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4-26 14:47:28
  等着等着等着呢

  -----------------------------
  谢谢,被放出来了
  完全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
  前面几天的也被删了,还得补
  @马甲就是好用的很 2015-04-23 20:07:07
  写的挺逗的,让困的不得了的我都给笑醒了,为嘛给你关小黑屋????
  -----------------------------
  谢谢,我又被放出来了
  @suphia88 2015-04-24 15:10:31
  楼主再开贴记得来这里吼一嗓子啊

  -----------------------------
  谢谢,没这事我都还没想到您还在看这个帖子
  @大山里的乡民 2015-04-25 23:22:23
  好帖子啊。楼主更新记得吼一声

  -----------------------------
  谢谢,要继续更新的
  非节假日基本能够保证一天一更
  感谢关注
  44节以后的好像都没了...
  没办法,从45开始吧
  45 妹子妺喜

  大多数的女性朋友而言,恐怕都不会期望成为一桩政治交易的筹码,毕竟这样的事情是对人性的极大不尊重,只是从妺喜开始,后面陆陆续续会有无数的美女卷进类似的事件。
  哪怕这些美女们后来在个人待遇上都还算很不错,但是她们连基本的选择权力都没有,往往过得其实未必幸福,甚至很多都成为了悲剧。
  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秉着八卦的精神,我们不妨现在脑洞大开。
  假设如果你是一位美女,或者把你先变成一位美女,然后让你穿越到这个时候的身份刚好就是妺喜,你会与夏桀快乐幸福下去还是满腔怨恨的给夏桀不断挖坑,让夏朝逐步走向毁灭?
  好了,在愿意尝试这个角色的同志思考这个问题时,我还是把妺喜的户口本给交代清楚先。

  妺喜,亦作妺嬉、末喜或末嬉。
  妺喜并不是姓妺,而是姓喜,而且由于其名字的『妺』与『妹』比较相似,后来慢慢就误作『妹喜』,因此这里音妹同末。
  户口本如果还没有了解清楚就胡乱穿越,开口就是一句『大家好,我姓妹,妹子的妹』,那就糗大了……

  历史是一门很严肃的学问,涉及到方方面面,小到一个姓,一个名,往往都有着我们所不了解的一面。
  所以对待历史,我们应该抱着敬畏的态度,而不是随便翻看了几本书,就去喊着所谓『还原历史』的口号,因为这其实根本就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
  再说了,又能如何做到真正还原历史?

  人往往是历史进程的主角,哪怕是站在你对面的那个人,他的内心活动我们都始终没法去准确捉摸。
  基于这点,我们还是聊聊八卦,顺便了解点文化来的轻松愉快,你说呢。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纠结妺喜到底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情绪来迎接即将到来的王公贵族腐败生活,我们仅仅需要知道的是她都做了些什么。

  夏桀把妺喜带回去以后,显然是十分的高兴,没事就搂搂抱抱,没羞没臊,每天日常工作就是饮酒作乐,逍遥的很,但是妺喜却开心不起来。
  妺喜对夏桀抱怨:『你这哪像个帝王啊,就知道吃吃喝喝,王宫的配置也太差了,又破又旧,连个游泳池都没有,太没格调了』。
  夏桀马上照办,下令为妹喜重新打造一座豪华的宫殿。

  宫殿建成后,远远望去,直耸云霄,浮云好像也在四周游动,眼晕的人看起来感觉宫殿都快要倾倒一样,因此,这座宫殿就被称之为『倾宫』。
  宫内配置了琼室瑶台,象牙嵌的走廊,白玉雕的床榻,奢华无比,镶个七颗星都不过分……
  这还没完,为解妹喜思乡之苦,夏桀派人挨家挨户挑选了三千名美女到倾宫专职歌舞,又派人督做三千件剌绣舞衣,弄得人民叫苦连天,很是不爽。

  夏桀还下令在宫内庭院的树上挂满肉食,称作『肉林』,又在庭院中挖了个大池,里面灌满美酒,称作『酒池』。
  每逢他与妹喜登上倾宫,就命令三千宫女一齐起舞。宫女跳累了,就让她们到肉林中随意摘取肉食,酒池中痛饮一番。
  还有更为夸张的事,妺喜对撕扯帛,也就是丝绸发出的声音特别感兴趣……夏桀便命令人民每天进贡一百匹帛,叫力气比较大的宫女天天撕来给妹喜听……

  自从妺喜来了以后,夏桀这日子过得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但是无止境奢侈的手段便是拼命宰割人民,直到榨干百姓的每一滴血汗。
  夏桀表示,有权有钱,就能任性。
  @司马蛋 2015-04-23 16:17:04
  坐看什么时候被删

  -----------------------------
  。。。。。。
  -----------------------------
  @找个爱我的公马 2015-04-24 12:17:45
  好帖子,以后要是换贴子更的话来这说一下

  -----------------------------
  满血复活了,虽然不知道会不会又被封号
  谢谢关心
  46 时日曷丧

  终日荒淫的夏桀日益失去人心,而他却一直自我感觉良好。
  一些忠臣实在看不过去,于是不断向他进谏,希望夏桀能够稍微有所克制,以避免亡国的命运,但是夏桀却完全听不进去。
  这个时候,在黄河下游有个叫『商』的部落,在首领『汤』的领导下已经逐渐强大。汤作为契的十四代子孙,也就是帝喾与第二个老婆儿子的后人,在尧之后,开始慢慢登上历史舞台。

  一些大臣看到夏桀已经完全不可救药,心里明白夏朝即将面临的是灭亡,于是带着些许的失望投奔了汤,大臣『关龙逄』却始终没有放弃。
  他数次劝谏夏桀,夏桀不仅不愿意听反而开始对关龙逄越来越不耐烦,费劲口舌眼看无望,关龙逄最后只能这样说到:
  『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以稳固,如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他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人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

  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关龙逄就差挑明夏桀自己是在作死,最后的结果却是夏桀十分不爽,直接下令将关龙逄处死……
  关龙逄之后,又有人将『伊尹』引见给夏桀,希望他能够说服夏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
  很明显的是,夏桀已经油盐不进,伊尹也不愿意再白费力气,而是直接投奔汤,终成后来的商朝最富盛名的丞相。

  伊尹在临走的时候,夏桀还在炫耀自己就如太阳一般,只要如月亮一般依附于自己的百姓不灭亡,自己就永远不可能灭亡。
  伊尹没有说太多,心里想的只有『呵呵』两个字。
  后来伊尹投奔汤,为汤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只待最后实际的成熟,便推翻夏桀,取而代之。

  这期间伊尹还派人到夏朝散步夏桀的,用以试探百姓对的反应,结果百姓纷纷骂道:『太阳你个月亮,只要这个太阳能够灭亡,我们这些月亮愿意跟你同归于尽』。
  『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舆论表明,夏桀不可救药。
  不久,商汤起兵伐桀。

  汤一鼓作气拿下夏朝的多个属国,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山西安邑县附近』。
  双方军队在鸣条展开了最后的一场战争,夏军将士早已不愿为夏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
  夏桀惨败只得逃走,后被汤追上俘获,然后放逐于南巢『今安徽巢县』终老,夏朝就此覆亡。

  从夏朝开始,后来每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最后都能够找出一个像妺喜这样的替罪羊来,好像一个王朝的灭亡,一场动乱的发生,皆源于女性造成的蛊惑……
  但实际上呢?
  人们却往往忽略了背后的真相,君王荒淫无道,这才是亡国的根源所在。

  夏桀作为夏王朝的末代君主,本身文才出众,武艺超群,但是遗憾的是他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
  本应该成为造福天下普济苍生的英雄人物,却在最后成为天下的公害。
  国家很大,道理却很简单,丢失了最基本的道义,最终迎来的注定是灭亡。

  『桀』,因为夏桀而被打上专属的标签,让人直接联想到的便是残暴。
  夏朝的时代由夏启开启,最后又由夏桀而终结。
  启、桀,耐人寻味。

  第三卷 殷商之殇
  上次就是因为这节,更到这里观察下先。。。
  (~﹃~)~zZ
  对了,47节已更,希望明天还在......
  47又没了...
  @大山里的乡民 2015-04-27 00:48:21
  楼主辛苦了

  -----------------------------
  谢谢
  @大山里的乡民 2015-04-27 00:48:21
  楼主辛苦了

  -----------------------------
  谢谢,我在联系客服,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帖子不停被吃
  经查看,您的帖子是被值班编辑047隐藏了,如有疑问请您通过站内短消息联系操作者处理。感谢您对天涯社区的支持!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4-27 11:07:32
  欢迎归来!
  为毛还是没有47……

  -----------------------------
  我投诉了,等等看是什么结果
  据说是被管理人员隐藏了,我想不通为什么要隐藏。
  现在不敢更新了,怕又被封杀。
  天涯这管理手段我是跪了。
  投诉起来到处踢皮球,找版主也是一个都找不到。
  47 开始之前

  在桀的暴乱之下,夏朝似乎很快打出GG,接下来的将是一段殷商传奇。
  但是事情其实往往并不是这样,夏朝的衰落是一个历经几代帝王的长期过程,而商朝的崛起也并不是想象中那般迅速,期间也是经过很多代人的不断壮大与繁衍。
  历史有些时候会定格在某些画面,而忽略了漫长的过程,仅仅因为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焦点事件而对岁月的平淡选择性进行了遗忘。

  任何人,任何地方,都会在某些阶段有着一段被遗忘的时光。夏商的交替是历史的必然,不过这其中夏商最大的区别便在于一点,那就是文字,或者说我们八卦里所提倡的文化。
  大中华上下五千年,往往都是以『夏商周』这样的顺序开始,至于我们前面巴拉巴拉了这么久的『上古时代』更多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传承,并没有计入到正史。
  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我们说人类是由猴子慢慢演变过来的,大家一般都还能够接受,并且这些已经计入到人类的进化史。
  但是如果我们说人类是在人神共处阶段由神仙变出来的,大家估计也就呵呵了,这大概也就是上古时代更多成为传说的原因。
  那么到这里的时候便有一个最大的争议,那就是夏朝到底是不是曾经真实存在过?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所有后来人说的都不作数,你必须得找到有关先人的直接证据才作数……
  在『殷墟』以及『甲骨文』等一系列所谓的『证据』被不断发现以后,商朝的真实性已经容不得任何人去怀疑,但是夏朝缺面临着这样一个个严峻的考验。
  种种迹象都表明,我们目前所有对于夏朝的了解都出自后人的记载,更为致命的是在已知的商朝甲骨文体系中,完全找不到丝毫关于夏朝的影子,仿佛夏商之间从来就没有过任何的交集……
  在这样的局面下,关乎夏朝的考证成为一个历史遗留的难题。
  大中华历经沧海桑田,一直都是坚持着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到了现今却被西方文明左右或质疑,不得不让人感慨国家的强大是如此的重要,否则在国与国之间你甚至连谈论文化的资格都没有。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不得不提到一点的是,我之所以期望能够与大家一边八卦一边体验春秋战国那些缤纷灿烂文化,还是因为随着大中华在现今的格局下相对有了更多说话的余地和可能,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
  有人说,现在的文化或者舆论坏境已经很像百家争鸣时期,什么观点都可以提,什么话都敢说,对于这样的观点我很大程度上保持赞同。
  当然,对于那些强烈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我也同样保持理解,因为在开篇的时候我就已经提到,文化需要的是包容,而不是绝对一致的统一,当大家对同样的事情开始有不同的理解时,我认为就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你说呢?
  至于我们该如何将大中华夏朝的那一段历史展现给现代的西方,那是考古学家需要做的事情,甚至是当我们国家能够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又哪来的必要去刻意套用别人的标准体系。
  所以接下来,我们还是继续八卦,聊完了上古,说完了夏朝,接下来我们继续殷商之旅,也就是商朝。
  从哪里开始呢?
  我认为有必要从老二开始……
  前面我们已经八卦过,老三尧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完成了他的任职而光荣退出历史舞台,接下来则将是属于老二的舞台。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4-27 18:28:21
  终于看到了

  -----------------------------
  还是被删了一段,我不知道删的编辑到底过脑子没有
  完全没任何敏感的地方。。。。
  这一节真心折腾啊,就这样了,各位见谅
  1
  开更
  2 左右护法

  作为上古五帝之一帝喾的儿子,契的母亲是帝喾第二个老婆『简狄』,所以在我们这里简称为了『老二』。
  尧的母亲则是帝喾第三个老婆『庆都』,我们这里又简称为了『老三』。
  不过与我们常规理解有所区别的是,老二年纪比老三要小,契是尧的异母弟弟……

  到了大禹治水时,舜曾经派契等帮助大禹治水。治水成功后,契因有功而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商朝的前身从这里已经开始。
  再后来,大禹传位其子夏启,或者说夏启成功篡权,成立了夏朝,契则在自己的地盘慢慢发展,建立了自己的部落。
  从关系上来看,夏朝是权利的中央,契则是地方官员,契就在这样臣属的关系下慢慢的发展着自己的部落,代代相传。

  到太康失国时,契的孙子『相土』已经逐渐开始将部落势力向东方发展;
  到夏朝中期时,契六世孙『冥』『勤其官而水死』,这里我们就简单八卦一下,这个『勤其官而水死』是个什么意思?
  是指冥当官当的很勤快,但是被水淹死?
  非也,非也。
  冥作为商部落的首领,当时兼任着夏朝的水官,主抓水利工作。他为官务实而勤政,结果便是『水死』,也就是水患全都被消灭掉了。
  到契第十四代孙『汤』时,商部落在东方已经具备非常强大的实力,而此时的夏朝在孔甲之后的随后几代持续腐化,日见衰落。

  很多时候,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形势和陈旧的秩序时,新旧的价值观念都会进行一番的冲突。
  对于汤来说,继续接受多年的臣属关系,就得持续忍受夏桀的暴政,但是如果对抗夏桀,又得违背自契以来多年的传统,究竟该如何抉择,汤心中的天使与恶魔展开了较量。
  恶魔说,夏桀不得人心,百姓都希望他能够早日灭亡,我们不妨现在就做这个先行者,消灭夏桀,建立自己的国家;
  天使说,好呀好呀。
  ……

  说干就干,自从汤的心中燃起灭夏的念头以后便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的动作。
  他将固有的地盘商进行了扩建,并改称为亳。
  汤定居于此,在这里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总之就是抓紧开矿、攀升科技树,并大量暴兵,为灭夏不停创造有利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汤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懂得,人才才是战争中最大的战斗力,只有更好的运用贤臣、治理好内部、稳扎稳打才能最终厚积薄发。
  为此,经过精挑细选,汤招来了『仲虺』和『伊尹』作为自己的左右相。
  在他们的共同治理下,人民能够安心农耕,饲养牲畜,同时汤还积极团结各地诸侯,在汤的仁义以及仲虺和伊尹的鼓动下,很多诸侯陆续叛变夏朝而归顺商,这样汤的势力愈来愈大。

  在这个过程中,两位杰出的大臣仲虺和伊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为汤革夏命以及后续商朝的建设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仲虺的先祖世代在夏朝为官,而他自己本身出身也不错,之前是一个混得比较滋润的奴隶主,用现在的话说,仲虺在为汤任职之前就已经是个土豪。
  在政治上,仲虺有着一套自己的见解,从担任汤『左相』这件事上,更多还是因为夏桀本身让人失望、汤的号召力以及他自己自身在政治上的抱负与理想。
  不过『右相』伊尹与之对比起来,身份地位上则与仲虺有着天差之别,他个人曲折的经历以及伟大的成就则更为传奇,足够亮瞎我们的双眼。
  (~﹃~)~zZ
  @你现在在何地 2015-04-27 22:24:30
  看到第三页了,马一下明天接着看
  -----------------------------
  谢谢
  @夜色妖娆江山多娇 2015-04-27 22:46:50
  老二比老三小……

  -----------------------------
  呵呵,这个称呼是我为了方便起的,不用当真
  @大山里的乡民 2015-04-28 00:22:31
  楼主可以多更新点不?

  -----------------------------
  一直在更新的啊。。。
  不过水平有限,一天保持一节的进度对我来说已经难度不小了
  感谢支持,还望理解
  @司马蛋 2015-04-27 23:49:41
  恶魔说,夏桀不得人心,百姓都希望他能够早日灭亡,我们不妨现在就做这个先行者,消灭夏桀,建立自己的国家;
  天使说,好呀好呀。
  噗。。。。。。

  -----------------------------
  ...
  章节编号错了,应该是48节...
  @o弘毅o 257楼 2015-04-02 12:00
  ------------------------------
  @ssshhhlll2014 2015-04-28 11:15:36
  楼主八的很全面,我记得初中 历史 课本上,写的禹直接传位给了启。
  -----------------------------
  历史这个东西怎么说呢
  深究起来,其实基本都带有很深的阶级意识形态在里面
  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意识
  尤其是早期的一些历史,追溯起来难度很大
  所以往往一件事情在不同需求下会有很多不同的版本
  @ssshhhlll2014 2015-04-28 11:08:55
  楼主辛苦了,支持楼主
  -----------------------------
  谢谢
  @sweet814 2015-04-28 15:49:52
  几天没来了,支持一个
  -----------------------------
  谢谢
  1
  接上面左右护法
  49 厨圣伊尹

  很显然的是,到这里的时候,我们找到了一个重量级的八卦素材,那就是传奇人物伊尹。
  伊尹的故事很长很长,军事、政治、医学甚至连餐饮行业,他几乎无所不及,并且还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我们需要八多久?

  张学友会说,怎么也得『三天两夜』吧。
  张惠妹则会说,估计不够,至少得八个『三天三夜』。
  邰正宵又会说,既然八,就深八,最好八个『一千零一夜』……

  我想说的是,既然八卦,我们就没有必要太拘泥于形式,也没有必要在时间上最太多的限制,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就好。
  所以我们还是随着齐秦一起唱『夜夜夜夜』吧,放弃所有,抛下所有,让我们飘流在安静的夜空里,找寻过往的八卦与文化。
  伊尹的故事,我们先从他的出身说起。

  伊尹,姓伊,名挚,后被汤封官为尹『相当于宰相』,因此更多以伊尹之名传世。
  这个挚看起来是不是很眼熟?
  是的,上古时期,帝喾之后尧之前,中间有过一段时间,坐在上古部落联盟一把手位置上的正是挚。也正是后来挚主动让位,尧才得以开始他的帝王生涯。

  不过很显然的是,伊尹名挚,但时间上和上古时期的挚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因为我们判定这不是一起因穿越时空而造成的混乱。
  那么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重名……

  夏朝末年,3600多年前,伊尹出生于『空桑』,由于住居在『伊水』边,因此以伊为姓氏。
  空桑这个称呼早已不复存在,主要指现在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山东兖州等一些地方,属于古九州之一的兖州,因有大片桑林而得名。
  这里不仅是伊尹的出生地,同时也是孔子的出生地,唯一可惜的是后来到了东周晚期以后,空桑这个地名逐渐不再被沿用。

  伊尹的户口本并不是很好,母亲是一位采桑养蚕的奴隶,父亲是位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厨师,不过从本质上来讲还是奴隶……
  虽然出身于奴隶家庭,但是伊尹自幼的勤奋便显得是那么的让人励志。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烹饪技术,通过不断专研终有大成。

  在做菜方面,伊尹认为首先要做的是认识食材本身的自然性质,这是能够将各种食材都能烹制成美味佳肴的前提;
  其次,伊尹强调了水与火的关系。伊尹指出烹饪的用火要适度,不得违背用火的道理,但他同时认为水才是做菜最基本的要素。『凡味之本,水最为始』,水火的掌控,是做菜的关键;
  最后,伊尹还阐明了调味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要用心去掌握与体会,『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他的『五味调和说』至今仍然是大中华烹饪界的准则之一。

  伊尹认为,一个经过精心烹饪而成的作品应该达到这样的高水平:『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他的烹调技术及其烹饪理论独树一帜,因此甚至包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很多地方在内的中国烹饪同行一并奉伊尹为中国的『厨圣』。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伊尹在餐饮这一业务领域相当拔尖,但是他真正的爱好却是潜心研究尧舜之道。

  一位精通烹饪的厨师,同时也深谙治国之道,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哪位姑娘穿越到几千年前的东方刚好遇到伊尹时,我想说的是:
  『姐,遇上这样的厨师你就嫁了吧』……
  (~﹃~)~zZ
  @雪依是我 2015-04-22 14:22:46
  楼主萌萌哒!

  -----------------------------
  O(∩_∩)O~
  @sweet814 2015-04-29 11:12:52
  支持楼主
  -----------------------------
  谢谢
  @sweet814 2015-04-29 11:12:52
  支持楼主
  -----------------------------
  谢谢
  @司马蛋 2015-04-29 08:12:13
  m

  -----------------------------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