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凉皮青瓜 2015-08-14 23:45:43
  @o弘毅o 2015-08-14 23:37:25.0
  额
  其实这个也算是我自己的笔记吧
  我写这些也是希望对自己前面看的东西做一个系统性的小结
  当然
  很业余的那种
  —————————————
  楼主看了辣么多东西不也是他们的笔记吗,每个笔记都有笔者的思维,我做笔记也是想要整理自己的思维
  -----------------------------
  呵呵
  其实还有好些书想推荐的
  后面看情况再做我的读书笔记吧

  确实是每本书都有各自的风格
  都能吸收到不少东西
  但是白话文版本偏入门的我倒是没看到自己太满意的
  @凉皮青瓜 2015-08-14 23:59:39

  楼主走在前头看到的风景不一样,或许我现在觉得的入门以后看就是一个小小的基础,或者一个时间轴,或者一个出发点,都好,最重要的一点,是谢谢楼主的用心
  -----------------------------
  呵呵
  感谢支持
  欢迎多提意见
  (~﹃~)~zZ
  不凑个整数数不着
  @凉皮青瓜 2015-08-14 23:33:20
  厚脸皮君,好好更,我打算过一遍感受一下先人智慧和楼主悠默后,再从头好好研究做个完整的笔记
  -----------------------------
  @o弘毅o 2015-08-14 23:37:25
  额
  其实这个也算是我自己的笔记吧
  我写这些也是希望对自己前面看的东西做一个系统性的小结
  当然
  很业余的那种
  -----------------------------
  @温哥华悲伤 2015-08-15 10:26:41
  凉皮君好一个90后,楼主君好一个脸皮厚。不管是生活还是生存,一定要有强悍的自信心,强悍的自信心,强悍到不要脸的自信心,重要的事说三遍,三遍,三遍!!!当然,我也觉得强大 的前提是知道 自已的弱,,真的很弱,真的很弱,囧。。。
  -----------------------------
  你们在说什么
  我也看不懂
  @司马蛋 2015-08-15 10:49:23
  4
  -----------------------------
  5
  @悠乎无怠 2015-08-15 10:56:08
  @凉皮青瓜 2015-08-15 10:50:18.0
  我好像真的看不懂,层主的话在我脑子里懵懂地回响,最后只剩下:强悍到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
  —————————————
  呵呵,看他们完整的对话就大约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
  呵呵
  @悠乎无怠 2015-08-15 10:56:08
  @凉皮青瓜 2015-08-15 10:50:18.0
  我好像真的看不懂,层主的话在我脑子里懵懂地回响,最后只剩下:强悍到不要脸。。不要脸。。不要脸。。。。。
  —————————————
  呵呵,看他们完整的对话就大约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
  @温哥华悲伤 2015-08-15 13:26:51
  哈哈, 我在姐姐帖子里偷了一张图,春秋那张,比我自己找的清晰很多。主要是弘毅说到的脸皮厚,让我想起了厚黑。。。但凡成大事者,脸皮厚,黑子心。哈哈哈哈哈
  -----------------------------
  话说那个图我也有的
  还没到贴出来的时候,呵呵
  @悠乎无怠 2015-08-15 13:34:15
  @o弘毅o 2015-08-15 13:33:16.0
  话说那个图我也有的
  还没到贴出来的时候,呵呵
  —————————————
  嘻嘻,如果有更好的图,记得共享哈!
  -----------------------------
  恩
  我搜集了一些的图
  打算根据进度适当的加入进来
  春秋以后如果完全不了解基本的地理位置
  很多事情理解起来十分困难
  @悠乎无怠 2015-08-15 13:35:03
  @温哥华悲伤 2015-08-15 13:26:51.0
  哈哈, 我在姐姐帖子里偷了一张图,春秋那张,比我自己找的清晰很多。主要是弘毅说到的脸皮厚,让我想起了厚黑。。。但凡成大事者,脸皮厚,黑子心。哈哈哈哈哈
  —————————————
  嗯嗯,我看懂了!至少我觉得我懂,哈哈!
  -----------------------------
  恩
  要坚持
  要不要脸
  然后还要坚持不要脸
  @悠乎无怠 2015-08-15 13:35:03
  @温哥华悲伤 2015-08-15 13:26:51.0
  哈哈, 我在姐姐帖子里偷了一张图,春秋那张,比我自己找的清晰很多。主要是弘毅说到的脸皮厚,让我想起了厚黑。。。但凡成大事者,脸皮厚,黑子心。哈哈哈哈哈
  —————————————
  嗯嗯,我看懂了!至少我觉得我懂,哈哈!
  -----------------------------
  恩
  要坚持
  要不要脸
  然后还要坚持不要脸
  @杯酒2012 2015-08-15 15:55:07
  期待东周列国故事
  -----------------------------
  呵呵
  八年抗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涩恩 2015-08-15 01:18:46
  多少了
  -----------------------------
  貌似昨天我睡觉的时候看到是4299楼
  于是自己就去凑了个整数......
  .
  继续
  159 烽火戏诸侯
  西周时期的最后一场大戏要上演了
  花生瓜子八宝粥
  啤酒饮料矿泉水
  159 烽火戏诸侯

  人生终会经历长大,该来的也总归回来,一如我们断完奶,学会了说话走路,然后就去上了幼儿园。
  然后,就上了小学……
  再然后,你就会在不经意间,在小学的课本里发现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与幽王有关,与褒姒有关,时间刚好就定格在我们这里,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烽火戏诸侯。

  前因我们已经交代完毕,申后带着前太子回到了娘家。
  作为诸侯国的国君,作为幽王的老丈人,眼看这是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好不容易才抱上的大腿又翻脸了,申侯很生气,生完气了他要闹出点动静来。
  老猫不发威,当我是病危……  

  公元前771年,幽王十一年,不满被抢戏的幽王要出场了,幽王出场的时候想起了他的儿子,前任太子宜臼。
  血浓于水,幽王终究还是讲感情的,他还是会想起自己的儿子的。
  于是他给申国下了一道命令:杀掉宜臼……

  申候这下不干了,不仅拒绝执行命令,还上奏严重谴责此事,于是这事越闹越大,幽王干脆又下令撤销申国的封国资格,并打算派兵讨伐。
  到了这个地步,申候当然明白,眼下申后和太子双双被废,他所在的西申国实力也并不雄厚,等到大兵压境的时候,他也只有眼巴巴被虐的份。
  与其这样,还不如趁着幽王准备尚不充分,拉着早已按耐不住的犬戎干一把大事,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拼一拼,黄土变黄金。

  平心而论,这是一件很不合礼制的事情,申候以下犯上就算了,还勾搭周朝的敌人合伙作案。
  但是当周朝的天子们连续几代自己都在践踏礼仪制度的时候,又如何能够要求诸侯们做得更多。
  更何况的是,对于寻求自保的申候来说,他能够想到的办法已经不多。

  当镐京被犬戎团团围住的时候,幽王傻眼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还是点烽火,不过这次点燃烽火不再与演猴戏有关,幽王要做的是派救兵。
  浓浓青烟,缓缓而上。
  这一次,褒姒终于没有笑,幽王也笑不起来,因为没有诸侯再愿意费尽力气,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到了最后,幽王终于明白,拳头才是这个世界唯一无法颠覆的真理,不过幽王也悲剧的明白,他自己的拳头完全不够硬。
  孤立无援的镐京被犬戎团团围住,日夜攻城。
  虢石父第一个被幽王安排出阵,对于原本只是擅长于溜须拍马的虢石父来说,打仗这样跨专业的行为难度实在是大了点,不到几个回合,虢石父便被犬戎大将一刀斩于车下。

  最终镐京城门被破,犬戎兵马浩浩荡荡席卷整座城市,焚烧劫掠,断壁残垣,三百年的荣耀,从此无镐京无关。
  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从后门狼狈逃走,不巧的是,一起的还有郑桓公。逃到骊山脚下的时候,犬戎追了上来。
  戎兵不管三七二十一,幽王、伯服很快便被乱刀砍死,郑桓公为保护幽王也不幸遭此一劫。

  唯有褒姒,从此杳无音讯。
  当然我们都知道的是,烽火戏诸侯这样戏剧性的过程最终导致了幽王的结局,而如果需要人来为这件事情背锅的话,于是褒姒再合适不过……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zzzzzzzzzzzzzzzzzzzzzzz
  (~﹃~)~zZ
  @司马蛋 2015-08-16 14:12:32
  2
  -----------------------------
  3
  @心徒 2015-08-16 14:16:49
  m
  -----------------------------
  谢谢
  周末都不在啊
  看来都泡妞泡仔去了
  @禅___静
  尤其是这位
  @万年潜水的某某

  响应潜水姐的号召
  我们对褒姒做一个番外篇的介绍
  四大妖姬之褒姒---番外篇
  1、其实如果真要跟正史联系起来,也没多少值得写的,因为有关褒姒的描述,要不太夸张,要不没多少依据,所以考虑再三我们后续正文没有再对褒姒进行专场的报道;
  2、褒姒的身世被赋予了很神奇的色彩,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但有些地方还有更夸张的版本,比如说两条龙跑到夏桀那里没有闲着,而是当着百官的面在交合,这个……
  比如我们说龙最后流下的是口水,但也有人说是金色的液体(自行脑补),这个……
  然后这个之间节点也有BUG,那个小宫女在厉王时期就已经被金色的液体附体,到了宣王的后期褒姒才出生,也就是说怀孕时间超过四十年,这个……

  3、东周列国志里面开场出来打酱油的宣王因为那个弓箭的缘故莫名其妙的被化为鬼混的杜伯射死;
  褒姒的出生又巧妙的和这段故事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呼应了幽王与褒姒接下来的一些故事,看起来很完整,但比较我们说过,东周列国志是小说,怎么写都可以,这个……
  4、事实上,这个故事仅仅只是东周列国志的再加工,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最早源于国语和史记。
  我始终琢磨不明白,当时司马迁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写下有关褒姒与神龙这一段的,这种事情好歹打个括号加个注释啊……
  5、其实跟妺喜和妲己一样,褒姒对于历史存在的最大意义也许就是背锅,背亡国这样的大锅。
  与前面二位妖姬不同的是,褒姒的确导致了第一位被下课的王后,以及正史里面我们可靠的第一位被废的太子。
  但目前还没有多少资料能够表明,褒姒在中间起了多大的作用,当然,多少会有一些观点认为褒姒积极联系大臣或者怂恿幽王才导致这样事情的发生,但值得怀疑。
  6、那么我们该说点什么呢,背锅需要理由么,这是肯定的,所以没有理由就制造理由,这是历史管用的伎俩……
  7、根据描述,褒姒大概在14岁左右进宫,小是小了点,但基本符合当时婚姻制度的一些习惯,但是总体来说,目前我们并不确定褒姒具体出生的时间。
  同样的是,幽王及前太子的出生时间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料,幽王遇到褒姒时究竟是年轻气盛的高富帅还是发福走样的中年怪蜀黍,还得靠各位自行脑补。
  8、幽王战败后,褒姒的结局如何,这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遗憾的是正史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描述。
  妲己倒是有过一些记载,武王伐纣后妲己被杀,惨是惨了点,但好歹有个交代,妺喜、褒姒这样的随着亡国甚至结局都不交代下,实在是太不厚道了。
  一个说法是褒姒随后被犬戎抓了去,厚道点的说当了压寨夫人,不厚道的说当了慰那啥妇,子曰,这样不好。
  9、褒姒究竟有多美,个人觉得没必要深究,也无法深究,何况社会不同时期审美区别也太大,神仙姐姐也有被当成包子的时候,尤其是跟棒子搅和在一起后……
  10、我们扯了这么多,烽火戏诸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别急,后面马上就要讲到。
  11、褒姒她不笑,褒姒她为什么不笑。
  看帖不回帖,我怎么让褒姒笑……
  .
  @o弘毅o 2015-08-16 15:40:40
  11、褒姒她不笑,褒姒她为什么不笑。
  看帖不回帖,我怎么让褒姒笑……
  -----------------------------
  @征岚雪影 2015-08-16 21:49:13
  褒姒笑点奇特, 一般人get不到。
  -----------------------------
  确实
  我也没get到
  开更

  @征岚雪影 2015-08-16 21:49:13
  褒姒笑点奇特, 一般人get不到。
  -----------------------------
  话说博士的氢气实验做得怎样了啊
  160 永不消失的烽火
  160 永不消失的烽火

  历史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所以孔子说: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真实的未必看得到。
  孔子的一生,留下无数的名言,供后人膜拜。
  孔子还说过:我没说过上面这句话……

  褒姒最终的去向,我们已经无法得知,烽火戏诸侯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结局不够完整的故事,但这其中的寓意又是如此的深刻,以至于从不同层面这个故事都被不断流传,甚至写到了小学的课本。
  烽火的出现让我们明白古人在科技树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仍然掌握了高精尖的通信技术,所以哪怕到了现代的通信技术教材,基本都会以烽火戏诸侯为开篇,只为告诉我们现代通信技术的源头。
  褒姒的美,我们通过幽王的一连串举动可见一斑。但是褒姒之美,又充满了太多的悲哀,从褒姒身世与夏末的龙不可思议般联系到一起,褒姒就已经被刻画成为了一个符号。

  无论是年幼进宫,还是申后太子被废,又或者千金一笑,褒姒始终都是被动的接受着命运的安排。
  也许褒姒是真的不爱笑,但一个从来就没有能够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人,又能如何笑得起来。
  一笑倾国,仅仅因为这一笑,幽王的堕落和西周的崩塌,全部都与褒姒联系到了一起。
  每一个女人,也许总会等待着承受一个男人的重量,但对于褒姒而言,这未必是她想要的重量,也是她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幽王的不断戏耍诸侯,则又是我们另外的一个看点。
  幽王利用他的权力,一次一次辜负诸侯们的信任,最终导致在他真正需要诸侯们出兵的时候反倒没有一个人愿意再来,这样的寓意实在是太过惨痛。
  哪怕到了现在,我们的场景没有这么宏大,道具没有这么高端,群众演员也没有这么多,但平民版的『狼来了』同样也是深入人心。

  烽火戏诸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的确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但是,需要重复的是,我们所看到的不一定是历史本身,而真实历史的后来人又未必看得到。
  烽火戏诸侯流传至今,它到底是一起人祸引起的事故,又或者仅仅只是人为编造的故事,戏里戏外,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话题。

  这个话题我们先从烽火开始。
  烽火台,又称『烽燧』,古代最初在军事上用于传递消息的通信设施,起着一个报警系统的作用。
  白天燃烟,夜晚放火,传递消息相比当时其他条件来显得快速而有效。

  不过烽火台成熟推广应用要到汉朝时期,『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烽燧万里相望于长城。
  关于烽火戏诸侯正史的记载刚好也在汉朝,所以就会有观点认为,拿汉朝的烽火台穿越到西周去讨好妹子,这本身就是件不科学的事情……

  对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说的是,没有记载并不代表就没有,烽火台一事很有可能闹了乌龙,但西周是不是一定就没有烽火台,这倒也未必。
  汉朝成熟的烽火体系源于秦朝时期的『万里长城』,而在秦统一六国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已经开始修筑城墙并建烽火台。
  也就是说至少在东周时期,烽火台实际上已经出现。

  近代的研究同时也表明,公元前688时,楚国已经开始修建最早的长城,比较巧的事情则是这事发生在楚灭申后不久。
  而楚国修建长城与烽火戏诸侯一事也就前后间隔了几十年,因此仅仅从烽火台出现的时间上做结案陈词的话,恐怕我们还稍微早了一点。
  也许的是,烽火戏诸侯其价值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历史本身,事实的真相对于不少人已经不再显得重要,幽王留给我们的,是那永不消失的烽火。
  明天我们继续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8-17 08:59:13
  听说有人 @我 ~~~~
  -----------------------------
  潜水姐满血了啊
  @司马蛋 2015-08-17 11:16:27
  4
  -----------------------------
  5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8-17 13:10:02
  楼主楼主我又来了
  -----------------------------
  啊
  老师这是穿越到哪去了呢
  这么久不见了
  @wu080211 2015-08-17 13:17:32
  这样的帖子才是永恒置顶的东西啊,那些撕逼818的都是什么玩意
  -----------------------------
  谢谢支持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8-17 08:59:13
  听说有人 @我 ~~~~
  -----------------------------
  @o弘毅o 2015-08-17 12:49:50
  潜水姐满血了啊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8-17 14:38:01
  还没满。。。不过楼楼呼唤必须响应~~~
  -----------------------------
  额
  我还记得潜水姐的100次呐
  .
  @sweet814 2015-08-17 17:09:56
  楼楼加油
  -----------------------------
  呵呵
  继续
  161 所谓历史
  161 所谓历史

  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这是一句被我们很多人熟知的名言,也会被很多人无端加以引用。
  历史有些时候何其相似,事情的真相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对事情本身进行包装,以及必要的宣传。
  但是在知道这句话仅仅只是二战时期纳粹主义造势的一句口号后我们就应该明白,谎话无论如何重复,它的本质还是谎话。
  历史不会说谎,我们仅仅只是离它不够近,如此而已。

  让我们再次回到烽火戏诸侯这个话题,看看究竟谎言处于何处。
  最早关于烽火戏诸侯的版本,其实与烽火无关,而是击鼓。
  这个故事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后面我们会介绍这部以道家思想为主体著作。吕氏春秋的目的指向性比较强,再加上其成书相比显得比较杂乱,其对待历史本身的态度上值得后人推敲。

  在这个版本中,战鼓取代了烽火,声音取代了火光和浓烟作为信号传递的载体,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幽王与诸侯们约定,在大路上修筑高大的土堡,上面设置大鼓,以使远近都能听到鼓声。
  那么这个办法的可行性就值得我们去分析了,声音传播的有效范围能不能覆盖当时地广人稀局面下的各诸侯,这样的通信据点得密集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相当值得怀疑。

  到了汉朝,也许同样认为击鼓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也许烽火台的成熟推广摆在眼前,也许我们在没有太多证据的情况下不应无端猜测,但是事实是『史记』将战鼓变成了烽火台,从此这个典故从此流传至今。
  不过这个版本同样也存在诸多疑点。
  我们暂且认为幽王时期已经有了烽火台,骊山上也已经安置了若干,但最大的问题在于幽王时期烽火台如果没能像汉朝一样形成一个完备的通信链时,仅凭骊山上的烽火就吸引临近诸侯蜂拥而至,似乎也不太具备可行性。

  面对诸多疑问,我们能不能就此断定烽火戏诸侯本身源于杜撰或者艺术加工,幽王又是如何去世并最终导致西周的灭亡?
  近代的观点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烽火戏诸侯实际操作的可行性非常低,基本不具可行性。
  真相应该是幽王主动派兵讨伐申候,申候在与犬戎联手的情况下共同对付幽王,最终导致幽王大败并丧身。

  我们的观点是,对待历史可以大胆假设,但务必做到小心求证。
  在推动历史前进的轨迹中,我们总能发现并非所有的事情都是大势所趋,往往最终导致某个结果的却是几件不经意之间的事情。
  牵一发而动全身,细微而琐碎的事情很有可能最终决定了大事件的格局,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也容得下些许的奇人奇事,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概率的高低对某件事情就下最好的结论。

  好在到了公元2008年,『系年』被发现并整理归档后,我们对这件事情才有了新的认识。
  这部编年体的史书明确告诉我们,幽王主动对申候发起进攻,结果联络犬戎打败幽王,西周因此灭亡。
  一部要远早于『史记』的史书,一部成书于竹简的史书,究竟由谁人而写,它是如何躲避层层灾难,中间又经历了多少辗转,最终在后人完全不知道它存在的情况下又能够得以重见天日,种种问题,其实后来已经很难去弄清楚。
  这,大概就是历史。
  (~﹃~)~zZ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8-18 12:45:06
  今天晚了呢,打卡一百次~~~~~~
  -----------------------------

  活捉潜水姐一名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8-18 12:45:06
  今天晚了呢,打卡一百次~~~~~~
  -----------------------------
  活捉潜水姐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8-18 12:45:06
  今天晚了呢,打卡一百次~~~~~~
  -----------------------------
  连抓3次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8-18 14:19:02
  我闪我闪我闪闪闪。。。
  -----------------------------
  呵呵
  补齐下面的98次今天就可以闪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