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郑庄公的烦恼
【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196 郑庄公的烦恼
前面我们提到,郑庄公在摆平了与兄弟太叔之间长达二十二年的暗战后,颍考叔又漂亮的化解了『黄泉再见』的毒誓,武姜历经这场风波后也终于接受了郑庄公。
随后卫桓公虽然就公孙滑的借口与郑庄公来来 互有摩擦,但是战争还未升级卫桓公就后院起火,州吁趁其不备篡权成功,卫桓公与郑庄公之间的斗争也就自动终止。
从形势上来看的话,郑庄公这是既解决了多年的内忧,也摆平了近来的外患,周郑交质的事情也让郑国倍有面子,郑庄公这会可谓春风得意,风光无限吧。
其实不然……
郑庄公正烦着呢,因为这会有人把郑庄公的家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干这等好事的还是卫国,卫桓公已经不在了,所以幕后的策划变成卫废公。
对了,卫国一共有三个卫废公,所以我们交代说这是卫前废公干的事,其实吧,也就是州吁……
州吁兵变不久,郑庄公就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吾国行且被兵矣』。
众臣不解便问缘由,郑庄公又说到:州吁这小子一向喜欢打架,现在又篡权成功,一定会发兵显摆武力。我们和卫国之间关系又不怎样,一旦州吁想起这事来必定先找郑国的茬子,我们得提防提防。
郑庄公这才话说完,州吁果然就堵他家门口了……
郑庄公算得准不准?
那是相当准。
但是没用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光靠算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更何况州吁也不笨,他料到以卫国的实力与郑国交战的话未必能讨得什么便宜,所以这次他还专门集结了宋、陈、蔡三国,搞了个四国联军,齐刷刷的围在郑国的东门,那场面才叫一个热闹。
很显然的是,郑庄公以一敌四硬拼的话搞不好就被打成活力28了,于是众臣纷纷表示还是求和吧。
郑庄公则说道:求什么求,看我再算一卦……
郑庄公给大家分析了下目前的形势:州吁虽然篡权,但未得民心,所以才故意翻起与郑国的旧账,然后打算借四国兵力,一来可以树立威信,二来也可以转移矛盾。不过州吁既然不是真打算奔着报仇来的,这事也就没那么可怕。
果然,围困了五天之后,州吁表示郑国也害怕了,效果也达到了,还打什么打,各回各家吧。
一场有惊无险的闹剧后,郑庄公算是舒了一口气,州吁则带着大败郑国的荣耀高高兴兴回卫国去了,虽然其实也就是堵了别人家的大门……
不过即便如此,卫国人还是对他不冷不热,州吁本来是想通过打击郑国来树立自己在卫国的威信,赢得百姓们的拥戴,然而看起来似乎并没什么用。
州吁没办法了,他想到了自己的好伙伴石厚。对于治国这样高深的问题,石厚也是一头雾水,完全没有方向,于是他只得向被他气得早就隐退江湖的老爹石碏讨教。
作为曾经劝谏卫前庄公一定要解决好太子和州吁之间隐患的老臣,自然对政治局势有着敏锐的嗅觉。
石碏告诉自己的儿子:还是去朝觐天子吧,哄哄天子,这样才能取得合法地位,问题也就解决了。
方法倒是好方法,不过石厚还是不懂操作的具体细节。
石碏只得手把手的进行讲解:陈国的陈桓公目前比较受宠,陈、卫两国关系不错,不妨联系下陈桓公,让他代为疏通,这事就好办了。
看起来又有人要来送礼了,桓王笑而不语……
前面我们提到,郑庄公在摆平了与兄弟太叔之间长达二十二年的暗战后,颍考叔又漂亮的化解了『黄泉再见』的毒誓,武姜历经这场风波后也终于接受了郑庄公。
随后卫桓公虽然就公孙滑的借口与郑庄公来来 互有摩擦,但是战争还未升级卫桓公就后院起火,州吁趁其不备篡权成功,卫桓公与郑庄公之间的斗争也就自动终止。
从形势上来看的话,郑庄公这是既解决了多年的内忧,也摆平了近来的外患,周郑交质的事情也让郑国倍有面子,郑庄公这会可谓春风得意,风光无限吧。
其实不然……
郑庄公正烦着呢,因为这会有人把郑庄公的家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干这等好事的还是卫国,卫桓公已经不在了,所以幕后的策划变成卫废公。
对了,卫国一共有三个卫废公,所以我们交代说这是卫前废公干的事,其实吧,也就是州吁……
州吁兵变不久,郑庄公就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吾国行且被兵矣』。
众臣不解便问缘由,郑庄公又说到:州吁这小子一向喜欢打架,现在又篡权成功,一定会发兵显摆武力。我们和卫国之间关系又不怎样,一旦州吁想起这事来必定先找郑国的茬子,我们得提防提防。
郑庄公这才话说完,州吁果然就堵他家门口了……
郑庄公算得准不准?
那是相当准。
但是没用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光靠算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更何况州吁也不笨,他料到以卫国的实力与郑国交战的话未必能讨得什么便宜,所以这次他还专门集结了宋、陈、蔡三国,搞了个四国联军,齐刷刷的围在郑国的东门,那场面才叫一个热闹。
很显然的是,郑庄公以一敌四硬拼的话搞不好就被打成活力28了,于是众臣纷纷表示还是求和吧。
郑庄公则说道:求什么求,看我再算一卦……
郑庄公给大家分析了下目前的形势:州吁虽然篡权,但未得民心,所以才故意翻起与郑国的旧账,然后打算借四国兵力,一来可以树立威信,二来也可以转移矛盾。不过州吁既然不是真打算奔着报仇来的,这事也就没那么可怕。
果然,围困了五天之后,州吁表示郑国也害怕了,效果也达到了,还打什么打,各回各家吧。
一场有惊无险的闹剧后,郑庄公算是舒了一口气,州吁则带着大败郑国的荣耀高高兴兴回卫国去了,虽然其实也就是堵了别人家的大门……
不过即便如此,卫国人还是对他不冷不热,州吁本来是想通过打击郑国来树立自己在卫国的威信,赢得百姓们的拥戴,然而看起来似乎并没什么用。
州吁没办法了,他想到了自己的好伙伴石厚。对于治国这样高深的问题,石厚也是一头雾水,完全没有方向,于是他只得向被他气得早就隐退江湖的老爹石碏讨教。
作为曾经劝谏卫前庄公一定要解决好太子和州吁之间隐患的老臣,自然对政治局势有着敏锐的嗅觉。
石碏告诉自己的儿子:还是去朝觐天子吧,哄哄天子,这样才能取得合法地位,问题也就解决了。
方法倒是好方法,不过石厚还是不懂操作的具体细节。
石碏只得手把手的进行讲解:陈国的陈桓公目前比较受宠,陈、卫两国关系不错,不妨联系下陈桓公,让他代为疏通,这事就好办了。
看起来又有人要来送礼了,桓王笑而不语……
@爱吃鱼不爱挑刺 2015-10-10 22:23:56

horse的图片传不上来,找别的代替下。
-----------------------------
开始一票眼还以为是小广告来了...

horse的图片传不上来,找别的代替下。
-----------------------------
开始一票眼还以为是小广告来了...
@在牛A和牛C之间 2015-10-11 10:38:45
@o弘毅o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这文笔不错,精彩,特地犒赏一下!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额
土豪哥威武
@o弘毅o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这文笔不错,精彩,特地犒赏一下!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额
土豪哥威武
@司马蛋 2015-10-11 09:31:40
2
-----------------------------
3
2
-----------------------------
3
@微笑爱行动 2015-10-11 11:05:41
码个慢慢看
-----------------------------
谢谢支持
码个慢慢看
-----------------------------
谢谢支持
@tqzrd 2015-10-11 12:20:51
为何我发红包没人抢?
-----------------------------
不是不抢
只因枪声未响......
为何我发红包没人抢?
-----------------------------
不是不抢
只因枪声未响......
.
开更
197 大义灭亲
197 大义灭亲
通过石厚拿到攻略后,州吁也觉得这办法相当不错。
早知道送点礼就搞定的事,何必费这么大力气跑人家郑国大门口去游行示威,州吁是这样想的。
看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啊。
那还等什么,赶紧滴上路啊,州吁带着石厚满怀希望往陈国驶去,满眼都是卫国百姓服服帖帖的样子。
当州吁信心满满的来到陈国时,立马就傻眼了,才和他一起出兵围攻郑国的陈桓公二话没说直接派人把他和石厚绑了起来……
州吁不懂,石厚也不懂。
不过有一个人懂,这个人就是出主意的石碏。
话说石碏给儿子石厚出主意时其实留了后手,他偷偷派人面见陈桓公并转达了自己的意思:卫国地方狭小,我也一大把年纪了,有些事无能为力,州吁和石厚杀死了我国国君,请您接此机会灭掉他们吧。
这个所谓攻略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坑……
州吁和石厚万万没有想到,石碏是如此的痛恨着这二个人,哪怕其中有一个还是自己的儿子。
州吁和石厚万万没有想到,这好不容易来到陈国一趟,礼倒是送了,可是陈桓公却连谢谢都没说一句。
至于什么找天子搞个官方认证的事情,那就提都别提了……
公元前719年,即位没多久的桓王没能等到篡位没多久的州吁,因为卫国人在陈国的『濮地』就地解决了州吁。
至于石厚,石碏更是派了他的管家『獳羊肩』来到陈国,亲手杀了石厚……
随后,卫国人迎回居于『邢国』的『卫晋』,卫桓公和卫前废公的弟弟。卫晋成为卫国第十五任国君,史称『卫宣公』。
卫宣公能够即位,从根本上来看得益于石碏的计谋,作为一名早已退隐的前贤臣,石碏以大局为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儿子的性命,这一行为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扬,『大义灭亲』的典故也由此而来。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意外即位,卫宣公如果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治理卫国,也不枉石碏大义灭亲的良苦用心。
我们这么说,大家就知道剧情后面会有转折了……
没错,州吁和石厚是该杀,石碏大义灭亲也值得歌颂,但是随后即位的卫宣公却还真让石碏看走了眼。
无论是内政还是家事,卫宣公在位年间都给搞得一塌糊涂,甚至是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卫宣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卫国急速下滑的态势从这一刻起仿佛就已经注定。
对于石碏来说,这个时候他应该庆幸的唯一事情便是年事已高。
年事已高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也许如此,因为石碏如果看到卫国接下来的政治格局被卫宣公折腾到七零八落时,也许他会为当年的大义灭亲肠子都悔青……
卫宣公究竟干了哪些事情,严重到这个地步?
其实也不算多,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对外屡屡吃瘪,卫国与宋国一度联手对抗郑国,但却不断被郑国打得鼻青脸肿,其实这个也就算了,毕竟郑庄公是我们这个事情的第一视角,没点能耐能行么;
二是对内家事上那简直就是令人发指,无论多少节操摆在卫宣公的面前,他都能给你败得干干净净……
不得不说的是,貌似八卦大戏要出炉了……
通过石厚拿到攻略后,州吁也觉得这办法相当不错。
早知道送点礼就搞定的事,何必费这么大力气跑人家郑国大门口去游行示威,州吁是这样想的。
看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啊。
那还等什么,赶紧滴上路啊,州吁带着石厚满怀希望往陈国驶去,满眼都是卫国百姓服服帖帖的样子。
当州吁信心满满的来到陈国时,立马就傻眼了,才和他一起出兵围攻郑国的陈桓公二话没说直接派人把他和石厚绑了起来……
州吁不懂,石厚也不懂。
不过有一个人懂,这个人就是出主意的石碏。
话说石碏给儿子石厚出主意时其实留了后手,他偷偷派人面见陈桓公并转达了自己的意思:卫国地方狭小,我也一大把年纪了,有些事无能为力,州吁和石厚杀死了我国国君,请您接此机会灭掉他们吧。
这个所谓攻略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坑……
州吁和石厚万万没有想到,石碏是如此的痛恨着这二个人,哪怕其中有一个还是自己的儿子。
州吁和石厚万万没有想到,这好不容易来到陈国一趟,礼倒是送了,可是陈桓公却连谢谢都没说一句。
至于什么找天子搞个官方认证的事情,那就提都别提了……
公元前719年,即位没多久的桓王没能等到篡位没多久的州吁,因为卫国人在陈国的『濮地』就地解决了州吁。
至于石厚,石碏更是派了他的管家『獳羊肩』来到陈国,亲手杀了石厚……
随后,卫国人迎回居于『邢国』的『卫晋』,卫桓公和卫前废公的弟弟。卫晋成为卫国第十五任国君,史称『卫宣公』。
卫宣公能够即位,从根本上来看得益于石碏的计谋,作为一名早已退隐的前贤臣,石碏以大局为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儿子的性命,这一行为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扬,『大义灭亲』的典故也由此而来。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意外即位,卫宣公如果能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治理卫国,也不枉石碏大义灭亲的良苦用心。
我们这么说,大家就知道剧情后面会有转折了……
没错,州吁和石厚是该杀,石碏大义灭亲也值得歌颂,但是随后即位的卫宣公却还真让石碏看走了眼。
无论是内政还是家事,卫宣公在位年间都给搞得一塌糊涂,甚至是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卫宣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卫国急速下滑的态势从这一刻起仿佛就已经注定。
对于石碏来说,这个时候他应该庆幸的唯一事情便是年事已高。
年事已高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也许如此,因为石碏如果看到卫国接下来的政治格局被卫宣公折腾到七零八落时,也许他会为当年的大义灭亲肠子都悔青……
卫宣公究竟干了哪些事情,严重到这个地步?
其实也不算多,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对外屡屡吃瘪,卫国与宋国一度联手对抗郑国,但却不断被郑国打得鼻青脸肿,其实这个也就算了,毕竟郑庄公是我们这个事情的第一视角,没点能耐能行么;
二是对内家事上那简直就是令人发指,无论多少节操摆在卫宣公的面前,他都能给你败得干干净净……
不得不说的是,貌似八卦大戏要出炉了……
关于196节郑庄公被围堵东门一事简单说几句
这件事情左传提到的比较简单
就是卫、宋等四国联合起来围了郑国五天
然后就回家了
当然
这里面鲁国也有涉及
但不是以国家的形式参与
后面介绍鲁国的时候我们会提到
总之
细节基本没有
关于具体的细节
东周列国志描述得绘声绘色相当具体
但问题是这是小说...
我们在做介绍时基本以主体事实为主
应该说没有过于夸大或加工
就是卫、宋等四国联合起来围了郑国五天
然后就回家了
当然
这里面鲁国也有涉及
但不是以国家的形式参与
后面介绍鲁国的时候我们会提到
总之
细节基本没有
关于具体的细节
东周列国志描述得绘声绘色相当具体
但问题是这是小说...
我们在做介绍时基本以主体事实为主
应该说没有过于夸大或加工
(~﹃~)~zZ
@司马蛋 2015-10-12 08:57:10
2
-----------------------------
3
2
-----------------------------
3
申明:最近网络不太稳定,不能按时更新的情况可能会出现...
又申明:绝不会太监...
@o弘毅o 5525楼 2015-10-12 13:29
申明:最近网络不太稳定,不能按时更新的情况可能会出现...
-----------------------------
@司马蛋 2015-10-12 19:57:46
。。。。。。
-----------------------------
呵呵
木办法
申明:最近网络不太稳定,不能按时更新的情况可能会出现...
-----------------------------
@司马蛋 2015-10-12 19:57:46
。。。。。。
-----------------------------
呵呵
木办法
.
@禅___静
什么情况
什么情况
开更
198 宋国宋国
198 宋国宋国
公元前719年,这是个多事之秋。
这一年,桓王成为周朝新的天子;
这一年,州吁篡权风光了一小阵子就被石碏大义灭亲,卫宣公成为卫国新的主人,
这一年,宋国也换了新的国君,借这个机会我们就聊聊春秋时期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诸侯国。
提起宋国的话,首先就得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说起,周公摆平武庚后封了纣王的庶兄微子在商朝故地来管理先商的遗民,宋国由此建立,这事发生在公元前1040年。
比起其他分封的大多数诸侯国而言宋国显得比较特殊,因为宋国既与周朝非亲非故,也不是周朝的功臣之后,因此我们就得提到由周朝所创的帝王政治礼法,也就是『三恪之制』。
什么是三恪,为什么会出现三恪,这就得从大中华文化的根源谈起。
中华民族的文化、政治、哲学等思想源远流长,周朝甚至是几千年以来的一个顶峰,而在这些人文思想的背后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从思想上一贯并不推崇战争乃至侵略。
即便两国发起战争,『兴灭继绝』也是诸侯国们要遵守的一个基本法则。
如果一个国家快要灭亡,甚至已经灭亡,那么其他国家就要找到这国家的后人,帮助他再度兴起复国,这就是所谓『兴灭国』。
如果这个国家已经绝后,那也得想办法使这个国家继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继绝世』。
宋国的建立便是周朝时期『兴灭继绝』的一个具体体现,哪怕武王推翻商朝,哪怕武庚意欲作乱,但商朝仍然还是以宋国的形式得以流传,不至于先商的后人和势力彻底灭绝消失,与此类似的则还有虞﹑夏的后人。
虞指的是上古的舜,夏则是夏朝,虞﹑夏﹑商前面三代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并封国,以示敬重,这就是所谓的『三恪』。
三恪之制被后世帝王沿用,甚至到了明清,虽然三恪已经消失,但给与前朝后裔一定的爵位还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西周时期的宋国大体比较平稳,毕竟这个时期周天子的威严尚在,各诸侯国总体都能严格按照规矩来。
比较出格的事情是到了第五代国君『宋前湣公』『音同敏,有前自然有后,不提』,宋湣公不按周朝继位的规矩传嫡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后来的『宋炀公』。
后来证明,违规操作效果也并不好,因为这引起了宋前湣公自己儿子的不满。
随后,宋前湣公的次子『鲋祀』将叔父宋炀公杀害,然后把国位让给自己的长兄『弗父何』,弗父何不肯接受国君的位置,于是鲋祀自立,成为宋国第七任国君『宋厉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我们熟知的孔子正是弗父何的第十代后人。
孔子出生于鲁国那是后话,他的祖籍实际上正是宋国。
事实上,宋国在人文方面一直领先各大诸侯国,我们熟知的『儒家』、『墨家』、『道家』、『名家』四大学派,以及『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等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这是很多人都不曾注意的事实。
平王东迁进入到春秋时代后宋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宋戴公』。
宋戴公废除公藉田,减少田赋,并且令王室停止酿酒,减少菜肴数量,自己还以身作则,停止饮酒每餐只有两菜,公款吃喝的情况大大减少。
宋戴公仁义爱民,睦邻友好,进入到春秋以后宋国逐渐发展壮大,宋戴公功不可没。
宋戴公之后,『宋武公』即位,再之后则是『宋宣公』。
宋宣公与兄弟『子和』感情很好,他对小弟曾说过:我对儿子『与夷』的爱,还不如对你的爱,与其把国君传给儿子,还不如传给你。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配方,宋国传弟不传子的老毛病又犯了……
公元前719年,这是个多事之秋。
这一年,桓王成为周朝新的天子;
这一年,州吁篡权风光了一小阵子就被石碏大义灭亲,卫宣公成为卫国新的主人,
这一年,宋国也换了新的国君,借这个机会我们就聊聊春秋时期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诸侯国。
提起宋国的话,首先就得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说起,周公摆平武庚后封了纣王的庶兄微子在商朝故地来管理先商的遗民,宋国由此建立,这事发生在公元前1040年。
比起其他分封的大多数诸侯国而言宋国显得比较特殊,因为宋国既与周朝非亲非故,也不是周朝的功臣之后,因此我们就得提到由周朝所创的帝王政治礼法,也就是『三恪之制』。
什么是三恪,为什么会出现三恪,这就得从大中华文化的根源谈起。
中华民族的文化、政治、哲学等思想源远流长,周朝甚至是几千年以来的一个顶峰,而在这些人文思想的背后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从思想上一贯并不推崇战争乃至侵略。
即便两国发起战争,『兴灭继绝』也是诸侯国们要遵守的一个基本法则。
如果一个国家快要灭亡,甚至已经灭亡,那么其他国家就要找到这国家的后人,帮助他再度兴起复国,这就是所谓『兴灭国』。
如果这个国家已经绝后,那也得想办法使这个国家继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继绝世』。
宋国的建立便是周朝时期『兴灭继绝』的一个具体体现,哪怕武王推翻商朝,哪怕武庚意欲作乱,但商朝仍然还是以宋国的形式得以流传,不至于先商的后人和势力彻底灭绝消失,与此类似的则还有虞﹑夏的后人。
虞指的是上古的舜,夏则是夏朝,虞﹑夏﹑商前面三代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并封国,以示敬重,这就是所谓的『三恪』。
三恪之制被后世帝王沿用,甚至到了明清,虽然三恪已经消失,但给与前朝后裔一定的爵位还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西周时期的宋国大体比较平稳,毕竟这个时期周天子的威严尚在,各诸侯国总体都能严格按照规矩来。
比较出格的事情是到了第五代国君『宋前湣公』『音同敏,有前自然有后,不提』,宋湣公不按周朝继位的规矩传嫡长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后来的『宋炀公』。
后来证明,违规操作效果也并不好,因为这引起了宋前湣公自己儿子的不满。
随后,宋前湣公的次子『鲋祀』将叔父宋炀公杀害,然后把国位让给自己的长兄『弗父何』,弗父何不肯接受国君的位置,于是鲋祀自立,成为宋国第七任国君『宋厉公』。
这里要提到的是,我们熟知的孔子正是弗父何的第十代后人。
孔子出生于鲁国那是后话,他的祖籍实际上正是宋国。
事实上,宋国在人文方面一直领先各大诸侯国,我们熟知的『儒家』、『墨家』、『道家』、『名家』四大学派,以及『孔子』、『墨子』、『庄子』和『惠子』等四位圣人皆出自于宋国,这是很多人都不曾注意的事实。
平王东迁进入到春秋时代后宋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宋戴公』。
宋戴公废除公藉田,减少田赋,并且令王室停止酿酒,减少菜肴数量,自己还以身作则,停止饮酒每餐只有两菜,公款吃喝的情况大大减少。
宋戴公仁义爱民,睦邻友好,进入到春秋以后宋国逐渐发展壮大,宋戴公功不可没。
宋戴公之后,『宋武公』即位,再之后则是『宋宣公』。
宋宣公与兄弟『子和』感情很好,他对小弟曾说过:我对儿子『与夷』的爱,还不如对你的爱,与其把国君传给儿子,还不如传给你。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配方,宋国传弟不传子的老毛病又犯了……
@sweet814 2015-10-12 17:08:16
签到
-----------------------------
谢谢
签到
-----------------------------
谢谢
@飞杨清风 2015-10-12 22:14:35
回帖是一种美德。
-----------------------------
谢谢
回帖是一种美德。
-----------------------------
谢谢
@禅___静 2015-10-12 23:03:01
@o弘毅o 5531楼 2015-10-12 22:06:00
@禅___静
什么情况
—————————————————
T^TT^T掉进琅琊榜大坑里了
-----------------------------
额
那我只能祝琅琊榜早日剧终了啊
@o弘毅o 5531楼 2015-10-12 22:06:00
@禅___静
什么情况
—————————————————
T^TT^T掉进琅琊榜大坑里了
-----------------------------
额
那我只能祝琅琊榜早日剧终了啊
@o弘毅o 5539楼 2015-10-12 23:05:00
@禅___静 2015-10-12 23:03:01
@o弘毅o 5531楼 2015-10-12 22:06:00
@禅___静
什么情况
—————————————————
T^TT^T掉进琅琊榜大坑里了
-----------------------------
@禅___静 2015-10-12 23:11:01
额
那我只能祝琅琊榜早日剧终了啊
—————————————————
→_→你有看吗?
-----------------------------
没那么多时间追...
等全部完了可以考虑集中看
@禅___静 2015-10-12 23:03:01
@o弘毅o 5531楼 2015-10-12 22:06:00
@禅___静
什么情况
—————————————————
T^TT^T掉进琅琊榜大坑里了
-----------------------------
@禅___静 2015-10-12 23:11:01
额
那我只能祝琅琊榜早日剧终了啊
—————————————————
→_→你有看吗?
-----------------------------
没那么多时间追...
等全部完了可以考虑集中看
@o弘毅o 5542楼 2015-10-12 23:19:00
@o弘毅o 5539楼 2015-10-12 23:05:00
@禅___静 2015-10-12 23:03:01
@o弘毅o 5531楼 2015-10-12 22:06:00
@禅___静
什么情况
—————————————————
T^TT^T掉进琅琊榜大坑里了
-----------------------------
@禅___静 2015-10-12 23:31:46
@禅___静 2015-10-12
—————————————————
太鄙视了。。。睡觉!
-----------------------------
替我向胡歌同志问个好
表示有空了我亲自去看他
@o弘毅o 5539楼 2015-10-12 23:05:00
@禅___静 2015-10-12 23:03:01
@o弘毅o 5531楼 2015-10-12 22:06:00
@禅___静
什么情况
—————————————————
T^TT^T掉进琅琊榜大坑里了
-----------------------------
@禅___静 2015-10-12 23:31:46
@禅___静 2015-10-12
—————————————————
太鄙视了。。。睡觉!
-----------------------------
替我向胡歌同志问个好
表示有空了我亲自去看他
@禅___静 2015-10-12 23:35:14
—————————————————
好的,记得带两瓶酒过来
-----------------------------
我看行
我跟胡歌正好一人一瓶
@谷育 2015-10-12 23:19:10
这不是大神是什么??
-----------------------------
什么都不是...
这不是大神是什么??
-----------------------------
什么都不是...
@o弘毅o 5546楼 2015-10-12 23:39:00
@禅___静 2015-10-12 23:35:14
—————————————————
好的,记得带两瓶酒过来
-----------------------------
@禅___静 2015-10-12 23:47:03
我看行
我跟胡歌正好一人一瓶
—————————————————
不醉不归哈~我来见证
-----------------------------
额
意外啊
才女居然不介意没给你留点...
@禅___静 2015-10-12 23:35:14
—————————————————
好的,记得带两瓶酒过来
-----------------------------
@禅___静 2015-10-12 23:47:03
我看行
我跟胡歌正好一人一瓶
—————————————————
不醉不归哈~我来见证
-----------------------------
额
意外啊
才女居然不介意没给你留点...
@o弘毅o 5549楼 2015-10-12 23:50:00
@o弘毅o 5546楼 2015-10-12 23:39:00
@禅___静 2015-10-12 23:35:14
—————————————————
好的,记得带两瓶酒过来
-----------------------------
@禅___静 2015-10-12 23:52:36
@禅___静 2015-10-12 23:47:03
我看行
我跟胡歌正好一人一瓶
—————————————————
不醉不
—————————————————
T^T不会喝酒。。。闻到酒味就难受。。。
-----------------------------
我说呢
你早点休息吧
@o弘毅o 5546楼 2015-10-12 23:39:00
@禅___静 2015-10-12 23:35:14
—————————————————
好的,记得带两瓶酒过来
-----------------------------
@禅___静 2015-10-12 23:52:36
@禅___静 2015-10-12 23:47:03
我看行
我跟胡歌正好一人一瓶
—————————————————
不醉不
—————————————————
T^T不会喝酒。。。闻到酒味就难受。。。
-----------------------------
我说呢
你早点休息吧
@o弘毅o 5551楼 2015-10-12 23:55:00
@o弘毅o 5549楼 2015-10-12 23:50:00
@o弘毅o 5546楼 2015-10-12 23:39:00
@禅___静 2015-10-12 23:35:14
—————————————————
好的,记得带两瓶酒过来
-----------------------------
@禅___静 2015-10-12 23:56:12
@禅___静 2015-10-12 23:52:36
@禅___静 2
—————————————————
嗯嗯,晚安
-----------------------------
晚安
@o弘毅o 5549楼 2015-10-12 23:50:00
@o弘毅o 5546楼 2015-10-12 23:39:00
@禅___静 2015-10-12 23:35:14
—————————————————
好的,记得带两瓶酒过来
-----------------------------
@禅___静 2015-10-12 23:56:12
@禅___静 2015-10-12 23:52:36
@禅___静 2
—————————————————
嗯嗯,晚安
-----------------------------
晚安
@司马蛋 2015-10-13 10:52:40
1
-----------------------------
2
1
-----------------------------
2
发个红包吧【抢红包】
@完颜洪烈穿越而来 2015-10-13 11:46:38
谢土豪
-----------------------------
额
谢土豪
-----------------------------
额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13:24:16
好不容易追上来老高兴了~一看又错过了红包T.T。。。。
-----------------------------
额
潜水姐最近来的很少啊
好不容易追上来老高兴了~一看又错过了红包T.T。。。。
-----------------------------
额
潜水姐最近来的很少啊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13:24:16
好不容易追上来老高兴了~一看又错过了红包T.T。。。。
-----------------------------
@o弘毅o 2015-10-13 13:46:30
额
潜水姐最近来的很少啊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16:31:03
最近堕落了。。耽于美色不求上进。。。
-----------------------------
美色在哪里
潜水姐带我瞅一瞅
好不容易追上来老高兴了~一看又错过了红包T.T。。。。
-----------------------------
@o弘毅o 2015-10-13 13:46:30
额
潜水姐最近来的很少啊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16:31:03
最近堕落了。。耽于美色不求上进。。。
-----------------------------
美色在哪里
潜水姐带我瞅一瞅
@肉松卷卷 2015-10-13 18:25:38
正在学习中
-----------------------------
额
正在学习中
-----------------------------
额
@stop2031661 2015-10-13 18:36:54
正在学习中
-----------------------------
额
组团
正在学习中
-----------------------------
额
组团
@肉松卷卷 2015-10-13 19:13:26
正在学习中
-----------------------------
谢谢支持
正在学习中
-----------------------------
谢谢支持
@lsznh 2015-10-13 20:47:04
马克
-----------------------------
谢谢
马克
-----------------------------
谢谢
@o弘毅o 5571楼 2015-10-13 18:17:00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13:24:16
好不容易追上来老高兴了~一看又错过了红包T.T。。。。
-----------------------------
@o弘毅o 2015-10-13 13:46:30
额
潜水姐最近来的很少啊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21:24:12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16:31:03
—————————————————
指路隔壁楼→_→
-----------------------------
我能说不懂么...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13:24:16
好不容易追上来老高兴了~一看又错过了红包T.T。。。。
-----------------------------
@o弘毅o 2015-10-13 13:46:30
额
潜水姐最近来的很少啊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21:24:12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16:31:03
—————————————————
指路隔壁楼→_→
-----------------------------
我能说不懂么...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21:24:12
指路隔壁楼→_→
-----------------------------
话说很稀奇啊
潜水姐居然能够在白天和晚上同时都出现
开更
199 宋卫联手
一晃都快更到200了...
199 宋卫联手
我们为什么会对周朝以来传弟不传子这样的事情这样敏感呢?
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有些时候刻意打破明文规定的嫡长子继位制度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人心是个非常奇怪而微妙的东西。
按照嫡长子继位的制度,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也不会去想,大家各就各位虽然不利于最顶尖的人才站到最高的岗位,但对于政治格局的稳定还是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一旦嫡长子继位的规则毫无征兆的被打破,往往就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
宋宣公在位时本来立了与夷为太子,但在临终前无缘无故非要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弟弟子和,这样一来搞得大家就十分尴尬了。
子和坚持不肯接受,宋宣公坚持要传位给弟弟,几次三番。
与夷:……
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重,子和最后还是推迟不过,答应了宋宣公的要求,成为宋国下一代国君,也就是后来的『宋穆公』。
宋穆公在位时间不长,到公元前720年,宋穆公九年时就撑不住了,他在临终前找来大司马『孔父嘉』。
当然,他不是要把国君的位置传给孔父嘉……
孔父嘉姓子,名嘉,字孔父,后来更多被称为孔父嘉。
孔父嘉不是孔子的父亲,他是前面我们提到不肯接受国君位置弗父何的第四代后人,孔子则是他的后人。
宋穆公嘱托孔父嘉要支持与夷的工作,管理好宋国的工作,务必不能废弃先君的功业,孔父嘉这下闹不明白了,因为与夷是上任国君宋宣公曾经立过的太子,属于过气产品,而目前朝中默认的接班人是宋穆公之子『公子冯』……
原来宋穆公这是为了感谢宋宣公的破格提拔,为了报答自己的老哥,顺便弘扬先君的美德,决定把国君的位置还给宋宣公的儿子,前太子与夷。
这样的兄弟感情深不深?
那是相当深。
这样的办法好不好?
其实不好……
宋穆公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临走之前还专门把自己的二个儿子『公子冯』和『子勃』赶出了宋国,就这样虽然老爹宋宣公没能让自己当上国君,与夷还是在叔叔宋穆公的提拔下成为了宋国国君,史称『宋殇公』。
这一年是公元前719年,本来已经失去当国君机会的与夷还是成了宋殇公;
本来以为能当国君的公子冯却被发配到了郑国。
提一点,『殇』这样的谥号其实不好,通常与短命有关……
话说州吁杀害卫桓公自立为君后,为了安定国内人心便决定给郑国点颜色看看,随后组织宋、陈、蔡组织了个四国联军,守在郑国东门,五天后才离去,这个我们前面提到。
陈、蔡当时跟卫国关系不错,属于打个招呼一般都会给面子的那种。
当然了,在陈国被大义灭亲的州吁可能会对此表示严重抗议……
宋国当时跟卫国关系没这么铁,所以为了拉拢宋国加盟跟郑国之间形成一个一比四的局面,州吁还需要做点工作。
州吁是这样跟宋殇公分析的:你看啊,这公子冯目前呆在郑国,他本来是能够当上国君的,这会心里肯定不服气,不平衡,以后肯定会作乱。为了宋国的安危,不如现在和我一同打郑国,讨伐公子冯。
郑庄公:……
公子冯:……
这么看的话,州吁这忽悠的水平其实还挺高的啊,怎么就上了石碏的当呢……
我们为什么会对周朝以来传弟不传子这样的事情这样敏感呢?
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有些时候刻意打破明文规定的嫡长子继位制度真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人心是个非常奇怪而微妙的东西。
按照嫡长子继位的制度,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也不会去想,大家各就各位虽然不利于最顶尖的人才站到最高的岗位,但对于政治格局的稳定还是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一旦嫡长子继位的规则毫无征兆的被打破,往往就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
宋宣公在位时本来立了与夷为太子,但在临终前无缘无故非要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弟弟子和,这样一来搞得大家就十分尴尬了。
子和坚持不肯接受,宋宣公坚持要传位给弟弟,几次三番。
与夷:……
公元前729年,宋宣公病重,子和最后还是推迟不过,答应了宋宣公的要求,成为宋国下一代国君,也就是后来的『宋穆公』。
宋穆公在位时间不长,到公元前720年,宋穆公九年时就撑不住了,他在临终前找来大司马『孔父嘉』。
当然,他不是要把国君的位置传给孔父嘉……
孔父嘉姓子,名嘉,字孔父,后来更多被称为孔父嘉。
孔父嘉不是孔子的父亲,他是前面我们提到不肯接受国君位置弗父何的第四代后人,孔子则是他的后人。
宋穆公嘱托孔父嘉要支持与夷的工作,管理好宋国的工作,务必不能废弃先君的功业,孔父嘉这下闹不明白了,因为与夷是上任国君宋宣公曾经立过的太子,属于过气产品,而目前朝中默认的接班人是宋穆公之子『公子冯』……
原来宋穆公这是为了感谢宋宣公的破格提拔,为了报答自己的老哥,顺便弘扬先君的美德,决定把国君的位置还给宋宣公的儿子,前太子与夷。
这样的兄弟感情深不深?
那是相当深。
这样的办法好不好?
其实不好……
宋穆公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临走之前还专门把自己的二个儿子『公子冯』和『子勃』赶出了宋国,就这样虽然老爹宋宣公没能让自己当上国君,与夷还是在叔叔宋穆公的提拔下成为了宋国国君,史称『宋殇公』。
这一年是公元前719年,本来已经失去当国君机会的与夷还是成了宋殇公;
本来以为能当国君的公子冯却被发配到了郑国。
提一点,『殇』这样的谥号其实不好,通常与短命有关……
话说州吁杀害卫桓公自立为君后,为了安定国内人心便决定给郑国点颜色看看,随后组织宋、陈、蔡组织了个四国联军,守在郑国东门,五天后才离去,这个我们前面提到。
陈、蔡当时跟卫国关系不错,属于打个招呼一般都会给面子的那种。
当然了,在陈国被大义灭亲的州吁可能会对此表示严重抗议……
宋国当时跟卫国关系没这么铁,所以为了拉拢宋国加盟跟郑国之间形成一个一比四的局面,州吁还需要做点工作。
州吁是这样跟宋殇公分析的:你看啊,这公子冯目前呆在郑国,他本来是能够当上国君的,这会心里肯定不服气,不平衡,以后肯定会作乱。为了宋国的安危,不如现在和我一同打郑国,讨伐公子冯。
郑庄公:……
公子冯:……
这么看的话,州吁这忽悠的水平其实还挺高的啊,怎么就上了石碏的当呢……
@爱爱话 2015-10-13 21:52:59
mark
-----------------------------
谢谢
mark
-----------------------------
谢谢
@o弘毅o 5582楼 2015-10-13 21:26:00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21:24:12
指路隔壁楼→_→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22:13:28
话说很稀奇啊
潜水姐居然能够在白天和晚上同时都出现
—————————————————
恩~这个技能刚学会。。。
-----------------------------
这个技能很难么
莫非...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21:24:12
指路隔壁楼→_→
-----------------------------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5-10-13 22:13:28
话说很稀奇啊
潜水姐居然能够在白天和晚上同时都出现
—————————————————
恩~这个技能刚学会。。。
-----------------------------
这个技能很难么
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