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闻手记》:十年记者生涯,从未公开的神秘采访手记

  各位文友见谅啦哈,今天加班做了一个稿子(付夫的稿子都是深度报道而不是一两百字的消息哈),因此回家就疯狂地更新了,等会还要接任务因此今天暂不配图,还请各位见谅见谅。
  李本信隐居深山的前三五年,和村里的乡亲们一直保持着友好亲密的关系,双方也都过得平静而充实。
  其间,乡亲们还经常跑到李本信的棚子里,给他送来些手工制作的被褥、布鞋之类的生活用品,或者是香肠、腊肉之类的珍稀吃食。
  而李本信,也经常悄悄拉着“山神”,到山上给村里弄来了不少山珍河鱼。
  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全国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生活在一些像宝旺这样偏远地区的人们,也渐渐开始有饱饭吃、有暖衣穿了。
  再往后,国家经济开始一路高歌猛进。随着经济发展,外面快速向前奔跑的世界以及这些世界里五光十色的生活,也开始对贫困封闭如宝旺这样的山区小城产生了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这些影响,很快就在老实巴交的李本信和同样朴实的村民之间,催生了从微妙到激烈的波澜。
  就在李本信进山隐居第五年,老村长程才高一直在外地打工的儿子程卫国回到了飞仙村。
  作为飞仙村第一批外出的农民工,程卫国这些年到外面涨了不少见识,也学到了不少赚钱的本事。
  程卫国回村后,老村长因为自己年事已高,儿子又比较有出息,就决定解甲归田,让别人来当村长。
  因为老村长德高望重,他提出不再当村长后,乡亲们就顺水推舟,又把程卫国选为了村长。
  今天提前写了一小段,先更新给各位文友。
  当上村长后,程卫国根据外出务工时学到的经验,开始到山外一门心思地招商引资,希望可以像外面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村一样,通过拉来三两个能快速见效的产业项目,让村里找到“快钱”——这样,不仅他脸上有光,说不定上级也格外开恩,把他破格提拔提拔。
  其间,程卫国也像自己老父亲一样,经常到山上李本信的棚子里嘘寒问暖,还不时给他弄一些吃的用的东西。
  对这个年轻有为的新村长,李本信也是巴心巴肠、无话不说——当然,和“山神”以及仙灵草有关的事情除外。
  时间又过了四五年。
  当时,有一支省里来的地质队在飞仙岭发现了丰富的稀有矿产资源。
  这让程卫国看到了一个让村里快速发财致富的机会。
  当年夏天,他找到飞仙镇的领导,希望镇上能帮助村里吸引一两个矿产开发商来投资建厂,发展资源型产业。
  因为飞仙岭矿产资源丰富,镇上很快谈妥了一家投资商。
  看到计划顺风顺水,程卫国喜上眉梢。
  等回来配图哈。话说前两天答应过阿莱克斯君,等过两天专门找找以前进山拍的照片,看看有没有野生动物和大伙分享。
  
  今天的配图是雨后的青山,文友们这可是天然林,哈哈哈。
  好啦,明天天亮前要出任务,付夫先和文友们说晚安啦,话说被某阿君一刺激也不知道睡不睡得着哈哈哈。
  一天,他提着一瓶村里酿的老酒和三斤熟肉,又来找李本信闲扯。
  他们喝酒吃肉间,程卫国豪情满满,对李本信大谈特谈了自己的计划。
  却不想,李本信越听双眉皱得越紧,到后面竟然满面惊恐起来。
  “李才子,你这是什么表情?”程卫国发现李本信表情不对,于是问道。
  “村长,我们飞仙岭不能修厂啊——修了厂,这山就完了。”李本信满眼惊恐,急急说道。
  “我就是找一个老板来修个厂采点矿,全国都在这么搞,飞仙岭怎么会就完了?我说大才子,你是不是酒喝高了说胡话?”对李本信的话,程卫国完全不当回事。
  李本信却倔得像一头驴,一直不断念叨什么“山里不能修厂,一旦修了厂就会产生巨大污染,还会破坏整个飞仙岭的地层结构,动摇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不可能逆转的生态灾难……”,弄得程卫国很是不爽。
  于是,原本把酒言欢的小聚就这么不欢而散。
  那天下山后,程卫国对这场争执也没放在心上,继续琢磨自己的招商引资计划去了。
  却不想,这事还远远不算完。
  不久,镇里传来了一个消息——原本已经决定到飞仙村修厂的省城某矿业公司,在签约前一刻忽然反悔,表示不准备来飞仙村了。
  听到消息,程卫国立即觉得从头到脚都焉了。
  但是木已成舟,再怎么不爽也没用——程卫国于是决定:继续到外面寻找金主。
  又过了一些日子,因为牛肉价格上涨,宝旺仗着自己山区丰富的牧草资源,开始大力发展肉牛养殖。
  当时,县里给镇上安排的任务是:在飞仙岭发展肉牛十万头。
  消息传来,程卫国立即就像打了鸡血,浑身都蠢蠢欲动起来。
  他又开始到处拉关系、送土特产,希望能巴结到一些屠宰场或养殖场的老板来村里修分场。
  可是,程卫国的如意算盘又打错了。
  今天老爸出院了哈哈,县更一段,今天晚上继续更一段,还有配图。
  县里宣布肉牛养殖计划不久,省里就来了一纸禁令,明确表示飞仙岭地区属于珍稀原始林区,禁止发展大规模畜牧养殖等破坏环境的产业。
  禁令一来,程卫国虽气得跳脚,却也无可奈何。
  忙忙碌碌间,一年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年年初,宝旺县城到飞仙村的国道修通了。
  对这个封闭的偏远山村来说,这算得上千百年来的第一号大喜讯。
  而这,又让程卫国的脑筋飞转起来。
  在外地打工时,程卫国就见过一些交通发达的农村通过发展旅游业,三五年就富了起来。
  “以前搞矿产开发和畜牧业,都被上面以生态保护为由挡住了——这次,村里搞搞旅游开发总不会污染环境了吧。”程卫国琢磨道。
  于是,他又开始到处寻找搞旅游开发的老板,希望能吸引三两个项目到飞仙村发展。
  很快,程卫国就利用以前打工认识的人脉,接连谈了三个老板,计划到村里修建飞仙岭度假村、观景平台和农家乐三个项目。
  一个月后,经过程卫国游说,镇政府出面和三个老板签订了初步意向性协议,就等上级审批一过,立即就签订正式合同。
  却不想,在苦等三个月后,省里来的批文竟以“旅游业同样存在污染,因飞仙岭山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不能在该地区发展任何形式的产业项目”为由,又否决了程卫国苦心经营的项目。
  “挣钱的门路都被堵了——我们飞仙村到底造了什么孽,被上面这样下狠手整?”消息传来,不仅程卫国气得跳脚,就连村里乡亲们也开始叫苦。
  为了这事,程卫国把自己锁在家里,一连喝了三天闷酒。
  而就在第三天夜里,程卫国正在喝酒之际,家门忽然“当当当”响了三声。
  一开门,竟发现李本信站在门外。
  被程卫国婆娘让进了屋,李本信慢慢来到脸色铁青的程卫国面前,像做错了什么事一样小声对他说:“村长,跟你说件事,你别毛——之前你找来的项目,都是被我写信挡下的。”
  李本信的山间棚子里,李纯清的表情开始紧张起来。
  “我爸接下来说的话,注定了他后半生的悲惨命运。”他的话歇了片刻,随后抬起头,茫然地望向棚子外,声音严肃地继续说道——
  面对满面惊异的程卫国,李本信有些踌躇地低着头,原原本本地说出了自己的阻拦项目入驻飞仙村的经过。
  “我以前在省城生物研究院工作过,在那里还有些朋友。按照规定,每次村里准备引入的项目,都必须要省林业厅、环保厅根据生物研究院出具的专业论证做出判断,如果证明这些项目对当地生态没有影响,才能顺利入驻。”
  “因为飞仙岭地区太特殊,他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任何产业项目——就算是本来并没有什么污染的旅游业,也会对其生态体系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听到你们准备到林区发展产业,我劝又劝不住,就只能出此下策,写信给省城生物研究院的朋友,让他们否了你们的审批。”
  “村长,飞仙岭真是一块宝地——保护好这里,说不定能造福全人类。要找钱,你们可以就近在村里养点土鸡土鸭什么的,还可以种点黑洋芋去卖,不用一定要到山里折腾吧。请你一定要相信我,真的,我是真心为了全人类好,你们对我好,我也不愿意瞒你们,但你们一定要相信我。”
  …………
  在约莫十分钟时间里,李本信就这么低着头,盯着地面兀自念叨着。
  而面前,程卫国的脸色越来越铁青。
  等到李本信说完,程卫国忽然大喝一声,挥拳对着李本信就是一拳。
  就听到“咚”的一声,李本信登时口鼻出血,捂住脸趴了下去。
  程卫国还补歇手,有抬起腿朝李本信脑壳一记猛踢。
  又是“咚”的一声,瘦弱的李本信整个向后仰面倒下。
  程卫国奔到近前,手指李本信大骂道:“李疯子,你这混账,我们村从来不把你当外人,你他妈却这么狠毒,坏了我们全村的大好事,你赔得起吗!”
  说着,程卫国又抬起腿,朝着李本信又是一阵猛踢。
  程卫国一面踢打,还一面不断地嚷嚷——
  “我们村这么穷,就想接着吸引产业项目找点钱,有什么错?”
  “乡亲们祖祖辈辈守着这大山,肚子吃不饱,大钱找不到,找两个项目改善改善生活有什么错?”
  “我他妈好不容易找来了项目,你一封信就给老子弄跑了,我他妈有什么错?”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