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花开的地方(一个越战老兵的回忆)


  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派出部队抢修连接中越两国的河口铁路大桥,下图为铁一师二团一营一连在铁路上清除路障。(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派出部队抢修连接中越两国的河口铁路大桥,下图为二团一营的战士们站在南溪河水中运送抢修大桥所需的枕木材料和工具部件。(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派出部队抢修连接中越两国的河口铁路大桥,下图为二团一营三连的战士们站在南溪河水中运送抢修大桥所需的枕木材料和一吨多重的卷扬机工具部件。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派出部队抢修连接中越两国的河口铁路大桥,下图为轨道工程车到达抢修现场。(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派出部队抢修连接中越两国的河口铁路大桥,下图为二团一营的战士们在清理被越军炸毁的越南老街一侧的铁路大桥桥台。(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派出部队抢修连接中越两国的河口铁路大桥,下图为师仓库和师直修理营的战士协助二团一营战友搬运抢修桥梁的部件。(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派出部队抢修连接中越两国的河口铁路大桥,下图为师直修理营战士们在清理被越军炸毁的越南老街一侧的铁路大桥桥台,为枕木墩定位。(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派出部队抢修连接中越两国的河口铁路大桥,下图为战士们在定位枕木墩紧张工作。(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参战部队连夜奋战,把第一组六四式两片军用钢梁拉上枕木墩。(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工地夜晚灯火通明,连续奋战,加速抢修被越军炸毁的连接中越两国的河口铁路大桥,下图为第一组两片六四式军用钢梁牢牢架在南溪河夜空的桥墩上。(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师直修理营官兵协助二团战友连接加固六四式军用桥梁。(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总工程师董元通举旗指挥第二组两片六四式军用梁拉入枕木墩就位。(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在铁道兵第一师教导队队长叶维汉负责领队下、教导队政委白恩发、教导队副队长傅发友、一团副团长周国臣、教导队派出由铁道兵工程学院毕业的部分教员深入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区前线工地对一线部队进行技术指导,下图为在抢修被越军炸毁的河口中越铁路大桥越方一侧指导绑扎安放人字型扒杆。(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机关干部深入战区抢修现场一线指导工作,在河口大桥通车前,团首长作最后的检查,保证万无一失。左起二孙广才政委、许永清参谋长、张志灿、周国臣(一团副团长)、毕凤福副团长、姚祖高、左杨钊。前蹲左起马佳骥、龙光杰、何柱生一营营长。(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团长李慕韩(正面指手者)、政委孙广才(正面左2)、副团长毕凤福(正面左1)、参谋长许永清(正面右叉手者)到战区施工现场,检查一营三连埋设地龙施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一营的战士们在紧张地抢修的河口铁路大桥的桥面加固工作,量轨距,铺木板。(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二营七连的战士们正在越南老街境内作业准备铺轨,左一为七连五班副班长陈怡华。(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一营一连的战士们在越南老街火车站为铺轨做准备。(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1979年2月25日下午,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一营一连四排战友抢修被越军败退时炸毁的老街火车站抢修通车后的合影照片(铁道兵报社战地记者付培敏同志摄)。

  前排左起:金学安、罗学新(麻城籍)、莫海宣、曹修华、左建平、刘瑞合(四排长)、罗志光、高仕训、陆效明(连长)、韩伟、邵维才、文秋生、谢春发、冯世文。

  中排左起:顾同来、汪胜太(麻城籍)、吴家秀、文汝中、朱字忠、温孟池、徐镇福、魏海明、陈世海、曾忆群、温福、吴光明,。

  后排左起:胡全国、李一刚、李成新(麻城籍)、郑本苓、朱斌、廖生、罗正荣、谢福球、黎水弟、陈绍弟、罗廷芳、程德成。


  

  连接越南老街的河口中越铁路大桥抢修通车后,昆明军区13 军14军与50军149师的部队大批战士通过大桥奔向越南前线。(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连接越南老街的河口中越铁路大桥抢修通车后,昆明军区13 军14军与50军149师的部队大批战士通过大桥奔向越南前线。(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1979年2月25日下午5时,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参战部队官兵经过五天五夜艰苦奋战,连接越南老街市的河口中越铁路大桥终于顺利修复通车了,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汽车运输部队先行通过铁路大桥。河口铁路大桥刚刚抢通,解放军第50军149师在河口桥头等待的250辆军用汽车分为三个汽车运输大队迅速驶过大桥向南前进,仅3月2号一天就有1614辆汽车通过大桥,平均每天通过1500辆汽车。(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1979年2月25日下午5时,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参战部队官兵经过五天五夜艰苦奋战,连接越南老街市的河口中越铁路大桥终于顺利修复通车了,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战士驾驶机车通过河口中越铁路大桥。越南境内老街至柑塘的铁路线抢通后,每天都有二至三列火车往返通过铁路大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是云南边境前线河口铁路大桥经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抢修通车后,向祖国运回物资的第一趟列车。(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为保障战时越南境内铁路运输线安全畅通无阻,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在越南境内沿铁路线执行前进抢修任务,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二团一营一连连长陆效明(左)与通讯员何年芳(右)在执行铁路检修任务时在越南境内朗洋铁路大桥留影。(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1979年3月5日,国防部宣布撤军,为掩护野战部队安全撤退,铁道兵第一师奉命派出轨道车部队在越南境内执行战区铁路战场遮断的战斗任务。(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在前线为野战部队提供的后勤供应点。(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参战部队在越南前线抢修被越军炮火炸坏的公路。(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汽车运输部队紧急出动,向前线运送军用物资。(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汽车运输部队向昆明军区前线作战部队运输弹药。(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汽车运输部队一班配属昆明军区13军后勤部在越南老街前线执行战场军事运输任务。(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汽车运输部队配属昆明军区13军后勤部在越南老街前线执行战场军事运输任务,遭遇越军炮火袭击。(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汽车运输部队配属昆明军区13军后勤部在越南老街前线执行战场军事运输任务。(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汽车运输部队配属昆明军区13军后勤部在云南前线执行战场军事运输任务。(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二团政委孙广才(前左2)陪同昆明军区前进指挥部领导视察刚刚抢修通车的河口铁路大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1979年3月10日上午,铁道兵副司令员刘居英、铁道兵政治部主任展明在铁一师副师长邢绍周的陪同下,代表铁道兵党委、铁道兵司令部向铁道兵第一师全体参战指战员表示亲切慰问,下图为刘居英副司令员一行首先来到河口铁路大桥桥头视察,与铁一师二团一营营长何柱生亲切交谈。刘居英副司令员(右4)、何柱生营长(右2)、展明主任(右6)、邢绍周副师长(右1)、二团孙广才政委(右7)。(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铁道兵副司令员刘居英同志在河口铁路大桥桥头堡与铁一师二团一营一连的战士们亲切交谈。(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在越南战场牺牲的战友通过河口中越铁路大桥运回国內烈士陵园安葬。(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云南红河州屏边县东区水冲子烈士陵园,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在战时有16名牺牲的烈士安葬在水冲子烈士陵园。

  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在战时抢建白南公路共牺牲了18名干部战士,他们是霍永福、刘海军、赵广亮、黄养、李老六、罗开伟、詹碧林、林德佳、王加习、张学林、韦秋军、谭江民、张年贵、刘显国、尹庆华、梅超敏、王召横、戴华山。

  其中,霍永福(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先安葬在襄樊市烈士陵园,后由亲属迁葬至十堰市公墓。

  刘海军安葬在河口南溪烈士陵园。


  
  

  下图为昆明军区14军、50军149师,从越南老街通过中越铁路大桥凯旋归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从越南境内凯旋归来的参战部队受到云南河口县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昆明军区13军参战部队从越南境内撤回国内,大部队列队通过河口中越铁路大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一营一连从越南老街通过中越铁路大桥凯旋归来,右前为陆效明连长,左前为文载斌指导员。(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汽车二连从越南境内凯旋归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参战部队从越南境内通过河口中越铁路大桥凯旋归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汽车运输部队从越南境内凯旋归来,受到云南河口县人民的热烈欢迎。(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下图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师直汽车运输部队从越南境内凯旋归来。(铁道兵报社驻云南前线记者付培敏摄)


  

  2019年3月16日是个难忘的日子,因为它是我们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从越南战场上胜利撤军四十周年的纪念日。

  四十年前的1979年2月 17日的春天里,我们才十八、九岁,上前线时已经是当了一年兵的老兵了,我们铁道兵部队的每一位汽车兵,都基本具备了独立完成驾驶解放牌汽车执行军事运输任务的能力,这一切都是铁道兵部队严格技术要求、严格军事训练的结果。

  现在有些人在网上发表的一些文章把铁道兵在战场上做的事说成是工程兵做的事,有些视频的解说词也说错了,有些网络文章更是胡说八道、乱七八糟的乱芋充数多,把时间、地点、图片、人物、场景都说错了,东扯西拉,这些作者根本就没有参战,误导了人们对对越自卫反击战真实过程的认识,必须纠正这些错误的传播。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经历了祖国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是一支官兵军政素质高、身经百战、英勇善战的英雄部队。

  1979年2月17日在云南河口和金平边境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铁道兵第一师参战部队总指挥副师长邢绍周同志亲临一线,身先士卒,正确指挥铁道兵第一师在河口和金平两个战区方向上给予昆明军区11军、13军、14军、50军149师、昆明军区独立师等各野战部队强有力的后勤支援,全力执行前进抢修的战斗任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保障战区铁路、公路畅通无阻,派出汽车运输部队有力支援野战部队,往前线运输军需物资、弹药给养,派出工程机械分队协助野战部队抢建野战炮兵阵地,抢修公路桥梁,保障后勤供应,在战区的铁路专用线、战区公路干道上处处都有我们铁道兵第一师干部战士的身影。

  1979年3月5日,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宣布撤军的命令,铁道兵第一师奉命执行掩护野战部队撤退,对战区铁路、公路、桥梁、越军军事工程、军政重要建筑物执行战场遮断的战斗任务,铁道兵第一师参战部队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战斗任务,1979年3月16日铁道兵第一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越南战场上最后一支撤回到国境线内的部队。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最紧张的时刻,铁道兵第一师抽调兵力组织工程技术力量进行白南公路勘测设计,在兄弟部队第二炮兵建筑306团、国防科委109团二营的大力配合下, 起自屏边县白河桥终至河口县南溪镇全长52.6公里的白南公路,在参战筑路部队的通力协作下,艰苦奋战,流血牺牲,终于在1980年5月底仅用一年又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工程量非常巨大和艰难的抢建任务,为今后十年的边境保卫战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为边境地区今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战时抢建完成的白南公路,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筑路部队也付出了牺牲18人的重大损失,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二团牺牲战士15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五团四营牺牲战士2人,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后勤部副部长霍永福同志是在抢建白南公路中牺牲的职务最高领导干部,他是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开远指挥所领导成员之一。这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战场上凯旋归来的英勇战士,没有在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越南战场上倒下,却牺牲在战时抢建边境重要国防战备公路施工的战场上,这充分说明了当年在南溪河流域的崇山峻岭、高山密林中,战时抢建云南边境前线白南公路的任务是何等的艰险!何等的艰巨!铁道兵第一师89201部队的参战筑路部队的干部战士们是何等的艰苦!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保卫祖国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现在我们这些从保卫祖国的战场上走过来的老战士,通过血与火的洗礼,都已是奔六十岁的人了,虽然我们青春不再,但我们豪情满怀。永远保持革命军人的光荣传统和乐观主义精神,自觉捍卫和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军魂永恒!

  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坚决反对和高度警惕美帝国主义在中国培养的代理人及其一切走狗企图在中国复辟罪恶的资本主义私有剥削制度!在和平年代决不能忘记阶级斗争处处存在。祝福全体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上幸福安康!
  前段时间咱们国家军队改革,自我军建军之日起就存在的文工团(宣传队)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很多人对部队文工团多有微词。其实这是不知道部队的特殊性质,不知道文化活动对部队建设的巨大作用,部队文工团能够深入边防哨所、海岛高山慰问指战员,能够兵演兵,更加贴近部队生活,无疑会对部队建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不能也像美军那样,到前线慰问演出釆用外包的方式,这不符合我军的军情。

  下面就转一篇十三军三十七师文工团(宣传队)司丽红战友在对越反击战期间的活动历程,让大家了解一下我军文艺战士在前线的详细活动。

  开战当天,作者从简易竹伐浮桥跨过红河

  

  曾经有这样一个集体:他们是一群青春年少、芳华正茂的年轻军人,平均年龄20多岁,最小的16岁,最大的38岁。他们活跃在军营、工厂、矿山,深受基层官兵和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当军号吹响,他们又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用艺术生命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旋律⋯⋯

  这,就是56013部队(37师)政治部文工团!


  

  我们于1978年初相聚在一起。文工团成立之初,条件十分艰苦:练功没有像样的练功房、乐队没有宽敞的排练场。大家以苦为乐,起早贪黑,勤学苦练基本功,创作编排了许多战士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了一台完整的综合晚会需求,每个人除了自身专业,还要一专多能,至少学会两种以上的功夫:吹、拉、弹、唱、说,样样精通;服装、道具、化妆、装台、卸台,人人动手。经常背起背包走遍各个军营和驻地附近的工厂、矿山等,深受基层官兵和当地群众的喜爱。


  
  
  独唱演员 杨丽蓉

  手风琴独奏 傅强

  
  花腔女高音 卢红

  舞蹈《西班牙斗牛舞》

  
  小乐队演奏轻音乐

  女中音独唱 罗萍

  
  藏族舞蹈《干杯》

  古筝演奏 陈淑萍

  
  豫剧清唱 贾俊萍

  弦乐四重奏

  
  女声二重唱 张慧君、罗萍

  男声独唱

  
  作品探讨

  乐队排练

  
  乐队五元老

  文工团的男兵们
  后排左起刘元竹(提琴)、刘纲(圆号)、刘洛宏(提琴)、孔健(舞蹈)、王业庆(提琴)、智军(长笛)、傅强(手风琴),前排左起郑士林(大提琴)、李雪松(舞蹈)

  
  女兵们在宿舍前的草地上
  前排左起:陈淑萍(古筝)、杨丽蓉(独唱)、史方敏(扬琴)、陈玲琍(扬琴)、蒋密林(琵琶)
  后排左起:贾俊萍(豫剧老旦)、卢红(花腔女高音)、张慧君(报幕、独唱)

  大地当餐桌

  

  1978年12月,文工团正在四川永荣矿务局演出,接到紧急回调命令,用短短的3天时间整理装备。12月底的某天深夜,我们背起背包、自带干粮,静悄悄地离开驻地步行到火车站,踏上了开往战区的闷罐列车。经过三天三夜的摇晃后又辗转乘坐两天敞篷卡车,到达云南边境小城屏边。开展了为时一个月的战前训练一一射击、投弹、体能;同时还编排些小节目预备沿途宣传鼓动时演出。

  1979年1月下旬,我们跟随部队开进到蚂蝗堡槟榔寨,住在帐篷里。由此,开始了奔赴各参战部队的巡回演出,为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们加油鼓劲。并在野外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

  1979年2月中旬,战事临近,文工团为配合战区需要,化整为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为五个小组:宣传鼓动组、烈士转运组、烈士安葬组、医院救护组、俘虏收容组;第二部分返回战斗部队。

  南溪河畔(中越边境)

  拉块布帘就是舞台

  

  前线小乐队

  前排左起:司丽虹(提琴)、智军(长笛)、王业庆(提琴)、刘元竹(提琴)、刘洛宏(提琴)、傅强(手风琴)
  后排左起:李华奇(提琴)、刘纲(圆号)、吴宏健(大提琴)、淡浩东(低音提琴)、李慈民(双簧管)、张少华(舞蹈)、吴军(小号)、钟树成(小号)。



  
  车篷里的乐队

  
  2·17 战斗打响 渡过红河

  开战当天,作者从简易竹伐浮桥跨过红河

  
  第一组:宣传鼓动组
  由队长刘贵祥(乐队指挥)、副队长赵立柱(山东快书)、刘洛宏(提琴)、李雪松(舞蹈)、司丽虹(提琴)、黄薇(舞蹈)6人组成。
  主要任务是:战地宣传鼓动。开战当天就随政治部基指跨过红河开展工作。白天冒着枪林弹雨分组穿梭在各阵地宣传鼓动,同时采访收集战况,晚上编写、刻印战报到凌晨,早上天不亮又出发,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风餐露宿、泥水满身。在作战期间的20天里,始终冲在最前沿。没有松过绑腿脱过鞋袜,更别说洗脸漱口换洗衣服了。但我们完成任务毫不含糊:嗓子说唱哑了就演奏乐器、刻蜡板打了泡包扎一下继续⋯⋯面对炮火连天、尸横遍野,他们咬紧牙关,克服各种困难,圆满完成每一次任务,深受前线官兵的欢迎(下图为作者刻写的《反击战报》第17期)

  
  脚踏异境 视死如归
  宣传鼓动组男兵:刘洛宏、李雪松

  
  红土妆容 硝烟染眉
  宣传鼓动组女兵:司丽虹、黄薇

  
  宣传鼓动组的男兵刘洛宏在阵地给战士们宣讲《反击战报》

  
  第三组:烈士安葬组

  由张慧君(报幕、独唱)、张敏霞(豫剧花旦)、卢红(花腔女高音)、杨爱玲(舞蹈)、王凤(二胡)、傅强(手风琴)、郑士林(大提琴)7人组成。

  主要任务是:为烈士分发被服、收集整理登记烈士遗物。这组的成员年纪小、身体弱,虽然他们在国内,却承担着重要职责。他们同样需要克服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障碍,怀着敬畏之心去安抚每一位烈士,无一差错。

  
  安葬烈士前的缅怀

  女兵左起:张敏霞、张慧君、杨爱玲、卢红、王凤;后排右一傅强

  
  烈士墓前宣誓 张敏霞、张慧军

  在简易的烈士墓前
  左:傅强,中:郑定国(组织科干事),右:郑士林

  
  第四组:医院救护组

  由指导员郑雄(舞蹈)带队,队员有熊玉萍(舞蹈)、郭小津(舞蹈)、罗萍(舞蹈)、梁红(舞蹈)、蒋密林(琵琶)、史方敏(扬琴)、陈玲琍(扬琴)、贾俊萍(豫剧老旦)9人组成。
  主要任务是:抢救、护理伤员。这组人最多,除了指导员全是女兵,她们从基本救护学起,到战地抢救伤员,面对那血肉横飞、支离破碎,也是需要巨大的勇气和胆量⋯(下图为救护组梁红[左一]与医护人员一起抢救伤病员)

  
  第五组:战俘收容组

  由王业庆(提琴)、李慈民(黑管)、查云生(舞蹈)、代兵(舞蹈)、杨丽蓉(独唱)、陈淑萍(古筝)6人组成。

  主要任务是:接收、押送从前线送下来的越军俘虏回国;移送越南难民返回越南;登记造册、参与审讯俘虏并通过翻译给战俘宣传我军对俘政策(下图为战俘收容组的女兵 杨丽蓉、陈淑萍)

  
  第二部分:返回战斗部队

  有刘戈平(舞蹈)、李华奇(提琴)、李克勋(二胡)、程小林(舞蹈)等4人。战前坚决要求上战场杀敌,经组织上批准,他们如愿以偿地返回了原所在的建制连队,直接上一线作战。

  战斗中,返回110团的刘戈平荣立一等战功,从班长火线提拔为副连长(见图);

  李华奇所在109团二连七班荣立集体一等战功
  程小林荣立三等战功;李克勋火线入党。
  他们是我们文工团的骄傲!

  
  战地演出

  
  猫耳洞里的创作

  
  相互搀扶着到前线宣传

  
  放下乐器拿起武器

  
  英姿勃发

  
  不爱红装爱武装

  
  1979年3月3日,文工团随部队撤回国内,全部集结在云南省蒙自县新安所进行休整。

  返川后,文工团参加了成都军区文艺汇演,并在成都市解放军剧院公演两场;还代表成都军区部队赴京参加全军文艺汇演。当时,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和重庆人民广播电台都分别报道和直播了我们的演出盛况。

  
  战争结束了,你却留下了(刘洛宏在屏边烈士墓前)

  
  祭奠战友 刘戈平带着儿子为战友扫墓

  
  祭奠战友 李华奇89年清明节为战友扫墓

  
  撤离前,作者在越南谷柳大桥

  
  手拿战利品留影
  前排左起:卢红、史方敏,
  后排左起:熊玉萍、蒋密林、司丽虹

  
  1979年"五一":返回江津驻地后女兵二、三班合影


  
  战后参加军区文艺汇演
  乐队女兵在成都电讯大楼前留影。(左起:司丽虹、蒋密林、陈玲琍、史方敏)

  
  战后到红军团演出
  乐队女兵在邱少云烈士纪念碑前留影(左起:史方敏、陈玲琍、蒋密林、司丽虹)

  
到顶部