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地下的世界,说说关于盗墓的杂七杂八

  补丁把正德的圣旨找出来了
  
  本来还想留着讲正德皇帝的时候献宝呢
  呵呵,楼主阴谋破产---
  
  王阳明不对
  还没说到王阳明呢
  
  这个人我觉得比小S老公长得精神呢
  
  飘散的补丁 
  
  说笑啦,别当真
  我没那么爱出风头啦
  不过爱讲故事的人都喜欢搞气氛,搞反差
  这样的话,就有点喜欢铺垫一下
  才会觉得更有趣味了
  
  
  如花红楼很接近了。。。。。
  可以说对了一半
  
  是文人
  
  
  不卖关子了
  
  再来三个回复就公布答案了
  嗯嗯
  大家感觉很不错
  不是王爷,是文人
  非常准确
  
  
  补丁答中
  
  恭喜恭喜
  
  
  我好神哪,果然是之下第三个回复答中
  哈哈哈,飘忽中。。。
  前面说了朱权
  可惜这位大帅哥的容貌没有被复原
  但是他的孙媳妇
  却有复原图
  大家看看吧
  --
  

  纤手理云鬓 
  
  胡子?想贴就贴吧
  我还是入正题呢
  白天估计都只能闲话了
  
  
  没入正题,怎么老错字来着
  
  再上一张汉代女子的复原图
  她叫张廷意,很喜欢音乐
  一起出土的还有乐器
  
  

  保养胡子的图文并茂,谢谢纤手理云鬓 
  
  再上一张复原的“香尸”容貌
  这是个一品大官的夫人
  也是很美貌的--
  
  

  新疆出土的楼兰美女
  米国据此考古发现认为新疆不是中国领土
  因为这女子人种就不是。。。。。
  真太可笑了
  中国本来就不是单一民族国家
  就算是单一民族,谁先到谁有所有权?
  那米国除印第安人以外的人种都该滚蛋了
  ------
  
  

  这位美女的尸身保存真是好
  一点没有恐怖变形
  。。。

  真的好像睡着了一样
  可惜是难产死的
  
  (另外,曾哥是谁,不是春哥么,我又out了)

  大唐美女来了
  
  新疆唐朝贵族墓葬群出土的天然女干尸
  
  她是个成年女子,身材丰满,
  鼻子、嘴、牙齿较小,眼睑长,
  是当时流行的丹凤眼。
  

  最后上个明朝高人---无暇禅师
  
  无暇禅师又名海玉和尚,
  顺天苑平人(今北京卢沟桥),
  此僧历游五台峨眉等山,
  于万历年间来九华山东崖峰结茅,
  名摘星亭,用功苦修,隔绝尘世,
  饥食野果,渴饮山泉,耗用28年时间,
  以指血调研银珠濡笔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共八十一卷,
  
  天启三年寿124岁,临终口占一偈:
  “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
  岸头迹失魔边事,洞口言来格外机。
  天上星辰高可摘,世间人境运相远。
  客来问我向何处,腊去春回又见春。”
  话音刚落,随即往生,众徒将其形骸置于缸中,
  天启四年钦差王大人来九华山摘星亭敬香,
  夜见置缸处屡放光霞,异香不散,视为神奇,
  三年启缸,颜面如生,装金龛供奉并奏闻朝廷,
  天启六年朱由俭尊无暇禅师为“应身菩萨”,
  现供奉于九华山百岁宫。
  
  这位也做了人像复原
  要是张三丰的肉身也在。。。。
  

  老山汉墓的西汉王妃像
  
  这个和江苏的汉代女子张廷意长得有点像。。

  宫勿猿  午间休息来回答你的问题
  
  顺便说说颅骨复原技术
  今天的午休只好取消了
  西西,我也很感兴趣的话题
  
  
  关于颅骨面貌复原技术
  
  其实这项技术说来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1877年解剖学家Schaffhasen提出了颅骨复原面貌的设想。
  但是还没得到社会上的关注和支持
  到了1895年由于德国的莱比锡市要扩建圣约翰教堂,
  著名音乐家巴赫的墓不得不迁走。
  (看看,外国也有拆迁工程呢,呵呵)
  
  当时由于墓穴密集和棺木损坏,
  在迁坟时许多白骨混在一起,
  谁也认不出来哪一具是巴赫的遗骸。
  于是真正做颅骨头像复原的机会来了
  
  解剖学教授His和雕塑家Seffner对被认为最可能是巴赫的颅骨,
  运用该技术复原了颅骨的塑像。
  这个模型同巴赫生前任一肖像相比都很相似,
  从而确定了巴赫的遗骸。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用科学的方法复原颅骨的生前容貌。
  (说起来不过是短短的一段话,其中的过程还是很耗心力的
  为了确认还原的准确度,His首先找了24具自杀男性尸体
  (由于因病而死者的面部软组织厚度,
  会受所患疾病的影响而出现变化,所以用的自杀的尸体),
  在面部找出15个定位点,
  并测量了各点的软组织厚度,
  再将这些数据和颅骨交给雕塑家泽夫纳。
  在事先未告诉这颅骨可能为谁的情况下,
  要求泽夫纳根据这些软组织厚度在颅骨上进行雕塑,。。。。
  结果才得到了一个和巴赫生前非常相像的塑像。
  
  人的头面部由皮肤、肌肉、毛发等组织包裹着颅骨组成,
  颅骨各部位的形态和结构关系决定了面部及五官的形态,
  如眼睛大小、鼻梁、额头高低、下巴形态等;
  年龄和性别也能在颅骨上得到比较明确的反映。
  
  无论一个人的外形怎样变化,
  包括现在的整容手术,
  都不可能改变一个人骨骼的最基本特征。
  因此,
  颅骨面貌复原技术是可以根据
  人体头面部软组织及五官的形态特征和颅骨形态特征的相互关系,
  重建颅骨生前面貌形象的特殊艺术。
  
  (本来也很想学法医来着,连导师都找好了
  可惜呀,还是听取了家人的意见。。。唉)
  
  
  

  后来西方就有许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并且是针对不同种族的颅骨面貌复原进行,
  方法也越来越成熟,
  从单纯依靠软组织的厚度发展到研究五官形态与颅骨形态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学者格拉西莫夫,
  他在研究本国多民族颅骨面貌复原的基础上,
  总结并提出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理论,
  还出版了专著《头骨面貌复原的方法》,
  对这一特殊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这本书卖,本人幸运的拜读过此书
  此书195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
  
  1916年,美国纽约警察局首开将颅骨面貌复原用于犯罪侦察的先例。
  1925年,日本在破获著名的“杉并白骨案”时,
  也使用了颅骨面貌复原法。
  以后,英国、前苏联等国也先后将颅骨面貌复原用于刑事侦破,
  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我们国家在出版了这本书之后搁置了很多年
  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恢复这项研究和应用。
  
  
  
  
  
  
  
  

  关于比较难以恢复的特征
  
  五官及毛发。
  因为很难从颅骨上确定眼皮的单双,大可以判断眼睛的大小
  眉毛的浓浅,脸蛋的鼓平,头发的卷直长短,
  另外面貌上的疤痕、皱纹、酒窝、肤色等
  面部软组织特征在骨骼上也不能反映。
  最容易的是鼻子
  颅面正中的空洞就是鼻子处,鼻孔下方有个凸起,
  鼻梁根处也有个锐角,“两点一线就能找到鼻尖”
  颅骨面貌复原只能做到形似而不能神似。
  肤色、头发、饰品等只能根据颅骨所在地区人种特征来完成
  
  给张图片,图坦卡蒙的复原人像
  法国,美国和埃及3个研究小组
  分别完成了各自的图坦卡门复原像,
  其中美国和法国的研究小组是以一个塑胶头骨为原型,
  而埃及研究者则直接根据CT扫描的结果着手工作。
  报道说,3个小组最后完成的复原模型
  在脸部轮廓、眼睛的形状、大小、位置
  以及头骨的比例上几乎一样。
  
  
  
  

  绿茶 宝贝蕾 
  
  我们的传统审美,还是那种比较饱满的脸蛋
  感觉就是八十年代那些美女明星的样子
  要说古典美人
  我第一反应就是陈红的样子
  她年轻的样貌真是大气端庄美丽
  再就是女儿国王朱琳的长相
  看起来就雍容华贵,端庄
  
  现在的美女其实是个性美女
  时代造就的自我时代
  化妆技术的高明让女孩们都普遍的漂亮起来
  于是天生丽质的,也湮没在百花齐放中
  只有洗净铅华,才能发现原来谁是美女
  为什么老美女多(包括大陆,香港,台湾)
  因为技术手段不够的情况下
  只有真美女才扛得住大荧幕
  
  当技术手段成熟了
  价值观改变了
  真美女的机会反而少了
  我在街上看到的女孩子们
  真的是没几个难看的
  大都挺顺眼的
  所以才有没有丑女,只有懒女这一说
  
  
  

端庄大气的美女

  还少说了一个何晴
  也是很有福相的古典美人
  
  其实蒋勤勤也很美的长相
  也是传统美人
  却不是那种“贵妇像”
  她还不够饱满,脸比较单薄

  古代美人的长相
  其实古人的书里都说过了
  
  首先是脸型,
  “螓首蛾眉。”
  螓首,是指一种类似于蝉的小虫。
  它的前额丰满、光洁。这是古代美女额头的标准。
  (所以啊,额头饱满的女同学们,
  都不要留那种厚厚一排的刘海,除非为了调整脸型)
  
  于是古代美女的脸型只有两种,
  一个瓜子脸,一个鹅蛋形或者更圆一点也可以
  
  脸型特点是上部略圆,下部略尖,
  形似瓜子,丰满洁白,俗称鹅子脸。
  此外“满月”也是符合中国古代审美标准的脸型。
  面如满月,指脸盘圆圆的、白白的,像满月一样,
  相貌白皙、丰满、富态而有神采。
  但也不是方形,这个还是有区别的
  
  还有一个能添彩的就是酒窝了,但不是张庭那种“酒坑”
  那时的酒窝又名梨涡,得于诗“旁有梨颊生微涡”。
  本指宋代美女黎倩的酒窝,后泛称女子面颊上的酒窝。
  一张标准的瓜子脸配上梨涡浅笑足以增添妩媚。
  
  古代美女眼睛的标准既侧重于神韵又有着恰如其分的比喻。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种眼睛的神韵是中国古代美女眼睛的神态的标准。
  (美瞳,美瞳,扔掉,扔掉,黑漆漆的死板)
  
  秋天的水清澈明亮,一清见底,
  “秋水”、“秋波”在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女的眼睛。
  清澈明亮是古代美女眼睛形的标准。
  (当然对大小还是有要求的了,小成rain,命薄兄那样,
  连睁开闭上都分不出来,还哪来的秋水啊,连眼药水都点不进去了)
  
  鼻子是面部最突出的部位。
  美女鼻子的标准是玲珑剔透,富有立体感。
  古代有“鼻若琼瑶”的说法。
  琼瑶,美玉的一种,晶莹、光滑且温暖。
  主要着眼于鼻子的玲珑剔透美,
  “鼻若悬胆”则侧重鼻子的立体美。
  没人说鼻如卧蚕吧,想想就很不中看
  
  古典美人的嘴唇红润、有光泽、其形要小巧。
  人们常以“樱桃”来比喻口唇,即因其形,更由其色。
  (注意是小巧,而不是特别薄,大家想想樱桃就很形象了
  很红润,很饱满,有点厚度的,上嘴唇薄似线,
  就变成瘪嘴老太太了)
  
  这样算来,就差不多了
  其实还是有蛮多美女符合这个要求的
  不过到现在都被嫌弃脸大了,呵呵
  
  
  
  
  
  
  小令,口味这个东西
  还真没法说
  有一次,一个朋友请我吃饭,说也是一个人推荐的,强推
  我们去了,还有人排队等位子
  我是没兴趣等了,我的朋友一定要试试
  结果,两个人进去,几乎没吃掉什么就出来了
  真难吃呀,不明白怎么这么多人去
  我们相顾无言,傻眼。。。。
  萝卜腌菜了
  --
  
  
  sophiezlx 
  
  抓住西安的同学
  这个故事,也有说是怀人们敲碎了方便带走的
  不过,老农民们抢下来才留存住这剩下的
  也是事实。
  
  ps;
  西安这个名字不如长安
  地铁修的怎样了?
  
  满页天马行空
  正正题
  我想想说到哪儿了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