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第5集
找茬(3)
原著:
到了宁府,进了车门,到了东边小角门前下了车,进去见了贾珍之妻尤氏。也未敢气高,殷殷勤勤叙过寒温,说了些闲话,方问道:“今日怎么没见蓉大奶奶?”尤氏说道:“他这些日子不知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我说他:‘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你就好生养养罢。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连蓉哥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望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偏偏今日早晨他兄弟来瞧他,谁知那小孩子家不知好歹,看见他姐姐身上不大爽快,就有事也不当告诉他,别说是这么一点子小事,就是你受了一万分的委曲,也不该向他说才是。谁知他们昨儿学房里打架,不知是那里附学来的一个人欺侮了他了。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都告诉了他姐姐。婶子,你是知道那媳妇的: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今儿听见有人欺负了他兄弟,又是恼,又是气。恼的是那群混帐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那些人;气的是他兄弟不学好,不上心念书,以致如此学里吵闹。他听了这事,今日索性连早饭也没吃。我听见了,我方到他那边安慰了他一会子,又劝解了他兄弟一会子。我叫他兄弟到那府里去找宝玉去了,我才看着他吃了半盏燕窝汤,我才过来了。婶子,你说我心焦不心焦?况且如今又没个好大夫,我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倒象针扎似的。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大夫没有?”
话说璜大奶奶过来告状这一段。从头到脚,感觉就两个字:满拧。
拧在哪儿呢?好吧,那只能说,从开头就拧了。
首先,电视剧里已经把金荣给秦钟磕头赔罪的剧情全部删去,电视剧里,学堂风波最后一句话,是宝玉在气势汹汹的喊:“原来是璜大嫂子的侄儿,那我就去问问璜大嫂子来。”
然而镜头一转,我没看见宝玉发火告状,也没看见宝玉质问璜大嫂子,只看见金荣“越想越气”。这就活见了鬼了。从电视剧的剧情来看,是金荣脏话骂人,还踹了茗烟,掐了宝玉,打了秦钟。然后还没受罚,宝玉委屈得什么似的。那怎么宝玉还没告状,倒轮到金荣“越想越气”?
这是打哪儿来的气?
其次。
原著里,璜大奶奶去告状,问起秦可卿,却听见尤氏的一番诉苦,句句焦心儿媳妇的病。于是把璜大奶奶满心的告状都吓到九霄云外了。
电视剧里,倒没看出尤氏有个焦心的样子,反而像个8卦播报员。起承转合,眉飞色舞,说得兴起,甚至还从远处的座位上往璜大奶奶身边挪了一个座位。
到最后,居然还说出匪夷所思的,原著里压根没有的:“这病,奇就奇在这儿了”这种话来。
晕死。感情这尤氏是把儿媳的病当评书说了?
反而原著中,原本有的——“婶子,你说我心焦不心焦?况且如今又没个好大夫,我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倒象针扎似的。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大夫没有?”,这些,一概全都删去了。
所以说,这是要表达什么?表达尤氏其实已经撞破了可卿和贾珍的奸情,于是开始对可卿的病幸灾乐祸了,以至于表面上连个贤良婆婆的面子都不顾了么?
其实原著中,从璜大奶奶本来要告状,后来又一个字也不敢提的情绪转变来看,尤氏在璜大奶奶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必然是一个极为疼爱儿媳妇,把儿媳妇当成亲女儿的婆婆的形象。
如果是电视剧里的这个样子,璜大奶奶正应该赶紧的落井下石告状,又怎么会把满腔的怒气都吓到了爪哇国?
这一段明白的表现出尤氏对可卿的不在意和不喜欢。甚至对可卿病情的幸灾乐祸。也许是因为剧组这回终于看了一次原著。于是把可卿和尤氏理解为了一对情敌。然而,很可惜,把红楼梦里的大家奶奶,拍成台湾乡土剧里的拈酸吃醋的大老婆。这真的不是忠实原著的方式。
第三。
尤氏叙述可卿的病情时,穿插了一段秦钟来找姐姐诉苦的画面。
画面里的秦钟十分诡异的捂着头,脸上还有伤。还要秦可卿亲手给他擦拭伤口。
于是我晕了。打架的事情已经是前一天的事。难道红楼剧组是想告诉我们,宝玉对秦钟原来如此漠视,都已经打完架一天了,居然都没找个人给秦钟处理伤口么???
话说我真的不知道金荣为什么要生气。。。

找茬(3)
原著:
到了宁府,进了车门,到了东边小角门前下了车,进去见了贾珍之妻尤氏。也未敢气高,殷殷勤勤叙过寒温,说了些闲话,方问道:“今日怎么没见蓉大奶奶?”尤氏说道:“他这些日子不知怎么着,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了下半天就懒待动,话也懒待说,眼神也发眩。我说他:‘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你就好生养养罢。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连蓉哥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望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他这为人行事,那个亲戚,那个一家的长辈不喜欢他?所以我这两日好不烦心,焦的我了不得。偏偏今日早晨他兄弟来瞧他,谁知那小孩子家不知好歹,看见他姐姐身上不大爽快,就有事也不当告诉他,别说是这么一点子小事,就是你受了一万分的委曲,也不该向他说才是。谁知他们昨儿学房里打架,不知是那里附学来的一个人欺侮了他了。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都告诉了他姐姐。婶子,你是知道那媳妇的: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今儿听见有人欺负了他兄弟,又是恼,又是气。恼的是那群混帐狐朋狗友的扯是搬非、调三惑四那些人;气的是他兄弟不学好,不上心念书,以致如此学里吵闹。他听了这事,今日索性连早饭也没吃。我听见了,我方到他那边安慰了他一会子,又劝解了他兄弟一会子。我叫他兄弟到那府里去找宝玉去了,我才看着他吃了半盏燕窝汤,我才过来了。婶子,你说我心焦不心焦?况且如今又没个好大夫,我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倒象针扎似的。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大夫没有?”
话说璜大奶奶过来告状这一段。从头到脚,感觉就两个字:满拧。
拧在哪儿呢?好吧,那只能说,从开头就拧了。
首先,电视剧里已经把金荣给秦钟磕头赔罪的剧情全部删去,电视剧里,学堂风波最后一句话,是宝玉在气势汹汹的喊:“原来是璜大嫂子的侄儿,那我就去问问璜大嫂子来。”
然而镜头一转,我没看见宝玉发火告状,也没看见宝玉质问璜大嫂子,只看见金荣“越想越气”。这就活见了鬼了。从电视剧的剧情来看,是金荣脏话骂人,还踹了茗烟,掐了宝玉,打了秦钟。然后还没受罚,宝玉委屈得什么似的。那怎么宝玉还没告状,倒轮到金荣“越想越气”?
这是打哪儿来的气?
其次。
原著里,璜大奶奶去告状,问起秦可卿,却听见尤氏的一番诉苦,句句焦心儿媳妇的病。于是把璜大奶奶满心的告状都吓到九霄云外了。
电视剧里,倒没看出尤氏有个焦心的样子,反而像个8卦播报员。起承转合,眉飞色舞,说得兴起,甚至还从远处的座位上往璜大奶奶身边挪了一个座位。
到最后,居然还说出匪夷所思的,原著里压根没有的:“这病,奇就奇在这儿了”这种话来。
晕死。感情这尤氏是把儿媳的病当评书说了?
反而原著中,原本有的——“婶子,你说我心焦不心焦?况且如今又没个好大夫,我想到他这病上,我心里倒象针扎似的。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大夫没有?”,这些,一概全都删去了。
所以说,这是要表达什么?表达尤氏其实已经撞破了可卿和贾珍的奸情,于是开始对可卿的病幸灾乐祸了,以至于表面上连个贤良婆婆的面子都不顾了么?
其实原著中,从璜大奶奶本来要告状,后来又一个字也不敢提的情绪转变来看,尤氏在璜大奶奶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必然是一个极为疼爱儿媳妇,把儿媳妇当成亲女儿的婆婆的形象。
如果是电视剧里的这个样子,璜大奶奶正应该赶紧的落井下石告状,又怎么会把满腔的怒气都吓到了爪哇国?
这一段明白的表现出尤氏对可卿的不在意和不喜欢。甚至对可卿病情的幸灾乐祸。也许是因为剧组这回终于看了一次原著。于是把可卿和尤氏理解为了一对情敌。然而,很可惜,把红楼梦里的大家奶奶,拍成台湾乡土剧里的拈酸吃醋的大老婆。这真的不是忠实原著的方式。
第三。
尤氏叙述可卿的病情时,穿插了一段秦钟来找姐姐诉苦的画面。
画面里的秦钟十分诡异的捂着头,脸上还有伤。还要秦可卿亲手给他擦拭伤口。
于是我晕了。打架的事情已经是前一天的事。难道红楼剧组是想告诉我们,宝玉对秦钟原来如此漠视,都已经打完架一天了,居然都没找个人给秦钟处理伤口么???
话说我真的不知道金荣为什么要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