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茬(6)
凤姐起身告辞,和宝玉携手同行。尤氏等送至大厅,只见灯烛辉煌,众小厮都在丹墀侍立………………………………那焦大那里把贾蓉放在眼里,反大叫起来,赶着贾蓉叫:“蓉哥儿,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就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了,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不和我说别的还可,若再说别的,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凤姐在车上说与贾蓉道:“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贾蓉答应“是”。
众小厮见他太撒野了,只得上来几个,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众小厮听他说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唬的魂飞魄散,也不顾别的了,便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
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 没听见。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凤姐听了,连忙立眉嗔目断喝道:“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混唚。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等我回去回了太太,仔细捶你不捶你!”唬的宝玉忙央告道:“好姐姐,我再不敢了。”凤姐亦忙回色哄道:“这才是呢。等到了家,咱们回了老太太,打发你同秦家侄儿学里念书去要紧。”说着,却自回往荣府而来。
非常令人吐血的一段。
第一条。
书里说:“凤姐起身告辞,和宝玉携手同行”。
电视剧里不知道为什么,只有离开饭桌的时候携手了一下子,之后就松开了。各走各的。且离得好远。阿凤都出来再府门口站了好久了,宝玉竟然还没出来呢。(看意思,应当是在里头和秦钟缠绵。= =|||)
宝玉在老祖宗跟前是个什么地位别人不知道,凤姐还不知道么?带了出来,马上要带回家去了,都不领着不看着?
别说素日凤姐对宝玉不小心,不尽心。
前头宝玉要去见秦钟,凤姐还说:好生着,忙什么。宝玉和秦钟一起说话,凤姐还要打发人过去问:要吃什么,外头有。可见用心到哪一步。这天黑了,要回家了,居然不问着不看着不领着了。。。
是在是神奇的事情啊。
第二条。
书里说,焦大骂街骂到: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的时候。凤姐已经上车了。
原文——“凤姐在车上说与贾蓉道:以后还不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留在这里岂不是祸害?倘或亲友知道了,岂不笑话咱们这样的人家,连个王法规矩都没有。”
电视剧里,凤姐宁府大门竟然不上车也不上轿,一个年轻媳妇,冬天晚上,就在冷风里吹着,站着,供小厮们瞻仰。
于是联想到林妹妹进京的时候,在码头大大方方的走出来,让小厮们围观个够,于是感叹,原来这就是贾府的家教。
第三条。
书里说,宝玉听见焦大骂街,于是问凤姐什么是“扒灰”。被凤姐呵斥了。
这段剧情是发生在车里的。
然而电视剧里,这段剧情依然发生在大门口。。。
宝玉好容易从宁府里出来了,就和凤姐一起站在大门口,吹着初冬的冷风,讨论着“扒灰”的问题。
吐血。凤姐就不怕宝玉给冻出个好歹,回去和老太太没法交代?
第四条。
书里说,当焦大骂出“扒灰”“养小叔子”,奴才们就慌了,用马粪填了他一嘴。
原文——“众小厮听他说出这些没天日的话来,唬的魂飞魄散,也不顾别的了,便把他捆起来,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
电视剧里,居然没人去管。一直到宝玉问完“扒灰”是什么,凤姐呵斥他完毕,我们还能听见焦大哭哭咧咧的骂声。
原来不管荣府还是宁府,这奴才们都是不用办事情的啊。。。。。。
连扒灰都骂出来了都不把嘴堵上,由着焦大继续大呼小叫,全不怕有人听见。这作风,可真豪爽。。。。
第五条。
书里自然来回都是车。
电视剧里,来时是轿。到要回去时,饭桌上凤姐问:我们的车备好了么?
我还纳闷,怎么这就改回来了?
结果回头出去一看,得,还是轿。
其实吧,我真的都不挑你们坐车还是坐轿了,但求你们自己能把口径统一了就好。
天黑要回家,凤姐居然不领着宝玉,自己就出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