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连环》 悬疑/推理/烧脑 系列——还原真实案件,揭密环环相扣罪恶往事


  洪运完事走后,李天峰又暗中观察了好一阵子,但是直到发车,也没见有什么可疑人员接近货车,这才带人离开。
  表面上一切风平浪静,实际上一场跨越几千公里的追捕战已经打响。在郑毅的协调下,哈密警方早已严阵以待。从赵大海的货车发出那刻起,哈密配货站四周就安排了不少便装警察,他们有的扮作卖小吃的商贩,有的扮作货站临时装卸工。领导对他们就一个要求,不暴露身份,等箱子运到,有人来取,立刻抓人。
  接下来的三四天时间,不管滨海警方还是哈密警方,相关人员皆是度日如年。这几天里,哈密货站内一如往常,未发现任何可疑人物,也没有不正常的事发生。
  时间来到发车后的第四天一早,秦向阳终于等到那个消息:赵大海到达哈密货站,人货平安。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任意时刻,凶手都可能在货站出现,即使凶手出于小心,可能雇不相干的人去拿箱子,警方也一样能顺藤摸瓜。挂断电话,秦向阳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竭力让自己保持平静。
  他的办公室里坐满了人,苏曼宁,李天峰,吴鹏等,还有一些警员,都来了,就连几天以来不太说话的孙劲,也在门口徘徊。李天峰看到孙劲,过去给他发了根烟,搂着他的脖子一块进了办公室。
  此刻所有人心里就一个想法:盼着秦向阳的电话一响,接到消息说抓到人了!
  可是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还是没传来任何消息。

  不急,所有人都耐心地想,对凶手来说,那可是一千万现金,他不可能想到那是两大箱纸,一定会取。
  接着又过去了两天,就像电影快镜头一样,办公室里人来人往,都是兴冲冲地来等消息,然后面带失望的离开。
  包括秦向阳在内,滨海和哈密警方谁也没想到,三天过去,竟没有任何动静,那两个崭新的大箱子,就那么一直安静地躺在哈密货站的角落里,没有任何人前去问询。这么一来,所有人再也坐不住了。
  尽管潜伏在货站的便衣还很有耐心,可秦向阳不得不从头考虑,这里面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毕竟哈密警方只是协助办案,就算抓不到人,人家也没啥责任,但作为案件主办者,他秦向阳代表的栖凤分局就不同了。
  从凶手角度说,那个最基本的结论是板上钉钉的——洪运绝不会报警。洪运不缺钱,一定不会傻到把父亲杀人换心的事件曝光。
  一千万,就是煮熟的鸭子。
  那凶手为什么还不取钱?难道他还没到哈密?
  这点逻辑上也不成立,凶手劳心费力,杀了这么多人,目的就是钱。他既然已经策划好了取钱的方式,那么一定相应的筹划好了从滨海到哈密的方式,绝不可能把钱扔在那不管。
  这个逻辑异常简单。
  可是,为什么还没有任何动静?秦向阳不得不考虑,如果接下去凶手还不露面,那么就有且仅有三种可能。

  一、凶手知道洪运报警了。
  二、凶手目的不是为了这笔钱。
  三、凶手在赶往哈密途中,出了意外。
  最先被排除掉的是第三个可能。从滨海到哈密路途遥远,凶手又是秘密潜行,可能出意外吗?可能。什么意外都有可能发生!人可以出意外,但凶手一定不会让那笔钱出意外。换句话说,在凶手的认知里,即使自己出意外,也要把那笔钱拿出来。他不能拿,也会提前安排别人拿,总之,凶手绝不会把钱留在那里不闻不问。现在箱子没人拿,只能反向证明这个可能性是错的。
  第二个可能从脑子里蹦出来时,连秦向阳自己都吓了一大跳。要说凶手不是为了钱,简直是鸡屁股上栓线绳子——扯蛋(淡)。“1210案”案发一来,最初的怀疑对象是程功,接着根据一系列DNA证据,以及合情合理的动机,把凶手定成李闯,然后找到了漏洞,确定凶手为李志堂,但又一直找不到李志堂的杀人动机。直到洪运来到滨海,收到勒索纸条,凶手的动机才昭然若揭,一切不合理的情形也都有了解释,再结合洪运几个月来的几条微博及相关新闻,可以说凶手作案卡的时间点都极其讲究,一切早就策划好了,而策划的起始点,一定始于几个月前洪运所发的第一条微博及相关新闻报道。这时候要说凶手动机不为这笔钱,就等于又推翻了李志堂的杀人动机,案情就又回到了迷途,这怎么可能呢?
  可箱子就在货站,凶手就是不露面,推论下来就只剩这两个可能。难道是凶手知道洪运报警了?

  想到这,秦向阳心头一凛。分析起来,洪运收到纸条后跟秦向阳见过三次面,前两次秦向阳都是走的酒店后门,再走楼梯上楼,那绝不会引起旁人注意,第三次是孙劲去酒店打架。说起来唯一的漏洞,可能就出在打架这件事上,但事后立刻调查了所有的围观者,还通过电信部门做了相应的补救措施,秦向阳确信,孙劲打架事件一定传不到李志堂耳朵里。
  秦向阳凝神沉思时,孙劲急匆匆闯进了办公室。
  他搓了搓手,脸色苍白地说:“凶手一直不露头,我想来想去,怀疑是自己打架的事,漏了!”
  “不会!”秦向阳叫孙劲坐下,道,“补救措施很全面,你想多了!”
  “还能有别的可能?除非凶手策划的这个动机是假的!”
  孙劲说完,和秦向阳对视了一会。那意思很明显,他们都觉得这个推断难以让人接受。
  “要真是因为打架把事搞砸了,我接受任何处分!”孙劲咬了咬牙,果决地说。
  “我说了不会!再说,要是处分就能破案的话……”秦向阳把话顿住,用力拍了拍孙劲的肩膀。
  而直到此时,哈密那边还是没有动静。
  郑毅的电话一个接一个,不停催问到底怎么回事?哪里出了岔子。眼看就到农历小年了,上级的压力,媒体的压力,甚至坊间群众的压力,方方面面的压力铺天盖地,郑毅再也沉不住气了。


  难道这个动机真是假的?
  秦向阳不敢相信。他烦透了!面对这个局面,他身上又生出了那种久违的无力感:浑身都是劲,就是没处使!这种感觉他记忆犹新,当初面对多米诺骨牌连环案时也一度如此。
  但是从那个案子走过来,他早得到了足够的教训:一旦有这种有劲无处使的感觉,那只能说明一点:方向不对!
  方向对了,怎可能有劲无处使?
  难道又是方向错了?最初怀疑对象是程功,之后把凶手从李闯修正为李志堂,这些修正还不够?
  错在那里?
  难道凶手真的不是为了这笔钱?那他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
  他苦思一夜,被暖气拱得头昏脑涨,干脆走到分局院子里,畅快地吸了口冷冷的空气,然后望着高远的天空。
  在他眼中,多米诺骨牌案和“1210案”就像两座黑暗的城堡,摆放在视野尽头。他的视线不停地在两个城堡之间跳来跳去。不知觉间,他的视线突然停住了。
  对啊!怎么忽略了这个?他一拍大腿,想起来一件事,“1210案”案发时他就问过自己:凶手为什么要给孙劲,或说为什么给警方发那些短信呢?李志堂早已付出水面,这个疑问却再没回头细想。

  如果凶手是李闯,似乎还能勉强解释这个疑问:李闯当年也差点死于火场,他跟孙劲有共同的仇人。李闯杀人报仇,顺便发提醒短信给孙劲,期望他能知道当年的真相。
  就算凶手是李闯,这也是个极其勉强的解释,但如今事实俱在,李闯是第一个被害人,凶手是李志堂。
  可是,李志堂为什么要在杀人之余,给警方发那些提醒短信呢?在这点上,跟赵楚的多米诺骨牌案似乎有一点相似之处!案情发展到现在,短信本身已经足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凶手在刻意告诉警方,每个死者都跟孙成茂之死有关。
  回头细想,凶手在案件最初,就变相地给警方指明调查方向。可是凶手又在案件最初玩了个替换,把李闯包装成了凶手。对此唯一的解释是,凶手通过短信提示,希望警方快速把凶手锁定为李闯,并希望警方一直错下去。秦向阳一边想,一边把弯着的手指一根根地扳直。他确信思路到这个地方还都是通顺的。
  难道他认为警方无法识破这一点?
  是的!秦向阳不停地给脑子换挡,又把自己调到了凶手的位置。那套替换手段,本来可算是天衣无缝。如果不是他反复研究资料,从几十张对李志堂的监控截图里,找出两张早晚衣服不一样的图片,从而一步步识破李志堂的替换手段,那么,恐怕警方还在继续追捕李闯。如果案子没被修正到正确轨道,谁能想到李志堂才是真正的凶手呢?

  没错!凶手给孙劲发短信,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他巴不得警方去调查十八年前的事,快速把第一个受害人当成李志堂,把李闯定性成凶手,从而达成自己隐身的目的。
  但是对李闯的通缉令已经撤销,新的通缉令换成了李志堂。
  那么李志堂很清楚他已经暴露。也就是说,李志堂知道自己的身份替换被警方识破了。
  现如今,哈密的钱箱还没有动静。对此的解释,也只剩了一个可能:凶手的杀人动机不是为那一千万。
  当所有的不可能都被排除,剩下的那个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想到这里,秦向阳浑身一抖,弯着的指头又掰下一个。
  凶手的杀人动机不是为那一千万,那么,李志堂对洪运的勒索,就只能是一个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那又是因为什么呢?
  秦向阳深深皱着眉头,不知觉间走到了传达室附近。传达室里有人在下棋,好几个老头围着棋盘,吵吵闹闹,厮杀正酣,气氛煞是热闹。
  他往屋里瞅了瞅,随后有些羡慕地笑了笑,心里感叹,自己什么时候才能这么悠闲。
  这时一个老者兴奋地声音传了出来:给你个马,你也敢吃?诱饵!哈哈!抽車!

  秦向阳闻言,不禁摇了摇头,继续埋头沉思。可是思路一旦被打断,注意力一时就难以集中起来。他的头脑里不时闪现着那个老者的话:“给你个马,你也敢吃?诱饵!抽車!”
  给你个马你也敢吃?
  诱饵?
  诱饵?
  抽車!
  抽車!
  他不断重复这几个词,不知不觉间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他突然停住脚步,诧异地问自己:“难道这个突发事件,只是在警方无路可走、找不到李志堂的合理杀人动机时,凶手适时抛给警方的一个诱饵、一块哄孩子的糖?”
  若真如此,那真正的动机又是什么?想到这,他的头轰的响了一声,感觉头发根也跟着炸了起来,紧接着两耳间也响起一阵阵尖锐的轰鸣。这种感觉让他难受极了,就像正面对着一台刚发动起来的老旧摇式拖拉机。
  他突然加快了脚步,使劲晃着头,拼命摆脱那种感觉,同时点了根烟,深吸一口,抬眼看向远处。
  慢慢地,他的眼神变得清澈了起来。
  他大胆地想,勒索洪运的突发事件,是在撤换掉通缉令,李志堂暴露后发生的。为什么李志堂人暴露了,接着就暴露出一个这么明显的动机,从而进一步激发起警方拿李志堂结案的欲望呢?

  可是这个动机是假的。那只能说明,是有人在误导警方,期望警方拿李志堂结案。倘若如此,凶手给洪运勒索纸条不就成了一场戏?而滨海和哈密警方还傻傻地配合凶手,把这守株待兔的戏演的十分到位!
  有人给李志堂制造了这个动机,再次给警方故布迷阵。你们警方不是一直找不到李志堂的合理动机吗?好!那就制造个动机!给你们块糖吃!
  “一千万的糖!”他越想越果决。
  去掉假的动机,穿透迷雾,才能看清真相。
  难道一切如棋,李志堂只是一匹马,他身后还有一个大車?
  既然李志堂已经暴露了那就制造这么一个假动机,牺牲掉李志堂去掩护大車,这才是真凶的本意?
  这天,程功做好了决定,去迎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明后天写贴暂停更新)

  可是这个动机是假的。那只能说明,是有人在误导警方,期望警方拿李志堂结案。倘若如此,凶手给洪运勒索纸条不就成了一场戏?而滨海和哈密警方还傻傻地配合凶手,把这守株待兔的戏演的十分到位!
  有人给李志堂制造了这个动机,再次给警方故布迷阵。你们警方不是一直找不到李志堂的合理动机吗?好!那就制造个动机!给你们块糖吃!
  “一千万的糖!”他越想越果决。
  去掉假的动机,穿透迷雾,才能看清真相。
  难道一切如棋,李志堂只是一匹马,他身后还有一个大車?
  既然李志堂已经暴露了,那就制造这么一个假动机,牺牲掉李志堂去掩护大車,这才是真凶的本意?
  这天,程功做好了决定,去迎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明后天写贴暂停更新)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