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地矿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进行物探,钻探。
李君鉴说,当时她随同钻探队工作,并根据物探情况画过超声波反应峰值图,
发现在原甘夫人墓下约15~20米深处有1米多长、0.5米左右宽,
位置略带倾斜的一块铁块存在,
这与搜集的《刘氏家谱》记载的刘备墓“铁墓为志”相符。
同时,还发现旁边的老县府花园中有分别为15×4×5(米)、18×2×4(米)的两个空洞,疑为墓道。
1986年1月23日,由李君鉴起草,以奉文发(1986)2号文件向县政府打报告,请求拨款,
对物探线索进行钻探、考古探。这个报告内容随后被《四川工人日报》的两位记者发现,
发出一篇《刘备真墓可能在奉节》的报道,
第一次把刘备墓奉节说抛向海内外新闻界,
并在学术界与刘备墓成都说形成对垒,争议持续至今。
1993年至2003年底,由于三峡库区蓄水,奉节历经大小89次考古发掘。
2005年3月初起,重庆考古队全班人马突然集体杀回奉节,
在一片废墟的老城掘地三尺,四处“探宝”。
当时央视《新闻30分》披露:
考古队在奉节的使命就是寻找刘备墓。但此说遭到考古队否认
没有证据
三方都说服不了谁
彭山最近再度曝出刘备墓的消息,
让奉节绝大多数的文史家感觉既刺痛又焦灼,但是都只能干着急。
赵贵林说,都没有实物证据,奉节说、成都说以至彭山说,
谁都不能说服谁,谁都可以乱说。
针对彭山要发掘“刘备墓”的消息,李君鉴遗憾地说奉节人“太老实,不会说莽话”。
李君鉴所说的奉节人不会说莽话,
是指奉节相关部门多年来从不肯高调宣称确认刘备墓奉节说和正式承认发掘过刘备墓。
奉节县文物部门对刘备墓奉节说异常低调,称只是民间议论的事,
坚决否认曾发掘过刘备墓。
奉节文物管理所领导反复向记者表明,该所没有发掘资质,
只负责支持和协作,对已有的几次发掘,断然否定是寻找刘备墓。
但奉节县文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文物考古队曾抢救性发掘刘备墓是肯定的,
而且还制订过方案。该县文史家还透露,市里为此还拨了25万元钱,
用于考古队寻找刘备墓。只是没有明确的线索和依据,
因此考古部门才没承认发掘过刘备墓。
虽然倾向于刘备墓奉节说,但赵贵林依然持谨慎态度。
他说,要找到真正的刘备墓,应该是件很困难的事,
从目前所掌握的材料佐证看,既不能肯定葬在奉节,
也不能说就葬在成都。
李君鉴介绍,刘备墓曝出奉节说后,武侯祠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坚持成都说的专家异常敏感,奉节方面一有风吹草动,
那边负责人就一定会紧张赶来探个究竟。
赵贵林说,前天电视台节目刚播出,立即有成都说负责人打来电话,交流商讨。
赵贵林说,虽然《三国志》有记载,
但刘备墓成都说依然有许多硬伤。
他认为,没有见到实物证据前,
刘备墓到底在成都或奉节,谁都说服不了谁。
专家呼吁重启奉节“刘备墓”发掘
虽然文物考古部门一再声明没有专门去奉节寻找所谓的刘备墓,
但是奉节的文史专家和民众,
都坚持认为刘备墓的发掘工作确实进行,
只是可能尚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李君鉴介绍,最近一次发掘是2008年6到9月,
当时长江奉节段水位退至150米左右,
市考古所负责人带队到造船厂一带进行刘备墓勘察、发掘。
当时她守护在现场,看到考古队发掘出了一条人工建成的坑道,
两侧是夯土,坑道底是六朝砖铺地,当时她拍摄了大量照片。
由于夔州宾馆旧址现在已经是一个造船厂,
当时考古队沿着墓坑发掘大约四五十米后,到达了船头位置,
为避免船厂基础垮塌,考古活动被迫停止。
奉节县文广局有负责人也证实,
那次考古发掘确实有寻找刘备墓的性质。
记者找到2008年那次考古发掘时的负责人、
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袁东山。
袁老师介绍,那只是一次正常的文物考古发掘,不是针对刘备墓。
由于当地政府无法协调挪移造船厂,导致那次考古无法继续掘进。
袁东山个人认为,当时政治要求高于一切,
刘备在奉节病逝后,遗体应该是转运到了成都安葬。
可能文史家很多不懂技术,实际当时已经具备棺材密封等技术,
可以做到尸体不腐。但袁东山认为,造船厂下面,一定有三国大墓存在。
彭山曝出要发掘刘备墓的消息后,
奉节县文史专家纷纷呼吁在水位退后重启考古发掘。
赵贵林呼吁,重庆应该利用库区水位退却时机,
重启考古措施,发掘奉节“刘备墓”。
奉节县文广局副局长韩礼刚表示,
该县随时愿意协调移动造船厂,协助考古工作继续进行。
刘备墓是个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