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连环》 悬疑/推理/烧脑 系列——还原真实案件,揭密环环相扣罪恶往事


  接上文:
  “笑什么?”秦向阳道,“我们还没有李志堂杀人的直接证据。”
  “但是他通过李闯住进华晨公寓这事,苦心策划了三个月之久,把自己替换出来了。死的明明是李闯,我们硬是被他误导为李志堂!这还不够明显?我们手里那三份DNA信息,你简易表格里的三个A,只能是凶手的。”
  “是的,但还是间接证据。”秦向阳点点头,道,“但那只是三份DNA信息,不是凶手名字。抓到李志堂,做过DNA比对,才是直接证据。”
  郑毅摇了摇头,道:“你这次过于谨慎了,一定是李志堂,你数数他一共玩了几次替换?先是翻新清理自己的房间,然后让李闯住进去两个月,还要清理自己的办公室,还要用李闯的头发、指纹之类,在他的办公室做局。这也就是你们最初那个三方鉴定一致的原因,他都提前布置好了。你想想,能随意进出、清理李志堂办公室的,除了李志堂本人还能有谁嘛。”
  “是的!我同意这个结论。”
  郑毅摆摆手,又道:“再就是程功仓库那个烟灰缸。李志堂是程璇璇的老师,一早就和程功相识,他完全有机会把粘着烟头的烟灰缸放进仓库的窗台。”
  “是的!我都同意,翻新清理房间,替换痕迹,只有李志堂做的出,并且有恢复的监控数据为证,但替换不等于杀人,我们缺少实证。”
  “废话!概率上什么都有可能!我看你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


  秦向阳咳嗽了一声,直接转换了话题:“想通了前面那些,另一个困扰很久问题也就明白了。实际上,凶手的杀人手法也是在玩替换,从而让我们把死者当成李志堂,把凶手当成李闯。”
  “你说。”郑毅不是没自己的想法,但他更愿意听听属下的说法。
  “他每次杀完人,都砍下头颅和手脚并带走,俨然成了此案的规律,或者说我们把它当成了凶手的习惯,却一直搞不明白那么做的原因。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他这个手法,只有第一次有意义,其他四次都是无意义的重复。”
  郑毅紧紧地皱起了眉头,静待下文。
  秦向阳说着,从包里拿出来一叠资料,又道:“你看,这是不是有些巧,李闯的身高体重,跟李志堂的差别很小,两人身高都是170,体重呢,都在65公斤上下,只差几斤,这是凶手能完成一系列替换的基本条件,要是这俩人体型差距太大,他怎么清理房间替换痕迹都没意义。他砍头砍手脚,都是个障眼法。按说,他已经完成了案发现场和李志堂办公室的痕迹替换,那只要砍下李闯的头带走,就已经达成了误导我们的目的,何必连手脚一块砍去呢?因为李志堂是美术老师,常年用画笔,手上某个指节就一定有相应的职业痕迹,而李闯常年劳动,手部指节跟李志堂大为不同,所以一定要把手砍下带走。可是只带走头和手,光留下脚,就显得很突兀了,所以又把脚也一块砍下带走!这么一来,既达成了误导我们的目的,又能给自己制造个标志性的杀人手法,把我们带沟里去。同样道理,既然杀第一个人时他这么做了,后面再行凶时就只能重复,否则第一个现场就同样突兀了。总的来说,这一连串谋杀,最关键的就是第一个!那让凶手和被害人之间完成了身份的替换,从而让凶手达成了隐身的目的!”


  “没错!李志堂才是凶手!”郑毅咬着牙说。
  秦向阳沉默了一会,说:“我认为在抓到李志堂之前,把他确定为重大嫌疑人更准确些。”
  “有什么不同!”郑毅有些恼火了。
  “你毕竟是领导!对凶手的定性应该慎重些。”
  “这个不用你操心!还有什么?”
  “动机!”秦向阳立刻说,“此前我们一直当李闯是凶手,而李闯的杀人动机恰恰很充分。正因如此,凶手才很巧妙地借用了这一点,所以他的替换很成功。可李志堂呢?他的杀人动机是什么?”
  秦向阳说的这一点郑毅的确想不通。
  他背着手来回走了几圈,用领导式的语气结束了这场讨论:“我去撤销通缉令,你们负责查案。我不管他李志堂什么动机,我只要结果!”
  在离开郑毅办公室之前,秦向阳还有个想法:也许不急着撤销李闯的通缉令效果反而更好。因为一旦撤销,凶手也会跟着明白自己的套路被识破了。通缉令就那么放着,那么不管凶手是不是李志堂,他都可能麻痹大意,从而暴露行踪。但他没提这个想法,他知道郑毅也有难处,通缉令搞错了,涉及程序上的原则问题,不能由着他秦向阳的性子胡来。
  回到分局,秦向阳立刻召集孙劲、李天峰、苏曼宁等人,开了个小型案情讨论会。
  除了苏曼宁,分局众人听完最新结论,无不惊诧。

  尤其是孙劲。凶手的结论是李闯时,他的心情颇为复杂:李闯参与谋害过孙成茂,可是又救过他的命,在本案中又连杀五人,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孙成茂报仇,这让他的位置往哪摆?
  现在好了,李闯不但不是凶手,还成了第一个被害者!那么接下来在孙劲的角度,抓凶手这件事就又多了一层情感意义:义不容辞,为恩人李闯报仇,一码归一码,哪怕他是谋害孙成茂的参与者之一。
  接下来众人的讨论很激烈,也很具体。
  作为队长,秦向阳这次学乖了,他对凶手的定性有些谨慎:李志堂有重大杀人嫌疑。当然,他这么说也不完全出于谨慎,分局跟郑毅的办公室不一样,他更希望通过层层具体详尽的讨论,给出更确切的结论。
  大家讨论了半天,孙劲、李天峰、苏曼宁三人,一致认为凶手就是李志堂。比起郑毅那领导式的简单分析,他们的分析非常充分。
  华晨公寓案发当晚,李志堂回了公寓,此后监控里根本找不到他离开的画面。这在以前的认知里非常合理,因为以前大家都以为李志堂被杀了。现在看来,通过安全通道离开的就只能是他。
  这一点能不能确认?
  能。
  否则,除非李志堂会瞬移。
  确认了这一点,再看DNA。

  DNA痕迹不会骗人。既然确定了从安全通道离开华晨公寓的人只能是李志堂,而且他穿着那件羽绒服,那就好办了,因为去杀黄少飞的家伙,也穿了那件羽绒服。
  而羽绒服上只有两种DNA信息,B信息是李闯的,那么A信息只能是李志堂的。
  他之所以一直穿那件衣服,还把衣服留在现场,本意是误导警察,实际上他成功了。但现在找到了漏洞,那就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合情合理!”秦向阳考虑来考虑去,又道,“如果华晨公寓的羽绒服,跟黄少飞家那件羽绒服,不是同一件呢?”
  他一句话说出来,房间里又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孙劲说:“即使不是同一件,那李志堂也是谋杀李闯的凶手。因为12月10日案发后,除了走安全通道的李志堂,其他所有离开公寓的人都调查过了,要么不具备作案时间,要么有不在场证明,都没有问题。”
  “我同意孙劲的结论。”苏曼宁接着道,“如果不是同一件衣服,那就多出来一个凶手,或者说李志堂多出来一个同伙,但无法排除李志堂的杀人者身份。总之,只要抓到李志堂,一切就水落石出。”
  “可是黄少飞家那件羽绒服上,有李闯的DNA信息,如果是两件衣服,那是怎么做到的?”

  “想做到很简单,别忘了李闯的头和四肢都在凶手手里。”苏曼宁说。
  这时,一直沉默的吴鹏突然道:“不会是两件衣服。”
  大家一听这话,立码齐齐地看向了他。
  吴鹏挺了挺腰板,说:“黄少飞家那件羽绒服,我鉴定过多次。从其领口边缘的摩擦处提出到了DNA信息B,也就是李闯的DNA痕迹。那是后脑勺跟衣服多次自然摩擦才能造成的痕迹,很顺滑。另外,衣服两个口袋底部的痕迹也是同样道理。尽管李闯的头和双手都被凶手带走,我也敢肯定,那种自然擦痕他们想造也造不出来。那跟把办公室打扫干净,再伪造一些假的办公痕迹完全不同。我的意见是,秦队的假设不成立,只有一件衣服。”
  这下好了,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吴鹏的话一下子让案件走向清晰起来。少了两件羽绒服的假设,方向就变成了唯一。
  秦向阳慎重的再三思虑,接受了众人的讨论结果,以队长的身份做出结论:李志堂是“1210连环凶手案”凶手。
  接下来的行动目标很明确:抓捕李志堂。
  顺理成章地,讨论的焦点马上回到李志堂的杀人动机上。

  李志堂为什么杀人?他和五个被杀者都参与了绑架谋杀孙成茂,还把李闯推进火场,按理说应该复仇的人是李闯,怎么也轮不到他去杀死曾经的同伙。
  这一点实在让人头疼,跟在市局一样,大家讨论了半天也没个所以然。
  至此,“1210连环杀人案”才算真正有了突破,回到了正确的方向。但同时在接下来的侦破环节上也陷入了瓶颈。
  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因为动机。
  对一个阅案无数的读者说,花样繁多的杀人手法,血腥恐怖的杀人现场,这些能带来一时刺激的场面,永远也比不上那些林林总总的杀人动机所能给人带来的震撼。
  它可能源于一次肩与肩的无意碰撞,可能源于谁多看了谁一眼,可能源于一次失败的骗炮,可能源于麻将桌上的小小分歧,可能源于隐藏了几十年的仇恨,可能源于重男轻女的老思想,可能根本没有原因……
  杀人动机,是人性之恶的最直接反应。
  如果你了解一千个凶杀案的杀人动机,那么很可能你只有一个感慨:
  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对警察来说,动机则是破案最关键的钥匙。从侦察角度说,搞清楚凶手的动机,一个案子也就破了一大半了。比如寻常的凶杀案,有的为情,有的图财,有的见色起意,等等,不管哪种情况,只要有了动机,就等于在警方和凶手之间有了一条看不见的线,顺着线找过去,总不难抓到凶手。而“1210连环杀人案”发展到现在,经过诸多波折,才把对凶手的确认从李闯调整为李志堂,但这么一来,凶手的动机也随之成谜。要说凶手是李闯,动机方面合情合理,可李闯是第一个被害者,他李志堂到底为了什么连杀五人呢?想不通这一点,接下来的侦破就等于雾里看花。


  秦向阳他们分析完案情时,郑毅给他打来电话,告诉他一个好消息:“我跟省厅丁厅长汇报过了,丁厅长的意见是,错误的通缉令原则上必须撤销!但是,如果不撤销对案子有利,能起到迷惑凶手的作用,可以暂时保留。”
  不管这么说,这都是个绝好的消息。通缉令不撤销,显然能起码麻痹凶手的作用,从而导致对方露出破绽。接下来,实际的巡逻和交通临检照常,检查对象也都暗中换成了李志堂的照片。此外,常规侦破手段中,最有意义的还是撸监控,尤其是郝虹被杀前后的省道监控,当然,监控的搜索对象也换成了李志堂。可是除了这些常规手段,秦向阳想不出任何其他搜捕李志堂的方法。
  第二天一早,秦向阳就去找程功,毕竟李闯的烟灰缸是在他仓库的窗台上发现的。从侦破角度说,虽然杀人凶手被认定为李志堂,但程功也有嫌疑。这让秦向阳心里也犯嘀咕,案子之前虽说方向错误,但也跟程功有过牵扯,怎么现在回到了正路,又牵扯到了程功身上?怎么哪哪都有他呢?
  秦向阳不知道的是,程功现在很忙,在忙一件天大的好事。事情要从昨天晚上说起。
  昨晚,程功和蒋素素云雨完毕正躺着打盹,被蒋素素一声惊呼惊扰了睡意。蒋素素当时正在看一条转发的朋友圈新闻,让她震惊的,是新闻的内容。

  “澳门赌王洪福之子洪运,于近日往大陆寻亲,明日抵达目的地滨海市。洪运母亲于几个月前去世,临终前最大愿望是落叶归根,期望见到其遗落在大陆的孩子最后一面。可惜事与愿违,斯人已逝,孩子也没能见到。洪运此行,即为完成母亲临终愿望,寻找其同母异父的异性兄弟。据消息人士及洪运本人微博透露,其母临终前曾给其大陆遗孤留下遗产一千万美金……”
  新闻下面还附着图片,是洪运的微博截图。
  “天呐!一千万!美金!要是我的就好了!”蒋素素一边惊呼,一边找到了洪运的微博。
  洪运的那条微博比较简单:终于有时间了!大陆,我来了!兄弟,你在哪?
  另外一条与此有关的第一条微博,则是洪运好几个月前发的:才知道自己在大陆有个同母异父的兄弟,很期待见面。兄弟,母亲留了遗产给你。
  微博下面附着好几张图片,有洪运本人的,有洪运和母亲的合影,合影背景一看就是家中别墅,洪运母亲靠在床头,胸前戴着个古朴的鱼形挂饰,洪运在一旁站立。床头柜很大,上面放着很多名贵的补品,补品旁边立着个相框,里面有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洪运母亲很年轻,胸前戴着个鱼形挂饰,怀里抱着个婴儿,婴儿胸前也带着个鱼形挂饰。
  “看!这是有钱人家的卧室!看这床,肯定镶金的!”蒋素素咋咋呼呼,越看越精神。
  “有什么好看的!”程功不满地翻了个身。
  “看看嘛!”蒋素素推了程功一把。
  程功叹了口气,不耐烦地接过手机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程功不耐烦的表情不见了,他紧紧地蹙着眉头,把微博上的照片放大,仔细地看着什么。
  看了一会,程功猛地翻身坐起,倒吸了口凉气说:“这……不会吧?”
  “怎么了?”
  “我从小就戴着一枚这样的挂饰,我家里也有张这样的黑白老照片。”程功指着微博上的照片,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
  (先更这些吧。涯叔说,大伙多顶顶。)
  @怕英语的格格巫 2018-05-11 09:36:41
  打赏打赏!
  -----------------------------
  谢谢格格巫老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