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爷驱邪盗墓的经历(不完全真实)

  187,太爷几个人看着老妇人跌跌撞撞的背影,心里挺不是滋味儿,萧老道却说:“养不教父之过,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走吧。”
  几个人离开村子,再次来到小河边,刚要顺着河继续赶路,这时,太爷朝自己身边看了看,蹙起了眉头:“猴子呢?”
  众人闻言赶忙往身边一找,小鬼猴子不见了。
  “这个小畜生!”萧老道随即骂了一句:“肯定是饿急了,钻谁家里偷吃的了!”
  “那怎么办呢?”卖艺姑娘担心地问道。
  “还能怎么办,应该就在村口这几家,回去找找!”
  几个人又返回村子,还没等进村,小鬼猴子抱着一些什么东西回来了。
  等小鬼猴子来到众人近前,没等太爷开口问它,萧老道冷冷问道:“你怀里抱的什么?”
  小鬼猴子裂开嘴一笑,从怀里拿出一块圆圆的大饼子,萧老道顿时把眼睛珠子瞪圆了,喝道:“从哪儿拿的!”
  小鬼猴子被喝的一激灵,抬爪子朝身后指了指,意思好像是说,在后面一户人家家里拿的。
  萧老道见状,又喝了一声:“从哪儿拿的给我送回去!”
  小鬼猴子看看萧老道,又看看太爷,露出一脸委屈,卖艺姑娘说道:“道长,您这么凶干什么呀,它不过就是饿了,拿了人家一些……”
  话没说完,萧老道冷冷看向了卖艺姑娘,“我刚说过,养不教父之过,这种事儿,不能纵容它!”说着,萧老道恶狠狠又对小鬼猴子喝道:“你听见没有,送回去,再有下次,打断你的腿!”
  太爷闻听,心里不太乐意,但是,又找不到辩驳萧老道的理由,太爷走到小鬼猴子跟前,摸了摸它的脑袋,“走吧,我陪你一起去。”
  小鬼猴子委屈地朝太爷看上一眼,抱着东西给太爷带起了路,身后,就听老要饭的赞道:“萧道长,您真是盗亦有道!”萧老道没吭声儿。
  小鬼猴子领着太爷,停在了一座破旧的院落跟前,这时,萧老道几个人也跟在后面,众人打眼朝院子一看,萧老道顿时怒道:“好你个小畜生,落井下石的事儿你也敢干!”
  这座院落,正是刚才那位哭嚎妇人的院子,这时,院门房门都开着。萧老道说小鬼猴子落井下石,确实有点儿,眼看人家儿子都要没了,再回到家里一看,东西也丢了……
  太爷对小鬼猴子说道:“猴子,你这次做的事可不对,大丈夫行走天地间,即便饿死渴死,也不能偷人东西。”
  小鬼猴子看看太爷,点了点头。
  太爷又说道:“知错就好,把东西给我,我帮你送进去,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小鬼猴子又点了点头,把怀里的食物全给了太爷,太爷拿着食物进了院子。
  院子里,只有一间破旧的土瓦房子,这时,房子里黑漆漆的,太爷穿过院子,刚一走进房门,就感觉不对劲儿,扭头朝屋里一看,就见屋里的房梁下面,吊着个黑漆漆的东西,好像是个人!
  太爷连忙从身上拿出火折子,吹着一照,心里顿时一惊,确实是个人,上了吊了。
  太爷连忙扔掉怀里的食物,火折子交给左手,右手快速从腰里拔出两仪阴阳剑,“噗”地一下,两仪阴阳剑被太爷甩出去,深深地扎在了房梁上,同时,扎断了捆在房梁上的绳子,被吊着的这个人,身子顿时落了下来,太爷一个箭步过去,没等他落地,将他抱在了怀里。
  打眼一看,这是个比萧老道稍微大点儿的干瘦老头儿,双眼充血、舌头外露,已经气绝身亡。
  太爷把老头儿放在地上,朝屋外喊了一声:“萧兄,进来看看吧,屋里有人上吊了。”
  很快的,从外面传来萧老道的声音:“老弟呀,东西放好了吗,放好就出来吧,别管闲事!”
  太爷犹豫了一下,不过,干瘦老头儿已经死了,他要是还有一口气儿,那太爷肯定不会见死不救,太爷叹了口气,往身上摸了摸,摸出两锭银子,放在了干瘦老头的身边,随即,太爷一纵身,把两仪阴阳剑从房梁上拔了下来。
  就在太爷收好剑,刚要迈脚出门的时候,就听外面的萧老道大声说道:“这位大姐,跟您打听个路行吗?”
  太爷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意识到萧老道问路不应该这么大声音,再说眼下也不用问路,他这么做,像是在提醒自己。太爷转念一想,难不成,那位老妇人回来了吗?
  太爷连忙躲在门内,朝外面一看,就见一个失魂落魄的老妇人,停在了院门口,老妇人说道:“我不认得路,你们找别人问去吧。”声音沙哑,满带着悲痛。
  太爷一看,还真是那老妇人回来了,不过,这咋办呢,老妇人要是进了屋看见自己,自己怎么解释呢?
  太爷扭头朝房门旁边的破窗户看了看,快步走过去,将窗户打开,从窗户跳到了院子。窗户下面,有一堆柴禾,太爷躲到了柴禾后面。
  这时候,老妇人失魂落魄地从外面进来了,院门也不关,低着头径直朝屋里走去,嘴里还失心疯了似的嘟囔着:“男人没了,儿子也没了,我儿子冤枉呀,人都死了,你们还要把他埋到百狐坡……”
  “百狐坡?”太爷闻言,心头顿时一凛。
  老妇人这时候,迈脚进了屋,嘴里还在嘟囔着:“老头子,儿子……你们走慢点儿,等着我,我这就去找你们。”太爷本想离开的,一听老妇人这话,顿时打消了念头。
  老妇人进屋之后,并没有点灯,很快惊叫了一声:“老头子,你怎么……唉,原来是绳子断了,算了,我再去找一根吧,老头子,你等着,我这就过去找你们。”
  黑灯瞎火的,老妇人在房间里摸索起来,没一会儿,给她找到一根绳子,将凳子放在房梁下面,老妇人爬上凳子,给房梁上捆起了绳子。
  很快的,绳子捆好了,老妇人把头往绳子扣里一伸,将脚下的凳子蹬翻了。
  窗户外面的太爷,当然不会袖手旁观,连忙从窗户转到门口,再次拔出腰里的两仪阴阳剑,“呲”地一声,绳子被割断了,没等老妇人落地,太爷在下面拖住了她。
  “谁?是谁?”老妇人挣扎起来。
  太爷连忙将她放到地上,“大婶,我是个过路的,凡事要想开一些。”
  “你、你……我、我的事儿不用你管,你走,离开我们家!”
  太爷站在没动,“我走可以,不过,我有一事不明。”
  老妇人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你走,我什么都不知道。”
  太爷问道:“百狐坡是什么地方?”
  老妇人一愣,抬头看了太爷一眼,“你问这个干啥?”
  太爷说道:“我之前听说过百狐坡,但从没去过,想到那里看看。”
  老妇人摆了摆手,“你走吧,我不知道在哪里。”
  太爷说道:“他们不是要把您儿子的尸体埋在百狐坡嘛,您真的不知道在哪儿吗?”
  老妇人无奈地说道:“年轻人,你到底想干什么,快走吧,不要来烦我!”
  太爷说道:“您不愿意您儿子埋在百狐坡吧,告诉我在哪儿,我外面有几个朋友,是看风水的,他们可以给您儿子找块好穴地。”
  老妇人闻言,似乎来了点儿精神,打量了太爷一眼,“你说的是真的?你愿意帮我儿子?”
  太爷点了点头,老妇人从地上爬起来,跪在了太爷面前,哭道:“只要别让我儿子埋进百狐坡,我下辈子投胎,给你做牛做马……”
  “您快起来吧。”太爷把老妇人从地上拽了起来,这时候,外面的萧老道喊了一声:“老弟,你在哪儿呢,赶紧出来吧,咱们要走了。”
  太爷闻言,朝门口喊了一声:“萧兄,你们都进来吧。”
  喊罢没一会儿,萧老道领着众人走进了院子,萧老道嘴里还在抱怨着:“少管闲事少管闲事,看来,又管上了……”
  等几个人进到屋里的时候,太爷已经在屋里找到油灯,把油灯点着了。萧老道和老妇人相互见过面之后,太爷和萧初九把地上老头子的尸体抬进了里屋。
  老妇人这时候,依旧失魂落魄,他们家里穷的,连凳子都没几个,老妇人、萧老道、老要饭的,三个人坐在凳子,其他人,或蹲或坐在地上。
  这时,小鬼猴子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食物,萧老道拿出一锭银子放在了桌上,对老妇人说道:“这位大姐,我用这锭银子,买你桌上的吃的,你看行吗?”
  老妇人朝萧老道看了一眼,有气无力地说道:“你们要是饿了,就随便吃吧,什么都不用给我。”
  老妇人这话一出口,小鬼猴子拿起桌上一块大饼啃了起来,萧老道给萧初九递了个眼色,萧初九把桌上另外一些食物分给了众人。
  这时,太爷问老妇人,“大婶,您现在能不能和我们说说百狐坡的事儿?”
  老妇人点了点头,不过,因为老妇人同时失去了儿子和丈夫,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说起话来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一会儿说说她儿子,一会儿说说百狐坡,一会儿又说说她男人。
  说了很长一段时间,终于把这些事儿全都说完了。
  先说百狐坡,这是距离老妇人村子四五里地外的一个地方,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
  188,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那里并不是大大小小的土丘,而是一块少有的平地,后来,来了一位风水先生,说那一大片地方,是一块风水宝地,后有升官山,前后旺财水。而后,这位风水先生就给村里一户人家,在平地里点了一处穴位,没想到,过了几年,村里那户人家还真的发达了,家里出了一个当官的,全家人都搬进了县城里。
  其他村民一看,果然是个好地方,之后,很多人把祖坟迁了进去,村里再有人过世,也都往那里面埋。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那里大大小小已经埋了上百座的坟,平地也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土丘,但是,村里当官发财的人,却再没有出现过。
  有这么一年,清明节,村民们结伴上坟祭祖,不过,等他们到了自家的祖坟里一看,发现老祖宗的坟堆上,有一个拳头大小的窟窿,家家都有。
  有经验的村民就说,这是啥东西掏的洞,老祖宗的坟里肯定住了东西,众村民一听,个个恨得咬牙切齿,老祖宗的坟被啥东西占去,那他们再来祭祖,不就等于在祭拜那些东西吗?
  村民们纷纷回家,拿来家伙什儿,刨起了自己祖宗的坟,有一个村民,刚刨了没几下,从坟堆里跑出两只小狐狸,这个村民赶紧招呼旁边的村民,一群村民围上去,把两只小狐狸用家伙什儿砸死了。随后,又村民在祖坟里刨出了狐狸,也都被村民们合力砸死了,一天之内,村民们砸死大小狐狸十几只。
  到了晚上,整个村里的所有村民,都做了一个怪梦,梦见自己死去的那些亲人,来家门口哭诉,说你们惹了不该惹的东西,那些东西不能把你们怎么样,要拿我们出气。
  自那以后,村民们时不时梦见自己死去的亲人,被狐头人身的怪物砍头剥皮、掏肝挖心,惨不忍睹。
  村民们又悔又怕,跑到祖坟那里烧香磕头,求那些狐狸放过自己过世的亲人,当这些村民烧香磕头的时候,坟地里大小狐狸乱窜,不计其数,后来,就有人给那里取名——百狐坡。
  虽然烧香磕头赔了罪,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这些村民的过世亲人,依旧遭受着酷刑的折磨,村里人呢,再有人过世,再不敢往哪里埋了。
  与此同时,村民们四下找能人,想要降服百狐坡的狐狸,但是,找来几个都不行,不但没治住狐狸,反而让那些狐狸们变本加厉,每天一到深夜,就有小狐狸来村里嗷嗷怪叫,甚至还会叼走村里刚出生的婴儿,一时间,这些狐狸无法无天,村民们苦不堪言。
  就在这时候,来了一个骑白马、穿白袍、手持长枪的将军,言说自己是白袍神将下凡,特来帮村民降服狐妖的,不过,这狐妖法力高深,在百狐坡一带布下了结阵,仙神都探查不到他,只有让凡人带路,才能进入结阵。
  有两个胆大的村民闻言,自告奋勇,要给白袍神将带路,白袍神将又说了,这么进去,怕是会把那狐妖惊走,据说那狐妖喜欢看戏,不如找几个村民,和我一起扮作唱戏班子,假意路过百狐坡,那狐妖看见戏班子,定然不会放过,咱们就给它唱戏,趁那狐妖看戏看到好处之际,自己突然发难,将它一击毙命。
  村民们一听,顿时犯了难了,因为村里没有人会唱戏,白袍神将又说,这个你们不用担心,戏由我来唱,你们只管陪我过去就是了。
  众村民还是有些担心,一场戏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唱,就算白袍神将能唱,其他人怎么办,万一出了纰漏,村里人又该倒霉了。
  白袍神将见村民们犹豫,当场给几个村民施了法术,几个村民顿时不受自己控制地唱起了戏,唱的是抑扬顿挫、字正腔圆,手势、身段儿、唱功,个个都像名角儿。众村民一看,顿时对白袍神将深信不疑。
  白袍神将又让村民用纸糊了很多戏服和刀枪剑戟,糊好以后,白袍神将朝那些纸糊的物件儿上吹了一口仙气,就见那些纸糊的物件儿全变成了真的,白袍神将把他那杆长枪,也放进了那些刀枪剑戟里。
  随后,在村民里挑出十多个年轻力壮、胆子又大的男女,白袍神将摇一边,变成一个凡人,一群人用独轮车推着那些戏服和刀枪剑戟,在傍晚时分,经过百狐坡。
  当众人快要走过百狐坡的时候,霎时间狂风大作、风沙走石,隐隐约约的,就见百狐坡那里,亮起了点点灯光,好像出现了一个村子。这时候,从村里出来一个白头发老婆子,老婆子招呼众人,风太大了,你们都别走了,到我家里歇一夜吧。
  众人跟着老婆子进了村,到了老婆子家里,随后,老婆婆就问他们是干什么的,白袍神将就说,自己这些人都是唱戏的,路过这里。
  老婆子一听就笑了,说他们村里人最喜欢看戏,不如在他们村里唱几场戏再走,好处少不了你们的,白袍神将满口就答应了。
  这个小村子里,有现成的戏台,当天晚上,一群人就唱起了戏,当然了,那些跟着过去的村民并不会唱戏,全是由白袍神将施法让他们的唱的。唱的是一出武戏,戏唱到一半儿的时候,白袍神将从那些纸糊的兵器里,把自己的长枪拿了出来,上了台以后,假意和台上的村民演戏对打。
  打了几个回合以后,突然,白袍神将飞身跳下了戏台。戏台前面中央位置,摆着桌子椅子,桌子上摆着瓜果点心,椅子上坐着那个白头发老婆子,显然是台下那些的首领。
  白袍神将突然发难,一抢刺穿了老婆子的心窝,老婆子当场变成了一个狐头人身的妖怪,戏台下,其他看戏的人见状,吓得全都露出了本来面目,飞禽走兽、狼精蛇怪,一哄而散。
  白袍神将随即招呼众村民,狐妖已除,赶紧离开这里,要不然就回不去了。
  众村民跟着白袍神将朝村外跑去,跑到村外一看,就见他们“自己”,横七竖八躺在村外,白袍神将对他们说,你们现在是魂魄出窍,魂魄是被那狐妖拘出来的,赶紧回去吧。
  等众村民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白袍神将不见了,众人全都躺在百狐坡的坟堆前面,就见大大小小的坟堆里,躺着几十只死狐狸,应该都是被白袍神将杀死的……
  自那以后,村里人再没做过怪梦,也再没有小狐狸来村里胡闹,这时候,有些村民就想把祖坟从百狐坡迁出来,但是,只要一迁祖坟,晚上就能听见无数狐狸的怪叫声,最后被闹的只能再把祖坟迁回去。
  从那以后,再没人敢去百狐坡迁坟了,更没有人会把自己死去的亲人埋在那里。
  事情讲到这儿,百狐坡的事儿差不多就结束了,那白袍神将最后怎么样了,没人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把那些狐妖杀干净,更没人知道。
  太爷听完老妇人说的,紧紧皱起了眉头,他心里又生出了疑惑,难道,自己就是那位白袍神将转世?那只老狐狸死后,自己又偏巧盗了它的墓,而后又遭到了它的报复?
  太爷想不明白。
  再说老妇人儿子的事儿,在老妇人儿子三岁的时候,老妇人的男人,也就上吊死的那个老头儿,在村口捡到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老头儿就把女婴抱回了家,跟老妇人说,咱家就这么一个儿子,你生了儿子之后,再没怀上过,现在,我捡来一个女婴,咱当闺女养,等养大之后,要是咱儿子娶不上媳妇儿,就让这女婴给儿子做媳妇儿。
  就这么的,一转眼,十六年过去了,女婴十六岁了,出落的还挺水灵,这时,他们儿子十九岁了,不过,他们家里的日子并不富裕,两口子就寻思着,让他们俩成亲,一问他们俩,还都挺乐意,就在他们要办婚事的时候,女孩被村里一个游手好闲的痞子给非礼了。
  老妇人和他儿子,都要去报官,但是,老头子嫌丢人,不让去报官,之后,就把女孩勉强嫁给了那痞子,痞子家里有些钱,再加上他们家里兄弟众多,没人敢惹。
  不过,老妇人和他们儿子,都在心里埋怨老头儿,尤其他们儿子,偶尔的,就到痞子家门口看看,希望能看到女孩。
  一来二去,被痞子发现了,这时,女孩还怀了孕,痞子就说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是这个儿子的,他们俩通奸。
  就这么的,女孩和他们儿子,被说成了通奸,痞子发出话来,全村老少,谁打这狗男女一下,给一个大子儿,打十下给十个。
  一开始,打的村民少,但是,见这痞子真的给钱,打一下就给一个大子儿,众村民一看,不打白不打,打了还有钱,一个个兽心全都露了出来,最后,两个人被打的只剩下一口气,捆上石头沉河里又给淹死了,尸体现在还在河里,说是等到明天白天,埋进百狐坡,让他们永世不得超生。
  老妇人的男人呢,这时后悔了,后悔自己为了面子,没有报官,后悔把女孩嫁给了痞子,而后,老头子悔恨难当,就上了吊了。
  189,听完老妇人儿子的事儿,除了萧老道以外,其他人全都气愤难平。
  萧老道吃完手里的大饼,拍了拍手上的大饼沫子,对众人说道:“都吃完了吧,吃完就启程吧。”
  众人闻言,相互看了一眼,卖艺姑娘问了一句:“咱就这么走了呀?”
  萧老道说道:“那能怎么样,人各有命,这或许就是他们的命,咱管不了。”
  太爷说道:“现在还不能走,我刚才答应了这位大婶,要把他儿子找个好地方埋了。”
  萧老道朝太爷看了一眼,说道:“埋这位大姐的儿子可以,不过,不能再招惹当地人,咱是出门求财的,不是给自己到处树敌的。”
  太爷点了点头,转而问老妇人,“大婶,您儿子的尸体,现在还在河里吗?”老妇人抹着眼泪点了点头。
  太爷说道:“那好,那您能不能带我们过去,现在就把您儿子的尸体捞出来,找地方埋了。”
  老妇人又点点头,从凳子上站起了身,太爷这时朝萧老道看了一眼,萧老道一脸无奈,他明白太爷看他啥意思,也从凳子上站起了身,嘴里说了一句:“好吧,贫道就陪刘大侠再做一次好事!”
  老妇人到里屋收拾了几个床单,这是用来裹尸体的,随后,她在前面带着路,太爷几个人跟在她后面。很快地,几个人走出村子,来到了河边,太爷问老妇人他儿子的尸体沉在了哪儿,老妇人顺着河朝前指了指。
  众人顺着河朝前走了没多远,就见前面人影晃动,河边还停着一辆牛车,太爷几个人顿时警惕起来,难不成,晚上还有人看守尸体?
  几个人连忙躲在了河边一处土丘后面,就见前面河边总共四个人,两个人在岸上,两个已经下到了河里,河里那两个,似乎在水里摸着什么东西。
  过没一会儿,河里那两个人,从河里拖上来一个人,显然是具尸体,长长的头发朝地上垂着,从身形来看,还是个女人尸体。
  尸体上,捆着一块大石头,四个人一起动手,把石头解了下来,然后,抬着放到了牛车上。
  卖艺姑娘见状,低声问了一句,“他们要把尸体弄哪儿去?”
  萧老道闻言看了姑娘一眼,没吭声儿,老要饭的压低声音说道:“看样子,他们是在偷尸体,他们这一带……土地贫瘠、连年干旱,很多人连件像样的衣裳都穿不上,更别说娶媳妇儿了,这几个人将尸体偷走,只怕是……是要对尸体做龌龊之事。”
  “什么?”卖艺姑娘一听,浑身战栗起来,“太可恶了,不行,不能让他们这么做!”
  姑娘“腾”一下从藏身处站了起来,太爷伸手把她拉了回来,低声道:“这里离他们村子太近,不宜动手。”
  就见河边四个人将尸体抬上车以后,他们也坐上车,赶着牛车顺着河离开了。
  等牛车走远以后,太爷对萧老道说道:“萧兄,大婶儿子的尸体就麻烦你们几个了,我去把牛车上的尸体追回来。”
  “我跟你一起去!”卖艺姑娘叫道。
  萧老道朝太爷和卖艺姑娘看看,淡淡说了一句,“小心一些,若非罪大恶极,就别要他们的命。”
  太爷答应一声,带着卖艺姑娘追了过去,路上,为了谨慎起见,太爷和卖艺姑娘都用布把脸给蒙上了。
  很快的,两个人追上牛车,太爷拦在了牛车前面,卖艺姑娘则堵在了牛车后面,车上的四个人见状,似乎有些搞不清状况,赶车的人问了一声:“你们想干啥?”
  太爷冷冷说道:“把车上的尸体留下,我放你们离开。”
  赶车的顿时叫道:“凭什么,尸体是我们花钱买来的!”
  牛车后面的卖艺姑娘叫道:“你们真不要脸,想对尸体做什么!”
  车上另外一个人叫道:“我们想做什么不关你们的事,赶紧把路让开!”
  太爷冷哼了一声:“要么把尸体留下,要么把你们的命留下!”
  车上四个人一听,全从车上下来了,卖艺姑娘大叫一声:“秉守哥,不用你动手,我来!”说着,姑娘气呼呼朝四个人走了过来。
  这四个人,都是年轻力壮的男人,当然不会在乎一个小姑娘,其中一个叫道:“你们别不讲理,这是王四老婆的尸体,是他卖给我们的,我们给了银子的!”
  “你们少废话!”姑娘大叫一声,已经来到四人跟前,不由分说就动上手了,四个男人见状,连忙还手,结果,四个大男人打不过一个小姑娘,一会儿的功夫,全被卖艺姑娘打翻在地。
  这时,卖艺姑娘喘着粗气,看着地上四个哀嚎的男人,又骂了一句,“不要脸的人就该打!”
  太爷走了过来,对地上四个人冷冷说道:“你们还不快滚,还想再挨打吗?”
  地上一个人说道:“是谁让你们来的,是不是王四,我们给了他银子了呀。”
  太爷说道:“用银子买一具尸体,你们是不太要脸了。”
  另一个说道:“王四愿意卖,我们愿意买,我们怎么不要脸了?”
  卖艺姑娘叫道:“你们还敢说你们要脸,四个大男人,要对一具尸体……要对尸体……”
  四个人看着卖艺姑娘气愤的样子,露出一脸茫然,太爷见状,感觉有些不对,问道:“你们买尸体到底要做什么?”
  其中一个回道:“我家兄弟早年去世,我们买尸体回去给他结阴亲的……”
  “什么?”太爷和卖艺姑娘相互看了一眼,误会了,也算是被老要饭的话给误导了。
  不过,太爷这时反应极快,太爷说道:“我们确实是王四派来的,王四现在反悔了,要我们把尸体追回去,至于你们的银子,你们找他要去吧。”
  四个人一听,相互看看,极不甘心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不过,见太爷和卖艺姑娘不好招惹,牛车也不再要了,相互搀扶着离开了,离开的时候,还放下一句狠话:“回去告诉王四,俺们兄弟不是好惹的!”
  等他们走远以后,太爷和卖艺姑娘走到牛车跟前一看,就见车上是一具满身淤伤的女尸,惨不忍睹。
  卖艺姑娘痛心地说道:“都打成这样儿了,还要把尸体卖掉,那王四也太可恶了,秉守哥,这事你不能不管!”
  太爷没吭声儿,脱下长衫,给尸体盖在了身上,“走吧,先把尸体拉回去再说。”
  当太爷赶着牛车回来的时候,萧老道几个人,已经把老妇人儿子的尸体从河里捞了上来,而且,已经用床单裹好,就等太爷两个人回来了。
  几个人一碰头,太爷把劫尸体的经过,简单说了一下,萧老道听完,居然淡淡一笑,太爷觉得,他好像又有什么鬼主意了。
  女人的尸体,被老妇人和卖艺姑娘用床单裹了起来,和老妇人儿子尸体一起放到车上以后,老妇人看着牛车上的两具尸体,嚎啕大哭起来:“你们生前没在一起,死了,可以在一块儿咧……”
  几个人连忙劝她,现在不是哭的时候,万一给村里人听见,尸体就别想再弄走了,老妇人闻言,连忙止住了哭声。
  牛车赶回老妇人家里,把老头儿的尸体也裹了一下,一起放在了牛车上,然后,几个人赶着牛车,老要饭做在车辕上,拿着罗盘的负责找穴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找来找去,居然找到了百狐坡。
  老要饭的下车一看,对几个人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
  老妇人闻言,脸色都变了,大叫着问我太爷,“你们到底想干什么呀?”
  太爷连忙招呼老要饭的,赶紧换块地方,人家就怕埋在这里,你找了半天还是找到了这里。
  这时,萧老道朝百狐坡看看,说道:“这不就是咱们之前醒过来的地方嘛,看来,这里确实是块风水宝地,连那些成了精的狐狸也过来凑热闹。”
  老妇人这时候痛哭起来,生怕太爷几个把她儿子和她男人埋进去。
  几个人没敢多停留,赶紧离开了,依着萧老道的意思,他们家里已经没人了,找再好的穴地也没啥用,找一个能让亡灵安泰的穴地就行。于是,几个人原路返回,在他们村子附近找了块地方。
  老要饭的说,这块地方虽说不怎样,但可以让亡魂安息,以后,可以早日投胎。
  众人拿上家伙什儿刨起了坑,忙活半夜,终于把老妇人一家人给埋下了,老妇人趴在坟头,一阵痛哭。等她哭够了,整个人显得更加失魂落魄,太爷看她这时的样子,已经生无可恋了。
  将老妇人劝上牛车,拉回家里,萧老道问老妇人,王四的家在哪儿?老妇人浑浑噩噩地跟萧老道说,村西第二家,最大的宅子就是,萧老道随即吩咐萧初九,把那辆牛车栓到王四家门上……
  忙活大半夜,众人又饿又累,之前那么点儿食物,根本就没吃饱,萧老道在妇人家里找了找,找到半缸高粱米,熬了一锅黏糊糊的米粥,众人吃过之后,就在老妇人家里睡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太爷几个人醒了一看,居然没见着老妇人,太爷连忙让卖艺姑娘到里屋看看,谁知道,老妇人竟然死在了床上……
  萧老道给老妇人看了看,对众人说,老妇人因气衰而亡,人活着就是因为有精、气、神这三样儿在,老妇人因为伤心过度,精气神全部消耗没了,已经没啥再能支撑她活下去了……
  就在众人打算把老妇人的尸体抬出家门埋掉的时候,村里传来了吵闹声,吵的还挺凶。
  萧老道顿时笑了,招呼众人,老妇人的尸体先不着急埋,到村里先把热闹看了再说。
  众人一听,吵架有什么好看的,萧老道说,这热闹必须去看,看完就明白了。
  几个人一起出门,来到他们村子西边儿,这时候,已经不再吵架,就见十几个人正围着一个人追打,没一会儿,那人被打翻在地,不再动弹,满头满脸都是血。
  太爷朝打人的这十几个人一看,里面有几个看着分外眼熟,旋即一愣,这不是昨天买尸体的那几个人嘛。
  太爷当即想了起来,昨天他们临走的时候,留下狠话,说他们不是好惹的,今天应该是带着人过来找王四的麻烦了,被打翻在地这个,无疑就是王四了。
  太爷随即扭头朝萧老道看了一眼,怪不得萧老道昨天让初九把牛车栓到王四家门上呢……
  这时候,旁边有个看热闹的村民大叫:“不好了,王四被人打死了!”
  打人的那些人一听,立马儿停下动作,似乎这才意识到打死人了,一哄而散,很快的,看热闹的村民找来了王四的几个哥哥和弟弟,众人围上去一看,王四确实死了,脑瓜盖都被打裂了。
  萧老道在旁边笑道:“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皆报呀……”


  感觉天涯这边已经没啥人了,想关注我公众号的朋友,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途中的旅人刘黄河”,将来末代系列都会在公众号上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