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818天涯中有炒作嫌疑,至今尚未定论或者已经定论的热帖!!!!!!!!

  
  
  
  其实,推理,并不是黑弥撒的长项;他的长项是构思。
  
  他在一个站不住脚的推理以后,随后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在构思。
  
  他构思了一个两人熟识、并且具有“相同的爱好”、还“也许他们相爱了,甚至发生了性关系”的前提,然后开始讲述这个虚构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还是不错的,符合我们这些经常看《SCI》和《犯罪心理调查》这类型美剧的观众的一贯思路。
  
  一男一女,因为共同的小众爱好(极端音乐)和共同的心理轨迹(童年阴影)而相识相知相爱,其中这个男人比那个女人更加狂热、更加阴暗、更加极端,他用他自己的方式完成他独一无二的爱情、实现他彻彻底底的占有。甚至可以说,他把对自己的“毁灭肉体、升华灵魂”的精神需求投射到了他的爱人身上,把她当成另一个自己送进了自己的精神天堂。。。。。。
  
  这是早期犯罪心理探索类小说最经典的桥段,无论是《沉默的羔羊》还是《七宗罪》中都带着这种影子:
  
  童年阴影、宗教狂热、精神分裂、多重人格。。。最终形成一个骇人听闻而、匪夷所思又饱含深意的凶杀案件。
  
  我承认,黑弥撒讲了个不错的故事(尽管对于经常看犯罪心理探索类小说的读者来说,也许情节还是有些程式化),但这个故事只是这个案子的一万个可能中的某一个——只不过是比较引人入胜的那个。
  
  对于故事来说,它是个好故事;但是对于推理分析来说,它是个失败的推理,因为在万般可能中,黑弥撒莫名其妙地力顶其中某一个。。。并且没有原因。
  
  刑侦机关是不可能以这种先入为主的思路来侦破案子的。。。
  
  
  
  而666的风格跟黑弥撒有些类似,都是受这类小说影响很大的表现。
  
  666那篇吓死人的回复,借鉴了《沉默的羔羊》中“野牛比尔”缝制人皮外套的描写,——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去看看小说,里面对“野牛比尔”带着享受和快感怎么杀人、怎么剥皮、怎么裁剪、怎么缝制。。。怎么静静地凝视那些美妙的人皮、怎么沉浸在那种海皮里无法自拔,都有不小篇幅的描述,说实话跟666的风格如出一辙。
  
  所以,当年我在看帖子时,就觉得黑弥撒和666都只不过是犯罪小说和电影的爱好者。他们放大了这种思路,强调了这一种可能,套到南大女生分尸案中发挥想象力。。。当然,构思得不错!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