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爷驱邪盗墓的经历(不完全真实)

  190,将老妇人和她儿子丈夫埋在一起之后,萧老道打算在村里买些食物再走,卖艺姑娘却说,饿死也不吃他们村里人的东西,脏,还带着血腥味儿!
  萧老道一听,立马儿打消了念头,领着众人离开村子,继续朝前赶路。这时我太爷呢,还想再去百狐坡看看,萧老道死活不同意,萧老道说,事情都过去了,咱们几个也都平安无事,就别再去招惹那些东西了,太爷闻言,只好作罢。
  一转眼的,众人沿着河又走了一天,傍晚的时候,河边出现了一个小镇子,众人在镇子里找到一家小客栈,打尖儿住店。
  吃过饭要睡觉的时候,店小二专门跑过来,叮嘱众人,今天晚上千万别出房门。
  太爷就问店小二为什么,店小二说,晚上镇子里有人出殡,路上不能撞见活人。
  太爷一听,觉得挺奇怪,咋还有这规矩呢?在太爷的家乡,也就是在三王庄一带,都是正午出殡,而且,沿路上必须有看热闹、看出殡的人,要是没人看,代表这家人的人气不旺、人缘不好。眼下店小二说的,晚上出殡,路上还不能有人看,这和太爷家乡那边的风俗刚好相反。
  萧老道却说,入乡随俗,一个地方一个规矩,咱们今天晚上别出门就是了。几个人赶了一天的路,也都累了,没功夫跟他们这里的风俗较真儿,洗漱完之后,全都睡下了。
  不知道睡到啥时候,太爷迷迷糊糊听到外面有打更的声音,三更天了,太爷翻了个身,接着又睡,不过,还没等他睡着,耳边传来的摇铃的声音。
  铃!铃!铃!
  “阴人借道,阳人回避……”
  太爷一听,立刻把眼睛睁开了,这不是送阴魂用的说辞吗,难道有人在街上做法事送魂?
  听声音还挺近,好像就在客栈外面的大路上,太爷翻身下床,打开临街的窗户,朝外看去。
  就见从客栈不远处的街上,走过来两队人,因为有点儿远,看不大清楚,为首的好像穿着一身五色道袍,手里摇着铃,喊着悼辞,在他身后两侧,分别跟着四个道童,每人手里提着一盏白灯笼,再往后,是个黑漆漆的大玩意儿,好像是口棺材,好几个人抬着。
  太爷看罢,连忙关上了窗户,这应该就是店小二所说的出殡,入乡随俗,不看为好。
  太爷转身又返回床上,继续睡觉,不过,太爷这时已经没啥困意了,就听着外面队伍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突然,“哗啦”一声脆响,窗户外面似乎有什么东西碎裂了,紧跟着,传来一个人的低骂声:“你个废物,怎么这么不小心!”
  紧接着,一个孩子的声音传来:“师父恕罪,弟子刚才被啥子东西绊了一跤。”
  “胡说,路面平坦,怎么会绊跤,快把碎片全捡起来,等回到观里再收拾你!”这人话音落罢,队伍的脚步声急促起来,好像全都很着急地离开了……
  第二天一大早,太爷打开窗户,朝街上看了看,就见正对着客栈窗户的路面上,有一些细碎的残片,看着像是瓦罐之类的残片,应该是昨天晚上没捡干净,大块的捡走了,细小的都留了下来。
  吃早饭的时候,萧老道和店小二问了问路,这才知道,众人已经进入了川蜀地界,这小镇等于是两省交界之地。
  萧老道让店小二准备了充足的干粮,众人吃过饭以后,收拾了一下行李,离开客栈,继续赶路。
  不过,还没等出他们镇子,就见镇上的人,全都往一个方向集中,好像他们镇上出了啥事儿。他们所集中的方向,也刚好是太爷几个人要走的方向。
  很快的,几个人来到了他们镇子南边,路边出现了一座颇有气势的道观,道观前面,一片青石铺成的圆场,名堂开阔,圆场中间,放着一口大香炉。
  这时,大香炉前面摆着一张供桌,供桌左右两侧,各站着四个手持旗幡的道童。供桌后面,站着一个身穿五色道袍,左手托罗盘,右手持铜钱剑的道人,这道人看着能有四十岁左右。
  卖艺姑娘一脸好奇,问旁边一个赶去看热闹的路人,这里是在干啥?
  路人可能见太爷几个人不是本地的,就给几个人解释说,昨夜青阳观的道长给人行丧送殡,出现大吉之兆,今天要为全镇人做祈福法事,保一方风调雨顺。
  萧老道闻言笑了笑,没吭声儿,路人说罢,着急忙慌去圆场那里凑热闹了。
  太爷朝供桌旁边那几个手持旗幡的道童看了看,说道:“我看这不像是祈福法事,倒像是招魂法事。”
  老要饭的闻言,问太爷,“刘兄弟,此话怎讲?”
  太爷说道:“这八个道童手里分别拿着四种旗幡,分明是:招魂幡、摄魄幡、引路幡、明灯幡。这四种旗幡都是招魂收鬼用的,这镇上应该有厉鬼,道人假意祈福,实则收鬼。”
  萧老道闻言笑道:“我说埋人咋还能埋出吉兆呢,原来是在收鬼,行了,都别看了,咱们这一路遇上的也不少,没啥可看的。”
  就在众人要继续赶路的时候,突然,供桌旁边其中一个持旗幡的道童浑身抖了起来,把围观的人全都吓坏了,紧跟着,道童抬手指向道人破口大骂:“你这恶道士,收我们魂魄给你做事,骗了全镇子的人,今天,我跟你拼了!”道童说着,冲到供桌前面,拿起供桌上的铜香炉朝道人砸了过去。
  道人脸色大变,闪身躲过香炉,大叫一声:“哪里的恶鬼,敢来祈福法事上作孽,看贫道收了你!”道人说着,弯腰从供桌下面拿出一个坛子。
  坛子放在供桌上,道人一伸手,从坛子里拿出一张符,道童这时又抄起供桌上的一支蜡台,朝道人砸了过去。道人连忙用手里的铜钱剑拨开蜡台,绕过供桌,一把将纸符贴在了道童的眉心,道童顿时浑身抖了起来,没一会儿,瘫在地上不动弹了。
  太爷这时说道:“道人做这法事,应该就是为了收恶鬼,坛子和纸符都是事先备好的,旗幡引来恶鬼,又附在了道童身上,鬼现在被收进了纸符里。”
  太爷话音没落,道人将纸符从道童眉心揭了下来,转身将纸符放进了坛子里,随后用红布勒上,红布上面又贴了纸符。
  看热闹的众人这时一阵骚动,道人一扫众人,大声说道:“各位善信乡亲,此番祈福法事,竟有有恶鬼相扰,待贫道将恶鬼处置之后,再行法事。”
  看热闹的众人闻言,这才回神儿,纷纷大叫:“道长好手段,道长好手段……”
  道人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托起坛子,吩咐旁边的道童,把地上的道童抬了,随他离开。
  太爷这时,眉头蹙了蹙,说道:“不好,这道士来路不正!”
  萧老道闻言,连忙看向太爷,低声道:“少管闲事,他来路正不正跟咱没关系,这不是还帮着镇上收了一只恶鬼嘛。”
  太爷说道:“他收的不是恶鬼,而是镇上死去之人的魂魄,收魂驭鬼,只有邪道能做的出来。”
  萧老道问道:“你咋知道他是在收魂驭鬼呢?”
  太爷说道:“我看到他坛子下面也贴着符咒,听我爹说,当年清水邪教就是用这种法子收魂的,不但把那些孩子挖心摘肝,魂魄还收起来驱役。这坛子下面有小眼,平时用符咒封着,奴役鬼魂的时候,就会把符咒揭下来。”
  “清水邪教?”萧老道闻言,顿时露出一脸若有所思。
  太爷说道:“当年朝廷彻查清水教,萧兄的道观不是也被殃及了池鱼,这道士,搞不好就是邪教余孽。”
  萧老道一听,顿时咬了咬牙,“邪教、朝廷,我萧本宣跟他们势不两立!”萧老道随即招呼众人,“都别着急赶路,住几天再走!”
  太爷问道:“萧兄,你这是要干什么?”
  “干什么?”萧老道说道:“我萧本宣身为道士,不能看着这些假道士毁我道门名声!”
  太爷闻言摇了摇头,太爷知道,萧老道没这么大义,他才不会管道门那些事儿呢,再说他早就不算是道士了,眼下义愤填膺,应该是想给他师父和那些师兄弟报仇而已。
  一会儿的功夫,道人带着几个道童返回圆场,继续做起了法事,萧老道朝道人看看,背着行李钻进了人堆里,太爷几个人见状,只好随他一起钻进人堆看了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法事终于做完了,道人拿起供桌上的一碗水,用柳条蘸着,洒向围观的百姓,言说是祈福圣水,洒在身上能消灾避厄、福寿连绵。
  当道人洒到萧老道跟前的时候,萧老道大声说道:“这位师弟,贫道途经贵观,饥渴疲乏,可否借宿几宿?”
  道人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看向萧老道,把萧老道打量了一遍,问道:“这位道兄,从何处而来呀?”
  萧老道回道:“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居无定所,四海为家。”
  道人闻言,朝周围的百姓看看,连忙将手里的“圣水”交给身边的道童,给萧老道打了个稽首,客气道:“原来是四方云游的道兄,欢迎欢迎……”道人一脸和蔼,十分客气,加上三缕长髯、五色道袍,显得卓绝不群、道骨仙风。
  道人连忙招呼身边的道童,给萧老道安排住处,萧老道却说:“不急不急,我还有几个徒弟和师兄,还望师弟也一起安排了吧。”
  道人闻言一愣,显得有些不自然了,萧老道随即招呼太爷几个,“都过来吧,你们这位师叔答应让咱们借宿了。”
  太爷几个人走出了人群,道人一看,脸色显得越发不自然了,周围看热闹的百姓,这时都在看着他,道人显得无可奈何,强颜欢笑,稽首对太爷几人说道:“我观中厢房无数,既是同门中人,贫道欢迎之至……”
  191,这座道观没有院墙,开放式的,圆场正对着一座气势不俗的大殿,两侧还有两座偏殿。
  三座殿后面,是几座像模像样的厢房,一名道童在前面引着路,众人来到了几座厢房近前。太爷几人,被安排在了同一间厢房里,卖艺姑娘则单独被安排在了另一间厢房里。
  等道童离开之后,众人各自找了一张床铺,放下行李,老要饭的对萧老道说道:“我刚才看了看,这道观的布局大有问题,厢房在大殿后面,居藏私位,大殿堂皇于前,厢房私居隐后,主,家主有不可现人之秘!”
  萧老道点了点头,说道:“老哥哥的堪舆之术,果然造诣颇深,不过,人人都有心底之私、人人都有不可告人之秘,咱们不必在意。”
  太爷一听,不解地问道:“萧兄,咱们在这里留宿,到底是为了什么?”
  萧老道朝太爷看了一眼,笑道:“我和那位同门师弟颇有面缘,想与他促膝长谈,交换修道心得。”
  “什么?”太爷一听,和老要饭的对视了一眼,俩人都是一脸茫然,咋感觉萧老道这时的话有点儿不对劲儿呢?
  太爷张嘴刚要说:他一个邪道士,你有什么能跟他交流的。不过,话还没说出来,萧老道一抬手,“不必多说了,贫道我心意已决,就这么定下了。”
  太爷顿时蹙起了眉头,萧老道这话说的莫名其妙,什么就这么定下了?
  过了没一会儿,道人带着两个小道童过来了,满脸堆笑,十分客气,萧老道连忙先给他行礼,两个人顿时寒暄起来。
  道人自称道号青枢,是这座道观的观主,萧老道一听,连忙奉承邪道人,说青枢观主留宿他们几个闲云野道,实乃大仁大义之举。邪道人听了哈哈大笑,言说和萧老道颇有面缘,虽初次见面,却深感神交已久。
  两个假道士,相互奉承,不知不觉,已近晌午,邪道人连忙吩咐身边的道童,备下素食,招待远道而来的同修。
  中午,饭桌上,萧老道和邪道人把酒言欢,相谈甚为投机,萧老道还摆出一副要跟邪道人同流合污的架势,邪道人则显得也挺高兴,连连给萧老道敬酒。
  吃过午饭,众人回房午休,一进房间,太爷就问萧老道,“萧兄,你留宿在这里到底想干什么?”
  萧老道这时一脸醉意,朝房门看了一眼,抬手指了指他自己的耳朵,说道:“不干什么,就是见青枢观主面善,想和他交个朋友。”
  “交朋友?”我太爷狐疑地打量了萧老道一眼,跟这种邪门歪道交朋友?就算要交朋友,也不用说话看房门指耳朵吧……太爷随即转念一合计,顿时明白了,萧老道看房门指耳朵,是在告诉自己,小心隔墙有耳,自己几个人可能正在被监视着!
  太爷立即把话锋一转,“我看这位观主也挺面善,是位有大道德的修行中人。”
  萧老道一听,看着太爷嘿嘿嘿笑了起来,似乎在说,孺子可教也。
  下午,午休过后,邪道人过来和萧老道打了声招呼,言说观里还有事务要处理,下午就不能再陪着各位了,各位初来此地,可以四处转转,看一看这里的风土人情。
  等邪道人离开以后,萧老道二话不说,领着太爷几个人,在小镇上转悠起来。
  当走过一条胡同时,太爷朝四下看看,见没人跟着,就问萧老道,“萧兄,你与那邪道人称兄道弟,是不是有什么打算?”
  “打算?”萧老道朝太爷看了一眼,笑道:“打算就是找证据,等找到证据,当众戳穿这假道士的真面目!”
  太爷说道:“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一刀杀了不就行了。”
  “杀了他?”萧老道摇了摇头,“杀了他岂不是太便宜他了,再说,我看他在镇上威望极高,真要杀他会给咱们自己惹来麻烦,不如先叫他身败名裂,再让他们镇子上的人自己动手。”
  几个人在镇子上闲转大半天,回到了道观厢房,萧老道朝厢房里看了看,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行李被人动过了,咱们的身份,也就不用再瞒着了。”
  晚上,又是把酒言欢,邪道人假意醉酒,似有似无地套萧老道的来路,萧老道也假意醉酒,对邪道人说道:“师弟在这观里,孤伴青灯经书,甚是凄苦,哪有师哥我云游四方、逍遥快活……”
  邪道人趁机就问萧老道,“师兄云游四方,总得有个讨口食的生计吧,不知师兄以何为生计呢?”
  萧老道闻言,神神秘秘、醉醉熏熏地看了青枢道人一眼,把手蜷成一个鸡嘴状,在桌面上啄了啄,“知道……这、这是干嘛的吗?”
  邪道士眼里闪过一丝精光,压低声音说道:“师弟我还是有几分见识的,师兄干的是土里刨食的买卖……”青枢道人说完,两个人相互看看,冷不丁哈哈大笑起来,似乎彼此都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
  太爷朝两个人看看,一个是拘人魂魄的邪道士,一个是掘人坟墓的贼道士,都不是啥好人,这两个到一块儿,还真有点儿臭味相投。
  邪道士问萧老道,“师兄干这行,在下面遇到过怨魂没有?”
  萧老道说道:“当然遇到过。”
  “那遇到了都是怎么处理的呢?”
  萧老道说道:“遇上听话的,两不相干,我们取走富贵,它接着在墓里呆着,不听话的,直接打散!”
  邪道士摆了摆手,“打散太可惜了,不如收起为咱所用!”
  萧老道醉笑了一下,“哥哥我倒是想收起来用,可咱不会那套手段呀。”
  邪道士顿时笑道:“师兄可在我观里多住几日,若是有缘,师弟我传您一套收魂法术。”
  “好!”萧老道高兴了,“哥哥我看见老弟第一眼,就觉得有面缘,咱哥俩果然有缘!”
  酒席散了之后,回到厢房,萧老道像会变脸似的,立马儿把笑嘻嘻的脸变得阴沉冷漠,他低声对太爷说道:“今天晚上,等他们观里的人睡着之后,查一查他们把封魂的罐子都藏在哪儿了……”
  据太爷和萧老道推测,被邪道士收住奴役的鬼魂,应该不止一个,因为白天那道童被恶鬼附身的时候说了,邪道士骗了镇上所有人,把他们的魂魄封起来为他办事,这说明道观里,应该有一个隐藏封魂坛子的地方,只要找到这地方,把鬼魂全放出来,再让这些鬼魂给镇子上的亲人托梦,等到了明天,就有这邪道士的好看了。
  是夜,刚刚打过三更,太爷和萧老道从床上起来了,悄悄喊醒萧十一,三个人收拾停当,刚要出门,突然,传来了敲门声,紧跟着,传来邪道士低低的喊叫声:“萧师兄,萧师兄?萧师兄你睡了吗,师弟我有事想找你详谈……”
  太爷和萧老道相互看了一眼,萧老道眼珠一转,冲太爷和萧十一摆了摆手,示意两个人不要出声儿,邪道士在门外又喊了两声,脚步声传来,似乎走开了。
  三个人在房间里等了好一会儿,萧老道轻手轻脚走到门边,侧耳听了听,随后回到屋里,对太爷压声说道:“这邪道士没啥事儿跟我详谈,深更半夜,就是想看看咱们睡着没有,今天晚上,他肯定有啥事儿要办。”
  三个人在屋里又等了一会儿,见外面没啥动静儿,萧老道轻轻打开房门,朝外面看了看,随即招呼太爷和萧十一,三个人走出了房间。
  大殿后面,总共六间厢房,一间太爷他们住着,一间卖艺姑娘住着,另外四间,一间住着邪道士,一间住着他们那几个弟子,一间是伙房,还有一间,一直锁着门,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这时候,几间厢房里全都黑漆漆的,不过,三个人很快发现,之前一直锁着门的这间厢房,这时候门上的锁不见了,轻轻一推房门,居然从里面抵上了,萧老道给太爷和萧十一打手势:里面有人,或许邪道士就在这里面。
  太爷点了点头,摆手招呼萧老道和萧十一躲起来,他自己从地上抠起一团泥块,也躲在暗处,朝门上射了过去。
  “啪”地一声,泥块打在门上,声音虽然不大,但足能让屋里的人听见,不过,等了好一会儿,屋里不见有动静儿,太爷又从地上扣起一团泥块,又射了过去,又等了一会儿,仍然不见动静儿。
  萧老道顿时给太爷打了个手势,三个人再次来到房门口,萧老道冲太爷点了点头,太爷从腰里抽出两仪阴阳剑,剑刃伸进门缝里,轻轻朝上一挑,搭在门后的门闩被挑开了,三个人轻手轻脚推开房门,溜进了房间里。
  里面没啥特别的,放着很多书架子,书架上放满了书籍,就像个藏书阁,房子中堂那里,还放着一张长条的书案,书案后面放着椅子,像是一个阅读经书的地方,不过,整个房间里并没有人。
  萧老道经验丰富,给太爷打手势说:这房间里有暗室,不过,房间里外大小一样,不会有隔墙暗室,暗室应该在地下。
  三人轻手轻脚在房间里找了起来,很快的,在房间后侧的墙角发现了端倪,就见这墙角地面上,铺着一块木板,三尺见方,木板靠里一侧有个铁环,拉着铁环就能把木板朝上拉起来,在木板旁边,还放着个草垫子,应该是盖木板用的。
  太爷和萧老道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就是这里了,邪道士搞不好就在这下面。
  萧老道随即跪在地上,把耳朵贴在木板上听了听,给太爷两个打手势:里面有动静儿,像是在做法事。
  太爷一伸手,用手指钩住木板上面的铁环,悄无声息地将木板拉开了,一道光亮从拉开的缝里射出,随着木板的开启,光亮越来越大,三个人打眼一看,下面是个地窖。
  这时,从里面传来邪道士的声音:“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坛中鬼奴,听吾号令……”
  太爷将身子趴在地上,双手摁住对面的窖洞边缘,探头地窖里一看,就见地窖里空间不大,里面大大小小摆着几十个坛子。
  在这些坛子前面,放着一张供桌,供桌上面,除了蜡烛,还放着九个小坛子,每个坛子上面,都贴着黄符,供桌后面,站着一个身穿五色彩衣、手持铜钱剑的邪道士,邪道士背对着太爷,正在做法事。
  就见邪道士鼓捣一阵之后,把九个坛子底部的纸符全部揭了下来,厉声说道:“你们八个,分八个方位,打探一下观里这几个人的来路,你,到镇里去,把你儿子的魂魄带过来,明天你儿子若是没死,拿你是问!”
  怎么还有那么多人问微信号呢?我给天涯读者开通的微信号是:zhuoguiren123,微信名字:途中的旅人2.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