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连环》:还原真实案件,揭密环环相扣罪恶往事


  聂东听见纪小梅的话,傻傻地站在原地。

  纪小梅报案之后,聂东家里有关秦向阳等人的那段视频,很快到了郑毅手里。郑毅慢慢拉动着视频的播放条,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心里却颇不平静,他实在想不出秦向阳是怎么从铁桶般的滨海逃出去的,逃出去也就罢了,竟然还没逃远,竟然就躲在紧邻省城的清河市。郑毅不禁暗暗感叹:秦向阳啊秦向阳,你胆子可真不小!

  视频上听不到声音,郑毅带人亲自赶到清河,叫人把聂东和关虹带到了清河市公安分局。

  聂东和关虹战战兢兢接受了郑毅的亲自询问。他俩可不傻,虽然不知道郑毅的肩章代表什么官,但从郑毅那不怒自威的气势上,就断定郑毅很有来头。
  聂东和关虹把知道的情况详详细细说了一遍,临走时聂东不停地问郑毅:领导,我这算立功吧?

  郑毅不耐烦地把那俩人打发走,立刻返回滨海。回到自己办公室,他再也坐不住了,不停地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从聂东的嘴里,他得知秦向阳和赵楚、李文璧在一起,秦向阳还向关虹打听628案的有关情况,这令他非常恼火,他没想到,秦向阳在被通缉期间,竟然又打起了那几个旧案子的主意!一个多月前,他和苏曼宁在秦向阳房间里见过那四份案件的档案,当时他不以为意。
  不行!郑毅暗暗下了决心。
  很快,清河市也到处贴满了秦向阳的通缉令。而且有所不同的是,郑毅升级了通缉令内容:凡直接抓获嫌疑人的,由滨海市局奖励人民币五十万元!提供嫌疑人直接线索被确定有效的,奖励人民币二十万元!

  此外,郑毅还命令陆涛带上一部份人直接去清河市公安分局驻扎,现场负责对秦向阳的搜捕行动。他把那四件旧案子相关家属的资料交给陆涛,嘱咐陆涛要暗中派人监视那些家属,他告诉陆涛,秦向阳很可能跟那些家属接触。陆涛不太明白为什么,但还是忠诚地执行了命令。

  郑毅的命令是:214案重大嫌疑人秦向阳携带武器,极度危险,如果拒捕,直接击毙!
  郑毅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秦向阳和警方遭遇,他是绝不会束手就擒的。否则,他当初何必从市局跳窗逃跑呢?也就是说“如果拒捕,直接击毙”这八个字,等于间接宣布了秦向阳的死刑。

  关虹家的监控显示,秦向阳等三个人去过两次,赵楚自己去过一次。陆涛按照他们每次离开关虹家的时间,调取了沿途所有的监控。很幸运,他从监控上发现了目标。他发现目标每次出现都是步行,目标看起来非常警觉,每次经过有监控的路口,都有刻意躲避的行为。陆涛暗道,这几个家伙太狡猾了!
  他顺着监控一直找,最终目标消失在一条街上,不见了。
  陆涛把这个情况报给了郑毅。郑毅很兴奋,夸陆涛干得不错,叫他安排人手,对目标消失的那条街道重点布控监视。
  事实上,陆涛所不知道的是,干过侦察兵的秦向阳比他想的还要狡猾。那些天秦向阳每次返回房子所在的街道,都会在身后撒一些胡椒面,他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日后万一有警犬找来,能一定程度破坏警犬的嗅觉。当然,陆涛此时的布控完全依仗人力,并没使用警犬。
  苏曼宁见郑毅在省城和清河市之间来去匆匆,有心打听,才从郑毅嘴里得知他审问了关虹和聂东。郑毅升级了通缉令,令她非常意外,同时又非常疑惑,她想不通郑毅为什么这么做,只能第一时间把情况通知秦向阳。
  秦向阳知道情况后,马上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聂东别墅里的摄像头,连呼大意。不过,他马上明白了郑毅的想法。他想,看来郑毅是通过升级通缉令,对自己施压,不想让自己触碰那四件案子!好,你不让我碰,我偏偏碰给你看!
  不过,他也很清楚,接下来自己在清河的一举一动,将变得更加危险。
  求顶帖求扩散。
  小预告——今晚会进入新案子,而且是两个案子同时进行。
  写着写着,感觉非常愤怒,为什么呢?
  因为在现实社会,在那些法律的执行者当中,总是有无数的冤案制造者,他们往往被体制和媒体冠以“神探”的名义,在司法系统闪闪发光,但是基本上走到哪,就把冤假错案带到哪,就把冤屈、痛苦、折磨、死亡带给当事人,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郑三百”,是我国司法系统改革过程中的绊脚石,责任、能力、智商都极端低劣,却享受着丰厚的待遇,闪光的称号。
  这不属于本帖子故事的内容,不过我还是忍不住告诉大家一个现实社会中的“郑三百”——聂海芬。估计肯定有网友知道这个曾经号称“杭州神探”的省会城市市局大队长,这贱婢女人弄的冤假错案,错杀的好人,我不知道有多少,网友可以自行搜索。
  小贴士——聂海芬(1965年9月—),女警,1986年参加公安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大队长,负责全市公安机关市级管辖杀人、爆炸等重大恶性刑事案件的预审办案工作。聂海芬在2006年还接受了《杭州日报》和央视,等媒体对她进行的采访,被捧为“女神探”。
  2006年4月13日,中央电视台第12频道《第一线》栏目推出“浙江神探”系列报道之“无懈可击聂海芬”,她所办理的诸多案件,只选了5.18张氏叔侄杀人案。
  2013年3月26日上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2003年“5·18”强奸案再次公开宣判,宣告已经坐牢近十年的张辉、张高平无罪。而聂海芬就是此案当初的侦办者。



  

  
  当然,本贴里没有这种事,小说看的就是痛快,要的就是炸裂的公平正义,好了,唠叨结束。

  第十九章

  有了上次关虹的教训,这次秦向阳不敢再大意了。幸亏苏曼宁通知的及时,他想到现在清河到处是通缉令,万一林建刚母亲发现自己是通缉犯,稀里糊涂地去报警,那就麻烦了。他还想到,郑毅升级通缉令,肯定是因为自己在查的案子,那么,郑毅就极可能派人监视那些案子的家属。看来后边的调查越来越难了。
  天一擦黑,秦向阳叫赵楚去林母家附近侦察侦察情况,赵楚可是老侦查班长,这点事难不住他。谁知赵楚刚打开门,就迎面碰到了林母。
  赵楚大吃一惊,把提着菜篮子的林母让进去。
  林母一进屋,赵楚赶紧上了街。他站到路边的阴影里,一边抽烟,一边警惕地观察着路上情况。随着烟头星火的闪动,他心里合计着可能的突发局面,他知道,万一有人跟踪了林母,那他这次只能动手了。
  还好,十几分钟过去了,他没发现意外情况。那就只有两个解释,要么是负责监视的人员还没到位,要么是监视者仅仅盯着林母小区附近,不管哪种情况,这次都算是运气不错。但不管怎样,郑毅这次一定会安排人手监视那些家属,在这一点上,他和秦向阳判断是一样的。想到这,他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林母进门,就一脸疑惑的对秦向阳说:怎么街上都是你的通缉令啊?你不是警察吗?我这买完菜都顾不上回家,特意来问问。
  秦向阳知道瞒是瞒不住了,就把从214案案发到现在的情况,一五一十跟林母讲了一遍。
  林母听完惊得合不拢嘴。
  李文璧赶紧接着说:林阿姨,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我们找到了一个628案的嫌疑人,他到底是不是凶手,很快就有答案了。
  真的吗?林母紧紧抓着李文璧的手,颤抖着问。
  真的!我们怎么可能骗你呢?李文璧说。
  好!好啊!有了消息你们马上通知我啊!打电话就行,跑来跑去不安全。林母叹着气说:要是真找到凶手就好了!建刚就能瞑目了!说完她放下李文璧的手,接着说:闺女我回去了!放心,我不会出卖你们的!
  深夜的清河市,也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时不时有闪着警报的车,从秦向阳住处外的街道上飞驰而过。
  秦向阳意识到时间越来越少了,他打开手机电子存档,同时翻出了两份档案。这次,他要同时查两个案子:903强奸杀人案,719杀人碎尸案。

  903强奸杀人案的案情极为简单,但是网上关于这个案子的讨论却最多。
  903案件的凶手叫刘正龙,2001年案发时仅仅21岁。刘正龙母亲谭芳可以说是个网络名人,从儿子伏法的那天起,她就开始了漫长的上诉历程,这么多年下来,上访的费用早耗尽了一家全部的积蓄,最后连房子都卖了。
  网上到处是刘正龙案和谭芳的消息,这些年来也曾有不少律师找到谭芳,帮她上诉打官司,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不用说打官司,谭芳最初上访时,和一名律师光为了能借阅到刘正龙的卷宗,就耗费了两年时间。
  但是单纯就卷宗来看,903案却极为简单。2001年9月3日,清河市西关中海油滨海化工有限公司(也就是清河西关发现油矿后建立的那家国有化工厂)的女工陈爱梅,早上6点下夜班回家,在路上被先奸后杀。案发现场位于郊区的一片玉米地,也是陈爱梅上下班的必经之地。死者的尸体就藏在那片玉米地里,尸体旁边有一眼废弃的机井,机井上盖着一块厚重的石板。死者下身赤裸,衣物被藏在机井石板下的缝隙里。
  看到这里,秦向阳停下来晃了晃脖子。算起来,那个国有大化工厂也算跟他有缘了,第一次到那,是跟陈凯和李文璧去西关找当年的邮筒,第二次路过,是最近从滨海坐那辆拉砖头的车逃跑。
  他叹了口气,继续研究资料。直到陈爱梅死后第八天人们才找到了她的尸体,当时尸体已经出现不用程度的溃烂。清河当地警方查了一个月也没抓到凶手,鉴于死者家属强烈要求,死者尸体一直未被火化,被保存在市医院的太平间里。案件被媒体曝光,弄得化工厂上下班的女工人心惶惶,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当然,这个案子真正火起来被社会全面关注,是在刘正龙伏法,其母陈爱梅不言放弃地上访了十年之后。
  滨海市局很快又派出了专案组。组长郑毅,组员张启发,林大志,李铭,李亮,副组长是清河市公安分局刑警副队长周学军。案子被郑毅接手后,三天时间锁定了嫌疑人刘正龙,七天拿下口供,更主要的是,刘正龙的DNA信息和死者体内精斑的比对结果完全一致。
  据刘正龙供述,9月3日早晨,他骑着自行车路过那片玉米地,遇到下班回家的陈爱梅,见对方年轻漂亮,起了色心,把陈爱梅拉到玉米地里实施了强奸,事后和陈爱梅商量和解遭严厉拒绝。陈爱梅坚决要报案,刘正龙起了杀心,掐死了陈爱梅。
  从这份资料里,秦向阳看不出任何疑问,倒是一份附在卷宗后面的上诉书引起了他的兴趣。
  上诉书是刘正龙一审被判死刑后提交的。薄薄的一页纸上写着七八行字,字迹工整,无一处修改,无错别字,无病句。以秦向阳的经验判断,这么整洁的上诉书,应该是抄写的。
  上诉书内容大意是刘正龙提起自己太年轻,不懂法,一时冲动,认罪态度较好等等,请求轻判。上诉书右下角有刘正龙的签名,名字上盖着手印。名字后面是日期,2001年5月11日。
  秦向阳看完上诉书,又看了看刘正龙的死刑执行日期,顿时大吃一惊,卷宗里的行刑日期是2001年4月21日。
  这怎么可能?上诉日期怎么会在死刑执行日期之后呢?

  秦向阳皱着眉头,继续往后看。
  电子文档最后面附着两张行刑现场的照片。照片是黑白色的,一张是刘正龙跪在前面,身边四名警察正在对他的身份做最后的确认。另一张是行刑之后的照片,刘正龙面朝下趴在地上。
  照片下面写着一行小字,行刑场地:清河北郊荒废沙场。
  沙场?沙地?
  秦向阳仔细看了看照片的执行场地,越看越纳闷,怎么看都觉得照片上行刑的地方不像是沙地,反而更像雪地。
  他判断是雪地的主要理由是:
  一、第一张照片里,刘正龙穿着羽绒服,身边的四名警察,三人穿制服,一人穿便服,但看样子都穿的比较厚实。
  二、第二张照片里,刘正龙尸体的前后左右,有多处脚印,脚印很深,很清晰,一看就是在雪地上踩出来的,沙地的脚印怎么可能这么清楚呢?
  三、刘正龙头部流了很多血,有一大滩血从他的头部蜿蜒淌出去,看着很渗人。从那一大滩血迹的渗漏程度判断,血下面应该是雪地。如果血液流到沙子里,不可能留下那么多痕迹。
  可为什么卷宗上写着沙地呢?秦向阳想不明白。他又看了看行刑日期,2001年4月21,突然一拍桌子,心里说:查查不就知道了嘛!
  903案的原型太出名了,这里就不提了,枪毙现场图片,到底是沙地还是雪地的讨论网上到处都是,这里就不贴图了。大家慢慢看故事吧。

  他毫不犹豫地拿出电话,又给苏曼宁打了过去。
  苏曼宁还是第一时间接起了电话,她轻轻地喂了一声,就不说话了。她知道秦向阳找她肯定有事。
  秦向阳这次的语气客气了很多,他咳嗽了一声,才说:又要麻烦你了,帮我找找2001年4月21日的天气情况,清河市的,看看下雪没。
  苏曼宁立刻挂了电话,还是什么也没多问。
  很快苏曼宁就回了短信:清河市,2001年4月21日,晴,最低气温10.5度,最高气温27度。
  秦向阳一看短信愣住了:怎么会这样?难道刘正龙的死刑执行日期有问题?
  如果有问题,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他又打开电脑搜索刘正龙,很快就找到不少相关内容,他发现竟然有不少帖子都是讨论死者的行刑日期的。近几年来,这份卷宗的很多内容,被谭芳和她的律师先后发到了网上。
  对这个问题,很多网友一致认为,死者的行刑日期被大大延后了,至少被延后到了2001年冬天。延后的原因,大部分网友的看法是,这件事跟器官移植有关,很可能是有高官或者富商,移植了刘正龙的肾,行刑日期被延后,是为了配合肾脏移植手术的需要!
  看到这里,秦向阳把手机狠狠地甩到了床上。
  妈的!他走到窗前,点上烟深深地抽了一口,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看来这件事背后的隐情太多了。他想,不管网络上的分析和传言是不是真的,多么的甚嚣尘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案子本身有问题,就是说,这案子也是个冤案!要是案件本身没问题,刘正龙就并不会死,那么,也就不会引起普通群众那么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他知道,不管案子背后有多少隐情,牵扯什么官什么人,那都不是他该操心的,他能做的,就是先把真凶揪出来。

  719杀人碎尸案的案情也不复杂。2005年7月19日,新婚夫妇谢正伦和妻子孙晓玉度蜜月归来后的第二天晚上,孙晓玉在清河郊外自家别墅卧室里被杀,并被残忍分尸成了若干块,家中丢失黄金首饰及现金若干。案发时,别墅所有门窗都是封闭的,门从外面上了锁。
  案发后,本地有名的企业家,清河化肥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谢正伦的父亲谢坤,给警方施加了很多压力,并让媒体爆了光,致使清河分局又申请市局成立了专案组,专案组成员还是郑毅、张启发、林大志等人。
  郑毅等人很快锁定孙晓玉的新婚丈夫谢正伦为重大嫌疑人。理由是,别墅门锁没有任何撬动痕迹,经过专家检查,也排除了有人使用万能钥匙等工具进入的痕迹,就是说只有谢正伦不用破坏门锁,能光明正大用钥匙开门。而且警方在谢正伦衬衫多处位置发现了死者孙晓玉的血迹,另外在案发现场的木质地板上还提取到了谢正伦带血的足迹,此外,在案发现场,还留有谢正伦少量的呕吐物。除此之外,现场未发现任何第三者的指纹和痕迹。这些直接物证和间接物证,都指向谢正伦。

  警方对尸块进行检验,发现谢晓玉怀孕了。当时的专案组长郑毅,让人对婴儿胚胎跟谢正伦做了亲子鉴定,结果令人吃惊,胚胎和谢正伦NDA相似率仅为20.03%,也就是说谢晓玉怀的不是谢正伦的孩子。因此,警方判定谢正伦具有作案动机。
  谢正伦辩称,自己去市里买完东西回家,发现门是从里面反锁的,钥匙打不开门。他以为孙晓玉从里面锁了门,就叫门,但没叫开,打电话也没人接。他以为孙晓玉睡着了,只好返回车里等。过了一会又去叫门,发现门是开着的,内进门后才发现妻子惨死。他上前碰触过妻子的尸体,并且当场呕吐,后来才跑出去报警,报完警一直留在自己的车内。出门时,他担心万一有人进入房间破坏现场,就用钥匙锁上了房门。
  在警方和法庭看来,谢正伦外出报警锁上房门的说法,很难自圆其说。
  谢正伦又辩称,要是自己杀人又何必从现场拿走那么多财物呢?
  警方认为拿走财物是凶手迷惑警方视线。
  另外,谢正伦拿不出有力的不在场证明。
  对此,谢正伦辩称,当晚他们夫妻二人在家招待朋友。自己喝了酒,谢晓玉也喝了很多酒,就去城里买了些葡萄糖,还有营养品。由于新婚别墅在郊外,加上自己酒后开车慢,从城里买好东西回去的路上,就用了将近一小时,他坚称谢晓玉被杀时自己正在开车,但拿不出证据。

  秦向阳看到这时摇了摇头,这种案子要搁到现在就好处理多了,但719案的年份是2005年,那时车上都没有行车记录仪,更不像现在,城里、小区到处都是药店,否则,谢正伦就算真去买那些东西,也用不了多久。
  最后,谢正伦一审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后来谢坤也在外面积极托人托关系,法院最终以本案事实清楚,但证据链不完整,判谢正伦无期徒刑。不过令人不解的是,法院一审之后,谢正伦居然放弃了上诉。
  这一夜秦向阳睡得很不踏实,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份卷宗,一方面是因为郑毅对案子相关家属的监视,使接下来的调查愈加困难。
  第二天赵楚和李文璧也参与进来一块讨论案情。
  李文璧说刘正龙的案子,他们干记者的,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关于刘正龙行刑日期的疑点,以及肾脏可能被移植的事,可能牵涉到过去监狱系统内的一些黑幕。毕竟谁也不能忽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多年来,医疗上对人体器官的需求,远远大于合法渠道所能提供的人体器官数量。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死刑犯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人体器官的一个来源。如果刘正龙的行刑日期真有问题,那么肾脏被挪用的几率就非常大了。当然,这件事背后的水可能非常深,他秦向阳自顾尚且不暇,更没能力去淌那滩浑水。他眼前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这些案子查清楚,找出真正的凶手,从而引出214案的凶手,才能把自己的嫌疑撇清楚。他也坚信,只要抓住那些冤案的真凶,那么再大的黑幕,再深的水,也总有澄清的一天。
  赵楚一直眉头紧锁。他和秦向阳担心的事一样,郑毅把案子的家属都监视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正当这几个人一筹莫展之时,秦向阳的电话响了。来电人是王越,他赶紧接起电话。

  越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却难掩他内心的兴奋。
  他说:你送来的皮肤组织鉴定结果出来了,跟我保存的那份DNA信息完全一致!秦向阳,有你的!我当年的委屈没白受!
  秦向阳等人一听,喜出望外,互相击掌庆贺。每个案子,真相只有一个,合理的推理却有很多,当自己的推理跟真相划上等号,这份喜悦怎能不让人振奋。
  王越接着问秦向阳: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把证据交给警方,让他们去抓罗仁杰?
  秦向阳果断地说:不!老王,你先保存好那份证据。你也知道,我还有三个案子,最后我会跟所有凶手做个了结!
  王越说:现在全市警察都在抓你,你打算怎么办?
  秦向阳想了想,忽然问:2001年9月3日,刘正龙的案子你知道吗?
  王越顿了顿说:知道,但不了解具体情况。我跟你说过,那年10月我就辞职了。
  秦向阳说:也是。那你认识周学军吧?你们分局当年的副队长,903案子的副组长。
  王越说:周学军,我老铁。不过他退休了。
  退休了?
  嗯。当年我辞职不久,他就跟着退休了。
  正常退休?
  呵呵,他比我还小两岁,你说正常不正常?
  你意思是他的退休,和903案有关?
  应该有。退休后他就生了场大病,现在还没停药,这都多少年了!他不愿意跟人聊那些事,我也不问。我俩,算是同病相怜呐!
  秦向阳用手搓了搓额头,说:老王,你能不能约到周学军?我想和他见个面。
  王越说:我试试吧!这要是以前,我没把握。可你破了628案,我估计能行。我这些年的心结被你破了,我就不信他不动心!
  秦向阳说:你约到他,一块来我这。我现在外出很不方便,一会我把地址发给你。
  挂断电话,秦向阳说:我们怕是很难接触到903案的家属了,希望这个周学军能帮到我们。
  赵楚点点头,对秦向阳说: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找到了628案的真凶,后面的再难也要查下去,我一定帮你洗脱嫌疑。
  李文璧也跟着说:对啊!秦向阳,别忘了还有我呢!我会陪你走到底的!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再捋捋628案的过程?我早晚要把它们都写成报道!
  秦向一听笑了,记者最关心的,永远是报道真相。他点上烟,把自己想象成罗仁杰代入案件,捋了一遍628案的过程。

  628案案发前一个月左右,林建刚跟踪妻子关虹,眼看着关虹和行长冯伟走进了香格里拉808房间。于是林建刚打了110,谎称香格里拉808有人吸毒。接警后,大丰桥派出所所长刘常发带着人赶到808房间。刘常发没找到毒品,却意外撞见冯伟和关虹偷情。于是刘常发动了歪脑筋,用取证的相机给冯伟和关虹拍了照,进而要挟冯伟。至于刘常发是怎么认出冯伟行长的身份,以及知道冯伟要升官的细节,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事后冯伟给了刘常发一笔钱,想买回刘常发手里的照片。刘常发哪那么好打发?反而三番五次继续要挟冯伟。冯伟见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就想找个中间人,说和说和这件事。找谁呢?他突然想到了社会哥罗仁杰。罗仁杰以前开夜总会时,冯伟是常客,两人关系不错,更何况夜总会被烧以后,冯伟还把罗仁杰的老婆胡丽娜弄到自己银行上班,有这份人情在,他罗仁杰不帮冯伟的忙肯定说不过去。
  冯伟还想到,罗仁杰开夜总会时,肯定没少打点刘常发。这么想来想去,冯伟就觉得这事还真得罗仁杰来办不可。于是就找到罗仁杰,说明了情况。罗仁杰也仗义,很痛快地把事揽了下来。
  6月27日傍晚,罗仁杰约刘常发吃了顿饭。饭后回家的路上,罗仁杰找了个人少的去处,对刘常发讲明了自己的来意,事差不多就行了,希望刘常发给他个面子,不要太过分。
  谁知这刘常发根本不吃这一套,还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说要把冯伟的钱退还,然后把冯伟和关虹的偷情照片交给上级。这令罗仁杰很是恼火。刘常发见罗仁杰生气,进而取笑罗仁杰,说当年罗仁杰开夜总会,还不都是靠他罩着?那意思,就是你罗仁杰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一个混混,还来我这所长面前当和事佬?
  这么一来,罗仁杰就和刘常发起了口角。两人在争吵中,刘常发进一步取笑罗仁杰,从而不小心说了一个小秘密——也就是冯伟和胡丽娜偷情的事。刘常发很可能是这么说的:你罗仁杰还有闲心思,跟我这帮冯伟擦屁股呢?冯伟连你老婆都睡了!
  罗仁杰脾气火爆,但做生意多年,心思却也精明,听刘常发这么说,立刻反问:你怎么知道冯伟睡了我老婆?
  刘常发自知失言,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罗仁杰当即明白,这种事,也只能从床上打听到了!刘常发肯定也睡了自己老婆,两个人在床上少不了浪言浪语,这种事怎么会瞒得住!
  罗仁杰进而才想明白,怪不得胡丽娜能进冯伟的银行?这俩人早就有一腿啊!自己当年的夜总会,成了绿帽子批发中心了!
  这么一想 ,罗仁杰顿时怒火中烧,狠狠地把刘常发揍了一顿,没成想出手太重,把刘常发给打死了!也正因如此,才在现场留下很多痕迹。
  罗仁杰见刘常发死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拿了刘常发的枪,第二天中午去杀冯伟。巧的是,那天林建刚也因为老婆关虹的事,去冯伟家大闹一场,还打碎了镜子,并被冯伟撤掉了头发。
  罗仁杰本来不认识林建刚。
  冯伟见罗仁杰来了,以为他帮自己把事摆平了,很高兴,还拿出来两瓶茅台酒,准备让罗仁杰带走。
  谁知罗仁杰上来就质问冯伟:你睡了我老婆胡丽娜?
  罗仁杰这一问,让冯伟很尴尬,只好说:这是干什么?那个林建刚来家闹了一场才走,你又来家闹这一出!你出去!
  刘常发已经死了,杀一个也是杀,杀一家也是杀。接下来就是卷宗里描述的那样,罗仁杰杀了冯伟一家,马小莲来劝架,也被杀灭口。临走前,罗仁杰把冯伟拿出的那两瓶茅台放在煤气灶上,想毁灭现场。同时他又想起冯伟说林建刚也来闹过,就辗转找到林建刚,跟踪到林建刚住处,等到天黑趁人不注意,把作案工具绑到了林建刚摩托车后座下面。做完这一切,他又把刘常发的那把枪丢进城外的清河里。
  很完美的过程回放!李文璧说着,关掉了录音笔。
  完美有什么用!秦向阳叹了口气说:那些被冤死的人,再也活不过来了!



  求顶帖,求扩散。
  这个故事后面还有六七万字,话不多说,就一句,越往后越想象不到,这两天顶贴的人少,在此做个决定,还想看的,在下面留个名,超过39人,我就继续更新。不到的话,我就只好在天涯断更了。谢谢大家对此贴的支持,喜爱,以及批评,建议,悉数收下。
  谢谢楼上诸位厚爱,也不是我发牢骚,事其实很简单,咱辛苦写贴按时发帖,大家呢免费看,两厢情愿的事,那么发帖的过程,也是个交流的过程,人多了,写的也有劲,看的也热闹,对吧?人少了,都太没劲了,那也就没什么必要再玩了,咱攒攒人数,看能不能够数吧,因为明天过生日,所以才有了这么个想法,大家晚安。(ps:去几个热帖看了看,确实有的帖子是被骂火的,楼主每发一段,许是漏洞太多,废话连篇,常识太少,后面跟着一排骂的,愣是能骂火,没办法,人家题材好。下次咱也写个神神怪怪的,等人上门来骂。但这次不行,谁骂我我和谁急,这个贴毛病还真不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