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闪亮的日子
歌手:罗大佑
专辑:爱人同志
我来唱一首歌,
古老的那首歌.
我轻轻地唱,
你慢慢地和.
是否你还记得,
过去的梦想.
那充满希望灿烂的岁月,
你我为了理想,
历尽了艰苦.
我们曾经哭泣,
也曾共同欢笑.
但愿你会记得,
永远地记着,
我们曾经拥有闪亮的日子.
初中读了她绝大部分作品,有自己风格,还有印象她说自己小时候写过的句子:“秋天的落叶像舞倦了的蝴蝶。”
--------------------------
好句子
闪亮的日子谁没拥有过,唯其短暂才趋永恒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二十九)
应该说三毛与荷西的经典爱情从来都是好事多磨而不是一蹴而就,有时候还像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河道一样令人扑朔迷离看不见底,你认为他们缘分已尽的时候他们又十分高调地复合,你认为他们从此踏入爱情高铁高速奔向爱情极致时,他们又峰回路转地迅速分开,这就是三毛说不得的神秘爱情,这个极品爱情巫女是不会轻易让人看透她那高深莫测的情感底牌的。
其实细想起来,三毛的这段千古绝唱式的婚姻,还真有大陆的经典婚姻模式“李双双结婚”有异曲同工之妙,至少有百分之九十的相似度,那就是“先结婚,后恋爱”的那一套,居然也能碰撞出最绚烂的爱火,简直就是一种奇迹,三毛这两个神奇无比的字本身就能演绎出“一切皆有可能”的范本的。
因为三毛始终认为自己的“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复杂爱情让自己变得不再纯真了,她不想糟蹋西班牙帅哥荷西的纯如一张白纸的情愫,如果以爱的名义伤害一个少年纯洁的心,那始终于心不忍有一种犯罪的感觉,有时候真正的爱情是能够让人高尚起来的。
后来,荷西潜水意外离世之后,三毛就曾动情地回忆说:“在结婚以前我没有疯狂地恋爱过,但在结婚的时候,我却有这么大的信心,把我的手交在他的手里,…… 如果他继续活下去,仍要说我对这个婚姻永远不后悔。”并不住地感谢上苍给自己安排了这美满的六年婚姻生活,让她知道了什么叫做醉人的爱,简直就是浓情化不开,六年绝对是包含了六百年以上的绵绵情份,他们绝对是俗世婚姻生活中的超凡脱俗的神仙眷侣,在佛面前修了五千年的回眸才换来的短暂擦肩相拥,在五月醉人的晚上相拥而眠,唯其短暂才趋永恒。
在此,不禁令人想起了三毛编剧的摘取了台湾金马奖创纪录八项大奖的经典电影《滚滚红尘》里的经典片断,那就是女主角林青霞光着脚丫踩在秦汉的鞋上在阳台相拥甜蜜蜜地跳舞的那一幕。当台湾“音乐教父”罗大佑作词作曲的《滚滚红尘》的主题歌如诉如怨悠扬曼妙地响起时,很多人早已掉落在那种隽永得不能言语的动人时光里回不来,凝固如一尊石佛,只能用回忆来穿越时空地打救。
三毛就是这样的奇女子,只要她真心实意地投入一份爱,那么管它外面是炮声隆隆还是黄沙漫漫,宛若世界只剩下了卿卿我我的两个人,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只要能和心爱的人渡过这片刻的安宁静美,能在爱人的温暖怀抱中同舞共醉,就是不毛之地的沙漠也成了爱情绿洲,此生便别无所求,心满意足得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
作者:盛棠 回复日期:2011-02-17 15:40:34
书里的形象对结局已经有所预示。一个悲观的人可以高寿,因为她有发泄渠道,对自己的要求也不高,量入为出,保持平衡。但是三毛太想要表现积极乐观,还违心参加各种以善为名的社会活动,这一种人的发泄渠道不存在,而且她对自己的人生要求太高,最后就会像爆竹一样爆炸。典型的是《西风不识相》一篇,算是一个小预兆。隐忍的传统对中国人内心伤害之深可见一般,外界处处却是敌进我退的剑拔弩张,总是在斗争中保持平衡,不仅是西方人,三毛的出走就是遭遇到台湾身边人的精神围剿,种种苦闷在《雨季不再来》等书中可见,毫无亮色。她逃亡了一次,在外国人性还是如此,脱离祖国环境后她豁出去爆发了一次,效果良好,却未学乖。回来再要经营好女儿,好名人的形象,又是诸多隐忍,所以她是被传统文化凌迟至死的一个人。
-----------------------------------------------
+1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三十)
当然,在三毛拥有最纯美的沙漠爱情之前,还有一段艰苦跋涉的情路要跨山过海,而且三毛的沙漠爱情也是本文的重点之一,一定不吝笔墨大写特写,那确实是三毛一生中最美不胜收的爱情,高潮的部分,我们怎么能视而不见忽略过去呢?
不过,要弄清这段突如其来的爱情高潮有时居然有点困难,因为它本身太完美太白璧无瑕,以至于在红尘中颠倒的十分普通的我们都感觉这是一种“董永和七仙女”式的神仙爱情,不可能降临人间,这种疑问就像荷西的年龄,以及三毛与荷西年龄之差距困扰过很多人很多年,我就从三毛的一些传记和怀念文章中看到了荷西之死的不同年龄,比如有的说是三十岁时死了,有的说是二十八岁时死的(也就是说荷西或者就生于1949年,又或者生于1951年,简直就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古年龄了,难怪有质疑者甚至于提出爱神荷西是否实有其人,好在年代还未久远也),甚至于三毛比荷西大四年还是八年也让人纠结了很多年,扑朔迷离如大漠狂暴的风沙也。
那么三毛是如何和若即若离的荷西走在一块的呢?让我们再从头说起吧。
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三毛再次出现在西班牙并不是直奔荷西而去的,正如我们也不能确定她是不是因为爱情的绝望而直奔西班牙一样,因为三毛再次踏上如梦似幻的浪漫西班牙时,荷西还在服兵役。而且三毛在台湾收到荷西令鬼神动容的不惜为她殉情的求爱信后,也只是轻轻一声叹息而已,叹息居然有这么帅气的海神这么痴情的男子,却没有任何亲热的表示,照样投入到别人的爱里不能自拔,基本上也只是把荷西当成是马德里大学女生轻蔑称呼的“表弟”的那种啦,甚至时隔半年才去的西班牙。
我不知道三毛在荷西的蜗居里看到那整面墙铺天盖地贴满自己泛黄的放大黑白照片时是不是感动得眼泪哗啦啦,反正三毛在马德里还经历了一段嬉皮士般的游戏人生的多彩夜生活,放浪形骸得可以,直到玩够本了的三毛说要做穿越沙漠的女探险家,而酷爱航海的荷西服完兵役后本来想有一个穿越地中海航行到爱琴海的壮游,最终为了一圆三毛的沙漠之梦,先期去了撒哈拉,从此他们的千古绝爱急转直下玉汝于成。
七个月后,他们终于修成正果,在沙漠中结了婚,成了沙漠最幸福的一对儿。因为六年来荷西每一次想念三毛,上天就下一粒沙,直至堆成了神奇爱情绿洲撒哈拉……
作者:龙业 回复日期:2011-02-19 20:16:43
再顶!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
谢谢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三十一)
原本,三毛的此次西班牙之行,并没有特定的爱情命题,至少荷西不是直奔主题的那种清晰而明确的爱情目标,甚至连“标本”也不是。
虽然也不好说她是为了爱情的绝望才去的西班牙,以便从轻松浪漫的异国情境中把自己奄奄一息的生命意识在重重苦海中打捞上岸,与其这样说,不如说她是在寻找新的彼岸,把被爱折磨得百孔千疮的破如棉絮的沉重心情抛在故园,然后轻装上阵在浪漫奔放的国度西班牙“重整河山待后生,洗心革面做新人。”
果然不出所料,三毛最初是以嬉皮士的姿态出现在西班牙的。
也许是有一种爱让她心太苦,可能她就是刻意想麻痹和冲淡这种爱的伤害,刻意要忘记那种刻骨铭心的才又刻意要当有点玩世不恭的嬉皮士的,不然的话你很难想像一个原本有点刻板而且薪水不高的小学英文老师会变得如此的“放浪”,可以在旧城区的小酒吧里不停地唱歌跳舞有时还会喝得烂醉如泥,甚至有时候还会从很瘪的钱袋里狠心地拿出大张钞票置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妇人行头,把自己想像成为莫泊桑笔下的那位到皇宫跳舞的充阔项链夫人,一袭长长晚礼服袅袅婷婷地曳地而行,裘皮大衣,戴着风铃般的长耳环,云鬓高缬,趾高气扬示威般地带领小姐妹去看高雅歌剧。这就让人嗅出了一点不对劲,如果不是刻意要回避或忘记点什么,这也太不像我们曾经十分自闭的陈家二小姐的派头,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很多人曾猜想她是为了绝望的爱情而把自己放逐天涯的,我们确实不能腹黑此类事情,至少她那么惊鸿一瞥地逃离故园,是有一份要对于亡人的淡忘,对自我的拯救,爱情应该是用来享受,而不是用来折磨自己的。
也许,我们从这也窥见了迷茫珍妮的一段迷情和故作潇洒的挣扎。
这也是她没有急着寻找西班牙“海神”荷西的原因,尽管通常来说失恋的人很想胡乱抓住一些聊以自慰的爱情“救命稻草”,不过我们的三毛不是普通人,更加不是一个随便的人,她原本心里还装着德国教师,还要努力淡忘他,所以她不想荷西冒冒失失地又冲进自己百孔千疮的爱情领地里左顾右盼,那样太惨不忍睹,那也对荷西十分不公平,她始终是一个对于圣洁的爱情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的超脱之人,如果心中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渴望,她是不会轻易以身相许的。
这就是我们的别具一格的三毛,一切唯美到极致的三毛,情愿自己心中受苦,也绝对不会为了一时的寂寞慰藉而让爱情缺席地苟合,不然的话她也不配拥有天上神仙般完美得令人嫉妒令人感觉不真实的爱情啦。
何况那时候痴情而倒霉的荷西还在服役期。
作者:tyrl20091210 回复日期:2011-02-23 10:35:22
曾经浪迹天涯,曾经情动天地!
撒哈拉,戈壁滩。异域情思西部歌王,感动于你的勇敢!
-----------------------------------+1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三十二)
据说,当时狂放不羁的三毛心里虽然装着海神荷西不曾忘去,不过玩得性起的她却没有要去找他的意思,这也是很多人猜测三毛重返马德里是为了爱的绝望而不是为了爱的“明证”。
也许三毛当时还卸不下某些陈年情感,又或许她不想玩“姐弟恋”,再者可能她一开始就没有看好和荷西的感情,反正她就是让自己一次玩个够,爱情早已“退居二线”成为了西班牙狂飙岁月的陪衬,因为为情所累的三毛可能不想再让它伤害自己更深,让爱疼痛整天青春期。
好在幸运的爱神荷西有一个美丽动人又善解人意的好妹妹伊丝贴(据说荷西的庞大兄弟姐妹团中还有他的二哥夏米叶也和三毛很亲密,当年她没和荷西结婚时还曾结伴做疯狂驴友环游西班牙呢,巴塞罗那等著名城市曾留下他们青春的足迹)歪打正着做了“红娘”,是做“月下老人”业余媒婆的她用“缠劲”让当时潇洒不羁的三毛稍微停下疯狂的玩劲,然后在伊丝贴近于哀求的眼神下不大情愿地写了一封信给荷西,大意也就是说自己又重返西班牙啦什么的,有空来坐坐,祝你快乐什么的一大行文字,口气冷淡得比普通朋友还甚,因为经历了太多情感波涛被呛得晕头转向的三毛好像已经是看破红尘的大彻大悟样,在她高傲的心中基本上也是把痴情的荷西当作一个帅气的小弟弟来看待,并不曾在心中掀起很大的情感涟漪。
这个从后来她的的所作所为就表露无遗。
因为她的亲爱荷西收到她的“问候信”后欣喜若狂地夺路狂奔回马德里探望她,大情大圣的三毛居然还能忘记了约会的日期,就当帅哥荷西是透明的,照样和女朋友们出去游山玩水,直到日薄西山彩云归,尽兴之后回来的三毛才知道有一个男孩给她打了几十通电话,好像有很急的事要找她的样子,居然她还不能想得出是谁给她打的电话。
杯具啊,如果打电话的荷西知道,又不知要哭几回鼻子呢!这难道就是传说 中的好事多磨?
作者:在线隐身离开 回复日期:2011-02-23 19:46:40
喜欢三毛
作者:尹小跳2009 回复日期:2011-02-23 19:56:50
‘但是三毛太想要表现积极乐观,还违心参加各种以善为名的社会活动,这一种人的发泄渠道不存在,而且她对自己的人生要求太高,最后就会像爆竹一样爆炸。”以至于我们都希望她永远是这么积极乐观 比如我 到现在都没法相信 她以这种方式离开 活着不容易 尤其是要的更多的时候 苦难 困惑都是避不开的···我看她的作品比较晚 但是很快就喜欢了 《撒哈拉沙漠》里的惊险寻“宝”(化石)看的我惊心动魄 她却写的那么平淡 看的人突然很难受
------------------------------------
哈,奇人自有奇景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三十三)
果然是好事多磨,那边是发了疯要见白雪公主的痴心荷西,这边却是悠哉游哉在猜谜的三毛,弄不清马德里居然有谁在惦记她。
终于,电话铃声又响起了,这回找的还是三毛,不过却不是男孩子打来的,而是和她相熟的一位太太,弄不清这位太太会有什么急事,居然叫自己十万火急赶到她家去,莫非这位太太出了什么意外?
三毛不敢怠慢,一种对朋友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当她虚汗兮兮地赶到女友家中时,居然女友却神秘兮兮让她乖乖坐下,这还不打紧,居然又要三毛乖乖地闭上眼睛,这哪跟哪啊?让我眼冒金星跑到你这来,难道就是让我闭上眼睛捉迷藏呀,这也太逗了吧?
总之,三毛只能是张大个口像个洞,不知女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唱的哪出戏,反正连古灵精怪脑里很多歪点子的三毛也猜不出女友要自己做什么。
那么,发生了怎样的惊喜事了呢?以下我们还是援引三毛自己的叙述吧:
“当我闭上眼睛,听到有一个脚步向我走来,接着就听到那位太太说她要出去了,但要我仍闭着眼睛,突然,背面一双手臂将我拥抱起来,我打了一个寒颤,眼睛一张开就看到荷西站在我面前,我兴奋地尖叫起来,那天我正巧穿着一条曳地长裙,他穿的是一件枣红色的套头毛衣。他揽着我兜圈子,我嚷叫着不停地撞打他,又忍不住捧住他的脸亲他。站在客厅外的人,都开怀地大笑着,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和荷西虽不是男女朋友,感情却好得很……。”
呀,看这文字简直就充满了戏剧冲突的情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小说情节差不多”,俗话也说“无巧不成书”也,这三毛和荷西的重逢马德里啥就会发生得这么巧,这么充满戏剧情节,偏偏她又在茫茫人海中碰巧遇到了做自己哥哥红娘的西班牙美女伊丝贴,伊丝贴又碰巧想要三毛和自己的哥哥在一起,并不惜代写信封“强迫”三毛给荷西写看不懂的鸡肠英文信,荷西碰巧来马德里找她时她却出行在外,然后三毛与荷西又碰巧以小说悬念式的在旧友家里闭眼相见,一睁开眼睛居然就见到了自己六年前十分心仪的西班牙大帅哥。这么多的“碰巧”甚至比小说故事还富于戏剧性,不由得人们怀疑三毛的沙漠之行和沙漠爱情是用了小说般的春秋笔法!
看来,三毛的生活太多戏剧色彩,尤其是三毛的沙漠爱情,有时会令人如身置梦中一样感觉不真实,当某种生活太多巧合时,基本上很多人以自己的切身经验很快判断出这不是真实的生活。
当然,大多数人的判断也不一定就是对的,因为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我们说“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是大多数人的判断,也算是一种真理,直到有人看到了白乌鸦……
我不知道三毛的沙漠爱情是否有“造马”嫌疑,我只知道此时此刻以此种小说悬念方法重逢的一对璧人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三毛,一代文学青年的情殇(续三十四)
很难想像荷西当时是怎样的一种狂喜,是全身颤抖还是干脆麻木没有痛感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苍天有眼,又把自己钟情多时的爱人送回西班牙送到自己身边,那份情难自控一定是在所难免,这难道不是命运的暗示吗?“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我相信在那时分里荷西一定千百次地念叨以后成为三毛“绯闻男友”的王洛宾的歌词的。
这次的见面之后,荷西也完成他曾向三毛承诺的四年大学和两年兵役的六年“爱情合约”(尽管是单方面的,三毛甚至没有签字画押),他自己也真诚地守约了,成了自由身的他更加有时间和精力来全程投入对三毛的爱,简直就是一尊爱佛的化身。
此时的荷西也已经是“邻家有男初长成”,这个从来痴情于东方女性的乖巧邻家男孩也已经长大成人,身型虎虎生风,眼睛炯炯有神,像一棵西班牙南部庄园里的挺拔橄榄树一样令人眼前一亮,帅得一塌糊涂,美不胜收的样子。
而当荷西煞有介事地告诉三毛不想强迫自己做的事就不要去做,比如前文曾经说过的他说服三毛辞去杂志专栏写作的事,而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她就知道这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渴望自由渴望流浪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刻板生活的主,从她听从荷西劝告辞去专栏作家的头衔以后,她自己突然长大了(尽管她曾经总是躲在有荷西的爱情日子里出不来长不大),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在那一瞬间,她也意识到了荷西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被人轻蔑的西班牙“表弟“,那个腼腆地捏着一顶法国帽羞涩得不敢进会客室的大大咧咧西班牙中学生了。他已经长大成人,一个很有思想和见地的热血青年,一个无师自通的不错的生活哲学家。
总之,三毛和荷西在那一瞬间总都长大了,也酬了少女时代总是向往长大的三毛的夙愿。
“长大,在那种对于是囚禁苦役般的童年里代表了以后不必再受打击而且永远告别书本和学校的一种安全,长大是自由的象征,长大是一种光芒,一种极大的幸福和解脱,长大是一切的答案,长大是所有的诠释。”三毛掷地有声地说。
是的,自从把专栏作家的头衔弃如草芥,她已经长大了,因为她那时候的心是自由的,知道自己想要些什么,“长大是自由的象征”,是的,她自由了,她也长大了,可以随处飞翔了,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就是荷西的看似随意却深奥的“园丁理论”打动了这个知性女孩,并萌生和坚定了穿越沙漠之心的。
追求内心世界无比华丽而坚强的知识女性终于也向哲人荷西伸出了爱情橄榄枝,再也不是一只容易受伤容易退缩的柔软又坚硬的“爱情蜗牛”,随时随地缩回自己的保护壳中,而是“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往上爬”,勇敢地向荷西敞开了心扉……
转《回声-三毛作品集》专辑文案(节选):
回声是一种恫吓,它不停息地深入人心,要的不过是一个证明。有人问:这些发生的事情在以后能够记住吗?回声告诉她:是的是的是的是的……于是她反而哀哭起来。 也许 ,她自己并没有经历过什么,只是一种缓慢的幻觉低语在她耳边 ,一再呼吸……
回声是一种延绵的声音,它填满心灵的空间,我们期待大家都能感应其中的振荡,让自己也能成为回声的一部分,一波又一波,无远弗届的散布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1985年台湾滚石发行的一张专辑,《回声-三毛作品集》。这张专辑十一首歌词都是三毛所作,可以称做三毛的声音自传——用歌声记录了她的大半生。齐豫、潘越云这两位出色的歌者,还有背后强大的曲作者群——李泰祥、李宗盛、翁孝良、陈志远等。使得这张专辑得以隽永!
齐豫苍凉的高音唱尽了三毛的悲郁,潘越云温厚的低吟道出了三毛的迷情,演绎得入骨入髓。第七首《今世》,讲述的正是三毛失去荷西的悲情,齐豫把当局者三毛唱得痛哭失声...
这张专辑,我此生也会喜欢,此生也不会忘却。
《梦田》 歌手:潘越云、齐豫
(合唱:)
每个人心里一亩 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 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亩 一亩田
每个人心里一个 一个梦
一颗呀一颗种子 是我心里的一亩田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啊~啊~啊~....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用它来种什么 用它来种什么
种桃种李种春风
开尽梨花春又来
那是我心里一亩 一亩田
那是我心里一个 不醒的梦...
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