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汤2016 2016-04-17 21:23:10
在憋大招?更个大的?
-----------------------------
抱歉 来晚了...
391 到底什么题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子又曰: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孔子的意思是以和为贵固然是极好的,但是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一味的为了和谐而和谐,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孔子似乎很早就在暗示我们,有一天如果我们满屏幕出现的都是和谐词,其实『亦不可行也』……
对于宋国一事,晋文公想和谐处理,楚成王也不想把事情继续搞大,想争一口气的成得臣打算怎么办?
成得臣:说好和为贵的,我先试试看能不能和平的争这口气。
闹了半天,成得臣也还是喜欢搞和谐……
成得臣是这样做的,他派了大夫『宛春』到晋军表达了下自己的意思:如果晋文公恢复卫成公的君位,同时退还曹国的土地,那么他就解除对宋国的包围。
成得臣的意思是晋文公如果给他台阶下,他就给晋文公面子,凡事大家都讲道理,自然就能以和为贵。
很有道理的样子啊,不过狐偃才不这么看……
为什么呢?
首先吧,狐偃认为成得臣这本身就是无礼的行为,毕竟楚成王才能坐下来跟晋文公讲道理,论地位成得臣是比晋文公要低上一级的。
更关键但是,解除对宋国的包围这是一个条件,换来的是恢复卫成公国君和归还曹国土地两个条件。一换二,这是不划算的,所以不如趁这个机会跟楚国干上一仗。
明明是道外交题,狐偃楞是给做成了数学题……
我们再来看看先轸会怎样解这道题。
先轸是这样表达自己意思的:按照楚国的策略,晋国、楚国以及宋国都能安定下来,所谓『楚一言而定三国』,不答应楚国的请求便意味着抛弃宋国,救援完了又抛弃宋国,对诸侯们也不好交代。
所以先轸的结论是不如答应成得臣的请求,否则容易为晋国拉下仇恨。
对于先轸来说,这是道申论题,答应又或者不答应,各自会有什么影响,先轸解释得清清楚楚,就这水平考个公务员绝对很轻松。
先轸:我这都是中军的统帅了,还需要考么……
狐偃的答案是拒绝一换二,先轸的答案是不答应成得臣的请求会失礼而结仇,选狐偃还是选先轸?
我们知道的,晋文公一向都是很怕做选择题的……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端铁饭碗磨洋工的公务员,先轸又有话说了:我只是说答应成得臣的请求, 这跟狐偃提出的干一仗其实不矛盾的啊。
好了,对于晋文公来说,选择题变成了判断题,他要判断的是,狐偃的答案跟先轸的答案究竟是不是同一个意思……
先轸是这样补充的:成得臣的这个请求其实暗藏杀机,不答应的话晋国必定失礼又结仇,答应的话宋、曹、卫肯定会领楚国的人情。
晋文公:还真是这样……
先轸:所以这种局面应该这样做,咱们私下里偷偷联系曹国和卫国,把好处算到晋国的头上,然后把宛春给关起来激怒楚国,这样一来仗也打了,礼又不失,曹国和卫国也被拉拢过来了。
先轸的第三板斧一经亮出,成得臣算是明白了,他给的这道题由于先轸的存在,其实是道送分题……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4-17 21:18:59
嗅到一丝丝楼主的气味
-----------------------------
说说看,什么味
@片汤2016 2016-04-17 21:52:58
顶,大招
-----------------------------
呵呵 今天来晚了
@善水心 2016-04-18 11:19:40
先轸的智商真是爆表啊。只是这么做不太厚道吧?
-----------------------------
呵呵,小姑娘为什么会觉得不厚道呢
@Cassie向阳花 2016-04-18 19:06:13
顶贴,精彩
-----------------------------
呵呵 向阳花好
@蜜若可 2016-04-18 16:01:32
哈哈哈, 送分题。。 在下喜欢送分题
-----------------------------
学霸们表示不喜欢,因为拉不开差距...
@在牛A和牛C之间 2016-04-18 20:18:00
@o弘毅o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热烈祝贺本文入选天涯17周年经典帖文!【 我也要打赏 】
-----------------------------
呵呵 谢谢大家了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4-18 20:55:15
咬着指头眼巴巴等着
-----------------------------
哈哈,抱歉
跑步回来一身汗 想想还是先去洗澡去了...
392 退避三舍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因为正直,所以才能在人世上能够生存,不正直的呢?
孔子说了,也能生存啊,因为他们侥幸地躲过了灾难……
历史的进程告诉我们,正直或者不正直,其实无关生存的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存之道。
正直真正所关乎的,其实是做人的境界问题。
历史的进程同样告诉我们,当战争决定生存或者灭亡之时,原有战争中所保留下来的『礼』与『正直』,实际上又逐渐的在被抛弃。
宋襄公看起来很正直,但是他却陷入到灾难;
先轸看起来很不正直,他总是以非常规的套路去打乱楚军的进程。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已经与做人的境界无关,先轸所引领的是一场关于军事与谋略的变革,外交因素正式被纳入到战略的范畴。
我们看到面对成得臣提出的一换二请求,在先轸的建议之下,晋文公私下把曹、卫的问题就给解决了,曹、卫因此而与楚国断交。
同时,晋文公还把楚国来使给囚禁,也就是说成得臣提的两个要求晋文公都做到了,而且还不要成得臣兑现他的那个条件。
这样的晋文公,成得臣肯定很满意吧?
成得臣:满意才怪……
成得臣计划通过和平的手段挣回面子失败之后当下大怒,随即发兵追晋军,势与晋文公一决高下。
成得臣:我追。
晋文公:我跑。
成得臣:……
狐偃说了,机会难得,这仗得打。
先轸也说了,孤立楚国,激怒楚军,这仗得打。
成得臣:对啊,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晋文公你别跑,咱俩好好打一仗啊……
当然了,晋文公不肯应战,不光是成得臣有意见,晋军中也有一些声音,比如说有人说国君被一个臣子追,这简直是耻辱;比如说楚军出来几个月了,早已疲劳不堪,压根就不该逃走。
一向会做思想工作的狐偃就得解释晋军的举动了:出兵作战,有理就气壮,无理就气衰,跟在外边时间的长短是没什么关系滴。
所以狐偃的意思是楚军有理气壮,晋军无理气衰?
狐偃:我还没说完……
狐偃:晋军为什么躲避?因为当年楚国对晋文公有恩惠,现在躲避楚军是作为报答,这样晋军在理。如果我们退而楚军退,这事也就算是结束了;如果我们退楚军还要追,人情已还,成得臣以臣子的身份进犯晋文公,那就是楚军不在理了。
狐偃的话让我们清楚一件事情,晋文公对成得臣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一个理字,不仅仅只是孤立楚军,不仅仅只是激怒成得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两军交战之时理直气壮。
理有这么重要么?
春秋时期看来的确相当重要,因为这是军队士气的根本。
所以接下来晋文公该怎么办?
晋文公:当年在楚国楚成王待我不错,说好日后如果两军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作为报答,三舍就是九十里。
所以呢?
晋文公:接着退兵,退满九十里地再说。
成得臣:……
尤其预告 明天我们将进入到晋楚的正式交锋之城濮之战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4-18 22:15:16
矮油,还要等到明天呢
-----------------------------
咳咳,龟速 多理解...
@善水心 2016-04-19 12:06:11
顶顶O(∩_∩)O~
-----------------------------
呵呵 小姑娘好
@东海闲鸥 2016-04-19 13:55:09
这个版帖子真多,沉得好深
-----------------------------
哈哈 环境恶劣 生存艰难啊
393 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四月,初一。
地点,城濮『音同葡,今山东鄄城西南一带』。
接下来就该交代人物了吧……
城濮在当时还属于卫国的地盘,我们为什么突然要把视线切换到这里?
因为几个月前晋文公向卫国借路伐曹救宋,卫成公不答应,晋文公一怒之下伐曹之前先对卫国发起进攻,卫国实际上已经在晋文公的控制之下。
成得臣:明明是怕我,逃到城濮去了的好不好……
好吧,为什么是城濮?
从路线来看,楚国由南向北进攻宋国,成得臣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宋国国都商丘;晋军由西向东进攻曹国,晋文公的兵力则主要集中在曹国『陶丘』『今山东定陶一带』。
成得臣违抗楚成王的命令坚持要追晋军,因此他就得从商丘继续北上,晋文公暂时又没有打算跟楚军纠缠,所以也继续往北。
楚、晋两军一路向北,一舍、两舍、三舍,退避三舍的承诺兑现之后晋文公喊停,于是便来到了城濮……
退到城濮的晋文公并不孤独,这里不仅是有晋国的上、中、下三军保驾护航,而且还有宋成公、齐国的代表『国归父』、『崔夭』、秦国的代表『小子慭』『音同印』等驻扎于此为晋国壮声势。
但是,成得臣也追了上来在此安营扎寨,哪怕前面的准备工作做了这么久,哪怕晋军越来越有『理』,晋文公心里其实还是没底的……
狐偃表示:差不多可以开打了吧,拿下楚军就一定能在诸侯中树立威望,再说了就算打不赢晋国外后河、内有山,退回去也没什么好怕的。
毕竟这里是卫国的地盘……
晋文公:输了不好,赢了好像也不太好吧,楚成王当年总归对我是有恩的。
狐偃:……
作为下军的统帅,栾枝有说了:汉水以北的这么多姬姓诸侯国都被楚国给吞并完了,现在还想着当年的小恩惠而忘记眼下的大耻大辱,实在是不科学,还是准备出战吧。
栾枝说的大耻大辱是什么?
作为一名国君,被楚国的臣子一追再追,这就是大耻大辱。
鸡蛋从外而破是食物,从内而破则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从外而破是因为压力,从内而破则是成长。
晋文公:问题是我不想打破啊……
狐偃的话和栾枝的话仍然没能解除晋文公的顾虑,因为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他和楚成王搏斗,结果非但打不过楚成王,楚成王还趴在晋文公的身上吸他的脑浆,这样噩梦让晋文公认为是不详的征兆。
鸡蛋周公会解梦,狐偃也会解梦,对于这个噩梦,狐偃是这样说的:楚成王趴着朝下表示他将伏罪,您在下面向上,意味着将得到天道,这个梦那是相当吉利啊。
周公:梦倒是解得挺好,但是我明明是叫姬旦好不好……
解梦到底科学不科学?
其实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或者不信。
不信有时会更加迟疑,信了有时会让人能更加下定决心。周公还没有出版解梦秘籍的春秋时代,狐偃的解梦不一定有什么攻略,但是这个不要紧,因为无论晋文公做什么样的梦,他最后都能给解成大吉……
晋文公这边逐渐下定了决心,成得臣那边也派了大夫『鬬勃』向晋国下战书。城濮之战,即将打响。
城濮之战 地势图

上面这张图大家可以简要的了解下晋楚交战之前的路线
楚军北上在宋国呆了段时间(下面的宋国国都商丘);
晋军第一阶段曲线进攻曹国(中间的曹国国都陶丘);
随后成德臣的楚军从宋国追;
晋文公的晋军从曹国撤;
退避三舍之后在城濮遭遇。
左下角是具体交战时的一个示意图,我们接下来会介绍。
@善水心 2016-04-19 22:02:35
呵呵,过几分钟上图,然后50分钟过去了,才上。呵呵。今晚二更不?
-----------------------------
图更了的啊 又没看到???
@善水心 2016-04-19 22:02:35
呵呵,过几分钟上图,然后50分钟过去了,才上。呵呵。今晚二更不?
-----------------------------
话说今天叫人做了个封面
简直是丑死了......
来吧 我把封面给大家看看
觉得丑的不妨内心先高兴一下......
介个丑的要死的封面......

看到这里的朋友,大家不妨给点意见吧。
目前写的字数差不多累积到五十万左右,据我了解的情况来看一本书最多也就是这么多字,字数再往上多了据说装订比较麻烦,当然出版社都是很贼的,一本当两本卖肯定是理由之一。
不过话也说回来,目前能不能出书其实我一点底都没有......
今年涯叔可能会有一系列的推广,对所谓的人气多多少少会有促进吧,我们等等看是什么效果;
另外,有朋友建立到微博开账号,那边人气和口碑的积累应该比要死不活的涯叔效果好很多。
对于我来说,一是这方面没什么资源,自己也不太愿意四处投稿;二是似乎也不太愿意把心思放在各种推广上,因为能不能坚持写完我自己都没底;三吧,这种水平的东西到底拿不拿得出去我自己也不太确定。
总之,接下来可能会想办法让自己多走出去,让更多人先看到这个帖子,大家如果有什么建议欢迎交流。
多谢。
@片汤2016 2016-04-19 22:58:06
开博或者开微吧,可以从天涯复制过去。另外书面设计还好,只是2房子有些压抑和呆板,把上面的房子图换成春秋时期人物或车马动态剪影怎样?
-----------------------------
恩,今天晚上试了下,微博的账号申请不成功......
封面的问题其实都可以从长计议,现在其实就是弄着玩,给自己一点压力,让自己朝这个放弃去做。
因为想想各种推销自己实在是太麻烦了...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4-19 22:56:14
许久没来,楼主都要出书了,恭喜啊,!落下这许多,跟不上了大部队了
-----------------------------
呵呵 落后不是问题 问题是怕忘记这个楼啦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4-19 23:06:06
哈哈,楼上的,我也有同感,这房子让我感觉像写明清史
-----------------------------
呵呵 我对这个元素其实也不满意
春秋的东西我个人感觉应该是比较古朴一些的 比如战车 兵戈 各种玉器 青铜器等
@突然到来的爱情 2016-04-19 23:26:05
好文需得慢慢看,今晚得先睡觉了$-$
-----------------------------
晚安
不过你的ID好奇怪 评论就出错...
@吻不过三更 2016-04-20 07:20:14
你的帖子好难找。支持。
-----------------------------
为什么这么说...
@Cassie向阳花 2016-04-20 19:42:15
其实我觉得封面还可以啊,不算太丑呀。。
-----------------------------
呵呵 估计是跟我想的不一样 我觉得应该古朴一些不该这么花哨的 并且选用的元素我也不太喜欢
@在牛A和牛C之间 2016-04-20 20:36:43
@o弘毅o :本土豪赏1朵 鲜花 (100赏金)聊表敬意,期待早日出版!【 我也要打赏 】
-----------------------------
呵呵 任重道远
@花之颜 2016-04-20 14:52:17
帖子还会更的吧?
-----------------------------
必须更的...
@片汤2016 2016-04-20 21:01:57
该更了
-----------------------------
呵呵,好
晚上在查几个古地名 资料很少...
394 骄兵必败
公元前632年,还是四月。
地点,还是城濮……
这边狐偃才给晋文公解完梦,那边楚军就派了鬬勃来下战书,从语气来看,成得臣还是一如既往的自信。
鬬勃:请晋军和楚军来一场正面的决斗吧,晋文公坐在战车上观看就行,楚军的统帅、也就是成得臣不介意陪晋文公一起观看。
换句话说,楚军的战术其实隐含着这样的意思:晋文公的行为实在欺人太甚,你若是感觉有实力跟我玩,我成得臣不介意奉陪到底。
不过,晋文公当然又会介意……
晋文公甚至介意接受这份战书,所以他派栾枝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国君知道这件事情了,楚成王当年的恩惠也一直都没有忘记,所以才退守到这里。本以为成得臣不敢追赶晋军而退兵,既然如此,那就麻烦楚军做好准备,明天一早见。
栾枝的话其实又隐含这这样的意思:人情我已经还了,现在是你成得臣不懂规矩非要死缠烂打,那也就由不得晋国了。
对,在下晋文公,人要明事物,别欺人太甚,就是这个意思……
这一天终于过去了……
四月初二,晋、楚正式摆开阵势,这是春秋以来我们看到的又一场强强对话,也是晋、楚两国的第一次正面冲突,甚至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这两个超级大国接下来近百年恩怨的一个开端。
当然了,剧透不是好习惯。
所以我们还是来看看双方的出场阵容:
远道而来的楚军分为左、中、右三军,从申、息抽调的士兵组成左军,『子西』统帅;陈、蔡两国支援的军队编成右军,『子上』统帅;楚军精锐则编成中军,成得臣亲自带队。
战斗力来讲,成得臣所在的中军自然最强,被吞并成为楚国地盘的申、息兵力组成的左军次之,陈、蔡友情赞助的右军最弱;
对于自己的实力,成得臣是有信心的:过了今天,恐怕就没有晋国了。
退避三舍的晋军则分为了上、中、下三军,上军狐毛为主将,狐偃为副将;下军栾枝为主将,胥臣为副将;中军因为郤縠战曹国去世改为先轸为主将,郤溱为副将,晋文公没有在一旁观看,而是坐阵中军。
值得一提的是,先轸在救宋牵制楚的一系列决策中表现突出,他由原先下军的副将提升为中军的主将,而在晋国三军之中,中军的主将作为三军统帅更是重中之重,而这个统帅更是有个拉风的名字叫做『元帅』。
没错,城濮之战是大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元帅的战场,这位元帅叫做先轸。
对于晋军的实力,先轸同样是有信心的,信心之外,先轸更是有着惊人的智慧,他需要做的是过了今天,晋国不但会存在,而且会更加强大。
战争一打响,成得臣还沉浸在『今日必无晋矣』的信念当中,先轸所率领的晋军已经发起了进攻。
第一波上阵的是下军,由副将胥臣给战马全部蒙上虎皮,随后对楚军最弱的右军发起猛攻,拉虎皮扯大旗的战术很快奏效,陈、蔡联军溃败;
紧接着,狐毛所在的上军树起两面指挥大旗佯装后退,同时栾枝所在的下军配合,用战车拖动树枝弄得尘土飞扬以示狼狈,成得臣看这形势也没多想当即下令全军追击。
不料子西所率左军推进过快,晋军上军迅速停止后退,联合先轸所在的中军队楚左军包夹进攻,猝不及防的楚军在第二波进攻中再次溃败。
二个回合下来,楚军的左军、右军分别被击破,骄傲的成得臣目睹了左右翼被击溃的过程。
晋文公坐在战车之上同样目睹了所发生的一切,区别是晋文公完全没有打算让成得臣陪他观看这场决斗。
成得臣尚未一战他的雄风,战场的形势已经格外明了,对于成得臣来说,余下的也就只剩一个选择:跑路……
@善水心 2016-04-20 21:05:03
我也喜欢古朴。这个也不至于往死里丑吧。感觉还好啊,给我一种寂静安宁的感觉。楼主,今晚早更不?
-----------------------------
呵呵 第一节已经更啦
说一点:先秦早期的战争其实描述都非常简单,城濮之战在我们已经出现的战役当中其实算是说的比较具体的了,但也就是聊聊数句。
我个人的考虑是尽量还原正史所记载的内容,但是不再额外添加太多描述性的东西,所以看起来篇幅也不会太多。
关于城濮之战的交战思路,10554楼有贴一张图,左下角有标明经过。
大家不妨参照那个图看看。
对了,城濮之战是整个春秋时代相当著名的一场战役,我们前面做的铺垫其实已经非常多,就是希望能让大家比较完整的看到城濮之战所处的时代大背景。
但是个人感觉介绍的还不够,所以接下来花差不多两节的篇幅对这场战役进行一个回顾。
@片汤2016 2016-04-20 21:19:27
顶
-----------------------------
呵呵 我们接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