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茬(12)
原著: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第一条。
贾宝玉跑进来的时候,在系上衣扣子。
首先,古时候的大家子少爷,是不自己穿衣服的。不光穿衣服,穿鞋戴帽倒水拿东西,都不自己来。除了吃饭自己吃,写字自己写之外,基本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有人代劳的。所以宝玉自己扣扣子。很诡异。
不过挑剔系扣子这一节,重点还不在这里。重点在于,宝玉从哪儿来的。
宝玉是从王夫人那里来。而王夫人和贾母,不住在一起。
他们虽然住在同一个府,却各自有不同的院子。王夫人带林妹妹来贾母处吃饭的时候,有过清晰而明确的描写。
那是古时候的大户人家,不是咱们如今的两室一厅,从妈那里到奶奶那里就5秒钟。。。
黛玉进府的天气,按原著说,是残冬。按电视剧说,是初春,从黛玉披着披风的穿着看,也不算暖和。又是晚上。于是,袭人就放宝玉连衣服都不穿好,就从王夫人院子里一路跑到贾母院子里来了?
进屋的时候刚气喘吁吁的系上最后一颗扣子?那从王夫人那里出来的时候,莫非是完全敞怀的?
让主子在初春的晚上敞着衣怀吹着风跑,袭人就是这么做宝玉身边人的。贾母和王夫人居然还没灭了她,府里居然还人人说她谨慎小心。
第二条。
宝玉见黛玉的时候,书里的“忙来作揖”“厮见毕了”,居然都不翼而飞。非常好,在红姐的红楼世界里,不光凤姐姐变成了只会傻笑的白痴女人。宝玉也变成了半点礼数全无得野人。
劳驾,拜托,请粉丝不要来告诉我,说宝玉本来就是个不拘礼数的人。
再引一段原文。是后文56回,贾母见甄家人时的——
贾母也笑道:"我们这会子也打发人去见了你们宝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强忍耐一时。可知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这一段说明什么?
说明,1,宝玉虽然顽劣,但是在外人面前,是非常有礼数的。2,老太太虽然溺爱宝玉,但是在对外的时候,也从不放松对礼仪的要求。
姑妈的女儿头一次来,见面都不知道行礼厮认,按老太太的话说,真是“也是该打死的”。
第三条。
宝玉和黛玉不厮见,不行礼,甚至不落坐,就直眉瞪眼的站在地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话来了。
这也罢了。书里好好的“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莫名其妙就变成了“然我心里看着面善,就算是旧相识”……
这么低级的错误可以不犯么?就是不看原著,都应该知道这是病句!
还有宝玉问:妹妹读书了不曾?黛玉答:不曾读。
很好,李少红你知道删除前面贾母和黛玉关于“四书”的问答,为什么不把这个一起删了?
如果一起删了,我尚且可以理解为,为了电视剧的进度,节省时间。
你删一个留一个。而且是删四书,留不曾读书,于是托您的福,我们林妹妹终于在电视剧里,变成了一个没有读过书的柴火妞。
第四条。
摔玉。
宝玉摔玉之后,不知道为什么多出了一段原文中没有的“找玉”情节。先是丫头们齐声喊:玉呢玉呢?然后是老太太喊:快找块找…… 这。。倒是所为何来?
宝玉一个孩子,在一堆人眼皮底下把玉往地上一摔,能摔多远?书上说“一拥争去捡”,是为了证明宝玉的地位,那电视剧里大家玩命找,是为了证明什么?证明宝玉力气很大?一摔就摔得没影了?
第五条。
之后给黛玉配使唤人,老太太把鹦哥给了颦儿改名紫鹃,安排住处,黛玉夜里伤心,袭人来劝,自然也是,全都没了。
一路没穿好衣服从王夫人院子跑到贾母院子的宝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