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汉口》2
1900年,日本驻汉口总领事在写《汉口》一书中开篇便提到,“汉口贸易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广州,今直位于清国要港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外人艳慕东方芝加哥不置业。”一亿三千万两这个数字在当年是要超过日本政府一年的税收的,而这这数字也仅仅只是汉口的贸易额,并没有算上汉阳和武昌或者工业产值。
此时的张之洞坐镇武昌理正湖广已经长达十一年之久,对武汉而言这是翻天覆地的十一年。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李鸿章号称北洋大臣,他一手缔造的北洋系风云历史数十年。但是鲜有人知晓武汉的南洋大臣张之洞以及他一手创立的南洋系,这是因为相比军事张之洞更擅长于民事。
1889年7月,张之洞来到了武昌开始了他长达十七年的治鄂生涯。“三镇之地理,汉口重商,汉阳重工,武昌重学。”张之洞一直按照着这个想法来规划武汉,他的这个规划一直影响至今日。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所以古人看来学和政是一体的,武昌的“学”不单单是指教育还指的是“政治”。
此时的武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城内的道路及其狭窄,张之洞大刀阔斧的修建了不少宽阔的大马路,是武昌城有了些现代的气息。鉴于巡司河的水患严重,张之洞还亲自督阵修筑了武泰闸。
张之洞有个外号,叫做“钱屠”,这个外号的意思是他张香帅坐拥天下财富汇集之地却常常被他花的一文不剩。客观的说,每年的税收除了部分落入张家的荷包外其余大都用在了武汉的现代化建设上。
在日本总领事写完《汉口》一书之后,张之洞的府上来了一名客人,此人便是汉阳白泉的刘歆生。刘歆生代表着汉口的华洋商人前来劝说张之洞扩建汉口市区,并在城中修筑基建。
以汉口的财富而言做到修路修灯并不是难事,难的是这个扩建市区。1864年汉阳知府钟谦钧在修筑汉口城墙后对下一任知府说道,“夏口之城墙必不可外扩。”不知为何,以后连续几任知府都牢记此言。直到翁同爵就认湖广总督后受不得洋人的唆使劝告,欲拆除汉口城墙。此工程尚未动工,翁同爵便连日梦到有恶鬼索命,不出几月便告老还乡。
距离翁同爵的离开已经快三十年了,此时的张之洞更加感到国运在风雨中飘摇。要想国泰民安,必有一只雄狮守卫国门,欲有一只雄狮必有财富养之。汉口就是财富的来源地,为了国家的安全,汉口的市区必须扩建。
“明日去那长春观,看看那道士。”张之洞发话了,他想问问长春观的道士,这市区为何不能外扩。
作者:断续的思念 回复日期:2011-1-10 0:46:00
呵呵,又见烟哥更新,加油加油!小弟我每天必顶!
谢谢啊
作者:letmeen 回复日期:2011-1-9 22:57:00
烟兄莫非是武汉的形象宣传大使之一。。
嗯,到时武汉政府给颁发个城市钥匙什么的。
小弟重庆的,其实感觉武汉,重庆,成都是有些相似的,你说呢!
历史上的湖广填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