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钅草明 2015-09-25 10:35:39
为注销号攒这个。
-----------------------------
这是什么意思...
为注销号攒这个。
-----------------------------
这是什么意思...
@暴宝蓝 2015-09-25 17:30:17
我是来顶楼主的
-----------------------------
呵呵
谢谢
几天没见了
我是来顶楼主的
-----------------------------
呵呵
谢谢
几天没见了
@司马蛋 2015-09-25 12:53:17
。。。
-----------------------------
.
。。。
-----------------------------
.
@爱吃鱼不爱挑刺 2015-09-25 14:19:11
make
-----------------------------
谢谢
make
-----------------------------
谢谢
@在牛A和牛C之间 2015-09-25 20:07:02
问好 @o弘毅o , 顶【八卦春秋史】!
-----------------------------
多谢大神
问好 @o弘毅o , 顶【八卦春秋史】!
-----------------------------
多谢大神
.
开更
180 绝世美玉
180 绝世美玉
我们回顾整个西周时期,楚国总体来说发展还算比较平稳,反正各诸侯国都不待见,大家也基本没有多少往来。
周王室对其不冷不淡,虽然昭王曾经痛下杀手,但莫名其妙的自己大败而丧生。
反倒是西周第九任天子夷王在位时,时任楚国国君的熊渠封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给了夷王很大的难堪。
还好厉王即位后,熊渠忌惮厉王又取消了三个儿子的封号,不过我们也看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楚国的国君似乎都没有谥号。
我们提到,楚国的王室姓『芈』『音同米』,氏则是『熊』,于是后来人对整个西周时期楚国的国君称呼都是氏加名字。
这样的现象与楚国被分封时定的级别比较低有关,也与楚国颇受排挤而对这样的传统认同感不强有关。
到了春秋后,新气象新格局,这个情况总算有了改观,『熊仪』成为了第一位有谥号的国君,他在平王东迁后几年去世,谥号为『楚若敖』,跟中原各国的什么公、什么侯比起来实在有点另类……
楚若敖之后,其子『熊坎』继位,他在位时间6年,同样也有一个类似的谥号叫做楚霄敖』。
在这之后的楚国国君仍然是一个比较奇怪的谥号,也就是『楚蚡冒』『音同焚』,楚蚡冒后来也有另外一个比较上档次的称呼叫做『楚厉王』。
虽然厉王一听就是什么不好的意思,但至少看起来比较合乎我们的习惯。
不过由于楚厉王这一称呼授权机构级别不大,不大被后人认可,因此我们还是称其为楚蚡冒。
但是总会觉得有什么地方感觉怪怪的……
楚蚡冒公元前758年在位,一年后郑庄公才『寤生』,公元前741年,楚蚡冒去世,这时郑庄公已经即位二年。
进入到春秋时代后,楚国在广袤的南方大兴开拓疆土,楚蚡冒工作做得也不错,他有二件事情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一件事情与烽火戏诸侯比较相像。
楚蚡冒时期,如果朝中遇到紧急情况,楚蚡冒可命人敲击战鼓号召周边的军队与民众过来协助。有一天楚蚡冒这喝酒喝大了,没事敲了一把战鼓,等到大家赶来了解到情况后才发现是一场乌龙。
过了段时间,楚蚡冒确实遇到情况了于是便又去击鼓,结果这次大家都不来了……
好在楚蚡冒遇到的问题没这么严重,没落得跟幽王一个下场,楚蚡冒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下令重新更改了报警的规则。
第二件事情则与一件超级宝物有关。
楚蚡冒时期有个叫『卞和』的人,他在荆山『今湖北襄阳一带』获得一块璞玉,认定这将是一块稀世美玉,于是便把这块璞玉拿去献给楚蚡冒。
楚蚡冒让宫里的玉石匠鉴别,鉴定报告说明不过就是块普通石头,于是楚蚡冒不高兴了,然后卞和的左脚就被砍了……
等到楚蚡冒去世,换了新的国君,楚蚡冒的弟弟,也就是『楚武王』,这时卞和又抱着这块璞玉去进献给楚武王。
楚国玉石鉴定中心换人没换人我们不清楚,但鉴定结果出来还是块石头,于是楚武王也不高兴了,然后卞和的右脚也被砍了……
不过人家卞和就是命大,一直又熬到了『楚文王』。
问题是卞和这时已经没有脚可以被砍了……
于是卞和抱着这块璞玉在荆山下哭,伤心的哭了三天三夜。
楚文王知道这事了便派人去问,卞和便说了:我不是伤心脚被砍,也不是伤心没脚可以被砍了,而是因为这明明就是宝贝却被几次当成石头,我这明明是一腔衷心却错被冤枉。
就这样,这块璞玉终于被剖开,然后大家发现这里面还果真是块绝世美玉……
我们回顾整个西周时期,楚国总体来说发展还算比较平稳,反正各诸侯国都不待见,大家也基本没有多少往来。
周王室对其不冷不淡,虽然昭王曾经痛下杀手,但莫名其妙的自己大败而丧生。
反倒是西周第九任天子夷王在位时,时任楚国国君的熊渠封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给了夷王很大的难堪。
还好厉王即位后,熊渠忌惮厉王又取消了三个儿子的封号,不过我们也看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楚国的国君似乎都没有谥号。
我们提到,楚国的王室姓『芈』『音同米』,氏则是『熊』,于是后来人对整个西周时期楚国的国君称呼都是氏加名字。
这样的现象与楚国被分封时定的级别比较低有关,也与楚国颇受排挤而对这样的传统认同感不强有关。
到了春秋后,新气象新格局,这个情况总算有了改观,『熊仪』成为了第一位有谥号的国君,他在平王东迁后几年去世,谥号为『楚若敖』,跟中原各国的什么公、什么侯比起来实在有点另类……
楚若敖之后,其子『熊坎』继位,他在位时间6年,同样也有一个类似的谥号叫做楚霄敖』。
在这之后的楚国国君仍然是一个比较奇怪的谥号,也就是『楚蚡冒』『音同焚』,楚蚡冒后来也有另外一个比较上档次的称呼叫做『楚厉王』。
虽然厉王一听就是什么不好的意思,但至少看起来比较合乎我们的习惯。
不过由于楚厉王这一称呼授权机构级别不大,不大被后人认可,因此我们还是称其为楚蚡冒。
但是总会觉得有什么地方感觉怪怪的……
楚蚡冒公元前758年在位,一年后郑庄公才『寤生』,公元前741年,楚蚡冒去世,这时郑庄公已经即位二年。
进入到春秋时代后,楚国在广袤的南方大兴开拓疆土,楚蚡冒工作做得也不错,他有二件事情更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一件事情与烽火戏诸侯比较相像。
楚蚡冒时期,如果朝中遇到紧急情况,楚蚡冒可命人敲击战鼓号召周边的军队与民众过来协助。有一天楚蚡冒这喝酒喝大了,没事敲了一把战鼓,等到大家赶来了解到情况后才发现是一场乌龙。
过了段时间,楚蚡冒确实遇到情况了于是便又去击鼓,结果这次大家都不来了……
好在楚蚡冒遇到的问题没这么严重,没落得跟幽王一个下场,楚蚡冒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下令重新更改了报警的规则。
第二件事情则与一件超级宝物有关。
楚蚡冒时期有个叫『卞和』的人,他在荆山『今湖北襄阳一带』获得一块璞玉,认定这将是一块稀世美玉,于是便把这块璞玉拿去献给楚蚡冒。
楚蚡冒让宫里的玉石匠鉴别,鉴定报告说明不过就是块普通石头,于是楚蚡冒不高兴了,然后卞和的左脚就被砍了……
等到楚蚡冒去世,换了新的国君,楚蚡冒的弟弟,也就是『楚武王』,这时卞和又抱着这块璞玉去进献给楚武王。
楚国玉石鉴定中心换人没换人我们不清楚,但鉴定结果出来还是块石头,于是楚武王也不高兴了,然后卞和的右脚也被砍了……
不过人家卞和就是命大,一直又熬到了『楚文王』。
问题是卞和这时已经没有脚可以被砍了……
于是卞和抱着这块璞玉在荆山下哭,伤心的哭了三天三夜。
楚文王知道这事了便派人去问,卞和便说了:我不是伤心脚被砍,也不是伤心没脚可以被砍了,而是因为这明明就是宝贝却被几次当成石头,我这明明是一腔衷心却错被冤枉。
就这样,这块璞玉终于被剖开,然后大家发现这里面还果真是块绝世美玉……
181 楚武王篡位
@万年潜水的某某
话说我这么勤快
潜水姐得口头表扬吧
话说我这么勤快
潜水姐得口头表扬吧
181 楚武王篡位
卞和惜美玉而痛失双腿,这是迄今我们提到为数不多与宝物有关的事情,并且这块美玉绝对稀世罕有,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此时的秦王甚至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并且还上演了『完璧归赵』这样的一场经典大戏。
这块玉便是赫赫有名的『和氏璧』。
当然,十五座城池还远未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再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终还是得到了和氏璧,并把它加工成『传国玉玺』,它便与大禹时期打造的九鼎一样象征着天下的王权。
比较遗憾的是,九鼎及传国玉玺均在流传千年后毫无征兆的不知所踪,成为一桩悬案。
但是,从和氏璧的传奇背景来看,卞和能够历经三代楚国国君,并且是在先后失去双腿的情况下最后仍能献玉成功,真实与否其实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疑问。
主要的疑点如下:
其一,卞和分别在哪些时期进献给三代楚国国君,时间上并无准确的说法;
其二,楚蚡冒之后,其弟弟楚武王在位时间相当长,达到51年,卞和能够在先后被砍去双腿的情况下仍然活得比楚武王还久,可信度值得推敲;
其三,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卞和是为了赚钱才去献玉,估计他也没有赌石这样的爱好,所以自己提前找个玉石匠把这石头剖开真的很难么,非要等到这么些年以后楚文王才想起来找人把原石剖开来看看么……
伟大的帝王往往需要传奇的身世作为衬托,绝世的宝物也需要离奇的经历才能彰显价值,这是后来见怪不怪的套路,但这里面似乎仍然还有让我们觉得不大对劲的地方,楚蚡冒的弟弟,楚武王,这个又太不按套路出牌了……
没错,正常情况下楚蚡冒去世后应该轮到的是其长子继位,这是周朝明确规定的嫡长子继位制度,但再好的规矩也会有被破坏的时候。
楚蚡冒去世后,其弟『熊通』杀掉太子篡权成功,成为新任楚国国君,也就是『楚武王』。
但是这里还是不对,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按照规矩是不能称王的,但是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不按规矩不就行了……
自公元前741年楚武王即位后,楚国有了一个比较标准的谥号体系,基本都是楚某王,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称号尤其是在春秋时期,实际上是相当另类的做法,因为中原的各诸侯国基本还老老实实的称呼自己的前任为这个公那个侯。
并且需要提及一点,楚武王这样的称号并非在其即位之初便有,而是随着楚国的不断发展,熊通感觉有了足够的实力与底气之后嫌楚国的级别规格太低,才公然向周天子申请要个拉风点的称号。
随后,周天子拒绝了……
本来就受气多年,如今又被周天子冷落,熊通便决定直接自己给自己封王,这就有了楚武王这样的称号。
这个时候悲催的周天子竟然尴尬的发现打又打不过,这事他还真没办法,此时已经是楚武王三十七年。
春秋初期的楚国虽然与中原各国没多大交情,不过好在广大的南方有着足够的疆域让楚武王去开拓发展,于是楚武王除了抽空砍下卞和仅剩的右脚,更多的时候还是在积极扩大楚国的实力。
上任不到三年,楚武王便拿平王练级了……
楚武王亲自挥师远征今南阳盆地一带,这里自建国以来便是周朝的势力范围,还好对平王来说好消息是,楚武王没有啃下这块骨头。
不过楚武王并未甘心就此罢手,于是他掉转枪头转攻今江汉平原的西部,拿下了此地的『权国』,这个由商武丁后裔所建立的封国就此消失,地盘划入到楚国名下。
郑庄公上任的前后,楚武王虽然即位的方式饱受争议,但这也成为了楚国发展上的一个转折点。
楚国在楚武王的带领下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推动着楚国继续向南,以及向东发展,最终成为春秋时代的主角之一。
卞和惜美玉而痛失双腿,这是迄今我们提到为数不多与宝物有关的事情,并且这块美玉绝对稀世罕有,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此时的秦王甚至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并且还上演了『完璧归赵』这样的一场经典大戏。
这块玉便是赫赫有名的『和氏璧』。
当然,十五座城池还远未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再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终还是得到了和氏璧,并把它加工成『传国玉玺』,它便与大禹时期打造的九鼎一样象征着天下的王权。
比较遗憾的是,九鼎及传国玉玺均在流传千年后毫无征兆的不知所踪,成为一桩悬案。
但是,从和氏璧的传奇背景来看,卞和能够历经三代楚国国君,并且是在先后失去双腿的情况下最后仍能献玉成功,真实与否其实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疑问。
主要的疑点如下:
其一,卞和分别在哪些时期进献给三代楚国国君,时间上并无准确的说法;
其二,楚蚡冒之后,其弟弟楚武王在位时间相当长,达到51年,卞和能够在先后被砍去双腿的情况下仍然活得比楚武王还久,可信度值得推敲;
其三,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卞和是为了赚钱才去献玉,估计他也没有赌石这样的爱好,所以自己提前找个玉石匠把这石头剖开真的很难么,非要等到这么些年以后楚文王才想起来找人把原石剖开来看看么……
伟大的帝王往往需要传奇的身世作为衬托,绝世的宝物也需要离奇的经历才能彰显价值,这是后来见怪不怪的套路,但这里面似乎仍然还有让我们觉得不大对劲的地方,楚蚡冒的弟弟,楚武王,这个又太不按套路出牌了……
没错,正常情况下楚蚡冒去世后应该轮到的是其长子继位,这是周朝明确规定的嫡长子继位制度,但再好的规矩也会有被破坏的时候。
楚蚡冒去世后,其弟『熊通』杀掉太子篡权成功,成为新任楚国国君,也就是『楚武王』。
但是这里还是不对,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按照规矩是不能称王的,但是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不按规矩不就行了……
自公元前741年楚武王即位后,楚国有了一个比较标准的谥号体系,基本都是楚某王,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称号尤其是在春秋时期,实际上是相当另类的做法,因为中原的各诸侯国基本还老老实实的称呼自己的前任为这个公那个侯。
并且需要提及一点,楚武王这样的称号并非在其即位之初便有,而是随着楚国的不断发展,熊通感觉有了足够的实力与底气之后嫌楚国的级别规格太低,才公然向周天子申请要个拉风点的称号。
随后,周天子拒绝了……
本来就受气多年,如今又被周天子冷落,熊通便决定直接自己给自己封王,这就有了楚武王这样的称号。
这个时候悲催的周天子竟然尴尬的发现打又打不过,这事他还真没办法,此时已经是楚武王三十七年。
春秋初期的楚国虽然与中原各国没多大交情,不过好在广大的南方有着足够的疆域让楚武王去开拓发展,于是楚武王除了抽空砍下卞和仅剩的右脚,更多的时候还是在积极扩大楚国的实力。
上任不到三年,楚武王便拿平王练级了……
楚武王亲自挥师远征今南阳盆地一带,这里自建国以来便是周朝的势力范围,还好对平王来说好消息是,楚武王没有啃下这块骨头。
不过楚武王并未甘心就此罢手,于是他掉转枪头转攻今江汉平原的西部,拿下了此地的『权国』,这个由商武丁后裔所建立的封国就此消失,地盘划入到楚国名下。
郑庄公上任的前后,楚武王虽然即位的方式饱受争议,但这也成为了楚国发展上的一个转折点。
楚国在楚武王的带领下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推动着楚国继续向南,以及向东发展,最终成为春秋时代的主角之一。
(~﹃~)~zZ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9-26 11:05:26
@o弘毅o 5118楼 2015-09-25 22:50:00
@万年潜水的某某
话说我这么勤快
潜水姐得口头表扬吧
—————————————————
狠狠表扬~
-----------------------------
潜水姐可以再狠点不
@o弘毅o 5118楼 2015-09-25 22:50:00
@万年潜水的某某
话说我这么勤快
潜水姐得口头表扬吧
—————————————————
狠狠表扬~
-----------------------------
潜水姐可以再狠点不
@sweet814 2015-09-26 09:47:08
签到
-----------------------------
谢谢
签到
-----------------------------
谢谢
@_芸里雾里 2015-09-26 01:19:27
M
-----------------------------
谢谢
M
-----------------------------
谢谢
@司马蛋 2015-09-26 14:24:11
1
-----------------------------
2
1
-----------------------------
2
o弘毅o【抢红包】
...
开更
182 郑国之暗战
182 郑国之暗战
楚国这一出场便亮相两集,既兴起了谥号,楚武王又篡了位,传奇宝物和氏璧也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卞和也没了双腿。
不过卞和还得继续坚持,直到楚文王时期时和氏璧才会正式出场。
我们看到楚国在进入春秋时期以后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面,不断向东南方向积极开拓,这也成为他们日后能够逐鹿中原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继续把视角切回到郑国,看看郑庄公这期间都经历了些什么,不过在这之前,我们插播一段晋国的新闻……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昭侯接班,同时晋文侯弟弟成师被封曲沃,即曲沃桓叔。
公元前739年,晋国内乱,潘父弑晋昭侯,不过桓叔没能篡权成功,晋昭侯之子晋孝侯即位,桓叔年岁已高,失去了成为晋国国君的最佳时机,八年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桓叔之后,其子『姬鳝』继承了他的事业,人称『曲沃庄伯』,他上任后的主要任务是继续与晋孝侯对着干……
到了公元前724年时,晋孝侯在位十五年,曲沃庄伯攻打晋国都城翼,并杀死晋孝侯,但是曲沃庄伯也没能顺利篡权,晋国人赶走曲沃庄伯,并立晋孝侯之弟为国君,也就是『晋鄂侯』。
到这里的时候晋国连续几代人之间上演的是纷乱错杂的篡权行动,由于这个时期国都同曲沃之间仍然势均力敌,所以这个过程还会持续下去……
好了,我们回到自带主角光环的郑庄公身上来。
自公元前743即位起,我们这镜头一切突然就来到了公元前724年,郑庄公他竟然三十出头了……
这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里,郑庄公做了哪些事情呢,如果说我们浓缩成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忍。
郑庄公忍的是从来就没待见过自己的母亲武姜,以及武姜过度偏爱的弟弟,那位来自京城的太叔。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对于郑庄公而言,人生的悲催在于生来便被自己的生母所厌恶,更大的悲催则在于这还不是全部,武姜对次子的偏爱以及对郑庄公厌恶的对比,大概才是郑庄公最大的悲催之处。
所以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即便如此,哪怕武姜几经刁难,但郑武公还是按照传统坚定的视郑庄公为接班人,使得郑庄公最终得以即位。
随后,武姜想要谋划将『制地』分封给次子段,年幼的郑庄公虽然以风水不好的理由拒绝了武姜的提议,但还是在武姜的再一次建议下将京城封给了小弟,小弟段随后前往京邑发展,后被人称为『京城太叔』。
从道理上说,制地地势险要,分封给小弟的话无疑郑国的安危会受制于人,所以郑庄公拒绝了武姜的提议;
但是京城规模更大,将此地分封给小弟的话无疑会使得小弟势力更加壮大,曲沃之乱便是很好的例子。
对于这一点祭仲提醒郑庄公务必要慎重,郑庄公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最终郑庄公还是坚决接受了武姜的提议,并在随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任由京城太叔在这里自由的发展并壮大。
此后,京城太叔逐渐长大成人,势力范围也在预期之中不断变大,晋国之乱眼看又将在郑国上演。
但是,同一个剧情再次上演就缺乏新意了,观众是不会买账的……
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接下来剧情的演变表明这实际上是长期处于隐忍状态的郑庄公所精心导演的一场攻心计。
楚国这一出场便亮相两集,既兴起了谥号,楚武王又篡了位,传奇宝物和氏璧也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卞和也没了双腿。
不过卞和还得继续坚持,直到楚文王时期时和氏璧才会正式出场。
我们看到楚国在进入春秋时期以后走在了时代潮流的前面,不断向东南方向积极开拓,这也成为他们日后能够逐鹿中原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继续把视角切回到郑国,看看郑庄公这期间都经历了些什么,不过在这之前,我们插播一段晋国的新闻……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昭侯接班,同时晋文侯弟弟成师被封曲沃,即曲沃桓叔。
公元前739年,晋国内乱,潘父弑晋昭侯,不过桓叔没能篡权成功,晋昭侯之子晋孝侯即位,桓叔年岁已高,失去了成为晋国国君的最佳时机,八年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桓叔之后,其子『姬鳝』继承了他的事业,人称『曲沃庄伯』,他上任后的主要任务是继续与晋孝侯对着干……
到了公元前724年时,晋孝侯在位十五年,曲沃庄伯攻打晋国都城翼,并杀死晋孝侯,但是曲沃庄伯也没能顺利篡权,晋国人赶走曲沃庄伯,并立晋孝侯之弟为国君,也就是『晋鄂侯』。
到这里的时候晋国连续几代人之间上演的是纷乱错杂的篡权行动,由于这个时期国都同曲沃之间仍然势均力敌,所以这个过程还会持续下去……
好了,我们回到自带主角光环的郑庄公身上来。
自公元前743即位起,我们这镜头一切突然就来到了公元前724年,郑庄公他竟然三十出头了……
这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里,郑庄公做了哪些事情呢,如果说我们浓缩成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忍。
郑庄公忍的是从来就没待见过自己的母亲武姜,以及武姜过度偏爱的弟弟,那位来自京城的太叔。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对于郑庄公而言,人生的悲催在于生来便被自己的生母所厌恶,更大的悲催则在于这还不是全部,武姜对次子的偏爱以及对郑庄公厌恶的对比,大概才是郑庄公最大的悲催之处。
所以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
即便如此,哪怕武姜几经刁难,但郑武公还是按照传统坚定的视郑庄公为接班人,使得郑庄公最终得以即位。
随后,武姜想要谋划将『制地』分封给次子段,年幼的郑庄公虽然以风水不好的理由拒绝了武姜的提议,但还是在武姜的再一次建议下将京城封给了小弟,小弟段随后前往京邑发展,后被人称为『京城太叔』。
从道理上说,制地地势险要,分封给小弟的话无疑郑国的安危会受制于人,所以郑庄公拒绝了武姜的提议;
但是京城规模更大,将此地分封给小弟的话无疑会使得小弟势力更加壮大,曲沃之乱便是很好的例子。
对于这一点祭仲提醒郑庄公务必要慎重,郑庄公也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最终郑庄公还是坚决接受了武姜的提议,并在随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任由京城太叔在这里自由的发展并壮大。
此后,京城太叔逐渐长大成人,势力范围也在预期之中不断变大,晋国之乱眼看又将在郑国上演。
但是,同一个剧情再次上演就缺乏新意了,观众是不会买账的……
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接下来剧情的演变表明这实际上是长期处于隐忍状态的郑庄公所精心导演的一场攻心计。
o弘毅o【抢红包】
3分...
@司马蛋 2015-09-27 12:34:52
1
-----------------------------
2
1
-----------------------------
2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9-27 20:11:07
楼楼中秋快乐~
-----------------------------
同乐同乐
楼楼中秋快乐~
-----------------------------
同乐同乐
@o弘毅o 5124楼 2015-09-26 12:24:00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9-26 11:05:26
@o弘毅o 5118楼 2015-09-25 22:50:00
@万年潜水的某某
话说我这么勤快
潜水姐得口头表扬吧
—————————————————
狠狠表扬~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9-27 20:10:02
潜水姐可以再狠点不
—————————————————
不能够了,我的人设是淑女~坚定脸←_←
-----------------------------
哎呀妈呀
活捉淑女一枚
快来人啊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9-26 11:05:26
@o弘毅o 5118楼 2015-09-25 22:50:00
@万年潜水的某某
话说我这么勤快
潜水姐得口头表扬吧
—————————————————
狠狠表扬~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9-27 20:10:02
潜水姐可以再狠点不
—————————————————
不能够了,我的人设是淑女~坚定脸←_←
-----------------------------
哎呀妈呀
活捉淑女一枚
快来人啊
居然才看到楼上那个帖子
推荐一个
虽然太后知后觉了...
推荐一个
虽然太后知后觉了...
@因为我是金牛座的 2015-09-27 21:40:09
@o弘毅o 2015-09-23 11:30:46.0
额
又炸出来个金牛座
—————————————
哈哈哈哈哈,可爱的楼主和楼友们中秋快乐!
-----------------------------
谢谢
刚才一直在看滚蛋吧肿瘤君那个帖子
一晃一个多小时了
@o弘毅o 2015-09-23 11:30:46.0
额
又炸出来个金牛座
—————————————
哈哈哈哈哈,可爱的楼主和楼友们中秋快乐!
-----------------------------
谢谢
刚才一直在看滚蛋吧肿瘤君那个帖子
一晃一个多小时了
继续更新吧
哎
183 多行不义
郑庄公:滚蛋吧 小弟弟
183 多行不义
郑庄公的攻心计该如何布局,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当我们我们回顾郑庄公从即位到他三十多岁的这些年时间会发现这是一条如此漫长而又充满各种隐忍的道路,隐忍到以至于让人开始怀疑郑庄公的脾气。
小弟到京城发展后,虽然年幼,但在母亲武姜的关照和偏爱下,随着身体渐长的还有蓬勃的野心。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称号变成了京城太叔,与之而来的则是京城规模上的扩建。
按照周朝的礼制,除国都外的城邑当时在规模上有着严格的限制。
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能超过国都规模的五分之一,而小城更是不能超过其九分之一。
道理其实很简单,国都外的城邑发展太快,很容易便会对国都形成威胁。
祭仲懂得这个道理,郑庄公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京城的小太叔可以说我年纪小,书读得也少,不太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京城的国模便突突突的往上走,眼看就要与国都形成抗衡了。
针对这一情况,祭仲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京城的规模越来越大,严重违反了制度,这样下去是要出大事的啊!
郑庄公则无奈的表示:母后要这样做,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祭仲则又说了:这野蛮生长开来的野草都不好控制,更何况是您这自小受宠的小弟,姜氏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还是必须要早点处理这事,要不真会出大事的。
郑庄公这才淡定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还是搬个小板凳看戏吧……
接下来,郑庄公对小弟的扩建行为一直保持着不闻不问的态度,太叔将京城的扩建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基本达到了顶配的标准,然后便开始将目标转向其它地方,打起了继续扩张的念头。
没过多久,太叔把目标定在了郑国西、北部的两座边城,要求这两座边城除了服从国都的命令外,还有听从自己的差遣。
碍于武姜的地位以及郑庄公的一贯表现,于是这里成为了两兄弟共同管辖的范围。
面对这样的情况,郑国的大夫『公子吕』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公子吕是郑武公的弟弟,论辈分要比郑庄公高,说话也够直接:一国不容二君,你想怎么办?如果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让我现在就去侍奉他;如果不打算给,还请速度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郑庄公还是淡定的回答:不要搞得这么复杂,该来的会来的,你也去搬个小板凳吧……
随后,郑庄公继续选择沉默,太叔又从郑国抢下两座城邑,把地盘延伸到了廪延『音同凛,今河南省延津县一带』……
太叔的变本加厉使得小板凳上的公子吕坐不住了:差不多该动手了吧,晚了百姓就都被他招降过去了。
郑庄公则打算继续把小板凳坐穿:不仁不义,必自毙……
郑庄公抱定了行不仁不义之事终将会遭到报应的念头,在他看来太叔肆无忌惮的扩张势必终将为他自己挖下大坑。
而过早的与太叔正面交锋则也会为自己落下话柄,于是郑庄公选择的是等,一直等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出现。
从即位之初的隐忍,到了二十余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722年,郑庄公所等待的这个理由终于要来了。
郑庄公二十二年,郑庄公与太叔均已成人,实力来看太叔已经坐拥郑国半壁江山,此时的太叔已经不是当年被封的太叔,京城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胃口。于是他修建城池,聚集百姓,准备大量铠甲和武器.打算对郑庄公下手了。
武姜等待与太叔团聚这一刻也已经等了二十二年,她要做的是作为内应,在恰当的时候打开城门,迎接太叔。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何况你是根,着的什么急……
郑庄公的攻心计该如何布局,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当我们我们回顾郑庄公从即位到他三十多岁的这些年时间会发现这是一条如此漫长而又充满各种隐忍的道路,隐忍到以至于让人开始怀疑郑庄公的脾气。
小弟到京城发展后,虽然年幼,但在母亲武姜的关照和偏爱下,随着身体渐长的还有蓬勃的野心。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称号变成了京城太叔,与之而来的则是京城规模上的扩建。
按照周朝的礼制,除国都外的城邑当时在规模上有着严格的限制。
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邑不能超过国都规模的五分之一,而小城更是不能超过其九分之一。
道理其实很简单,国都外的城邑发展太快,很容易便会对国都形成威胁。
祭仲懂得这个道理,郑庄公懂得这个道理,但是京城的小太叔可以说我年纪小,书读得也少,不太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京城的国模便突突突的往上走,眼看就要与国都形成抗衡了。
针对这一情况,祭仲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京城的规模越来越大,严重违反了制度,这样下去是要出大事的啊!
郑庄公则无奈的表示:母后要这样做,我也是没有办法啊……
祭仲则又说了:这野蛮生长开来的野草都不好控制,更何况是您这自小受宠的小弟,姜氏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还是必须要早点处理这事,要不真会出大事的。
郑庄公这才淡定的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还是搬个小板凳看戏吧……
接下来,郑庄公对小弟的扩建行为一直保持着不闻不问的态度,太叔将京城的扩建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基本达到了顶配的标准,然后便开始将目标转向其它地方,打起了继续扩张的念头。
没过多久,太叔把目标定在了郑国西、北部的两座边城,要求这两座边城除了服从国都的命令外,还有听从自己的差遣。
碍于武姜的地位以及郑庄公的一贯表现,于是这里成为了两兄弟共同管辖的范围。
面对这样的情况,郑国的大夫『公子吕』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公子吕是郑武公的弟弟,论辈分要比郑庄公高,说话也够直接:一国不容二君,你想怎么办?如果想把国家交给太叔,就让我现在就去侍奉他;如果不打算给,还请速度除掉他,不要让百姓产生二心。,
郑庄公还是淡定的回答:不要搞得这么复杂,该来的会来的,你也去搬个小板凳吧……
随后,郑庄公继续选择沉默,太叔又从郑国抢下两座城邑,把地盘延伸到了廪延『音同凛,今河南省延津县一带』……
太叔的变本加厉使得小板凳上的公子吕坐不住了:差不多该动手了吧,晚了百姓就都被他招降过去了。
郑庄公则打算继续把小板凳坐穿:不仁不义,必自毙……
郑庄公抱定了行不仁不义之事终将会遭到报应的念头,在他看来太叔肆无忌惮的扩张势必终将为他自己挖下大坑。
而过早的与太叔正面交锋则也会为自己落下话柄,于是郑庄公选择的是等,一直等到一个合理的理由出现。
从即位之初的隐忍,到了二十余年以后,也就是公元前722年,郑庄公所等待的这个理由终于要来了。
郑庄公二十二年,郑庄公与太叔均已成人,实力来看太叔已经坐拥郑国半壁江山,此时的太叔已经不是当年被封的太叔,京城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胃口。于是他修建城池,聚集百姓,准备大量铠甲和武器.打算对郑庄公下手了。
武姜等待与太叔团聚这一刻也已经等了二十二年,她要做的是作为内应,在恰当的时候打开城门,迎接太叔。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何况你是根,着的什么急……
(~﹃~)~zZ
@因为我是金牛座的 2015-09-28 10:18:44
打卡
-----------------------------
呵呵
欢迎金牛座
打卡
-----------------------------
呵呵
欢迎金牛座
@sweet814 2015-09-28 09:44:44
签到
-----------------------------
谢谢
签到
-----------------------------
谢谢
@司马蛋 2015-09-28 08:53:36
1
-----------------------------
2
1
-----------------------------
2
@HY荷叶HY 2015-09-28 00:31:57
-
-----------------------------
谢
-
-----------------------------
谢
@蜜由心生 2015-09-28 11:22:42
楼主真乃神人!!写的太好了!!
-----------------------------
惭愧
谢谢支持
楼主真乃神人!!写的太好了!!
-----------------------------
惭愧
谢谢支持
@爱吃鱼不爱挑刺 2015-09-28 11:07:29
马克之
-----------------------------
谢谢
马克之
-----------------------------
谢谢
@o弘毅o 2015-09-27 21:00:34
居然才看到楼上那个帖子
推荐一个
虽然太后知后觉了...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9-28 12:17:42
看了电影,有点不敢看帖子呢...
-----------------------------
我也是看了电影
昨天才看到那个帖子
然后一口气把帖子看完了...
居然才看到楼上那个帖子
推荐一个
虽然太后知后觉了...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9-28 12:17:42
看了电影,有点不敢看帖子呢...
-----------------------------
我也是看了电影
昨天才看到那个帖子
然后一口气把帖子看完了...
@o弘毅o 2015-09-25 22:56:51
181 楚武王篡位
卞和惜美玉而痛失双腿,这是迄今我们提到为数不多与宝物有关的事情,并且这块美玉绝对稀世罕有,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此时的秦王甚至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并且还上演了『完璧归赵』这样的一场经典大戏。
这块玉便是赫赫有名的『和氏璧』。
当然,十五座城池还远未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再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终还是得到了和氏璧,并把它加工成『传国玉玺』,它便与大禹时......
-----------------------------
@tqzrd 2015-09-28 12:16:38
看来我的进度真是慢!
-----------------------------
是挺慢的
你看我都写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了
哈哈
181 楚武王篡位
卞和惜美玉而痛失双腿,这是迄今我们提到为数不多与宝物有关的事情,并且这块美玉绝对稀世罕有,到了后来的战国时期,此时的秦王甚至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并且还上演了『完璧归赵』这样的一场经典大戏。
这块玉便是赫赫有名的『和氏璧』。
当然,十五座城池还远未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再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终还是得到了和氏璧,并把它加工成『传国玉玺』,它便与大禹时......
-----------------------------
@tqzrd 2015-09-28 12:16:38
看来我的进度真是慢!
-----------------------------
是挺慢的
你看我都写到秦始皇一统六国了
哈哈
@蜜由心生 2015-09-28 11:50:40
楼主真不容易啊!!真不容易!写太好了!
-----------------------------
欢迎提出意见啊
楼主真不容易啊!!真不容易!写太好了!
-----------------------------
欢迎提出意见啊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09-28 11:39:38
签到~签到~
-----------------------------
这位经常潜水的金牛座淑女你好
你看我对你对了解O(∩_∩)O~
签到~签到~
-----------------------------
这位经常潜水的金牛座淑女你好
你看我对你对了解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