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来扯扯甄嬛传的……意义?】--------------------
嗯,LZ必须承认,郑导给这剧的下的“反应真是后宫情况,打消姑娘们的向往”这种定义,LZ看不懂,也不明白郑导是在了解了什么的情况下说出“原来想做娘娘的姑娘现在不想做了”这种话的。LZ今天想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

tyer应该多少都知道后宫教吧?天涯的后宫教是在07年年底的时候成立的,当时的意向是把青少年从这种不成熟的游戏里拽出来。然而,当时参与过卧底的人普遍会发现这么一些事:几乎每个群里,都有一个封号是“莞”的妃子,几乎每个群里都有一个名字带嬛的姑娘。至于其他什么“流朱浣碧”这一类的丫鬟名字、“碧莹莹的白玉簪”“流苏垂至肩胛骨的耳环”这一类摘自甄嬛传的服饰描写,更是处处可见。
其实后宫游戏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05年甚至更早,可为什么会在07年底的时候,ty才出现后宫教呢?这个就可以从后宫游戏的游戏形式发展说起了。网络后宫游戏最初,只是定好位份表、皇帝、太后之类的高层人物,剩下的参与者都从低位做起,一步一步往上走。但是与现在不同的是,当初,大部分的地方是没有剧情的,晋级的方式多数是答题。由皇帝、太后、高位妃出诸如历史文学写作之类的题目,具体形式具体题目依个人喜好而定。而在这个时候,也是没有“剧情”的,最多是群给出一个XX年背景情况。所谓的侍寝,最多是说一句“今天是谁”,但是不会有所谓的H戏。
那么07年直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以及越演越烈的“剧情”模式是怎么来的呢?这里就不得不提《甄嬛传》了,这本书……实在是功不可没啊……
《甄嬛传》06年开始网上连载,07年2月开始出版,到了07年6、7月左右,网上已经可以看到甄嬛出家(也就是《甄嬛传3》)的情节了,而相应的,也有人根据甄嬛传给出的主线写出了甄嬛回宫的后续结局。
在当时,后宫向宫斗向的小说不是没有,但是普遍在剧情或者文笔上有所欠缺,而甄嬛传在当时的同类型小说里脱颖而出【咱们先撇开那个抄回来的剧情、文字等】。不论是之前就已经参与到后宫游戏的人,还是单纯看小说的人都好,大家忽然发现,原来后宫是可以这么玩的,原来当娘娘是可以掌控别人生死的。就此,后宫游戏出现了从见面喊个姐姐说声请安闲聊到出现整体剧情模式(包括景物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的转变,而参与的人也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甚至渐渐开始出现了侍寝H戏描写。而许多本身不曾参与到后宫游戏里来的人,也因为觉得如书上写的那样,得宠、掌人生死是十分有趣的事,从而参与到了这个游戏里,从而导致了后宫游戏人数忽然出现大幅度增长,甚至出现了参与人员趋向低龄化(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参与进来)的问题。
这就是小说《甄嬛传》对后宫游戏发展的影响。
至于电视版《甄嬛传》,由于现在后宫游戏的游戏模式基本定型(以07年形成的剧情模式为主),所以暂时没出现别的变化。至于参与人员有没有出现新一轮的大幅度增加,LZ暂时还不清楚。但是LZ可以很肯定的说,电视版《甄嬛传》依旧影响着这种后宫游戏。早在11年11月底至12月中的时候(那时《甄嬛传》还未上星),LZ就有幸围观过后宫游戏中一系列往花盆里埋麝香、熏香里下夹竹桃的明显受《甄嬛传》影响的神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