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1
  @心在玉壶 2015-05-29 13:37:42
  很好,可惜没有自动顶帖机

  -----------------------------
  自动顶帖机是什么东西......
  2
  好了,不水了
  78 新的来者
  78 新的来者

  祖甲过后,他的两个儿子『廪辛』、『庚丁』先后成为商朝第二十六及第二十七任帝王。
  商朝王位更迭频繁,我们前面提到过一个大概的数据,六百余年三十一位帝王,所以平均下来差不多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他们能够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
  武丁、祖庚和祖甲父子三人组在位时间长达百年,尤其是武丁接近六十年的执政时间,在时间的占用上严重超标,于是有人挖坑便得有人填坑,有人蹲坑时间长自然也就有人蹲坑时间短。

  廪辛、庚丁哥俩便成为了填坑式的帝王,他们均在位仅六年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光荣加入到先王系列……
  廪辛期间,武丁曾经收拾但不够彻底的一些残余势力逐渐开始活跃,『羌方』等小国重新崛起,开始对商朝不断骚扰。廪辛多次征伐,但是始终没有将这些方国彻底征服。
  到了庚丁在位期间,『羝方』、『系方』等方国也开始活跃,庚丁继续暴兵,但无奈同样也不能将这些势力彻底消灭。
  哥俩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就这样疲于征伐西方满血复活的各个方国,虽然凭借着强大的家业,战果也还算不错,但不够彻底的征伐反倒成为了这些小国们刷经验练级的过程,他们都成为了商朝后续几代人的隐患。

  作为庚丁之子,武乙接过老爹的枪,任职商朝第二十八任帝王。
  武乙不是习武之人,自然也就没有高超的武艺来防身,武乙身高正常,也不止五一厘米,所以他所烦的不是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真正让他烦心的是位于东方的东夷也逐渐开始崛起。
  到了武乙在位时,商朝已经盛极而衰,大不如武丁父子三人组时期强大,并且周围原先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小国们相继重新满血,开始不断对他形成实质性的威胁。没有办法,武乙只得南征北伐,不断应付各处的骚扰。

  在西部,『旨方』比较活跃,武乙多次重兵征伐,军队人数一般都在几千人以上,最终拿下旨方;
  在南部,武乙数次出兵收拾归国『今湖北秭归县附近』;
  在东部,东夷逐渐强盛并且开始不断扩张,其势力范围甚至达到商朝统治的区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些人能够不断开创大场面,但是也有些人始终无法扭转颓势。
  对于武乙而言,他最大的无奈便是不听话的小国越来越多,无论他怎么折腾,他又都无法去改变这一点。
  与此同时,一股新的势力却在急速发展壮大,当然了,这一切也与武乙有关。

  武乙三年,他将岐山『今陕西西部』赐给了一个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古公亶父于是率着他的部族浩浩荡荡来到了这里的平原地带。
  在古公亶父的带领下,他们共同搞开发,搞完耕地搞房地产,搞完城市规划又搞政府机构,最终构建中央机关,设官分职,建立起来一个完善的国家体系,并且彻底改变了过往游牧民族不断迁徙的习俗。
  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他们在这一代繁衍发展,逐步强盛起来,附近其它地方的一些百姓听闻古公的德行也扶老携幼纷纷归附。

  他们的都城依山傍水,位于岐山下的『周原』,因此定国号为『周』。
  古公亶父本来是姬姓,名亶,作为这个系列的奠基人受到了后人的敬仰而被尊称为古公亶父,周朝后来的辉煌也因他而开始。
  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便是,如果我们现在要对古公亶父进行一定介绍的话,那么难免就会有剧透的嫌疑,但是对于这样伟大的人物我们就如此跳过的话,又未免显得不敬。

  好吧,剧透就剧透,古公亶父说,我的重孙叫我周太王……
  @phoenixli2010 2015-05-29 13:53:41
  每天都在默默地追,今天居然遇到楼主了,无论如何都要冒个泡
  -----------------------------
  呵呵,猿粪啊
  一般这个时候我不在的,不过晚上可能没时间就提前了
  @phoenixli2010 2015-05-29 13:53:41
  每天都在默默地追,今天居然遇到楼主了,无论如何都要冒个泡
  -----------------------------
  谢谢支持
  周六可能没空,提前更新,各位周末愉快
  79 季历继位
  79 季历继位

  古公亶父打造了周的雏形,也是后续周王朝的奠基人与先驱。当然了,在他这个时期,他还从属于武乙,必要的时候,还是得定期向上级领导上上贡,表表衷心。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周氏部落作为黄帝的后人,实际上是帝喾时期老大『弃』的一个分支,在夏商时期一直都在默默的打酱油,看着老三老二的后人们一个个走向前台,老大的后人们倒是没有着急,而是安心过着自己的部落日子,等待的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一等,夏商各自几百年,差不多就是千年过去了。
  啊……啊……啊……千年等一回……等一回啊……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虽然周已经初具规模,一改过去游牧民族的习性,也开始有模有样搞起国家建设来。
  但等到一千年以后,但是的首要任务还是等,因为这里是商朝,而彼时的商朝还没有乱了节奏……
  武乙在位时期,古公亶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周逐步强盛起来,并且在接班人的问题上费了很大的心思。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虞仲』和『季历』,经过自己的观察与总结,古公亶父坚定的认为,有一个人以后必有大成,并且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圣人之相,这个人便是『姬昌』……
  姬昌是谁呢?
  他是古公亶父的孙子,季历的儿子。

  那么问题就来了,周人的传统也是优先立长子,而姬昌的父亲季历排行老三,古公亶父想让姬昌以后继承王位,这事就得打破传统,手心手背都是肉,这可如何是好。
  太伯、虞仲也明白古公亶父的心思,于是表现出极高的姿态,两人离家出走跑到了南方蛮人居住的地方。
  太伯和虞仲遵随当地习俗,并在身上刺画花纹,剪短头发,表示不可再当国君,这样一来,姬昌继位的事情便扫清了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太伯与虞仲到了当时的荆蛮之地后混的还不错,尤其是太伯,当地居民认为太伯德行很高,很多人便追随太伯并拥立太伯为当地的君主……
  太伯后来被尊称为『吴太伯』,为了成全父亲的美意而出走,不经意间却又建立了吴国,这是后话。

  正因为两位兄长的成全,季历名正言顺的在古公亶父去世后,成为了新的领导人。
  季历接位后,沿着上一代领导人古公亶父的道路继续前行,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大力训练军队。
  政治上,季历与商贵族通婚,并积极吸收商朝文化,军事上,在武乙的支持下他不断收拾周围的戎狄部落。

  很快,季历迅速崛起,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并且因为征伐有功,季历与商朝的关系处得很不错。
  武乙三十四年,季历朝见武乙,武乙更是赐给他土地三十里,玉十对,马十匹,以资鼓励。
  紧接着,季历又征伐了很多不听话的部落。势力还在不断发展,实力还在不断壮大,这却反倒形成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因为周太强大了,强大到了开始引起商的不安。

  这里面,商与周之间就触发了一个古老的话题,那便是功臣与帝王之间究竟该如何相处,才能愉快的一起玩耍下去……
  后来到了汉朝的时候,韩信与刘邦闹的个鸡犬不宁,最终落得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下场;到了宋朝,赵匡胤黄袍加身随后又杯酒释兵权,再到朱元璋,无数开国功臣最后都没有落到个好的结局。
  总之的是,给帝王们打工是一件苦差事,看似风光无限,荣华富贵,但是没有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帝王一般都要发脾气,成绩太突出了,队伍带强大了搞得帝王不好发脾气,其实更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季历麻烦来了。
  @phoenixli2010 2015-05-29 13:53:41
  每天都在默默地追,今天居然遇到楼主了,无论如何都要冒个泡
  -----------------------------
  @o弘毅o 2015-05-29 13:57:31
  谢谢支持
  -----------------------------
  @phoenixli2010 2015-05-29 14:33:45
  该谢谢你,楼主,你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好帖。现在八卦除了你这个帖,和那个《“看了评论我就放心了”系列---多图》外,已经没有可以吸引我每天追的帖子了
  -----------------------------
  这个评价太高了
  不过那个帖子倒是蛮好的
  @为自己建个小马甲 2015-05-29 14:59:06
  哈哈
  -----------------------------
  难道你就是我的马甲???
  @涩恩 2015-05-29 23:08:05
  @o弘毅o 2015-05-29 14:06:38.0
  79 季历继位
  古公亶父打造了周的雏形,也是后续周王朝的奠基人与先驱。当然了,在他这个时期,他还从属于武乙,必要的时候,还是得定期向上级领导上上贡,表表衷心。
  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周氏部落作为黄帝的后人,实际上是帝喾时期老大『弃』的一个分支,在夏商时期一直都在默默的打酱油,看着老三老二的后人们一个个走向前台,老大的后人们倒是没有着急,......
  -----------------------------
  来了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5-29 23:13:03
  那个时代的人比起清的九龙夺嫡,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楼主节日快乐

  -----------------------------
  节日快乐
  @涩恩 2015-05-31 22:20:31
  @o弘毅o 2015-05-31 22:19:15.0
  节日快乐
  —————————————
  抓住

  -----------------------------
  恩,来更了
  晚上好
  80 文丁杀季历
  80 文丁杀季历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这样的规律,当你通过不断努力终于超过别人一点点时,别人往往可能会嫉妒你,或者画个圈圈诅咒你;但是当你继续努力,直到把别人甩得车尾灯都看不到的时候,别人往往又开始羡慕你,膜拜你。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实力上的距离拉得越大,往往就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所谓距离产生美,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季历也许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他希望也能随着实力差距越来越大,迎来被众人顶礼膜拜的那一天,但是他却忽略了一个基本的游戏规则,那就是江山此时还是属于商朝的。

  我们都知道,统一是一个严肃而恒久的话题,任何时候,对只有一个大中华的原则持反对意见都是会遭到惩罚的……
  武乙三十四年,季历朝见武乙时还受到了朝廷的嘉奖,但仅仅一年过后,等到武乙去世,其子『文丁』继位成为商朝第二十九任帝王时,随着季历的不断崛起,形势就已经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文丁继位,眼看季历带领的周逐渐强大,并且在先王时期多次征伐有功,颇有点功高震主的意思,于是开始对季历有些忌惮和防备,他一边对季历进行了安抚,封官加爵,一边则在想着怎么解决这个潜在的威胁。

  这里我们八卦一下,文丁给季历封的什么官呢?
  我估计打死各位都想不到,季历得到的封号是『牧师』……
  牧师会法术,谁都挡不住,季历接下来也是越战越勇,继续对周围戎狄等部落杀得兴起,不断扩张军事实力。

  然后我们就再八卦一下,文丁又是什么来头呢?
  文丁,亦作太丁,同前面所有商王一样都是,但是他的名字就厉害了,文丁姓子名托,托,文丁是托……
  当牧师遇到托,我们不难猜到的结局便是,再强的法术都不过是浮云,一切RMB玩家在托面前都不过是纸老虎。

  我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剧终没有喜悦,有的只是政治上的暗斗,拉下的却是商与周之间的仇恨。
  托看到牧师越来越厉害,心里总觉得不安,于是突然召唤牧师来朝。牧师则以为又到了签到领福利的时候,便高高兴兴过去,结果却是托直接下令囚禁季历。
  又是这招,想当年,夏桀当年抓汤的时候,也是这样耍流氓的……

  还是同样的配方,有些时候却因为体质的不同,也会有着不同的疗效。
  季历原本只是兢兢业业管理好自己的队伍,帮领导刷刷怪,顺便自己练练级,并没有打算直接叛商的想法。
  莫名其妙就遭受这样待遇的季历十分生气,非常生气,一气之下就开始绝食,绝食的后果则是饿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样一件流氓性质的事情,后来被称为『文丁杀季历』。
  从文丁的角度,他的初衷只是想阻止周进一步发展,以免对商朝形成更大的威胁,但后来的发展表明,这样的事情除了拉仇恨,根本没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季历的死,如同后世很多臣子一样,还是在于过于的强大给一把手的内心造成了不安,类似他这样的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最后使得君臣之间关系越来越远,皇帝们越来越多疑,防范越来越严密,臣子们为了避祸,则越来越多的在表面上做文章,动不动就解甲归田,回家养老。

  当然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的君臣文化需要数个朝代、横跨几千年才能慢慢形成。
  眼下对于姬昌来说要紧的问题是爹没了,对于周来说一把手的位置空缺了,于是姬昌要提前上任了……
  @涩恩 2015-05-31 22:22:59
  @o弘毅o 2015-05-31 22:22:18.0
  恩,来更了
  晚上好
  —————————————
  ??,每天盼着你

  -----------------------------
  呵呵,谢谢支持
  @安静0906 2015-05-31 11:29:45
  冒泡~
  支持~
  外加节日快乐~~
  -----------------------------
  节日快乐
  (~﹃~)~zZ
  @涩恩 2015-06-01 21:41:06
  1

  -----------------------------
  2
  @司马蛋 2015-06-01 12:52:01
  路过。。。

  -----------------------------
  呵呵
  @好难喝的茶 2015-06-01 00:38:20
  马克

  -----------------------------
  欢迎新朋友
  @sweet814 2015-06-01 10:38:29
  (⊙_⊙)

  -----------------------------
  谢谢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5-31 22:55:34
  季历的死没有改变事情的本质
  -----------------------------
  对的
  商朝对周的态度及处理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失误
  这也是商朝后来被周击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好了,我们接着更新
  81 帝乙又迁都
  81 帝乙又迁都

  文丁在位期间,政绩比较平淡。
  当时的问题是周邻的小国纷纷满血复活,并且还都不听话。
  于是在商的授权支持下,季历到处出征,收拾了很多小国,不过随着季历的强大,文丁又蛮不讲理的收拾了季历,无形之中商周结下了梁子。

  文丁十一年,卒,其子『帝乙』继位,成为商朝第三十任帝王。
  帝乙没有赶上好时候,轮到他的时候商朝已经开始加速衰落,周边势力也是越来越活跃,不断骚扰商朝,商朝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不得已,帝乙成为了商朝新一代的补锅匠,哪里挑事打哪里。

  帝乙在位二十六年,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疲于征伐,尤其是位于夏朝东方的夷族部落。
  这其中最艰苦的一战发生在帝乙十年九月,帝乙率军进军夷族,一直打到第二年的五月份才最终回城,前前后后历史二百多天。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一年打一仗,一仗打一年吧……

  基本上,帝乙在位期间除了打仗之外,主要还干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对接班人选问题的确立,另外一件事情则是其末年的迁都。
  迁都,又是迁都,说好的『前八后五』,怎么又迁起都来了……
  接班人的问题我们先放一边,聊聊这个前八后五之外的又一次迁都。

  盘庚迁殷,是商朝频繁迁都的历史中相对最为重要的一次迁都,这次迁都终结了前面多年政治的混乱,也为接下来商朝的稳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持的基础,殷商殷商,也因此次迁都而得名。
  但是,到这里我们就要八卦一点小知识。
  夏商时期,受限于社会发展水平,国家政权机构相对简单,科技树不够发达,交通工具不够先进,国家如何管理,王朝如何更好的统治,需要考虑的问题就要比后来人多很多。

  在当时的情况下,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干活基本靠手,取暖基本靠抖,面对着周围散布的许多『方国』或氏族部落,如果只是在朝廷的CBD地区建立一个都城,以应对全国的统治,难度就显得相当大。
  于是在夏商时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往往会考虑在CBD之外,另外再建一个或数个CBD,也就是『辅都』,以便于更好的管理。
  两都或数都并存,自然也就成为了这个时期的一个现象,不过,辅都一般都是军事重镇,主要是作为方便统治的有益补充。

  这跟我们现在的一些情况也比较相近,比如很多女神,在明明有男朋友的情况下,为了充分体现自身的魅力和价值,有可能也会再找一个或者多个辅助男朋友,不过这个称呼不上档次,她们一般都称这个起辅助作用的人为『备胎』……
  存在自然就有其本身的理由,每一种制度,它决不会突然而生,也不会嘎然而止,来来去去都有一个过程,到了周朝以后,这个过程有了一定的缓冲,此后便慢慢确立了一都独尊的制度。
  当然了,到了后来,又有了『陪都』这个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少朝代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在都城以外另设一个甚至数个都城,比较有名的如定都『长安』,但仍重视『洛阳』并定洛阳为『东都』的唐朝,再比如近代的『重庆』等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盘庚迁殷之后确立了殷的主体地位,但后来仍存在着两都或数都并存的都城设置机制。
  在帝乙时期,处于备胎地位的都城便是『沬』,到了帝乙后期,也许是打仗打烦了,为了换换手气,帝乙再次迁都,来到了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殷作为帝王们的宗庙、祭祀所在,影响力还在,而沬主要偏重于军事地位,因此殷的政治地位并没有彻底失去,就比如你大爷,虽然老了,但他还是你大爷……
  沬其实我们很多人都熟悉,因为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那便是『朝歌』。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6-01 22:26:37
  插队了^_^

  -----------------------------
  动作真快啊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6-01 22:25:40
  来了来了!

  -----------------------------
  晚上好
  (~﹃~)~zZ
  @涩恩 2015-06-02 20:36:42
  1

  -----------------------------
  2
  @sweet814 2015-06-02 16:52:17
  楼主加油,支持

  -----------------------------
  谢谢
  @司马蛋 2015-06-02 14:12:24
  闪人

  -----------------------------
  发大水了......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6-02 15:17:31
  看到朝歌,第一反应是狐狸精要登场了。。。不过比起封神演义,说不定是楼主笔下的这段 历史 更有趣~~楼楼加油~~
  -----------------------------
  封神演义出场的人物更多
  剧情也更能吸引人
  不过我们有自己的标准
  希望能够给大家呈现出更加接近真相的一段历史
  @飞腾小姿 2015-06-02 21:57:07
  难得的好贴,大家快来围观,吼吼

  -----------------------------
  呵呵,谢谢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6-02 15:17:31
  看到朝歌,第一反应是狐狸精要登场了。。。不过比起封神演义,说不定是楼主笔下的这段 历史 更有趣~~楼楼加油~~
  -----------------------------
  我发现你对我的套路摸的蛮准的
  接下来我们要提到的的确是封神演义
  好了,开更
  82 因为演义
  @涩恩 2015-06-02 22:21:14
  等了好久

  -----------------------------
  久等了
  82 因为演义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从描述来看,曾经的朝歌繁华无比。
  但帝乙时期,这里还叫做沬,所以我们就得谈到帝乙做的另外一件事情,也就是接班人的确立。

  帝乙的长子姓子,名启,后人称为『微子』。
  微子投胎最早,又能吃苦耐劳,帝乙一度也想立他为太子,不过为这事却也犯了难,因为微子的母亲不是正室,地位不高。
  这样微子的户口本条件不够好,按照礼法微子被认为是『庶出』,不符合接班的规矩。

  这样的事情怎么处理呢?
  对于帝乙来说就很简单了,换人呗……
  手心手背反正都是自己的肉,于是帝乙便把种子选手定位了微子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帝辛』,因为帝辛的母亲是正室,他的户口本上贴的标签是『嫡出』。

  帝辛,姓子,名受。
  帝辛如果穿越到我们现在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受』,不知道听到的人会不会节操碎了一地……
  不过没办法,就像我们小时候考试前很多人喜欢吃上一根油条两个鸡蛋,这寓意着希望考个一百分,但是到了现在的我们再看到一根油条两个鸡蛋时,很多人脑子里浮现出的就已经不是一百分的事了……
  鸡蛋还是那个鸡蛋,油条还是那个油条,就如同帝辛一样,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只是我们的节操却早已面目全非,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帝乙二十六年,卒,帝辛继位,成为商朝第三十一任帝王。
  对于帝辛而言,这又同样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因为商朝在运转了这么多年以后,随着周边势力的不断兴起,他所不能知道的是,任凭他不断努力,也许工作做的还算不错,但他还是无法改变成为商朝最后一位帝王的命运。

  我们一起八卦一起穿,好处便是直接回到了远古的时代,不容易受到太多后来人观点的影响,尤其是各种野史或者演义。
  很多野史或者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以后甚至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历史真实样貌本身,这里面商朝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

  传说,商朝末年,一把手『纣王』荒淫且残暴,搞得天怒又人怨。
  在一次祭祀时,纣王即兴来了首淫诗渎神我们的女神女娲。女娲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命令狐狸精、琵琶精、鸡精三妖来迷惑纣王。
  此后狐狸精利用『苏妲己』的身体进入后宫成为纣王的枕边红人,琵琶精、鸡精则辅助搞破坏,一起祸乱朝纲。

  得到妲己的纣王很快从文艺小青年变身暴虐怪蜀黍,除了饮酒作乐,便是滥杀无辜,废『微子』、『箕子』,杀『比干』,所幸的是还有超级大腿『闻仲』闻太师等存在,商朝还能得以苦苦支撑。
  此时在商朝的西方,一个新兴的势力西周正在悄然崛起。
  在『姬昌』的带领下,西周表面上服从商的统治,但是暗中积蓄力量,时刻做着讨伐商朝的准备,这期间同样也招来了自己的超级大腿『姜尚』姜太公。

  接下来,为了剧情的展开,我们自然要拉拉仇恨,于是纣王欺负姬昌,把他的儿子『姬考』做成肉饼,然后还让姬昌给吃了……
  报仇、报仇,这样的屈辱之下姬昌愤怒槽爆满,坚定了雪耻的信念,并不断召唤英雄,打算用余生去对抗纣王,等到英雄召唤完毕,然后就死了。
  死了……

  姬昌死后,其子『姬发』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练级打怪,最终在牧野大决战上大爆发,纣王倒,商朝亡,地球村终于又一次恢复了宁静。
  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按照这么个套路写,是不是会更有人气一点呢……
  @涩恩 2015-06-02 22:27:25
  @o弘毅o 2015-06-02 22:22:11.0
  久等了
  —————————————
  等到就好

  -----------------------------
  多谢
  (~﹃~)~zZ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