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善水心 2016-04-24 09:42:02
  哎,这一节肿么全是悲剧。看得好心塞。。。
  -----------------------------
  呵呵 那我们接下来更新点有趣的内容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4-24 20:22:46
  @片汤2016 2016-04-24 19:56:34
  更前一顶
  —————————————————
  @o弘毅o 10700楼 2016-04-24 20:08:00
  呵呵 看来得早点更才对得住观众了呗
  —————————————————
  早更
  -----------------------------
  好 那我们现在就更
  完了再继续苦逼的码字去...
  399 国际审判
  399 国际审判

  有些人啊,总想着搞个大新闻,这边襄王都任命晋文公为诸侯老大了,那边卫成公也得到晋文公的原谅并回国了,结果是非但没有老实一些,反倒搞得元咺都逃到晋国告状来了。
  有人问晋文公支持不支持元咺?
  晋文公:我当然要支持……

  公元前632年,冬。
  还是这一年……
  晋文公召集秦、齐、鲁、宋、蔡、陈、莒、邾等国诸侯在温地举行盟会,议题是商议讨伐那些不听话的国家,连襄王也被请了过来。

  温地是哪里呢?
  我们记得,郑庄公时期在温地割过天子的麦子,王子带之乱平定后,襄王给晋文公打赏了几块地皮,温地便是其中之一。
  换句话说,这次盟会是在晋国的地盘上举行,重头戏则是让卫成公与大夫元咺在会上进行辩讼,看看究竟谁对谁错。

  天子出席,中原霸主亲自主持,档次这样高的国际审判,春秋以来我们还真是头一回见到……
  先来看看原告方元咺,元咺指控的罪名是卫成公陷害大夫、滥杀无辜,比如元咺之子元角,比如卫成公的弟弟叔武;
  被告方卫成公自然就需要为自己一系列的行为进行无罪辩护,果然大家玩的还挺上档次的,卫成公竟然还带了专业的辩护团队,包括答辩人大夫『士荣』、代理人大夫『鍼庄子』『音同针』。

  元角该杀不该杀?
  不该。
  叔武该杀不该杀?
  不该。
  晋文公:这个问题太简单,那还有什么好辩论的。
  卫成公:……

  毫无悬念的是,在铁一样的事实面前,元咺所指控卫成公的罪名成立,卫成公将接受应有的惩罚和制裁。
  好了,问题就来了,晋国与卫国同样都是诸侯国,国君审判国君,标准在哪里,如何去量刑,什么叫应有的,又该如何去惩罚?
  晋文公:这个嘛,摸着石头过河呗……

  最后的处理意见是这样的,答辩人士荣被处死,代理人鍼庄子被砍脚,以此来代替卫君受刑。
  律师这个行当果然压力很大……
  至于卫成公本人,虽然免了皮肉之痛,但也并未保释外放,而是被当场拘捕,并被押送京师投进天子的大牢。
  卫成公:……

  因为卫成公被请去喝茶,卫国国君的位置自然就空了出来,于是元咺返回卫国之后又拥立卫成公的弟弟『公子瑕』继位,史称『卫中废公』,上一个被称为卫前废公的便是春秋初年弑杀卫桓公自立为君的州吁。
  总的来看,对于晋文公来说,此次会盟无疑是一次成功的会盟,也是中原霸主权力的一次集中体现。
  但是对于襄王来说就没那么愉快了,所以子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
  我们换句话说,天子的光芒完全被晋文公所掩盖,对于礼制而言这样其实也是不好滴。
  @善水心 2016-04-25 20:26:35
  催更催更~~
  -----------------------------
  哈哈 我来了
  我们接着更呗
  400 包围许国
  话说又凑了个整数了...
  400 包围许国

  我们接下来把目光放在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许国』之上。
  许国其实我们之前有过介绍,属于分封较早的诸侯国,同齐国一样是姜姓,周邻的诸侯国有郑、宋、陈、蔡等。
  地理位置来看,许国居于中原的中心地带,号称『中原之中』,但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这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紧邻居于其北面的郑国,一度给许国的生存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早在公元前712年时,郑庄公四处扩张之际就曾联合鲁国、齐国攻打许国,这样的战争结果自然是没有悬念,许国都城被破,许庄公逃往卫国。
  这一战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公孙子都暗箭伤人的典故,颍考叔登城之时一个不注意被此前跟他有过矛盾的大帅哥子都给射杀。
  同时,此战之后许国被分为东、西两边,东边由许庄公的弟弟许叔来管理,西边则由郑庄公安排『公孙获』协助许叔管理,实际上这就意味着在郑国强大的年代,许国一直笼罩在郑国的阴影之下。

  郑庄公去世之后,郑国迅速衰落,『许穆公』乘机夺回都城,赶走郑国军队,许国实力得到一定的回复,但是一来为此许国与郑国关系恶化,二来不久齐桓公横空出世,中原的格局发生变化。
  齐桓公的年代,关于许国有两件事情我们比较熟悉。
  公元前660年卫懿公被狄人击败而失国,中原上下一片哗然,齐国、宋国对伸出了援助之手,许穆公自顾不暇选择了观望。

  这样的背景下,许穆夫人因是宣姜的女儿不顾许穆公的劝阻坚持赶回来探望卫国遗民并写下不朽的『载驰』成为一段佳话。
  当然,这个时候的许国以及许穆公主要作用是当做背景……
  随后,齐桓公的盟会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许国也是经常参与其中。
  到了公元前656年之时,这一年的大事是齐、楚之间的昭陵之盟,许穆公亲自带兵与齐桓公会合,因为这次盟会耗时太长却最终意外的死在了外面。

  两年之后,齐桓公发兵教训在齐、楚之间摇摆不定的郑文公,楚国攻打许国来牵制齐国,围许救郑的剧情前面我们也有过介绍。
  这一战楚国巧妙的解了郑国的围,还有一节细节则是随后不久蔡穆侯带着『许僖公』亲自来到楚国给楚成王赔罪。
  许僖公甚至是两手反绑,嘴里衔着璧玉,还让大夫穿着孝服,兵士抬着棺材以示自己的诚意,最终楚成王接受臣子建议与许国和解,许国此后则转投楚国。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一百余年来的春秋进化史,对于各国而言完全有着不同的含义。
  郑、齐、宋、楚、秦、晋等轮番唱戏,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自风光;
  类似于许国这样的小国不仅仅是要做好陪太子读书的工作,眼色还要灵活,因为『太子』随时可能会变,一个不留神可能国家就被灭了……

  这不城濮之战后晋国俨然是中原新的风向标,晋文公不仅仅是在国际审判上处理了内部敌人卫成公,同时又把眼光瞄准了外部敌人许国。
  许国为什么成了外部敌人?
  因为许国跟楚国走得很近。

  很显然的是,楚国输的是气势,国家实力损伤并不太大,晋文公眼下不可能再次与楚国正面交战,所以逐步收拾楚国的小弟那是再正常的事情。
  还是公元前632年,这年的十一月,晋文公率领一众诸侯包围许国。
  不过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很意外的事情,晋文公生病了……
  @善水心 2016-04-25 21:01:39
  又开始吊胃口了。
  -----------------------------
  我冤枉啊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4-25 22:08:42
  @o弘毅o 10723楼 2016-04-25 20:45:00
  400 包围许国
  我们接下来把目光放在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许国』之上。
  许国其实我们之前有过介绍,属于分封较早的诸侯国,同齐国一样是姜姓,周邻的诸侯国有郑、宋、陈、蔡等。
  地理位置来看,许国居于中原的中心地带,号称『中原之中』,但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这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紧邻居于其北面的郑国,一度给许国的生存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早......
  -----------------------------
  晕死,这里是我犯错了
  该死的 输入法有时候智能输出检查不仔细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4-25 22:17:21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4-25 22:08:42
  @o弘毅o 10723楼 2016-04-25 20:45:00
  400 包围许国
  我们接下来把目光放在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许国』之上。
  许国其实我们之前有过介绍,属于分封较早的诸侯国,同齐国一样是姜姓,周邻的诸侯国有郑、宋、陈、蔡等。
  地理位置来看,许国居于中原的中心地带,号称『中原之中』,但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这其实
  —————————————————
  ......
  -----------------------------
  呵呵 各位抱歉
  这个地方我的确有一些疏忽
  这一节的时候我对召陵大致做过考证
  一个说法是召在这里作召唤的意思 后来输入法里一直打的是Z,每次自动出来就是昭陵之盟,于是就一错再错了...
  @吻不过三更 2016-04-26 11:33:34
  大赞。
  -----------------------------
  多大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4-25 22:33:57
  不用考证,我就是大召陵的哇哈哈
  -------------------------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4-26 15:51:14
  为啥我还没有收到系统通知?难道我的围巾也只是个卡通?
  -----------------------------
  恩,我问问
  @林西雁 2016-04-26 06:58:31
  这个字在这不是念shao嘛?
  -----------------------------
  恩 这个地方是我犯错了
  给各位道歉
  更完去洗澡
  401 晋文公看病
  401 晋文公看病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
  生病了该怎么办?
  很简单,大病看医生,小病多休息,无论如何,不要相信那些推广卖药的人,因为他们卖药不是要钱,而是要命……

  所谓『疾病』二字,通常小病称作『疾』,大病称作『病』,看来骂别人『有病』还真是件挺毒的事情……
  『晋侯有疾』,说明情况还算不错,一时半会晋文公还不至于怎样。
  晋文公:难道还想我怎样么……

  不过吧,百姓的病再大那都是小事,领导的疾再小那都是顶天的大事,虽然晋文公 的病眼下还不至于跟推广一样要命,但该重视的还是得重视,该找病因的那必须找病因。
  于是问题就来了,老中医在这个年代还没那么流行,像『扁鹊』这样的神医至少还有两百多年才会出场,像『华佗』这样的大师那就更晚了,所以该让谁去查找病因?

  这里我们就得说了,自古『巫医不分家』那是有道理,也是有其社会背景和原因的:
  一是因为当时的认识水平以及科学条件实在是太过原始,医学尚没有严格的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
  二是夏商周时期本身迷信色彩又比较重,医学搞不定的情况下巫术出马总比坐地等死要来得强;
  三是在巫医不分的年代,病人主观的精神其实就是一剂良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态甚至比服药还能解决问题,所以不管巫术或者医术有没有用,终归是有起作用的时候,或者说因为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看起来有起作用的时候……

  巫术的淘汰以及医术的逐渐被重视,这是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长期过程,乃至到了扁鹊之时我们才能够看到严格将巫医分离这样的概念产生。
  在此之前,巫医往往并存,甚至是医生也会被称作『巫』,至于巫的原始含义来就更简单了,周朝时期指的正是在『周易』基础之上进行占卜的这一类人。
  于是乎,我们就知道了给晋文公排查病因的任务就落在了『筮史』『音同事』的头上,筮史的主要任务则是占卜算卦。

  这位筮史一阵忙活,最后的结论是这样的:晋文公之所以生病,那是因为他把曹国给灭了。
  晋文公:不会吧……
  筮史:曹国也是姬姓诸侯国,当年齐桓公主持盟会封异姓的诸侯国,到晋文公了反倒灭同姓的诸侯国,这本身就是不符合礼仪的。再说了卫国和曹国的性质差不多,晋国原谅了卫成公却还把曹共公给关着,这也是不讲信用的行为。

  晋文公想想的确很有道理,于是便下令恢复曹共公的君位,随后联军继续教训许国,完事后曹共公也来到许国参与盟会。
  等到任务完成,晋文公的病也好了,于是大家高高兴兴,各回各家。

  可是,灭曹国跟晋文公为什么生病有什么关系?
  这个不重要,因为筮史会告诉我们天意不可违,违背了自然就会受到惩罚,比如生病什么的……

  可是,这位筮史又是怎样知道晋文公的病与收拾曹国有关的呢?
  这个我们就得小声点说了……
  原来,晋文公生病之后,曹共公的侍从『侯獳』看到这是个机会,于是便偷偷贿赂了晋文公的筮史,然后病因就成了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当然了,我们最后还是得强调,千万不要相信推广卖的那些假药……
  @善水心 2016-04-26 21:04:20
  呵呵,好好玩~
  -----------------------------
  小姑娘晚上好
  @tqzrd 2016-04-27 17:07:55
  口令红包 "红包来袭"【抢红包】
  -----------------------------
  最近涯叔果然在冬眠啊
  红包扔这了都没人捡 哈哈
  今天没人催 那就再水一会,哈哈
  @我带蜗牛qu散步 2016-04-27 10:50:30
  m
  -----------------------------
  呵呵 叫蜗牛的朋友好多
  最近有朋友说涯叔的人气是全方位的下滑
  观察了下还真有这个迹象......
  @善水心 2016-04-27 21:24:03
  楼主,晚上好。小姑娘来催文啦
  -----------------------------
  总算有人催了 那就更呗,哈哈
  402 晋国伐郑
  402 晋国伐郑

  公元前632年,终于是过去了……
  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简单的总结一下,楚成王打宋国,晋文公为了救宋国而打曹国和卫国,打着打着楚国和晋国最终还是打了起来。
  晋国赢下城濮之战后在践土组织盟会确立晋文公的霸主地位,随后针对卫成公滥杀无辜的行为作出国际审判,之后又组织诸侯攻打『不听话』的许国,很多精彩的花絮都值得我们一一回味。

  我们要说的是,所谓的许国不听话其实是假,晋楚之间的继续对抗才是真,晋楚一日不停止暗战,倒霉的就仍然是许国这样的诸侯国。
  因为无论怎样,许国都会被找到进攻的理由……
  到了公元前631年,晋楚之间显然还是没有停止对抗,相互又不会直接打个你死我活,所以晋文公就得继续找寻目标,这次的目标是郑国。
  郑文公:……

  郑文公这个人吧,说点背那也还真是有点背,作为郑庄公的孙子于公元前672年上任,但是郑国在郑庄公去世后其四个儿子轮流一折腾,留给郑文公的是一地鸡毛,齐、楚却早已蓄势待发。
  齐桓公要搞盟会,你说郑文公支持不支持?
  不支持齐桓公肯定要发飙,等到郑文公支持齐国了,楚成王表示郑国不跟楚国同一条战线,所以要打他。

  楚成王几次三番的攻打郑国,攻势一次比一次猛,打得郑文公直接就想要投降算了,还好郑国大夫孔叔建议找齐桓公求助。
  召陵之盟,齐、楚达成和平协议之后郑文公才算续了一口气。
  谁知道的是,紧接着惠王有意废掉太子,齐桓公公开召集盟会支持还是太子身份的襄王,惠王一生气便想组织诸侯来对抗齐桓公,于是郑文公被忽悠过去再度投靠了楚国,惠王却拍拍屁股把国君的位置留给了襄王。

  所以呢,情况就变了,齐国率领诸侯打郑国,楚国反倒变成了救郑国的一方,围许救郑便是这个时期发生的事情。
  等到齐桓公一去世吧,郑文公算是又续了一口气,安安稳稳的投靠楚国几年,结果又杀出来个晋文公。
  郑文公: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城濮之战,郑国本来一直站在楚国这一边,等到局面一明朗,郑文公赶紧在晋文公班师回朝之前与晋国结盟,企图缓和一下关系。
  后来,晋、郑之间虽然结了盟,但是一来对于郑文公这样习惯了在强国之间立场来回摇摆的不过是为了眼前的利益;
  二来郑文公当年对流亡时期的晋文公无礼在两人的关系上是抹不去的阴影,所以在相安无事一年之后晋文公决定正式讨伐郑国。

  为了进攻郑国,晋文公还专门打着重温践土之盟的名义邀请了周王室的王子虎、宋国的公孙固、齐国的国归父、陈国的辕涛涂、秦国的小子憖等,组织了一次盟会来安排具体的事项。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30年春天,晋军进攻郑国,我们知道晋文公一向是很谨慎的,所以这次只是试探试探,对郑军的战斗力进行一个摸底。
  结果一来晋文公也没有完全发力,二来狄人最近几年逐渐又开始活跃,趁着这个空档跑去进攻齐国。
  晋文公:……

  郑文公这简直就是垂死病中惊坐起,仰天大笑出门去,不过他最终究竟能不能躲过晋文公的这一劫,我们还得继续观望。
  @善水心 2016-04-28 20:05:03
  楼主楼主,这个时间能出来更文吗?
  -----------------------------
  小姑娘抱歉啦 今天有事上线很晚
  @Cassie向阳花 2016-04-28 20:49:48
  顶贴~~
  -----------------------------
  呵呵 向阳花晚上好
  @片汤2016 2016-04-27 23:05:38
  郑文公这简直就是垂死病中惊坐起,仰天大笑出门去,??
  -----------------------------
  呵呵 随便调侃下啦
  话说最近怎么你经常后面是2个问号呢
  @wsmgmgs 2016-04-28 22:02:18
  刚看到楼主要出书的消息了,恭喜恭喜啊~
  -----------------------------
  额 还早的很呢...
  现在是考虑把这件事情摆到桌面来给自己点压力
  免得随时太监了 哈哈

  还是感谢各位的支持
  在摸索中慢慢前进
  @禅___静 2016-04-27 22:01:30
  小岳岳楼猪辛苦了
  -----------------------------
  小岳岳你好
  @tqzrd 2016-04-28 12:36:38
  涯叔继续抽
  -----------------------------
  一直在抽 就没停过......
  @寒夜风萧 2016-04-28 13:47:00
  学习,欣赏,支持.
  -----------------------------
  谢谢
  好了 水了一遍了

  据说涯叔最近很低迷 自己多水几贴假装人气很旺的样子......

  接下来继续更新
  403 烛之武退秦师
  郑国其实感觉还蛮有趣的
  春秋初年郑庄公放了几个大招之后一直比较低迷
  不过低迷中的郑国虽然生存压力很大 但一直靠各种盘外招撑了这么些年

  接下来我们看看郑文公又是怎么躲过鼎盛时期的晋文公
  403 烛之武退秦师

  公元前630年,九月。
  经过上一次的试探后,晋文公卷土重来对郑国发起进攻,这次晋文公决定玩真的,不拿下郑国誓不罢休。
  郑文公:……

  保险起见,晋文公这次拉拢了秦穆公准备合力围攻郑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于氾南『音同凡』,分别位于郑国都城新郑东西两侧,秦晋联军随时将会发起进攻。
  面对危机,郑国有位叫『佚之狐』的大夫站了出来,他向郑文公表示这个时候安排一个人会会秦穆公,秦军必然会退走。
  郑文公:天若有情天亦老,能续一秒是一秒……

  十万火急的时候,郑国有哪位高人有如此能耐能轻易让秦军退兵?
  佚之狐说的这个人叫做『烛之武』,仕途混得很一般,名气不算大,但年纪却已经相当大,大到已经没多少心气,所以郑文公火速邀请烛之武为他续命,烛之武却表示他本人已经老了,恐怕对此事无能为力了。
  郑文公:……

  没办法,情况紧急,郑文公只得先尽量想办法做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
  对于先前没能重用烛之武,郑文公表达了诚挚的歉意,希望老人不计大人过,该为国家工作还是得工作;
  对于眼下郑国随时可能灭亡的形势,郑文公表达了深切的担忧,并且表示假使郑国灭亡了,烛之武本人肯定也好不到哪去。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呢?
  不为郑国也要为自己的亲身利益考虑吧,烛之武答应了……

  烛之武答应归答应,但是一个分明就不太入流的公务员这会又该怎样去下这盘棋秦国才会主动退兵?
  首先,这事得低调,千万不能让晋文公给知道了,所以到了月黑风高夜,烛之武才用绳子把自己从城上吊到城外,然后偷偷的去见秦穆公。
  当然这也说明了一点,秦、晋的包围工作做的还不够好,就这么让一位老人家把这包围圈给当成菜园子,想见秦穆公就见秦穆公……

  其次,烛之武究竟能做些什么,这才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
  烛之武是这样对秦穆公说的:郑国被秦、晋两国包围,看样子是难逃灭亡了。
  秦穆公:态度很端正,语气很诚恳的样子……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烛之武:如果灭了郑国对秦国有好处,那自然是值得秦穆公您兴师动众的。最大的问题是郑国挨着晋国,秦国离郑国离得实在太远,郑国如果灭亡,领土那是自然划归到晋国帐下,与秦国没啥关系。
  秦穆公:好像是那么回事……
  烛之武:晋国实力加强,其实就意味着秦国变弱,晋国能往东向郑国开拓土地,同样能往西面扩大土地。
  秦穆公:西面是秦国……
  烛之武:所以说嘛,留着郑国做东面的接应才是对秦国有利的。

  秦穆公听懂了烛之武的意思,郑国如果灭亡得利的必然是晋国,晋国越来越强大势必会影响到秦国潜在的利益,所以长远来看让晋国吞并郑国其实不是什么好事,至少对秦国来说是这样。
  于是乎,老人家一番话,秦穆公果真就放弃了与晋国联合围攻郑国的计划,随后带着秦军高高兴兴就退兵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秦穆公居然还留下了『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带兵帮助郑国加强防御工作。
  晋文公:……

  烛之武智退秦师,晋文公必然是很郁闷。
  一来晋文公能有今天也得多亏秦穆公的支持,二来坚持继续打郑国自然会与秦国闹翻,思前想后,晋文公放弃了攻打郑国的想法。
  烛之武告诉我们,掌握好地理知识那是相当重要滴……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