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春秋史】华夏文明溯源——传说 、历史与文化

  352 仁义之师

  有些事情吧,赶早它不如赶巧。
  成得臣在救郑一事上发扬了楚国一贯的传统,他并不是直接去救郑国而是另辟蹊径打宋国。
  原因有很多,不容忽视的是以春秋的交通水平从楚国到郑国实在是远了点,如果真要直接去救可能赶到之时黄花菜都凉了……

  这边成得臣不急不慢的去打宋国,那边宋襄公收到消息之后又赶回宋国,一个从南方北上,一个从西往东返回,这不两军赶巧就遇上了。
  再次不顾反对的声音,宋襄公坚持要与楚军一战。
  到底谁才是霸主,宋襄公认为到了做个了断的时候了。

  不过别急,我们都说了他们是在泓水遇到的。
  现在的情况是,一个在河这边,一个在河那边。
  宋襄公不需要过河就可以直接回国,但是成得臣想打宋国就必须得过这条河,所以宋襄公还得摆好造型慢慢等楚军过河……

  眼看宋军依次排开摆好队列,楚军还没全部过河,大司马『固』建议:宋军兵多,楚军兵少,趁他们还没来得及全部过河的时候,不妨迅速进攻。
  宋襄公:不行。
  大司马:......

  好吧,楚军全部过河了,收拾收拾准备摆造型,大司马又建议了:楚军才过河,这会准备不充分,不如趁机进攻。
  宋襄公继续:不行。
  大司马:......

  宋襄公为什么屡次三番不听大司马的建议?
  宋襄公是这样理解的:打仗那都是有套路的,比方以前作战那都是不能靠关塞来取胜的,即便打赢了也是不能再次伤害敌人的,而且头发花白的敌人那都是不能俘虏的。咱们宋国虽然是先商的后羿,但是绝对不能攻击准备不充分的敌人的。
  这次轮到目夷了:……

  春秋战争守则懂不懂?
  宋襄公霸气不霸气?
  成得臣:别扯那些没用的,咱准备好了,放马过来吧。
  宋襄公:那我这次真来的啊。
  成得臣:来就来。

  后来宋、楚在泓水进行的这次战争被称为『泓水之战』,这次战争规模上来讲其实并不算大,但是意义影响非常之深远,甚至是到了几千年之后仍然存在争议,对于宋襄公的行为后世明显的分为了两派。
  有人说宋襄公很不错,即便是两军交战也是颇具君子之风,高举『仁义之师』的大旗,作为中原的霸主就应该有这个范;
  有人说宋襄公很愚蠢,打个架都这么死板,人家孔子都曰打架用砖乎,乎不着再乎,乎着往死里乎,乎死拉倒乎……

  究竟谁对谁错?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战况……
  在成得臣的率领之下,楚军大败宋军,宋襄公的护卫被杀,宋襄公自己的大腿也被射了一箭……
  子曰:差点就一命呜呼。

  楚国的救援行动再次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说好去救郑的,压根就没到郑国去就把这事给办了。
  什么叫赶早不如赶巧,这就叫赶早不如赶巧。
  宋襄公:赶巧不如逃跑……
  @片汤2016 2016-03-13 22:45:02
  顶
  -----------------------------
  这么快...
  @静默的风铃ting 2016-03-13 23:03:51
  支持楼主一下~崇拜~
  -----------------------------
  谢谢啊
  @善水心 2016-03-14 10:20:29
  呵呵,楼主写的太精彩了。宋襄公这里亮了。古人打仗都这么讲原则的?
  -----------------------------
  一直到宋襄公这里,其实规则还算是保留得比较好的
  与战国时期相比,春秋时期的战争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比较讲究“以德服人”的,为了胜利而各种手段在当时并不盛行。
  当然,对胜利越来越重视,包括后来孙子兵法等的出现直接强调打仗就得玩计谋,就得玩阴谋,原有的规则也就慢慢被淘汰了。
  @月如笺 2016-03-14 00:43:24
  顶
  -----------------------------
  谢谢


  @catslover 2016-03-14 00:00:26
  不看韩剧,我咋觉得这妹子变样子了。
  -----------------------------
  呵呵 在韩国变脸貌似不是啥难事
  @青儿在出差 2016-03-14 10:59:57
  二刷留名。话说时间轴真的好长,人物真的好多,关系真的好复杂,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怎么破?决定三刷从平王东迁开始,不然每次看感觉是第一次看受不了吖!楼主加油!
  -----------------------------
  恩 的确是因为时间跨度太大了
  所以我也有适当的考虑减少不必要的人物出场 否则数据量更大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3-14 11:06:44
  打卡打卡~
  -----------------------------
  潜水姐好
  @暖霜眉雪 2016-03-14 11:15:57
  太好看了,入迷了都
  -----------------------------
  额...
  @都教授的书房 2016-03-12 07:35:47
  已阅,留印。
  楼主加油加油写!
  危楼高百尺,乃触桓公篇。
  秦皇统寰宇,更要经何年?
  -----------------------------
  @o弘毅o 2016-03-12 22:39:26
  呵呵 我个人目前感觉还不算拖沓
  已经尽量调整进度了
  主要是春秋以前从上古到西周花了不少时间 所以看起来就长了点
  谢谢支持
  -----------------------------
  @都教授的书房 2016-03-14 08:38:17
  实在等不及楼主更,就又去读左传战国,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却不及楼主娓娓道来生动有趣。
  -----------------------------
  呵呵 没这么夸张
  主要是本身风格不一样 古文的读起来本身要晦涩一些
  @善水心 2016-03-14 10:20:29
  呵呵,楼主写的太精彩了。宋襄公这里亮了。古人打仗都这么讲原则的?
  -----------------------------
  @o弘毅o 2016-03-14 10:31:02
  一直到宋襄公这里,其实规则还算是保留得比较好的
  与战国时期相比,春秋时期的战争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比较讲究“以德服人”的,为了胜利而各种手段在当时并不盛行。
  当然,对胜利越来越重视,包括后来孙子兵法等的出现直接强调打仗就得玩计谋,就得玩阴谋,原有的规则也就慢慢被淘汰了。
  -----------------------------
  @善水心 2016-03-14 11:44:38
  古人真好。先祖都这么好,然后慢慢慢慢的,到现在如今的,想想还真的很痛心。。。
  -----------------------------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中国几千年下来真是好的没剩几样,骨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倒是越来越盛行。
  @o弘毅o 2015-06-16 22:13:41
  96 一触即发
  到这里时我们看到周在姬发的带领下,出场阵容已经相当豪华,现在是到了关注姬发如何部署战术的时候了。
  姬发上任后,除了确立姜尚、周公以及召公的三巨头地位,还重用了如『毕公』、『康叔』、『丹季』等一系列骨干。
  此时的周人才济济,发展得也是风生水起,但是对于姬昌伐商的遗愿,姬发却显得十分的谨慎。
  上任后的第二年,姬发将原先姬昌建的新主基地『丰邑』舍弃,在其附近又建立了新的......
  -----------------------------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3-14 14:19:04
  浓眉大眼。。。。笑喷了,楼主。。。
  -----------------------------
  呵呵 看的挺快的
  @kl2014abc 2015-07-29 21:08:44
  说得那么玄 什么其他古国都灭亡了 只有中国传承下来 伟大什么的 真是超能自我安慰。
  实际上就是地缘位置罢了,整个东亚只有汉地十八省这一大团是适合生存的,和另外几个伟大文明区域隔得太远,对方影响不到。而其他的地区的蛮夷因为恶劣的自然条件根本成不了气候,自然就传承下来了。
  另外 什么间断不间断 没觉得不间断就优越了 古希腊一样吸取了大量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的精华 西方不也传承了么。
  反观中......
  -----------------------------
  @o弘毅o 2015-07-29 21:22:24
  首先,我不喜欢跟人喷口水,尤其是莫名其妙的喷
  我试着跟你沟通一下,仅此而已
  1、其它几个文明古国的确中断了,这是事实,也很可惜,实际上中华民族也曾经一度遭受过致命的打击,也许你觉得无所谓,但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觉得中华文明能够延续到现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伟大不伟大,不是我说了算,但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2、古印度为什么会灭亡,你可以自己去找找原因,不是中国曾经没有受到类似......
  -----------------------------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3-14 16:57:13
  楼主,我个人胡说一下哈哈,首先,中华文明一直是比较超前的文明,在别人还穿虎皮裙的时候,我们的文明已经有文字记载,已经形成书籍可以流传后世。在 历史 上就算被外族入侵之后,他们也基本选择了继承中华文明这一比较领先的文化。
  其次,我觉得中华文明包容能力强,并有很强的归化能力。
  -----------------------------
  呵呵 说的挺好的
  我们看看现在就知道了 美国满世界的文化输出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力量
  @禅___静 2016-03-14 19:13:47
  [xyc:3分闪人]
  -----------------------------
  今天居然这么早...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3-14 21:25:31
  楼楼好脾气~妖魔鬼怪速退散→_→
  -----------------------------
  话说潜水姐这是啥意思...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3-14 21:41:31
  今晚去看帅哥路过留爪(≧▽≦)
  -----------------------------
  不会是去相亲吧,哈哈
  我们接着说宋襄公
  353 名或者利
  353 名或者利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该如何去点评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表现?
  也许切入点不同、立场不同,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

  所以有的人说好,甚至把宋襄公列入到春秋五霸之一;
  有的人说不好,直接把宋襄公的行为贬低到一文不值。
  我们认为这都是正常的,因为没有包容,就不会有文化。

  宋襄公为什么会在某些版本中被列为五霸之一?
  一是因为这样的版本出现的时间较早,这个时期可供选择的名单数量并不多,毕竟宋襄公也是组织过几次盟会的人……
  二是宋襄公坚守『仁义』与春秋以来的礼乐崩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结合他主动让位于兄弟以及信守对齐桓公的承诺拥立齐孝公等事迹来看,哪怕被人认为宋襄公是在作秀,那也是秀得相当彻底的一种行为。
  后来孟子曰『春秋无义战』,这是对春秋以来秩序丧失的一种批判,但也正是在这种批判当中宋襄公的『仁义』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三是比如孟子一派在评定五霸之时的标准也并非完全针对成就,典型的如郑庄公成就虽然不错但是得不到认可,典型的如宋襄公虽然败于楚但是精神得到了认可。

  但是,为什么又会有相当一部分声音如此看轻宋襄公?
  一是因为宋国毕竟国力一般,跟齐楚等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梦想无法照进现实之时,在有些人看来总是不切实际的;
  二是因为宋襄公过于执着,无论宋国内部有多大的反对声音,宋襄公仍然为了梦想而一往无前,尤其是目夷对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几次三番劝谏宋襄公不要做无谓的事情,可惜收效甚微;
  早知如此,目夷当初还真不如就答应宋襄公做国君得了……
  三是宋襄公对于旧的秩序过于坚持,时代发生变化之时究竟该墨守成规还是为了利益而打破常规,这个问题没有绝对标准。宋襄公是一面镜子,支持的人看到的是风骨,反对的人看到的则是迂腐。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的时候,同样需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分析,无论如何,以今人的思想论古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首先,宋国爵位高,但那是因为政治上的需要。
  宋国地势平坦,周邻强国,一旦宋国作乱必将处于被围攻之势,这在三监之乱后周公其实就已经布好了局。
  也就是说对于宋国这样的异类诸侯国来说,周朝从一开始就有戒备之心,称霸中原何其难;

  其次,大国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持续多年,尤其是楚成王即位后逐鹿中原的野心一直都在,因为齐桓公的压制中原与楚国之间在维系着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等到齐桓公去世齐国一乱,这正是楚成王释放压力打算大展拳脚的时候,宋襄公如此高调的行为等于是把自己置于风口浪尖;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争霸这样的游戏永远都只不过是强者的专利,纽约的司机做着背景的梦我们尚且可以认为是思乡,但是吃白菜的命却操卖白粉的心终究是会被很多人不认可的。

  现实的问题就如目夷的观点一样,比起齐楚邓国来,宋国也不过就是个小国,小国就应该选准大腿牢牢抱紧而不是不切实际的争着去当那条大腿。
  换句话说,宋襄公对自己、对宋国的定位与自身实力产生了偏离,所以造成了他的失败,也造成了一个如此看重名声之人又会争议如此之大。
  可以这样说,宋襄公『仁义』的失败是一个分水岭,道德的约束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变得不再重要,警醒着后来权力道路上的追逐者们。
  @片汤2016 2016-03-14 22:40:19
  今天是咋的啦,楼主更的这么早。 顶
  -----------------------------
  哈哈 早了大家还都不习惯啊
  @o弘毅o 2015-08-29 20:48:42
  @涩恩 4561楼 2015-08-29 20:30:00
  啥病啊?
  —————————————————
  小病 口腔发现囊肿 不过治起来略蛋疼
  -----------------------------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3-15 09:58:36
  为毛口腔囊肿,会。。。蛋疼?
  -----------------------------
  这是一个伤心的故事啊
  闹得我现在牙齿都有后遗症,过几天还得去复查...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3-15 10:32:09
  想问一下楼主,后世的魏、晋,南北朝四国,唐宋,是不是都是根据祖上的姓氏和周时期被分封过的地盘,国名而取的国号?
  -----------------------------
  我们先回答这个问题吧

  你列的这些朝代其实大多数跟周朝时期分封的那些诸侯国关系不大,或者说没有直接的关系

  魏跟曹操有直接关系,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等爵位,所以曹操虽然一辈子都是丞相,但他的儿子曹丕后来建国时用的魏;

  晋朝与此类似,后来司马昭被封为晋王,他的儿子自立为皇帝时国号就用了晋;

  唐朝我们在上古的尧那里提到过,李渊以前被称为唐王,所以后来国号用的是唐;

  宋也很简单,赵匡胤之前中原局势很混乱,他发迹在宋州,所以国号用宋。
  @善水心 2016-03-14 22:28:35
  今晚更新的早。晚安!
  -----------------------------
  呵呵 看来还不能太早
  @米迷眯 2016-03-15 09:14:46
  顶贴
  -----------------------------
  谢谢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3-15 12:33:28
  @卖女孩的小火柴LB 2016-03-15 10:32:09
  想问一下楼主,后世的魏、晋,南北朝四国,唐宋,是不是都是根据祖上的姓氏和周时期被分封过的地盘,国名而取的国号?
  —————————————————
  @o弘毅o 9556楼 2016-03-15 11:42:00
  我们先回答这个问题吧
  你列的这些朝代其实大多数跟周朝时期分封的那些诸侯国关系不大,或者说没有直接的关系
  魏跟曹操有直接关系,汉献帝曾封曹操为......
  -----------------------------
  呵呵 谢什么谢
  @善败不败2011 2016-03-15 17:52:23
  嗯
  -----------------------------
  纳尼
  @o弘毅o 9524楼 2016-03-14 12:27:00
  @善水心 2016-03-14 10:20:29
  呵呵,楼主写的太精彩了。宋襄公这里亮了。古人打仗都这么讲原则的?
  -----------------------------
  @林西雁 2016-03-15 07:13:24
  @o弘毅o 2016-03-14 10:31:02
  一直到宋襄公这里,其实规则还算是保留得比较好的
  与战国时期相比,春秋时期的战争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比较讲究“以德服人”的,为了胜利而各种手段在当时并不盛行。
  —————————————————
  这就是成王败寇的事情呀,要是打仗都这样,大中华早被灭了不知多少遍了,。
  -----------------------------
  某种程度上讲你说的成王败寇是对的,如果宋襄公换成齐桓公,如果这事换做结局是打赢了,也许就没这么大的争议了。

  但是,春秋时期的战争的确是不能等同于后来我们所认为的战争,至少后人看来春秋时的战争被称为"君子之战",这都是有原因的。

  对比起来看,春秋时期的战争更多像是一种竞技上的战争,目的是使得对方屈服,而不是赤裸裸的吞并。
  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一定实力对等的基础上的,明显的大鱼吃小鱼那也是很现实的。
  总体来看,春秋时期的战争在谋略上还比较粗放,很少有尔虞我诈的情况出现,一是兵法尚未成型,二是旧的思想还未被彻底摒弃。


  到了战国以后,谋略兴起,兵法推广,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从竞技演化为你死我亡的吞并,战争开始更多变得残酷起来。

  @Cassie向阳花 2016-03-15 20:01:51
  打卡
  -----------------------------
  向阳花好
  响应号召我们早点更新
  354 致命一箭
  354 致命一箭

  俗话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们也说,每一次的失败都是通向成功的一块垫脚石。
  再说了,泓水之战我们还专门强调这并不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战役,对宋国的实力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为什么宋襄公仅仅只是打输了这场战役,我们就这个看起来仁义又或者迂腐的举止分析了这么久,难道宋襄公后来就一定不能报仇雪恨了么?
  是这样的,宋襄公后来的确没这个机会了……
  公元前637年5月,泓水之战后第二年,宋襄公去世。

  宋襄公怎么死的?
  宋襄公去世不久前,齐孝公发兵进攻宋国,理由是齐国组织盟会宋国没有捧场,齐桓公在位之时宋国缺席的情况可不多见。
  看来连宋襄公拥立的齐襄公都跟他闹翻了,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阴雨。

  所以宋国被打败,宋襄公就战死了?
  其实跟这也没啥关系……
  我们只是再次强调宋襄公的霸主梦想实在是太过理想化,理想到连最基本的外交关系都没处理好的情况下,仅凭宋国的国力实在是有些勉强。
  宋襄公的死还是与泓水之战有关,这一战我们透露过一个细节,那就是宋襄公在逃跑之前大腿被射中一箭,这一箭让他的仁义成为很多人眼中的笑话,这一箭更是彻底结束了他的梦想。

  为什么呢?
  因为宋襄公负伤回国后箭伤一直就没好利索,陆陆续续拖了几个月结果旧伤复发,然后就去世了。
  周朝天子不作为,看病难啊看病贵,宋襄公仅仅因为皮肉之伤没治好就送了性命,实在是令人感慨……

  宋国在宋襄公十余年的在位时间之内有过这样短暂的存在感之后逐渐又归于沉寂,继续默默地做着一个中小诸侯国该有的事情。
  不过在泓水之战后,宋襄公去世之前,还是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流亡到齐国的重耳这会又短暂来到宋国。
  宋襄公热情款待了了重耳并且还赠送了他二十辆车,合计八十匹马。

  重耳不是挺享受在齐国的日子么?
  看起来的确是这样,重耳其实也不想去宋国,他也不太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后来稀里糊涂的就来到了宋国……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早在公元前639年之时,宋襄公还在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齐国这边因为齐桓公的去世、齐孝公几个兄弟之间的夺权而变得混乱,重耳的一干随从看衰齐国于是便筹划着离开齐国。
  有天,赵衰和狐偃二人在一颗桑树下正商量这事,恰好有个婢女采摘桑叶就听到了这事,随后便告诉了重耳在齐国的老婆文姜。
  文姜二话不说,直接就把这位婢女给杀了……

  文姜要做什么?
  文姜找到重耳表示:您有离开齐国称霸中原的志向,我刚才把偷听到的人杀了。
  重耳蒙圈了:没有这回事啊……

  原来,筹划离开齐国的是赵衰、狐偃等随从,重耳则对在齐国目前的生活状况相当满意,一副打死都不愿意挪窝的态度,恰好文姜又是坚定的支持赵衰等随从的意见,继续建议重耳不要安于现状而应该事业为重。
  当然了,重耳还是不愿意轻易做出改变,并表示: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
  于是,重耳后来就稀里糊涂的到了宋国……
  涯叔抽的慌...
  预告
  齐桓公之后
  我们短暂的介绍了下宋襄公
  接下来的重心将会是晋国的重耳
  @周易取名字 2016-03-16 12:01:38
  @o弘毅o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牛神,那个投票是怎么回事,今天开始?
  大家不嫌麻烦的话帮帮忙投个票
  貌似这个帖子在2015年度的第六页
  谢谢大家了

  http://zt.tianya.cn/tyjd/index.shtml
  具体操作应该是选完帖子打钩,然后提交
  反正我也是稀里糊涂的...
  @潇湘观渔 2016-03-16 10:54:57
  大鼎好文
  -----------------------------
  谢谢
  @善水心 2016-03-16 09:17:42
  可怜的婢女。。。。。。
  -----------------------------
  呵呵 看点与众不同啊
  @o弘毅o 2016-03-16 13:54:40
  具体操作应该是选完帖子打钩,然后提交
  反正我也是稀里糊涂的...
  -----------------------------
  @善水心 2016-03-16 14:35:11
  怎么玩的?是打完钩,然后敲点字,分享到微博吗?我可真算是你的死忠粉了。第一次做这样的事。。。
  -----------------------------
  好像就是这样
  说句实话我也是第一次干这么没节操的事情
  还忽悠别人投票......
  @牙克西姆斯孜 2016-03-16 14:42:18
  我爬楼过来给你投票了^_^
  -----------------------------
  额,先给你跪了
  @o弘毅o 9582楼 2016-03-16 13:52
  大家不嫌麻烦的话帮帮忙投个票
  貌似这个帖子在2015年度的第六页
  谢谢大家了
  http://zt.tianya.cn/tyjd/index.shtml
  -----------------------------
  @司马蛋 2016-03-16 19:29:31
  +1
  -----------------------------
  谢谢
  @片汤2016 2016-03-16 17:48:50
  顶 ,投了

  -----------------------------
  哈哈
  再次感谢
  @闺密住在我隔壁 2016-03-16 22:05:40
  从粉丝楼爬过来给楼主投票啦!
  -----------------------------
  哈哈 谢谢这位朋友啊
  没想到我还能沾小王的光啊
  @万年潜水的某某 2016-03-16 16:45:11
  来啦来啦~投完了~为了夸你把我会的成语都念叨了一遍[d:抠鼻]
  -----------------------------
  哈哈 关键时候潜水姐果然靠得住
  @征岚雪影 2016-03-16 15:58:24
  很难搞,回家再试一下。
  -----------------------------
  是很麻烦 我还问了下官方的才大致知道怎么回事
  @禅___静 2016-03-15 23:11:32
  飘过~楼猪晚安~
  -----------------------------
  额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