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日卯时,程休昭和陆公佑一人一柄硬弩,伏于街道两侧,程休昭在太尉府的树上,陆公佑在公主府的角楼,静静等待目标出现,同时夹击。
禁军和巡防营军士来往穿行,秘密审查行人,查验行李。相府所在的区域,属于长安城的富贵区,住着大部分达官显贵,因此成为盘查的重点。但因为事务机密,又不敢声张,士兵们怕惊动了朝廷高官,无法放开手脚彻查,所以留下了空挡,让刺客能够隐身于高宅大院之中。
未央宫中报时的钟声响彻全城,臣子们或坐轿、或骑马,举着灯笼,踏着月色,到宫中朝会。
相府灯火通明,大门洞开,却久久不见人出来。
算算时间,再不出门,就赶不上朝会了。程休昭从树上远眺,相府好似还在梦中,宰相不急,伺候的下人也不急,连一盏灯笼都没有点起,厨房和马房一片沉寂。
不时,远方来了数乘快骑,皆做宫装打扮。为首的太监手捧黄帛文书,门前高声叫唤,随着高亢尖厉的声音,偌大的府邸缓缓蠕动起来,顷刻间灯火通明。太监昂首挺胸,径直闯进府中。侍卫和门客纷纷跪倒,不敢抬头。
翟义自房中出来,于庭中跪迎天使。太监口中说了声什么,翟义附身跪倒,面目贴着地面,好似受了霜冻的野狗,浑身战栗不已。
程休昭和陆公祐居高临下,看着这一切,不明所以。陆公祐比划手势,请求下一步指令,程休昭令他静观其变。
不时,天光亮了,全府一无动静。一直到午时,府中方有些喧哗。未时,使者与众随从昂然出了相府,打马而去。相府突然奏响丧曲,一队身穿丧服的人涌出门来,嚎啕大哭。
有人哭泣道:“相公故去了。”
两名刺客听闻,大感惊诧,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申时,见城中达官显贵各持礼物,穿着丧服,蜂拥而来。天子的内侍石隐文代表刘骜,前来表示哀悼。朱漆大门涂上白色,挂住招魂幡。这才正式确定,翟方进真的死了。
翟义跪在庭中,一动不动,一直跪了两个时辰。
府中总管过来扶他,一碰即倒,原来早已冻僵了。
总管要扶着进屋,翟义挥手阻止,坐在庭中花台上。仆役拿来暖裘、炭火和热茶。
翟义问道:“父亲有什么话说?”
总管道:“相公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老奴不知何意。”
翟义闻言,痛哭不已,昏厥于地,说道:“父亲手上,是不是拿着一本《史记》?”
总管道:“是。”
翟义道:“是不是看到《史记》卷八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总管甚觉惶恐,说道:“老奴去看一看,又来向公子禀报。”
不时,总管手捧一本旧书,急步而来,说道:“正如公子所言,《李斯列传》,相公的手,放在这一卷上。”
父亲自杀前,想到的是被杀的李斯,心中何等悲怆。
翟义泪如涌泉。
第七日卯时,程休昭和陆公佑一人一柄硬弩,伏于街道两侧,程休昭在太尉府的树上,陆公佑在公主府的角楼,静静等待目标出现,同时夹击。
禁军和巡防营军士来往穿行,秘密审查行人,查验行李。相府所在的区域,属于长安城的富贵区,住着大部分达官显贵,因此成为盘查的重点。但因为事务机密,又不敢声张,士兵们怕惊动了朝廷高官,无法放开手脚彻查,所以留下了空挡,让刺客能够隐身于高宅大院之中。
未央宫中报时的钟声响彻全城,臣子们或坐轿、或骑马,举着灯笼,踏着月色,到宫中朝会。
相府灯火通明,大门洞开,却久久不见人出来。
算算时间,再不出门,就赶不上朝会了。程休昭从树上远眺,相府好似还在梦中,宰相不急,伺候的下人也不急,连一盏灯笼都没有点起,厨房和马房一片沉寂。
不时,远方来了数乘快骑,皆做宫装打扮。为首的太监手捧黄帛文书,门前高声叫唤,随着高亢尖厉的声音,偌大的府邸缓缓蠕动起来,顷刻间灯火通明。太监昂首挺胸,径直闯进府中。侍卫和门客纷纷跪倒,不敢抬头。
翟义自房中出来,于庭中跪迎天使。太监口中说了声什么,翟义附身跪倒,面目贴着地面,好似受了霜冻的野狗,浑身战栗不已。
程休昭和陆公祐居高临下,看着这一切,不明所以。陆公祐比划手势,请求下一步指令,程休昭令他静观其变。
不时,天光亮了,全府一无动静。一直到午时,府中方有些喧哗。未时,使者与众随从昂然出了相府,打马而去。相府突然奏响丧曲,一队身穿丧服的人涌出门来,嚎啕大哭。
有人哭泣道:“相公故去了。”
两名刺客听闻,大感惊诧,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申时,见城中达官显贵各持礼物,穿着丧服,蜂拥而来。天子的内侍石隐文代表刘骜,前来表示哀悼。朱漆大门涂上白色,挂住招魂幡。这才正式确定,翟方进真的死了。
翟义跪在庭中,一动不动,一直跪了两个时辰。
府中总管过来扶他,一碰即倒,原来早已冻僵了。
总管要扶着进屋,翟义挥手阻止,坐在庭中花台上。仆役拿来暖裘、炭火和热茶。
翟义问道:“父亲有什么话说?”
总管道:“相公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老奴不知何意。”
翟义闻言,痛哭不已,昏厥于地,说道:“父亲手上,是不是拿着一本《史记》?”
总管道:“是。”
翟义道:“是不是看到《史记》卷八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总管甚觉惶恐,说道:“老奴去看一看,又来向公子禀报。”
不时,总管手捧一本旧书,急步而来,说道:“正如公子所言,《李斯列传》,相公的手,放在这一卷上。”
父亲自杀前,想到的是被杀的李斯,心中何等悲怆。
翟义泪如涌泉。
第七日卯时,程休昭和陆公佑一人一柄硬弩,伏于街道两侧,程休昭在太尉府的树上,陆公佑在公主府的角楼,静静等待目标出现,同时夹击。
禁军和巡防营军士来往穿行,秘密审查行人,查验行李。相府所在的区域,属于长安城的富贵区,住着大部分达官显贵,因此成为盘查的重点。但因为事务机密,又不敢声张,士兵们怕惊动了朝廷高官,无法放开手脚彻查,所以留下了空挡,让刺客能够隐身于高宅大院之中。
未央宫中报时的钟声响彻全城,臣子们或坐轿、或骑马,举着灯笼,踏着月色,到宫中朝会。
相府灯火通明,大门洞开,却久久不见人出来。
算算时间,再不出门,就赶不上朝会了。程休昭从树上远眺,相府好似还在梦中,宰相不急,伺候的下人也不急,连一盏灯笼都没有点起,厨房和马房一片沉寂。
不时,远方来了数乘快骑,皆做宫装打扮。为首的太监手捧黄帛文书,门前高声叫唤,随着高亢尖厉的声音,偌大的府邸缓缓蠕动起来,顷刻间灯火通明。太监昂首挺胸,径直闯进府中。侍卫和门客纷纷跪倒,不敢抬头。
翟义自房中出来,于庭中跪迎天使。太监口中说了声什么,翟义附身跪倒,面目贴着地面,好似受了霜冻的野狗,浑身战栗不已。
程休昭和陆公祐居高临下,看着这一切,不明所以。陆公祐比划手势,请求下一步指令,程休昭令他静观其变。
不时,天光亮了,全府一无动静。一直到午时,府中方有些喧哗。未时,使者与众随从昂然出了相府,打马而去。相府突然奏响丧曲,一队身穿丧服的人涌出门来,嚎啕大哭。
有人哭泣道:“相公故去了。”
两名刺客听闻,大感惊诧,百思不得其解。
等到申时,见城中达官显贵各持礼物,穿着丧服,蜂拥而来。天子的内侍石隐文代表刘骜,前来表示哀悼。朱漆大门涂上白色,挂住招魂幡。这才正式确定,翟方进真的死了。
翟义跪在庭中,一动不动,一直跪了两个时辰。
府中总管过来扶他,一碰即倒,原来早已冻僵了。
总管要扶着进屋,翟义挥手阻止,坐在庭中花台上。仆役拿来暖裘、炭火和热茶。
翟义问道:“父亲有什么话说?”
总管道:“相公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老奴不知何意。”
翟义闻言,痛哭不已,昏厥于地,说道:“父亲手上,是不是拿着一本《史记》?”
总管道:“是。”
翟义道:“是不是看到《史记》卷八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总管甚觉惶恐,说道:“老奴去看一看,又来向公子禀报。”
不时,总管手捧一本旧书,急步而来,说道:“正如公子所言,《李斯列传》,相公的手,放在这一卷上。”
父亲自杀前,想到的是被杀的李斯,心中何等悲怆。
翟义泪如涌泉。
上蔡,李斯的故乡。翟方进作为他的晚辈,毕其一生,以这位同乡先贤作为楷模。
楚国上蔡掌管文书的小吏李斯,看到在茅房吃排泄物的老鼠,人一进来,仓皇逃走;粮仓的老鼠,却躺在米堆中,又大又肥,悠哉游哉。
感慨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人的才能、品性、见识,并没有太多区别,有人飞黄腾达、有人沉沦泥沼,在于所处的环境。 侍从天子,居于九天,可以外放做守令;身在一池水中,用尽一生,又有多少富贵?
于是,辞去小吏的差遣,跟随荀卿修 王之术。
学成后,李斯辞别老师,说道:“人生在世,最大的耻辱,卑贱;莫大的悲哀,穷困。一个人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令人讥笑。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
西行入秦。这一去,辅助秦王击灭六国,制定律令,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作小篆。
历代秦王、将臣,像后卫与中锋,取得控球权。李斯一个妙传,帮助前锋始皇帝,临门一脚,进球得分。儿子为郡守,娶公主;女儿受封赠,嫁公子。刻石泰山之巅,位极人臣。华夏,由此改变。 两千年后,我们依然生活在他制定的制度和文化之中。
但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最终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腰斩于市,三族夷灭。腰斩,残忍的刑罚,人不会立即死去,分成两段,苟延残喘,尝尽痛苦。
临刑前,李斯对儿子哀叹:“现在,我想和你牵着黄狗出上蔡东门去追兔子,也不可能了啊!”
上天以万物为刍狗,不会偏私一家一姓。没有谁,一无所获。没有谁,便宜占尽。在一个小县,仰望朝纲,即使失败,顶多受些奚落和侮辱。到朝堂做官,投入巨大的赌本,一着不慎,身家性命皆成泡影。不甘平庸的欲望,是功名的佐料,也是祸患的引子,福兮祸兮皆伏于此。
翟义曾今问过父亲:“若命运让你做李斯,你愿意吗?”
父亲沉默不言,他用实际行动回答儿子——
我始终相信,富贵险中求。醉卧美人膝,手握天下权的快意,属于真正的勇者;热烈的如日中天之后,才有平和温柔的夕阳晚照。卑贱的人生,比惨烈的死更可悲。一颗急速坠落的流星,胜过阴沟里缓慢霉变的废柴。
当日下午,宫中传下令旨,宰相翟方进勤勉王事,不幸身故,天子极其哀恸,令天下食素三日,期间,停止一切舞乐。
京兆府的官吏迅速在全城张贴榜文,晓谕百姓。
一名属官专门来到度春风,向鱼粮贵传达。鱼粮贵以素酒清茶接待官吏,官吏不敢饮酒,吃了几口菜,叹道:“翟相公春秋鼎盛,怎么想到,这就死了。”
鱼粮贵笑道:“此人运气一向大好,总有用完的时候。”
官吏道:“鱼公与宫中素有交情,可知其中内幕?”
鱼粮贵道:“说句托大的话,内幕我自然知道七八,不过,说出来,你必然惊诧不已,到处去说,有司查验下来,少不得牵连你,徒增祸患。我不害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官吏不敢再问,草草吃了一餐,拿了几两馈赠的银钱,告辞去了。
鱼粮贵说翟方进运气太好,这是有原因的。这位相公,历来风评不佳,但运势好得出奇。他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坐了三年,提拔为御史大夫。刚到任不久,因他在当京兆尹期间为当朝太皇太后发丧烦扰百姓而被人举报,被皇帝降职使用,任执金吾。这件事同时被牵连的还有当朝丞相薛宣,薛宣因此革职查处,贬为庶人。本来,这是翟方进政治命运的一次大挫败。不曾想,二十天后,他竟然因祸得福,政治前途柳暗花明、峰回路转。丞相缺位,群臣在议谁能出任新一届丞相时,竟有多人同时举荐翟方进。而皇帝也一直器重他。因此,翟方进没有经过太多周折便顺利当上了丞相,封高陵侯,食邑千户。至此,当年从上蔡小城走出的寒门小史,经过不懈的奋斗,登上权力的高位,位极人臣。
一个地方,出了两位宰相,实在是天意的眷顾,桑梓的荣幸。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翟方进也和李斯一样,莫名其妙地死了。他们都是功成名就,胜券在握,毫无祸患的时候,死于匪夷所思的原因。
两位宰相同根同源,殊途同归,增添了市井间的谈资,人们会一直议论他们,直到世界末日。
接收官文后,坊内停止了营业,一时安静下来。听着坊外喧嚣的锣鼓声,想象这位相公生前富贵,死后哀荣,也算圆满,众人除了叹息,还有些许羡慕。鱼粮贵却诡异地冷笑数声。
鱼闲恩恰好走到屋外,听到笑声,浑身一冷,推门进去,说道:“主公您笑什么,把我吓了一跳。”
鱼粮贵道:“你见的世面比我多,还会被吓着?我的笑声真有这么恐怖吗?”
余闲恩道:“您若不是有钱,谁敢接近您。请您千万不要笑,真的挺吓人。”
鱼粮贵道:“你一定做了什么亏心事。”
余闲恩指天发誓,叫道:“天地良心。”
鱼粮贵连酒杯带酒一起扔过来,鱼闲恩伸手挡住,溅了满身。
鱼闲恩道:“你这脾气啊,哪里像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富翁。”
鱼粮贵道:“你见过哪个有钱人能够养尊处优?我每天都在操心,每天都在算计,如何把产业经营下去,如何养活你们这些废物。我压力很大,你知不知道?”
鱼闲恩道:“你可真够苦的。”
鱼粮贵道:“我真想放手不管了,买一艘船,遁走洞庭。”
鱼闲恩道:“好啊好啊,你赶快去,把长安城的一切麻烦留给我。”
鱼粮贵笑骂道:“你想得美。我一分钱都不会留给你。”
一个地方,出了两位宰相,实在是天意的眷顾,桑梓的荣幸。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翟方进也和李斯一样,莫名其妙地死了。他们都是功成名就,胜券在握,毫无祸患的时候,死于匪夷所思的原因。
两位宰相同根同源,殊途同归,增添了市井间的谈资,人们会一直议论他们,直到世界末日。
接收官文后,坊内停止了营业,一时安静下来。听着坊外喧嚣的锣鼓声,想象这位相公生前富贵,死后哀荣,也算圆满,众人除了叹息,还有些许羡慕。鱼粮贵却诡异地冷笑数声。
鱼闲恩恰好走到屋外,听到笑声,浑身一冷,推门进去,说道:“主公您笑什么,把我吓了一跳。”
鱼粮贵道:“你见的世面比我多,还会被吓着?我的笑声真有这么恐怖吗?”
余闲恩道:“您若不是有钱,谁敢接近您。请您千万不要笑,真的挺吓人。”
鱼粮贵道:“你一定做了什么亏心事。”
余闲恩指天发誓,叫道:“天地良心。”
鱼粮贵连酒杯带酒一起扔过来,鱼闲恩伸手挡住,溅了满身。
鱼闲恩道:“你这脾气啊,哪里像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富翁。”
鱼粮贵道:“你见过哪个有钱人能够养尊处优?我每天都在操心,每天都在算计,如何把产业经营下去,如何养活你们这些废物。我压力很大,你知不知道?”
鱼闲恩道:“你可真够苦的。”
鱼粮贵道:“我真想放手不管了,买一艘船,遁走洞庭。”
鱼闲恩道:“好啊好啊,你赶快去,把长安城的一切麻烦留给我。”
鱼粮贵笑骂道:“你想得美。我一分钱都不会留给你。”
随着翟方进死去,刺杀行动终止。这次失败的行动,最终得到圆满的结果。
陆公祐一边大口吞咽美食,一边畅饮美酒,不知不觉吃了两个时辰。
夏子溪道:“你怎么吃起来没完没了?”
陆公祐道:“心情很好,就想一直吃一直吃。”
夏子溪道:“相府办丧事,施舍菜肴给路过的人,你进城去吃吧。”
陆公祐笑道:“你陪我去。”
夏子溪没好气地说:“我又不是乞丐婆。”
陆公祐嘴往庭院中伸了几下,说道:“那个人去,你陪不陪?”
程休昭手持一柄竹剑,迎着凉风,练习一套新创的剑法。其身形之飘逸,宛若天上之人。
夏子溪看得痴了,托着腮,神思恍惚,柔声说道:“他讨饭,我也讨饭。”
陆公祐好生失望,叹了口气,放下碗,站起身来收拾杯盏。
夏子溪笑道:“你怎么不吃啦?”
陆公祐不接话,不吭声。
夏子溪道:“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两个男人,一个在得远,听不见;一个在得近,不理他。夏子溪略略愠怒,高声叫道:“这件事好生蹊跷,你们不觉得吗?”
陆公祐见她生气,顾不得自己生气,赶忙接腔,说道:“哪里蹊跷?”
夏子溪道:“翟方进年岁不大,平时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结交许多的道士,天天吃丸药、辟谷养生。你们杀不掉他,他却突然死了,死得毫无道理。”
陆公祐道:“辟谷,对,辟谷,什么也不吃,这就死了吧。”
夏子溪道:“辟谷死不了人,你知道张良吗?”
陆公祐道:“本朝智谋第一的人物,跟随赤松子修行去了。”
夏子溪道:“他身体不好,因此辟谷养生,不吃火烹制的食物,却喝水,吃桑椹,黄精。据说活了很久。”
陆公祐道:“你对张良了解很深啊。”
夏子溪贼眉鼠眼看看密室方向,低声道:“说一句不敬的话,你别和师兄讲。”
陆公祐来了兴趣,把脸凑过去,急急说道:“快讲,快讲,我不说。”
夏子溪道:“好多年前,师父要拜一位祖师,他弄来傅介子的画像,我偷偷烧了。”
陆公祐吃了一惊,叫道:“为什么?”
夏子溪道:“因为我觉得,傅介子不如张良,我们应该拜张良。”
陆公祐奇道:“不会吧?张良可是一介书生啊。”
夏子溪道:“张良不是书生,他是一个顶尖的刺客。”
若论秦汉之交,天下第一恶人,人们有不同的答案。但绝无一个人,会说,张良。
唐朝司马贞《史记索隐》记载:“良本为姬姓,韩国公族出身。博浪沙刺秦后逃避追捕改名张良。”黄帝居姬水,以为姓,周人以后稷为祖,亦姓姬。姬为天子之姓,百姓始祖,是华夏的贵胄,源流最长,血统高贵。为天子牧马的嬴氏,本为姬氏的家奴,它的后人却取代了周。
韩国,天子宗亲之国,首当其冲,最先亡国。韩人对秦廷的仇恨,尤为刻骨。张良一族,世代做韩相,到了他这一辈,才智见识远胜先祖,韩国却灭亡了,富贵及抱负瞬间化为云烟。张良一心复国,为了恢复家族的荣光,更为了重建施展才略的舞台。
这个人的过人之处,早期在于执着,后期在于权变。他费尽心机,冒着风险,只为光复韩国,后来却反对分封,主张中央集权,一统天下。他追随刘邦的时候,忠诚干练,尽心竭力,吕后控制了局势,便指派儿子,向朝廷进言,敕封吕氏为王,违背“非刘氏不得封王”的盟约。读史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张良会放弃匡复韩国的计划,也阻断了六国贵族最后的希望。这很好理解。就像一个人,原本有一小块地皮,一间茅草房,大风卷散了它。这个人最迫切的愿望,把这茅屋重新建造起来。机缘巧合,他得到了一大笔资金,一大块土地。于是,他建盖了一栋别墅,而不是看着土地上长起一大堆茅屋。天下相,别墅,韩相,茅房而已。
这个人,貌如女子、体弱多病、知书识礼、温文尔雅,手无缚鸡之力,深居帷帐之中,终其一生,从无一日统领兵卒,攻坚克难。他的手上,看似一丝血都没有。但是,楚汉逐鹿,兵戈蜂起,生灵涂炭,殒身在乱世中的人命,都可以记在他的账上。
如没有这个人,巨鹿大战后,天下基本可以鼎定了,少有的几次波折,不至于伤动国家的筋骨,毁坏时代的血脉。项羽坑杀二十万秦兵的暴虐,与张良搅动天下的谋略相比,如萤火之比月光。
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人们说刘、项是当时的英雄,天下的苦,只因两人纷争不休。其实,刘、项不过楚河汉界的将帅,下棋的,却是张良。这个人,弟弟死了不葬,散尽家财寻仇;这个人,用力士铁椎刺杀天子,出手刚猛;这个人,遭受侮辱不形于色,屈尊捡拾丢在桥下的鞋履;这个人,窝藏杀人重犯,视国法为虚文;这个人,每每与人订约,却背信弃义,痛下杀手;这个人,见好就收,克制欲望,明哲保身,纵容吕氏封王,将刘、吕两家推到成仇决死的境地,根本不管身后洪水滔天……
一个凶狠、果断、克制、丧失人伦亲情、毫无原则道义的人,人类第一个忍者。东瀛的忍者之术,得其皮毛而已。
司马迁作《史记·留侯世家》,猜测张良一定是魁梧奇伟的英雄,及至见到张良的画像,却发现此人相貌如同女子,好自诧异。
倘若家宅受恶鬼骚扰,挂秦琼、尉迟恭、钟馗等凶神恶煞的画像,不如挂白面书生的画像。彬彬有礼的读书人,头上戴着方巾,手中摇着羽扇,却让天地巨恶胆战心惊,魂飞魄散。知识就是力量,读书人是万恶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