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茬(6)
原著: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雷甚多,还是一个一个说吧。
第一。
书里说,阿凤携着颦儿的手,打量一回,便送回老太太身边坐下,这才夸奖颦儿。
新红里凤姐就拽着颦儿杵在地上说话了。
颦儿远道来,又是老祖宗的心尖子,又身体弱,阿凤原来就连这点眼色也没有了?
从上文看,林妹妹本来在老祖宗怀里抱着。拜见阿凤起的身,老祖宗那边还没亲够没腻够呢,阿凤你就敢拉着林妹妹说一车子话,不给老祖宗送回去了?
你真当阿凤在贾府混得风生水起只是因为她够泼皮,够霸王?
第二。
王熙凤那一段“几岁了,上学没有,吃什么药”的台词,倒是全了。偏偏最后一句“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了来?带了几个下人来”,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后面一段王夫人问她月钱衣服的事,自然也全都被删除。
于是我很纳闷,新红是不是真的把红楼梦当成一个言情剧来拍了?
这么重要的段落居然就都没有了?
为什么阿凤要问“林姑娘的东西搬来没有”?为什么要问“带了几个下人”?
因为她是管家奶奶!
其他姐妹和林妹妹彼此厮认过了就罢,她不行的,她要上下打点,料理一切。
后面放月钱,已提前预备了料子给林妹妹裁衣服,处处说明阿凤精细妥帖,是阿凤出场来第一个画像。
新红这么个拍法,我就纳闷了,阿凤也和其他姑娘一样,只会大说大笑,哪还有什么过人之处?
姑娘和奶奶,管事的和不管事的,又到底有什么区别了?
第三。
说过了不拍铜钱头,不拍审美,因为怕了粉丝的胡搅蛮缠。
但是还是想说,这新红里,姑娘们头发倒都盘着,媳妇的头发倒散开披在肩膀上,这是我们中国哪一朝哪一代的惯例?
是我们中国哪一省哪一市的风俗?
原著里说阿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我就不指望着你全给我复原了,但是好歹也能看出是媳妇打扮吧?这新红里的凤姐,却是个什么打扮了?
不说别的,就光乍一看去,三春,林姑娘,还有凤姐,你分得清究竟谁是姑娘,谁是媳妇么?
多有眼色的凤姐,就拽着林妹妹站在地上说话。还有,这俩人的头发,谁来告诉我,哪个是姑娘?哪个是媳妇来着?

原著: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雷甚多,还是一个一个说吧。
第一。
书里说,阿凤携着颦儿的手,打量一回,便送回老太太身边坐下,这才夸奖颦儿。
新红里凤姐就拽着颦儿杵在地上说话了。
颦儿远道来,又是老祖宗的心尖子,又身体弱,阿凤原来就连这点眼色也没有了?
从上文看,林妹妹本来在老祖宗怀里抱着。拜见阿凤起的身,老祖宗那边还没亲够没腻够呢,阿凤你就敢拉着林妹妹说一车子话,不给老祖宗送回去了?
你真当阿凤在贾府混得风生水起只是因为她够泼皮,够霸王?
第二。
王熙凤那一段“几岁了,上学没有,吃什么药”的台词,倒是全了。偏偏最后一句“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了来?带了几个下人来”,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后面一段王夫人问她月钱衣服的事,自然也全都被删除。
于是我很纳闷,新红是不是真的把红楼梦当成一个言情剧来拍了?
这么重要的段落居然就都没有了?
为什么阿凤要问“林姑娘的东西搬来没有”?为什么要问“带了几个下人”?
因为她是管家奶奶!
其他姐妹和林妹妹彼此厮认过了就罢,她不行的,她要上下打点,料理一切。
后面放月钱,已提前预备了料子给林妹妹裁衣服,处处说明阿凤精细妥帖,是阿凤出场来第一个画像。
新红这么个拍法,我就纳闷了,阿凤也和其他姑娘一样,只会大说大笑,哪还有什么过人之处?
姑娘和奶奶,管事的和不管事的,又到底有什么区别了?
第三。
说过了不拍铜钱头,不拍审美,因为怕了粉丝的胡搅蛮缠。
但是还是想说,这新红里,姑娘们头发倒都盘着,媳妇的头发倒散开披在肩膀上,这是我们中国哪一朝哪一代的惯例?
是我们中国哪一省哪一市的风俗?
原著里说阿凤——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
我就不指望着你全给我复原了,但是好歹也能看出是媳妇打扮吧?这新红里的凤姐,却是个什么打扮了?
不说别的,就光乍一看去,三春,林姑娘,还有凤姐,你分得清究竟谁是姑娘,谁是媳妇么?
多有眼色的凤姐,就拽着林妹妹站在地上说话。还有,这俩人的头发,谁来告诉我,哪个是姑娘?哪个是媳妇来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