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2 11:46:26 ヾpoppy|分裂中 初中有一次,哭的厉害了会喘不过气来,手会痉挛伸不直,
后来伤心过度的时候也会这样,是心理暗示神经太紧张的缘故么?
---------------------------------------------------------------
首先抱歉现在才来看留言,对于你说的现象属于强烈的负性情绪造成你心理上的高度紧张,而引起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
2008-12-21 01:23:45 nini
对于感情有一种强迫症,越是刺激自己的情绪越忍不住去回味,思量,越思量,越心疼,好像刀尖上舞蹈。
同上,感情结束后沉浸在强迫、自虐的情绪中不能自拔,似乎这样才能自己当初的不珍惜缓解遗憾。焦虑、恐惧,害怕一个人,不知是因为寂寞还是没有安全感,执着地想挽回已经支离破碎的感情。虽然知道就算挽救也不一定能一直走下去。
-------------------------------------------------------------
很正常的情绪,希望新的一年这些已经放低了。对感情的强迫,夹杂着期盼,不甘,遗憾,占有等等复杂的东西在里面,或许不去分析不去解离,试着做点别的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时间便自然让它安放。
2008-12-22 17:32:01 Red 同上,我很爱一个人,可是他却越来越不爱我,因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气氛很尴尬,没有什么话说。。。
我很痛苦,想到他就很心疼,我该怎么办????
---------------------------------------------------------------
我想简单地说一句:等待着对方改善气氛和尴尬,不如自己主动去调解。感觉有时候只是单方面的想象,不管真相如何,自己做点努力也不是很为难的事。说这些的时候,说不定你们一切都好了,但愿我说的多余了。
2009-01-16 18:07:57 着魔的 是我. (n) (重庆)
我怕黑。
怕黑的和怕日光的,人一样多
2009-01-17 12:15:50 棱LO (成都)
没事,你只是在梦中想起被她伤害过,而她会因为曾有过对别人的恶时刻被提醒自责。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让你自惭形秽。
2009-01-17 12:32:35 灰.借谁的喜乐渡过这场伤 (La Habana)
2009-01-17 15:18:08 Anra
不好意思,下个周一晚来认真一一回复。
晚安。
2009-01-17 12:32:35 灰.借谁的喜乐渡过这场伤 (La Habana)
人们在焦虑,紧张,等等情绪下,都会在躯体有些小动作。有些人明显却不自知,而你却十分了解自己的状态。可见你自己在这些小动作出现的时候,会有一些强迫行为。像陷入一种惯性逼着你去做同样的动作,哪怕内心已经开始喊停了。哭当然是人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对哭泣这种行为有了新的理性上的认知,特别是认为哭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一时间可能找不到新的派发途径,所以出现一些比较压抑的动作.当然说这些我并没有十足的证据来判断,只是一点个人的见解.如果对路的话,可以试着想想具体的方式来改善自己行为,这些方式例如交流,阅读,音乐,等等自我积极暗示,或者通过简单的深呼吸来完成.
2009-01-17 15:18:08 Anra
谢谢你提出这样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心理学是个大的范畴.然而在你这个年龄阶段,一般情况下会对人的思维,行为各方面开始思考,开始迷惑,然后在自己身上做呼应,有意无意间也就影响了自身的行为.因为我们无法一直"相信",我们一边摄取新的观点,一边怀疑摒弃,一边建立新的平衡.随着阅历的增加,才开始渐渐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心理体系.这样的一个体系,也是有韧性的,有弹力的,但是不会被轻易摧毁或者引导.有了这样的能力,才具备质疑和辨证的能力,才不会在看任何一本书的时候,轻易的"走火入魔".当然这不是一个绝对的过程.看你说的那些书,我觉得没问题,我们从书中得到的观点,认同的,呼应的,不一定就能够在行为抵达,但看的多了书就薄了,你自己也变得丰富而安静起来.
2009-01-18 04:47:24 直性子/让天来拯救我 (南京)
关于是不是强迫行为,先从概念上有个自我的认知.http://baike.baidu.com/view/589072.htm (这是在百度上直接贴过来的信息,可以对照来看看).我个人呢,从前在洁癖方面体现出了很多强迫观念和行为,也有过很痛苦的思考,后来因为养了一只猫,洁癖就好多了.原来就这么简单.
2009-01-20 22:41:05 灰.借谁的喜乐渡过这场伤 (La Habana)
‘表面越坚强,真实越虚弱’的感觉也许来自你的"积极的自我暗示"有些盲目,并没有做实质性的排解。要做到真正的乐观,还需要给自己具体事件的肯定,并对自己有个耐心。同时放轻松些,不要对自己太苛刻,做不到的不要太强求,做错了的,人孰能无过嘛。严格要求自己,但不苛刻,乐观积极,但不盲目。说起来都很简单,做到都得靠自己慢慢来。放轻点。
2009-01-21 15:14:06 耳朵。 (北京)
--------------------------------------
虽然从你的表述来看,有些许的回避型人格,或者选择性缄默症。但却够不成障碍。首先你愿意用这种方式说出来,说与他人,说明你某种程度想与人交流。
其次你自己也有积极的认识,过后觉得这样不好,会给他人带来误解等等。首先别太责怪自己,每个人的处事方式和作风都会不同,不影响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无需有刻意改变。但是一旦认识到不妥,或者难受自责,就要适当审视一下自己,给予积极的信号促使新的平衡。这种回避型性可能和你长期以来形成的性格相关,有些时候你宁愿选择独自承担压力,压抑情感,乐观的情况下这样能够促使心智的成熟,但消极的情况下会带来自闭。有些时候,你觉得过多的关注和情感倾入是一种负担,你宁愿选择冷漠回避,才有安全的感觉。对自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之后,再来想解决的办法。可以给自己列一个详尽的计划表,首先从身边的人开始练习情感的表达,要求不要太高,表达基本的需要或者关心就好。人和人交流愉快,建立在彼此信任和需要之上,对方也会因为你的需要而感到自我价值。计划可以详尽到每天和他们说话至少多少分钟。再此之后,再尝试将关注投给陌生人。不难,不信你试。
呵呵 这里又来留言啦
2009-06-05 09:41:20 豆腐渣儿西施
没什么好顾虑的,是正常的心理投射现象,把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愿望投射到他人身上。 你觉得表错情,对方不一点会察觉,或者也正是他的本意呢,只是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体验其实也很珍贵,便宜那小子啦
2009-06-05 15:14:53 豆腐渣儿西施 (朝~) 有时候很多东西离自己太近反而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就觉得自己像个傻子呢
翻来覆去的 怎么想怎么觉得傻
呵呵
确实便宜那臭小子了
哼(自我催眠吧哈哈)
----------------------------------------------------------------------------------------------
排除心理失衡的方式之一就是使之合理化,这是从认知上改观的首要办法。
又过去5年,再次看到以前的帖子,希望继续为大家答疑解惑。
又过去了10年,如果大家愿意,我可以继续为大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