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爷爷跟小翠奶奶说了一声,让她给孩子们放假,自己出门奔大街去了。
地里的庄稼刚施完肥,锄了一遍,正是农闲的几天。大街上的树荫里,到处是仨一群,俩一伙扎堆聊天的人。女人们边做针线活儿,边聊着谁家的闺女长大了,又变得喜人了,能嫁个好人家之类的话题。男人们则捧着烟锅子,时不时地吸上一口,议论着地里的庄稼咋样了,谁家的牛又下了牛犊,那牛犊子可真壮实之类的。
爷爷一反常态的没有和男人们扎堆聊天,或是下棋,却踱到了王猛媳妇儿她们一群女人聊天的地方。
“我说宗子,你凑到俺们女人堆儿里干啥呀,不去你哥他们那块儿去。就算你长的再喜人,也是你家小翠的,俺们也不希罕。”王猛媳妇儿大声调笑,一群女人哄堂大笑。
“去你的,一点正经也没有。”爷爷微笑,“嫂子,跟你打听个事儿,你娘家附近的的村子,这几天有没有听说啥怪气的事。”
“这个没有,”王猛媳妇儿边纳鞋底子边说,“不过,咱六婶她们村倒是听说最近有事儿挺邪乎的。你去问问。不过,宗子,有些个事你可少管,你现在是有家口的人了。”
“知道了,嫂子。”爷爷答应一声,向六婶那一堆人走去。
六婶是爷爷和王猛的堂婶,南口村嫁过来的,正和一群老太太拉家常。
六婶的娘家在南口是大户人家,虽然比不上以前的李家,可现在李家式微,她娘家韩家隐隐有后来居上之意。六婶盘腿坐在一个玉米棒子皮编成的垫子上,正在跟一群老太太嘀咕,“俺娘家侄儿呀,最近这些日子,也不知道咋啦,整天钻书房里,白天黑夜也不出来。”
“他婶子,你这不是变着法儿夸你侄儿爱读书吗?”旁边的胖婶接茬。
“要是爱读书就好喽,”六婶拍了拍小脚上的绣花鞋,咂咂嘴,“从小就调皮,整天往姑娘堆里钻,除了玩,啥也不干。这阵子吧,把自已关在书房,连他媳妇儿也不见,他媳妇儿说,整天听那小子叽叽咕咕的说话,有时候还有女人说话的声音,可开门进去一看,就他一个人在里边,吃饭睡觉也不出来,有时候还光着身子啥也不穿,俺昨个儿去看了一下,人都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了,瞪着俩大眼,满哏红血丝,谁也不认识了,见谁都喊美人,俺哥就他一个小子,成这样了,快把人愁死了。”
“这样子,怕不是得了异病(中邪)了吧,”前街李婶问,“没找个道士或带眼的(出马仙)看看?"
“找了好几个,可人家去一看,摇摇头就走了,都说治不了,是实病,失心疯,得找医生,咱县和蔚州最好的先生都瞧过了,治不了啊!”六婶摇头,叹气,“把俺哥嫂快愁死了。”
“那你不叫你家宗子去瞧瞧,实病虚病他不都能治吗,那年南口乱箭沟的蛇精,不就是他打死的。”胖婶问。
唉!六婶叹了口气,没有接话,脸色有点不自然。
六叔曾经跟张老根因为地界打过架,六叔一家和小翠一家到现在也不说话。仙儿刚走的那段时间,爷爷伤心,颓废酗酒,除了王猛两口子,别的王家人根本就没看过他一眼,他孤身一人,如果死了,他的家产土地自然是本家人分了。为此王猛骂过大街,说王家人太不是东西,以后有啥事也别他王宗兄弟。所以爷爷好起来后,本家人都有点没脸见他,包括六叔六婶。
小翠奶奶和王猛媳妇儿也念叨过这事儿,“他们爱咋的咋的,咱做好自己就行了,这人呐,做事情只要不愧天地,不愧自己良心就行了。”爷爷淡然说道。
听到这儿,爷爷心中了然,也断定了,昨晚小狐狸一定去了南口。
王猛正领着儿子在大街上转悠,小胖看见爷爷,吐了吐舌头,怪叫道,“王先生好。”王猛一巴掌拍他头上,“浑蛋,叫叔。对了兄弟,咋今儿个不教孩子们念书了?”
“等会要去南口点花。”爷爷说。
“去,去,去。找你娘去。”王猛一推小胖,“我和你叔有事要去南口,后晌饭也别等我了。”
“不就是想蹭饭去吗,有个屁事。”小胖小声嘀咕。
地里的庄稼刚施完肥,锄了一遍,正是农闲的几天。大街上的树荫里,到处是仨一群,俩一伙扎堆聊天的人。女人们边做针线活儿,边聊着谁家的闺女长大了,又变得喜人了,能嫁个好人家之类的话题。男人们则捧着烟锅子,时不时地吸上一口,议论着地里的庄稼咋样了,谁家的牛又下了牛犊,那牛犊子可真壮实之类的。
爷爷一反常态的没有和男人们扎堆聊天,或是下棋,却踱到了王猛媳妇儿她们一群女人聊天的地方。
“我说宗子,你凑到俺们女人堆儿里干啥呀,不去你哥他们那块儿去。就算你长的再喜人,也是你家小翠的,俺们也不希罕。”王猛媳妇儿大声调笑,一群女人哄堂大笑。
“去你的,一点正经也没有。”爷爷微笑,“嫂子,跟你打听个事儿,你娘家附近的的村子,这几天有没有听说啥怪气的事。”
“这个没有,”王猛媳妇儿边纳鞋底子边说,“不过,咱六婶她们村倒是听说最近有事儿挺邪乎的。你去问问。不过,宗子,有些个事你可少管,你现在是有家口的人了。”
“知道了,嫂子。”爷爷答应一声,向六婶那一堆人走去。
六婶是爷爷和王猛的堂婶,南口村嫁过来的,正和一群老太太拉家常。
六婶的娘家在南口是大户人家,虽然比不上以前的李家,可现在李家式微,她娘家韩家隐隐有后来居上之意。六婶盘腿坐在一个玉米棒子皮编成的垫子上,正在跟一群老太太嘀咕,“俺娘家侄儿呀,最近这些日子,也不知道咋啦,整天钻书房里,白天黑夜也不出来。”
“他婶子,你这不是变着法儿夸你侄儿爱读书吗?”旁边的胖婶接茬。
“要是爱读书就好喽,”六婶拍了拍小脚上的绣花鞋,咂咂嘴,“从小就调皮,整天往姑娘堆里钻,除了玩,啥也不干。这阵子吧,把自已关在书房,连他媳妇儿也不见,他媳妇儿说,整天听那小子叽叽咕咕的说话,有时候还有女人说话的声音,可开门进去一看,就他一个人在里边,吃饭睡觉也不出来,有时候还光着身子啥也不穿,俺昨个儿去看了一下,人都瘦的只剩下一把骨头了,瞪着俩大眼,满哏红血丝,谁也不认识了,见谁都喊美人,俺哥就他一个小子,成这样了,快把人愁死了。”
“这样子,怕不是得了异病(中邪)了吧,”前街李婶问,“没找个道士或带眼的(出马仙)看看?"
“找了好几个,可人家去一看,摇摇头就走了,都说治不了,是实病,失心疯,得找医生,咱县和蔚州最好的先生都瞧过了,治不了啊!”六婶摇头,叹气,“把俺哥嫂快愁死了。”
“那你不叫你家宗子去瞧瞧,实病虚病他不都能治吗,那年南口乱箭沟的蛇精,不就是他打死的。”胖婶问。
唉!六婶叹了口气,没有接话,脸色有点不自然。
六叔曾经跟张老根因为地界打过架,六叔一家和小翠一家到现在也不说话。仙儿刚走的那段时间,爷爷伤心,颓废酗酒,除了王猛两口子,别的王家人根本就没看过他一眼,他孤身一人,如果死了,他的家产土地自然是本家人分了。为此王猛骂过大街,说王家人太不是东西,以后有啥事也别他王宗兄弟。所以爷爷好起来后,本家人都有点没脸见他,包括六叔六婶。
小翠奶奶和王猛媳妇儿也念叨过这事儿,“他们爱咋的咋的,咱做好自己就行了,这人呐,做事情只要不愧天地,不愧自己良心就行了。”爷爷淡然说道。
听到这儿,爷爷心中了然,也断定了,昨晚小狐狸一定去了南口。
王猛正领着儿子在大街上转悠,小胖看见爷爷,吐了吐舌头,怪叫道,“王先生好。”王猛一巴掌拍他头上,“浑蛋,叫叔。对了兄弟,咋今儿个不教孩子们念书了?”
“等会要去南口点花。”爷爷说。
“去,去,去。找你娘去。”王猛一推小胖,“我和你叔有事要去南口,后晌饭也别等我了。”
“不就是想蹭饭去吗,有个屁事。”小胖小声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