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茬(13)
原著:
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说着便家去了。这里虽还有三两个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见李嬷嬷走了,也都悄悄去寻方便去了。只剩了两个小丫头子,乐得讨宝玉的欢喜。幸而薛姨妈千哄万哄的,只容他吃了几杯,就忙收过了。作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饭碧粳粥。一时薛、林二人也吃完了饭,又酽酽的沏上茶来大家吃了。薛姨妈方放了心。雪雁等三四个丫头已吃了饭,进来伺候。黛玉因问宝玉道:“你走不走?”宝玉乜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黛玉听说,遂起身道:“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还不知那边怎么找咱们呢。”说着,二人便告辞。
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宝玉便把头略低一低,命他戴上。那丫头便将着大红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过别人戴过的?让我自己戴罢。”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相了端相,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薛姨妈忙道:“跟你们的妈妈都还没来呢,且略等等不迟。”宝玉道:“我们倒去等他们,有丫头们跟着也够了。”薛姨妈不放心,到底命两个妇女跟随他兄妹方罢。他二人道了扰,一径回至贾母房中。
第一条。
原著——“黛玉因问宝玉道:‘你走不走?’宝玉乜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你走不走。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何等亲密的小儿女情态。连脂批也说:妙答,此等话阿颦心中最乐。不要说脂批,连我们看书的,看到这里,也是替颦儿乐的。
电视剧里,活生生改成了,薛姨妈要留宝玉吃饭,黛玉劈头就问:你走不走?姨妈一楞,宝玉一激灵,答:你要走,我和你一起走。。。
我还能说什么呢?
横竖书里那点美好,总要给毁个光。人家才甘心。
第二条。
之后宝玉就真跟着黛玉走了。什么酸笋鸡皮汤,什么碧粳粥,什么酽酽的茶,那都是浮云啊是浮云。
饮食是红楼梦里多么重要的一部分啊。当然,因为饮食和“爱情”和“奸情”和“禁断之情”都无关,于是,本着“情”字高于一切的主导思想。自然要在电视剧里被删光光的。
第三条。
书上说:“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
电视剧里改成了,黛玉说:“罗嗦什么,我瞧瞧吧”,就走过去了。
说不上什么大错。但是很不舒服。
总觉得本是宝黛亲密怜爱的一段,硬生生给拧得走了形。
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
这些字,一个一个在心里来回想过很多次,真的是一个字也动不得。你要让我说为什么动不得,我也说不出来,只是心里觉得,动了,宝黛就不是那个宝黛了。
第四条。
原著——“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
电视剧里,核桃大的绛绒簪缨呢?无影无踪。。。
改成了黛玉给宝玉拔簪子。你给人家戴个斗篷,为什么要把发冠的簪子拔了?关键是,你后来又没给人重新戴回去。= =|||
第五条。
原著——“黛玉听说,遂起身道:‘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还不知那边怎么找咱们呢。’说着,二人便告辞。”
告辞这种礼貌性的行为,显然是一点也没有了。
只看见黛玉冷着脸阴阳怪气的说完“也该回去了”。两人穿好了斗篷,黛玉高高在上的跟宝玉说:“好了,走吧”。
然后宝玉就小媳妇似的,乖乖跟着走了。
什么告辞啊,谢谢姨妈的茶酒啊。。。那是一概全无。
反而是薛姨妈陪着笑说:时候是不早了,该回了。真是,我都替姨妈委屈。
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这是青梅竹马的小儿女呢,还是娘训儿子?

原著:
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说着便家去了。这里虽还有三两个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见李嬷嬷走了,也都悄悄去寻方便去了。只剩了两个小丫头子,乐得讨宝玉的欢喜。幸而薛姨妈千哄万哄的,只容他吃了几杯,就忙收过了。作酸笋鸡皮汤,宝玉痛喝了两碗,吃了半碗饭碧粳粥。一时薛、林二人也吃完了饭,又酽酽的沏上茶来大家吃了。薛姨妈方放了心。雪雁等三四个丫头已吃了饭,进来伺候。黛玉因问宝玉道:“你走不走?”宝玉乜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黛玉听说,遂起身道:“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还不知那边怎么找咱们呢。”说着,二人便告辞。
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宝玉便把头略低一低,命他戴上。那丫头便将着大红毡斗笠一抖,才往宝玉头上一合,宝玉便说:“罢,罢!好蠢东西,你也轻些儿!难道没见过别人戴过的?让我自己戴罢。”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整理已毕,端相了端相,说道:“好了,披上斗篷罢。”宝玉听了,方接了斗篷披上。薛姨妈忙道:“跟你们的妈妈都还没来呢,且略等等不迟。”宝玉道:“我们倒去等他们,有丫头们跟着也够了。”薛姨妈不放心,到底命两个妇女跟随他兄妹方罢。他二人道了扰,一径回至贾母房中。
第一条。
原著——“黛玉因问宝玉道:‘你走不走?’宝玉乜斜倦眼道:‘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你走不走。你要走,我和你一同走。
何等亲密的小儿女情态。连脂批也说:妙答,此等话阿颦心中最乐。不要说脂批,连我们看书的,看到这里,也是替颦儿乐的。
电视剧里,活生生改成了,薛姨妈要留宝玉吃饭,黛玉劈头就问:你走不走?姨妈一楞,宝玉一激灵,答:你要走,我和你一起走。。。
我还能说什么呢?
横竖书里那点美好,总要给毁个光。人家才甘心。
第二条。
之后宝玉就真跟着黛玉走了。什么酸笋鸡皮汤,什么碧粳粥,什么酽酽的茶,那都是浮云啊是浮云。
饮食是红楼梦里多么重要的一部分啊。当然,因为饮食和“爱情”和“奸情”和“禁断之情”都无关,于是,本着“情”字高于一切的主导思想。自然要在电视剧里被删光光的。
第三条。
书上说:“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
电视剧里改成了,黛玉说:“罗嗦什么,我瞧瞧吧”,就走过去了。
说不上什么大错。但是很不舒服。
总觉得本是宝黛亲密怜爱的一段,硬生生给拧得走了形。
黛玉站在炕沿上道:“罗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宝玉忙就近前来。
这些字,一个一个在心里来回想过很多次,真的是一个字也动不得。你要让我说为什么动不得,我也说不出来,只是心里觉得,动了,宝黛就不是那个宝黛了。
第四条。
原著——“黛玉用手整理,轻轻笼住束发冠,将笠沿掖在抹额之上,将那一颗核桃大的绛绒簪缨扶起,颤巍巍露于笠外。”
电视剧里,核桃大的绛绒簪缨呢?无影无踪。。。
改成了黛玉给宝玉拔簪子。你给人家戴个斗篷,为什么要把发冠的簪子拔了?关键是,你后来又没给人重新戴回去。= =|||
第五条。
原著——“黛玉听说,遂起身道:‘咱们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还不知那边怎么找咱们呢。’说着,二人便告辞。”
告辞这种礼貌性的行为,显然是一点也没有了。
只看见黛玉冷着脸阴阳怪气的说完“也该回去了”。两人穿好了斗篷,黛玉高高在上的跟宝玉说:“好了,走吧”。
然后宝玉就小媳妇似的,乖乖跟着走了。
什么告辞啊,谢谢姨妈的茶酒啊。。。那是一概全无。
反而是薛姨妈陪着笑说:时候是不早了,该回了。真是,我都替姨妈委屈。
来了这一日,也该回去了。。。这是青梅竹马的小儿女呢,还是娘训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